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月亮和六便士 软精装 珍藏版(买中文版送英文版)

書城自編碼: 326702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外語英語讀物
作者: [英]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國際書號(ISBN): 9787515915296
出版社: 中国宇航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10-01


書度/開本: 32开

售價:NT$ 29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以讹传讹:错误信息如何传播
《 以讹传讹:错误信息如何传播 》

售價:NT$ 437.0
大学问·生活中的意义
《 大学问·生活中的意义 》

售價:NT$ 442.0
待客之道:7-Eleven如何把客户体验做到极致
《 待客之道:7-Eleven如何把客户体验做到极致 》

售價:NT$ 386.0
空腹力(诺贝尔奖得主研究成果!科学空腹,让身体脱胎换骨!)
《 空腹力(诺贝尔奖得主研究成果!科学空腹,让身体脱胎换骨!) 》

售價:NT$ 325.0
邓小平视察纪实
《 邓小平视察纪实 》

售價:NT$ 549.0
财商养成第一课
《 财商养成第一课 》

售價:NT$ 325.0
腐蚀工程手册(原著第三版)
《 腐蚀工程手册(原著第三版) 》

售價:NT$ 2229.0
神话的脉络:中国绘画中的传说建构
《 神话的脉络:中国绘画中的传说建构 》

售價:NT$ 437.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721
《 瓦尔登湖+飞鸟与夏花(泰戈尔作品集)+培根随笔 新课标推荐世界名著套装(软精装 珍藏版 买中文版送英文版 套装共6册) 》
+

NT$ 333
《 夜色温柔 软精装 珍藏版(买中文版送英文版) 》
+

NT$ 2041
《 莎士比亚经典作品精选·中英双语典藏(朱生豪、梁宗岱全译本+北外名师注释英文原版)(套装共二十册) 》
+

NT$ 239
《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软精装 珍藏版(买中文版送英文版) 》
+

NT$ 298
《 格列佛游记 珍藏版(买中文版送英文版) 》
+

NT$ 298
《 永别了,武器 珍藏版(买中文版送英文版) 》
編輯推薦:
英国小说家毛姆的代表作之一,苏福忠全译本,同名书籍豆瓣评分9.2。通过讲述一个疯狂追逐艺术梦想的证券经纪人的故事对皮囊包裹下的人性进行了犀利地解剖,用广阔的生命视角深刻揭示了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与矛盾。村上春树、余华、张爱玲、王安忆、白岩松、杨澜、高晓松、蔡崇达、咪蒙都是它的忠实读者。
《月亮和六便士》是世界传世经典注释本的唯美呈现!原汁原味的著作阅读不再遥不可及!
★一部具有广阔张力和深刻内涵的现代主义作品★探讨生活与艺术之间的深刻关联与矛盾★放弃了脚下六便士的天才艺术家★一心追逐头顶的月亮
★北京外国语大学名师队注释★名师注释版让你读懂原著★英语学习者和文学爱好者的藏书之爱。
《我的心灵藏书馆:月亮和六便士(英文注释版)》是世界传世经典注释本的唯美呈现!原汁原味的著作阅读不再遥不可及!
◆经典版本,呈现原汁原味的英文名著。本套丛书大部分参考美国企鹅出版集团出版的企鹅经典丛书(Penguin
Classics)和英国华兹华斯出版公司出版的世界名著系列(Wordsworth Classics),以这两种版本为标准进行校对。力求为读者呈现原汁原味的英文名著。
◆名师选编,本本
內容簡介:
《月亮和六便士》以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为原型,讲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为了实现艺术梦想而抛妻弃子,放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不顾贫穷的纠缠和病魔的折磨,用画笔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画布的故事。作品表现了天才、个性与物质文明以及现代婚姻、家庭生活之间的联系和矛盾矛盾,有着广阔的生命视角。
關於作者: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英国小说家、剧作家,被誉为故事圣手。于1874年生于巴黎,不满10岁便成为孤儿。23岁时发表首部小说《兰贝斯的丽莎》,从此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在文学界,毛姆是一个优雅、老到、冷漠的人性观察者,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在他的故事中看到自己,这也让毛姆成为二十世纪炙手可热的作家。毛姆一生创作颇丰,代表作包括《月亮和六便士》《人生的枷锁》《刀锋》等。

