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从名著到电影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的当代电影改编版研究

書城自編碼: 361312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影视/媒体艺术
作者: 张一玮
國際書號(ISBN): 9787504385185
出版社: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9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新质生产力:中国创新发展的着力点与内在逻辑
《 新质生产力:中国创新发展的着力点与内在逻辑 》

售價:NT$ 442.0
“漫画强国科技”系列(全4册)
《 “漫画强国科技”系列(全4册) 》

售價:NT$ 784.0
打破社交媒体棱镜:探寻网络政治极化的根源
《 打破社交媒体棱镜:探寻网络政治极化的根源 》

售價:NT$ 325.0
那一抹嫣红
《 那一抹嫣红 》

售價:NT$ 330.0
十八岁出门远行
《 十八岁出门远行 》

售價:NT$ 252.0
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技术丛书——智能车辆感知、轨迹规划与控制
《 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技术丛书——智能车辆感知、轨迹规划与控制 》

售價:NT$ 661.0
鼻科学与前颅底手术——基于案例分析
《 鼻科学与前颅底手术——基于案例分析 》

售價:NT$ 1669.0
弗吉尼亚·伍尔夫传:作家的一生
《 弗吉尼亚·伍尔夫传:作家的一生 》

售價:NT$ 493.0

編輯推薦:
透视中国现代文学名著的当代电影改编机制,探讨当代中国电影及其生产机制对文学走向经典化的作用与价值。
內容簡介:
中国电影发展的历程中,本国文学名著作品是影片生产机制中十分重要的文本资源。借助文学经典作品的通俗化和艺术化的改编,不同时期的中国电影进行了商业化和民族化的尝试,并有力地推进了电影精品的创造。本书主要内容是透视中国文学名著作品的当代电影化生产过程,研讨文学资源以何种方式介入当代电影生产,以及如何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电影机制展开文本层面的互动,影片文本改编过程中形成了何种美学特质和艺术特性。通过以上的研究,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提供参考,并透视当代电影精品创造的机制、语境与问题。
關於作者:
张一玮,男,河北廊坊人,出生于1976年12月。200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文艺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主要从事文艺批评和电影文化等方面的研究。
目錄
第一章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的当代电影改编问题述略
一、文学作品电影改编的本质、机制、主体及方式
二、艺术理论视野下电影与文学的差异及相互影响
三、文学经典的电影改编版的分析方式与框架
第二章 鲁迅作品的当代电影改编版研究
一、《阿 Q 正传》的电影改编版
二、《药》的电影改编版
三、《伤逝》的电影改编版
四、《阿长与〈山海经〉》的动画电影改编版
第三章 茅盾作品的当代电影改编版研究
以《子夜》为中心
一、电影改编版的情节调整
二、电影改编版对人物设定和人物关系的改造
三、电影改编版在叙事上的创造性
第四章 老舍作品的当代电影改编版研究
一、《骆驼祥子》的电影改编版
二、《月牙儿》的电影改编版
三、《鼓书艺人》的电影改编版
四、《离婚》的电影改编版
第五章 沈从文作品的当代电影改编版研究
一、《边城》的电影改编版
二、《萧萧》的电影改编版
三、《丈夫》与其他短篇小说的改编版
第六章 张爱玲作品的当代电影改编版研究
以《红玫瑰与白玫瑰》为中心
一、影片改编版的情节调整、人物设定与字幕设计
二、电影改编版的影像创造力
三、电影声音领域的创造力
四、作为跨地区电影的张爱玲作品改编版
第七章 曹禺作品的当代电影改编版研究
一、《雷雨》的电影改编版
二、《日出》的电影改编版
三、《原野》的电影改编版
四、《北京人》的电影改编版
结语
附录一 巴金小说《寒夜》的电影改编版分析
一、原作的主题调整与情节整合
二、小说叙事的延宕及其电影化呈现
三、电影叙事的创造性表达
附录二 张爱玲小说《半生缘》的电影改编版分析
一、从小说到电影故事情节的改编
