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无穷尽的对象:哲学的基本特征

書城自編碼: 351748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德]赫尔曼·施密茨? 著,庞学铨,冯芳 等 ?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208163393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76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财之道丛书·表层的真理:当代经济学与社会
《 财之道丛书·表层的真理:当代经济学与社会 》

售價:NT$ 493.0
世界服饰艺术史
《 世界服饰艺术史 》

售價:NT$ 1445.0
海外中国研究·卿本著者:明清女性的性别身份、能动主体和文学书写
《 海外中国研究·卿本著者:明清女性的性别身份、能动主体和文学书写 》

售價:NT$ 381.0
日耳曼通识译丛:近代哲学:从笛卡尔到康德
《 日耳曼通识译丛:近代哲学:从笛卡尔到康德 》

售價:NT$ 150.0
我的灵魂是日落时分空无一人的旋转木马:聂鲁达诗精选
《 我的灵魂是日落时分空无一人的旋转木马:聂鲁达诗精选 》

售價:NT$ 381.0
春日喜你
《 春日喜你 》

售價:NT$ 257.0
我们八月见
《 我们八月见 》

售價:NT$ 215.0
东线炼狱 : 德国反坦克兵的东线日记 : 1941—1942
《 东线炼狱 : 德国反坦克兵的东线日记 : 1941—1942 》

售價:NT$ 439.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68
《 启蒙辩证法 》
+

NT$ 270
《 黑格尔三论(阿多诺选集) 》
+

NT$ 648
《 我是谁,或什么: 一部心与自我的辩证奇想集 》
+

NT$ 348
《 维特根斯坦读本 》
+

NT$ 468
《 说理(陈嘉映著作集) 》
+

NT$ 680
《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注解 》
編輯推薦:
何谓新现象学?它与胡塞尔现象学有什么区别?本书不仅沿袭了面向事实本身,回归生活世界现象学宗旨,还从自然而然的生活经验出发,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新现象学体系。
內容簡介:
作者于1964-1980年间出版了5卷10册近五千页之巨的《哲学体系》,建构了独特的新现象学理论体系。《哲学体系》建构了独特的新现象学理论体系,依据施密茨自己创设的新现象学的独特视角,几乎涉及了传统和现代哲学讨论的全部重要问题和方面,具有令人惊叹的资料的包罗性和对哲学史的广博知识,是一本从根本上具有**性的著作。本书是《哲学体系》的缩写。
關於作者:
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就在于哲学是以人为中心的,也即如何认识你自己。相对于西方传统哲学将人理解为身心分离、理性与感性分离的二元结构,赫尔曼施密茨不仅继承了胡塞尔现象学面向生活世界的宗旨,还开辟了一个现象学的新领域,建立了一个包罗万象的新现象学的哲学体系。
一个司机可以在千钧一发的时刻,采取措施避开险情;在拥挤的街道上,我们可以下意识的侧身,避免与其他人相撞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就是新现象学的研究对象。施密茨通过研究这些原初的生活经验,确立了新现象学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哲学观、本体论、存在论、认识论、人类学、时空观、实践哲学、语言学、美学等哲学的各个领域的问题,建构了复杂的新现象学概念体系。《无穷尽的对象》是施密茨《哲学体系》(五卷十册)的缩写本,保留了该书的精华和主要研究思路,并作了不少的改正和完善。
目錄
新现象学的理论贡献(代译者序)1
前言1

第一章 哲学导论5
1.1何谓哲学5
1.2转折点之后的哲学史概况15
1.2.1烙印阶段15
1.2.1.1内摄性16
1.2.1.2感觉主义还原18
1.2.2新柏拉图主义23
1.2.3主体性的发现25
1.3哲学方法28

第二章 存在论34
2.1为什么需要存在论34
2.2现实性37
2.2.1现实性作为存在论的主题37
2.2.2关于现实性的两条否定律40
2.2.2.1不能给现实性设置标准40
2.2.2.2现实性不是属性43
2.2.3现实性于何时可以敞开46
2.2.3.1原初的和展开的当下46
2.2.3.2梦幻人坠落事实地面49
2.2.3.3明见性50
2.3事态51
2.4可能性58
2.5情境62
2.6普遍对象75
2.7种80
2.8类种85
2.9抽象理论88
2.10属92
2.10.1属与质料92
2.10.2作为事态的属94
2.10.3内涵95
2.11属性与关系98
2.11.1从个体性到属性98
2.11.2多与关系100
2.12集合与数105

