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读点国史:迎风破浪——1992年的中国

書城自編碼: 316748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中國史
作者: 崇庆余杨德山
國際書號(ISBN): 9787220104824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06-01
版次: 1
頁數/字數: 304/197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1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脉络:小我与大势
《 脉络:小我与大势 》

售價:NT$ 484.0
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修订版)
《 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修订版) 》

售價:NT$ 435.0
欧洲四千年
《 欧洲四千年 》

售價:NT$ 435.0
孙中山与海南(1905—1913)
《 孙中山与海南(1905—1913) 》

售價:NT$ 429.0
故宫雅趣:紫禁城皇室生活与君臣轶事
《 故宫雅趣:紫禁城皇室生活与君臣轶事 》

售價:NT$ 484.0
金钱、奇珍异品与造物术:荷兰黄金时代的科学与贸易
《 金钱、奇珍异品与造物术:荷兰黄金时代的科学与贸易 》

售價:NT$ 539.0
本该成为女王的姐妹:都铎王朝的一段悲剧
《 本该成为女王的姐妹:都铎王朝的一段悲剧 》

售價:NT$ 539.0
棺材船:爱尔兰大饥荒时期海上的生与死
《 棺材船:爱尔兰大饥荒时期海上的生与死 》

售價:NT$ 484.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19
《 读点国史:众志成城——2003年的中国 》
+

NT$ 319
《 读点国史:伟大转折——1978年的中国 》
+

NT$ 319
《 读点国史:关山飞渡——1962年的中国 》
編輯推薦:
★ 历史是很好的教科书;
★ 12节点,浓缩新中国国史精萃;
★ 1992年之里程碑意义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改革开放跃上新台阶;
★ 一日轻松读国史:感名家学术精粹,品朴实畅达文字
☆ 轻松读国史
☆ 品名家精品
☆ 感辉煌时代
內容簡介:
中共中央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本丛书分别选取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这些年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本书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叙述了非常重要而又极不平凡的1992年中国发生的大事:在这一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改革开放跃上了新台阶;在这一年,对外开放的新格局逐步形成;在这一年,肩负重大历史使命的中共十四大胜利召开,*次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次提出特区,*次提出一国两制,*次提出了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的观点。
读点国史:辉煌年代国史丛书选择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一年一本,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了这一年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描述其经济政治发展状况和社会风貌,论述其在新中国65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
丛书共12卷,分别为:
《新元初始1950年的中国》 中共中央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本丛书分别选取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这些年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本书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叙述了非常重要而又极不平凡的1992年中国发生的大事:在这一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改革开放跃上了新台阶;在这一年,对外开放的新格局逐步形成;在这一年,肩负重大历史使命的中共十四大胜利召开,*次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次提出特区,*次提出一国两制,*次提出了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的观点。
關於作者:
崇庆余,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次成为省部教学和科研成果评奖评委,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评审专家,两次被国家规划办认定为认真评审的专家。
杨德山,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获政治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系全国党建研究会特约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党建研究。新世纪以来,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出版过多部专著及合、译著等,曾主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重大招标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青年项目、省部级项目等多个项目。
目錄
引 言

第一章 挑战与机遇

一、国际风云变幻
◎两极格局瓦解
◎美国虽强,但实力也有限
◎中国是世界的重要一极
◎俄罗斯仍然不敢小看
◎多极化趋势形成

二、世界经济发展
◎多种矛盾尖锐
◎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缓慢
◎发展中国家失去的十年
◎亚洲的奇迹
◎独联体和东欧经济大倒退
◎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

三、为新的发展准备条件
◎势在必行的治理整顿
◎邓小平特别关注浦东
◎姚依林到上海调研
◎邓小平强调: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

四、社会主义的命运
◎苏、东剧变,给社会主义前途蒙上阴影
◎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
◎邓小平说:如果我们基本上实现现代化,那就可以进一步断言社会主义成功
◎中国向世界昭示:社会主义前景光明

第二章 春暖华夏

一、总设计师的远见卓识
◎《人民日报》社论指出:任何企图干涉中国内政的做法都是徒劳的
◎邓小平说:西方国家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

二、邓小平视察南方
◎1991年春深情论开放
◎皇甫平羊年四论
◎历史巨人纵论天下事
◎不胫而走的消息

三、政治局全体会议议大政
◎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召开
◎中枢决策
◎雷厉风行地贯彻

