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二级学院治理: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

書城自編碼: 309490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社会科学总论
作者: 张德祥,姜华
國際書號(ISBN): 9787030552303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11-01
版次: 1
頁數/字數: 236/
書度/開本: B5 釘裝: 平装

售價:NT$ 503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亲爱的安吉维拉:或一份包含15条建议的女性主义宣言
《 亲爱的安吉维拉:或一份包含15条建议的女性主义宣言 》

售價:NT$ 274.0
理想国译丛064:狼性时代:第三帝国余波中的德国与德国人,1945—1955
《 理想国译丛064:狼性时代:第三帝国余波中的德国与德国人,1945—1955 》

售價:NT$ 571.0
海外中国研究·明清中国的经济结构
《 海外中国研究·明清中国的经济结构 》

售價:NT$ 717.0
理想国译丛018:活着回来的男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二战及战后生命史(2024版)
《 理想国译丛018:活着回来的男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二战及战后生命史(2024版) 》

售價:NT$ 515.0
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
《 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 》

售價:NT$ 493.0
大洗牌
《 大洗牌 》

售價:NT$ 437.0
亚洲经济发展与模式分析
《 亚洲经济发展与模式分析 》

售價:NT$ 498.0
零基础制作栩栩如生的立体纸艺花
《 零基础制作栩栩如生的立体纸艺花 》

售價:NT$ 274.0

編輯推薦:
高等教育领域的学者和研究生、高校教育管理者,以及对高校管理感兴趣的大众读者
內容簡介:
伴随着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进程,我国高校治理结构不断优化,内部管理体系的权力重心开始下移。在此背景下,作为学术活动实体的二级学院扩展了办学职能,它不仅成为高校内部权力的聚集地,而且成为各种资源流动的交汇点。《BR》本书中20余位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的研究者、管理者通过对二级学院治理的理论探讨、政策分析及实践反思,取得了许多可喜的研究成果,并对当前二级学院治理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比如,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开设院务会、院教授会,院长角色调适,扩大学院自主权,以及院**班子建设、校院关系的合理分权和治理方向、民主管理和监督、社会参与和治理评估、去行政化等策略。《BR》
關於作者:
二级学院是大学各项职能的主要承担者,也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的基本行政层级。大学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而大学制度的选择深受其所在历史条件的影响;作为大学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级学院的制度选择亦然如此。同时,二级学院是大学各项职能性活动的实际组织者,其水平直接影响着大学功能的实施、职能的发挥及目标的实现。对二级学院(系)治理历史脉络的梳理,是了解当前二级学院治理现状的前提,也是把握二级学院治理内核的关键;而对二级学院治理现实问题的解决,是提高我国大学治理水平的重要内容。
一、1949年以来中国大学院(系)治理的历史变迁
大学是“底部沉重”的组织,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在院(系)得到解决和处理。然而,大学院(系)治理制度尚不完善,难以应对汇集于院(系)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中国大学院(系)治理具有显著的历史惯性,带着文化基因,这一特色昀早形成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的高度计划、高度集权、高度统一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即中央政府制定高等教育管理政策,政府行政力量强制要求高等学校执行政策,政府统一领导高等学校。中国大学院(系)治理的整个历史变迁过程,都体现在政策变革的历史中。受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中国大学院(系)治理表现出众多历史特征。本文通过考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大学院(系)治理的政策变革,分析中国大学院(系)治理的历史变迁,总结变迁过程中的特征。本文把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大学院(系)治理的历史变迁分成三个时期来考察: 1949—1989年的中国大学院(系)领导体制探索期、 1990—2009年的中国大学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期、2010年至今的中国大学院(系)内部治理结构完善期。
