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谦和建造

書城自編碼: 363155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建筑建筑外观设计
作者: 李保峰
國際書號(ISBN): 9787568068055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283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待客之道:7-Eleven如何把客户体验做到极致
《 待客之道:7-Eleven如何把客户体验做到极致 》

售價:NT$ 386.0
邓小平视察纪实
《 邓小平视察纪实 》

售價:NT$ 549.0
财商养成第一课
《 财商养成第一课 》

售價:NT$ 325.0
腐蚀工程手册(原著第三版)
《 腐蚀工程手册(原著第三版) 》

售價:NT$ 2229.0
神话的脉络:中国绘画中的传说建构
《 神话的脉络:中国绘画中的传说建构 》

售價:NT$ 437.0
锦奁曾叠:古代妆具之美
《 锦奁曾叠:古代妆具之美 》

售價:NT$ 717.0
盛世:西汉 康乾
《 盛世:西汉 康乾 》

售價:NT$ 549.0
所有治愈,都是自愈
《 所有治愈,都是自愈 》

售價:NT$ 381.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58
《 建筑构成学——建筑设计的方法 》
+

NT$ 144
《 四川省工业化住宅设计模数协调标准 》
+

NT$ 567
《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数字设计 》
+

NT$ 564
《 自建小别墅设计与施工 》
+

NT$ 3082
《 美式经典别墅 》
+

NT$ 617
《 5D BIM探索:Vico Office应用指南 》
編輯推薦:
“谦和建造”体现的是李保峰对自然的理解、对建筑的态度及传承始终的一种学习精神。该书为李保峰近30年建筑设计实践的总结,面对城市的复杂性、自然的丰富性、传统的习俗性,他不仅将孜孜以求的所学融汇于内心的谦和,同时将理论的思考、实践的操作以及对前沿科技的洞察,全部化形为朴实无华的建筑。本书每个项目的设计图纸都经过重新绘制,配上效果图及建成后的实景照片,力求以*清晰的方式展现出每个建筑的特色。
內容簡介:
本书以李保峰从业以来的优秀建筑项目为基础,包括2016年英国著名的建筑设计网站Dezeen评选的全球十大公共建筑湖北云阳青龙山国家地质公园恐龙蛋遗址博物馆以及王屋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青龙山恐龙蛋博物馆、恩施大峡谷女儿寨度假小镇规划与建筑设计、武汉华工科技园规划及建筑设计、中船重工722研究所规划及建筑设计、恩施”龙船调”户外大型剧场、第十届中国国际园博园(武汉)长江文明馆、河南信阳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观景台及博物馆、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绘画及阶梯教学楼等,展示李保峰基于人的考虑,与公共空间、公正性、气候适应性、历史文化的延续密切相关的设计理念。
關於作者:
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1988年、2000~2001年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访问学者。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武汉华中科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新建筑》杂志社社长,《建筑师》杂志社编委,中国建筑学会理事。 [1]
目錄
目录
湖北青龙山恐龙蛋遗址保护博物馆
恩施女儿寨度假小镇
恩施大峡谷龙船调户外剧场
第十届中国国际园博园(武汉)长江文明馆
王屋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
中船重工722研究所
武汉华工大创新企业基地
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观景台及博物馆
江西抚州文化园:图书馆、博物馆、城市规划展示馆及大剧院
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黄土博物馆
福建永安桃园洞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
湖北美术学院环境设计系及雕塑系建筑设计
建规学院展厅
李保峰教授122工作室
雅安碧峰峡幼儿园
湖北国创集团总部
武汉玉叶路2号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