四、新闻界、理论界的鼓与呼
◎猴年八评
◎八论敢闯
◎《东方风来满眼春》
◎《南海春潮》
◎理论界的评说

第三章 九州共识

一、共同的企盼
◎《政府工作报告》振奋人心
◎两会其他报告深得代表赞同
◎海外媒体的报道和评价

二、会内议政与会外反响
◎政协委员进言献策
◎人大代表参政议政
◎圈内圈外评两会

三、决策层的表态
◎老同志的表态
◎政治局常委们的鲜明态度

四、思想进一步解放的地方领导
◎北京的思路
◎上海的力度
◎广东的广度
◎江苏的战略

第四章 深化改革新政策

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条例》实施
◎认真贯彻《条例》通知的下发
◎砸三铁的心理震撼

二、股份制的试点与规范
◎风雨历程
◎有法可依

三、物价改革的重大举措
◎潮起潮落
◎闯关成功
◎两项重大举措的作用

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
◎加快发展已成燃眉之急
◎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
◎国务院发展科技《纲要》颁布

第五章 对外开放新格局

一、沿海大开放
◎用好先机的广东
◎巧用地利的福建
◎西南出海通道广西
◎华北重镇天津
◎特而又大的海南
◎各具特色的沿海其他地区
◎东海海域大开放

二、沿边大开放
◎东联沿海省,西向东南亚的云南
◎变末端为前沿的西藏
◎东联西出的新疆
◎用好北疆深圳的内蒙古
◎南联北开的黑龙江
◎从内陆走向大海的吉林

三、万里长江腾巨龙
◎龙头昂起
◎龙身呼应
◎龙腰起摆
◎七省市通力舞巨龙

四、地区大联合
◎西南地区大携手
◎中南地区大协作
◎西北地区联合走西口


第六章 肩负重大历史使命中共十四大

一、序幕拉开
◎江泽民69讲话
◎军队率先响应
◎十四大筹备完毕

二、特色理论
◎系统阐述
◎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
◎指导地位

三、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的昨天
◎市场理论的历程
◎新经济体制的阐述

四、人事大变动
◎四化新步骤
◎政治局常委新成员
◎中顾委完成历史使命

五、十四大会场之外
◎邓小平: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人民的意愿
◎外界舆论反应

