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吃货心理学

書城自編碼: 333656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心理學心理百科
作者: 金圣荣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19040642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05-0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1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你有多敏感,就有多珍贵
《 你有多敏感,就有多珍贵 》

售價:NT$ 330.0
独立战争与世界重启:一部新的十八世纪晚期全球史(方尖碑书系)
《 独立战争与世界重启:一部新的十八世纪晚期全球史(方尖碑书系) 》

售價:NT$ 661.0
中国绘画史(第三卷)
《 中国绘画史(第三卷) 》

售價:NT$ 1669.0
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世界名人名传典藏系列)
《 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世界名人名传典藏系列) 》

售價:NT$ 280.0
抗癌饮食指导
《 抗癌饮食指导 》

售價:NT$ 442.0
编织大花园.7,趣味十足的时尚编织
《 编织大花园.7,趣味十足的时尚编织 》

售價:NT$ 386.0
游戏三部曲:游戏改变未来+游戏改变世界+游戏改变人生(套装共3册)
《 游戏三部曲:游戏改变未来+游戏改变世界+游戏改变人生(套装共3册) 》

售價:NT$ 1622.0
修昔底德与政治秩序
《 修昔底德与政治秩序 》

售價:NT$ 386.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14
《 间谍心理战 》
+

NT$ 246
《 性格色彩心理学 》
+

NT$ 288
《 财富心理学 》
+

NT$ 232
《 苹果心理学:解密生活习以为常的心理现象 》
+

NT$ 270
《 自愈力 》
+

NT$ 184
《 灵奇的心理学密码 》
編輯推薦:
人的性格主要依靠本身各种体质含量的多少而定,再加上后天环境的影响,如气候、风土、劳动、修养、饮食习俗、食物结构等诸多条件的相互制约,奠定了人的各种性格。
古希腊医学家 凯波克拉蒂斯
有些人口味偏咸,淡口味的食物会让他们觉得味同嚼蜡。除了从小养成的饮食习惯,爱吃咸的人通常性格也比较外向、随和,生活中他们喜欢随大流,不会轻易出头或刁难他人。
美国嗅觉味觉治疗与研究基金会负责人 亚伦赫希博士
喜欢吃甜的人乐于向有困难的人伸出援手,爱吃辣的人喜欢冒险寻求刺激,爱吃咸的人更容易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爱吃苦味食品的人往往更加严厉,喜欢油炸食品香味的人性格外向。
美国《男性健康杂志》
人*容易暴食的时间是清晨和快到傍晚的时候,因为这段时间通常是人体紧张和压力感*强的时候。所以,想要控制饮食,这段时间最好离厨房和一切能找到食物的地方越远越好。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研究报告
內容簡介:
你的吃相怎样透露了你的隐私?
关于吃,竟然还有这些心理秘密。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是人们每天的头等大事,吃什么?怎么吃?这个问题的思考更是占据了我们生活的大半时间。在生活中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吃货一枚,每个人都会被自己所喜欢的食物吸引,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不同的人喜欢吃不同的食物,造就了每个人的吃货心理不同。所谓吃货心理,就是指人们通过对事物的选择而反应的心理状态。
在《吃货心理学》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一些关于吃的事件,例如,经常吃辛辣食物的人容易脾气急躁;体重超标的人往往抵抗不住油腻食物的诱惑等等。《吃货心理学》的出现,为偏执于某一类型吃食的人们敲响了警钟,同时,在《吃货心理学》中也为观众具体展现了吃的文化。
