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植物手绘艺术:关于热爱、探险与发现的自然之旅

書城自編碼: 324548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绘画
作者: [英]海伦·拜纳姆、[英]威廉·拜纳姆
國際書號(ISBN): 9787568041409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09-0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128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好销售,不违心:在你的舒适区内拿订单
《 好销售,不违心:在你的舒适区内拿订单 》

售價:NT$ 330.0
阿富汗史:骑驰在风暴中的国度
《 阿富汗史:骑驰在风暴中的国度 》

售價:NT$ 549.0
背影2
《 背影2 》

售價:NT$ 386.0
她的罪名
《 她的罪名 》

售價:NT$ 279.0
巨变与突围:碰撞中的清帝国:1644—1840
《 巨变与突围:碰撞中的清帝国:1644—1840 》

售價:NT$ 437.0
变态心理揭秘
《 变态心理揭秘 》

售價:NT$ 279.0
非洲三万里(2024版)
《 非洲三万里(2024版) 》

售價:NT$ 381.0
不思而美:一个人的心灵简史带你美学漫步 让美成为修正生活的意志 从细节中看见大江大河 助你找到更多打开自己的可能
《 不思而美:一个人的心灵简史带你美学漫步 让美成为修正生活的意志 从细节中看见大江大河 助你找到更多打开自己的可能 》

售價:NT$ 32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89
《 色彩搭配设计师必备宝典 》
+

