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新入藏墓志

書城自編碼: 335686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文物考古
作者: 李明 编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32589593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05-01


書度/開本: 8开

售價:NT$ 617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改变历史的意大利豪门 : 传奇家族美第奇
《 改变历史的意大利豪门 : 传奇家族美第奇 》

售價:NT$ 420.0
Procreate插画手绘从新手到高手
《 Procreate插画手绘从新手到高手 》

售價:NT$ 493.0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

售價:NT$ 252.0
独自走过悲喜
《 独自走过悲喜 》

售價:NT$ 381.0
永不停步: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传
《 永不停步: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传 》

售價:NT$ 442.0
假努力:方向不对,一切白费
《 假努力:方向不对,一切白费 》

售價:NT$ 335.0
北京三万里
《 北京三万里 》

售價:NT$ 437.0
争吵的恋人:我们为什么相爱,又为什么争吵
《 争吵的恋人:我们为什么相爱,又为什么争吵 》

售價:NT$ 33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540
《 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中弓 弟子问》 》
+

NT$ 3329
《 殷周金文集成引得(精) 》
+

NT$ 290
《 一说春秋之惊蛰 》
+

NT$ 465
《 河南碑刻类编 》
+

NT$ 1802
《 河南散存散见及新获汉唐碑志整理研究 》
+

NT$ 3600
《 2009~2013年合浦汉晋墓发掘报告(上、下册) 》
內容簡介:
該稿是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近年新入藏墓誌的彙編,收錄自南北朝迄明清墓誌228方,大多數蓋、志齊全,多數為未曾公布的考古發掘品,數據信息準確可靠。墓誌內容豐富,墓主有高官巨富,如著名的上官婉兒、韓休等,又有漢化的少數民族貴族,如契丹烏丸人李範,其曾祖是北齊所授八部落大蕃長,還有不少成系列的家族墓誌,如藍田呂氏家族墓誌等,各具特色,對於研究當時社會歷史、民族融合、家族關係以及碑刻文字等都具有重大價值。
關於作者:
李明,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研究方向歷代墓誌,編著出版有《長安高陽原新出土隋唐墓誌》等。
目錄
一 前秦張惡婢妻吕迚南墓誌 甘露五年(三六三)十一月十七日
二 西魏茹茹驃騎大將軍俟利莫何度支尚書金城王乞伏孝達妻暉華公主吐谷渾氏(庫羅伏)墓誌銘 大統七年(五四一)二月七日
三 西魏故征東將軍淅州長史行長利郡事清河縣開國男張君(惇)墓誌 恭帝二年(五五五)四月廿八日
四 西魏特進公都尚書金城乞伏永壽妻臨洮郡君姚護親墓銘 恭帝三年(五五六)閏八月三日
五 北周故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燕恒朔三州諸軍事恒州刺史去斤鍾馗妻金大明郡君莫多婁太夫人墓誌 武成元年(五五九)十一月八日
六 北周故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大都督瓜洮隴恒朔五州諸軍事五州刺史饒陽公(去斤誕)墓誌之銘 保定四年(五六四)正月十四日
七 北周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大都督武候新昌公宇文氏夫人拓拔氏墓銘 天和六年(五七一)十一月廿八日