苏福忠,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从事编辑工作三十余年,编辑过《莎士比亚全集》《伍尔芙文集》《福斯特文集》等大型图书及多种散本图书。他曾翻译《月亮和六便士》
《汤姆索亚历险记》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多部文学名著,代表著作有《译事余墨》《编译曲直》《席德这个小人儿》等。
目錄
一 1
二 9
三 14
四 18
五 23
六 26
七 30
八 33
九 41
十 44
十一 51
十二 56
十三 65
十四 69
十五 73
十六 81
十七 83
十八 86
十九 90
二十 98
二十一 102
二十二 109
二十三 113
二十四 118
二十五 123
二十六 129
二十七 134
二十八 137
二十九 145
三十 150
三十一 154
三十二 158
三十三 161
三十四 165
三十五 170
三十六 173
三十七 175
三十八 177
三十九 181
四十 189
四十一 193
四十二 203
四十三 209
四十四 216
四十五 219
四十六 223
四十七 228
四十八 239
四十九 243
五十 247
五十一 253
五十二 259
五十三 261
五十四 267
五十五 272
五十六 283
五十七 286
五十八 293
內容試閱
前言

在英国作家中,甚至整个西方作家中,毛姆的小说一直排列在最引人入胜之列。若说阅读西方小说需要读到五十至一百页以后才能进入阅读角色,那么毛姆的小说只需读过二十页,读者就欲罢不能了。像他的著名小说《月亮和六便士》,读者甚至完全可以把它当作福尔摩斯探案集来读。小说中的我是福尔摩斯,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就是一个谜案。我在第一章里大发宏论,把斯特里克兰德的谜案搞得吊人胃口,其中写到斯特里克兰德由一个证券经纪人变身画家时,无论他儿子写的传记还是评论家的乱评,都让人有一种云山雾罩之感。
接下来的几章写斯特里克兰德太太热衷与文人墨客打交道,频频举办宴请沙龙,男主人首次露面,我只是见到一个体格宽大、健壮,手大、脚大,身穿晚礼服,略显笨拙的男人,还未来得及深入了解,紧接着这个一家之主就弃家出走了!伦敦上流社会一时热闹起来,流言盛传斯特里克兰德是被某个茶庄的年轻女子勾走了。我受托去巴黎寻找斯特里克兰德,侦破的结果与之前的猜测大相径庭,斯特里克兰德不仅没有被女子勾引,甚至极端厌恶女人的纠缠。他离家出走,只是因为他决意摆脱家庭的束缚,改行学习画画。此时他已年届四十。我的侦探身份也因此由侦破斯特里克兰德离家出走的原因而转变成了我对斯特里克兰德的个人行为、性格和追求的侦察和探讨。
斯特里克兰德在巴黎待下来,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于五年后也到了巴黎。我发现斯特里克兰德五年来在巴黎住廉价旅馆,生活简朴到埋汰,人潦倒到可怜,而我来巴黎却是驾轻就熟,还有老朋友斯特罗伊夫经常相聚,叙谈往日的美好记忆。
斯特罗伊夫是一个画家,靠卖通俗画和安静本分的妻子布兰奇把日子过得温馨而小康。他对绘画十分在行,对经典大师顶礼膜拜,对新兴的现代画派深表同情,有伯乐的眼光、赞美的态度。斯特里克兰德看不起他的画,出言不逊,但斯特罗伊夫仍然把他看作天才,包容他,理解他。作为人,他真诚、坦率、热心快肠。斯特里克兰德卖不出去画,斯特罗伊夫不仅帮助他推销,还借钱给他;斯特里克兰德得了重病,他叫上我一起把斯特里克兰德弄到自己家里治疗、看护、将养。
然而,斯特里克兰德病刚好便反客为主,不仅在他家作画,还把他的爱妻拐到了手。斯特罗伊夫痛苦万分,又不忍心赶走斯特里克兰德和爱妻,只好自己净身出户了。他以为过一段时间爱妻会回心转意,岂知斯特里克兰德开始厌恶他的妻子布兰奇时,布兰奇喝草酸自杀,好端端一个家庭支离破碎了。斯特罗伊夫充当了《农夫与蛇》中农夫这一可悲的角色,可他热爱天才,理解天才,因此原谅了斯特里克兰德,形单影只地回了故乡荷兰,我因此感叹道:没有谁知道他为什么到这里来,死后又到哪里去。
斯特里克兰德似乎有些不食人间烟火:他的画没有画商购买,参加画展不啻天方夜谭。我因为斯特里克兰德毁坏了斯特罗伊夫的美好家庭,对他极端厌恶,不愿意和他来往。斯特里克兰德特立独行,偏偏愿意和我交往,我对他渐渐地有了更深入的探索和认识。斯特里克兰德拙于表达,但在夫妻关系或说男女关系上却自有理论:情欲是正常的、健康的。爱情是一种疾病。女人是我获得快感的工具;我没有耐心满足她们的要求,充当什么配偶、伙伴和伴侣之类的角色。男人的灵魂是漫游于宇宙最遥远的地域,女人却要把它弄进罗网里,罩得结结实实。布兰奇不是因为我离开她才去自杀的,而是因为她是一个愚蠢的、失衡的女人。我因此一步步捕捉到了一个热烈的饱受折磨的灵魂,感觉它瞄准了某种更伟大的东西,这是任何与肉体绑缚在一起的东西都无法企及的。斯特里克兰德破天荒地让我看他的画作,我却被他笨拙的绘画技巧着实吓了一跳,画面涂抹得像出自一个醉醺醺的马车夫之手。画的颜色在我看来出奇地死板,满眼都是残缺不全的符号,仿佛画家在混沌中摸索,灵魂因此极度痛苦。他画里的符号无法与同行的画作符号达到共同的价值,其意义模糊,这就注定了他的画卖不出去。
斯特里克兰德沦落成了流浪汉,不得不在舍粥救济所和夜宿救济所里混日子,有一餐无一顿的,在举目无亲的巴黎街头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然而他潦倒却没有落魄,在绘画的道路上像一个永不停歇的香客,走向一座也许根本不存在的神坛。最终,他赶上了一艘开往南太平洋的轮船,来到了塔希提岛上。这时候,他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拧了一下,猛然间他感觉到了一阵欢欣的鼓舞,一种美妙的自由自在的感觉,一种找到家的感觉。
他从英格兰逃到法国,就像一个四方楔子打进了一个圆窟窿里,怎么都是格格不入;但是,塔希提岛的窟窿不只有圆的,也不只有方的,而是各种各样的都有,无论你是什么样的楔子都能对上一个窟窿。他因为寻求内心的东西的劲头太大,最后把他整个世界的根基都动摇了。他只好一路逃窜,来到他可以自由自在生活的海岛。他作画的灵感如泉喷涌,模特儿遍地都是,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一个土著女子,该女子认定了他是我的男人,我是你的女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他们隐居在莽林深处,他画画不知疲倦,后来得了麻风病依然作画不息,没有画布时他把整个木屋里的墙壁画满了,创造了一个绚丽的世界,气势磅礴,肉欲和激情涌动;原始的、可怕的、美丽的、污秽的场景;诡异的氛围,混沌初开的世界;人物是泥土,是亚当和夏娃世人在这些画作面前终于屈服了,斯特里克兰德在塔希提岛默然去世不到十年后,他的画作在巴黎走红,一幅画当初不值十个法郎,如今卖到了几万法郎。