(一)1949—1989年:中国大学院(系)领导体制探索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我国确定“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 [1]。但是,不久之后,对“旧教育”进行全盘否定,全面学习和参照“苏联经验”。中苏关系破裂之后,高等教育逐步放弃“苏联模式”,探索自己的模式与道路。“文化大革命”前,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背景下,我国选择的是“革命教育模式” [2],突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革命斗争事业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文化大革命”期间,整个国家处于“革命”状态,高等教育也一片混乱。“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拨乱反正”,进入恢复重建期,实行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随后,对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科学技术体制等进行改革,高等教育也不再是政治革命斗争的附属。特别是 1985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后,高等教育进入改革、发展和开放的历史新阶段。
1949—1989年,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经历了 6次重大变革,包括“中央集权高教管理体制的确立( 1949—1958年);高教管理体制由集权向放权的改革(1958—1963年);由放权到收权的调整( 1963—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高教管理体制的再次放权( 1966—1976年);拨乱反正后的集权( 1977—1985年)”[3],昀终酝酿出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的新体制”[4]。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演变,实际上是权力配置的变迁过程,权力分配的核心是政府和高校的关系。政府和高校关系的演变,引导着大学治理结构的演变。1949—1989年,大学领导体制经历了多次变更,包括“校务委员会制(1949年 10月—1950年 4月);校长负责制( 1950年 4月—1956年 9月);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1956年 9月—1961年 9月);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1961年 9月—1966年 5月);党委领导下的军、工宣队为主的革命委员会负责制( 1966年 5月—1976年 10月);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 1978—1985年);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部分院校试行校长负责制(1985—1989年)”[5]。
国家政策主导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大学治理的演变,也主导着大学院(系)治理的演变。这一时期,伴随着大学领导体制的探索,大学院(系)领导体制也变更得更频繁。1949—1989年,中国大学院(系)领导体制经历了 6次变更。
1)1949—1956年:系主任(院长)负责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中央“改革的方针是维持原有学校,逐步进行改善” [1]。这个阶段,我国采取“以苏联为师”的政策,全面学习和借鉴苏联的经验。1950年 6月 1—9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会议通过了《高等学校暂行规程》,提出:“大学及专门学院采取校(院)长负责制”,“大学及专门学院的系,为教学行政的基层组织,各设主任一人”,并规定系主任“计划并主持本系的教学行政工作”。《高等学校暂行规程》还提出,“大学设有学院者各院设院长一人”,院长“计划并主持本院教学行政工作”。
2)1956—1961年:系党总支委员会领导下的系务委员会负责制。 1956年 9月 26日通过的中共八大党章明确指出,“在企业、农村、学校和部队中的党的基层组织,应该领导和监督本单位的行政机构和群众组织积极地实现上级党组织和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1958年 9月 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一切教育行政机关和一切学校,应当受党委的领导”,“在一切高等学校中,应当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6]。
3)1961—1966年:系总支委员会保证和监督下的以系主任为首的系务委员会负责制。1961年 9月 15日,中共中央批准《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校六十条”),提出:“高等学校的领导制度,是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系主任是系的行政负责人。系主任在校长的领导下,主持系务委员会和系的经常工作”,“系务委员会是全系教学行政工作的集体领导组织。系内的重大工作问题,应该由系主任提交系务委员会讨论,作出决定,由系主任负责组织执行,并且报告校长和校务委员会”,“系务委员会负责执行学校党委员会、校务委员会的决议和校长的指示,并且讨论和决定本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学校中党的领导权力集中在学校党委一级,系的总支委员会对行政工作起保证和监督的作用”。[7]
