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生命之书

書城自編碼: 331565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醫學外科學
作者: 舍温?,努兰[Sherwin,Nuland]
國際書號(ISBN): 9787508691282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03-01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6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边界之外:海外社会研究(第一辑)
《 边界之外:海外社会研究(第一辑) 》

售價:NT$ 386.0
好销售,不违心:在你的舒适区内拿订单
《 好销售,不违心:在你的舒适区内拿订单 》

售價:NT$ 330.0
阿富汗史:骑驰在风暴中的国度
《 阿富汗史:骑驰在风暴中的国度 》

售價:NT$ 549.0
背影2
《 背影2 》

售價:NT$ 386.0
她的罪名
《 她的罪名 》

售價:NT$ 279.0
巨变与突围:碰撞中的清帝国:1644—1840
《 巨变与突围:碰撞中的清帝国:1644—1840 》

售價:NT$ 437.0
变态心理揭秘
《 变态心理揭秘 》

售價:NT$ 279.0
非洲三万里(2024版)
《 非洲三万里(2024版) 》

售價:NT$ 381.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617
《 债务危机 》
+

NT$ 302
《 战争哀歌(一个困在人世间的终极故事) 》
+

NT$ 428
《 陈志武金融投资课 》
+

NT$ 302
《 物理学的进化 》
+

NT$ 339
《 有度: 瑞典人为什么自在 》
+

NT$ 365
《 死亡之书 》
編輯推薦:
1.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得者、耶鲁大学医学院教授毕生行医生涯和人生经验的总结,风靡世界近三十个国家的叙事医学经典作品,席卷《纽约时报》畅销书单。
舍温B.努兰医生是耶鲁大学医学院外科医生,问诊过上万病人。同时,他还是耶鲁大学医学院外科学、医学史、医学伦理学教授,TED演讲人,长期为各大报刊撰文,是一位会讲故事的医生。本书被译成29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深受欢迎。
2. 活着,靠的是身体的智慧;这是一个关于你自身的故事,你体内的故事。
努兰医生以医者的亲身经历和哲学家的宽厚视角、医学史学者的审慎用来源于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为读者展现身体的智慧,对生命科学的研究越是深入,越会发现我们未知的领域就越多。
3.人类探索生命的脚步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一本有营养、看得懂的医学故事书,了解自己掌握生命,你值得拥有。
努兰医生用一个又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临床案例故事,带领读者开启一段引人入胜的人体探秘之旅。让人不知不觉被带入其中,跟随医生走进或惊险、或感动、或充满意外的未知领域。从细胞、染色体,到生命的起点子宫,从血液循环,到心脏,再到思维的中枢大脑不仅像侦探小说一样精彩好读,更有医者对于生命哲学的思
內容簡介:
德国医生、心理学家洛伊(Otto
Loewi,1873-1961)曾说:生命科学中包含的精神价值,是无法用今日科学那种物质至上的态度说清楚的。医学是一门科学,更是艺术。
《生命之书》是努兰医生个人行医生涯和人生经验交织而成的记录与反省。作者以医生的身份带领读者开启一场探索生命的旅行,以医生的双手揭开生命的神秘面纱。以疾病为切入点,从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讲到生殖系统,用作者处理过的真实病例,让读者知道各个系统如何运作。另有章节专门讨论血液、遗传、心脏,以及人体细胞浸泡于其中的组织间液,还有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本书不仅为读者呈现了人体的精妙,更讲述了使生命延续,以及人存在的意义。
在医生的眼中,见到的多半是人体脆弱的一面,但也一定会见证人体对抗疾病时展现出的强韧生命力,各个组织之间紧密合作,达成完美协调平衡状态的身体的智慧。我们的身体不仅仅是一部超级复杂而精密的机器,更能够不断适应和调整,一次次重回平衡状态,一切为了生存。关于身体,关于生命,关于疾病和健康,我们探索得越是深入,就越觉得有更多的未知
關於作者:
? 耶鲁大学医学院外科医生,问诊过万病人? 耶鲁大学医学院外科学、医学史、医学伦理学教授? 《纽约客》《纽约时报》《时代》《纽约书评》专栏作家,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得者? TED演讲人? 他站在医学的角度用哲学家的宽厚和历史学者的审慎、清晰地阐述了生与死的定义、生与死的意义和生与死的境界,让这个本来属于医学领域的话题,具有了浓厚的哲学、伦理学的意味。
目錄
自 序 i 维持体内恒定的机制
前 言 vii
第 1 章 求生之战
006 玛吉的苦难
010 要命的误诊
014 手术台上与死神赛跑
017 危险之旅
第 2 章 体内恒定的海洋
027 神奇的人体内环境
030 动脉树
034 激素的敏感和伟大
036 医学生的第一课
第 3 章 淋巴系统与癌细胞的暧昧关系
045 癌细胞的转移是怎样完成的
048 怀孕与乳腺癌,生命的喜与悲
053 冥冥中那份神奇的不放弃
第 4 章 神经系统:高、精、尖的系统工程
063 灵魂里有好多调皮小精灵
068 比互联网更复杂的人体生物网络
084 失去本体感与意志无关
第 5 章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093 当人类第一次透视细胞
098 神奇的DNA
100 基因密码
103 都是基因缺陷惹的祸
110 从细胞的生化结构追溯生命起源
第 6 章 命运和自由意志
121 多出一条染色体:DNA复制也出错
124 智障者并非来自另一个星球
128 一个唐氏儿的命运交响曲
第 7 章 爱的行为
141 维纳斯之丘
147 大卫之勇
152 天雷勾动地火
第 8 章 子宫的演出
161 开启生命之旅
163 基因导演了一场生命之舞
167 生产,依身体的自然韵律而行
174 没有人是座孤岛
第 9 章 搏动的心
186 心脏是生命之源
196 换心人:惊心动魄求生路
214 重心做人的沮丧和困惑
第 10 章 血的传奇
226 血液中流淌的生命故事
232 当新手医生遭遇血的教训
234 我成了麻烦先生的救命恩人
244 治疗是呼唤自然直觉的艺术
第 11 章 病菌的盛宴
257 胃部生理学之父的故事
261 食物的消化道之旅
274 神秘的肠道怪病:猪痢
292 病菌再度反扑
第 12 章 翻开大脑这本书
304 大脑是主宰心智的中枢
307 认识心理神经免疫学
312 叹为观止的开颅手术
后记 319
內容試閱
前 言

