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从管理走向治理--中国行政体制改革40年(中国改革开放40年研究丛书)

書城自編碼: 331715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者: 周天勇,翁士洪 等
國際書號(ISBN): 9787543229440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12-0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57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四时如意 国风纹样线描涂色集
《 四时如意 国风纹样线描涂色集 》

售價:NT$ 279.0
活下去才是硬道理:华为的36条生存法则 一本书读懂任正非和华为的心法、做法、战法、阵法、活法,许小年、刘亚东、穆瑞澜、水皮倾情荐读
《 活下去才是硬道理:华为的36条生存法则 一本书读懂任正非和华为的心法、做法、战法、阵法、活法,许小年、刘亚东、穆瑞澜、水皮倾情荐读 》

售價:NT$ 437.0
森林:保护6万种树木的家
《 森林:保护6万种树木的家 》

售價:NT$ 403.0
数字经济:“数字中国”顶层规划与实践路径
《 数字经济:“数字中国”顶层规划与实践路径 》

售價:NT$ 386.0
算者生存:商业分析的方法与实践
《 算者生存:商业分析的方法与实践 》

售價:NT$ 447.0
共享现实: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人类
《 共享现实: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人类 》

售價:NT$ 717.0
女佣异闻:乙一出道25周年纪念短篇集
《 女佣异闻:乙一出道25周年纪念短篇集 》

售價:NT$ 279.0
生活观察图鉴 中国常见鸟类观察图鉴
《 生活观察图鉴 中国常见鸟类观察图鉴 》

售價:NT$ 839.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09
《 生态文明与公民意识(L) 》
+

NT$ 190
《 西北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研究(L) 》
+

NT$ 260
《 中国梦 》
+

NT$ 632
《 艰难的复兴 》
+

NT$ 522
《 中国对外关系:形势与战略报告(2014年) 》
+

NT$ 563
《 社会主义价值论纲 》
編輯推薦:
今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从1978到2018,改革经历了40年的历程。期间中国人均GDP按照市场汇率计,从当时的50美元增加到了2017年的8600美元。贸易和GDP规模方面,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进入了中等偏上收入水平国家的行列。怎样评价这四十年中的行政体制改革,特别是近几年开展的行政及政治体制改革,以及未来行政体制改革将向着一个怎样的政府转变,本书有一个较全面和系统的研究。
內容簡介:
本书主要是从经济学兼具政治学和行政学的视角,对过去四十年中国行政体制改革进行一个梳理和总结,并试图在民主和法制的框架下构建一个现代的行政治理体系的改革目标。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怎样评价这四十年中的行政体制改革,特别是近几年开展的行政及政治体制改革,以及未来行政体制改革将向着一个怎样的政府转变,对于这些问题本书给出了一个较全面和系统的回答。行政体制改革是中国整个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体制改革的经验是中国整个改革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本书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献礼。
關於作者:
周天勇,男,1958年生,籍贯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经济学博士,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
目錄
1.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大扫描
1.1 导言
1.2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开启
1.3 人民公社终结与乡镇政府设立
1.4 区域农业行政的转型与市管县体制兴起
1.5 计划经济逐步终结与产业部撤销
1.6 各地行政体制改革的突破
1.7 六次机构改革与大部制
1.8 自贸区与倒逼和复制行政体制改革
1.9 推进法制化政府的建设

2 中国式行政体制与经济发展奇迹
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发展的奇迹
2.2 革命性政府向发展型政府转变
2.3 地方政府竞争
2.4 党的意志与行政贯彻
2.5 商事体制改革与双创兴起

3 行政改革的一些重大方面
3.1 政资分开与国资管理
3.2 政社分开与协会兴起
3.3 政事分开的尝试与难题
3.4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3.5 公务员制度改革
3.6 经济调节与综合部门演变
3.7 市场规制与行政监管
3.8 放管服配套性改革
3.9 信息技术与互联网 政府

4 渐进行政体制改革积累的问题
4.1 放权与恋权的博弈
4.2 服务与管制的博弈
4.3 监管推诿与职责不清的博弈
4.4 机构膨胀与行政成本仍难控制
4.5 中央与地方关系仍然混沌
4.6 反腐及追责与行政不作为

5 中央与地方事务划分与责权配置
5.1 各级政府事务界定
5.2 以事定支
5.3 固定各自的收入
5.4 公正透明的转移支付
5.5 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

6 政府层级与机构改革
6.1 纵向管理与派出机制
6.2 事务横向分工与协调管理
6.3 上下事务分工与机构差异化设置
6.4 行政效率与政府层级
6.5 划小省级区域

