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帝国的兴衰:AIG的故事

書城自編碼: 310669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
作者: 莫里斯·格林伯格 , 莫里斯·格林伯格, 常玉田
國際書號(ISBN): 9787010129808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3-01

頁數/字數: 310页
書度/開本: 16 釘裝: 平装

售價:NT$ 52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少数派的感受(拒绝PUA,拒绝标签,你只是没有被公正对待)
《 少数派的感受(拒绝PUA,拒绝标签,你只是没有被公正对待) 》

售價:NT$ 364.0
媒介·社会:技术、产业、内容与用户(第六版)
《 媒介·社会:技术、产业、内容与用户(第六版) 》

售價:NT$ 773.0
汉服经典纹样与配色图鉴
《 汉服经典纹样与配色图鉴 》

售價:NT$ 941.0
通识学院:关于心理的101个常识
《 通识学院:关于心理的101个常识 》

售價:NT$ 269.0
三国战争与地要天时
《 三国战争与地要天时 》

售價:NT$ 381.0
以色列的诞生:希望2024版(2024版全2册)
《 以色列的诞生:希望2024版(2024版全2册) 》

售價:NT$ 672.0
楼台上的凝视:清代女性观剧与社交
《 楼台上的凝视:清代女性观剧与社交 》

售價:NT$ 941.0
通胀,还是通缩
《 通胀,还是通缩 》

售價:NT$ 364.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59
《 平安,不单做保险:中国平安怎样走进世界500强 》
+

NT$ 706
《 大额保单操作实务 》
+

NT$ 368
《 大数据时代的保险分析 》
+

NT$ 368
《 互联网保险新模式 》
+

NT$ 789
《 风险管理与保险原理(第十二版)(金融学译丛) 》
+

NT$ 822
《 保险财务管理: 理论、实务与案例 》
編輯推薦:
从底层到保险帝国的统治者:
一个活着的商业传奇 
从3亿美元到1800亿美元:
一个商业帝国的崛起与衰败
內容簡介:
据悉,迄今为止 一本依照 手资料,全面记录和解析国际保险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IG)的书:《帝国的兴衰——AIG的故事》已由人民出版社引进并正式出版。与很多同类型的商业史传不同,本书的 作者莫里斯?格林伯格正是AIG帝国的缔造者、保险业最伟大的传奇人物!一个二战退伍士兵机缘巧合进入了保险业,却未曾想不仅自己的晋升之路“非同凡响”,更给这个行业带来了“无可比拟”变革(基辛格语)。
1967年,格林伯格开始执掌AIG。在随后的37年时间里,他把AIG从一个小公司逐步发展为在130个国家雇用了9.2万名员工、资产高达1800亿美元的世界第3大跨国金融集团。这是一位集合荣耀与丑闻于一身的商业巨子,他一手打造了全球 保险帝国,却也因为丑闻被扫地出门——他的传奇故事 次展现给全世界的读者。正如美国著名节目主持人玛丽亚?巴蒂罗莫所评价的:“这位美国偶像并非没有争议,但他的故事是任何对商业感兴趣的人都应该看一看的。”
这是一个有关AIG进行的商业冒险的故事。它带我们回到波澜壮阔的20世纪下半叶: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日益开放的市场经济与民族主义、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激烈对抗。格林伯格和他的AIG是如何抓住契机,在伟大的时代成就了自己的商业传奇。在他的带领下,员工们“不仅仅将 AIG当成一份工作,更当成一种生活方式:一场利用承保风险建立庞大而繁荣的商业帝国的冒险,从中获利,并规避风险——从波士顿到北京都是如此”。著名的黑石集团创始人兼总裁皮特?彼得森说过:“若想把握全球经济的发展脉络,他(格林伯格)的故事是一定要读一读的。”
2005年,AIG已然成为全球最成功的保险企业,伟大的格林伯格也准备功成升退。然而,政客们的表演毁了这一切。随着安然公司和世通公司等巨型公司相继崩溃,检察官们对跨国企业愈发关注,甚至开始联合会计事务所对企业的日常管理进行干预。2005年3月,格林伯格被迫辞职。然而,这并不是终点。接下来的数年时间里,在格林伯格与AIG的新领导层之间,发生了一系列令人痛心的争斗,双方付出的律师费总计超过 10亿美元。其中,许多内幕将在本书中 次展现给广大读者。   格林伯格对中国有着不同寻常的感情。这不仅仅是因为AIG最早成立在中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是一家“中国企业”),更是因为早在1975年,他就开始与中国各界人士往来,AIG也成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企之一。三十多年,他一直致力于中美关系的发展,即使在离开AIG之后亦是如此。他多次参与了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并一直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美国倡导和支持对华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本书也将首次披露他和中国各界人士的交往互动。

