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诺亚·格拉斯之死

書城自編碼: 357192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小說外國小說
作者: 盖尔·琼斯
國際書號(ISBN): 9787521211351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1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7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闽南人及其邻近族群:郭志超教授人类学随笔
《 闽南人及其邻近族群:郭志超教授人类学随笔 》

售價:NT$ 717.0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访谈
《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访谈 》

售價:NT$ 605.0
为何生活越来越像走钢索
《 为何生活越来越像走钢索 》

售價:NT$ 325.0
情感的转化力量:AEDP的疗愈之路
《 情感的转化力量:AEDP的疗愈之路 》

售價:NT$ 671.0
美国产业关系领域的起源与演变
《 美国产业关系领域的起源与演变 》

售價:NT$ 381.0
拐点:站在AI颠覆世界的前夜
《 拐点:站在AI颠覆世界的前夜 》

售價:NT$ 386.0
竞争优势:透视企业护城河(珍藏版) 6[美]布鲁斯·格林沃尔德
《 竞争优势:透视企业护城河(珍藏版) 6[美]布鲁斯·格林沃尔德 》

售價:NT$ 554.0
日本通史(修订本)上下
《 日本通史(修订本)上下 》

售價:NT$ 1445.0

編輯推薦:
我在这部小说里抒写了爱它的困难和它的真相。
一场死亡、一尊雕像、两个漂泊的成年人的寻找之旅
探寻亲密关系的复杂和爱的神秘 道尽人生洪流的广袤和不可预测
2019年澳大利亚总理文学奖获奖作品
小说将多重视角的叙述(诺亚、马丁和伊薇)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充满爱、失落与悔恨的家庭肖像。
《柯克斯书评》
一部含蓄而诗意的小说,一次令人不安的对于死亡的研究。
《星期日泰晤士报》
內容簡介:
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的博物馆遗失了一尊十九世纪的雕像,警方怀疑是艺术史学者诺亚所为,积极展开调查,却发现诺亚在悉尼自家的泳池中身亡。
诺亚的一对子女马丁和伊薇早已各自独立,突如其来的噩耗让他们再次聚首。儿子马丁走过毒瘾和离婚,目前已是知名画家和一个女儿的父亲;女儿伊薇曾是大学哲学教授,却毅然决然放弃令人羡慕的教职,选择在墨尔本的书店工作。两人截然不同的生命背景引领他们用不同的方式面对父亲的死:马丁飞去父亲生前刚造访的西西里岛,试图调查父亲与雕像的神秘关联;伊薇搬进诺亚的公寓,想要在爸爸生前*亲近的环境中厘清自己的下一步。
他们两个是诺亚在世界上*近的血亲,却也是*陌生的过客。他们分头追寻爸爸的生命旅程,并叠加自己的足迹,亲子的人生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重叠。作者用大量的艺术史知识为框架,在其中展示亲情中没能尽到的义务、牵挂一生的代价,还有以为不说就能被理解的爱。
關於作者:
作者简介
盖尔琼斯(Gail Jones,1955 ):澳大利亚当代著名作家,到目前为止,出版两部短篇小说集和七部长篇小说。长篇小说《黑镜子》(Black Mirror)、《六十盏灯》Sixty Lights、《梦语》Dream of Speaking等入围或者获得多项澳大利亚文学奖项。《抱歉》Sorry,《五次钟声》Five Bells亦在西方文坛引起广泛关注。最新力作《诺亚格拉斯之死》(The Death of Noah Glass)入围2019年迈尔斯富兰克林文学奖,获2019年澳大利亚总理文学奖。盖尔琼斯目前就职于西悉尼大学社会与写作研究中心。
译者简介
李尧(1946 ):资深翻译家,悉尼大学荣誉文学博士、西悉尼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客座教授、西悉尼大学人文与交流艺术学院兼职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从事文学翻译四十余年,翻译出版英美澳大利亚文学、文化、历史著作五十余部,其中多部作品获奖。
目錄
目录
第一部 1
第二部 77
第三部 149
第四部 209
第五部 265