作为一部十几万字的小说,一个四十岁才开始学画画的证券经纪人,从现代文明社会步入原始的森林,祸害了三个女人,成了一个自成一格的画家,内容够丰富,人物够立体,故事够好看,情节够抓人。因此,时至今日这部小说仍然深受读者喜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小说主人公和一个名叫高更的法国画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只要高更的画作不死,这部小说也会永葆生命力。
实际上,毛姆当初之所以决心参考高更的生平写这部小说,很可能就是受了高更那幅著名的画作《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的启示。小说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一生活动的轨迹仿佛就是在图解这幅画,或者说这幅画的题目是毛姆写作这部小说的纲领。高更把这幅画看作哲学作品,还提醒观众应该从右向左阅读。
画面上共有十三个人像。第一组四个人,一男、两女、一儿童,儿童代表生命的开端;第二组四个人,两男两女,其中最显眼的男子在摘果子,象征在伊甸园的亚当和夏娃。第三组五个人,最远处的是一个偶像,老妇人代表生命的终结。还有狗、猫、鸟等若干动物,以及植物、石头、水和天空等,这无疑是表现混沌初开的世界。高更这幅画和毛姆小说的结尾相吻合,或说毛姆用文字再现了高更最后一幅力作,这是毛姆的这部小说和高更的绘画最大的吻合之处。在高更的生活中,他画完这幅画后,便爬上附近的一座小山的山头,服下了大量砒霜,结果自杀未遂,大病一场。毛姆笔下的斯特里克兰德晚年患了麻风病,残肢断臂,几乎成了一堆烂肉碎骨,惨死在小屋里。现实与虚构里的人物结局虽然不同,但是他们为了追求理想不惜生命的勇气是相通的。