7 建设一个现代的行政治理体系
7.1 公权力及其程序的公开与透明
7.2 一个开放的政府
7.3 政府引导与社会自组织管理
7.4 高效率和节约行政成本
7.5 行政规范与充满活力的社会
7.6 人民监督下的政府
7.7 现代行政治理体系与美好未来
內容試閱
序:惟有改革和赶超型增长才能建成
一个现代的行政治理体系

周天勇

中国行政改革四十年这本书是复旦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和上海格致出版社委托我主持研究的课题成果。今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从1978到2018,改革经历了40年的历程。期间中国人均GDP按照市场汇率计,从当时的50美元增加到了2017年的8600美元。贸易和GDP规模方面,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进入了中等偏上收入水平国家的行列。怎样评价这四十年中的行政体制改革,特别是近几年开展的行政及政治体制改革,以及未来行政体制改革将向着一个怎样的政府转变,应当有一个较全面和系统的研究。
笔者认为,惟有突破性和大力度改革释放的动能,才能推进国民经济良性和快速增长;也只有实施赶超型增长战略,才能初步建成现代化国家,并最终成为现代化的强盛国家。为此,我们构思了一个不同与以往研究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著述的框架,紧紧扣住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和变动的纵向脉络和横向方面,在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上提出我们自己独立的看法。很多地方不仅仅是从政治和行政学的角度看问题,由于行政体制与经济关系十分密切,我们在这里更多地从经济视角进行探讨。我们觉得,描述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和变动,只有处于中国行政体制的亲身体验、实际调查、问题讨论、政策研究中,可能将它说的较为明白和讲得较为透彻。这本书试图做出这样的努力。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行,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1978年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改革开放,使当时经济低水平和困难的中国,进入了现代经济增长的轨道。是通过突破人民公社集体经济思维,农村分田到户、联产承包;突破租界卖国思维,沿海设立特区,启动三来一补、加工出口、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做生意,扩大创汇;突破国有经济正统和纯正计划经济思维,工业允许乡镇企业发展,活力方面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流通方面允许计划外生产、销售和价格随行就市,推动了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一轮经济增长上行。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又遇到国内动荡和国际经济制裁,经济增长速度又下行到了3.9%。1992年突破思维定式,更大力度的改革开放,使我们突破了国内经济社会形势困难和国际经济关系紧张的影响,实现了上台阶式的经济发展。邓小平的应对方略不是将国门重新关闭起来,不是转向计划经济,不是让个体私营经济倾家荡产,而是后悔没有第一批就开放上海,而是突破姓社姓资、计划经济、国外资本主义等争论和思维,实施浦东开放开发战略,确定个体私营经济与公有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通过了允许外资到中国投资办厂的三部法律;不是受当时国内一些主流经济学家们经济增长要适度,关键是提高经济效率论证及建议的误导,而是清醒和明确地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国民经济隔几年要上一个台阶的战略导向。中国最大商业金融城市上海的对外开放,个体私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市场和价格机制发挥调节作用,以及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港澳外商兴起到中国投资办厂热潮,推动了90年代又一轮经济增长速度的上行。
20世纪末,由于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和亚洲金融风暴影响,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又陷入下行轨道,最低点到了6%。中国抓住2001年9.11事件美国需要反恐支持的机遇,改善两国外交关系,在经历长达13年艰苦谈判后,冲破诸如全面卖国声音的质疑,清理和修改1.9万条法律法规,通过大力度改革准入等体制,2002年加入WTO,欧美日韩等现代跨国公司大规模进入中国,带来投资、技术和国际市场,与中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相结合,推进中国出口导向的工业化战略,也相继克服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冲击,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中,又推动了一轮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2012年以后,经济增长放缓的压力也在加大,我们通过供给侧改革,鼓励创新创业,通过简政放权和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让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加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国有经济从管企业到管资本转型,重申两个毫不动摇,保护企业家产权,强调有恒产才能有恒心等,全面深改革,新世纪前后年代中不懈的努力,使GDP占全球总量从2000年的3.6%左右,提高到了2017年的15%。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经历,可以总结这样的经验:每次大力度和突破性的改革,都是国民经济遇到这样和那样困境时启动的;每次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下行,常规和一般的改革都无能为力,都是由更大力度和突破性改革的决策,并关键时刻较快扭转为上行的。如果当时不是逆势而上、同舟共济、攻坚克难、奋发改革,甚至如果退却到老体制和老路上去,就不会有今天中国发展的成就。