前言
月,盖尔琼斯应邀出席中国作家协会在广州召开的第四届中澳作家论坛。她在论坛上说:我对中国文化的想象始于西澳大利亚州西北部。小时候我在布鲁姆小城附近生活过几年。在那里,目睹并体验了不同的语言、食物和风俗,并且长久以来一直被亚洲本土多元文化深深吸引着。以至于觉得自己的白人身份反倒是一种异常,在文化上也很无趣。



祝贺作家出版社出版由李尧教授翻译的盖尔琼斯的《诺亚格拉斯之死》(The death of Noah Glass)。这是一本值得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地说中文的人分享的好书。
《诺亚格拉斯之死》获得2019年澳大利亚总理文学奖。被誉为精心制作的、细节丰富的叙事。它包含了这样的乐趣,比如在阿雷佐展出的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著名的壁画,与西西里黑手党相关的悬案。和艺术品相关的犯罪发生在世界各地,古代艺术品和当代艺术品概莫能外。盖尔琼斯讲述的这个与艺术品犯罪有关的故事既引人入胜,又充满了对不同文化之间微妙差异和共性的深刻理解。
澳大利亚大使馆支持澳大利亚和中国之间的伙伴关系,这种关系使得分享我们两国的文学成果成为可能。自2008年以来,使馆每年都会邀请诸如理查德弗拉纳根(Richard Flanagan)、亚历克西斯赖特(Alexis Wright)和汤姆肯尼利(Tom Keneally)这样的澳大利亚重要作家来华参加澳大利亚文学周。澳大利亚作家与中国知名作家对话是我们的旗舰文化外交活动。我很高兴地说,盖尔琼斯是2008年最初的参与者。
澳大利亚大使馆还乐于支持中国作家赴澳大利亚旅游。每一本书和每一位作家都是分享各自国家的一个独特的窗口,为国际读者提供了宝贵的见解。正如盖尔琼斯在她自己的《前言》中所言,她的书既考虑了文化,也考虑了国家。她经常把人物放在跨文化的情境中。这是作者对身份探索和塑造的一部分。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名誉文学博士李尧教授是中国最杰出的澳大利亚文学翻译家。他翻译的作品包括亚历克西斯赖特(Alexis Wright)、汤姆肯尼利(Tom Keneally)和诺贝尔奖得主帕特里克怀特(Patrick White)等的重要著作。专业文学翻译家具有不可多得的、重要的技能。通过像李尧教授这样众多的高水平的翻译家,澳大利亚和中国读者可以共享我们的文学巨匠怀特的作品,也可以听到盖尔琼斯这样年轻的声音,这是非常有益的。
我再一次祝贺作家出版社将这本书介绍给新的重要的读者。我向你们推荐这本书。


