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现代性与犹太思想家(日月光华.哲学讲堂)

書城自編碼: 308653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社会科学总论
作者: 卡特琳娜·夏利尔 著;刘文瑾 编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208145016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9-01
版次: 1
頁數/字數: 160/990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23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妓女与文人
《 妓女与文人 》

售價:NT$ 179.0
舵手证券图书 短线交易大师:工具和策略 24年新修订版 实战验证的交易技术 经典外版书
《 舵手证券图书 短线交易大师:工具和策略 24年新修订版 实战验证的交易技术 经典外版书 》

售價:NT$ 437.0
中国古兵器集成
《 中国古兵器集成 》

售價:NT$ 3808.0
空腹力+轻断食:正在横扫全球的瘦身革命(全2册)
《 空腹力+轻断食:正在横扫全球的瘦身革命(全2册) 》

售價:NT$ 577.0
临床牙周病学和口腔种植学 第7版
《 临床牙周病学和口腔种植学 第7版 》

售價:NT$ 7269.0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圈论纲
《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圈论纲 》

售價:NT$ 717.0
粤港澳大湾区蓝皮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23)
《 粤港澳大湾区蓝皮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23) 》

售價:NT$ 1053.0
邂逅晚清——中美的对望与凝视(罕见国内作者所著全面反映晚清中美交往历史的通俗作品)
《 邂逅晚清——中美的对望与凝视(罕见国内作者所著全面反映晚清中美交往历史的通俗作品) 》

售價:NT$ 493.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1092
《 国王的两个身体 》
+

NT$ 346
《 诸众的语法:当代生活方式的分析 》
+

NT$ 348
《 从道德到美德 》
+

NT$ 569
《 甲骨文丛书·希腊对德意志的暴政:论希腊艺术与诗歌对德意志伟大作家的影响 》
+

NT$ 418
《 人文与社会译丛:城邦与灵魂 》
+

NT$ 634
《 记忆:历史与政治理论 》
編輯推薦:
犹太思想史上有两个同现代性进行对话的关键阶段。*个是在现代到来的前夕。此时,传承自中世纪犹太哲学家迈蒙尼德的温和启蒙态度,遭遇了斯宾诺莎这位有犹太血统的非犹太哲学家反传统的启蒙态度。
两个半世纪后,尤其是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残酷之后,其中蕴含的诸多议题进一步发散出来,重现于以罗森茨威格和列维纳斯这两位犹太哲学家为代表的思想中。这成为犹太思想同现代性对话的第二个阶段。
本书沿着上述进路,展开一场犹太思想家与现代性的对话,反映出两者之间的丰富的张力。
內容簡介:
本书稿主要从思想史上的两个重要时刻阐述犹太思想家对现代性的反思。从几个不同面向,反映了现代性与犹太思想之间丰富的张力。*个阶段是迈蒙尼德与斯宾诺莎两位犹太思想家对待哲学与宗教、神学与政治的不同。第二阶段首先发生在德国,然后在法国,伴随着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一些犹太思想家对黑格尔主义的哲学统治以及对总体性范畴之暴行的反抗。
關於作者:
卡特琳娜夏利尔,法国巴黎十大哲学系教授、犹太思想家、国际著名的列维纳斯思想研究专家。代表著作有:《斯宾诺莎,迈蒙尼德的读者神学政治问题》《皈依的渴望》《希望的在场》等。
目錄
1总序
1现代性与犹太人的反思(译序)
1序言
1讲稿出处
1第一讲斯宾诺莎及其对迈蒙尼德的解读:神学和政治
27第二讲罗森茨威格:在基督教世界做个犹太人
49第三讲声音与书
77第四讲犹太希望与革命希望
101第五讲巨大的痛苦
133第六讲解除仇恨的困扰
內容試閱
现代性与犹太人的反思(译序)