八 北周高祖武皇帝孝陵誌 宣政元年(五七八)六月二十三日
九 北周交州刺史焦虎墓誌 大象二年(五八〇)十月廿一日
一〇 隋任屯郎妻張氏銘記 開皇十六年(五九六)十二月廿五日
一一 隋修北周右正官治尚宫平昌長樂郡國夫人魯氏(鍾馗)墓誌銘 仁壽元年(六〇一)十一月二日
一二 隋尚書起部郎元君妻崔氏墓誌 大業五年(六〇九)十一月廿一日
一三 隋修西魏故金紫光禄大夫清河縣男張府君(子明)墓誌 大業九年(六一三)十一月二日
一四 隋修魏左銀青光禄大夫奉車都尉朱衣直閣贈丹州刺史安定侯王府君(慶)墓誌 大業十年(六一四)四月廿九日
一五 唐故秘書省司辰師趙府君(意)之墓誌 武德九年(六二六)九月九日
一六 唐隋起部侍郎元君墓誌 貞觀五年(六三一)十月廿三日
一七 唐故左屯衛郎將李公(範)墓誌銘 貞觀十四年(六四〇)十月
一八 唐故左武衛大將軍上柱國城陽郡開國公李府君(寂)墓誌銘 貞觀十四年(六四〇)十二月廿二日
一九 唐故上柱國侍御史韋君(楷)墓誌銘 貞觀十七年(六四三)十月廿六日
二〇 唐故右衛美泉府吏程公墓誌 貞觀廿三年(六四九)二月九日
二一 唐夏州朔方縣清化鄉人武騎衛秦文義墓誌 貞觀廿三年(六四九)七月十五日
二二 唐游擊將軍趙爽墓誌 永徽四年(六五三)八月十七日
二三 唐故趙處士(敏)墓誌銘 永徽四年(六五三)十一月十二日
二四 唐故朝請大夫趙君(洪茂)墓誌銘 永徽五年(六五四)九月十二日
二五 唐萬年縣童子吕善感塔銘 永徽六年(六五五)二月廿日
二六 唐故上騎都尉王君(陵)墓誌銘 龍朔三年(六六三)九月廿三日
二七 唐故朝議大夫江君妻梁夫人(師娘)墓誌銘 麟德二年(六六五)二月四日
二八 唐修隋處士秀容郡公王府君(景興)墓誌銘 乾封二年(六六七)十月廿二日
二九 唐故品子孫大郎(弘進)墓誌銘 乾封二年(六六七)十二月五日
三〇 唐故沙州燉煌縣令宋君(素)墓誌銘 咸亨元年(六七〇)五月一日
三一 唐太子故文學河間縣開國公許君(昱)墓誌銘 咸亨三年(六七二)六月廿五日
三二 唐故□監門直長柳君(大贇)墓誌銘 上元二年(六七五)二月廿二日
三三 唐故城陽郡李國公(達磨)墓誌銘 上元三年(六七六)正月廿二日
三四 唐故游騎將軍徐越二王典軍王公(傑)誌銘 上元三年(六七六)三月四日
三五 唐左衛倉曹參軍事上護軍楊從儉夫人韋氏墓誌 上元三年(六七六)七月六日
三六 唐故夔州都督劉府君(行敏)墓誌銘 儀鳳元年(六七六)十二月三日
三七 唐左清道細引劉君(弘智)墓誌銘 儀鳳元年(六七六)十二月三日
三八 唐洛州密縣令馮君(孝約)墓誌銘 永隆二年(六八一)二月二廿日
三九 唐故韋君(月尚)墓誌 垂拱元年(六八五)二月十四日四一
四〇 唐竇氏墓誌 垂拱元年(六八五)七月□□日
四一 唐故益州大都督府成都縣令韋府(綝)墓誌蓋 永昌元年(六八九)五月廿一日
四二 武周焦新婦墓誌 天授二年(六九一)六月三日
四三 武周故魏州昌樂縣令韋君(傑)墓誌銘 長壽三年(六九四)五月十九日
四四 武周天水趙君劉夫人(英)墓誌銘 天册萬歲元年(六九五)十月廿八日
四五 武周故處士京兆韋府君(挹)墓誌銘 萬歲通天二年(六九七)二月五日
四六 武周秦府倉曹金城邊公亡妻王夫人(令順)墓誌銘 長安二年(七〇二)五月卅日
四七 武周司農寺丞鄭福善第四女墓誌 長安二年(七〇二)十一月
四八 唐故朝請大夫彭州唐昌縣令柱國公士武君(太)墓誌 神龍二年(七〇六)十一月二日
四九 唐韋洵暨妃蕭氏敕旨刻石 景龍二年(七〇八)十月三日
五〇 唐韋泚暨妃鄭氏敕旨刻石 景龍二年(七〇八)十月三日
五一 唐韋泂中央鎮墓石 景龍二年(七〇八)十一月一日
五二 唐故左武衛郎將京兆蘇公(通)墓誌銘蓋 景龍三年(七〇九)二月十五日
五三 唐直秘書省韋某妻賈氏玄堂誌 景龍四年(七一〇)二月廿二日
五四 唐故昭容上官氏墓誌銘 景雲元年(七一〇)八月二十四日
五五 唐前邛州安仁縣丞羅君故人李氏(大娘)墓誌銘 延和元年(七一二)六月十六日
五六 唐故中大夫衛州司馬韋府君(縱)誌銘 開元三年(七一五)八月二十三日
五七 唐燕國夫人竇氏(淑)墓誌銘 開元九年(七二一)八月廿一日
五八 唐故監察御史隆康縣男韋府君(知遠)夫人故安定豐縣君竇氏墓誌銘 開元十九年(七三一)十二月廿七日
五九 唐故都尉上柱國内教供奉趙府君(弘眘)銘 開元廿一年(七三三)二月一日
