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巡山队

書城自編碼: 359635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小說中國當代小說
作者: 索南才让
國際書號(ISBN): 9787521211375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6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矿王谷的黎明:塞拉俱乐部诉莫顿案与美国环境法的转变(精装典藏版)
《 矿王谷的黎明:塞拉俱乐部诉莫顿案与美国环境法的转变(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498.0
索恩丛书·我们如何成为今天的我们:德意志民族简史
《 索恩丛书·我们如何成为今天的我们:德意志民族简史 》

售價:NT$ 386.0
技术与德国 : 1800年至今
《 技术与德国 : 1800年至今 》

售價:NT$ 493.0
重返冰河时代:发现史前世界
《 重返冰河时代:发现史前世界 》

售價:NT$ 605.0
拉夫尔
《 拉夫尔 》

售價:NT$ 437.0
羞耻:规训的情感
《 羞耻:规训的情感 》

售價:NT$ 409.0
经济巨擘:思想碰撞与传承(精装典藏版)
《 经济巨擘:思想碰撞与传承(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498.0
一如既往
《 一如既往 》

售價:NT$ 386.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61
《 荒原上 》
+

NT$ 372
《 俗世奇人(全三册) “俗世奇人”系列,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总发行量超500万册)延续《俗世奇人》壹、贰笔意,活现天津地域精神气质 高人、能人、异人、狠人,处世不俗,有传皆奇 》
+

NT$ 1160
《 张嘉佳全集:天堂旅行团+云边有个小卖部+让我留在你身边+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
+

NT$ 244
《 如何杀死我最好的朋友 》
+

NT$ 342
《 文城(余华新书,时隔8年重磅归来,《活着》之后又一精彩力作) 》
+

NT$ 522
《 张嘉佳作品集:天堂旅行团+云边有个小卖部(套装赠卡通贴纸,张嘉佳新书) 》
編輯推薦:
索南才让的小说,把人物命运的悲喜剧和生活的荒诞不无残酷地呈现给读者,颇具一种黑色幽默般的艺术效果。
——石一宁
內容簡介:
索南才让的小说集写的是高寒草原牧区的故事。这些故事发生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却使人内心喧嚷,没有宁静,广袤寂寥是一代人的负担,漫长寒冷是生活的原色。这些努力想把自己遗忘的人们,亦真亦幻地对待未来,不确定的东西很多,却惟独确定野性的活力,才能使自己融入原野,得以永恒。
關於作者:
索南才让,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34届高研班学员。
1985年生于青海省海晏县德州草原。小说家。游牧人。
在《收获》《小说月报》《青年作家》《民族文学》《作品》《红豆》《滇池》《青海湖》《文学港》《雨花》等报刊发表作品。曾获第六届青海青年文学奖、青海省“五个一工程”奖、青海省政府文艺奖。作品入选《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
著有小说集《存在的丰饶》《我是牧马人》,长篇小说《野色失痕》《哈桑的岛屿》。
目錄
草原,不只有牧歌 石一宁 /1

德州往事 /1
屠宰客 /22
寻牛记 /43
阿布达拉的一场火 /62
巡山队 /89
追击 /106
塔兰的商店 /119
热水商店 /127
德州商店 /144
滑冰 /165
一日之间 /176
秦格巴特的阳光 /191
內容試閱
草原,不只有牧歌