NT$ 922
《 色彩与光线:写实主义绘画指南(珍藏版) 》
+

NT$ 1185
《 色彩的性格(2016) 》
+

NT$ 449
《 色彩搭配的黄金法则---新手设计师必读-W 》
+

NT$ 564
《 色彩的秘密语言 》
+

NT$ 1742
《 色彩解析:文艺复兴以来的颜色发展史 》
編輯推薦:
1.博物馆级别珍藏巨作
书中作品来自享誉全球的英国皇家植物园、大英博物馆、大英图书馆、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等权威机构,非常精美且极为珍贵。
2.科学与艺术相互碰撞的完美巨作
首次呈现达芬奇、丢勒等艺术大师以及达尔文、林奈等著名生物学家的植物手绘杰作,读者可以更生动地理解:在过往的时代,科学和艺术是如何相辅相成地发展与进步。
3.80余位艺术家独具魅力的植物手绘作品
透过独具魅力的植物手绘作品,读者领略到的将是80余位艺术家藉由对植物的热爱,从而踏遍千山万水,展开了形式各异、精彩纷呈的人生之旅。
4.接近自然、贴近艺术的完美想象
对于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的现代读者来说,本书不但能够让你接近自然、贴近艺术,更能够让你被这些植物手绘艺术家的热情、冲动、坚持所打动,在现代生活中发现那些真正能让你无比热爱、保有好奇心、充满想象力的事物!
內容簡介:
植物艺术是实用性与美学的结合体,植物手绘艺术在植物艺术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实践并见证了艺术与科学的交融:艺术家们通过绘画来融入植物的世界,他们观察和理解植物的细节,并且将这些细节捕捉和记录到图像里,以精湛的技艺再现了物种的千姿百态。
本书内容共分为四章,按照植物手绘艺术被创作的不同目的而分为现场写生、科学研究、艺术创作和赏心乐事。每章内容以艺术家为单元,按照艺术家的出生日期由前至后排列。每章收录的艺术家在知名程度和专业程度上都有所不同。为了尽可能多地呈现精彩的植物手绘图,作者收录作品的标准是但凡图中出现的多半植物能被识别和辨别即可,因此读者们在本书中既可以看到初级的草稿图,也可以欣赏到完善的作品。
透过艺术,透过植物,透过艺术家们为了采集植物、刻画植物而踏遍千山万水的旅程,读者将能生动体会热爱、专注、探险能够给生命带来的非凡乐趣和深刻意义。
關於作者:
对植物和园艺的兴趣贯穿了海伦﹒拜纳姆和威廉﹒拜纳姆的一生。
如今,二人正在英国萨福克郡打理一座面积约为12亩的花园。海伦曾就读于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和惠康医学史研究院(Wellcome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后在利物浦大学(University of Liverpool)任医学史讲师。她目前为一名自由职业讲师、编辑和作家,同时也是伦敦大学学院人类学系的荣誉研究院。海伦曾与威廉﹒拜纳姆合著《植物发现之旅》(Remarkable Plants That Shape Our World,2014),独自撰写《吐血:结核病历史》(Spitting Blood: The History of Tuberculosis,2012),与威廉﹒拜纳姆合作编辑《世界名医录》(Dictionary of Medical Biography,2007)和《医学大发现》(Great Discoveries in Medicine,2011),与他人合作编辑《疾病录》(Biography of Diseases)系列。对植物和园艺的兴趣贯穿了海伦﹒拜纳姆和威廉﹒拜纳姆的一生。
如今,二人正在英国萨福克郡打理一座面积约为12亩的花园。海伦曾就读于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和惠康医学史研究院(Wellcome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后在利物浦大学(University of Liverpool)任医学史讲师。她目前为一名自由职业讲师、编辑和作家,同时也是伦敦大学学院人类学系的荣誉研究院。海伦曾与威廉﹒拜纳姆合著《植物发现之旅》(Remarkable Plants That Shape Our World,2014),独自撰写《吐血:结核病历史》(Spitting Blood: The History of Tuberculosis,2012),与威廉﹒拜纳姆合作编辑《世界名医录》(Dictionary of Medical Biography,2007)和《医学大发现》(Great Discoveries in Medicine,2011),与他人合作编辑《疾病录》(Biography of Diseases)系列。