六〇 唐濟州長史京兆韋君(虔晃)故夫人李氏墓誌銘 開元廿三年(七三五)五月十七日
六一 唐故蒲州河東縣令楊公夫人安定皇甫氏(淑)墓誌 開元廿三年(七三五)十一月十日
六二 唐故濟州長史韋公(虔晃)墓誌銘 開元廿四年(七三六)正月二日
六三 唐故京兆府長安縣尉韋府君(最)墓誌銘蓋 開元廿五年(七三七)十二月三日
六四 唐故處士京兆韋公(涓)誌銘 開元廿六年(七三八)正月廿八日
六五 唐故長安尉京兆韋府君(最)妻河東裴氏墓誌銘蓋 開元廿六年(七三八)十一月八日
六六 唐藍田縣尉張君故夫人韋氏墓誌 開元廿七年(七三九)八月廿四日
六七 唐羅某夫人墓誌銘 開元廿七年(七三九)十月廿六日
六八 唐故太子少師贈揚州大都督昌黎韓府君(休)墓誌銘 開元廿八年(七四〇)八月十八日
六九 唐故相韓公(休)夫人河東郡夫人柳氏墓誌文 天寶七載(七四八)十一月四日
七〇 唐故内命婦贈五品王氏墓誌 天寶九載(七五〇)八月廿八日
七一 唐故馮翊郡司户參軍韋公(涵)墓誌銘 天寶十三載(七五四)十一月二十九日
七二 唐故左羽林軍大將軍康府君(太和)墓誌銘 天寶十四載(七五五)二月十二日
七三 唐雲麾將軍左羽林軍大將軍故夫人韓氏墓誌銘 天寶十四載(七五五)十一月五日
七四 唐故武都侯右龍武軍大將軍章府君(令信)墓誌銘蓋 乾元元年(七五八)十月十日
七五 唐故銀青光禄大夫行華州别駕上柱國贈絳州刺史馬府君(彰)墓誌銘 大曆六年(七七一)二月十四日
七六 唐大理評事兼京兆府櫟陽縣主簿源府君(邈)墓誌銘 大曆十二年(七七七)五月四日
七七 唐故朝議郎絳州龍門縣令扶風馬府君(向)墓誌銘 建中二年(七八一)正月十三日
七八 唐故朝議郎行同州司户參軍韋府君(涵)夫人樂安孫氏合祔墓誌銘 貞元六年(七九〇)十月廿九日
七九 唐守辰州刺史韋公(士伋)故夫人博陵崔氏墓誌文 貞元七年(七九一)九月十五日
八〇 唐楚州寶應縣丞李公夫人張氏墓誌銘 貞元九年(七九三)六月十四日
八一 唐大理評事韋縱先妣李夫人墓誌銘 貞元十年(七九四)二月十七日
八二 唐故通議大夫檢校尚書祠部員外郎兼太常博士上柱國扶風縣開國男京兆韋公(都賓)墓誌銘 貞元十一年(七九五)十二月廿二日
八三 唐故元從朝請大夫試將作少監兼資州别駕上柱國宣城縣開國男左府君(横)墓誌銘 貞元十三年(七九七)二月廿六日
八四 唐故燉煌郡索府君(義忠)夫人清河郡張氏墓誌銘 貞元十四年(七九八)十一月九日
八五 唐故大理寺丞韋府君夫人徐氏墓誌銘 貞元廿年(八〇四)十一月一日
八六 唐故朝議郎前秘書少監京兆韋公(士文)墓誌文 貞元廿一年(八〇五)七月六日
八七 唐朝議郎行陝州大都督府户曹參軍上柱國馮唐渭妻故扶風馬氏銘 元和元年(八〇六)十一月十三日
八八 唐故台州長史弘農楊君(守義)墓誌銘 元和二年(八〇七)二月廿六日
八九 唐將仕郎前守饒州餘干縣尉馮少連妻故扶風馬氏夫人墓誌銘 元和四年(八〇九)五月廿一日
九〇 唐(韋汶)故夫人彭城劉氏墓誌銘 元和七年(八一二)七月十七日
九一 唐故驃騎大將軍行右衛上將軍致仕兼御史大夫上柱國瑯琊郡王食實封二百户贈陝州大都督王公(伉)墓誌銘 元和八年(八一三)十月卅日
九二 唐故隴西郡李府君(潮)墓誌銘 元和九年(八一四)正月十三日
九三 唐故將仕郎前守汾州靈石縣尉郭府君(謙)及夫人隴西郡李氏合祔墓誌銘 元和九年(八一四)七月十六日
九四 唐故通議大夫尚書祠部員外郎兼太常博士上柱國扶風縣開國男京兆韋公(都賓)夫人隴西郡君李氏墓誌銘 元和九年(八一四)十一月廿九日
九五 唐故右神策軍正將奉天定難功臣銀青光禄大夫檢校太子詹事上柱國清河郡張府(明俊)君墓誌銘 元和十二年(八一七)二月十九日
九六 唐前監察韋公故高氏墓誌銘 元和十二年(八一七)三月廿五日
九七 唐故宗正寺德明興聖廟令長樂馮府君(元倞)銘 元和十二年(八一七)十二月五日
九八 唐故江陵府功曹汝南周君(諲)墓誌銘 元和十三年(八一八)正月
九九 唐故江陵府司録參軍韋府君(鋏)墓誌銘 元和十五年(八二〇)閏正月廿九日
一〇〇 唐韋氏殤子(訪)墓誌銘 元和□年二月
一〇一 唐江陵府功曹參軍周府君諲夫人(高氏)墓誌銘 寶曆元年(八二五)三月十日
一〇二 唐□議郎行鴻臚主簿吴興沈中庸故夫人梁郡喬氏(素)墓誌銘 寶曆二年(八二六)五月廿三日
一〇三 唐故陳公(嗣通)夫人王氏墓誌銘 寶曆二年(八二六)七月一日
一〇四 唐故德明廟令長樂馮府君(元倞)夫人河南獨孤氏(婉)墓誌銘 寶曆二年(八二六)十月二十七日
一〇五 唐故朝請大夫翼王府長史充左街副使雁門田府君(鉷)墓誌銘 大和二年(八二八)二月十日
