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京华通览·颐和园

書城自編碼: 324939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地方史志
作者: 翟小菊编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200134339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03-01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93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亚洲经济发展与模式分析
《 亚洲经济发展与模式分析 》

售價:NT$ 498.0
零基础制作栩栩如生的立体纸艺花
《 零基础制作栩栩如生的立体纸艺花 》

售價:NT$ 274.0
第三帝国图文史(修订版):纳粹德国浮沉实录(彩色精装典藏版)
《 第三帝国图文史(修订版):纳粹德国浮沉实录(彩色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941.0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历史秘辛与未来挑战
《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历史秘辛与未来挑战 》

售價:NT$ 386.0
中国社会经济史
《 中国社会经济史 》

售價:NT$ 498.0
犯罪心理X档案:法医精神科医生真实办案手记(第一季)法医精神科医师心理解剖手记
《 犯罪心理X档案:法医精神科医生真实办案手记(第一季)法医精神科医师心理解剖手记 》

售價:NT$ 269.0
台湾农业产业发展研究
《 台湾农业产业发展研究 》

售價:NT$ 549.0
流风回雪:六朝名士的庙堂与山林(论衡系列)
《 流风回雪:六朝名士的庙堂与山林(论衡系列) 》

售價:NT$ 381.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93
《 京华通览 会馆 》
+

NT$ 293
《 京华通览 中山公园 》
+

NT$ 293
《 京华通览·圆明园 》
+

NT$ 293
《 京华通览·琉璃厂 》
+

NT$ 293
《 京华通览 天桥 》
+

NT$ 293
《 京华通览 什刹海 》
內容簡介:
本书是《京华通览》的一个分册。作为通俗介绍北京地标性历史风物的图书,由作者经细致的调查走访,撰写,配以丰富的图片资料,以颐和园历史档案为基础,侧重编纂记述了颐和园古代历史文化遗产的发生、发展、管理及其沿革的历史,并有重点地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颐和园的保护、建设和管理的基本情况。横及中国历史、建筑、园林、文学、美学、书法等诸项学科。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關於作者:
翟小菊,北京颐和园学会秘书长
內容試閱
颐和园修建的特殊历史背景
伴随着几千年封建帝制历代兴建的皇家园林,大多毁于朝代更替时的战火。虽然现代考古发掘,已然揭示了许多地下埋藏的残基柱础、水道池岸,但凭此恢复完整的苑囿尚未可与恢复宫殿建筑相比,难以取得科学的较为准确的原貌,因为园林的神韵,更在于山水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布置。现代对于古代园林的认识,特别是宋元以前的园林,更多依赖于文献和中国历代的山水画卷。明清以来,因尚有较多实物存在,得以对包括皇家园林在内的明清园林有较为具体深入的认识。颐和园是中国皇家园林现存最为完整的实物例证,由于文献、档案、资料的记载翔实,所以其在深入研究方面具有独占鳌头的优势。
首先是建造的历史时代。虽然清朝末年光绪十二年(1886),清内务府档案已有了在兴办海军学堂的名义下,在清漪园的遗址上兴建排云殿的明确记载,但是以颐和园的园名正式宣布重建毁于咸丰十年(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清漪园,却是光绪十四年(1888)的光绪诏谕。这时,上距咸丰十年(1860)万寿山、清漪园与圆明园同时焚毁28个年头;下距最后一个封建帝制朝代的消亡仅有23个年头。这样,修建颐和园是中国延续几千年封建帝制的皇家最后一次大兴土木。可以断言,这是一个多世纪以前,中国土地上最大的工程和最大的工地。光绪十四年(1888)至光绪二十年(1894),颐和园工程告一段落,当园林的主人慈禧皇太后筹办六十大寿的时候,清王朝的挖墓人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处于风雨飘摇中的清王朝,在光绪二十年(1894)的甲午中日战争的炮声中,勉强结束了颐和园的复建工程。承旨督造颐和园的海军衙门,在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后,给我们留下一座堪称绝响的皇家园林一个不可能再产生的中国古代园林的门类。在中国末代封建王朝的历史上,从乾隆十五年(1750)至宣统三年(1911),颐和园是清代最高统治阶层政治活动、宫廷生活和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舞台。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进程,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