毛姆为什么选择高更作为小说主人公的原型呢?
十九世纪发轫并形成风起云涌之势的现代派画家,走到极端、几近狂人的画家有两人,一个是高更,一个是梵高。巧合的是,这两个人认识后志同道合,尤其梵高对高更的友谊一往情深,当他在法国南方修筑了自己的小房子后,盛邀高更来一起居住,打算组成一个绘画团体,但是高更来住不久就要分手。梵高因此心烦气躁,精神失控,用剃刀把自己的左耳朵割掉,拿上这个毛骨悚然的礼物送给了一个和他要好的妓女。他在医院把耳部包扎过后,回到画室还给自己画了一幅耳朵缠着绷带的自画像。时隔一年,他当胸开枪自杀,有人认为他是为了提高他的画作的价值,及早结束自己的生命来报答弟弟对他追求绘画的经济支持,这种猜测未免有些残忍。梵高一生只在一个画商手下打过工,先后向两名女子求婚均遭拒绝,只和一个妓女共同居住了比较长的时间这些人生罕见的事实都是很珍贵的。
高更出生在巴黎,三岁丧父,母亲带着他投靠时任秘鲁总督的舅舅。七岁全家回到法国,定居故乡奥尔良。十七岁,高更做了海员,六年后回到巴黎,他的监护人古斯塔夫亚洛沙介绍他在凡尔登证券交易所做经纪人。期间,受亚洛沙的影响,他工作之余从事绘画和收藏工作,尤其对印象派绘画刮目相看并执着地模仿,成了星期天画家,经常有画作入选沙龙参加画展。这个阶段,他工作稳定,收入颇丰,同时又感到工作和爱好的矛盾难以调解,三十五岁毅然辞去工作,决心做一名职业画家。
此后,高更生活陷入穷困,但他仍专情于绘画,往返于布列塔尼的一个小渔村,用画笔表达生活的原始状态,确立了画风。几年后,他孤身一人来到位于夏威夷群岛东南一千多千米的法属塔希提岛。两年后重返巴黎,诸事不顺,又过了两年,再次回到塔希提岛,贫穷、疾病、孤独折磨着他,一九〇三年客死异乡,终年五十五岁。
高更自称是一个幼稚和粗鲁的野蛮人,实际上他在文明社会里长大,不可能有天生的纯真、单纯和无知来表现原生态的生活,只能在别出心裁的画作里调和文明和野蛮的矛盾。他在塔希提岛最后的岁月里得了梅毒,因与多名土著女子做爱,传染他人,遭人诟病。他死后三年,巴黎德威奴沙龙举办高更作品回顾展,共展出作品二百二十七件。
从高更与梵高的生活轨迹来看,高更的生平中,有些经历是梵高梦寐以求的。首先,高更娶妻生子,成家立业,过了三十五年正常人的生活。其次,他执着绘画的动力是成为名家,参加画展是为了扩大影响。最后,高更向往原始状态,是在寻找绘画中的表达方式,或者为他逐渐形成的绘画风格寻找生活基础。正如英国著名经济学者亚当斯密所说:所有的人都渴望能够被人一睹尊容。仅与梵高相比,高更便算不上一个特别的例外了。
但是,在毛姆看来,梵高的人生走得也许够野、够狂、够残忍,但是不够远。因此,如果写梵高,我们从何处来和我们是谁也许写来更容易,但是,我们向何处去却写不下去,因为梵高一生没有离开城市这个体现现代人类文明的终结地。梵高最远走到了法国南部,灿烂的阳光让他画笔下的麦田一片金黄,夜空一片深蓝,向日葵一片辉煌。然而,人物呢?人物在阳光下会怎么样?在星空下又会怎么样?这些,梵高似乎忽略了,而忽略的原因很可能就是梵高在地理位置上走得不够远。
高更一心要走远,象征现代文明的轮船漂洋过海,把他转送到了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这段距离决定了高更绘画的方向和广度。塔希提岛的土著人的生活还处于原始状态。高更大部分画作都以塔希提岛为背景,不管是环境影响了高更,还是高更追求了原生态,他的画都是在塔希提岛完成的,这是更改不了的事实。这让高更追求的人生目标,仅从地理位置上就看起来更高、更远,更需要一种毅力和舍弃。
因此,毛姆在高更这样的人生空间里,无论写人还是写事儿,都有足够的腾挪之处,更利于想象力的发挥。从这个角度上看,毛姆笔下的斯特里克兰德为了理想一往无前,追求绘画的完人,浪漫远远多于现实,为小说增加了力度和深度。