二、小说原作对于电影改编策略的影响
三、叙述语言及策略的变化
附录三 主要影片目录
一、鲁迅作品改编电影
二、茅盾作品改编电影
三、沈从文作品改编电影
四、老舍作品改编电影
五、张爱玲作品改编电影
六、曹禺作品改编电影
七、巴金作品改编电影
参考文献
后 记
內容試閱
当我们提及某些作品是文学经典的时候,通常是在谈论那些文学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具有长久的魅力和无尽阐释价值的作品。文学经典在艺术水准和语言创造力等方面已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也在读者群体中获得了广泛的知名度。文学经典的知名度与可译性共同形成了它们以跨媒介改编方式适应不同时代大众化要求的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文学经典和文学名著往往指代着同一批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郁达夫、张爱玲、张天翼、李劼人、艾芜等人的代表作中,那些致力于彰显民族文化精神、突破传统的窠臼、进行个性化的文学书写的作品,经受住了历史和读者的检验,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典范文本。中国现代文学名著不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遗产,而且因中国现代社会与文化变迁的剧烈性和特殊性,成为不可替代的社会文化见证,也因此受到电影改编者的青睐。现代文学名著的电影改编版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已经成为电影艺术精品。在当代文艺批评界,精品是对那些反映时代文化精神,且经过特定时期普遍的艺术评价与社会检验而得到广泛认可的作品的最高评价。相对于经典,文艺精品的内涵并不天然地包含自身的历史流变和接受史的维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虽然并非所有当代电影精品都来自经典文学作品的改编,但完全可以说:经典文学作品的创新性和精湛的艺术水准,已经为其改编版中精品个案的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跨越时代和媒介的差异改编文学名著,是文化遗产继承的一种形式,也是新的艺术创新实践。文学原作与电影作品之外,为摄制电影而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是比电影分镜头剧本更贴近文学形式的文本,也是文学作品面向影片转换生成的一种中间形式,同样可被纳入本书的分析范围。此外,当代商业语境下的某部电影改编版与其文学原作之间,或者某部电影与其衍生的电影小说之间,不但具有某一方参与生产另一方的关系,而且两者在共存中还可产生更为丰富的交互性。这种交互性得到当代发达的媒介手段强化后,能够与文学原作、电影改编版一起进入大众消费领域。在这个过程中,被消费的不仅是文学原作和电影文本,原作、改编版及相关衍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是消费的对象。需要说明的是,哈琴和奥弗林的著作《改编理论》中译本里频繁出现的改编本一词,在中文语境中易被理解为改编活动形成的产品的物质形态,与偏重于改编作品原作之间文本关联性及改编文本的多重可能性的改编版一词存在不同的意义指向性。本书统一使用改编版指代与文学原作相对应的电影改编作品,在词义上强调其文本性,兼顾其与原作之间的对照和转换关系。
经典文学作品与其电影改编版之间,存在着声誉和主体性的差异。相对于文学原作,那些当代改编版影片是新作,其价值有待受众、批评者和社会文化领域的进一步确认。经典的巨大声誉,以及电影工作者的创造力,使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版有机会后来者居上。正如文学名著的价值是在文学接受史过程中被建构起来的那样,它们的改编版也将在时间的推移中获得成为艺术精品的契机。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走向当代化和大众化过程的一部
分,也是当代电影工业发展的一部分。