澳大利亚驻华大使 傅关汉
2020年6月9日







中文版序言

盖尔琼斯



能把《诺亚格拉斯之死》介绍给中国读者,我深感荣幸。
这是一部以非传统的方式撰写的小说。小说从诺亚格拉斯葬礼那一天开始,回述他去世前六个星期发生的事情。再由近及远,讲述他童年的故事。小说还将故事向前推进了六周,描绘了他两个早已成年的子女马丁和伊薇失去父亲的悲伤经历。所以这是一本不同寻常的故事交叉、结构重叠的书,一本拿时间的概念大做文章的书。这本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人的一生?我们如何与父母和兄弟姐妹相处(或未能相处)?我们的生活能形成某种模式吗?
这部小说最初定名为《诺亚的时代》(NoahsTime)。开篇即为一个时间上的悖论:两个老人参加父亲的葬礼。这位父亲年轻时在瑞士阿尔卑斯山的一次滑雪事故中丧生。因为冰封雪冻,尸体得以保存,许多年后才被人发现。举行葬礼时,两个儿子已是垂暮之年的老人。这个发人深思的寓言开启了对家庭生活的思考过去如何延续到现在。
诺亚是一位艺术史专家,专门研究意大利画家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141614171492)的作品。小说的开头,诺亚从西西里回来不久,被人发现溺水身亡,漂浮在游泳池里。作为子女的马丁和伊薇痛失亲人的同时,却又面临父亲参与艺术品盗窃的指控。小说就此叠加了另外一个层面的情节犯罪调查,使得故事跌宕起伏,扑朔迷离。2012年,我在西西里岛的巴勒莫待了一段时间。1969年,黑手党从圣劳伦斯大教堂偷走卡拉瓦乔的一幅名画。这件事引起我的兴趣,触发我的灵感。被盗艺术品交易、城市暴力、艺术的意义及其价值等问题交织在一起,为我创作这部小说搭建起重要的框架。
有两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一是图像和文字的关系。什么样的东西文字能表述而图像不能?什么样的东西图像能描绘而文字不能?这部小说就图像的意义提出许多问题在电影、绘画、广告、素描、壁画中图像究竟起到什么作用。小说中的一个角色是爱看电影的盲人。这便形成小说蕴含的另一个悖论:我们如何看世界?而最重要的是,《诺亚格拉斯之死》揭示了艺术对人的慰藉。在悲伤和失落中,艺术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帮助我们看清自己,在一片黑暗中提醒我们美丽和奇迹。
另一个困扰我的问题是跨文化体验。我在自己写的书里,都试图通过角色换位,让人们面对其他文化和国家来思考身份问题。我们受到差异和差异性的挑战,这对小说家来说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跨文化友谊和经历使我们变得复杂。我在自己创作的每一本书里,都试图尊重并探索这一理念。
最后,我在这部小说里抒写了爱它的困难和它的真相。诺亚独自抚养马丁和伊薇长大成人,这个曾经温馨的家庭因为失去母亲而饱受磨难。小说开头,兄妹二人关系疏远,但最终还是走到一起,并开始理解父亲深沉的爱,以及共同的经历如何造就了他们。我们常常发现,即使在最亲近的人身上,也会有不为我们所知的东西。我希望这本书的结尾能把生命联系在一起,讲述我们的复杂性和爱的神秘。