威廉﹒拜纳姆拥有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和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目前为伦敦皇家内科医学院(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 of London)院士和伦敦大学学院医学史荣誉教授。威廉著作颇丰,其所著作品包括《科学小历史》(A Little History of Science,2013)、《医学史简论》(The History of Medicine: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2008),编辑作品包括《医学史百科全书》(Companion Encyclopedia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1993,与罗伊﹒波特Roy Porter合编)以及《科学引言牛津字典》(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Quotations,2005)。
目錄
序言:难以抑制的记录冲动
第一章 现场写生
探险考察
马克﹒凯茨比
托马斯﹒贝恩斯
詹姆斯﹒奥古斯塔斯﹒格兰特
约翰﹒柯克
约翰﹒缪尔
弗雷德里克﹒安德鲁斯﹒沃波尔
玛格丽特﹒梅
植物采集
威廉﹒巴特兰
弗朗西斯﹒马森
威廉﹒伯切尔
玛利亚﹒格雷厄姆﹒考尔科特
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
弗里德里希﹒卡尔﹒莱曼
海伦﹒福克纳
业余爱好
理查德﹒德雷尔
弗朗西斯﹒霍尔
约翰﹒艾尔
罗伯特﹒尚伯克
约翰﹒钱皮恩
查尔斯﹒帕里什
艾萨克﹒德黑什
圣地亚哥﹒柯蒂斯
皇家使命
亨德里克﹒冯﹒里德
尼古拉斯﹒维特森
胡安﹒德拉﹒切达和阿达纳西奥﹒埃切维里亚
约翰﹒里维斯
威廉﹒斯文森
约翰﹒卡斯卡特
第二章 科学研究
同侪之首
卡尔﹒林奈&查尔斯﹒达尔文
博物学家
康拉德﹒格斯纳
法比奥﹒科隆纳
玛丽亚﹒西比拉﹒梅里安&乔安娜﹒海伦娜﹒赫罗尔特&
多萝西娅﹒玛利亚﹒格赛尔
尼科罗﹒瓜堤利
哈里特﹒司各特&海伦娜﹒福德
查尔斯﹒多哈特
毕翠克丝﹒波特
植物园手绘创作
弗朗西斯﹒鲍尔
约翰﹒泰雷
威廉﹒杰克逊﹒胡克
沃尔特﹒胡德﹒菲奇
尼古拉斯﹒布朗
玛丽﹒格里尔森
植物学家
约翰﹒史蒂文斯﹒亨斯洛
威廉﹒格里菲斯
约瑟夫﹒道尔顿﹒胡克
玛丽﹒安﹒斯特宾
查尔斯﹒马里斯
奥托﹒施塔普夫
亚瑟﹒哈利﹒丘奇
第三章 艺术创作
艺术中的大自然
列奥纳多﹒达﹒芬奇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
约翰﹒康斯太勃尔
吉川广溪
塞缪尔﹒帕尔默
约翰﹒拉斯金
查尔斯﹒雷尼﹒麦金托什
艺术家与赞助人
巴斯蒂安﹒希德尔
沙菲﹒阿巴斯
乔治﹒狄俄尼索斯﹒埃雷特
皮埃尔-约瑟夫﹒雷杜德
出版物中的植物像
阿尔弗雷德﹒里奥克勒
冈田之富
奥利弗﹒科茨﹒帕尔格雷夫
穆里尔﹒道森
安妮﹒陶德﹒道登
维奥莱特﹒艾米丽﹒格雷厄姆
打散工的画家
约翰﹒希尔
西德尼﹒帕金森
约翰﹒杜迪
费迪南﹒鲍尔
康拉德﹒马腾斯
爱德华﹒李尔
爱德华﹒明钦
第四章 赏心乐事
约翰﹒詹姆斯
弗朗西斯﹒尼科尔斯
海伦﹒雪莱&玛格丽特﹒雪莱
约翰﹒戴
安﹒斯特宾
约翰﹒特拉赫恩﹒莫格里奇
玛丽安﹒哈里特﹒马森
劳拉﹒金
安妮﹒莫尔斯
更多信息
人名索引
植物名称索引
植物名称说明
插图版权
致谢与作者简介
內容試閱
难以抑制的记录冲动
无论是画画还是做模型,初衷都是一样的,都是因为人们抑制不住心中那股将吸引他们目光的美好事物记录下来的冲动。为什么对于他们来说,仅仅赏心悦目是不够的呢?对于我来说,不管我画出的结果有多烂,反正不画出来我是不会罢休的
这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作家和插画家毕翠克丝﹒波特(Beatrix Potter)在青少年时期写下的文字。那时的她还是一个痴迷于自然界的困惑少女。所幸的是,波特在此后的成长过程中一直秉承着这份记录美好事物的冲动,并且以一系列家喻户晓的儿童绘本的出版达到了她绘画生涯的顶峰。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波特也创作了很多精美的植物手绘图。这些图片展现了波特精湛的绘画技巧,与烂一点也不沾边。在波特描述的记录中反馈出了对所见事物的冲动,道出了本书收录的所有艺术家的心声。这些艺术家来自不同职业,有科学家、插画家、采集人和探险家。尽管他们职业不同、年龄各异、专业水平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即他们都对手绘植物抱有热情。这些艺术家们通过绘画来融入植物的世界,他们观察和理解植物的细节,并且将这些细节捕捉和记录到图像里。如果植物转瞬即逝的美,例如花瓣的光泽、粉尘状花粉的细部、叶片微斜的角度,都可以在手绘图中得以展现,那么不规则的根茎形状和粗糙的树皮质感等持久性的植物特征则更容易以绘画的方式呈现。有些人期待通过植物手绘来成名,或者至少可以靠此谋生。但那些进行植物手绘的科学家、旅行家和植物采集人则将植物手绘图视为备忘录。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手绘仅仅是兴趣使然,无需其他动机。
尽管毕翠克丝﹒波特并不是以植物手绘为主题的图书中最常见的艺术家,但她绝对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以及为了不同目的进行手绘创作的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本书旨在记录和展现这些艺术家为植物手绘艺术做出的努力和进行的探险,以及那些点燃了他们想象力的植物们。