第三章 人类学109
3.1身体性109
3.1.1引言109
3.1.2身体的空间性111
3.1.3身体岛与身体的整体性113
3.1.4身体性字母表115
3.1.5身体倾向121
3.1.6睡梦中的身体性125
3.1.7口腔与肛门126
3.2身体交流129
3.2.1狭窄与宽广的对话129
3.2.2入身131
3.2.3身体的亲缘性133
3.2.3.1格式塔进程134
3.2.3.2联觉特征137
3.2.4发现同伴140
3.2.5出身144
3.3人格性147
3.3.1人格解放147
3.3.2人格复归149
3.3.3人格解放与人格复归的协调151
3.3.3.1哭152
3.3.3.2笑153
3.3.3.3滑稽154
3.3.3.4幽默155
3.3.3.5玩笑156
3.3.4个人情境158
3.3.5个人世界162
3.3.6外向型、内向型和超脱型人格163
3.4游戏式认同165
3.4.1游戏式认同的起源与本质165
3.4.2自我的游戏式认同169
3.4.2.1筹划169
3.4.2.2与自身保持距离的游戏式认同171
3.4.3言谈与语言173
3.4.4神话178
3.4.4.1儿童的表演游戏178
3.4.4.2神话与仪式179
3.4.4.3神话之去魅181
3.4.4.4神话与诗183
3.5意识184
3.5.1有意识的单一性与多样性184
3.5.2作为一种虚构的心理之物189
3.5.3作为伪问题的自因191

第四章 认识论196
4.1作为真实确信的知识196
4.2认识的对象198
4.2.1认识论的实在论198
4.2.2认识论的整体论199
4.2.3认识论的解释论200
4.2.4对物的还原主义误解204
4.3认识的目的210
4.3.1明见性210
4.3.2确信213
4.3.3事实性215
4.3.4真理218
4.3.5其他真理定义批判220
4.4认识的确定性223
4.4.1真理相对论与怀疑论223
4.4.2抗错觉性的感觉224
4.4.3超验认识226
4.4.4唯我论228
4.4.5先验的知识229第五章顺序论(时间)232
5.1时间的维度和模态之分232
5.1.1模态时间差异的现实性232
5.1.2纯粹的状态时间和模态的状态时间234
5.1.3完全的模态时间和模态的状态时间235
5.2模态状态时间的悖论235
5.2.1怀疑论者的悖论235
5.2.2麦克塔格特的悖论236
5.2.2.1麦克塔格特和梅勒的观点236
5.2.2.2施密茨的观点(1964)237
5.2.2.3悖论的解决238
5.2.3出现和消失的二律背反239
5.2.4将来的偶然性240
5.3模态时间242
5.3.1作为状态时间前提的模态时间242
5.3.2纯粹的模态时间243
5.3.3作为让步的模态状态时间246
5.4时间的当下248
5.4.1错误的还原尝试248
5.4.2作为与持续相对立的当下249
5.4.3当下与同时性251
5.5作为持久性的持续252
5.5.1持久性的悖论252
5.5.2事物和状态的持续性253
5.5.3个人的历史持续性255
5.6末世论257
5.6.1时间的开端和终结257
5.6.2死者的复活258
5.6.3最新的判定259第六章分布论(空间)261
6.1空间和时间261
6.2空间和身体262
6.3空间性的层次265
6.3.1概要265
6.3.2宽度空间266
6.3.3方向空间267
6.3.4位置空间270
6.3.5位置空间以方向空间为基础271
6.3.6方向空间与位置空间的定位275
6.4情感空间278
6.4.1作为氛围的情感278
6.4.2情绪,激动,有中心指向的情感283
6.4.3情感和身体289
6.4.4情感的方向292
6.4.5情感的深度294
6.4.6情感空间的结构295
6.5空间中外在于身体之物的产生297
6.5.1平面和容积297
6.5.2平面和位置空间300
6.5.3平面与人格解放301
6.5.4空间的维度化303
6.6居所305