译者前言




盖尔琼斯(Gail Jones,1955 ):澳大利亚当代著名作家,目前就职于西悉尼大学社会与写作研究中心,教授文学、电影与文化。她经常描绘跨越大洲的世界,并参考其他文化形式,从电影、音乐到视觉艺术无所不包。这就使得她的作品充满深邃的思想,瑰丽的色彩。有评论称她有一种抒情和创造优美意象的天赋。
到目前为止,盖尔琼斯出版了两部短篇小说集、七部长篇小说。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黑镜子》(Black Mirror)获得2003年凯博奖和2003年西澳大利亚州总理图书奖最佳小说奖。第二部长篇小说《六十盏灯》(Sixty Lights)入围2004年布克奖初选和2005年迈尔斯弗兰克林奖年度小说奖,2004年获得西澳大利亚州总理图书奖。《梦语》(Dream of Speaking)同时进入2007年迈尔斯弗兰克林奖、新南威尔士州最佳小说奖和凯博奖复选名单。《抱歉》(Sorry)、《五次钟声》(Five Bells)亦在西方文坛引起广泛关注。最新力作《诺亚格拉斯之死》(The Death of Noah Glass)获2019年澳大利亚总理文学奖。
在这部小说里,盖尔琼斯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艺术史专家诺亚格拉斯前往西西里研究意大利画家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141614171492)的作品。刚到不久就与巴勒莫大学的同事朵拉卡塞利开始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朵拉的父亲和三个兄弟都死于黑手党之手,朵拉的生活也始终笼罩在被黑手党迫害的阴影之中。这就为她和诺亚美好的黄昏恋平添了几分凄楚和悲凉。诺亚格拉斯从西西里回来后不久,邻居发现他死于心脏病,漂浮在悉尼公寓的游泳池里。他的两个孩子聪明绝顶而又无所事事的伊薇和备受尊敬的悉尼艺术家马丁因为父亲去世心痛欲绝。而更让人无比震惊的是,就在葬礼结束的第二天,马丁和伊薇被叫到警察局,接受侦探弗兰克马龙的讯问。马龙告诉他们,意大利的卡拉比涅里文化遗产局正在调查他们的父亲是否参与了一起艺术品失窃案。这件艺术品是文森佐拉古萨创作于19世纪的一座雕塑。面对这一让人无法接受的指控,马丁决定立刻去西西里追寻父亲的足迹,弄清真相,还父亲的清白,却被卷入一个隐藏着罪恶和秘密的巨大漩涡,险些命丧巴勒莫。伊薇则在这场灾难中重新审视了自己与家人的关系,不再沉迷于对父亲的哀悼,而是在帮助盲人本杰明看电影的时候,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然而,这一切只是小说的表象。盖尔琼斯真正想告诉我们的是文化在学者诺亚格拉斯之死中扮演的角色。这是一部专注于视觉文化的小说,隐藏在故事背后的有壁画、绘画、电影、海报,也有通过照相机、Skype、望远镜乃至显微镜看到的图像。盖尔琼斯对传统艺术和图像学,对图像的理解框架以及世俗和大众文化,尤其对电影有着浓厚的兴趣。她曾在大学教授过一段时间的电影,对故事如何以图像序列的方式讲述有颇多研究。盖尔琼斯通过小说《诺亚格拉斯之死》提出这样一个观点:视觉文化无处不在,它构成了我们的情感,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给我们带来了虚假的身份和认同。小说中最终成为伊薇恋人的盲人本杰明是个电影迷。他的兴趣是想象看不到的东西。小说主人公诺亚格拉斯对皮耶罗的作品有着不同寻常的理解。儿子马丁则是一位对法国艺术家、20世纪实验艺术先锋马塞尔杜尚和意大利未来主义感兴趣的当代艺术家。这就使得这部小说有很多不同种类的艺术文化。作为叙述引擎,它的中心,则是艺术盗窃。《诺亚格拉斯之死》不但因此而成为一部高雅文化融合的佳作,读者还能在字里行间看到从侦探到谋杀、悬疑小说的体裁元素。盖尔琼斯说: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有思想的小说家,并且一直认为小说应该是思考的机器,同时也是表达感情的机器。《诺亚格拉斯之死》无疑是这部机器创造的成功范例,是以澳大利亚和意大利为背景,将欧洲艺术传统贯穿其间的一部充满悲伤和神秘的优秀小说。