一〇六 唐故駱府君(明珣)墓誌銘 大和二年(八二八)十一月二十日
一〇七 唐故宗正寺德明興聖廟令長樂馮府君(元倞)改葬誌 大和九年(八三五)十一月十九日
一〇八 唐守太府寺丞分司東都韋師素故夫人博陵崔氏墓誌銘 開成四年(八三九)二月八日
一〇九 唐故銀青光禄大夫行内侍省内侍員外置同正員上柱國武威縣開國子食邑五百户賜紫金魚袋段公(嘉貞)墓誌銘 開成某年(八三六八四〇)十月十一日
一一〇 唐故京兆府兵曹參軍韋公(文度)墓誌銘 會昌六年(八四六)二月十九日
一一一 唐故朝議郎行潭州都督府法曹參軍充度支勾官上柱國清河張府君(惟鋒)墓誌銘 會昌六年(八四六)九月四日
一一二 唐故左神策軍華原鎮遏都知兵馬使銀青光禄大夫檢校太子詹事兼嘉王府長史侍御史上柱國梁氏(守志)夫人天水郡君趙氏墓銘 大中四年(八五〇)七月七日
一一三 唐故柳氏室女十八娘子(蒨)墓誌銘 大中五年(八五一)七月廿四日
一一四 唐故右龍武軍兵曹參軍辛府君(鋭)清河崔氏墓誌銘 大中七年(八五三)四月一日
一一五 唐閻氏(建方)亡小室太原王氏墓誌銘 大中八年(八五四)五月
一一六 唐故銀青光禄大夫檢校太子賓客守左神策軍大將軍兼侍御史上柱國潁川郡開國男食邑三百户康府君(英賢)墓誌銘 大中九年(八五五)七月八日
一一七 唐故朝議郎守太子中舍人分司東都韋府君(師素)墓誌銘 大中十年(八五六)七月
一一八 唐故綿州神泉縣令馮府君(敦睦)及夫人天水姜氏合葬墓誌銘 大中十年(八五六)十二月廿八日
一一九 唐故朝議大夫檢校國子祭酒侍御史兼福王傅瓊渠二州刺史賜紫金魚袋雁門郡田府君(章)墓誌銘 大中十二年(八五八)閏二月廿八日
一二〇 唐故隴西李生(悦)墓誌銘 大中十三年(八五九)六月七日
一二一 唐河東薛氏(凌)長殤女墓誌銘 大中十三年(八五九)十月十五日
一二二 唐河東薛氏(凌)次殤女墓誌銘 大中十三年(八五九)十月□五日
一二三 唐李秀士(彦温)故夫人河東裴氏(損)墓誌銘 大中十四年(八六〇)正月十日
一二四 唐故右神策軍散兵馬使兼押衙銀青光禄大夫檢校國子祭酒兼殿中侍御史上柱國太原郡開國公食邑三千户襲實封五十户永業田五十□郭文幹夫人安定梁氏墓誌詺 咸通二年(八六一)十一月二十日
一二五 唐翰林待詔朝請郎試左金吾衛兵曹參軍李珫妻夫人廣平宋氏墓誌銘 咸通五年(八六四)五月十一日
一二六 唐故銀青光禄大夫檢校國子祭酒前虔州司馬殿中侍御史上柱國吴郡朱府君(逈)墓誌銘 咸通七年(八六六)閏三月九日
一二七 唐故朱氏小娘子墓誌銘 咸通九年(八六八)正月十四日
一二八 唐故白水縣令(夏侯)府君如夫人南陽鄧氏墓誌并銘 咸通九年(八六八)十一月廿五日
一二九 唐故廬州長史嗣澤王(李彦回)墓誌銘 咸通九年(八六八)十二月十七日
一三〇 唐(張君遇妻)故隴西李氏夫人墓誌 咸通十年(八六九)四月十六日
一三一 唐故宣徽使贈内侍梁公妻彭城郡劉氏夫人墓誌銘 咸通十一年(八七〇)十一月廿四日
一三二 唐京兆杜公故夫人滎陽潘氏墓誌銘 咸通十二年(八七一)十月十八日
一三三 唐故盩厔鎮遏兵馬使銀青光禄大夫檢校國子祭酒兼右驍衛將軍御史大夫上柱國滎陽縣開國子食邑五百户毛公(孟安)墓誌銘 咸通十三年(八七二)四月四日
一三四 唐故京兆府醴泉縣丞李府君(符聖)墓銘 咸通十五年(八七四)□月十五日
一三五 唐故鳳翔府天興縣令樊府君(嗣昌)墓誌 乾符三載(八七六)二月廿八日
一三六 唐故朝散大夫行内侍省宫闈局令員外置同正員上柱國賜紫金魚袋潁川陳公(再豐)墓誌銘 乾符六年(八七九)十一月五日
一三七 唐故朝散大夫行翼州司馬尹君墓誌蓋 唐(九〇七年之前)
一三八 唐故開府程公墓誌蓋 唐(九〇七年之前)
一三九 唐齊國夫人墓誌蓋 唐(九〇七年之前)
一四〇 唐故濟陽丁府君墓誌蓋 唐(九〇七年之前)
一四一 唐故吴府君墓誌蓋 唐(九〇七年之前)一四
一四二 唐(王伉妻)戴夫人墓誌蓋 唐(九〇七年之前)
一四三 唐韋湑中央鎮墓石 唐(九〇七年之前)
一四四 唐韋湑東方鎮墓石 唐(九〇七年之前)
一四五 唐五精鎮墓石盒蓋 唐(九〇七年之前)
一四六 後晉(吕知遇妻)故彭城郡劉氏夫人(珪)墓誌銘 天福七年(九四二)五月一日
一四七 北宋故承奉郎檢校尚書工部員外郎守瀘州録事參軍兼殿中侍御史東平吕公(繼旻)墓誌銘 乾德五年(九六七)十二月六日
一四八 北宋故武陵龔公(德方墓誌 淳化四年(九九三)十一月七日
一四九 北宋故(吕通妻)仙居縣太君張氏夫人墓誌銘 嘉祐六年(一〇六一)九月二十四日