毛姆对小说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是肯定的:为赞赏男主人公弃家而去的勇气,把他的妻子和儿女都写成了俗不可耐的小市民;为包容男主人公夺人妻子、毁人家庭的行为,他把一个谦谦有礼的男人写成了滑稽小丑;为了给男主人公寻找祸害女人的行为寻找辩护,他说一个人只要干了大家意料之外的事情,他的同胞一准会把缘由归结为不可思议的动机总之,毛姆不惜为了肯定一个人而否定了芸芸众生。但是,有一点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毛姆无论怎样肯定主人公的人生活动,为描述和赞赏他的画作寻找了多少富有激情的文采飞扬的文字,但是有一个词儿始终没有出现美。
仔细阅读这部小说,毛姆始终没有使用美这个词来描绘斯特里克兰德的绘画。倒是通过一般人的眼光和态度,批判和否定了斯特里克兰德的画,那就是谁都不愿意把斯特里克兰德的画挂在自己的客厅、卧室、书房和厨房。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斯特里克兰德的画缺乏美。不美的东西,难以登堂入室。至于在小说的结尾,斯特里克兰德太太把丈夫的复制品挂满家里的墙壁,也是一种反讽,一种对世俗眼光的揭露。如果读到并玩味画面上的紫色块,看去恐怖,如同腐烂的生肉,却又有一种发光的肉欲的激情这类描写,你很难说毛姆对现代派的绘画没有保留态度,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毛姆一定想不到,他这种认真的创作态度,会对评价他的创作成果有利、有用、有力。
如同人们在生活中要寻找美一样,绘画寻找美、表现美,是天经地义、亘古不变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了如诗如画这类文雅的说法,才有了俊男靓女长得像画中人这样的通俗形容,因此可以推论:凡是如画的东西,都应该是美的。几千年来,艺术家们都在表现美;传统画家无论用什么手法,都是围绕着美探索的,都是在为美服务的。真善美是他们永恒的主题。而现代派的绘画,可以用很多文辞来描述,光线啦、色彩啦、印象啦、情绪啦、激情啦、情欲啦、概念啦但是传统上描写绘画的最有力量的词美,似乎没有用了,多余了,过时了。更过头的是,现代派画就是要颠覆美,破坏美,甚至以丑为美。整个二十世纪的文艺创作和取向,都是形式大于内容,少数欺压多数,对芸芸众生的传统审美观更是置之不顾。
然而,热闹了一个世纪的现代派画作,尤其像梵高、高更和毕加索等人的现代派画作,绝大多数都被收藏于各种博物馆,拍卖天价是商业操作,是社会富足的外溢,甚至是富人起哄的结果,绝大多数普通人即便今天也还是不愿意把它们挂在自己的客厅和卧室,除了那些追求所谓个性的各色之人。