颐和园的艺术成就与价值
颐和园的前身万寿山清漪园是清代分布在北京西北郊皇家园林区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它的建成,填充、丰富了从畅春园、圆明园到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数十里空间的山水楼台点缀,最终完成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庞大的皇家园林景观群体的建设。从平面布局来看,三山五园中唯一以改造自然水体为主景的清漪园,实际成为三山五园的景物构图中心。万寿山佛香阁和园内主体建筑以及湖上点景构成的中轴线,东至圆明园,西至静明园,经过潜心的规划,设计出大致相等的空间距离。以清漪园建成为标志的三山五园总体规模的实现,是清王朝达到极盛时期的综合国力在皇家园林建设中的集中反映。三山五园总体规模的实现是中国封建社会有限的几个强盛的高峰之一,也是在皇权统治下,都城、宫殿、园囿等营造建设中屈指可数的高峰之一。
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其时已是乾隆九年(1744)圆明园建成六年之后。圆明园是经过康熙、雍正、乾隆前后数十年的经营,不断增建、扩建,以挖池堆山、平地造园为主要手法,所完成的包含100多个景区的集景式园林。清漪园却是在自然的山水框架里,一次性规划,一次性连续12年不间断地施工,立足于一个大园子结构,用高阁、长廊、长堤、大岛、长桥这样一些大尺度并具有很高造景观赏性的园林建筑物,所构筑的宫苑气魄宏伟、色彩浓丽、金碧辉煌,处处刻意突出皇家气派,并以此在三山五园中独树一帜,因而乾隆皇帝在诗中写道: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可见,清漪园是乾隆在三山五园中得意的压卷之作。
清漪园建成后,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皇帝御临,据《起居注》《奏案档》中记载:乾隆皇帝游园132次,留下1500余首咏清漪园的诗文;嘉庆皇帝游园265次,最多的一年达17次;道光皇帝来园142次;咸丰皇帝来园41次。此时的园林仅为御苑,皇帝从未在园中居住。咸丰十年(1860),清漪园及三山五园的其他园林同被英、法联军付之一炬。光绪十二年(1886)至光绪二十一年(1895),光绪朝掌握实政的慈禧太后,挪用大量海军经费和其他款项,在清漪园的废墟上按原规模重建,并变更园名为颐和园,作为她颐养天年的夏宫。颐和园沿用了清漪园的山水、建筑和植物规划,再现了清漪园的景观风貌,根据保留至今的、相当完整的颐和园工程清单分析,颐和园忠实地复建了清漪园最主要和最精彩的部分;在不违背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由于局部使用功能的改变,而调整了少数建筑群的平面布局,这里有两处较大的改动值得说明。第一,佛香阁下的大报恩延寿寺改建为排云殿,但是,依旧按照大报恩延寿寺依山爬升的殿座叠落布局,无损原有的磅礴气势,使用功能的改变没有影响建筑外形的改变,使万寿山上的建筑群所形成的影廓,仍然层次清晰、蔚为壮观。无论是从佛香阁顶层俯瞰,还是从湖边的云辉玉宇牌楼下仰视,都能感受到建筑宏伟气势所生发的艺术感染力。第二,在东宫门内仁寿殿(原勤政殿)北侧的怡春堂遗址,兴建了高21米,三层的德和园大戏楼。就建筑的绝对高度来比较,德和园大戏楼仅次于佛香阁,位居园内第二,远高于仁寿殿和周围的生活寝宫区。在其顶层,既能俯视眼下的层层院落,又是眺望园内全景和园外借景的最佳观赏点。这处改变是为了满足宫廷演戏活动的需要,特别是处于成熟过程中的京剧艺术演出规模的需要。现存的当时清宫样式房的图纸,还有关于这座戏楼选址的其他方案,包括和慈禧寝宫乐寿堂合而为一的方案,方案中大戏楼倒座在昆明湖岸边。无疑,敲定的位置是最佳的选择。纵观全园,建筑物的分布是北实南虚、东实西虚,大戏楼的兴建,增强了全园的虚实对比,极大地丰富了以建筑物顶部轮廓为主要组成元素的园内东部的天际线。从这两个变化看来,颐和园的复建不但忠实于清漪园的原有规划布局,而且在充分理解原有规划设计思想方面,抓住了它是一个完整的大园子的设计宗旨,力求每一个局部都是全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果说圆明园的结构是在统一中求变化,那么颐和园继承了清漪园造园思想的内核在变化中求统一。说得更形象一些,圆明园是一部中短篇小说合集,颐和园却是一部长篇小说,一部围绕一个主题、洋洋洒洒数十万言的鸿篇巨制。
颐和园占地约3平方公里,水面约占四分之三,是一座大型的山水园林。万寿山和昆明湖构成了这座皇家园林的主体框架。园林在自然山水基础上经人工改造,规模宏大、建筑精美,体现出皇家气派。全园100余处景观,分为宫廷区(包括生活区)和苑景区。宫廷区在东宫门内,分为朝政和生活两个区,朝政区以仁寿殿为中心,是慈禧与光绪帝从事内政、外交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生活区主要建筑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三座大型院落,是慈禧、光绪及其后妃居住的地方。整体建筑格局规整,显示出皇家宫殿庄重、威严的等级。青灰色的屋顶和庭院的花草树木又营造了园林的活泼氛围。生活区背山面湖,所有建筑均有游廊串联,东可通大戏楼,西可达长廊。慈禧寝宫前的水木自亲码头,是她从水路出入颐和园的门户。庭院中叠石、假山及富有寓意的陈设、花木,构筑出中国皇家园林追求的理想居住环境。殿堂中珍藏着4万余件文物,都是帝后使用过的原物。苑景区占全园总面积的十分之九,由昆明湖、万寿山前山和后山及后溪河(亦称后湖)组成。万寿山的前山,平缓舒展,面对浩渺的昆明湖水面,景色开阔。