一五〇 北宋吕氏(大防)下殤岷老墓誌 熙寧五年(一〇七二)十月
一五一 北宋故宣德郎守太常博士通判西京留守司事騎都尉借緋贈尚書祠部郎中吕公(通)墓誌銘 熙寧七年(一〇七四)九月一日
一五二 北宋吕大防先妣夫人方氏墓誌銘 熙寧七年(一〇七四)九月一日
一五三 北宋故汲郡吕君(大章)墓誌銘 熙寧七年(一〇七四)九月二十五日
一五四 北宋故朝奉郎守尚書比部郎中致仕輕車都尉賜緋魚袋吕府君(蕡)墓誌銘 熙寧七年(一〇七四)九月二十六日
一五五 北宋秦州右司理吕參軍(大鈞)妻馬夫人墓誌銘 熙寧七年(一〇七四)九月
一五六 北宋故前進士吕君(大受)墓誌銘 熙寧七年(一〇七四)九月
一五七 北宋故處士吕君(大觀)墓銘 熙寧七年(一〇七四)九月
一五八 北宋吕氏(大雅)殤子興伯墓誌 熙寧七年(一〇七四)九月
一五九 北宋吕氏(大雅)殤子鄭十七墓誌 熙寧七年(一〇七四)九月
一六〇 北宋(吕大圭妻)故陳留張氏夫人墓銘 熙寧七年(一〇七四)十一月五日
一六一 北宋吕氏(大鈞)庶母馬氏墓誌 熙寧八年(一〇七五)七月一日
一六二 北宋汲郡吕氏(大忠)殤子汴墓誌 元豐六年(一〇八三)十月一日
一六三 北宋汲郡吕氏(義山)中殤子麟墓誌 元豐八年(一〇八五)十月十三日
一六四 北宋故著作佐郎吕府君(英)墓誌銘 元祐八年(一〇九三)十一月五日
一六五 北宋故(吕英妻)永壽縣太君王氏墓誌銘 元祐八年(一〇九三)十一月十日
一六六 北宋(吕大雅妻)故賈夫人墓誌銘 元祐八年(一〇九三)十一月十日
一六七 北宋(吕大忠妻)故姚氏夫人墓誌銘 紹聖三年(一〇九六)十月二十九日
一六八 北宋吕夫人(大忠妻)仁壽縣君樊氏墓誌銘 紹聖三年(一〇九六)十一月二日
一六九 北宋故追復寶文閣直學士朝散大夫致仕吕公(大忠)墓誌 元符三年(一一〇〇)七月八日
一七〇 北宋汲郡吕錫山長女文娘墓誌 崇寧二年(一一〇四)十二月四日
一七一 北宋(吕錫山妻)侯夫人墓誌銘 崇寧三年(一一〇四)七月十三日
一七二 北宋汲郡吕氏(景山)第四女倩容墓誌銘 大觀二年(一一〇八)十二月二十一日
一七三 北宋承務郎致仕吕君(大雅)墓誌銘 大觀四年(一一一〇)二月二十七日
一七四 北宋(吕錫山妻)故齊夫人墓誌銘 大觀四年(一一一〇)二月二十七日
一七五 北宋故(吕大鈞妻)樂壽縣太君种夫人墓誌銘 政和二年(一一一二)九月十八日
一七六 北宋故朝散郎致仕吕君(大圭)墓誌銘 政和七年(一一一七)十月十九日
一七七 金李居柔買地券 正大三年(一二二六)九月二十二日一七五
一七八 元故從仕郎耀州同官縣尹郭君(汝)墓誌銘 大德三年(一二九九)七月八日
一七九 元董正爲遠祖建塋壙誌 元(至元十六年之前)
一八〇 元董正爲高祖建塋壙誌 元(至元十六年之前)
一八一 明故處士張公(義)墓誌銘 成化十一年(一四七五)二月十一日
一八二 明太僕寺卿吉公(慶)配贈宜人蕭氏繼配封太孺人胡氏合葬墓誌銘 成化十二年(一四七六)十一月廿四日
一八三 明故奉訓大夫康公(泰)夫婦合葬墓誌銘 成化十七年(一四八一)正月廿二日
一八四 明故張公(緣)墓誌銘 弘治十二年(一四九九)十一月初四
一八五 明故商隱張公(縉)墓誌銘 弘治十四年(一五〇一)十一月二十八日
一八六 明武德將軍施公(傑)墓誌銘 正德九年(一五一四)十一月十七日
一八七 明秦府引禮張公(鎡)墓誌銘 正德十年(一五一五)正月二十七日
一八八 明西安府道紀司正都紀傅公隱德(希成)壽誌銘 嘉靖七年(一五二八)閏十月二十二日
一八九 明喬松處士張季父(鋭)及配石氏王氏合葬墓誌銘 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正月十二日
一九〇 明秦藩宗室輔國將軍蘭齋公(朱秉柀)壙誌銘 嘉靖十四年(一五三五)七月二十六日
一九一 明武德將軍施公(堅)配宜人鄭氏合葬墓誌銘 嘉靖十六年(一五三七)四月十三日
一九二 明宗室輔國將軍(朱秉材)母夫人李氏壙誌銘 嘉靖十八年(一五三九)十一月二十八日
一九三 明舉人韓君(希)墓誌銘 嘉靖二十四年(一五四五)四月十七日
一九四 明故南岡余君(相)墓誌銘 嘉靖二十七年(一五四八)十一月十九日
一九五 明秦藩臨潼王府奉國將軍(朱惟)淑人梁氏合葬壙誌銘蓋 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十月二十六日
