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第六辑)

書城自編碼: 329462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語言文字
作者: 罗选民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511472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09-0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5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日本汉文话丛编(共5册)
《 日本汉文话丛编(共5册) 》

售價:NT$ 2789.0
瑞士创新密码
《 瑞士创新密码 》

售價:NT$ 493.0
利益相关者:战略管理全新视角  [美]R.爱德华·弗里曼
《 利益相关者:战略管理全新视角 [美]R.爱德华·弗里曼 》

售價:NT$ 442.0
以色列的诞生:荣耀2024版(2024版全2册)
《 以色列的诞生:荣耀2024版(2024版全2册) 》

售價:NT$ 672.0
山林果园散养土鸡新技术(彩色图解+视频升级版)
《 山林果园散养土鸡新技术(彩色图解+视频升级版) 》

售價:NT$ 391.0
一个女人的世界史:伊丽莎白·马什的磨难
《 一个女人的世界史:伊丽莎白·马什的磨难 》

售價:NT$ 515.0
大雨艺术设定画集
《 大雨艺术设定画集 》

售價:NT$ 941.0
激发改变:点燃内心渴望,实现终身成长   [美]理查德·博亚特兹
《 激发改变:点燃内心渴望,实现终身成长 [美]理查德·博亚特兹 》

售價:NT$ 554.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49
《 在可译与不可译之间:第三届全国宗教经典翻译研讨会论文集 》
+