几百年前,在人类对科学仍懵懂无知的时期,身体内部的神秘运作不仅使一般大众好奇,更使好学之士为之迷惑。身体这个思想和行动的宫殿,似乎是活生生的奇迹、凡人难以理解的谜团,却不时留下一两条线索,暗示我们只要努力得法,还是有可能参透天机的。的确,之后人类不但找到了窍门,付出的种种努力也获得了回馈;然而,原来的谜团非但没有缩小,反倒扩大了;我们对器官和组织认识得越多,就越发惊异其中的机巧,也更迫切地想要扩展自己的知识版图。
从我们对细胞的种种认识和其中犹如波涛汹涌的化学作用来看,虽然状似混乱,却有一个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原则,它与神学或哲学无关,说来只是一个简单的生物原则
一切为了生存。一个组织若想要活下去,组织内所有的活动就都不会背离求生的努力。此外,为了使生命延续下去,各个组织之间不得不紧密合作,达成完美的协调。
这种整合是一种智慧把无数纷杂的活动化为和谐的整体。即使面临最轻微的威胁,每个细胞都会奋起抗敌,不只是保护自己,也是为了整体的安全与平衡,这种动力就是生存的本质。因此,我们体内发生的每一次骚动,都有代偿机制加以中和。身体的稳定就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要配合得这么天衣无缝,组织必须不断地沟通,不管距离是远是近。就动物而言,当然人类也包括在内,这种信息的传送是经由神经,也就是生物的电脉冲和血液中的化学物质激素联手进行的;此外,身体局部也有某些专司信号传递的分子。对于这种沟通方式,科学家发现得越多,就越赞叹这个体系的完美,也就更加了解身体的智慧。
第一个以智慧来比喻身体的整合与和谐的人是发现激素的欧内斯特斯塔林(Ernest Starling)。1923年,他在远近驰名的哈维讲座(Harveian Oration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上用这个词来形容身体的调节机制、适应能力,以及激素对于整个生命体系的统合功效。斯塔林援引《圣经约伯记》(Book of Job)谁将智慧放在怀中,谁将聪明赐予心内作为题词,并将此次演讲命名为身体的智慧。
9年后,对身体的自主控制颇有研究的哈佛大学教授坎农(Walter B. Cannon),也以身体的智慧为名出版了一本畅销书,以感谢英国科学家在身体调节机制研究方面所做的努力。坎农在序言里引用法国生理学家里歇(Charles Richet)在1900年的陈述:就生物体而言,没有动乱就没有安定。
一个稳定的系统并非停滞不前、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地调适再调适,使得所有必要的功能都能发挥到最大;稳定的前提就是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变动。所以到头来,稳定非得依赖变动不可。
1937年至1938年,身体的智慧再度现身,成为英国爱丁堡大学谢灵顿爵士(Sir Charles Sherrington)在吉福德讲座12次演讲中的第四个题目。几年后,谢灵顿因研究神经系统的协调功能而获得诺贝尔奖。他在那次演讲中提到,在研究身体这么久之后,深觉人体结构之不可思议。
此时,你手中的这本书又是另一个亲眼见证身体这个奇迹而震撼不已之人的行医心得。之所以把这本书呈现给各位,目的不在模仿那些伟大的前辈,而是为了向他们超凡的眼界致敬。
过去35年来,身为外科医生的我,一双手不知深入探究过多少人体,我的心灵也随之潜入探索,第一次凝视那在麻醉下沉沉睡去的肉体时,我的心就翻腾不已,直到今天,我仍未走出那种震撼;以天启(revelation)来形容那一刻的感受亦不为过。摸索在人体圣殿中那五颜六色、质地各异的组织,感受生命的悸动,真觉得这就是巧夺天工之作。而行医,也就是维护身体各项功能健全这门艺术,就是引导我前行的动力。
写作这本书不只是想呈现身体这令人好奇的构造,我更想说明在每一分、每一秒永远维持恒定的千百种动作我希望把这35年来的行医心得呈现给各位。
本书虽然触及科学细节,但我仍以医生这个身份来写作,而不是科学家。身为临床医生,我的兴趣自然是在人。从动笔的那一刻起,我就犹如踏上一趟身体之旅,企图寻找人类特质的根源。
每个临床医生的个人观察都是独特的。以科学而言,情感上的距离、客观和复制就是一切,而临床医学则大有不同,临床医生这个观察者本身及其独特的人生经验就像一个透镜、一面镜子。
临床医生与做基础研究的科学家不同,其中之一便是评估信息的角度比较整体,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缺憾;另一则是不容迟疑的态度。临床医生没有科学家那种悠闲,有时间慢慢研究,我们面对的往往是急需帮助的病人,即使没有准备好,也得硬着头皮上阵。因此我们不得不生吞活剥大量的知识以及一些不相关的信息,借以建立一种世界观,并从这个观点来诊治上门求助的病人。虽然我们对人类生物学的了解还不是很透彻,还在努力学习的阶段,却必须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且让人信赖我们的决断。若是出了差错,就如覆水难收,再怎样努力都无法挽救因自己的错误而受到伤害的病人。
在这漫长的行医生涯中,我和所有临床医生一样,已经习惯于在没有准备好的状况下立即做出决断,因为病人的情况紧急,不允许我们有任何迟疑,这也是医学这门艺术的要求。因此,我鞭策自己不断吸收科学新知,尽全力去捕捉每个病史背后的事实,看看其他人有无新的发现,并运用好这一生得来不易的经验。无论如何,必须按照一定的道理来做。我对人体和人类心灵的了解大抵基于此。
本书就是我个人行医生涯和人生经验交织而成的记录与反省。正如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在他的《随笔》(Essays)序言中所说:本书即以我为题材。
人不只是一些组织、器官的总和,更有超越自我的潜能,关键就在我们自己的作为。有幸成为外科医生,得知这么多令人回味再三的生命传奇,因此有一种诉说的冲动,好让捧起这本书的你也明白人是如何超越血肉之躯的。最后,我要坦白:我的确从写作此书中收获极大的喜悦,以往懵懵懂懂、一知半解的问题,终于可以借这个机会做更深入的了解。我衷心希望,你能跟我一起踏上这趟身体之旅,听我诉说生命的传奇,并从中得到相同的喜悦和启发。