值得一提的是,盖尔琼斯是一位对中国文化怀有美好感情的作家。她曾经多次到访中国,其长篇小说《抱歉》《六十盏灯》早在2008年即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她本人成为上海写作计划特邀作家之一,与中国文学艺术界结下不解之缘。《世界文学》2012年第六期刊发了她的《五次钟声》部分章节。2017年5
月,盖尔琼斯应邀出席中国作家协会在广州召开的第四届中澳作家论坛。她在论坛上说:我对中国文化的想象始于西澳大利亚州西北部。小时候我在布鲁姆小城附近生活过几年。在那里,目睹并体验了不同的语言、食物和风俗,并且长久以来一直被亚洲本土多元文化深深吸引着。以至于觉得自己的白人身份反倒是一种异常,在文化上也很无趣。
唐人街位于布鲁姆市中心。尽管那里也有一些殖民时期风格的建筑和白人经营的商铺,但是只有挂着唐记荣记和方记这类招牌的中国商店才最吸引我。除此之外,阳光电影院也是一个充满想象的地方。孩子们在这里无忧无虑,天真烂漫:他们生性自由,珍爱这些独特的异国风情,还追求不同体验带来的快乐。我并不是想感伤童年时代或者描述那段时光,我感兴趣的是流动而富有活力的想象力为何能够在这里产生,以及这些想象力又如何在与其他事物的种种邂逅中形成。中国面条、中文、烟火以及中国人的面容等中国元素,在成人的生活或写作中也许早已司空见惯,但对于我这个小孩子来说,却对我如何理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时常想,这样复杂的文化环境或许正是我成为一名作家的基础,这样想来也是件浪漫的事。当然我们都知道,在写作时我们作者的身份似乎是固定的,但实际上却是临时的,随意的,不断变化的;而语言本身则像阵阵清风不时地吹打着我们①?
愿盖尔琼斯在这阵阵清风中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2019年11月17日写于北京
內容試閱
祝贺作家出版社出版由李尧教授翻译的盖尔琼斯的《诺亚格拉斯之死》(The death of Noah Glass)。这是一本值得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地说中文的人分享的好书。
《诺亚格拉斯之死》获得2019年澳大利亚总理文学奖。被誉为精心制作的、细节丰富的叙事。它包含了这样的乐趣,比如在阿雷佐展出的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著名的壁画,与西西里黑手党相关的悬案。和艺术品相关的犯罪发生在世界各地,古代艺术品和当代艺术品概莫能外。盖尔琼斯讲述的这个与艺术品犯罪有关的故事既引人入胜,又充满了对不同文化之间微妙差异和共性的深刻理解。
澳大利亚大使馆支持澳大利亚和中国之间的伙伴关系,这种关系使得分享我们两国的文学成果成为可能。自2008年以来,使馆每年都会邀请诸如理查德弗拉纳根(Richard Flanagan)、亚历克西斯赖特(Alexis Wright)和汤姆肯尼利(Tom Keneally)这样的澳大利亚重要作家来华参加澳大利亚文学周。澳大利亚作家与中国知名作家对话是我们的旗舰文化外交活动。我很高兴地说,盖尔琼斯是2008年最初的参与者。
澳大利亚大使馆还乐于支持中国作家赴澳大利亚旅游。每一本书和每一位作家都是分享各自国家的一个独特的窗口,为国际读者提供了宝贵的见解。正如盖尔琼斯在她自己的《前言》中所言,她的书既考虑了文化,也考虑了国家。她经常把人物放在跨文化的情境中。这是作者对身份探索和塑造的一部分。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名誉文学博士李尧教授是中国最杰出的澳大利亚文学翻译家。他翻译的作品包括亚历克西斯赖特(Alexis Wright)、汤姆肯尼利(Tom Keneally)和诺贝尔奖得主帕特里克怀特(Patrick White)等的重要著作。专业文学翻译家具有不可多得的、重要的技能。通过像李尧教授这样众多的高水平的翻译家,澳大利亚和中国读者可以共享我们的文学巨匠怀特的作品,也可以听到盖尔琼斯这样年轻的声音,这是非常有益的。
我再一次祝贺作家出版社将这本书介绍给新的重要的读者。我向你们推荐这本书。