NT$ 396
《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第五辑) 》
+

NT$ 353
《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第四辑) 》
+

NT$ 353
《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第三辑) 》
+

NT$ 562
《 翻译与中国现代性 》
編輯推薦:
本书所设栏目有理论研究案例研究翻译的文化记忆(访谈)翻译批评与鉴赏亚太翻译学术动态书评等。主要特色:
跨学科:强调翻译研究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互通互融,究理探新
跨地域:关注全球在亚太地区翻译研究领域的*成果,聚文论道
跨文化:着眼于将翻译研究植根于亚太地区的多元文化,求真考实
內容簡介: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旨在为译界的学者们提供一个展示亚太地区翻译研究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增强亚太地区翻译实践工作者和理论学者们的“文化自觉”意识,推动该地区翻译研究的发展和以翻译为媒介的文化的输出,并最终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本书邀请了国际翻译研究领域著名学者组成编委会, 通过严格的匿名评审制度来提升质量。主编罗选民教授是清华大学首批人文社会科学杰出人才、翻译与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ARC)外籍委员,(中国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UGC)人文学部委员,Routledge 出版社英文国际学术期刊Asia Pacific Translation and Intercultural Studies 主编,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国际编委,加拿大翻译学会会刊TTR 国际顾问,以及香港和内地多家核心刊物的编委。
目錄
编者的话 v
集刊特稿
罗选民
译诗可以兴,可以怨
谈江枫先生的诗歌翻译理论与实践 1
理论探讨
吕世生
中国古典戏曲外译的译者文化身份、文本选择与阐释 8
司显柱
评价、介入、级差:评价理论在翻译中的整体应用 18
余 蕾
中国大陆刑事审判语境下法庭口译中概括口译现象研究 32
案例分析
白靖宇 席 婧
早期来华传教士科技文献译介活动考察(15821723) 48
崔艳秋 洪化清
译者与作者的共谋:政治、审美与《天堂蒜薹之歌》的改写 64
iv
杨 超
浅评民国时期世界书局三种翻译教科书 76
陈顺意 肖坤学
中国大学英译校名的名与实 86
马丽娟
Exploring Mode of Canonization in Chinese Context: A Case Study of Manas, A
Chinese Ethnic Epic 102
儿童文学翻译研究
张生珍 李小蕾
Chinese Childrens Literary Awards andeir Impact 114
徐德荣 修小力
论儿童幻想小说翻译中的童趣再造 127
学术动态
王少爽 高 乾
翻译研究的认知心理范式探索
《心理语言学与认知科学视域下的口笔译探究》述评 143
林嘉新 周子淳
其人其诗其译:穆旦研究的系统化探索
《诗人翻译家穆旦(查良铮)评传》评介 151
內容試閱
本辑是《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的第六辑。除一贯关注的中国文学外译议题之外,
本辑还增设了一个新的栏目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用以关注并鼓励常被视为小
儿科的儿童文学翻译相关研究。这一研究领域也将成为本集刊长期关注的主题之
一,希望以此引起学界对于儿童文学翻译这一在中国翻译研究界长期处于边缘化的
研究领域的更多关切与探究。
本辑共收录12 篇论文,共设五个栏目:集刊特稿、理论探讨、案例分析、儿童
文学翻译研究、学术动态。
本辑特稿为罗选民教授的文章《译诗可以兴,可以怨谈江枫先生的诗歌
翻译理论与实践》。在深入对比分析了江枫诗歌译文与原文以及其他中文译本之后,
特别是对江译的形神兼备、意象词、颜色词的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之后,罗选民提
出,尽管 形似而后神似这一诗歌翻译原则并非为江枫所首倡,但他将这一诗歌翻
译的主张最大化地运用在他的诗歌翻译之中。在对江枫诗歌翻译的技巧以及原则进行
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罗选民进一步指出,与诗歌创作一样,译诗也可以充分激发情
感,抒人间万象,激励人们忘记痛苦,追求光明。故此,译诗亦可以兴,可以怨。
不仅如此,优秀的诗歌译本使得外国诗歌融入中国文学土壤之中,并沉淀成为文学
精品。但同时他也指出,与诗歌创作不同的是,译诗必须建立在形似而后神似
的基础之上。江枫一生在诗歌翻译领域建树卓越,留下了许多已被奉为经典的诗歌
译本。然而,结合其译作对其翻译思想进行深入分析的研究目前尚不够全面与丰富。
罗选民的研究无疑加深了对江枫这一著名翻译家的译作与翻译思想的了解,亦是对
江枫先生仙逝的最好纪念。
理论探讨栏目中收录了吕世生、司显柱以及余蕾的三篇文章。吕世生在其文章
中分析、对比了中国人民大学团队的中国戏曲译本和阿林顿、艾克敦合译的中国戏
曲译本,发现两者的译本呈现了不同特征。通过文本的对比分析,作者发现译本所
呈现出的不同特征往往与译者的文化身份相关,中国文化身份译者更关注译文与原
文的一致性而西方文化身份译者更关注译文的接受。在对阿林顿、艾克敦译本进行
深入的分析之后,作者指出二人在翻译时多采用改写与比附等策略,这种策略
反映了译者的多元文化立场及他们对中国戏曲外译的理想与现实的理性权衡,对于
中国戏曲走出去的翻译具有方法论价值。吕世生的研究在译者文化身份对于翻
编 者 的 话