名人推荐
“全世界都知道汉克?格林伯格是20世纪美国商业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人,在危机时刻从来不会动摇。他入行之初便与众不同,职务擢升之路也非同凡响,他对保险行业的变革无可比拟,他那个时代动荡频繁,而他对之多有深思熟虑的看法。凡此种种,这本重要的书都有记载。”
——亨利?基辛格
“《帝国的兴衰——AIG的故事》读来令人欲罢不能,有关以身作则的领导风范,坚守资本主义中的最佳原则,尊重实实在在的价值——这些全有涉及。同时,这本书也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群政府官员,为了个人的政治利益,既不尊重事实,也不顾及公平正义,可偏偏有这么一个公司,其董事会原本胆小怕事,却遭遇了这么一帮官员,那么究竟会出什么状况呢?如果你有创业的性格倾向,也有建立一个伟大企业的愿望,那么,这本书当属必读之书。”
——肯?朗格尼 家得宝联合创始人
“这是有关汉克?格林伯格的故事,是一个令人感慨的故事。格林伯格被认为是他那个时代最好的公司老总,故事讲了格林伯格是怎么领导公司的,公司的市场价值是怎么从1970年的3亿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1800亿美元的——可是,在一系列出于政治动机的指控之下,他黯然失去了多年来一直领导着的那个伟大的公司。”
——约翰?怀特黑德 曾任高盛联席主席,美国前副国务卿
“一本无价的历史,讲的是一家全球性企业的创新,透明的公司治理,还有个人品格的实力展现。这是一本高智商的书,情节推进的节奏极快,没有陈词滥调,没有老生常谈,没有简单化的菜单,也没有行话术语,每一页都会给读者带来新奇的见解——从当代全球金融体系的基础,到勇于担当的领导力的实质。”
——杰弗里?索南菲尔德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高级副院长、教授,《英雄的告别和反击》一书的作者
“汉克?格林伯格善于创新,高瞻远瞩,胆大敢为,帮助变革了整个保险行业,在世界各地都开发了市场。若想把握全球经济的发展脉络,他的故事是一定要读一读的。”
——皮特?彼得森 黑石集团创办人兼主席,彼得?彼得森基金会和联合创始人
“《帝国的兴衰——AIG的故事》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汉克?格林伯格位居国际商务的中心多达四十个年头,建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强力企业。这位美国偶像并非没有争议,但他的故事是任何对商业感兴趣的人都应该看一看的。”
——玛丽亚?巴蒂罗莫 CNBC有线电视台主持人,作家
關於作者:
莫里斯·格林伯格,美国史带集团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AIG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保险行业的传奇人物。格林伯格先生于1960年加入美国史带集团公司。1967年,格林伯格代替公司创始人史卖成为首席执行官,在他执掌公司的37年里,美国国际集团凭借着创新和努力从一个小公司逐步发展为在130个国家雇用了9.2万名员工、资产高达1660亿美元的世界第3大跨国金融集团。这是一位集合荣耀与丑闻于一身的商业巨子,他一手打造了全球第一的保险帝国,却也因为丑闻被扫地出门,他的传奇故事第一次展现给全世界的读者。
劳伦斯·坎宁安,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院教授,兼任该校在纽约设立的法律、经济和金融中心主任。著作包括《现实世界中的合同》。他的著述议题广泛涉及商务和法律问题,论文经常刊登在领先的学术期刊和《纽约时报》、英国《金融时报》及《纽约每日新闻报》等报纸上。
目錄
写给中文读者的话1董事长的话1
前言3
鸣谢11第一部分第一章特立独行标新立异15
第二章管理创新业务创新31
第三章舵手——接任董事长43
第四章愿景和文化57
第五章国际主义者70
第六章撩起铁幕81
第七章打开服务贸易大门98
第八章再入中国市场114
第九章“生命”业务130
第十章国内战线146
第十一章投资160
第十二章治理170第二部分间奏191
第十三章天有不测风云195
第十四章往事重现221
第十五章内战239
第十六章拯救斯塔尔基金会251
第十七章乌烟瘴气260
第十八章国有化282
尾声305本书的配套网站308
译者说明309
內容試閱