澳大利亚驻华大使 傅关汉
2020年6月9日







中文版序言

盖尔琼斯



能把《诺亚格拉斯之死》介绍给中国读者,我深感荣幸。
这是一部以非传统的方式撰写的小说。小说从诺亚格拉斯葬礼那一天开始,回述他去世前六个星期发生的事情。再由近及远,讲述他童年的故事。小说还将故事向前推进了六周,描绘了他两个早已成年的子女马丁和伊薇失去父亲的悲伤经历。所以这是一本不同寻常的故事交叉、结构重叠的书,一本拿时间的概念大做文章的书。这本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人的一生?我们如何与父母和兄弟姐妹相处(或未能相处)?我们的生活能形成某种模式吗?
这部小说最初定名为《诺亚的时代》(NoahsTime)。开篇即为一个时间上的悖论:两个老人参加父亲的葬礼。这位父亲年轻时在瑞士阿尔卑斯山的一次滑雪事故中丧生。因为冰封雪冻,尸体得以保存,许多年后才被人发现。举行葬礼时,两个儿子已是垂暮之年的老人。这个发人深思的寓言开启了对家庭生活的思考过去如何延续到现在。
诺亚是一位艺术史专家,专门研究意大利画家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141614171492)的作品。小说的开头,诺亚从西西里回来不久,被人发现溺水身亡,漂浮在游泳池里。作为子女的马丁和伊薇痛失亲人的同时,却又面临父亲参与艺术品盗窃的指控。小说就此叠加了另外一个层面的情节犯罪调查,使得故事跌宕起伏,扑朔迷离。2012年,我在西西里岛的巴勒莫待了一段时间。1969年,黑手党从圣劳伦斯大教堂偷走卡拉瓦乔的一幅名画。这件事引起我的兴趣,触发我的灵感。被盗艺术品交易、城市暴力、艺术的意义及其价值等问题交织在一起,为我创作这部小说搭建起重要的框架。
有两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一是图像和文字的关系。什么样的东西文字能表述而图像不能?什么样的东西图像能描绘而文字不能?这部小说就图像的意义提出许多问题在电影、绘画、广告、素描、壁画中图像究竟起到什么作用。小说中的一个角色是爱看电影的盲人。这便形成小说蕴含的另一个悖论:我们如何看世界?而最重要的是,《诺亚格拉斯之死》揭示了艺术对人的慰藉。在悲伤和失落中,艺术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帮助我们看清自己,在一片黑暗中提醒我们美丽和奇迹。
另一个困扰我的问题是跨文化体验。我在自己写的书里,都试图通过角色换位,让人们面对其他文化和国家来思考身份问题。我们受到差异和差异性的挑战,这对小说家来说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跨文化友谊和经历使我们变得复杂。我在自己创作的每一本书里,都试图尊重并探索这一理念。
最后,我在这部小说里抒写了爱它的困难和它的真相。诺亚独自抚养马丁和伊薇长大成人,这个曾经温馨的家庭因为失去母亲而饱受磨难。小说开头,兄妹二人关系疏远,但最终还是走到一起,并开始理解父亲深沉的爱,以及共同的经历如何造就了他们。我们常常发现,即使在最亲近的人身上,也会有不为我们所知的东西。我希望这本书的结尾能把生命联系在一起,讲述我们的复杂性和爱的神秘。