第七章 时代精神追踪

一、为了99.99999999%的可靠性
◎是发射中止,不是发射失败
◎辉煌的跨越
◎一箭多星成功
◎不能有百万分之一的差错

二、16块金牌的含金量
◎中国人与奥运会
◎奥运金牌榜
◎奥运精神的中国读本

三、教育要改革
◎百万爱心行动
◎高考状元奖不得

◎南京大学改革模式
◎政治理论课的困境和出路

第八章 风景这边独好

一、睦邻往来新局面
◎叶利钦游长城做好汉
◎日本天皇对侵华战争深感痛心
◎中韩建交
◎李鹏说:中国不会对周边地区构成威胁

二、有理、有利、有节
◎美国总统大选,中美关系曲折
◎香港来了个彭定康
◎法国也向台湾出售武器

三、冲击GATT
◎关在协定门外的缔约国
◎复关进展
◎税率下调

结 语
內容試閱
总前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七十周年之际,将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付梓,是从事国史研究的专业人士理应做到的分内之事。
2013年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提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把党史、国史的学习提到各项事业前进的必修课的高度,这还是第一次。《读点国史:辉煌年代国史丛书》正是落实习近平这个号召的具体行动。它以正史的姿态普及国史知识,用它的品位在读点国史中尽一份社会责任。
这套《读点国史:辉煌年代国史丛书》选择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或者引起社会加速发展并充实着重大事件的12个年份为时间节点,一年一本,各自成卷,构成了共和国历史的基本框架。
如果从完整的纪年看,1950年无疑是新中国的第一年。中国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被人们称为国之瑰宝的宋庆龄,当年是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她将1950年称作第一年的新中国。这一年,我们的共和国到处洋溢着欣欣向荣的新气象。新社会、新政府、新生活、新天地大到国家关系,小到百姓的日常起居,人们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新旧社会两重天,感受到中国的历史巨变。当然,这仅仅是开始,更为波澜壮阔的变迁还在后面。在共和国历史中,1950年之所以具有里程碑意义,就在于它是一元初始,万象更新。
1954年之所以是大业宏图,皆因这一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毛泽东主持制定了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出席重要的国际会议,提出划时代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建立国际关系新秩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令人信服的实践基础。这一年又是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后的第一年,公私合营和农业合作化运动,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完成。接下来召开的中共八大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为此,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就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这一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使整个科学文化事业呈现出勃勃生机。1956年的的确确是意气风发的一年。
从1956年至1966年的十年是共和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这其中既充满艰辛的探索,也不可避免地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这十年间,有代表性的是1962年。年初召开的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对推动国民经济全面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9月召开的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未使左倾错误在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上得到彻底纠正,而在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还有发展。国内形势困难曲折,国际局势错综复杂。印度不断在中印边界制造事端,中国军队被迫自卫反击。中苏两党分歧加剧,国际共运的争论和分歧达到新阶段。用关山飞渡来概括这一年,较为贴切。
1976年可谓大悲大喜。文化大革命这一全局性的错误至此已进入第十个年头,三位伟人相继离世,四人帮倒行逆施,唐山大地震损失惨重,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中国人民在关乎国家与民族命运的大搏斗中终于再次赢得胜利。噩梦醒来,艳阳高照。所谓激荡岁月,暗含这一年各种矛盾胶着、较量,经历着动荡和激变,代表着正义的力量终于取得了胜利的那样一种状态。
1978年是共和国历史上经历伟大转折的一年。粉碎四人帮后,我党为肃清左的影响,为发展国民经济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也遇到阻力。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全党再次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在政治、思想、组织等领域全面开始了拨乱反正,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伟大转折成为新的起点。
1984年,农村改革使粮食产量第一次突破4亿吨,基层政权建设完成了政社分离,建立了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人民公社体制不复存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对外开放迈出新的步伐,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根据一国两制的构想,中英两国政府签订了联合声明,香港问题圆满解决。这一年,可谓春潮涌动。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同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作出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确立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抓住机遇,加快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推进改革开放跃上新台阶,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船迎风破浪,驶上新的航程。
1997年,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阐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进一步阐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并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作出全面部署,确定了跨世纪发展的宏伟蓝图,明确回答了国际国内普遍关注的邓小平逝世后中国怎样继往开来的重大问题。
2003年,是中国发展进程中重要而非同寻常的一年,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的一年。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改革开放25年的实践中、从抗击非典疫情的斗争中获得重要启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中国发展观的重大进步,适应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2008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一年,也是我们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变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一年。中国人民同心同德、顽强拼搏,成功抗击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举办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加强友好交流和务实合作,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严峻挑战,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这一年恰逢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人民隆重纪念这一重要历史时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作出了部署。
2013年在新中国历史上值得书写,不仅因为这一年是新一届政府产生之年,而且因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作风和纪律切实需要加以整顿,党内腐败蔓延正在侵蚀党的肌体,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改革开放到了深水区和攻坚期,如何让多年的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而不仅仅是一句漂亮的口号;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付出了太多的资源和环境成本的代价,必须下大决心转变。这一年,以习近平为首的中共中央在治党治国治军、改革发展稳定的征程上都迈出了坚定的步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人民永续辉煌的不竭动力。
尽管有人把国史看作是中国历史自然的延伸,但我觉得国史与历代中国断代史还是有所区别的。中国是历史积淀异常深厚的国度,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史官文化高度发达,史籍经典延绵不绝,史志资料浩如烟海。按照中国史学的一般传统,是后人记前人事,盖因后人看前人更客观,档案文献的查找也更便利。但也不尽然。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其作者司马迁就生活在汉武帝时代,书中就曾记录了不少当时的人和事,无怪乎有人干脆称《史记》为实录(《汉书司马迁》)。今天人讲今天事,当代人修当代史继承的就是中国史学的这一特殊传统,尽管在秉笔直书、正视历史真相方面多多少少还是有距离和难度的。但本套丛书还是做到了存史的目的。把过去发生的事情娓娓道来,写清楚它们的来龙去脉,应了孔子所说的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和刘知幾强调的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的要求。
这套国史丛书由一批国史研究领域的专家担纲撰写,他们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功力,不会轻易受干扰和动摇。笔者相信这些著作会给读者以不同的感受。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