什么是植物手绘图?
一张有效的植物手绘图既可以是用铅笔寥寥几笔勾画出的速写图,也可以是用蘸有乌贼墨或印度墨的钢笔特意描摹而出的钢笔画。事实上,英语国家直到17世纪晚期才开始出现手绘(sketching)艺术,至少sketch这个英文词(来自德语词skizze或荷兰语词schets)是在这个时候才出现的。德语词skizze形成于17世纪早期,发音近似意大利词schizzo,意为快速泼洒或泼溅。这个词意似乎很好地传达了本书中收录的大部分植物手绘图被创作时的动感和即时性。法语和西班牙语里相应的词语分别为esquisse和esquicio,来源都可以追溯至拉丁语词schedius。手绘之所以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活动,部分归因于手绘所需材料越来越容易获得。在15世纪的欧洲,随着纸张价格变得越来越低廉,而且供应日益充足,绘画得以广泛普及。在此背景下,手绘图也演变成为积累和保存视觉信息的方式。淡彩、水彩、哑光彩,甚至小范围实验性的油彩等色彩的运用,为植物手绘增加了复杂性。15世纪70年代早期,德国版画家兼油画家马丁﹒施恩告尔(Martin Schongauer)在研究三种不同品种的牡丹时创作的写生图被认为是最早的植物手绘图。其中关键的一点是,这幅作品是艺术家现场写生创作的,而非从记忆中调取或者别处临摹的。在此后的1473年,施恩告尔在他创作的油画《玫瑰园中的圣母》(Madonna of the Rose Garden)的背景中再现了这一植物写生图。就植物手绘而言,仓促的速写、深思熟虑的研究(例如施恩告尔的创作)以及即将要完成的画作,三者之间的区别仅仅是程度问题。因此,在本书中,我们将网撒得更广了一些,把不同风格、不同材质以及为了不同目的创作而成,但都同样精彩的手绘图囊括了进来。正式的植物学艺术可能会受到艺术和科学传统的双重束缚,但手绘赋予了艺术家们探索和表达的自由。
18世纪末以前,手绘图册基本都是定制出版物,并不面向市场销售。但喜爱手绘的人们已经开始运用多种多样的媒介来记录身边的事物,例如记事本、账簿、野外笔记本、课本练习册、高级牛皮纸,甚至几张零散的白纸。有时,人们还会把这些材料裱糊或者装订起来,做成图册、工作手稿、信件集、标本册以及备忘录。瑞典生物学家卡尔﹒冯﹒林奈(Carl Linnaeus)和英国博物学家马克﹒凯茨比(Mark Catesby)甚至曾经在信封背面和扑克牌上作画。这说明,任何精心准备的工作可能都少不了随性就地取材。这个时期的手绘图通常会在不同人之间手手相传,并且在流传中随着后人添加的观感及思考笔记而逐渐丰富起来。此类笔记本中最著名的当属出自文艺复兴时期的博学家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之手的记事本。达﹒芬奇的笔记本图文并茂,记录了他对多个学科进行思考和研究的所得,也是我们探索这位天才的思想方式的知识宝库。尽管我们之间很少有人能够达到达﹒芬奇的智慧和艺术高度,但用笔记本记录生活我们还是可以做到的。
私人性质的手绘图因为并非为公众欣赏所作,所以创作者通常在用完之后就将其束之高阁。但伟大的比利时植物学家兼画家皮埃尔-约瑟夫﹒雷杜德(Pierre-Joseph Redout)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创作的植物小品画,却因艺术家的盛名而被整理、收藏和追捧。还有一些植物手绘作品介于私人和公众之间,在本国范围内被艺术鉴赏家们和植物痴迷者们交口称赞。但这些有潜力成为人类精神财富的艺术作品,面对变幻的世事、保存的不确定性以及搜集者的无所不在,也变得脆弱不堪。曾任英国国王御用医生的弗朗西斯﹒尼科尔斯(Francis Nicholls)创作于18世纪的羊皮纸手稿在二战中伦敦大轰炸后的废墟里被人发现抢救;英国植物学家威廉﹒格里菲斯在印度时所做的笔记被像垃圾一样扔在东印度公司的地下室里;哥伦比亚植物爱好者圣地亚哥﹒柯蒂斯(Santiago Corts)创作于19世纪的哥伦比亚花卉图却经由塞浦路斯来到了位于伦敦克佑区的皇家植物园邱园(Kew),究其原因,至今无人知晓。但我们又是幸运的,因为那些本来并非为后世子孙创作,甚至创作者并没打算长期保存的手绘图,现如今在世界各地被收藏和展览。正因为这些作品无比脆弱,以至于转瞬即逝,因此能够将它们再次带入公众视线,我们也倍感荣幸。