本辑共收录12 篇论文,共设五个栏目:集刊特稿、理论探讨、案例分析、儿童
vi
译策略选择的影响方面做了比较深入的探寻与思考,并且在这一思考的启发下提出
从身处目的语文化的译者以及读者的角度来考量中国文学文化外译的有效策略,这
种换位思考的视角值得更多学者参考。在《评价、介入、级差:评价理论在翻译中
的整体应用》一文中,司显柱首先对已有的将评价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的尝试做了
细致的梳理与评价,指出现有研究所取得的进展既表现在研究方法的多维,也体现
于研究语料类型的拓宽、多样。然而,作者同时指出绝大多数已有研究集中于评价
资源中态度系统对翻译的启示和应用,而对介入和级差系统的探讨却很少。 基于此
判断, 司显柱的文章聚焦于介入和级差系统,讨论这两大系统之于翻译研究和实践
的价值。通过对一系列语言实例所表达的评判意义的分析,作者指出评价意义是语
篇所承载全部意义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翻译过程中,实现评价意义的对等转换
是译者所面临的重要责任。因此以语言的评价系统为研究对象的评价理论之于翻译
研究和实践的启示和指导意义不容置喙:它既能在词汇、语法层面为我们对源语语
篇所蕴含的评价意义的识别以及在目的语语篇中的转换和再现提供系统的、看得见
的工具;同时,也为我们深入考察和探讨作者的主体性、译者的主体性以及主体间
性提供了手段,值得深入探讨。本栏目的最后一篇文章是对于法庭口译中概括口译
现象的理论研究。在题为《中国大陆刑事审判语境下法庭口译中概括口译现象研究》
的这篇文章中,作者余蕾结合自身的长期实践指出,概括口译因为在准确性方面的
天然缺陷,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不适宜在法庭口译中运用。然而,余蕾的研究却对
这种简单化、规定性判断提出了挑战。余蕾通过民俗志研究途径搜集到大量中国刑
事庭审语境下的法庭口译语料,在对这些语料中的概括口译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和比较之后,其将概括口译的现象区分为三种不同类别:主动概括、被动概括和惯
性概括。文中提出被动概括口译这一概念,着重分析了这一现象并对其进行了
规定性描述。作者揭示了此种现象的产生并非缘于口译员能力不足或不负责任,而
是口译员对语境中制度性因素被动顺应的结果。最后,作者提出在现阶段庭审实践
中概括口译现象难以避免且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因此在制定口译质量标准以及对口
译员的追责条款时,要考虑到由于被动概括口译而造成了不良后果时应当对口译员
相应减责甚至免责。法庭口译研究是与行业实践紧密结合的研究领域,余蕾的研究
从理论梳理和行业实践观察两个方面出发,使理论的研究与行业实践紧密结合并且
试图以研究带动实践的发展,实属可贵的尝试。
案例分析栏目共收录五篇论文。其中白靖宇与席婧的研究考察了1582 至1723
年间,早期来华传教士科技文献译介活动。他们认为在中国翻译史上,明末清初(16
世纪末到18 世纪中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来华传教士开展了
vii
一场持续近两个世纪之久的科技文献译介活动。以利玛窦为代表的早期来华传教士
群体奉行科学传教的方针,将欧洲大量科技文献翻译介绍到中国社会,形成了
一次科技文献译著高潮。而这场科技文献译介活动打破了中国与世界隔绝的局面,
启迪了国人的科学思想意识,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该研究不仅
梳理了翻译史实与译本,还在此基础上从科技贡献与社会文化两个方面剖析了这一
时期的西方科技文献中译活动对于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同时,此研究也指出,特
殊的译者身份与特定的中国社会环境使得目的语文化对早期传教士的译介活动产生
了质疑与戒备,也进一步导致了目的语文化对于传教士译介行为的抵制与禁绝。在
本案例研究中,翻译活动与社会其他系统之间的互动得到了观照,这种研究视角值
得更多学者同行们进一步关注。崔艳秋与洪化清的文章《译者与作者的共谋:政治、
审美与〈天堂蒜薹之歌〉的改写》讨论了《天堂蒜薹之歌》英译版里的改写现象。
在比较了该书1989 年台湾洪范书店的版本与2009 年中国大陆出版的版本,同时比
照葛浩文的英译版之后,作者提出,在政治审美和文学审美视角下,为了适应西方
读者的文学规约与意识形态,葛浩文在翻译时对莫言原作部分章节内容进行了删节、
简写、扩写并淡化了原文所包含的意识形态色彩。这些翻译手段反映出译者在作品
重构与域外传播中的主体性地位。而另一方面,本文也通过分析指出,作者莫言对
于译者对其作品翻译中的改写或删节不以为忤,愿意为海外读者提供不同的版本,
这种开放的心态和文化情怀令人赞赏,也值得其他作家学习。文章认为,译者与作
者这种近乎圆满的合作是二者共谋的结果。而这一结果也表明如果作者和译者均能
站在世界文化的高度,以深厚的文学修养共同打造精品译本,他们的共同努力将使
中国文学在异域葆有延续的生命力。杨超的研究以20 世纪20 年代末至30 年代初世
界书局出版的三种翻译教科书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它们的主要内容,评析了它们的
共性和特点,也在结合翻译研究发展成果的基础上,从当下的视角指出了三种翻译
教科书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此外,文章还指出,民国时期世界书局出版的这三种教
科书对于当前翻译教科书编纂的理论与实践都具有建设性的价值。尤其是在如何针
对不同目标读者编纂出高质量的翻译教科书这个方面,这三种民国教科书都提供了
可资借鉴的答案。杨超的研究以民国翻译教材为切入点,开展翻译史研究,还原其
时大中专学生翻译学习的原貌与全景,选题十分新颖。倘若此研究能启发更多研究
者扩大研究视野,将更多民国翻译教材纳入研究对象,一定会对翻译史研究以及翻
译教学研究带来更多的启示。陈顺意、肖坤学两位的文章《中国大学英译校名的名
与实》从中国大学校名英译的现状出发,基于英、美、澳、加等主要英语国家大学