第九章 “生命”业务 财产和意外保险让美国国际集团习惯了大自然母亲的变迁与浮沉:地震、洪水以及海啸。这些业务的变幻无常,也受制于其他许多影响因素,其中包括利率的不可预测性以及诉讼行为的不确定性。一家财产及意外保险公司在几年的时间里累积起来的承保利润,可能由于上述的情况,一下就赔个精光。因此,保险企业希望开启不同类型的业务,以不同的模式运作,这样一来即可以实现风险分散。相比较而言,只要公司秉持谨慎态度,把收来的保费用于投资,那么寿险业务就比较稳定。而且,在任何情况下,寿险的突变性,不管是从类型还是时间上来讲,相比财产和意外保险都通常是不同的。因此,财产和意外险以及寿险便形成了 AIG的两条业务线,这两条线结合在一起,为 AIG提供了一个最佳的业务组合。尤其是, AIG还将其寿险业务在世界各地进行多元化,并且在多条产品线上进行拓展。 20世纪 30年代,科尼利厄斯 ?范德 ?斯塔尔开始在整个东南亚地区建设小型的寿险业务分支机构。 1949年后,斯塔尔把业务从中国撤离,于是他把亚洲的业务根据地迁往到香港,并命之以新名——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 AIA)。〔1〕友邦保险整个公司上下采用一种特别的业务模式,在该模式下,公司的流动海外人员( MOPS)被遣往当地,从当地聘请员工,并对员工施以专业培训,这样一来当地员工会把他们的工作当成职业去经营。保险业务员通常是以可变佣金的形式支付,他们前往到全国各地,去帮助人们了解寿险,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量身定制保险产品。 AIG把积累的资本进行再投资,发展当地的基础设施项目,为当地国家经济带去好处。这些项目包括桥梁、水坝、医院、房屋、道路以及学校等。只要可行性存在, AIG的分支公司一定会投入资金,在当地的重要城市兴建公司办公大楼,以表示它将持久存在,并展示其可靠性和规模。友邦保险公司对它的大楼进行了华丽的建筑规划,并辅以先进的工程水准,最终实现了标志性的建筑效果。在大楼的揭幕仪式上,当地的 AIG高管会请求东道国的领导人出席主持——总理、总统、国王或是其他领导人。对于任何一项国外运作的寿险业务来说,保持对当地经济条件的敏感性是至关重要的。公司要确保资本以一种“耐心”的方式在当地投资,要避免投资于高收益方式的诱惑,那样的投资工具往往风险高又不稳定。毕竟,寿险公司扮演的角色是投保人的资金受托人。 在菲律宾, AIG的旗舰公司是菲美人寿,全名是“菲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斯塔尔早在 20世纪 20年代中期便在菲律宾开启了寿险业务,不过却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终止。幸运的是,在日军于 1941年 12月开进马尼拉之时,斯塔尔的忠实的同事,区域经理克莱顿 ?L.塞茨和会计师维尔纳 ?斯特塔姆收藏好了公司大部分的业务记录。〔2〕在战争结束后,这帮助公司迅速恢复业务。战后,为了菲律宾的国家重建,不仅美国政府和菲律宾政府需要达成合作关系,双方的政府和企业间的协作以及菲律宾公民的认同和承诺也不可少。向来如此,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再次得以证明:斯塔尔跟道格拉斯 ?麦克阿瑟将军和保罗 ?V.麦克纳特成了朋友。当时,麦克阿瑟代表二战战胜国联盟关注菲律宾国家的状况,而麦克纳特则是美国总统哈里 ?S.杜鲁门指任的大使,是一位颇受欢迎的美国外交官。〔3〕在麦克纳特从大使职位上退下来之后,斯塔尔说服他出任菲美人寿的主席。事实证明,这是一次精明的聘任。要想在战后的国家设立保险公司,应对的第一个挑战是公民保险意识的缺失。战争的混乱及余波使许多投保人遭受了破坏性的劫难,但他们得到的保险补偿却远远不够。这时候,重塑人们对于保险行业的信任是至关重要的,斯塔尔认为麦克纳特大使是该使命的合适人选。他在菲律宾人中间大名鼎鼎,正好可作为斯塔尔的公司的信誉徽章。为了开展业务,斯塔尔和他的人寿保险运营部门的负责人厄尼 ?斯坦普尔共同招募了厄尔 ?卡罗尔。卡罗尔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物,二战期间他被日本人关押在圣托马斯集中营,最后却成了那帮囚犯心目中的英雄。他的故事在当地传诵。菲美人寿吸引了杰出的、能力不凡的菲律宾人出任高级管理人员。这些高管又聘请了一队出色的保险代理“军团”以及大量的经理人员,并对他们施以良好的培训。这些人员像毯子一样覆盖了菲律宾国的 7107个岛屿,把菲美人寿的业务构建了起来。菲美人寿的保险销售策略定位中产阶级人群,范围从农民到商人。公司的业务员挨家挨户敲门售卖小额保单并收取保费。战后的菲律宾人奋力想让自己和国家摆脱贫穷,走向富裕。他们渴望经济上的安定。但当时菲律宾国内,银行或其他的投资选择不多,比如股票、债券、共同基金这样的产品都很少,因此寿险成了积累储蓄的一个富有吸引力的方式。许多菲律宾人相当珍视他们在菲美人寿的投资,以至于把保单的副本用相框装起来,挂在他们的客厅墙壁上。 自从成立以来,菲美人寿的一个基本思路便是将其资本投资于那些能够加快菲律宾经济发展的事业。〔4〕除了为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菲美人寿也支持农业发展,以及诸如水泥制造、食品加工、炼油和药品这样的行业。