后山峰回路转,山脚下一条后溪河蜿蜒曲折,极为幽静。7万平方米的各式宫殿、寺庙和景点建筑,因地制宜地分布在山水框架之中,既有皇家园林的恢宏,又充满了天然之趣。这种分布高度体现出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万寿山前山中部以佛香阁为中心,层层上升的建筑形成金碧辉煌的中轴群体,气势磅礴,突出了皇家园林的造园主题。佛香阁八面三层高41米,阁内有8根通长的铁梨木柱承重,屋顶用35种184172件琉璃瓦组成,是中国古代建筑工艺中的珍品。阁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昆明湖巨碑,西侧有五方阁和用207吨纯铜铸成的宝云阁,它们均为中国传统建筑、工艺的优秀代表。四周还有众多的亭、台、楼、阁供人登临俯览昆明湖的景色。湖山之间,连接万寿山前山建筑群的彩画长廊长达728米,绘有14000余幅彩画,是中国园林巨型画廊的代表。昆明湖自然清秀,具有江南的神韵。湖中三座大岛,较好地表现出中国园林追求的具有寓意的海上仙山传统修造模式。其中的南湖岛以一座长达150米的十七孔桥通向东岸,创造了昆明湖水景中极为壮美的景观。昆明湖西部的西堤,仿照中国杭州西湖著名的苏堤而建,堤上建有6座不同形式的桥梁,景色与园外西山嵌合,形成一幅绝妙的山水画卷。北京西山起伏的山脊,是颐和园西部真正的天际线,是颐和园结构框架的重要组成。颐和园将西山外景借入园内,在现存的中国古代园林中被视为最佳的借景范例。万寿山后山中部是仿照中国西藏著名的古庙桑鸢寺建造的汉藏式寺庙建筑群,后湖中心是仿照中国江南临水的街市建造的买卖街,东部是仿照中国无锡民间私园寄畅园修建的园中之园谐趣园,从中国西部高原到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色,被高度和谐地浓缩在一处园景画面之中。其各具民族风情的建筑,反映了中国造园艺术的高超水平。后山还有几处精巧的小园,由于咸丰十年(1860)、光绪二十六年(1900)两次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军的破坏,仅存遗址。
颐和园的园林造景,融合了中国绘画、诗歌和文学意境,成功地造就出中国皇家园林宏大的气势、辉煌的色彩及与山水绿化环境的充分协调关系。中国古代封建秩序、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渗透于全园之中,典型地反映了中国皇家园林特有的精神追求。首先是中国哲理阴阳虚实的对比关系,通过山水对比的布局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其次,全园宫殿建筑的组合排列,遵循了儒家学说所规定的纲常伦理;而昆明湖上三座仙岛的设置,又是道家希求长生不老思想的体现;构筑于万寿山上的寺庙佛阁,又显示了祈求佛陀庇护的愿望。这一切均倾注于充满诗情画意的湖光山色之中,并且了无痕迹,达到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园林不但再现了清漪园的景物,而且继承和再现了自秦汉以来皇家园林的规制和内容。它是中国园林利用自然山水,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实现建筑美与自然美融糅一体的成功范例。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研究中国皇家园林和中国近代历史、建筑、美学、宗教、人文、环保等多种学科最好的实物素材。
20世纪90年代,昆明湖经过国家级的科学技术鉴定,湖泊的历史气候、植被、水质、生物遗存、地磁演化等数据对北京的环境保护具有实际参考价值。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后一座丰碑
在现存的清代档案内,保留着修建颐和园完整的工程清单,这些清单记录了从光绪十六年(1890)底至光绪二十年(1894)颐和园工程每五天一次所呈报的工程进度,其工作内容,按建筑物名称开具清楚。若摘编某建筑物专项,则该建筑从刨槽至彩绘竣工,不但工序清楚,而且工艺做法、用料情况也十分详细。其中还反映了建筑名称的改变、雨季停工、春节前后休工等细节,包工木厂(施工厂家)等也都有明确记载。除工程清单外,档案材料中还有工程拨款数额、来源,建筑材料的价格、运输费用,以及不同工种的日工资等种种在销算簿册中所反映出的具体资料。分散收藏在档案馆、图书馆和高等院校中的有关样式雷和算房高家族的大量图纸和文字材料,则形象全面地反映了颐和园修建过程中规划设计程序和工程有关数字测量等大量信息。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颐和园是以中国传统的规划设计程序、传统的建筑形式、传统的建筑材料、传统的工艺流程做法、传统的大型工程的管理体系和传统的匠作组织所完成的一座规模浩大的古代园林建筑群。这一切集中在光绪十二年(1886)至光绪二十年(1894)[工程清单延续至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初]近10年的时间内完成。颐和园现存那个时期的古建筑66759.9平方米,如果加上中华民国时期拆除、塌毁的建筑和游览区以外的附属建筑统计,全部建筑面积不低于7万平方米。接近明清两代400余年所营构紫禁城建筑面积的二分之一。在10年中,建成如此规模的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史上所罕见的。