石一宁


索南才让是近年崭露头角的蒙古族青年作家。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托勒草原是他的出生和成长背景。
索南才让的小说,颇给人一种陌生感。他的小说,大都以草原生活为题材。草原文学固然不是新鲜的文学品种,但在索南才让的笔下,此草原不是彼草原,是属于他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体验所观照的一片
天地。
索南才让著有中短篇小说集《存在的丰饶》《我是牧马人》,长篇小说《野色失痕》《小牧马人》,曾获第六届青海青年文学奖、青海省“五个一工程奖”,也上过鲁迅文学院高研班、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作为一位1985年出生的作家,这样的写作成绩单还是很亮丽的。但谁能想到这份成绩单的主人,却只接受过四年的正规学校教育,学历是小学肄业?有篇报道说,索南才让十二岁即辍学回家放牧,“父亲郑重地将一匹怀孕九个月的白色母马连同家里的羊群交给了他,交给了这个七岁就会骑马的草原新一代。父亲说:好好照看羊群和这匹母马,母马生下的小马驹就归你了。”诚然,学历不等于一个人真正的知识水平,学者化也不见得是所有作家的必要条件和必由之路,但在大学普遍扩招,甚至博士学历已不稀罕的当下,没人能否认成为一个作家也是需要相当的文化知识的。索南才让真正的文化程度当然不止小学肄业,他的文学知识来自刻苦的自学。他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是从武侠小说开始。对索南才让来说,武侠小说放飞了他的想象力,使他看到比草原更辽阔的远方。他变得爱读书了,想尽各种办法借书,求父亲带他到县城买书、租书。从武侠到天文、历史、地理、神话传说,读的书越来越多、越来越杂。读书自学为索南才让日后的写作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准备。然而,这种自学与同龄人所接受的正规学校教育还是有所区别的,这使索南才让的成长过程或许缺少了什么,但另一方面,这或许也是他能写出别具一格的小说的一大因由。正式文学教育的欠缺,却也使他的写作少了一些传统的规训和套路,而多了一些野性和朴拙,有一种脱俗的品质。
对一个作家来说,读书以及天赋、勤奋并不是成功的全部要诀。文学的成就,还需要厚实的生活体验。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索南才让的生活轨迹颇为“歪打正着”地造就了他的写作。他十四岁即外出打工,小工、餐厅服务员、兽医、保安、铁道工……首都北京也是他好几年的打工之地。这些经历在使人品尝人生的辛酸苦辣的同时,也展拓着一个人的视野,磨炼着一个人的心志。丰富的生活阅历,使索南才让的创作根基沉稳和厚实,让他的小说世界虚构与真实水乳交融。
索南才让小说里的草原生活图景,予人印象深刻,因为他写出了一种内在的真实——生活的,人的。他笔下的草原,不只有牧歌,更有人生百态、人性善恶。《德州往事》和《阿布达拉的一场火》这两篇小说,分别发表于《民族文学》2017年11期、2019年5期。《德州往事》里,正处青春年岁的主人公“我”与父亲外出收拾羊粪,在东家也是父亲熟人的登知布家住下干活。“我”和登知布的时而正常时而疯傻的女儿花姆产生了男女之情,终“我”服从了这一“如同命中的囚牢压住我,使我难以反抗”的宿命,正式娶了花姆。小说将草原生活的粗粝与温情、艰难与顺命颇为自然地调和在一起。《阿布达拉的一场火》里的主人公阿云德,因随意扔烟头引起草场火灾。但他内心里一直在百般否认这一事实的恐慌和烦恼中挣扎,甚而诬告同村伙伴东珠是纵火嫌犯……作品揭示了人性的幽暗。而《屠宰客》里,为了帮主人公“我”退掉婚约,“我”的师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德州商店》里,已经成人并已娶妻成家的主人公罗布藏从周围人的议论中,得知兽医邻居格日勒竟然是自己的亲生父亲。《秦格巴特的阳光》里,女牧民拉毛不喜别人进出她家的草场,竟把脏内裤扔进建在她家草场供同村人饮用的蓄水池里……索南才让的小说,把人物命运的悲喜剧和生活的荒诞不无残酷地呈现给读者,颇具一种黑色幽默般的艺术效果。
索南才让的小说色调偏冷,他不是很想去给故事缀上一条光明的尾巴。这是一种基于文学个性的选择,索南才让或许认为他写出了自己生活于其中的真实的草原。但善与恶、美与丑的斗争从来都是推动人类生活前进的动力,何况再真实的小说也是一种想象和虚构。对善与美的更多发现,对草原春暖花开的稍加留意,是我对索南才让未来创作的一个期待。
是为序。