一九六 明秦藩保安王府鎮國將軍梅山公(朱秉椆)夫人楊氏劉氏合葬壙誌 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正月二十四日
一九七 明宗室奉國將軍益齋(朱誠滻)配淑人張氏合葬壙誌銘 嘉靖三十五年(一五六六)二月十三日
一九八 明宗室輔國將軍蘭齋(朱秉柀)夫人苟氏合葬壙誌 嘉靖四十一年(一五六二)九月初九日
一九九 明先考南岡余公(相)配先妣孺人石氏墓誌 嘉靖四十一年(一五六二)十二月初十日
二〇〇 明故處士面山張公(饒)暨配石氏高氏合葬墓誌銘 隆慶元年(一五六七)三月十七日
二〇一 明故徽州府臨涇照磨臨涇張公(斆)暨配田氏合葬墓誌銘 隆慶元年(一五六七)三月十七日
二〇二 明秦藩宗室誥封鎮國中尉竹溪公(朱秉柚)歸葬墓誌銘 萬曆十八年(一五九〇)九月初三
二〇三 明茂才雙栢張公(積)暨配任氏合葬墓誌銘 萬曆三十一年(一六〇三)十一月二十日
二〇四 明文學鄭季子墓誌銘 萬曆三十三年(一六〇五)十一月初十日
二〇五 明見山孫公暨妻王氏墓誌銘 萬曆三十六年(一六〇八)四月十七日
二〇六 明(王尚禮妻)李氏墓誌銘 萬曆三十八年(一六一〇)五月十二日
二〇七 明故誥封奉政大夫工部營繕清吏司郎中伊菴王公(訓)暨配誥贈宜人李氏田氏合葬墓誌銘 天啟二年(一六二二)十一月初十日
二〇八 明昭勇將軍崔君淑人細氏合葬墓誌蓋 明(一六四四年之前)
二〇九 明故處士桑田崔君合葬墓誌蓋 明(一六四四年之前)
二一〇 明處士雲峯張公配孺人樊氏劉氏史氏合葬墓誌蓋 明(一六四四年之前)
二一一 明昭信校尉西安後衛百户渭川孫公墓誌蓋 明(一六四四年之前)
二一二 清修明故通奉大夫山西左布政使翼明王公(國相)暨元配誥封夫人亢氏夫人安氏夫人韓氏李氏合葬墓誌銘 順治十八年(一六六一)十一月上二〇七
二一三 清誥封驃騎將軍協鎮西寧副總兵官僉事瑞吾喻公(道貞)暨配劉夫人合葬墓誌銘 康熙二十一年(一六八二)十月二十二日
二一四 清誥封驃騎將軍協鎮西寧副總兵官都督僉事瑞吾喻公(道貞)元配王夫人合葬墓誌銘 康熙二十八年(一六八九)十月七日
二一五 清敕授文林郎知射洪縣事宗周喻公(維新)墓誌銘 康熙四十一年(一七〇二)五月二十六日
二一六 清誥授奉直大夫湖廣永州府道州知州王公(甲士)墓誌銘 雍正四年(一七二六)十二月初二
二一七 清誥封驃騎將軍奉政大夫丹卿李公(桂)墓誌銘 雍正七年(一七二九)十一月
二一八 清誥封一品夫人(尚某妻)葉太君墓誌銘 雍正十二年(一七三四)九月二十一日
二一九 清誥封宜人王母(王甲士妻)萬太君合葬墓誌銘 乾隆元年(一七三六)十月初十
二二〇 清誥授武翼大夫山東登州鎮標右營遊府宜菴劉公(尚義)墓誌銘 乾隆二十五年(一七六〇)十二月二十五日
二二一 清誥授武德將軍例授武義大夫山西大同鎮北楼營參將型齋李公(中模)墓誌銘 乾隆四十三年(一七七八)十二月二十六日
二二二 清待贈修職郎太學生福田楊公(世增)墓誌銘 嘉慶十八年(一八一三)花月(二月)榖旦
二二三 清待贈郡庠生楨亭屈君(廷輔)暨德配李孺人李孺人梁孺人合葬墓誌銘 道光十七年(一八三七)十一月
二二四 清誥授朝議大夫晉封通議大夫欽加三品銜候選知府前鄜州學正己巳補行壬戌甲子科舉人理齋張公(煒)墓誌銘 光緒二十六年(一九〇〇)十一月初四
二二五 清太學生叔平楊公(世均)墓誌銘 清(一九一一年之前)
二二六 清恩賜黄衣榮膺八品宜安潘公(成義)墓誌銘 清(一九一一年之前)
二二七 清例贈登仕郎鄉飲介賓太學生潤翁趙公暨元配王孺人繼配王孺人合葬墓誌蓋 清(一九一一年之前)
二二八 清待贈咸寧縣太學生簡知鼂〔晁〕府君塘記 清(一九一一年之前)
內容試閱
序 超越死亡,禮敬逝者
國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原總編輯
陝西師範大學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 葛承雍
一個民族給予死去的先賢先輩祭拜位置,是反映其内在歷史態度的標誌。在生命長眠的另一端,不論是追思還是悼念,逝去的人物都被封存於歷史的隧道之下,留下的信息凝固在石刻載體之中,猶如我們讀大地之書、認家園之道,超越死亡之旅去重新解讀遠古的隐秘。
慎終追遠,還是從早期人類文明説起吧。