校名的命名规则,探讨中国大学校名英译的原则以及大学校名英译质量评估方法,
viii
以期对中国大学校名英译提供有益的参考,提高英译质量,促进中国大学对外交流,
扩大国际影响力。因为高校体系与学科设置的独特传统,中国高校的英文译名一直
缺乏统一的翻译标准,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常常给国外学者、特别是欧美学者带来理
解困难,本文提出的校名翻译原则可兹为规范译名、统一翻译标准的有益尝试。本
栏目的最后一篇文章来自新疆学者马丽娟。通过对中国三大少数民族史诗之一《玛
纳斯》经典化的研究,作者指出,中国语境下的经典化既强调文本内在价值也注重
文本外在影响。《玛纳斯》作为中国三大少数民族共同的史诗,其经典化的实现既
有对文本内在价值的保护和传播,又有相关机构的外在推介。文章指出,中国的少
数民族政策与西方世界的种族政策不同,同时中国翻译思想又深受中庸之道影响,
故中国语境下的经典化形成有其自身特点,其经典化的模式也因此具有不言而喻的
学术意义。目前,国内学界对于少数民族文学经典的外译研究尚未倾注相当的关切,
也暂未产出丰硕高质的成果,马丽娟的研究与学术关注立意高远,在一定程度上具
有先行的学术意义。
本辑新增儿童文学翻译研究栏目并且收录了两篇相关文章。其中张生珍与李小
蕾的文章全面介绍了中国大陆地区专为儿童文学设立的奖项、其他奖项中的儿童文
学奖以及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儿童文学奖,并在此基础上以知名获奖作家为例探讨了
中国儿童文学奖的深远影响。文章指出,中国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
价值,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和传播起到了正面引导作用。获奖作品能够坚持为国
家服务的设奖初衷,为传播主流价值观和弘扬中华文明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因此,
总体而言,设立中国儿童文学奖的主要目标已接近实现,但是同时中国儿童文学奖
项的国际影响力仍有待提高,其距离经典化与国际化仍有漫长的道路要走。徐德荣
与修小力的文章《论儿童幻想小说翻译中的童趣再造》深入研究了儿童文学中所包
含的童趣这一文体特征,指出童趣是构成儿童幻想小说价值和魅力的核心要素。
通过丰富的译例分析,文章指出,儿童幻想小说翻译中童趣再现的不足甚至缺失会
大大影响翻译的质量与读者的接受。而要想让儿童幻想小说译本继续散发迷人光彩,
最重要的就是实现童趣的再造。因此,儿童文学翻译工作者首先要对儿童幻想
小说树立敏锐的文体自觉意识,增强儿童本位意识,正确运用符号学意义观进
行意义的全面再生,再现原文的童趣,以最大程度实现儿童幻想小说文本的等效
翻译。文学翻译实践中,对于原文中所包含的包括幽默在内的个性化文体特征
的传译与再造一直是对于译者文学修养的最重大挑战之一。徐德荣与修小力的研究
试图从符号学的视角,为这一翻译难题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实为将理论与实践紧
密结合的有益尝试。
ix
最后,在本期学术动态栏目中,王少爽与高乾对《心理语言学与认知科学视域
下的口笔译探究》一书进行了述评。在详细介绍了此书的主要内容之后,作者对该
书的学术贡献做了细致深入的归纳,指出该书系统阐述了心理语言学与认知科学对
口笔译研究的贡献,科学地构建了口笔译过程研究的方法论体系,深化并开拓了口
笔译研究的疆域,并且指出了口笔译认知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时,文章也指出
了该书仍存在的些许缺憾。作者的评述具有开阔的理论视野与严谨批判的学术眼光,
可为对相关领域研究感兴趣的学者提供有益的、负责的导读与介绍。本栏目的另一
篇书评与诗歌翻译研究相关。在《其人其诗其译:穆旦研究的系统化探索》一
文中,林嘉新与周子淳对《诗人翻译家穆旦(查良铮)评传》一书进行了评介。在
深入阅读该书以及广泛涉猎相关学术文献的基础上,作者在文章中指出,尽管国内
穆旦研究不断发展并取得丰富成果,但有关穆旦生平、诗歌创作、诗歌翻译之间联
系与相互影响的研究仍有待加强。王宏印2016 年出版的《诗人翻译家穆旦(查良铮)
评传》,对穆旦其人、其诗、其译进行了系统化探索,回应了这方面的研究需求,
因此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文章指出,该书强调诗人穆旦和翻译家查良铮的双重身
份,有助于全面了解穆旦诗歌著译的艺术特征、动因和过程等,进而推动穆旦研究
进一步发展。文章的最后特别分析指出了该书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的主要特征与价
值,认为该书所反映的诗史互证及语境化的研究方法凸显了其人、其诗、其译的复
杂关联,所包含的全面扎实的文本研究则彰显了穆旦诗歌著译的艺术成就,而整体
分析与案例研究结合,有助于深入解析穆旦的诗歌著译过程,史料钩沉与分析又展
现了穆旦的文论者形象。此评介文章避免了就书论书的窠臼,而是结合自身学
术观察与体悟以及诗歌翻译研究的最新理论进展,对王宏印的著作进行了深入的阅
读与负责任的批评,可谓为真诚热情的学术评论。
从以上介绍不难看出,本集刊继续秉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术关注与学界研
究热点相结合的宗旨,提倡并鼓励以新的理论与方法论视角介入翻译与跨文化研究,
而本集刊所关注的学术议题也愈加多元与丰富。希望我们的努力能有助于进一步扩
宽翻译研究的广度、加深翻译研究的深度,同时促成越来越多的学术创新成果的涌
现。在此,我们要感谢学界同仁对本集刊的热情支持。同时本集刊编辑部还要感谢
为本辑出版付出极大心力和时间的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辑刘细珍副编审以及本集刊的
主编助理李文婕博士。我们将继续坚持本集刊的办刊宗旨,以不负先学前辈与学术
同侪的厚望。
主编:罗选民
2018 年6 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