按照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的论述,中国新文学作品初次改编为电影的个案是茅盾的短篇小说《春蚕》。《春蚕》的改编和摄制,是中国新文艺作品搬上银幕的第一次尝试,引起了文艺界和广大读者、观众的热切重视和普遍注意。《春蚕》的改编是忠实于原著的,而又按照电影艺术的要求,发展了原著。这部影片被认为是左翼文学借助电影扩大影响力的代表个案。 与本书核心论题有别,改编版《春蚕》与小说原著的创作年代非常接近,且小说《春蚕》当时尚未完成经典化。20 世纪 5060 年代,中国内地的电影改编往往需要配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名著改编版不同程度地凸显了社会革命和阶级斗争的相关主题。电影史研究者胡菊彬认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需要及时地传达到人民群众中去,历次政治运动的展开也需要借助于各种各样的舆论工具的鼓动、宣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大好形势也需要让尽可能多的群众了解,以进一步激发他们参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热情,而电影正好可以在所有这些方面发挥其特殊而巨大的作用。时间流转到 20 世纪 80 年代时,中国影坛上集中出现了一批文学名著电影改编版,实则以名著代读的功能迎合了那个时代的大众需求。由于文革刚刚结束,民众需要更多的文化产品以满足精神需求,于是那些历经时代考验的文学名著就成为电影创作者的重要选择之一。在 80 年代,电影改编需要以大众化的姿态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同时借助电影的文化影响力恢复之前被割裂和忽视的文化传统。文艺为人民服务,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推动了包括电影在内的文艺形式走向多样化。同时,80 年代大部分电影厂也倾向于主动选取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现代文学经典作品进行电影改编,以推出符合社会主义文化生产目标和时代要求的电影精品。电影编剧和导演作为作者的主体意识也得到增强,并逐步从那些知名现代作家对文学作品意义的决定性中解脱出来,展示更多的艺术个性和创造力。
20 世纪 80 年代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名著的改编,形成了以下的成果:凌子风导演的《骆驼祥子》(1982)改编自老舍同名长篇小说,《边城》(1984)改编自沈从文的同名中篇小说,《春桃》(1988)改编自许地山的同名短篇小说;徐晓星等执导的《月牙儿》(1986)改编自老舍的同名短篇小说;田壮壮导演的《鼓书艺人》(1987)改编自老舍的同名长篇小说;谢飞、乌兰导演的《湘女萧萧》(1986)改编自沈从文的短篇小说《萧萧》;谢铁骊执导的《包氏父子》(1983)改编自张天翼的同名短篇小说;于本正导演的《漂泊奇遇》(1983)改编自艾芜的小说集《南行记》;孙道临 1984 年执导并主演的《雷雨》,改编自曹禺同名戏剧;于本正执导的《日出》(1985)改编自曹禺的同名话剧;阙文导演的《寒夜》(1984)改编自巴金同名小说。80 年代中期之前的现代文学名著改编,一方面是经典代读的手段,另一方面还带有为作者正名的目的。那些在文革期间遭遇不公正评价的作家及其作品,以大众化和通俗化文本的面目恢复名誉,获得了应有的地位。尤其是 80 年代初期,电影是一种特殊的拨乱反正和文化再启蒙的手段。这是一个具有过渡性的时代,现代文学名著的电影改编已不再像十七年时期那样受到文化政策的根本性影响,现代文学名著也在历史的流转和积淀中开始显露出文化启蒙、社会和历史认知、文化消费及娱乐等多元文化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中国社会,不但迫切地需要多样化的文化产品以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而且亟待以电影为代表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现代媒介形式,以重建审美共通感的手段协调社会文化观念,推动面向四个现代化的群体文化认同。中国现代文学名著正是合乎这种文化需要的典范作品。
对于电影而言,20 世纪 90 年代电影发展状况中的过渡性是 80 年代电影文化的发展、深化和扩展,现代文学经典作品的改编版也将在市场语境下面临更为多样化的审视与评价。90 年代开始,随着中国内地社会加快走向市场经济,中国的电影生产,乃至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实践,也更为频繁地得到商业资本的推动。市场推动力使文学作品的通俗化改编成为电影市场化探索的实践方式。90 年代至新千年之后,文学经典作品的影视剧改编已在本质上确立了商业化的维度。这种趋势开始动摇 20 世纪 50 年代至 80 年代占据主导地位的尊重原著的创作原则。同一时期,电影厂所代表的中国内地电影制作体制,也在逐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商业资本主导下的电影制作活动推动文学经典改编走向以推动大众消费为目标的多样化面貌,在改编策略和叙事方式等方面体现出新的特点。