4)1966—1976年:军、工宣队代表的“三结合”领导小组负责制。 1967年 3月 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大专院校当前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规定(草案)》,规定:“大专院校必须由革命学生、教职员工和革命领导干部组成临时权力机构,领导文化大革命,行使本校的权力。 ”[6]1968年 8月 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等发出《关于派工人宣传队进驻学校的通知》,提出要“把大中城市的大、中、小学逐步管起来” [6]。工宣队、军宣队进驻高校,全校师生和各班、系实现“革命大联合”,系一级建立营、连的建制,“各单位成立了军、工宣队代表、‘革命领导干部’和群众代表(包括教职工和工农学员)的‘三结合’领导小组,实现对系一级的领导” [8]。当时名为工宣队、军宣队干部,革命群众组织代表和革命领导干部组成的“三结合”的领导机构,实际上是工宣队、军宣队主持领导工作[8]。很多高校系一级成立革命委员会,并任命革命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作为负责人。1970年,高等学校对“系”进行了体制改革,打破过去系的界限,“系”改“大队”,将有关专业纳入校办厂,教研室也“编入各有关大队参加各项活动” [9],“厂成立革命领导小组,由军、工宣队成员和原单位选派的干部组成,实行一元化领导”[8]。1974年 6月16日,《光明日报》报道:“批林批孔运动开展以来,全国各地普遍加强了驻校工人宣传队” [6],校党委对系一级的党总支任命工作也逐渐恢复。
5)1976—1983年:系党总支委员会领导下的系主任分工负责制。“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家各项事业开始恢复和整顿,教育事业也是如此。1978年 10月 4日,教育部发出通知,试行《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该草案根据 1961年颁发试行的“高校六十条”修改而成,将原“高校六十条”中规定的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系党总支对行政工作实行保证和监督的领导体制,改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系一级实行“系党总支委员会(或分党委)领导下的系主任分工负责制” [6]。
6)1983—1989年:系主任负责制。 1983年,中宣部和教育部党组颁布《关于高等学校领导班子调整工作的几点意见》,提出:“关于系的领导体制问题。要按照新党章第三十三条规定要求,积极稳妥地把系党总支领导本单位的工作改为保证监督作用。但是,系党总支对思想政治工作仍实行领导。”同年,教育部在《关于调整改革和加速发展高等教育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提出:“在高等学校中系一级实行系主任负责,系主任对校(院)长负责。系总支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对全系工作的正确完成起保证监督作用。”[10]
考察这个时期大学院(系)领导体制的变更,整个时期院(系)领导体制经历了 6次变更,表现出如下特征:其一,大学院(系)领导体制变动与这个时期大学领导体制的变动密切相关。尽管有时大学院(系)领导体制变动与大学领导体制变动并不完全同步进行,但总体上大学院(系)领导体制变更与大学领导体制变动具有一致性。同时,大学领导体制的变动也不是孤立的,总是受当时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其二,大学院(系)领导体制的变动受政策主导。尽管院(系)是大学的二级单位,但院(系)实行什么样的领导体制并非由大学决定,而是由国家政策决定。这
目錄
目录
CONTENT
前言
上篇 理论篇
二级学院治理:历史脉络与现实课题 张德祥 方水凤 李洋帆 3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要义、实现路径、政治保障 杨岭 毕宪顺 25
协商共治:我国大学院系有效治理的可行模式 李成恩 常亮 37
整体有序而局部无序:大学治理的内在逻辑 李枭鹰 53
论学院的治理及其意义 郭书剑 王建华 63
大学权力类型与二级学院院长角色定位 郑文力 73
大学院长的领导情境及其角色特征 全守杰 84
治变之道:高校二级学院治理研究 陈正江 91
调整校院关系推进学院治理现代化——“二级学院治理: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学术研讨会综述 韩梦洁 98
下篇 实践篇
校院两级管理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以安徽工业大学改革实践为例 李家新 戴玉纯 雷金火 105
上海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与组织框架调研报告 杨颉 余新丽 113
学院“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流程研究 沈亚平 汪圣 122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学院治理模式 李立国 张翼 135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高校二级学院权力研究 姜华 黄帅 156
美国大学内设学院治理结构分析——以密歇根大学为例 何晓芳 宋冬雪 169
高校院系层面内部治理结构现状调查研究 张雷生 179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独立学院制管理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周润智 唐卫民 197
教学研究型大学院系功能定位研究 万春明 王巍 张海龙 205
高校二级学院自主管理调查与对策——以辽宁24所本科高校为例 赵哲 宋芳 214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