章节内容编排
纯植物艺术是高雅而华丽的。艺术中自然主义的重要性,以及精确植物鉴别的迫切需要,这两个因素的相互交织,构成了人们通常所熟知的纯植物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其实除了上述两个因素之外,植物命名学(给植物取名)以及植物分类学(识别物种之间关系)也是纯植物艺术发展过程的构成因素。随着植物科学的日益成熟,人们对植物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简单来说,植物艺术就是艺术与科学、实用性与美学的结合体。植物手绘也在植物艺术的发展中起到了促进作用。本书中收录的许多植物手绘作品都符合上述描述,但在本书中我们也试图采用一些新的角度来看待这些作品,以及尽量收录更多像英国植物学家约瑟夫﹒道尔顿﹒胡克爵士(Joseph DaltonHooker)这样兼具艺术性与科学性的植物手绘大师的佳作。
手绘自有其规则,但也允许个性化表达。这一理念也被应用于本书的内容编排。本书中只收录已逝艺术家的植物手绘图,作品按照艺术家生活的时代排列,从15世纪自然主义的兴起开始,至20世纪晚期结束。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例如西方的自然主义遇到东方对自然世界迥然不同的诠释,使不同的艺术风格在本书中发生了奇妙的融合。创作于日本、中国和印度的手绘作品很好地捕捉了这种东西方交融的精髓,表明植物在审美、科学和商业方面引发人们的兴趣,是一种全球现象。
植物手绘图既可由户外写生所得,也可在工作室创作而成;素材既可来自野外,也可采于自家花园。手绘创作的动机也因人而异。本书内容共分为四章,分别为现场写生、科学研究、艺术创作和赏心乐事。每章内容以艺术家为单元,按照艺术家的出生日期由前至后排列。当然,有些艺术家可能会因其绘制的不同作品而出现在多个章节里。每章收录的艺术家在知名程度和专业程度上都有所不同。我们在组织内容时的指导原则是注重作品本身,而非艺术家的声望。为了尽可能多地呈现精彩的植物手绘图,我们收录作品的标准是但凡图中出现的多半植物能被识别和辨别即可,因此读者们在本书中既可以看到初级的草稿图,也可以欣赏到完善的作品。
手绘艺术家们用他们的生花妙笔在一张张白纸上描绘出了栩栩如生的植物世界。虽然摄影的发展也带来了众多长处,但缺乏经验的摄影师用早期相机拍出的照片往往是灰蒙蒙一片,且画质极差,难以企及手绘作品中植物的鲜活和生动。尽管如此,相机还是很快地取代了速写本的角色,在户外尤其如此。曾经被视为一项重要技能的绘画,逐渐变得落伍。或许,目前发展迅猛的智能移动设备中随处可见的手绘应用软件能够扭转这种态势,尽管应用软件永远给予不了手拿铅笔或画笔在纸上作画的感觉。在支持者和实践者的共同努力下,对科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的植物艺术又重新走向繁荣,而手绘则是植物艺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正如19世纪德国植物学家朱利叶斯﹒冯﹒萨克斯(Julius vonSachs)所言:如果你没有画下来,那你就不算看到。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