古埃及人認爲死亡並不意味着生命的結束,而是生命進入了另一個世界不斷延續,逝者的靈魂要得到永生,其肉體與輪回轉世的物品一起放入墓中,受親屬的委託置於逝者身旁,不僅幫助死者面對未来、克服未知的危險,而且防止在冥界被怪獸吞噬不得超生。古埃及墓葬中隨葬石碑的歷史較爲悠久,從古王國一直延續到其後的各個時期(公元前二六五〇前三三二年)。在不同時期,石碑都有不同的形狀和圖像。石碑的功能主要是爲了保證在喪葬品遺失或在没有親人看護墳墓的情況下,死者仍能獲得必須的喪葬品和祝福,這種功能一般是通過石碑上面的文字來實現。
二〇〇五年我們考察意大利佛羅倫薩國立博物館埃及館時,看到中王國時期(公元前二〇六五年前一七八一年)的迪傑菲爾哈皮的隨葬石碑,這塊石灰岩石頭做成的碑上,刻有其姓名和稱號。而末朝時期(公元前六五六前三三二年)的祭司潘布石碑,不僅雕刻有文字符號記録墓主人生平,還在墓碑上描繪有死者曾經在人間的生活環境(田耕收穫、釀酒製陶)和曾經享受過的歡樂時光(遊獵宴飲)。記得看完這些墓碑後,我們只有感歎這些相當於中國夏商周時期的文物,不愧是重要的人類文明遺産,真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阿拉伯之路沙特阿拉伯出土文物展》首次亮相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公元前六千年到前二千年的德丹文字刻銘石碑,以及公元前四千年的人形石碑,接着是公元前五到前四世紀的墓碑,砂岩石板雕刻一張面龐,下刻「紀念塔伊姆 扎伊德之子」。還有公元前四世紀著名的哈拉姆石碑,上面裝飾的星相人物源自美索不達米亞,銘文則屬於阿拉姆語。在古代阿拉伯半島南部,這類石碑有着相當廣泛的分佈,阿拉姆語曾經是國際通用的商貿語言,銘文涉及里西安王室成員之子的一系列行動,也體現了阿拉伯半島西北部與南部的聯繫。
我幾次詢問策展人這些墓碑文物的年代可靠準確嗎?在得到肯定回答後沉默無語,内心不得不佩服兩河流域的文明起源遠遠早於華夏祖先。中國與兩河流域遠隔萬里,可是「視死如生」的觀念與厚葬之風,與我們的春秋戰國何其相似。是否有文化的聯繫或是偶然的交流,不敢隨意判斷,但是喪葬文化的厚重着實反映了靈魂不朽的觀念。與國外石刻墓碑相比,中國的石刻墓誌和碑刻出現相對較晚。據我所知,墓誌刻石肇源於東漢,墓葬中隨葬石刻墓誌的風氣盛行於北魏,魏體漢字書寫的墓碑作爲藝術佳品而名揚天下。北齊、北周至隋代的墓誌亦不少。煌煌盛世的唐代出土墓誌則已成千上萬,數量上不僅遠遠超過前代,也力壓後世宋、元、遼、金。宋人編的《寶刻叢編》中已著録了相當數量的唐代墓誌,可知唐代墓誌在宋代已有出土。
近年來各地墓誌石刻大量出現。隨着全國經濟開發而帶動的城市建設項目高速推進,考古工作使地下墓葬中墓誌石刻資料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有些地方民間博物館也如井噴一般冒出各個時代的墓誌。目前,僅唐代墓誌總數就達到了近一萬方,其中陝西無疑是唐墓誌最重要的出土地,僅在長安高陽原、少陵原、神禾原等地就有大量墓葬出土墓誌。近十年来(二〇〇七~二〇一七年),陝西發現的唐代墓葬何止千座,其中不少是紀年墓,爲學術界提供了可觀的實物研究資料。例如轟動社會各界的唐玄宗之武惠妃墓、盛唐宰相韓休夫婦墓、武則天時代的女官上官婉兒墓等,以及周邊地區的李道堅墓、執失思力墓、秦守一墓、戴胄墓,等等。特别是唐代家族墓地被多次發現,從郭子儀家族墓到令狐楚家族墓,從阿史那氏家族墓到安氏、熾俟氏、曹氏、康氏等諸多墓葬,其中如唐代百濟國遺民祢氏家族祖孫三代的墓地、唐代突騎施王子光緒墓,都爲我們研究東亞和西域的歷史提供了重要資料。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是古都長安及其周邊京畿之地墓誌發現與收藏的大單位,不但數量大而且品相高,特别是高等級墓葬集中於長安地區。圍繞着黄土臺原分佈有大量古代墓葬,諸如長安區韋曲街道的神禾原、少陵原,滻河以東的龍首原、長樂原、白鹿原、銅人原、洪慶原,以及長安區的高陽原、細柳原、鳳棲原、畢原等,都是古代墓葬分佈的密集區域。由該院編纂的《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新入藏墓誌》,是繼《長安高陽原新出土隋唐墓誌》之後的又一部大型石刻文獻著作。這部書收集了從前秦、西魏到隋、唐、宋、元諸朝代共二百二十八種墓誌,其中唐代一百零九方,有將近八成是首次公佈,爲學界提供了全新的資料。並且,其中還有名將馬璘家族、大宦官梁守謙家族以及宋代藍田吕氏家族三代人共二十八種墓誌,爲增訂縉紳世系譜續寫了新篇。如果説唐代後期門閥世族因爲戰亂被打散流失,那麼家族墓地仍然堅持回歸家庭的傳統,即使不在一個墓園,也會在故鄉遥遥相望。