这些热心于公益事业的行为,超越了典型意义上的资本投资。菲美人寿免费为保险客户提供一年一度的健康检查,甚至安排 X射线流动工作小组提供免费的结核病检测。斯塔尔在马尼拉建立了菲美人寿的第一栋建筑物。时间是在 1961年,设计工作由当地建筑师卡洛斯 ?D.阿圭列斯来做。该建筑物后来登上了《国家地理杂志》和《时代杂志》。〔5〕当地人称该建筑物为“储蓄大院”。由于它在公众领域扮演重要角色,它的现实身影也显得尤为卓尔不群:大厅外部是一个环状的大理石通道,大厅向内是一个可容纳 800人的礼堂,有精巧的声学设计。该礼堂时常上演各种公共艺术活动,也常用来安排国家大事;有交响乐和歌剧演出,也有政府活动甚至是联合国的仪式。〔6〕 1965年,费迪南德 ?马科斯当选菲律宾总统不久,莫里斯 ?格林伯格去了一趟菲律宾,之后的 20年里两人在菲律宾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格林伯格与马科斯总统建立的关系是长期的,虽然这关系也穿插了分歧,并且最终分道扬镳。两人相交初期的一次不和谐是关于“储蓄大院”大楼的,该大楼是菲美人寿公司完全拥有的财产(这栋大楼俨然成了“菲美人寿”的缩影,所以菲美人寿公司也被称为“储蓄大院”)。美国和菲律宾之间有一条约定,叫做“劳雷尔—兰利”协议〔7〕,按照协议的规定,两个国家承诺在各自境内尊重来自对方国家的公司的所有权。然而,马科斯却抓住另一条菲律宾国法律限令不放,该限令是关于限制外国公司的不动产所有权的。格林伯格予以反驳,他指出该限令主要针对的是日本公司而不是美国公司。 两人已经为此事讨论了好几个月,格林伯格明白马科斯的动机,但他拒绝让步。不仅是因为不动产资产对于寿险企业的重要性,也因为这座公司总部大楼具有的重要的标志性意义。格林伯格觉得决议就要达成了。然而,在马拉坎南宫的一场国宴上,马科斯总统竟直接对格林伯格发难,说先前的协议不算数了,菲美人寿公司必须和菲律宾的伙伴分享该建筑物的所有权,这令格林伯格非常震惊。格林伯格脸色阴沉,虽然他竭力避免当场大吵大闹,两人还是很快对彼此提高了声音分贝,在场的许多客人都注意到了。 通常情况下,参加国宴的客人不会在总统离开之前就走。但那天晚上,在充满硝烟味的讨论之后,格林伯格立即离开现场,虽然他尽力保持礼节,但宴会上恐怕没人没有注意到这个桥段。随后,格林伯格夫妇驱车前往附近的机场,上了飞机前往香港,在那里他们度过了一夜。第二天早晨,美国大使亨利 ?拜罗德给格林伯格打来了电话,说马科斯总统希望他们返回菲律宾。他们回去后,马科斯提出了一项决议。事情最后以马科斯总统的让步而告终。〔8〕 在那些早期的日子里,格林伯格和马科斯总统保持的关系足够和气,马科斯甚至邀请格林伯格玩回力球,那是一种类似于手球的古代宫廷运动。回力球比赛节奏快,玩家的身体不免逼得很近。格林伯格对也加入该游戏的斯坦普尔开玩笑说,必须小心一点,不要太靠近,因为总统身边总有军方保镖相伴左右。〔9〕 1966年,格林伯格访问菲律宾,马科斯总统邀请他到马拉坎南宫共进早餐。当时格林伯格对马科斯有一种咨询义务,需要向他提供实用的建议和意见。在宫殿里,很难不注意到餐桌中间延展出来的超大的花簇,实在不雅致。格林伯格走近餐桌时,他的菲律宾籍同事塞萨尔 ?萨拉梅阿把食指靠近嘴唇,并且点了点头,示意格林伯格注意。格林伯格及时警惕到了暗里藏有的录音机,于是说话时格外注意。马科斯也进来了,房间里的人坐下来,一边吃饭一边聊天。过了片刻,马科斯轻描淡写地说:“我考虑为菲律宾引入共同基金,你怎么看? ” “关于共同基金是否对菲律宾民众有吸引力的问题,我们已经评估过了。”格林伯格说,“我们的结论是,至少在目前,菲律宾国内还没有足够的需求可以促使这样的公司成功。您怎么会有这个想法? ” “是一位特别的商界人士的提议,我心里总想起这回事。我想知道,你与菲美人寿公司是否有兴趣跟他合资或者合伙。”“我们通常不倾向于合资或合伙关系。”格林伯格解释,“不过,您说的人是谁?” “伯尼 ?科恩菲尔德。”马科斯总统回答。 正吃芒果的格林伯格几乎呛了一口。 马科斯继续说道,“他在整个欧洲和亚洲地区出售共同基金,他也希望进入我们的市场。 ”“我们不想跟这扯上任何关系。”格林伯格回答说,“您也不该想。 ” 科恩菲尔德是当时全球金融领域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他通过一个叫做投资者海外服务( Investors Overseas Services,简称 IOS)的公司,在全世界各地兜售美国的共同基金权益。〔10〕投资者海外服务面向的是小型投资者,但科恩菲尔德似乎已经让这个公司成长为价值上 10亿美元的大企业了。然而该公司最终的结果还是垮掉,被另一个臭名昭著的金融家罗伯特 ?韦斯科夺了过去。科恩菲尔德被以证券欺诈的罪名进行调查。他最终同意终止或者出售他在美国的所有业务,才得以平息对他的控告。科恩菲尔德在国外设立的企业兴盛了几年,却终究于 1970年开始衰落。在他的余生里,法律纠纷一直缠身,他再没能够东山再起。〔11〕马科斯相信格林伯格的判断力,听取了他的意见,和科恩菲尔德保持距离。 格林伯格始终不知道,谁在宴厅里对他安装了窃听器,也不知道那是出于什么目的,但他和随行人员对被窃听的事情早已经习以为常。