在此大背景下,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特别重大的行政体制改革和变动事件:比如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的终结和乡镇政权的完善;省级政府派出地区公署改地级市和市管县体制的兴起;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产业管理部门的逐步撤销;各地行政体制改革的突破,如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创新,海南和重庆的省直管县改革,以及浙江等省推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过程和进展;上海等地建设自贸区及其行政体制改革;浙江等省开展最多跑一次的放管服配套性改革;深圳等大力推行互联网 政府等等。另外,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几次大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十八大以来全国层面的大力反腐进行了评述。
中国经济在过去持续高速增长了四十年,这在经济增长史上是一个奇迹。过去四十年中起作用的行政体制,不能不说是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的条件。我们认为,一是来自于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转型成为一个经济建设的发展型的政府,二是中国地方间政府展开了经济发展的竞争和竞赛,三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的强列愿望,在党对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中得到了贯彻。只有从这样三个方面深入观察,才能理解中国经济高速持续增长之迷。
那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有哪些重大的方面呢?我们认为,一是政府与国有企业,即政资关系的改革,中国政府与企业之间关系的改革,先是政府对企业进行了放权让利;后来又学习农村承包改革的经验,开展了利润等指标的承包制改革;其中可能最为重要的改革还有企业流动和建设资金从政府的拨款改革为贷款,将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改革为向国家交的税收,并且政府向企业下达生产计划和调拨生产资料,逐步转变为生产资料从市场上采购,产品向市场销售,价格由市场供求来确定;20世纪90年代后期,则进行了国有企业资本结构、治理结构和管理结构的改革,从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从国家来讲,建立了以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为代表的出资人制度,形成新型的国家与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关系。
二是中国政府过去是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无所不包的政府。社会治理上,只有国家城镇单位,或者人民公社家庭这样的结构。政府与社会分开改革,就是形成现代的国家社会组织(如协会、社区自治等)企业和自然人这样的社会治理结构。从而,逐步地建设现代和和谐的公民社会。当然,中国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既有行业协会从政府一些机构演变而来,行政化的色彩较浓;也有各类社会组织刚开始发育,规模较小,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等方面的问题。
三是政府与事业关系的改革。在中国政府的事务中,划分了行政事务和事业事务,我没考察过世界各国是不是有这样的区别,这也可能是中国独有的划分。中国事业体制改革,也是非常复杂和涉及人员机构规模较大的调整。从目前来看,政府的事业中,即包含了应当划给市场的经营活动,也包含了政府应当承担的行政事务,还有教育科技、卫生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政府应当承担的公共服务。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调整行政与事业的关系中,为了精简政府行政机构,把本来应当属于行政事务的工商、银监等等,也划入了事业的范围。当然,事业体制改革中,除了规模庞大的人员如何消化,经费从哪里来外,我们得出改革最失误的就是将一些行政、执法、监督,甚至司法机构也事业化,权力与收费相结合,让他们去收费供养自己,导致机构膨胀和权力与利益相结合的问题更加严重。
虽然前述的中国行政体制在推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虽然中国也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这些改革也是中国经济强劲发展的条件,虽然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有其成功的经验,但是,客观的看,中国渐进式的行政体制改革,也积累了大量的问题。
我们认为,中国渐进式的行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主要有四方面。一是虽然审批在减少,但是政府的行政管制在加剧,特别是管制与利益相结合,形成了行政性部门、行政性事业单位和公务事务人员合法或者不合法寻租的条件,许多腐败产生于此;二是虽然机构改革了多次,但是,在精简与膨胀之间循环,财政供养的机构和人员规模越来越大,党政公务开支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率越来越高,行政成本居高不下;三是虽然在中国形成了中央与地方的特殊关系格局,但是,许多国家为中央的事务,如国防、外交、安全、社保、货币等,中国地方政府也有类似与中央对应的机构,而本来微观管理的如工商、质检等,却试图中央来管理,将其垂直到了省一级条条管理。从这样的格局来看,中国中央事务地方在管,地方事务中央也在揽,实质上处于混沌状态,还没有形成一个现代国家中央与地方事务划分的清晰框架。四是在行政管制下,社会失去了创新和创业的活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民间动力越来越弱。由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强调规范,形成各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形成的背景条件是部门利益没有制约住,而许多法规和法律的设计当时还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管的意识,因此,在行政管理和监督中,审批越来越多,办事越来越难,收费和罚款项目和规模越来越大,创新和创业遇到越来越多条条框框、重复执法监督、过多的事前准入和繁杂的收费罚款所限制。这可以说,没有对权力和利益有相应制度制约设计的改革,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教训。