河南蒲公山地质公园石膏矿博物馆
湖北恩施彭家寨:中国土家族泛博物馆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设计
深圳华昱生态实验楼
恩施女儿湖游客集散中心
同济医学院转化医学大楼
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
在建及未建成项目
发表目录
展览目录
获奖目录
內容試閱
自序时光如梭,眨眼工夫已大学毕业将近40年。这些年来我并未老老实实呆在一地专心干一事:当实习建筑师、做教师、出国、“下海”尝试设计施工一条龙服务模式、回校继续教书、再出国、再回国,不停地折腾,每隔几年就换个状态。1998年我再次回到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后,进入相对稳定的状态,并开始兼职学院行政管理工作直至2016年,这18年间我同时做管理、教学、研究和建筑设计。从学院管理岗位卸任后,我得以全身心投入建筑设计。1974年,我作为没有知识的“知情”在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3年,前两年做农活,第三年当上了土兽医,半年后又被抽调到县委宣传部门,成为了杂牌宣传员,作为画匠为学大寨成就展画革命海报,或作为弦乐队成员在舞台上宣传革命文艺,这些技术活儿让我得以逃避繁重的体力劳动并接受一点艺术的熏陶,之后被工厂招工,进城当了木匠,制作门窗、安装屋架,频繁出入于车间和工地。1977年底我通过文革后的首次高考,1978年春以22岁“高龄”上了大学。我选择了建筑学专业,毕业后“从一而终”,30多年来始终卷缩在建筑设计圈内。从木匠到建筑师,虽然身份变了,但还是改不了“到了工地就激动”的习惯,彼时当木匠的经历对此时我从事的工作是有帮助的,古代中国的设计师与建造者本是一体之两面!我本科就读于华南工学院建筑学专业,学校所在地广州是中国自汉朝以来连续对世界开放的口岸城市,母校的基因中深植着思想解放和注重实践的传统,我大三时就参与了蛇口的实际工程设计;大学毕业后我在华中工学院师从周卜颐教授攻读硕士学位,周先生是上世纪40年代末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老前辈,他教给我们国际化的眼光和关注未来的习惯;1988年我去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给Thomas Schmidt教授做助手,并以在大学获得的薪水流浪欧洲,老先生reading in landscape 的设计方法以及注重逻辑的习惯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欧洲十余国的流浪也拓展了我的眼界,尤其是看到汉斯-夏隆那充满生命力的真实建筑后,我强烈地意识到教科书的局限和专业摄影的狡猾——作为一种媒介,它将真实推向了陌生,它制造了误读,而建筑学生却特别容易沉湎于对误读的迷恋之中;2000~2004年我在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又在慕尼黑工业大学Thomas Herzog教授工作室访问学习,秦佑国老师和Herzog教授的绿色建筑研究对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二位教授站在人类文明和世界文化的角度看待技术的思想方法,对我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启示;国家设计大师袁培煌先生在我院任院长那些年我曾给先生当助手,袁大师透彻洞察事物的能力和淡泊名利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见贤思齐,我觉得,接受不同国家、不同学校、不同老师的教育真是一笔难得的财富!2017年, 应“一席”的要求我在杭州做了一次关于建筑设计的演讲,演讲内容是我工作室设计的若干建筑,重点强调设计所关注的“此时此地”,“一席”编导听完试讲后帮我总结了四个字:“谦和建造”,我欣然接受。之所以谦和,恐怕与很多年前与地质学家打交道有关,当时误打误撞,在距武汉800km之外中标了一个小型地质博物馆,得意之余,我跟甲方倒背如流地历数5000年人类文明史,但地质学家思考所涉及的时空格局令我惭愧:在100多亿年前因大爆炸而诞生的无垠宇宙时空中,人类历史不过弹指一挥间,作为因偶然因素而来到世界的人,我们不过是一阵散去的风。作为宇宙空间中100万亿亿颗行星之一上生存的一种生物,渺小的人类哪有不谦和之资本?受生理条件的限定,动物的贪婪是有限的,它们在饱暖之后便心满意足。人类具有非凡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足以突破其生理机制对欲望的限定而取得“皮洛士的胜利”,人类需要一种文化的力量来抑制贪欲,管束自我。赫胥黎建议“通过博爱、通过谦恭、通过完全放弃那种作为宇宙过程的本质的“自行其是”来克服人类无限的欲望“。当前社会快速发展,人类向自然索要的太多,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文明之代价”。