我們翻開全書拓片,可見許多有故事的墓誌。最引人矚目的就是景雲元年(七一〇)《大唐故昭容上官氏墓誌銘》,誌主即大名鼎鼎的上官婉兒,她既是著名詩人又是介入政治的女官,有文采有膽略,在唐中宗時代歷經風雲變幻,留下了許多傳説故事。近千字的墓誌内容記載了她的世系、生平、身份、葬地等信息,喪挽文學筆意濃濃,執筆者很有可能是一個與她共過事的文人。另一個是唐玄宗時期受到欣賞的名相韓休伉儷墓誌。韓休於開元廿八年(七四九)葬於少陵原,墓誌記載他「十二能屬文,十八通群籍」,不但文筆絶倫、出類拔萃,而且爲人正直,對策國問,近忠良、遠奸佞,被人們呼喧爲「賢相」,爲開元盛世、振奮朝綱做出過傑出貢獻,居官榮貴幾十年,家無私積藏金,真是一個「清官」、「好官」。
近年出土墓誌類圖書所起的補史證史作用備受國内外關注,學者們均試圖從誌文記載中找出相關的歷史事件、相關人物的家族譜系和生平經歷,有些意想不到的墓誌會帶給人們新的認識。比如本書所收的《唐李範墓誌》,披露墓主爲契丹烏丸人,曾祖是北齊所授的八部落大蕃長。李善同曾祖是西魏夏州酋長。當時有很多其他民族被漢化的酋長首領,匯入漢文化圈,成爲走向盛唐建基不可或缺的人物。
墓誌基本都是由家屬或是門生故吏所撰寫,當然也有少數名家執筆留字,他們很有可能約定成俗而流傳後世,有的彰顯功勳、溢美歌頌,有的掩蓋秘史、虚實結合,經歷過跌宕起伏的官場風雨。像唐中宗時韋皇后家族墓地就在長安韋曲周邊,其族參與政治鬥争却幾遭毀滅。而唐玄宗李隆基的養母燕國太夫人竇淑,開元九年(七二一)死後備極哀榮,不僅給予一品規格葬禮,而且樹立爲賢妻良母的榜樣。
長安周圍高等級墓葬區很多,但建立在莽莽坡原上,遠睇三輔舊圖,俯瞰黄壤千里,大唐氣勢確實非比尋常。而且豪門貴族的墓誌,體量巨大,雕鏤極精,四側綫刻的如意雲紋、牡丹紋、祥雲紋等襯托出墓主的高貴顯赫,每當看到那些襯以遠山、點綴森林的墓誌綫刻,看到「壼門」中獸首人身、持笏而坐的十二生肖圖像,都會體會到「貴胄衣冠、世軌風模」的非凡氣場。
當然,並不是所有墓誌都是從高墳巨冢中發掘出來的。中唐以後,長安也出現了許多小墓誌。因爲安史之亂後,外族入侵,藩鎮混戰,朝廷潰逃,民眾遷移,動輒數以萬計的黎民百姓消失,不僅號稱「門閥」的世家大族因社會動亂被殺戮而斷絶,傳統文化也隨着精英階層被打得七零八落而衰落,絶大多數人可能連墓誌也未鐫刻就雲消煙散。現在從中唐以後墓誌上並不能看出他們因戰亂死亡的文字,家人花錢雇人寫祭文和請工匠打磨石頭都不容易,一些中産階層的官吏文士或富商大賈也没有什麼值得誇耀的事迹,粗製濫造的小墓誌流行於民間,因而中唐以後能在慘色哀聲中保存下来的墓誌本身就已經很珍貴了。
目前各省市文物庫房中堆積着許多無人整理的墓誌,私人收藏者對石刻文字秘而不宣,數量估計不少。這就更凸顯出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近年来墓誌整理工作的突出成績。由於歷史原因造成的後遺症,這些墓誌石刻中有近百方還暫時無法查清出處,但多是當年長安周邊重要的政治、文化的遺痕,其上記録着歷史事件、重要人物、典章制度、文學語言等重要信息,如果没有這些保存的碑誌填補空白,很難想象我們今天所了解的隋唐長安以及三秦大地是什麼面貌。所以我每次看着這些墓誌,仿佛就能聽到生命花開花落的聲音,猶如采浩然之正氣,念先人之功勳,沐歷史之風雨。
「爲文化留根,爲民族存史」,是我們大家共同執有的心願。近年来我參與編寫、組織和策劃的《長安新出墓誌》、《西安新獲墓誌集萃》、《長安高陽原新出土隋唐墓誌》等都經過長時間的考訂,墓誌中的異體字、别字、俗字以及文字殘缺漫漶的困擾很大,深奥典故、拗口辭藻都頗費思量,深知考古工作者和文獻研究者付出了夜以繼日的心血。李明等人將考古出土文物與古籍文獻緊密結合的嘗試,已經邁出了扎實的脚步,隨着新的墓誌石刻繼續增加,他們的整理工作也將不斷深入,視野也將不斷開闊,使墓誌由公物變成公器,這也必將嘉惠於海内外學術界,爲人類尊重歷史、超越死亡獻上温馨的禮花。
二〇一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於北京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