德州往事






那时候,我爹苍老、胆怯、如僵尸般不讨人喜欢。但他对我挺狠,在去往德州收拾羊粪期间,揍了我几次。他不让我去瞧那些蒙民和藏民女人,怕惹祸。他很滑稽地认为是个本分的男人都会遵循他那一套准则:对女人保持不欣赏、不说话、不打听的态度。他说过这么一句话:知道那人吧?就是因为女人而被打成那个样子,他们连自己人都不放过更何况是你?你会完蛋我告诉你,到时候我也要完蛋!
他说的到底是哪个人却一直没说清楚,我不敢问,一问准挨揍。但那些女人又不是小蝴蝶小蜻蜓,可以随意从我眼皮子底下飞逝。她们活生生在我眼前晃来晃去,花枝招展。我如何能视而不见?我管不住我的
眼睛。
我爹带着我,还有那把秃光光的完全就是废品但他舍不得扔的扫帚,我们要到那个草原黄得相当纯粹的地方去收拾一些羊粪,然后用马车拉回家去。对于我家来说,羊粪的用途主要有三点:一可以当柴烧,既不要钱又暖和;二可以用来煨炕,这是它棒的用途,再也没有比羊粪烧炕更好的东西了;第三,能当肥料,把它往地里一撒,地就肥了,种地种菜都很棒。所以当冬日还没有深入严寒之际,爹埋头思考了三天——他在纠结去哪里更划算,会有意外的收获。我爹他这些年为了省钱,将牧区熟悉到了无以比拟的程度,当然也做出过很多不要脸的事。我听了都臊得慌,但看他的模样似乎不甚在意,仿佛那些事不是他干的。
他念念叨叨地准备了三天,到第四天清晨,他把我拽出暖洋洋的被窝,命令我拾掇东西出发。
我们要去的那个地方离家有五十多公里,但他又说是六十多公里。这事全按他的心情,没个准。在半路上爹害怕,他对我说,常娃,要是他们不给羊粪那可咋办?咱爷俩晚上住哪儿呀?他狠狠地沉下脸又说,要不咱俩回去把那半麻袋洋芋背上吧,也好说个话?
他在走之前将那半麻袋洋芋背起放下地折腾了一个小时,我吃完饭他还在折腾,终也没狠下心来背上。我们走的时候,他嘱咐我娘把洋芋重新背回窖里去,不要让风给打绿了。现在,他又这样说。我很是鄙视他。我说要去你去,我不回去。他说那到了你去说说,兴许人家看你一个毛头小子怪可怜的就答应了。
我无语地撇撇嘴,只有傻瓜才会同情我,再说我不需要谁的同情。
我和爹每人背着一个包裹,他的那个里面全都是些无用的玩意儿:橡皮筋、雨衣、棉裤、大针、一把壶以及一捆塑料绳子等,东西虽然多但不那么沉。不像我背的,尽是吃的和穿的,死沉死沉。我建议换过来背,不料被他踢了一脚,骂我白白浪费了好身板,就是个傻大个。
他穿着二十岁高龄的棕色棉衣,表面已经糟糕透了,仿佛一碰就会碎成渣渣,他尖尖的脑袋上挑着一顶同样颜色的贼娃帽,也在苟延残喘着;他的鞋是正宗的军用品,穿了三年,头两年舍不得穿,被珍惜得不得了。只有在他认为重要的时候才穿。到第三年那股新鲜劲一过,他就不脱了,做到了鞋不离脚脚不离鞋。现在尽管沾满了泥巴,但一眼也能瞧出与众不同。我爹他对这么一双破鞋翻来覆去地赞美:军用品就是军人用的东西,就是牢固。看看,现如今哪有这样的东西?还是军人好啊,用的都是顶好的东西……
后来但凡买东西他都想买绿色的,但凡买绿色的他都得买军用的。是军用品吗?他总是这样问一句。
我从来都不和他一起上街。
我爹他从来不穿袜子。按他的说法那简直多此一举。他的脚皮糙肉厚,顶得住受得了任何折磨,从来不曾听他说过脚怎么怎么了。事实上他浑身上下都没有问题,就算有也会被他变成没有。
我爹他轻飘飘地在前面带路,我脚步沉沉地跟着。望着他的后脑勺,想着他鼻子下、嘴唇往上的胡髭:那一小撮东西他辛辛苦苦攒了两年多,才长出一指宽的、稀稀落落的几根,也不黑,焦黄,仿佛被火燎似的。他格外稀罕那撮在我看来无比滑稽的东西,在人前会故意不停地用手去捋。别人说起他的胡髭他会格外高兴,反之就很郁闷。而让他恼火和扫兴的是鲜有人关注他那东西,除了他的小舅子。可他的小舅子之所以要提及它并不着痕迹地赞美一番是因为想从他的手里借点钱花,或占一些别的便宜。这招屡试不爽,我爹在他面前简直就完啦,像白痴
一样。
他的小舅子狡猾如狐。他虽也是我的舅舅但我一点儿也不喜欢他。我从不跟他打交道。
我和我爹在路上不怎么说话,主要是因为一说话他就不停地告诫我,让我烦不胜烦。不听还不行,每每说到一定程度他便会反问:你记住了没?我都说了些什么呀?
后来,我就远远地跟着他,坚决不和他一并走。
那天下午,他将背上的扫帚取下来,说怎么都碍事。我建议说可以横着固定在背包上面,那样绝不会碍手碍脚。他说,既然这样,那你来吧……我不答应他就又揍我。而且我还不能躲,我一躲就完啦。他非得揍一个小时才肯罢休。
当天傍晚,我们路过好几户人家,从其中一户大门近前过去,红色大门半掩着。我和爹朝里面贼兮兮地张望,盼着出来一个好人,把我俩留宿在这栋漂亮的房子里。我和爹慢吞吞地在大门口磨蹭,弄出一些响动,并做出随时展露笑脸的准备。爹还特意搓了搓那张大脸,他的脸天生僵硬,冷不丁要用时就会误事。不过我们做什么显然都是多余的,那大门之中别说一人,连个鬼影也没有出现,静得一塌糊涂。爹还格外有心,他重新走了一遍,终失望。他扭头望了一眼压着山头的落日,后的光线到处洒开着,洒到我爹的脸上,映出一片紫金色,连眼睛也变了色。爹他一转身,就听见身后有人喊,干吗呢干吗呢?那家没人。
爹吓得一哆嗦,我也吓得够呛,共同朝前犹如兔子般蹦出去老远。这才回头,露出早就蓄谋已久的但还是略带惊慌的笑容,我爹他不管年龄地招呼了一声哥哥!接着又招呼了一声兄弟。然后红着脸,咧着嘴,龇着牙,惶惶地站在那里不动。静看着那人嘟嘟囔囔地回身,进院。大门砰砰啪啪地一阵响后再无动静。尽管是在一个院庭并不十分密布的牧区的村子里——家家户户之间的距离在农村足以满足三户人家居住——但我还是在那一瞬间觉得仿佛自身就在放个屁隔壁都能听见的农村而不是在牧区里。世界是如此地不安详,可马上又是如此地安详。
我爹不露声色,默默地继续走路。但我觉得他也是这么认为的。天一黑,四野蒙蒙,极好地掩盖了所有的不堪。这时候,爹他居然来了劲,健步如飞。我跑步追上他。他说常娃,咱俩睡在一片野地里吧!