關於作者:
金圣荣
心理学作家,2011年先后出版过《FBI读心术美国联邦警察的超级心理密码》《FBI攻心术美国联邦警察的超级心理战术》《FBI心理操控术:美国联邦警察的超级心理策略》《CIA读心术美国中情局决胜全球的秘密武器》《FBI沟通术美国联邦警察的超级人际沟通策略》《FBI气场修习术美国联邦警察独有的秘密气场能量手册》等著作,位居同类图书榜首。其中《FBI读心术》更是连续成为2011年4-9月全国心理图书类畅销榜第一名。随后出版的《FBI攻心术》也位居心理图书类畅销榜前十名。
目錄
推荐序:你的口味怎样泄露你的内心
作者自序:从心理学史上寻找内心的宁静
Chapter 01心理奥秘:美食
1..被美食牵着鼻子走:嗅觉与心理
2. 一份美食,你愿意等待吗?
3.吃货的自信:不吃饭的人哪里有呢?
4.所谓美食,你是不是选择了最美的食物?
5.如果美食是一种宗教,那你是不是信徒?
6.我们的味觉容易被谁绑架呢
7.情绪在左,美食向右
8.童年的味道:精神分析理论的童年经验
9. 九型人格美食中的人格心理学
Chapter 02 性格诡异:也许是你吃得不对
1.记忆中的美食:存于脑海中的感动
2.喜怒无常?大脑缺乏营养了
3.应酬前,先来杯蜂蜜柠檬水吧
4.你知道吗?饥饿竟然是一种情绪
5..孤独盛宴:一个人吃饭,也要满满的仪式感
6.美食诱惑下的瘾君子
7.性格重塑之麻辣变形记
Chapter 03 肥胖心理:为什么越胖的人对美食越有想象力
1.你知道吗?健康零食竟会让人变懒
2.垃圾食品会蒙蔽大脑:总以为没吃饱
3.肥胖人士易对美食形成具体想象
4.乐天派:不吃饱怎么有力气减肥呢?
5.吃出的快乐:寂寞、忧愁统统吃掉
6.匪夷所思,饥饿竟然会传染
7.你睡饱了吗?睡眠不足竟是发胖的敌人!
8.肥胖偏见:胖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
9.你有一份正能量零食需要查收
Chapter 04 味道玄机:潜藏在味蕾边缘的心理秘密
1.为什么有人偏爱榴莲,有人却认为臭气熏天
2.你是咸星人还是甜星人
3.喜欢吃辣的人真的存在更强的攻击性吗?
4.你是肉食主义者还是素食主义者?
5.进食也会从众,你的美食偏好可能不是真的!
6.相信你也爱吃:虚假同感偏差效应
7.我以为你爱吃:撕扯不掉的标签
8.为什么越辣越爽:吃辣人群的心理分析
Chapter 05心理账户:一道连接心理与行为的桥梁
1.利他行为吃甜食的外化表现
2.能吃苦的人,普遍心理阴暗
3.爱吃辣的人更愿意寻求刺激
4.苦味会悄悄夺走你的幸福感
5.前景理论美食的大小概念
6.美味的主观体验与时间长短的关系
7.越吃越爱吃:狄德罗效应
Chapter 06 臆想心理:大脑也能烧一桌满汉全席
1.你相信吗,石头也能成为一桌满汉全席!
2.菜名:始于联想,忠于口感
3.你在什么情况下会想要吃火锅?
4.我只想想我不吃:来自吃货的觉悟
5.如影随形的孤独感:美食的治愈力量
6.你是否偏爱某种食物,喜欢了它多久呢?
7.大脑注意到一款美食,到底是有意还是无意?
Chapter 07 外卖心理:点餐记录暴露了你的性格
1.坐等外卖时,你的大脑都经历了什么?
2.点外卖时,你喜欢做回头客吗?
3.门店新客每次都这么过瘾!
4.外卖常吃面与粉,心境犹如九连环
5.爱吃卤味吗?那你一定是位小公主
6.洋快餐的魅力:一款让你放松身心的美食
7.换一种外卖?小心心情会微调
Chapter 08 视觉心理:用眼睛吃东西的乐趣
1.你知道吗,观察有机食物会左右道德判断!
2.看一看不要钱,快餐店竟然还有这些心机!
3.美食直播为什么这么火:看的不是美食,是寂寞
4.好不好吃先不论,很多时候好看就够了
5.人未开动,手机先吃
6.你有没有对一种美食一见钟情过?
Chapter 09 心理波动:你的喜怒哀乐已经被美食掌控了!
1.吃掉美食背后的文化:集体无意识
2.得寸进尺登门槛效应
3.欲得寸先进尺的留面子效应
4.当头等大事遇上正事
5.咖啡、甜点:融化的心防
6.不吃也要囤起来:囤积心理
7.越多越好的阿伦森效应
8.口腹之欲是否应该感到羞耻
9.拥有健康心理的第一步:接纳自己
10.吃也需要动机,你认识自己的进食行为吗?
Chapter 10 吃货心理:吃货成长中的糖衣与炸弹
1.人格的发展:自出生之时便在路上了
2.糖豆的安慰剂效应
3.生理需求快感的丧失失眠
4.自我价值:源自婴儿对父母的依赖
5.你的亲子关系有内疚存在吗?
內容試閱
推荐序:你的口味怎样泄露你的内心
王保蘅