那么,中国行政体制如何才能改革和建设成一个现代的体系?最为关键的环节是哪些?我们透视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大方面,认为还有三项改革需要重点讨论,这包含了我们对政府机构和政府层级怎样改的理论思考、框架设计和建设性的建议,试图给出一个中国行政体制的现代的框架结构。
一是推进户籍、土地、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体制的改革,加快能够市民化的城市化,促进城乡要素能够双向顺畅流动和盘活休眠和低效率的资源,也会促进经济增长的速度。
二是可能需要理清和正确处理经济政策工具与体制改革组合之间的关系。近年财政扩大赤字、发行国债、减税清费等扩张性政策,与征收环境税、中性货币等收敛性的政策相搭配;去产能、减工作岗位等收敛性的改革,要与各类促进就业等扩张性增量体制改革相组合;而总体上收敛性的经济组政策,要与设计的总体上能够扩张经济的改革相组合。否则,若经济政策组合总体上为收敛性,而改革组合也选择了收敛性模式,加上客观的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长速度放缓的可能性和深度就会加大。
三是可能需要理清和正确处理体制内大力度深化式改革与对体制外突破型开放式改革之间的关系。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团组织、行政和事业性协会、国有企业等,可视作体制内;而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非国有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非国有的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企业、其他所有制经济,民间协会,宗教团体,第三方仲裁,非正规就业人士等等,可视作体制外。20世纪80年代时,就是在国有的计划外,用大力发展体制外乡镇企业的改革方式,倒逼国有企业进行面向市场的改革。今天我们仍然可以采取改造土地、造林、通用航空、教育、医疗、养老、政府采购、国防需求等等领域向体制外开放的方式,配以更明确土地财产所有权、时间更久长如100年土地林地年期、比例更高知识产权、更严格保护私人产权保护制度、改造土地更大建设用地比例、更少限制社会资源准入等等更大力度的改革,使体制外改革带动、促进和倒逼体制内改革,体制外机制嵌入和激发体制内活力,并且体制外改革转移和消化体制内改革所要面对的债务和员工。
当前,我们又进入了一个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兴起,矛盾多发、不确定性增多、风险发生率提高之动荡的时代。国内人口少子化、经济主力人口减少,老龄化压力较大,就业机会不稳定,存在着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国内消费需求严重不足,生产相对过剩;国际上遇到美国上调关税、国内减税、吸引资金、转入产业的竞争,也干扰了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总体上投资、消费和出口均受到了影响,经济增长放缓的压力加大。
在这样动荡和关键的时刻,我们不能失去发展的自信。关键时刻的自信来自于系统的突破性改革方案,也要有重点和配套的大力度改革的行动。作为一个学者,我认为:首先,眼前最为迫切的是,供给则改革中,重点是通过真减税降费,稳定住国民经济形势,不要使国民经济继续收缩恶化。其次,通过户籍、城镇公共服务均等化、供应廉租房等一系列突破性改革,启动和推进市民化的城市化,使人口、劳动力、资金等双向流动,激发中期内经济增长的活力。再次,在坚持土地国有和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在土地使用财产权方面,进行突破性的农村土地体制改革,实施以使用财产权清晰安全稳预期,土地生活及生产资料转资产吸收货币资金稳金融,引进资金、繁荣产业和规模经营,在一个中长期中,稳就业、稳粮食,增收入、强内需和稳增长的战略。第四,需要增加一个新的要素模块,调节水资源地区结构再分配,改造未利用土地,利用丰富的光能,形成新的发展空间,引进城镇的资金和技术,吸纳农村的人口和普通劳动力,中国现有城乡存量要素模块与新开发模块相组合,形成三模块间人口和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的迁移、流动和循环,来化解目前城乡间要素模块内和之间人口和要素迁移及流动的淤堵。以扩大发展空间寻求和换取长远期中国民经济的中高速增长。第五,推进创新和生育体制改革。重点推进以技术进步知识股权与专利技术市场化开放等系统性的改革,可能在2028年左右形成一群颠覆性技术,实现中国21世纪的产业革命,在人口迁移、要素流动和土地产权等改革动能边际递减时,再注入新动能,把增长速度拉起来,实现一个中远期国民经济中速偏上的增长。通过2019年尽快全面放开人口管制,鼓励生育,适当移民,使人口有一个上行增长,在2039年后,作为经济主力人口增长上行,在产业革命动能边际递减、速度再次下行的情况下,通过20年前人口增长决定20年后经济增长规律作用,作为爆发式新动能第三次拉起国民经济久远期的中速度增长。
关键的是,我们不能被束缚在原有的眼界和思维定式中,老龄化趋势和人口城市化余地不等人,我们要与时间赛跑,宝贵的改革时间不能消耗在无休止的思路争论、方案设计、反复论证、轮番试点、立法在先等等之中,精力不能被陷于存量的纠缠和挣扎中。看准的事,果断推进,必须增量与存量互动,通过突破性和大力度的改革,扩大发展的空间,显著释放活力和动力,有效地增强国民经济增长的动能和潜在经济增长能力,使我们保持一个较长时期经济的中高速增长,跨越中等收入发展阶段,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通过这种未来中远期的布局,在2035年时,确保初步实现现代化,到2050年时成为一个强盛的现代化国家,确保能够实现中华民族21世纪的伟大复兴。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