90 年代的中国现代文学名著改编实践也形成了一批影片,但因为电视媒 介的冲击,这些作品在公映时的社会影响力显然不如那些 80 年代完成的改编版。1990 年,周力执导了艾芜小说集《南行记》的新改编版本。1991 年,凌子风执导了李劼人长篇小说《死水微澜》改编的电影《狂》。1992 年,王好为执导老舍长篇小说《离婚》改编的同名电影。1995 年,谢铁骊导演《金秋桂花迟》,其故事框架源自郁达夫的小说《春风沉醉的夜晚》和《迟桂花》之间的嫁接。1995 年,陈逸飞导演《人约黄昏》,原作是徐訏的长篇小说《鬼恋》。1996
年,黄蜀芹导演的影片《村妓》,由沈从文短篇小说《丈夫》改编而成。1998年,秦志钰导演的影片《北京人》,改编自曹禺同名话剧。以上大部分作品代表了在商业背景下接受并呈现文学经典的可能性。关锦鹏导演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张华勋导演的《铸剑》,则是代表电影跨地区合作的成果。新千年之后,中国电影工业已具备了发展跨国商业影片的视野和能力。张艺谋的商业巨片《满城尽带黄金甲》融合了曹禺《雷雨》的情节架构与人物关系,可在跨地区及全球化背景下得到解读。由个人创作者主导的动画影片方面,鲁迅《朝花夕拾》中的散文《阿长与〈山海经〉》一文被改编为动画作品。动画影片的影响力虽不及名著改编的商业巨片,但也体现出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传播的可能性。
时至今日,当代小说作家的名声与导演的知名度之间越来越频繁地形成联合,双方在版权法规的框架之内完成了跨媒介的合作。现代小说家那种单枪匹马就能进行的文学创作活动,在编剧工作中更可能被分散给一个专业的团队完成。这个过程必然要借助与此相应的新机制,并在文本中造成相应的美学效果。那些不同时期的改编版本之间也可形成彼此的呼应,分别在文学电影的互动史占据一席之地。基于以上情况,如今很难仅以电影的文学性或电影与文学的一般互文性来解释文学名著及其电影改编版本之间的关系。从改编的性质上说,电影改编版固然是创造性的背叛,也是在全新语境中对现代文学原作的再生产,且其中包含了再创造者对原作的理解与评价。而从改编版作为文化产品的接受情况来看,当代观众的首要接受对象是电影,而不是文学原作。文学经典作品的当代阅读活动,也可反过来被其影视改编版的放映与接受活动所推动。
本书以一部分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的电影改编版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尝试以文本分析的思路研讨改编版的表意脉络、框架调整和跨媒介转换状况,以此进行一种审美的研究。选取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的原因是它们的创作年代与改编为电影的年代之间多相隔半个世纪以上,它们既在这段时间完成了经典化的过程,也因时间的积淀和社会文化语境的变迁衍生出文本操演与转化的多种可能。20 世纪初至 40 年代创作完成的现代文学作品,经历了
1949 年后新中国时期的文化变迁和理解的历史,其文学价值与社会价值得到充分确认,并以各种形式进入宏观或个体化的历史叙述。它们是文学史的内容,也是与文学密切相关的文化记忆的一部分。
研究方式与路径方面,本书以电影改编版文本为问题的源起之点,以文学理论中与本论题有关的内容为辅助,在文学原著和电影改编版本(含电影剧本)的差异性基础上展开文本分析。这个研讨方案并非聚焦于影片创作的过程,而是以影片完成版的文本为着眼点,侧重分析不同改编版本的人物设置、情节构成、叙述方式和表意策略中透露的改编路径,以及媒介转换中的一些影响因素。这种方案在当代文学的电影改编研究中并不少见,它时常需要在
文学和电影作品的文本层次分析基础上添加感悟式的评价。由于改编实践的丰富性和从文学至影片之间较大的媒介转换跨度,改编研究的开放性也形成了另外的可能。本书还尝试在如上的研究方案中添加叙事分析和文化研究的内容,以应对文本跨媒介转换过程中的表意问题。全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第一,电影改编版与原著(及电影剧本)的多层面对照,以凸显转换的程度、方式和美学诉求;第二,电影作为独立的媒介形式,文学作品的
电影改编版如何在原著的基础上表达其创造力;第三,电影改编造成的表意变化,并诉诸小说与电影之间的媒介转换,以及不同文化语境之间对话的可能性。在针对改编中差异较大的不同版本的分析中,本书拟使用原著、影片、剧本之间的对照表格进行信息的汇总,作为个案分析的辅助手段。