毛姆于一八七四年出生在巴黎英国大使馆,十岁成为孤儿(这点和高更类似),由叔父和婶娘养大。先在坎特伯雷国王学校就读,后在德国海德尔堡攻读哲学,最后在圣托马斯医院攻读医学,并获得行医资格。但是,他依靠一点有限的遗产,在巴黎改行写作,终身投身文学创作。他对莫泊桑的作品进行过深入研究,遵循自然主义的表达风格。他的创作起步于长篇小说《兰贝斯的丽莎》(1897),成名于戏剧《弗雷德里克太太》(1907),一度靠创作戏剧名利双收。因此,他的小说,无论长篇还是短篇,都很有戏剧性。
《人生的枷锁》(1915)是他的代表作,半自传体,写一个孤独的男孩如何变成了一个敏感的成年人的经历。《寻欢作乐》(1930)映射英国著名作家哈代,而《刀锋》(1944)是一部接近哲学小说的作品。他的长篇小说,每篇都是对人或者人性的一种解剖。再有,他在英国文学上的地位,很大一部分来自他的几百篇短篇小说,其中不少精彩篇目都是英语短篇小说中的最佳作品。毛姆的文学创作角度虽然是传统的,但个性很强,观察尖锐,细致到我看到她们以为没有人看见时就在她们的椅子上揩手指轮到女主人拜访她们时,也一定会在她们的家具上如法炮制,以解心头之恨;他手中的笔如他获得行医资格的柳叶刀,往往直达病灶:同一个人的内心,你可以发现卑鄙和伟大、恶毒和慈悲、仇恨和仁爱,它们并行不悖。他的小说大约有十分之一的篇幅是夹叙夹议的,因为他的哲学背景,他的议论十分精当:
艺术家有一种世上别的职业望尘莫及的优势,不仅可以嘲笑朋友的相貌,还可以讽刺他们的作品。
一个人掉进水里,他如何游泳是无关紧要的,游得好不好都无所谓;他不得不挣扎出来,别被淹死才是大事。
只有诗人或者圣贤才会相信,在沥青路面上浇水,百合花会生长出来以回报他的辛勤付出。
人们把面具佩戴得天衣无缝,连他们自己都以为在戴面具的过程中自己实际上成了和面具一样的人了。
艺术是一种性本能的表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毛姆主要写散文并在公共传媒上进行一些讲授文学的活动。因他的作品故事性强、情节吸引人、人物活动富有戏剧性,虽然基本没有重要作品再发表,但是直到他一九六五年去世前,因为他的作品不断地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而令他在英国文坛的声音一直响亮。
然而,评论家对他的创作评价始终不高,他也不无诙谐地称自己是二流作家中的一流作者。这无疑与他同时代的很多著名作家的写作取向大有关系。劳伦斯、赫胥黎、乔伊斯、伍尔夫、福斯特等,在现代派文学写作中均卓有成效,都是各路评论家和大学讲坛大书特书、大讲特讲的作家。《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美丽的新世界》《尤利西斯》《达洛维太太》和《霍华德庄园》等大量的现代派小说,不仅在传统小说中突围,而且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势力,一度让传统写作渐渐地难有立身之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直到毛姆去世,他基本上没有再写出重要的作品,一方面是他进入古稀之年,创作力不如当年;另一方面,很可能就是现代派成了世界文坛的主流声音,他索性歇手不写了。
进入二十一世纪,甚至早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大量普通读者流失,支撑文学的基础发生动摇,二三流批评家、文学史家、高等学府的教授感觉到他们大吹特吹现代派作品没有什么意思,再闹下去自己安身立命的文学基础都会不复存在,传统作品或者说经典作品才渐渐地反弹,各就其位。随便一说的是,世界范围内,各路批评家都是二三流脑子(主要根据是他们不能创作原著,只能依靠别人的成果说三道四),像勃兰兑斯这样的顶级批评家更是凤毛麟角,远远低于顶级作家和一流学者的概率。
如今世界文坛的作品越来越让人不知所措,读者群体越来越小,他们难辞其咎,可惜清醒的文人学者不多,没有下功夫探讨这个原因。比如说,对普通读者来说,批评家炒作了近一个世纪的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只能束之高阁,《月亮和六便士》却能一口气读完,阅读时既能看见一个个性鲜明的主人公,又能发现一个象征主义画家的原型,收获是双重的。因此,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文坛各领风骚的现代派中,毛姆能坚持传统写作并取得成功,如今看来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毛姆周游世界,来过中国,写过一本《中国见闻》,其中一篇著名速写叫《苦力》,把中国劳苦大众的谋生状态写得冷静、冷峻、犀利而充满同情,一粒小小水珠映照出毛姆放眼世界的视野。毛姆说:我从写作中汲取的教训是,作者应该从创作乐趣中得到酬报,从思想负担的释放中得到回报;对其他东西不必介意,表扬还是苛评、失败还是成功,都应该在所不计。
记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外国文学季刊》做审稿编辑,《月亮和六便士》先在季刊发表而后成书出版,我看得津津有味,手不释卷。编辑部诸位对毛姆为什么使用了这样一个书名猜测各异,各抒己见,一位老同事最后结论说:月亮应该指艺术,六便士当指世俗价值观。三十多年过去,如今我亲手把《月亮和六便士》译出,我觉得毛姆没有这样的观念。无论是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跌宕起伏的生命轨迹,还是毛姆在小说中构建的故事情节以及相当篇幅的夹叙夹议,传达给读者的信息应该是:月亮重要,六便士也重要,性格即命运,命中注定哪样就是哪样。

苏福忠
甲午年中秋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