在旅程中他常常使用的防卫手段便是:在最后关头,和 AIG的飞行员或其他机组人员更换酒店房间。 20世纪 70年代,菲律宾国内腐败丛生,法纪失灵,经济岌岌可危。 马科斯总统自知十面埋伏,仍然拼命固守权力,即使已经无力回天。为了保持控制权,马科斯的工作人员允许一个谣言蔓延,即一个反叛组织在图谋不轨,要发起一场共产主义起义。由于这沸沸扬扬的流言,马科斯称要考虑发布戒严令。这次马科斯总统派出了他的一位近亲,也是他的一位高级助手,马科斯要他就戒严令的事情听听格林伯格的意见。马科斯希望凭借格林伯格在华盛顿圈子的人脉和资源预测美国官方的反应。格林伯格告诉这位联络人,说他无法作出这样的预测,建议他自己去咨询美国政府。随后,格林伯格及时向美国国务院官员上报该消息:菲律宾总统即将实行专制。第二天,马科斯宣布戒严,该戒严令在 1981年持续了整整一年。 马科斯总统刚度过一个国家危机,还没站稳,又一个危机来袭。 1981年戒严令取消了不久,马科斯参加总统竞选,并成功连任,部分原因是由于反对党抵制了大选以表抗议。在马科斯的第三届任期里,菲律宾的经济问题再成他的痛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1983年,马科斯令菲律宾比索大幅贬值,此举恶化了菲美人寿的资金状况,减少了它的收入,并使多年来盈利的该公司一下转盈为亏。但 AIG人不屈不挠的追求精神,使得当时 AIG的业务在世界范围内更加多元化,这足以弥补该事件给 AIG带来的净损害。到 1983年,这样的业务多元化已经减少了菲律宾业务在 AIG整个业务总额里的相对权重。〔12〕与此同时,菲律宾的局势每况愈下。 小贝尼尼奥 ?阿基诺在戒严时期曾是马科斯的竞争候选人,但他随后离开了菲律宾,在美国任教了几个学期。当他打算返回菲律宾,重新参加总统竞选时,有传言说他可能面临生命危险。阿基诺无视警告,毅然飞回马尼拉。下飞机后不久,走在过道上的时候,刺客枪杀了阿基诺。一些民众指向马科斯政府的一些高级官员,说他们是凶手。而政府官员只是否认了谋杀指控,却没有进行调查。这在公众之中引起轩然大波,在 1986年 2月,公众的愤慨已经演变为强大的“人民力量革命”。 虽然马科斯总统打算寻求第四个总统任期,但人民对他的领导已经失去了信心,大家渴望改变。这一变故令美国和 AIG格外关注菲律宾,因为两者在该国都有大量的投资,并且都为菲律宾人民存有一份责任感。美国在菲律宾有重要的军事基地——克拉克空军基地和苏比克湾海军基地。许多菲律宾公民渴望和美国独立开来,因此希望美军撤出菲律宾。菲律宾民众需要他们的领导者来解释:为什么令美国撤军不符合菲律宾的国家利益?为什么菲律宾与美国的紧密联盟意义重大?从 AIG的视角来看,菲美人寿不仅意味着一桩蒸蒸日上的业务,它更是一个重要的菲律宾企业公民。它为菲律宾人带来的利益以及它自身的存在都源远流长。菲美人寿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员工及客户基础,它帮助菲律宾民众累积财富(它是菲律宾的“储蓄大院”),它对菲律宾的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在菲律宾人的大众心目中,它折射并维护了美国的积极正面的形象。 1985年 4月,美国政府一位高级官员联络到格林伯格,问他是否愿意跟马科斯总统谈谈,劝他放弃追求下一个任期。美国政府官员认为,格林伯格对于菲律宾足够了解,加之他与菲律宾领导层的关系,使得他成为开启这个对话序幕的不二人选。一个国家要对另一个国家的国内政治进行干预,涉及许多微妙的东西,而美国政府想在这样的问题上争取私人公民的帮助,只怕也棘手得很。为了安排这次讨论,格林伯格获取了罗伯托?王彬的协助。王彬是马科斯的一位高级助手,时任菲律宾贸易和工业部长。 1985年 5月的这次马尼拉之旅,还有另外两人为格林伯格助力,分别是海军上将罗伯特 ?龙和花旗集团主席约翰 ?里德。龙是一位退休的美军太平洋地区指挥官,而里德早在 20世纪早期就在菲律宾地区干过大事。〔13〕三个人搭乘不同的飞机,于同一天下午晚些时候在马尼拉机场碰面,然后一起前往马拉坎南宫吃晚饭。他们赶到时,才发现马科斯明显已经身患重病。饭后,格林伯格一边喝着茶,一边开始提起正事。他转向马科斯,清了清嗓子:“总统先生,我们都认识彼此很长一段时间了,有件事我必须坦白地跟您说。 ” 马科斯看起来有些臃肿,连呼吸都有些困难,格林伯格继续道:“您还好吧? ” 总统面无表情,说他感觉很好,不用担心他的健康状况。 格林伯格倾身向前靠着桌子,双手合在面前,说:“您也知道,竞选是费大力气的事情。考虑到您的健康,您觉得再去竞选菲律宾总统真的是个好主意吗?”马科斯让格林伯格放心,说他有力气,算是拒绝了格林伯格的好意。 格林伯格没有放弃:“为什么不急流勇退呢?如果这个时候,您坚持竞选但失败了,那将成为遗憾。何必这么做? ” 然而马科斯的态度坚决,他告诉他的对话者:“各位先生,我会参选,我也会获胜。无论是在这里(菲律宾国内)还是在美国,我都有足够的支持。 ” “但是,很多人会怀疑您是否赢得光明正大。”