译者前言




盖尔琼斯(Gail Jones,1955 ):澳大利亚当代著名作家,目前就职于西悉尼大学社会与写作研究中心,教授文学、电影与文化。她经常描绘跨越大洲的世界,并参考其他文化形式,从电影、音乐到视觉艺术无所不包。这就使得她的作品充满深邃的思想,瑰丽的色彩。有评论称她有一种抒情和创造优美意象的天赋。
到目前为止,盖尔琼斯出版了两部短篇小说集、七部长篇小说。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黑镜子》(Black Mirror)获得2003年凯博奖和2003年西澳大利亚州总理图书奖最佳小说奖。第二部长篇小说《六十盏灯》(Sixty Lights)入围2004年布克奖初选和2005年迈尔斯弗兰克林奖年度小说奖,2004年获得西澳大利亚州总理图书奖。《梦语》(Dream of Speaking)同时进入2007年迈尔斯弗兰克林奖、新南威尔士州最佳小说奖和凯博奖复选名单。《抱歉》(Sorry)、《五次钟声》(Five Bells)亦在西方文坛引起广泛关注。最新力作《诺亚格拉斯之死》(The Death of Noah Glass)获2019年澳大利亚总理文学奖。
在这部小说里,盖尔琼斯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艺术史专家诺亚格拉斯前往西西里研究意大利画家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141614171492)的作品。刚到不久就与巴勒莫大学的同事朵拉卡塞利开始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朵拉的父亲和三个兄弟都死于黑手党之手,朵拉的生活也始终笼罩在被黑手党迫害的阴影之中。这就为她和诺亚美好的黄昏恋平添了几分凄楚和悲凉。诺亚格拉斯从西西里回来后不久,邻居发现他死于心脏病,漂浮在悉尼公寓的游泳池里。他的两个孩子聪明绝顶而又无所事事的伊薇和备受尊敬的悉尼艺术家马丁因为父亲去世心痛欲绝。而更让人无比震惊的是,就在葬礼结束的第二天,马丁和伊薇被叫到警察局,接受侦探弗兰克马龙的讯问。马龙告诉他们,意大利的卡拉比涅里文化遗产局正在调查他们的父亲是否参与了一起艺术品失窃案。这件艺术品是文森佐拉古萨创作于19世纪的一座雕塑。面对这一让人无法接受的指控,马丁决定立刻去西西里追寻父亲的足迹,弄清真相,还父亲的清白,却被卷入一个隐藏着罪恶和秘密的巨大漩涡,险些命丧巴勒莫。伊薇则在这场灾难中重新审视了自己与家人的关系,不再沉迷于对父亲的哀悼,而是在帮助盲人本杰明看电影的时候,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然而,这一切只是小说的表象。盖尔琼斯真正想告诉我们的是文化在学者诺亚格拉斯之死中扮演的角色。这是一部专注于视觉文化的小说,隐藏在故事背后的有壁画、绘画、电影、海报,也有通过照相机、Skype、望远镜乃至显微镜看到的图像。盖尔琼斯对传统艺术和图像学,对图像的理解框架以及世俗和大众文化,尤其对电影有着浓厚的兴趣。她曾在大学教授过一段时间的电影,对故事如何以图像序列的方式讲述有颇多研究。盖尔琼斯通过小说《诺亚格拉斯之死》提出这样一个观点:视觉文化无处不在,它构成了我们的情感,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给我们带来了虚假的身份和认同。小说中最终成为伊薇恋人的盲人本杰明是个电影迷。他的兴趣是想象看不到的东西。小说主人公诺亚格拉斯对皮耶罗的作品有着不同寻常的理解。儿子马丁则是一位对法国艺术家、20世纪实验艺术先锋马塞尔杜尚和意大利未来主义感兴趣的当代艺术家。这就使得这部小说有很多不同种类的艺术文化。作为叙述引擎,它的中心,则是艺术盗窃。《诺亚格拉斯之死》不但因此而成为一部高雅文化融合的佳作,读者还能在字里行间看到从侦探到谋杀、悬疑小说的体裁元素。盖尔琼斯说: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有思想的小说家,并且一直认为小说应该是思考的机器,同时也是表达感情的机器。《诺亚格拉斯之死》无疑是这部机器创造的成功范例,是以澳大利亚和意大利为背景,将欧洲艺术传统贯穿其间的一部充满悲伤和神秘的优秀小说。
值得一提的是,盖尔琼斯是一位对中国文化怀有美好感情的作家。她曾经多次到访中国,其长篇小说《抱歉》《六十盏灯》早在2008年即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她本人成为上海写作计划特邀作家之一,与中国文学艺术界结下不解之缘。《世界文学》2012年第六期刊发了她的《五次钟声》部分章节。2017年5
月,盖尔琼斯应邀出席中国作家协会在广州召开的第四届中澳作家论坛。她在论坛上说:我对中国文化的想象始于西澳大利亚州西北部。小时候我在布鲁姆小城附近生活过几年。在那里,目睹并体验了不同的语言、食物和风俗,并且长久以来一直被亚洲本土多元文化深深吸引着。以至于觉得自己的白人身份反倒是一种异常,在文化上也很无趣。
唐人街位于布鲁姆市中心。尽管那里也有一些殖民时期风格的建筑和白人经营的商铺,但是只有挂着唐记荣记和方记这类招牌的中国商店才最吸引我。除此之外,阳光电影院也是一个充满想象的地方。孩子们在这里无忧无虑,天真烂漫:他们生性自由,珍爱这些独特的异国风情,还追求不同体验带来的快乐。我并不是想感伤童年时代或者描述那段时光,我感兴趣的是流动而富有活力的想象力为何能够在这里产生,以及这些想象力又如何在与其他事物的种种邂逅中形成。中国面条、中文、烟火以及中国人的面容等中国元素,在成人的生活或写作中也许早已司空见惯,但对于我这个小孩子来说,却对我如何理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时常想,这样复杂的文化环境或许正是我成为一名作家的基础,这样想来也是件浪漫的事。当然我们都知道,在写作时我们作者的身份似乎是固定的,但实际上却是临时的,随意的,不断变化的;而语言本身则像阵阵清风不时地吹打着我们①?
愿盖尔琼斯在这阵阵清风中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2019年11月17日写于北京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