也许当代城市的诸多不佳就是大自然借以警告人类的计谋?我非常认同刘瑜的话:很多时候,人类不小心误会了自己,把自己想象得太过聪明,而时间总是不徐不疾地将误会澄清。2020年的新冠病毒搅乱了世界,它让我们意识到了人类的渺小。随着阅历的增长,我越来越理解“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意义。之所以谦和,也许与在大山中做建筑有关。我小名叫米沙,是母亲直接用了前苏联卫国战争中一位英雄的名字。上小学前父亲给我两个大名的选择,一是保峰,另一是保华,我当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保峰,没想到这竟与后来的设计对象有了相关性,我并不属于设计作品众多的建筑师,但肯定是在山里设计房子*多的建筑师之一。在山中做设计,实际上是以人的理性与自然谈判,面对复杂的地形,哪怕甲方富甲天下,也未必允许建筑师任性,当年腰缠万贯的美国匹兹堡大亨在容忍老莱特于熊奔溪玩了一票之后,其第二栋加州别墅的设计权最终还是给了年轻的建筑师诺伊特拉。建筑学的核心问题常常不是技术或经济上的“可不可能”,而是价值判断上的“应不应该”和方法论上的“如何去做”。陆游的一首教子诗反映了建筑学的特点: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大学建筑学教师,适度的实践是理解专业的必要条件,但作为教师型建筑师,我有明显的局限,我工作室的设计很少涉及住宅、政府大楼、工业建筑等类型,我们做的某些设计从市场角度看几乎就不是项目,它们或许只能算是设计课教学的某个环节或建筑学的教具而已。多年来我坚持“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态度,干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干自己感兴趣的事,力图实现研究与教学的相互促进。1998年我按照我办公室的房间编号设立了122建筑工作室,多年来,本工作室像一个家庭式的小作坊,集思广益、头脑风暴、反复琢磨、边做边学……我们的研究型设计体现了教学相长,诸多认真好学、醉心设计的研究生对工作室的工作作出了贡献,有些高年级本科生和毕业生也参与了若干项目的前期研究,感谢他们的积极参与及学术贡献。建筑、规划及景观是营造人类生存空间及环境的专业,三者不应彼此分离。我自2001年起便邀请我院城市规划专业的丁建民老师参与合作,这种合作延展了我们的工作尺度,也拓展了我的思维尺度,2008年,我又邀请我院景观系的徐昌顺老师加入,进一步将景观整合到我们的设计之中,我的博士生王通毕业留校后开始以风景园林专业的视角介入我们的规划设计,这种跨专业的合作使得我本人和建筑学专业的研究生受益匪浅,作为建筑师,我以前一直认为房子建成之时便是工作的结束之日,自从与景观专业合作后,我才意识到,房子建成那一刻即开始参与自然的化育,环境有生命,变化是常态。感谢丁、徐、王三位老师多年的合作。国际合作也是我们工作室的特点,这些年来我们与德国的Thomas Schmidt教授和美国的Cremer教授合作设计了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员宿舍,与Thomas Herzog教授合作完成了武汉国际园博园长江文明馆,与德国GKK事务所合作中标了湖北美术学院新校区,与德国Marting景观设计事务所合作了华工科技园创新企业基地,与德国Brandfield景观设计事务所合作完成了武汉金山大道城市设计。在这种广泛的国际合作中学生受益非浅,学生们不仅仅参与我们在中国的合作设计,还常常被我安排到国外参与国外合作事务所的在地项目,这种国际合作拓展了学生的眼界。建筑师是一个难以自主的职业,快速发展的中国项目变更频繁,多年来我马不停蹄,终日陷入具体的操作语境中。出版(publish)意味着面对公众(public),本书成稿之时,我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中学时背诵的两句诗:读书卅载探龙穴,云水茫茫未得珠。卅载求道未果,我仅将此书视为一个促使我反思这些年教学、研究及设计实践之思想历程的机会,期望得到同行们的指正。感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何镜堂院士、我的博士导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秦佑国教授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建筑规划学院与我共事三十年的汪原教授为拙作作序!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传来恩师秦右国教授离世的噩耗,未能将此书当面送给秦老师,竟成我的永久遗憾。 感谢我的博士生胡兴和硕士生谭文骏在本书排版及绘制技术图纸等方面的辛勤付出,感谢武汉华中科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对本书出版的资助。