格林伯格告诫。里德重复了格林伯格的请求,但是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他还补充道,国际投资者越来越担心,他们渴望菲律宾大权的和平继任。“等着瞧吧,不用担心这些问题。”马科斯说。格林伯格结束谈话的时候,宫殿里的空旷的宴厅格外沉静。“我认为这会是一个错误。”他说。 整个 1985年,美国政府多次劝告马科斯,希望他放弃再次竞选。其中包括内华达州参议员保罗 ?拉克索尔特对马科斯发动的个人外交。拉克索尔特参议员在出访之前,先和格林伯格进行过商量。 1985年 10月,他拜访马科斯。〔14〕然而,尽管拉克索尔特赢得了马科斯的信任,却还是无法劝阻马科斯的竞选意向。 1986年 2月,选举的正式结果公布,马科斯以较大优势获胜。但是,正如格林伯格所告诫过的,马科斯的对手以及一些关注此事的国际人士,纷纷质疑选举结果的公正性。马科斯自己的内阁成员也转过头来针对他。在这样的情形下,马科斯很快地屈服了,他放弃了总统职位,从皇宫搭载直升机直接离开,以确保自己的安全。里根总统安排他在夏威夷避难,他在那里过起了流亡生活,直到 1989年去世。 菲律宾仍然是美国的一个宝贵的盟国,也是美国的战略利益所在,同时它还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重要成员。 1997年,菲美人寿欣欣向荣,公司的办公大楼迁离先前斯塔尔下令建造的老菲美人寿的“储蓄大院”,搬到格林伯格在马尼拉马卡蒂市建造的 46层的新办公大厦。〔15〕马卡蒂市的菲美人寿新大厦高达 656英尺(约合 200米。——译者注),至今仍是马尼拉的最高建筑物之一。这幢宏伟的建筑物实现了现代化技术,有高速电梯、安全门禁设置,还设有健身房和直升机停机坪。大厦的顶层有私人餐厅以及社交俱乐部,是城里最为炙手可热的休闲娱乐场所。在后来的一次菲律宾之旅中,格林伯格发现总统阿基诺三世的内阁成员有一半都曾担任过菲美人寿的高管,其中包括一位新晋的驻美大使小乔赛 ?L.奎西亚。这印证了菲美人寿一直以来在菲律宾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格林伯格为此很 开心。菲美人寿在菲律宾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体。
无论是在马尼拉还是在其他十多个城市, AIG独特的建筑物都象征着一种社区精神和和持久性的存在。这些大楼的建筑架构反映了各个地方的民族文化〔16〕,根据不同的环境特点量身打造,这些千差万别的城市包括香港、黎巴嫩的贝鲁特、古巴的哈瓦那〔17〕以及巴基斯坦的卡拉奇〔18〕。 20世纪 60年代,斯塔尔提议把业务拓展到巴基斯坦的东部,即后来的孟加拉国。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孟加拉国都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同时又是最穷困的国家之一。为了使广大的孟加拉人摆脱贫困,斯塔尔相信在当地设立寿险业务是个好办法,同时要一起建起来的还有一幢新大楼。 AIG的一位名叫理查德 ?罗德贝克的高管坚决反对,他认为该国的未来政治和经济尚不明朗。〔19〕罗德贝克的结论是:“要想建这大楼,除非我死了。 ”斯塔尔回答:“好吧,那我们就叫它‘罗德贝克纪念馆’。”纵观斯塔尔毕生事业里的为人处世,他始终保持着诙谐尖刻的一面。 每一家美国的国际公司,在海外运作的时候都会利用的一项资源是其“红白蓝”的美国身份。“美国的”这个词,无论是出现在美国美安保险、美国国际、美国人寿保险公司,还是其他几十个 AIG分支公司里任何一个的名称,都标志着美国的刚毅精神。在海外销售人寿保险,也涉及到去推广符合美国的那些价值观:储蓄、安全及保障意识。 AIG训练有素的保险业务员们竭力去深化这些价值观与美国之间的联系。美国人寿保险公司瞄准了拉丁美洲、欧洲、中东和日本市场。截至 1971年,美国人寿保险公司拥有 10亿美元的有效资金,但这个数额和格林伯格理想的数字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他找到斯坦普尔和 AIG精力充沛的流动海外人员肯 ?诺丁汉,让他们帮助美国人寿保险公司把理想变为现实。他们仿照 AIG的利润中心模型对美国人寿保险公司实行重组。在不同的国家里设立了区域副总裁、总经理等众多职位,建立了大量的分支机构,对美国人寿保险公司的业务实行分散经营。他们加强保险产品的交叉销售,包括为每一份寿险保险计划的保险人添加一份人身意外和健康保险。这对于美国人寿保险公司的客户们富有吸引力,因此带动了可观的承保利润。美国人寿保险公司的重组取得了成功,接下来不到 10年的时间里,它的业务增长超过 8倍,使得美国人寿保险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寿险公司之一。它在 60个国家经营,有 7万名业务员。美国人寿保险公司在十几个拉美国家运营,它在这些国家的业务可以追溯到 20世纪 50年代。