我和爹扫完家牧人羊圈里的羊粪,装在甚是牢固的麻袋里,背到羊棚外面的一个角落整整齐齐地码好。这是一个长年弥漫着酒气的人家。不见女人,有两个男孩和一个男人。男人天天喝酒,夜夜大醉。我瞧见两个男孩从男人的口袋里偷出钱,商量着谁去买花生糖。后来大一点的那个去了,回来还给了我两枚。我是极想吃的,但我爹他在一旁监视。在他毒辣的目光中我还是不舍地还给了他们。
昨天下午我们站来到这里。醉汉对我父亲说,没问题,你想要多少都可以。爹说那等明天你醒了咱们再说。醉汉说我不醒,你爱扫不扫,你扫不扫?爹说那就扫吧。醉汉说晚上喝酒……照我说,糊里糊涂的人难以纠缠,不如算了。但爹说,德州人愈加地难以相处了,还是扫吧,啥时候能找到下一家呢!
到了第二天傍晚,我和爹收拾完了羊圈里所有的羊粪。我们没住醉汉家里,连夜赶路,穿过马路,穿过好几个产羔时母羊吃的草场(爹说的),来到了一户人家。我爹说在此他有交情。我俩站在窗户外,站在煤油灯照不到的地方。爹酝酿了一番,开始呼喊,他叫了一个长长的名字——闹思日·大叶登·登知布。
他极为笨拙地喊了一遍,然后直接喊登知布了。
当他喊到第五遍时,那扇看着极为厚重的木门吱吱地打开,出来一个矮汉子。身披黑漆漆的衣服,犹如夜的同体。他径直走到爹的眼前,歪着脑袋瞅了半晌,一连问了好几声你是谁。他问得既急促又不留空隙,根本不给人回答的机会,仿佛故意如此。我爹笨嘴笨舌地终于在第三声之后做出回答:哎,我是晁家旺哎,晁家旺!
我爹继续说,就是去年帮你在水峡赶了牲口的那个晁家旺。
“哦……哦……哦……”那人瞎叫了一大堆“哦”后使劲揉着后脑勺,强迫自己正常下来,当他认为差不多了这才慢悠悠地说:“晁家旺,是你啊?对,就是你,你怎么跑这儿来了?”但不等爹回答他就嚷嚷:“先进屋,进去说。你咋来了……”
我和爹终于坐在炕上了,头顶有了遮天的土瓦,四周有墙和窗户。再没有风像昨晚那样朝我们的衣襟里面钻,再不会冻得头发都奓起来……我暗自埋怨爹跑了多年的江湖那脸皮依然还是不够厚,昨晚我们是不该睡在野地里的。像今晚这样有热的茶热的饭,多好!
登知布的老婆和女儿为我们重新做了饭,是我从来没吃过的一顿饭——名字始终没搞清楚——做法就不一一陈述了,总之米饭里面有肉粒、胡萝卜、白萝卜、土豆、葱和肉肠,或许还有别的东西。总之非常可口。
登知布的老婆和女儿在地上忙碌的时候,我爹和登知布盘腿稳坐在炕上。我跨在炕沿上,一边漫不经心地听着他俩聊天,一边端详着那道细挑的身影。我觉得她忙活的时候很赏心悦目。我爹在没人注意的时候用拳头捣我的腰,拿眼珠子瞪我。
登知布叫花姆添茶——原来是叫花姆——然后拿酒来。
花姆先给爹的碗里添满了茶,又给我添了茶。似乎惊异为什么我连茶叶也喝了,她特意瞅了我那么一眼。
我爹和登知布有说有笑地聊着。我继续观察着她。试图找出拙藏的不安分和跃动,假正经背后的冲动和龌龊,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