中国近30年的城市化进程导致大量农民弃农进城,这导致农村出现一系列问题。彭家寨位于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是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保护,彭家寨保存尚好,但其周边土家族村寨遭到了严重的建设性破坏。本规划设计力求将旅游与有机观光农业相整合,吸引外出打工的村民回村参与新农村建设,在发展旅游的同时,挽救当地衰落的农业,重建良性的农村社会及自然生态。本规划设计力求挖掘和彰显土家族传统文化,将龙潭河畔的9个村寨整合起来,形成中国土家族泛博物馆,土家农民的生产、生活及农业景观均作为博物馆的活态展示内容。少量重点设计采用大跨度复合木结构,一来可超越传统构造的局限,二来可循环利用废旧及碎片化木材,此举既有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在向土家传统建筑技艺致敬的同时彰显时代精神。
彭家寨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宣恩县,是国务院重点文保单位,得益于文保法的保护,该寨保存良好,但其周边的其它土家族村寨则遭到了严重的建设性破坏。中国土家泛博物馆意在整合龙潭河畔的 9 个村寨,使得土家族农民的生产、生活及农业景观均成为博物馆的活态展示内容,将旅游与有机观光农业相整合,吸引外出打工的村民回村参与新农村建设,在发展旅游的同时,挽救当地衰落的农业及传统文化,重建良性的农村社会及自然生态。
摩霄楼是泛博物馆范围内的重要建筑,楼名取自土家方言,有接近云天之意。祖祖辈辈在高山中生活的土家先民始终有天空情结,传统土家曾建有层叠向上的冲天楼,遗憾的是,目前既无实物可看,也无资料可考。
摩霄楼坐落于离彭家寨1km之外的汪家寨,该寨的定位是国际研学营地,设计摩霄楼目的有三:首先,希望创造一个可在空中观察彭家寨的高视点,在此,观者会产生与寨中完全不同的视觉体验,观者在彭家寨中体验的是局部微空间和建筑细部,而在摩霄楼上则可以清晰地识别土家族传统聚落的整体格局;其二,水畔建塔可以为滨水的、水平延展的建筑群落创造丰富的空间轮廓;其三,可以为整个景区和自由布局的研学建筑群设立有利于空间识别的标志物。
摩霄楼的形体以三棱柱为原型演化而来,设计关注建筑之看与被看的双重目标:迎着研学中心的主要人流来向,利用锐角所带来的透视效果以及木格栅立面的疏密渐变来强化摩霄楼的体量感和直上云霄的气势,直线的楼体与周围曲折蜿蜒的自然地景形成对比;根据对视线的分析,我们对朝向彭家寨一侧的建筑形体进行旋转扭切,并将立面彻底开敞,逐层设置观景平台,形成多层级、多角度的视觉体验空间。
受消防规范制约,楼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外部如斯如翼的飞檐则采用当代胶合木,既彰显当代精神,也体现对土家族木构传统的致意。
施工过程中飞来了一群燕子,它们就地取材,神不知鬼不觉地在天花板上以细石混凝土做了窝,燕子们成为了摩霄楼的批永久住户。我们十分珍惜这种和谐共处。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