当时,亚洲和欧洲的经济受到战争重创,相比之下拉美地区简直就是一台经济发动机。和美国友邦保险公司( AIA)的业务模型相近,美国人寿保险公司也定位于欠发达市场,它派出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去当地设立公司,遵守当地风俗,招募当地人才,让这些人去发展业 务,而开展业务取得的利润又进行再投资,用于发展当地经济。〔20〕一开始,产品很简单,只是纯粹的寿险产品。随着经济和市场的成熟,产品线逐渐变得复杂,加入了年金保险,并且最终融入了退休养老保险。不过,多数拉美国家的市场始终没有成熟,不足以让 AIG在当地建立起领先的寿险公司,而亚洲地区俨然早已成了气候。美国人寿保险公司在欧洲的工作则面临不一样的挑战,因为 AIG在这些市场未能占尽先机,没有让寿险的价值深入人心。在这里,美国人寿保险公司面临着复杂的竞争,对手的销售体系根深蒂固、强大无比。就拿德国来说,那里的人寿保险公司规模和势力都很强大,与各大银行关系密切。尽管如此,美国人寿保险公司在欧洲锐意创新,采用独特的销售技巧,大力渗透市场,它在德国开展直接营销,在法国推出特色产品,而在英国则搞起了品牌合作。在欧洲南部,美国人寿保险公司取得了和在亚洲地区类似的先发优势,这些市场包括葡萄牙、意大利、希腊和西班牙(很久以前,有人把这四个国家的首字母合在一起,戏称四个国家为 “PIGS”——猪)。冷战结束后,美国人寿保险公司在东欧也抢占了先机,尤其是在匈牙利、波兰和罗马尼亚三个国家。 创新意味着要针对当地的需求和偏好量身打造产品。美国人寿保险公司在中东地区的业务员把重心放在终生保险业务,他们在遍布整个区域的众多小型办事处,把这样的保单售卖出去,这些地区包括约旦、科威特、黎巴嫩、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和土耳其。在日本市场,美国人寿保险公司追求先进的理财产品,如年金和养老金保险,营销的方式包括直接邮件营销、在零售商店推广、借助于信用卡或者是通过电话营销。 AIG在 2000年收购了千代田互助人寿保险,并于 2003年收购了通用电气( GE)名下的“爱迪生人寿保险公司”。为了后者,格林伯格和通用电气的头头杰弗里?伊梅尔特展开了一系列复杂的谈判。这次收购案的成功,使得 AIG跻身日本前 10大寿险公司。 AIG也是非洲地区的保险业务开拓者。在非洲大陆的许多地方,比如肯尼亚、尼日利亚和南非等国家, AIG建设的业务蓬勃发展。然而,在非洲的某些地方, AIG打开市场的“序曲”则似乎开播得太早,尤其是在乌干达。 20世纪 70年代初, AIG在乌干达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由路易斯?勒菲弗尔掌管,勒菲弗尔是 AIG的一位流动海外人员,他后来在尼日利亚也面临过残酷的挑战。在乌干达,勒菲弗尔不得不在军事独裁者伊迪?阿明的残暴统治下开展业务。在 1971至 1979年间,阿明主宰这个国家,野蛮的暴力被滥用。 在有约翰?罗伯茨同行的一趟南非之旅中,格林伯格拜访了乌干达。他们住的酒店叫做“坎帕拉国际酒店”,名字听起来比实际的要好。这座酒店坐落于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市的中心,那地方盗贼横行,几乎每个转角都危机四伏。在酒店的顶楼,美国驻乌干达大使为格林伯格和 AIG举办了一场晚宴。 通过接待区不久,格林伯格、罗伯茨和他们的妻子发现楼顶的栏杆旁边站着两位乌干达高级官员和他们的妻子。他们似乎在往楼下扔杯子,扔完之后放声大笑。格林伯格问大使他们在做什么。虽然极不情愿,但大使还是坦言承认那几个人想知道能不能用杯子击中楼下的行人。这样残忍的恶行正是阿明统治下的乌干达恐怖的一个缩影。在这样的一个环境, AIG并没有停留太久。 在美国境内,二战以前,斯塔尔曾短暂地投资过寿险业务,他的公司叫做美国人寿。该公司出售以前是斯塔尔的标志性公司之一,之所以出售,是由于受到了重复监管。该公司的购买方有位经理叫做米尔 ?斯密斯,格林伯格正是从他那里得到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不止如此,斯塔尔正是把出售该公司所得的收入,用来收购了美国美安保险公司。几十年后,美国市场上的一家成功的寿险公司将赋予 AIG新的基础,使 AIG把业务拓展到更为复杂的退休计划产品。这些先前正是阳光美国的核心业务,阳光美国是由埃利 ?布罗德管理的金融服务公司。 在1998年,布罗德表示愿意把阳光美国出售给 AIG。再往前推几十年,布罗德在洛杉矶成立了一家房屋建筑公司,名叫“考夫曼和布罗德房屋股份有限公司”(Kaufman and Broad Home Corporation,该公司后来更名为 KB Home)。房屋建筑业务是出了名的有周期性。为了分散周期性带来的影响,布罗德收购了美国永明保险公司,这样的寿险公司对于商业周期不那么敏感。〔21〕然而,随着 20世纪 80年代的到来,布罗德发现他手头那样的小型寿险公司根本无法和那些较大的竞争对手对抗。