前 言

几百年前,在人类对科学仍懵懂无知的时期,身体内部的神秘运作不仅使一般大众好奇,更使好学之士为之迷惑。身体这个思想和行动的宫殿,似乎是活生生的奇迹、凡人难以理解的谜团,却不时留下一两条线索,暗示我们只要努力得法,还是有可能参透天机的。的确,之后人类不但找到了窍门,付出的种种努力也获得了回馈;然而,原来的谜团非但没有缩小,反倒扩大了;我们对器官和组织认识得越多,就越发惊异其中的机巧,也更迫切地想要扩展自己的知识版图。
从我们对细胞的种种认识和其中犹如波涛汹涌的化学作用来看,虽然状似混乱,却有一个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原则,它与神学或哲学无关,说来只是一个简单的生物原则
一切为了生存。一个组织若想要活下去,组织内所有的活动就都不会背离求生的努力。此外,为了使生命延续下去,各个组织之间不得不紧密合作,达成完美的协调。
这种整合是一种智慧把无数纷杂的活动化为和谐的整体。即使面临最轻微的威胁,每个细胞都会奋起抗敌,不只是保护自己,也是为了整体的安全与平衡,这种动力就是生存的本质。因此,我们体内发生的每一次骚动,都有代偿机制加以中和。身体的稳定就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要配合得这么天衣无缝,组织必须不断地沟通,不管距离是远是近。就动物而言,当然人类也包括在内,这种信息的传送是经由神经,也就是生物的电脉冲和血液中的化学物质激素联手进行的;此外,身体局部也有某些专司信号传递的分子。对于这种沟通方式,科学家发现得越多,就越赞叹这个体系的完美,也就更加了解身体的智慧。
第一个以智慧来比喻身体的整合与和谐的人是发现激素的欧内斯特斯塔林(Ernest Starling)。1923年,他在远近驰名的哈维讲座(Harveian Oration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上用这个词来形容身体的调节机制、适应能力,以及激素对于整个生命体系的统合功效。斯塔林援引《圣经约伯记》(Book of Job)谁将智慧放在怀中,谁将聪明赐予心内作为题词,并将此次演讲命名为身体的智慧。
9年后,对身体的自主控制颇有研究的哈佛大学教授坎农(Walter B. Cannon),也以身体的智慧为名出版了一本畅销书,以感谢英国科学家在身体调节机制研究方面所做的努力。坎农在序言里引用法国生理学家里歇(Charles Richet)在1900年的陈述:就生物体而言,没有动乱就没有安定。
一个稳定的系统并非停滞不前、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地调适再调适,使得所有必要的功能都能发挥到最大;稳定的前提就是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变动。所以到头来,稳定非得依赖变动不可。
1937年至1938年,身体的智慧再度现身,成为英国爱丁堡大学谢灵顿爵士(Sir Charles Sherrington)在吉福德讲座12次演讲中的第四个题目。几年后,谢灵顿因研究神经系统的协调功能而获得诺贝尔奖。他在那次演讲中提到,在研究身体这么久之后,深觉人体结构之不可思议。
此时,你手中的这本书又是另一个亲眼见证身体这个奇迹而震撼不已之人的行医心得。之所以把这本书呈现给各位,目的不在模仿那些伟大的前辈,而是为了向他们超凡的眼界致敬。
过去35年来,身为外科医生的我,一双手不知深入探究过多少人体,我的心灵也随之潜入探索,第一次凝视那在麻醉下沉沉睡去的肉体时,我的心就翻腾不已,直到今天,我仍未走出那种震撼;以天启(revelation)来形容那一刻的感受亦不为过。摸索在人体圣殿中那五颜六色、质地各异的组织,感受生命的悸动,真觉得这就是巧夺天工之作。而行医,也就是维护身体各项功能健全这门艺术,就是引导我前行的动力。
写作这本书不只是想呈现身体这令人好奇的构造,我更想说明在每一分、每一秒永远维持恒定的千百种动作我希望把这35年来的行医心得呈现给各位。
本书虽然触及科学细节,但我仍以医生这个身份来写作,而不是科学家。身为临床医生,我的兴趣自然是在人。从动笔的那一刻起,我就犹如踏上一趟身体之旅,企图寻找人类特质的根源。
每个临床医生的个人观察都是独特的。以科学而言,情感上的距离、客观和复制就是一切,而临床医学则大有不同,临床医生这个观察者本身及其独特的人生经验就像一个透镜、一面镜子。
临床医生与做基础研究的科学家不同,其中之一便是评估信息的角度比较整体,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缺憾;另一则是不容迟疑的态度。临床医生没有科学家那种悠闲,有时间慢慢研究,我们面对的往往是急需帮助的病人,即使没有准备好,也得硬着头皮上阵。因此我们不得不生吞活剥大量的知识以及一些不相关的信息,借以建立一种世界观,并从这个观点来诊治上门求助的病人。虽然我们对人类生物学的了解还不是很透彻,还在努力学习的阶段,却必须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且让人信赖我们的决断。若是出了差错,就如覆水难收,再怎样努力都无法挽救因自己的错误而受到伤害的病人。
在这漫长的行医生涯中,我和所有临床医生一样,已经习惯于在没有准备好的状况下立即做出决断,因为病人的情况紧急,不允许我们有任何迟疑,这也是医学这门艺术的要求。因此,我鞭策自己不断吸收科学新知,尽全力去捕捉每个病史背后的事实,看看其他人有无新的发现,并运用好这一生得来不易的经验。无论如何,必须按照一定的道理来做。我对人体和人类心灵的了解大抵基于此。
本书就是我个人行医生涯和人生经验交织而成的记录与反省。正如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在他的《随笔》(Essays)序言中所说:本书即以我为题材。
人不只是一些组织、器官的总和,更有超越自我的潜能,关键就在我们自己的作为。有幸成为外科医生,得知这么多令人回味再三的生命传奇,因此有一种诉说的冲动,好让捧起这本书的你也明白人是如何超越血肉之躯的。最后,我要坦白:我的确从写作此书中收获极大的喜悦,以往懵懵懂懂、一知半解的问题,终于可以借这个机会做更深入的了解。我衷心希望,你能跟我一起踏上这趟身体之旅,听我诉说生命的传奇,并从中得到相同的喜悦和启发。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