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牛津通识读本:印度哲学祛魅(中英双语)

書城自編碼: 333550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外語英語讀物
作者: [英国]休·汉密尔顿
國際書號(ISBN): 9787544732741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6-0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63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我的时代的宗教
《 我的时代的宗教 》

售價:NT$ 421.0
东吴100年
《 东吴100年 》

售價:NT$ 459.0
国色之美:中国经典传统色配色速查手册
《 国色之美:中国经典传统色配色速查手册 》

售價:NT$ 589.0
万事法则:创造一切可能
《 万事法则:创造一切可能 》

售價:NT$ 319.0
说不完的明朝
《 说不完的明朝 》

售價:NT$ 313.0
Midjourney AI绘画教程:prompt关键词训练到效果出片
《 Midjourney AI绘画教程:prompt关键词训练到效果出片 》

售價:NT$ 421.0
生意的本质:商业模式动态升级的底层逻辑
《 生意的本质:商业模式动态升级的底层逻辑 》

售價:NT$ 751.0
浪潮:老龄社会的中国探索
《 浪潮:老龄社会的中国探索 》

售價:NT$ 367.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25
《 牛津通识读本:基督教神学(中英双语) 》
編輯推薦:
《印度哲学祛魅》由伦敦国王学院神学与宗教研究系佛学高级讲师休?汉密尔顿撰写,力图阐明印度思想中强烈的理性传统,捕捉印度思想中蕴含的深奥智慧。印度语言文学博士后湛如作序推荐。
內容簡介:
直至近来,人们仍然存有一种印象,认为印度“神秘”而西方“理性”。本书力图阐明的是,印度思想中事实上具有强烈的理性传统。从印度哲学活动的*初阶段开始,休?汉密尔顿叙述哲学辩论如何发展、演进为众多的思想流派,并且分析了其中的原因。通过突出印度哲学的关键特征,作者描述了印度的伟大思想家们如何以各种方式解释现实世界的本质。
關於作者:
休?汉密尔顿 伦敦国王学院神学与宗教研究系佛学高级讲师。已发表著作包括《身份与经验》(1996)、《早期佛教:一种新的方法》(2000)等。
目錄
前言语言及发音注解1 理性与信仰——印度思想的丰富性和多样性2 婆罗门起源——祭祀、思索宇宙、同一性3 远离尘世——佛陀的中道4 争议与辩护——语言、文法和论辩5 范畴与方法——胜论派和正理派6 物与非物——佛教思想的发展7 见证与被见证——瑜伽和数论派8 言语与著作——伐致呵利、弥曼差和吠檀多跋——从古代经典思想到现代索引英文原文
內容試閱
序言湛如 印度哲学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被并称为世界的三大哲学传统,印度与中国同为世界文明古国,印度文化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印度哲学是印度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理论深邃,源远流长,中国、日本等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很多印度文化的影子与元素。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研究印度宗教文化的传统,但古代与现代中国人接触较多的是印度佛教,从汉代的译经开始一直到清末的佛教义学的复兴,历代东来西去的高僧成为中印文化交流的主体,玄奘等四大翻译家的成就与影响更是让人耳熟能详。吠陀是现存古印度最早的宗教历史文献,而奥义书中则出现了一些印度哲学的基本观念,包括部分哲学理论。尽管一些哲学观点与宗教思想密不可分,但奥义书被很多人视为印度哲学的起点与宗教哲学的源头,奥义书的成书时间大体上是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500年左右,奥义书中的“梵我同一”、“轮回解脱”的理论对后世印度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印度思想与哲学进入百家争鸣时期,印度著名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的主要部分在这一时期形成,两大史诗中有不少篇幅讲述了哲学与宗教,人们习惯将这一时期称为“史诗时期”。公元前6世纪以后到公元4世纪,婆罗门教系统内部出现了分歧,导致六派哲学的先后形成,六派哲学均承认吠陀权威,这一时期也被称为“经典时期”。沙门思潮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给婆罗门教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危机。新思潮、新思想种类极多,不同文献记载有数百种之多,最有代表性并持久发展的是佛教、耆那教和顺世论。佛教的创立就是反对婆罗门教的三大纲领,但对婆罗门教的某些思想还是进行了不同程度地吸收与改进,佛教的理论体系庞大,但有关灭苦的方法、轮回、解脱等主张与婆罗门教有着非常相近之处。然而,佛教的缘起论、主张诸行无常等观念则是与婆罗门教的最大不同。佛教、耆那教和顺世论都不承认吠陀的权威,在很多方面与婆罗门教对立,被婆罗门教系统称为异流三派。实际上,印度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宗教仍然是婆罗门教或印度教。在佛教兴起并持续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婆罗门教似乎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婆罗门教凭借着自身的传统与文化习惯等诸多因素,一直以不同方式在进行自身的理论调适与发展。随着公元8世纪左右商羯罗(788-820)的出现,婆罗门教在理论与实践等多方面的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印度教的出现便是其最为明显的例子,它将传统的婆罗门教思想进行改造,完善了传统婆罗门教的基本学说,并为印度教的理论进行了有力铺垫。公元9世纪至18世纪,印度经常受到新的民族与新的宗教的影响,南亚次大陆的宗教与民族冲突日益严重,印度教的影响逐渐扩大,而佛教在8世纪之后也许是因为时节因缘的关系,在印度本土的发展呈转型态势,而佛教第二故里的中国则如日中天,汉传佛教的主要宗派都纷纷创立,禅宗更是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耆那教的影响日益缩小,伊斯兰教的思想则有了较大发展,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锡克教又有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印度近现代百分之八十以上民众信奉的是新婆罗门教(即印度教),佛教的思想也在印度教中有所影响,佛教与婆罗门教包括与印度其他宗教的交流,也直接或间接丰富了佛教自身的思想体系。因此,了解佛教以外的印度宗教哲学对完整地理解印度文化十分重要。本世纪以来,国内关于印度哲学的研究可谓代不乏人,晚近以来,梁漱溟先生、陈寅恪先生、许地山先生、向达先生率先开印度学研究之先河,奠定了印度学在国内研究的基础。此后季羡林先生、饶宗颐先生、金克木先生自50年代以来一直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而且硕果迭出。文革后国内印度学研究的成果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一些专门性的成果也先后问世,巫白慧先生、黄心川先生、姚卫群先生等都有着系统性的讨论与论述。休?汉密尔顿的这本《印度哲学》为近年来印度哲学领域较为引人注目的著作,本书试图阐明的是印度思想中关于理性的传统,并与西方哲学的“理性”进行了通俗的辨析。作为通识性的读本,本书分八章,基本上对印度哲学二千五百年左右跨度的内容作了流畅地梳理,一些观点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通识,字里行间流露着精辟的思考,并启发读者在阅读本书后继续探寻印度哲学的奥秘与神奇。作为有缘较早读到本书的原著与汉译本的自己,一直在为本书取得的成绩欢喜不已,承蒙译林出版社友人的厚爱与垂青,希望在汉译本出版之际为本书写几句话,惶恐之余迟迟不敢下笔,阅读本书的过程也是自己学习的过程,期待并祝福读者能有各自不同的收获。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