布罗德的结论是,永明保险应该占据一个新的利基市场。根据当时的人口统计趋势,私人财富增加,而诸如社会保障这样的公众项目则后劲不足,这样一来,人们对退休保障的需求与日俱增。 永明人寿逐步停止了在寿险业务方面的投入,而把关注点放到了投资业务线,首先加入的是年金计划,后来又加入共同基金。它构建了一张由众多独立的财务策划师形成的网络,在全国范围内有近万人。布罗德把公司的名字改为阳光美国,同时也重塑了业务。这个做法是成功的:截至 1998年,阳光美国已经成为美国资产积累产品方面的领导者。对于 AIG来说,收购的协同效应出现了:阳光美国在国内产品分销方面的威力将推动 AIG的国内寿险业务,而 AIG无与伦比的国际能力将为阳光美国的退休计划业务提供国外的新天地。 AIG购买了阳光美国公司 100%的普通股,以当时价值 18亿美元的 AIG股份支付。只在布罗德提出这个可能性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双方的公司董事会便批准了这笔交易,协议于当年 8月下旬签署。〔22〕除了双方在产品及分销上的协同效应, AIG和阳光美国之间的结合使得两者的实力大增,多因为一些不那么有形的、但都格外的关键的原因:两个公司秉持同样的创业文化,并且都格外关心费用控制,格外关注核心问题。 美国通用公司同样也有着这些特点。作为美国国内最大的寿险公司之一, AIG对其格外感兴趣,因此它也成为 AIG的收购目标。 2001年 3月 12日,寿险巨头英国保诚集团和美国通用公司宣布,他们已经签署了合并协议。美国通用公司的股东将获得保诚集团的股份,当时每股价值50美元,美国通用的总估值为 270亿美元。这笔交易将位列最大的跨大西洋金融合并之一,并且将重新定义全球寿险行业。不过,有的证券商认为保诚集团出价太高,他们开始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抛售保诚的股份,截至 2001年 4月 3日,这次合并交易对于美国通用的价值已经下降到每股 40美元。〔23〕 在跟 AIG公司高管的一次周末度假中,格林伯格得知这件事情的进展。他隐约察觉到了机会,于是当天便采取行动。他们召集了法律和投资银行业方面的专业顾问,探讨 AIG向美国通用提出收购要约的可能性。格林伯格非常了解美国通用公司,一直以来对其敬爱有加。律师们整个周末都在考虑必要步骤,而银行家们则忙着进行估值分析。周一的时候,顾问们把结果提交给 AIG。工作团队拟定了一个初步计划,同时安排了一场 AIG董事会会议,以便上报提议并拿到批准。 董事会会议后,格林伯格致电美国通用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说 AIG有意收购该公司。格林伯格说, AIG打算以其股份,以每股 46美元、合计 250亿美元的价格买下美国通用。〔24〕第二天, AIG主动公布了这个收购意向,并且给美国通用公司发去正式信函,列示了主要条款。随后一个星期不到, 2011年 4月 9日,美国通用公司的董事会同意向其股东推荐 AIG的要约,并终止和保诚集团的约定。一个月后, AIG和美国通用公司正式协议签订。 保诚集团无法和 AIG的要约进行竞争,它随即提起诉讼,称 AIG不正当地干扰其合同。但这样的说法站不住脚,法院拒绝阻止 AIG和美国通用公司的交易,保诚随后把该诉讼撤了下来。这一次,保诚集团直接诉讼美国通用公司。据它和美国通用公司协定的一条条款,若美国通用因为更好的要约而单方面终止该协定,保诚有权请求其支付 6亿美元的中断协议费。美国通用公司如约支付了该笔费用, AIG则于 2001年 8月 29日收购了美国通用公司,所支付的股票当时估值为 230亿美元。〔25〕 收购美国通用公司的成功,强化了 AIG一直以来的战略目标,即通过拓展它在美国的寿险业务实现多元化的盈利模式。这次交易是 AIG历史上的规模之最,它引入了一个庞大的退休储蓄业务,将强化阳光美国在该业务市场的地位。此外,美国通用公司一直在培养消费金融业务,这是一些海外的 AIG部门也在做的事。拿下美国通用公司为 AIG的其他业务单元创造了新的交叉销售的机遇,无论是在美国国内还是海外。该收购使得 AIG后台运营的进一步整合成为可能,由此削减了开支。美国通用公司为 AIG增加了 10%的盈利。 世界真是一个小地方, AIG收购美国通用公司的时候,美国人寿正好也在美国通用公司旗下。这家寿险公司在 20世纪 20年代曾由斯塔尔拥有,后来因为重复监管,斯塔尔把它出售给了米尔 ?史密斯的公司,现在收购美国通用公司,美国人寿又回到 AIG的大家庭,重新由格林伯格看管。 AIG那些遥远的起点并不起眼,但到了 2005年的时候,它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寿保险公司,而寿险业务是其最大的细分市场。 AIG从 70个国家,通过 175000名业务员,每年收获超过 90亿美元的盈利。〔26〕〔27〕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