心理学上做过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即把人的性格和口味划分为若干种,口味的偏好便对应着性格的特征。
酸甜苦辣中最具刺激性的口味当属辣,那么辣是否可以影响我们的性格品性呢?国外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被试者对辣的喜爱程度与其攻击性呈现正相关的趋势。换言之,越喜欢吃辣的人可能会具有更强的攻击性。
川湘渝地区的女生,向来会给人一种泼辣直爽的感觉,辣妹子也是因此而来,这种称呼跟国外的这项研究数据似乎非常贴合。那么这些地区的男性会有何种表现呢?是不是比女性更具攻击性呢?从性别认知的角度来看,男性要有阳刚之气,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他们往往会被灌输强健阳刚的思想;而女性受到的教育观念往往是温婉、贤淑,其攻击性相对男性来讲比较微弱。其实女性的攻击性素来都不高,所以相对男性来说,其攻击性更容易得到提高。
食辣体现在女性身上,有时还能做出一定程度上的性格分辨。诸如,女神和女汉子通过一顿麻辣小龙虾或者油焖大虾就可以简单判断出来,试想一下她们会如何吃虾?是徒手开吃,然后喝着啤酒大呼够劲;还是小心翼翼带上一次性手套,生怕把油溅到衣服上,扭扭捏捏的一点点儿把虾剥好,慢慢地把虾放进嘴里,然后还要拿纸巾擦掉嘴巴和手上沾到的一丁点儿油,最后温和的朝着周围的人感叹一声说:你们都吃得好快啊!
同理,我们也可以通过聚会等场合观察他人的点餐习惯,进一步判断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和当时的情绪。芝加哥大学心理家教授约翰?卡斯奥博曾经做过口味和性格之间存在怎样联系的实验,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他得出的结论是:口味相同的人,性格上也是相似的;口味不同的人,性格上可能是截然相反的。
经过研究发现,大多数偏爱酸涩食物的人有着非常强烈的事业心,他们可以将严于律己表现的淋漓尽致。人们可能经常把尖酸和刻薄联系起来,这并非毫无道理。爱好吃酸的人确实有严格苛刻的一面,他们的人生信条是克己复礼,不论是对个人还是他人始终都有着颇高的要求。正因如此他们的性格大多较为孤僻,这给他们的交际带来了很多不便,他们往往过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遇事爱钻牛角尖且与外界缺少沟通和联系,因此他们很难交到知心朋友。
大多数喜欢甜食的人往往乐观开朗,待人温和。他们不仅是自己世界里的小太阳,还总能温暖身边的人,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可以让人一整天都心情愉快。但是他们也有一些缺点,随和的性格使得他们倾向于随遇而安,不敢冒险,甚至有些懦弱。
大多数喜欢吃偏苦食物的人性格偏执,有非常强烈的控制欲。他们不懂得换位思考,总想要牵制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并且有着强烈的叛逆意识。
嗜辣如命的人大多数具有冒险精神,他们总是热情洋溢、激情澎湃,喜欢探险和尝试新鲜事物进而得到前所未有的快感。他们性格豪爽、耿直、泼辣,遇事善于思考,做事相对有主见;但有时可能会过于自我,鸡蛋里挑骨头,只是这些并不影响人们对他们火辣性格的喜欢。
大多数口味稍微偏咸的人一般比较严厉,而且都是急性子。他们遇事易暴躁,比如过马路等红绿灯、拥挤的人群、堵车都能让他们产生困扰,严重者还会抱怨连连。但是这类人具有极强的社会适应性,他们可以以最快且最佳的状态投入到激烈的竞争中,也能很快适应陌生的环境。换句话说,他们更容易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生存立足。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群体素食主义者,他们多为性格内敛、安静,喜欢在心中修篱种菊,不喜车马的喧嚣,内心的静谧往往会让他们感到舒适自在。