第七章 实践哲学308
7.1作为实践哲学的哲学308
7.2一般规范理论310
7.2.1规范310
7.2.2效用314
7.2.3相对主义317
7.3伦理学319
7.3.1激情的情感基础319
7.3.1.1情感的权威319
7.3.1.2愤怒与羞愧323
7.3.1.3尊严326
7.3.2道德328
7.3.2.1良知328
7.3.2.2作为道德权威的情感331
7.3.2.3道德规范的约束力333
7.3.3超道德的伦理335
7.3.3.1价值伦理学335
7.3.3.2伦常功绩338
7.3.3.3德性340
7.3.4伦理学类型划分343
7.4自由346
7.4.1自由、责任以及生活勇气346
7.4.2依据一般道德责任意识校验自由349
7.4.3自为355
7.4.4信念自由358
7.4.5自由发挥作用的机会360
7.4.6与萨特自由学说之比较362
7.5法363
7.5.1法情感363
7.5.2法状态368
7.5.3法秩序371
7.5.4法人群体374
7.5.5法文化375
7.5.6法的发现378
7.5.7惩罚381
7.5.8犯罪384
7.6制度393
7.6.1关于制度和组织的一般理论393
7.6.2作为情境的制度396
7.6.3共同体、社交圈和联合会399
7.7国家403
7.7.1国家非特定化的目的性403
7.7.2国家与货币的比较408
7.7.3宪法学说的历史考察410

第八章 神学(神圣之物)416
8.1神圣的氛围416
8.2诸神422
8.3上帝425
8.4基督教信仰429

第九章 美学432
9.1美学的繁荣与衰落432
9.2美学的遗产435
9.3诗437
9.3.1文学437
9.3.2诗是对情境的贴切分解438
9.3.3诗的方法439
9.3.4诗的类别442
9.3.4.1三个标准类别的呼吁特征442
9.3.4.2抒情诗和滑稽诗443
9.3.4.3戏剧诗444
9.3.4.4悲剧诗446
9.3.4.5叙事诗448
9.4诗与艺术450
9.5艺术452
9.5.1氛围的身体表达452
9.5.2审美态度455
9.5.2.1审美虔敬455
9.5.2.2审美享受457
9.5.2.3审美行为的活动空间458
9.5.3审美客体及其伟大460
9.5.4艺术作品461
9.6自然美学463
9.7美与崇高466
9.7.1美与丑466
9.7.2美的东西与审美对象468
9.7.3崇高的概念与种类470