本书研究的范围是 20 世纪 80 年代至 21 世纪初的中国内地影坛,聚焦于现代文学名家文学代表作品的当代电影改编版本。这些作品中占据核心位置的是鲁迅、茅盾、老舍、曹禺、沈从文、张爱玲等人代表作的电影改编版。本书研讨的文本不包括以下篇章:鲁迅改写自志怪小说的《铸剑》的电影改编版、郭沫若历史剧《蔡文姬》的电影改编版、茅盾小说《春蚕》和《蚀》改编的电视电影、柔石小说《为奴隶的母亲》改编的电视电影、老舍小说《不成问题的问题》的电视电影改编版。此外,现代文学作家创作于 1949 年后的知名作品,如戏剧《茶馆》和《龙须沟》、小说《色 ? 诫》等作品的电影改编版,也不在讨论之列。
本书主要章节结构如下:
第一章简述现代文学经典的当代电影改编,分析本书涉及的改编问题及其语境和方法,具体包括电影改编的本质、策略和方式问题,以及与此对应的改编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式,还涉及电影与文学之间彼此影响的关系。
第二章探讨鲁迅作品的当代电影改编版,包括小说《阿 Q 正传》《药》《伤逝》和叙事散文《阿长与〈山海经〉》。这部分的核心是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元素转换为影片的可能性、现实性及其限度。其中在 20 世纪 80 年代,鲁迅小说作品及其改编作品的接受语境与国家、民族、历史的宏大叙事密切相关,代表着对具有寓言性的中短篇现实主义小说的电影改编尝试。而2015 年完成的影片《阿长与〈山海经〉》以地方文化和童年记忆的动画式叙述替代家国叙事与寓言性,也是一部值得关注的作品。
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的改编,目的是透过这篇现实主义小说名作,审视那些具有史诗性的长篇小说的电影改编问题。这类作品对读者认识历史规律和社会发展趋势具有启发性,这种认识价值在改编中有时会与大众审美价值形成彼此的干扰,并不主动迎合观影活动的文化消费目的。
第四章主要分析老舍小说的当代改编文本,包括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鼓书艺人》《离婚》和短篇小说《月牙儿》。这些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多以旧时代北京市民视角书写社会历史与个体命运沉浮,它们的电影改编版体现出不同于《子夜》史诗性小说的特点。在这些小说中,个体的感受和命运并未与重大历史事件形成共振,而是以卑微、琐碎和渺小的面貌召唤出人道主义情怀,其美学特质上的悲剧性植根于市民面对历史变迁或社会排挤的无力与挣扎。这些作品聚焦于个体情感的丰富性与个体遭遇的多样性描绘,并不强调自身的社会认知价值。它们的电影改编版致力于显示这些小说建立在地方文化基础上的大众消费价值。
第五章探讨沈从文中篇小说《边城》、短篇小说《萧萧》和《丈夫》等作品的改编方式问题,侧重研讨沈从文代表作中那些弱化情节性的中短篇小说的电影改编文本。沈从文书写湘西的小说具有乌托邦意味,以湘西的地方性作为现代都市的对应物。这些作品的改编版倾向于营造静止的乡土空间,此种策略对应了 20 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电影文化语境的变迁。特别是电影商业属性的增强和跨地区电影合作的出现,使这些影片的文化象征意味得到了强化。
第六章具体分析张爱玲中篇小说《红玫瑰和白玫瑰》的当代改编。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张爱玲赋予其作品独特的女性生命体验。这一点也成为《红玫瑰和白玫瑰》的电影改编版在大众化和商业化语境中的一个叙述难点。这部作品的电影改编实践,指向现代女作家中篇小说的电影改编与商业文化相结合的问题。《红玫瑰和白玫瑰》也是 20 世纪 90 年代商业电影跨地区合作进入新阶段之初的代表作品,在中国当代电影中具有标志意义。
第七章探讨曹禺戏剧作品的改编,具体文本包括《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与小说相比,戏剧在场景、角色设置、语言表达、表演策略等方面更有利于电影的改编,但电影与戏剧在媒介和叙事方式上的差异性依然为 改编提供了巨大的创造空间。《雷雨》《原野》的不同改编版本之间的差异性,是分析曹禺作品电影改编的一个重要着眼点。这些不同文本之间的差异性,诠释了社会历史背景、商业文化语境之于文学名作改编的影响力。
本书正文最后一部分内容是结论,旨在对现代文学名著的当代电影改编问题进行小结。出于不同的目的进行的改编实践,决定了其中的艺术精品将如何走向大众,并接受市场、社会和艺术标准的审视与评价。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