作者自序:从心理学史上寻找内心的宁静
金圣荣

吃东西的时候,究竟是嘴巴在动还是胃在叫嚣?或者是出于大脑的意愿?
吃是一种行为,它的动作发起者是人,吃的行为背后蕴藏着诸多心理的奥秘,包括动机、情绪、认知等诸多心理方面,贯穿社会生活的始终。吃,作为生理的需要,同时也为心理的活动提供了能量。
生理和心理本就是密不可分的,一切心理效应皆是以生理为基础的,这个世界,最复杂的未知事物除了广袤宇宙便是人心,我们对人心的探索由来已久,在欧洲,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时代或者更早,人们就在研究心理了。我们完全可以说心理学脱胎于哲学,这也造就了心理学的复杂性。1879年,德国构造主义心理学家威廉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实验室,心理学才开始作为一门学科正式进入人们的视线。
往后不到两百年,心理学伴随着战乱与动荡艰难成长,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心理学,研究心理学,开始探讨自身的生存。就此出现了诸如精神分析学派、构造主义学派、格式塔心理、行为主义学派、机能主义等多个不同角度对心理进行剖析的学派,并且各个学派都有自己的成就与贡献。
心理作为一门学科,其复杂性在于集中了哲学、社会学、生物学等诸多方面,对于心理学的研究不仅是研究心理的理论效应,分析心理问题的来源,更重要的是对心理问题的治疗。近年来,一些心理学家开始研究人的幸福心理,积极心理学的公开课开始风靡全球。人本主义学家最关注人的意志,临终关怀也成为近年来心理学人性化的发展方向。很多心理学家也不再囿于原有的认识,反而将心理学的视角转向宗教,如佛教等,以此探索更多的心理内容。
西方国家心理学的发展与成长是最快的、也是最好的。曾几何时,我们谈起心理就会避之不及,那时,西方心理学的理论与应用都已经炉火纯青。当我们的认知还停留在心理有问题等于神经病的层面时,西方国家的普通人就已经开始主动就诊,向心理咨询寻求治疗了。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问题。而心理学绝不仅仅是效应问题,它不是伪科学,也不仅是一些书面的理论,它是能够帮助人们走出痛苦的精神力量。
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始于1980年。随着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诸多西方心理学书籍被大量翻译,很多心理治疗方法也在改造的基础上被广泛引用,西方心理学量表也变得本土化起来。我国知名大学皆设有心理学课程,因为心理学学科本身性质的复杂性,有些学校将其划分为哲学学院,有些则将其归为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咨询也逐步迈入公众视野,一些彼时难以名状的精神和情绪问题也因心理学的介入而逐步清晰起来。
但即便如此,我们对心理学的了解仍然很少。近年来,随着一些网络小说、电视剧的影响,人们对心理学开始熟络起来,更多的原因是我们不得不面对心理问题的存在。其实,心理状态是日常化的,它无处不在。
那么,心理状态的产生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呢?吃,作为一种行为又是如何影响心理的呢?或许,心理也在影响着你的胃口、味道甚至口味偏好。《吃货心理学》以吃作为切入点去认识心理学,结合我们日常生活中与吃相关的一切,一层层揭开心理学的神秘面纱。
这或许会是最惬意又最学术的一次交流,让我们伴着与吃货最相关的事情,探讨那些心理学的秘密。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