人名对照表473
术语对照表483
译后记505
內容試閱
前言


玫瑰,你噢,在古代,
是雍容华贵
又斟满了苦酒的圣杯。
然而在我们眼中,
你就是完满的事物,数不尽的花瓣,
无穷尽的对象。

我将里尔克这节诗中无穷尽的对象一句作为本书的标题用来象征哲学的基本特征。从公元前5世纪以来在欧洲思想史上起决定作用的还原主义所宣教的有穷尽的对象,和通过还原主义的剥离(由于对主体之主体性认识的错误)而产生的沉重的主体,始终是我的哲学所致力于讨论的问题。几十年来,我也从来没有因为专业同行们和一些出版机构的沉默而发生过动摇,因为在我看来,只要人们没有成见并且不变得官方,那些他们所经常遭际并使之感到震惊的东西就深藏在他们的思想中,如童话世界般显得难以置信,而当诗人将这些告诉他们时,他们却只是听听而已,他们不需要相信这些美妙的现象,这对我来说显然是难以忍受的。因此,我给自己提出了这样的任务:哲学探究不是在建构和设计文化的特殊对象化时才开始,而是借助于对最初的、无意识触动的准确观察和概念理解之光将它照亮,并由之走上对象化道路的;对象化一步步地追求且导致了理论与实践、法律与宗教、空间与时间、艺术与居住等等的出现,并有助于试图解决这种无意识触动。所以,在向对象偿还被还原主义所剥夺的内容时,需要进行仔细的考量,但与此同时,要在比里尔克说到玫瑰时脑子里所可能浮现出来的更进一步的意义上来理解对象。还原主义所忽视的对象,不仅出现在我面前,能看到,可把捉,而且也在我身边,包裹着,弥漫着,这就是类似于天气的气氛、氛围。欧洲对象化的思维方式认为这种气氛、氛围不过是分子的混合体(气体),即所谓的空气和臆想的主观的人体皮肤与感官知觉的混合体。但这种思维方式已经使出现在我面前的对象,里尔克所隐喻的玫瑰,也即固定或流动的身体受到够多的损害了。里尔克把斟满苦酒的圣杯称为一种形态的轮廓。公元前5世纪(包括亚里士多德之后的伊壁鸠鲁学派)的原子论哲学家们臆想真正的对象具有原子、肉体和灵魂三个典型的特征。当他们首先坚持不渝地还原掉一些多样性印象,并将其中不能归于对象方面的各种印象留给主体的事实(灵魂)时,这种形态的轮廓便成了臆想对象的三个特征中所剩下的那个原子特征。对象化的技术已经在西方思想史上主导了上千年,尽管并非无人提出挑战。里尔克说,玫瑰花开花落,完全是无穷尽的。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对象的对象性:有一些易于操控和识别的特征附着在一个神秘的实体上,该实体最终(在现代物理学中)会作为令人不安的负担被扔掉,而只保留了一些苍白无力的只能成为潜在的测量值的特征。我们又可以承认难以计数的事物,这显然不是指数量上多得难以计数,而是严格意义上的无数,是指不可计数的、混沌多样的事物,情境和印象就属于这种混沌多样之物。
本书是对我的主要著作《哲学体系》的缩写,该部著作内容广泛,共5卷10册,超过5000页的篇幅。我在本书中删去了其中许多重要的内容,并在形式上尽可能减少论辩、案例以及历史材料,只保留主要思路的根本性的内容,但使基本线条更加清晰明了。为此,首先要对材料作更合适的安排。当我拟订撰写《哲学体系》的计划时,转瞬间便面临着巨大的难题,这就是情感的内摄性(Introjektion)。内摄性观点认不清气氛处于其特有的空间性中,将情感曲解为单个主体的私人的心灵状态。因此,我把工作主要放在尽快深入地讨论情感、空间、身体、主体性、情绪的被触动状态等问题上。现在,这一计划已经完成了,我可以更从容更合适地为读者选择和安排材料。我按传统的哲学科目排列了目录,并做一些扩充,以便读者也可以把本书作为哲学教材来阅读,当然,得附带提醒一下,我们根本不可能学到完成了的哲学,而只能(按康德的说法)学会探究哲学,因为哲学是人对自己在遭际中的处身状态的沉思。本书做了在我看来是正当的简要描述,恰当地保留了整体研究的思路,以达到理解上的前后一致并成为明智的信念。为了避免烦琐,书中涉及我觉得特别重要、需要补充的地方,或者为了本书的目的需要指出引文在《体系》中的出处时,我都只是指出参阅该书。莱布尼茨在《单子论》(Monadologie)的每个章节中都指出参照《神正论》(Theodizee)的某个详细部分。我没有采取相应的做法,很少做注释,也尽可能少地引用。提供详细的材料不是本书的任务,这对熟练的读者应当是有帮助的。本书在引用《哲学体系》时,简称《体系》,用罗马字表示卷数,用阿拉伯字表示册数和页码,以使有这样说明的所指内容清楚明确,任何时候都能方便辨认;本书在援引我的其他著作时也是如此。
其次,为了能更方便地了解我那部主要著作的思想,本书不仅作了适当的缩写,还在阐述一些论题时对思路做了相当多的改正完善。在撰写《体系》时,我不得不总是用连续数月或整年的时间全部投入对新观点之下十分广泛的论题的阐述与研究;部分论题特别是身体、情感与空间也完全是第一次作为研究领域,包括对尚未用可比较的方法进行组织的经验材料的获取、筛选和整理工作。因为是第一次对这些论题进行系统研究,所以尚未来得及对许多细节进行完全令人满意的打磨,漫长复杂的阐述过程中概念的准确性与最佳说服力还有待检验,思想间的联系也不总是顺畅无阻,这些都应当是可以理解并情有可原的。我希望,在对所有已出版的著作进行冷静的思考之后能作再一次的审查,以使很多论证变得更完美也更有说服力,虽然不必做根本的修改。

施密茨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