从园林建筑形式的类型来看,颐和园中几乎罗列了古代所出现过的所有类型,殿堂厅馆、亭桥廊榭、塔台楼阁、轩舫肆关,应有尽有、丰富多彩。可贵的是,它们都基本符合清代营造则例的一般规范,同属一个历史时期的风格。这对如此规模的建筑群来说,更加突出了全园的整体统一、和谐完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颐和园的建筑风格有着强烈的个性特征,有着那个时代的烙印。不但和同类性质的北海公园中的清代早、中期的建筑有着可辨的差异,即使和仅存的个别清漪园的建筑相比较,也能感觉到尺度、比例的区别,特别是在斗拱的细部,装饰纹样、石雕手法上就更加明显。
无可讳言,清漪园的兴建,是在清代的极盛时期,而颐和园的修建则是在清王朝的末世,其政治氛围、经济实力,已经和乾隆早期情况不可同日而语。这个不能排除的历史背景,同样在颐和园的工程质量中表现了出来。室内装修水平应是差距最大和最有说服力的证据了。何况清漪园尚有30多处大、小遗址,是颐和园修建时所没能予以复建的。以上所说的一些缺憾,对于一座以总体宏观气势取胜的皇家园林来说,尚不致掩盖它的精华所在。其主旋律的光彩,依然从建筑造景的强音与周围的自然山水取得优美的共鸣。颐和园与其他一切经得起历史长期考验的人类文明创造一样,为现代和后世的不同审美趣味的人们所接受、所赞叹!
中国古代建筑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保留至今的经典实物,包括城池、宫殿、园林、陵墓、寺观、石窟、民居、坛庙、塔坊、河渠其中许多是由当时最高统治者皇帝亲自主持或发布诏令建造的。往往这些建筑物最能代表当时在建筑领域内所能达到的最高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水平。因为只有最高统治者的介入,始能动用全国的财力、物力、人力和智力。19世纪末,人类已经开始进入现代文明。由皇家主持决策,成千上万能工巧匠付出智慧和血汗所建成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次大兴土木。无论规模还是艺术水平都能列入古代园林建筑的精品行列,成为在现代建筑兴起之前,中国古代建筑所树立的最后一座丰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园林的山水、建筑、花木、文物受到充分的重视和保护。1949年4月成立颐和园管理处,国家投资巨款对颐和园进行重点修缮保养。1957年10月20日,北京市政府公布颐和园为第一批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3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颐和园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入20世纪90年代,颐和园在对原有古建进行认真保护的基础上,又在清漪园遗址上按原样重建了四大部洲、苏州街、景明楼、澹宁堂等建筑群。1990年冬季的昆明湖清淤工程,将湖中积压了240年的淤泥清除干净。之后,又对万寿山进行了彻底治理和全面绿化,使园林的楼台亭阁越发辉煌,湖光山色更加秀丽。1992年,中国的权威人士评定颐和园为世界上造景丰富、古建筑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1997年,颐和园成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1998年,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国际佛罗伦萨宪章中保护世界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的规定,派出专家对颐和园进行了严格的考察认定:1.北京的颐和园,是对
中国风景造园艺术的一种杰出展现,将人造景观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2.颐和园是中国的造园思想和实践的集中体现,而这种思想和实践对整个东方园林艺术文化形成的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3.以颐和园为代表的中国皇家园林,是世界几大文明的有力象征。鉴于园林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珍贵的遗产价值,1998年12月2日,颐和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作为遗产,颐和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那些闪光的高度历史文明,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内容,为新世纪人类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在首都向世界大都会发展过程中,颐和园是北京持续发展过程中值得骄傲的民族历史文明象征,是古都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首都一流园林城市的优势资源,是北京西北部城市规划的重要战略要素。作为博物馆式皇家园林,颐和园发挥着古典园林型城市公园的作用,它是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弘扬祖国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是展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成果的窗口。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