20世纪对犹太民族和中华民族一样,是一个灾难深重的世纪。两个民族都经历了现代性进程中的社会历史浩劫,也产生了浩劫之后的民族复兴运动、历史反思和现代性批判。法国哲学家CatherineChalier这本《犹太思想家论集》收集了她于2013年4月在复旦大学哲学系所做的三个讲座,在此基础上,又由她自己增选另外三篇相关文章,与这一系列讲座一道,从几个不同面向,反映了现代性与犹太思想之间丰富的张力。
Chalier女士是国际著名的列维纳斯专家,在巴黎第十大学任教。她继承列维纳斯的思想道路而进一步拓展了哲学与犹太思想的对话,成就在相关领域颇负盛名。在列维纳斯的传记中记载过这么一件小事:采访者在列维纳斯面前提到Chalier时,称她为列维纳斯的学生,而列维纳斯却纠正道:不,那是一位朋友。
Shoa(犹太人大屠杀)是西方现代史上上帝死亡的时刻。犹太人的受难,犹如现代性的祭品。这也使得当代犹太哲人对现代性问题有特别深刻和沉痛的反思。这些反思对于中国这个正在经历现代性道路、同样承受了无数苦难、亟待痛定思痛的民族而言,无疑颇具启发。作为该书译者,笔者拟从现代性与犹太人的反思这一较为宏观的视角,赘述这本散点透视的论集背后的思想脉络,期冀有助于反思中国的现代性问题。

1.犹太人拒绝启蒙?

欧洲的现代性道路以犹太人的献祭为代价,我们因此很容易想当然地认为,犹太民族是反现代、反启蒙的。的确,二战以来,犹太知识分子对现代性和启蒙有诸多批判,但批判启蒙不等同于反启蒙,二者不可混为一谈。这大概是在面对现代性问题上,犹太民族同其他反现代、反西方的国家民族主义或保守主义立场的最大差别。
苦难没有让犹太民族变得封闭和充满敌意。对于幸存下来的犹太人而言,过去的苦难不应当沦为恐惧与仇恨,而需要转化为一种对他人和未来的责任,这才是苦难能够得到安慰或者救赎的方式。因此,许多犹太知识分子以对启蒙和现代性问题的反思为己任。这也是为何,施特劳斯这位著名的现代性批判者,在自己晚年题为《我们为什么仍然是犹太人》的演讲中说:我觉得自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长久以来,我思考的主线就是犹太人问题。
就近代历史而言,犹太人与其说是启蒙运动的反对者,不如说是启蒙运动的积极参与和建构者。自18世纪,犹太教派很快接受了公民自由、宗教宽容以及个人主义等启蒙运动的观点,普遍蔑视迷信活动。犹太教甚至同基督教一样发生了分裂,产生了所谓改革派、正统派、保守派和重建派等。很多犹太人开始将传统的犹太社区及其机构视为蒙昧、过时和迷信的。
一方面,犹太教在改革中获得复兴,另一方面,犹太人中的精英一旦获得机会,就开始在欧洲事务的各个领域崭露头角。他们当中既产生了摩西门德尔松这位德国苏格拉底、启蒙思想家莱辛笔下的《智者纳袒》,也产生了斯宾诺莎这位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一位充满争议的离经叛道者。门德尔松的孙子、著名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诗人海涅以及马克思,都是犹太人中著名的受洗者。更不用说犹太人中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诺奖获得者、大学教授、工商业家以及金融巨子等事实上对西方世界的杰出贡献。以至尼采充满忧虑、不无反讽地惊呼:欧洲在某一天可能像完全成熟的果子一样不经意地落到他们手上。()那时,他们将会被称为欧洲人的发明者和领路人,而不再冒犯欧洲人的羞耻感。()那么,安息日就会再次光临这里,古老的犹太人的上帝将能够与他自己、他的造物和他的选民一同欢欣鼓舞而我们大家、我们所有人也都将与他一同欢欣鼓舞!
相较于历史上的基督教,犹太教对启蒙运动的接受似乎更为积极自主,内部更少血腥暴力。在应对现代性的挑战中,较之于中国、印度以及伊斯兰等古老文明,犹太文明大概是最顺利的:一方面,他们在经济、科学和政治制度方面都完成了同化;另一方面,传统的宗教信仰虽受到巨大冲击,却最终在危机中创生,保持活力。
为何犹太教能较成功地完成转型?这固然同犹太人摆脱隔离区的强烈渴望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犹太教传统本身便包含了启蒙的元素,这使得犹太教在遭遇启蒙运动时,能够合理地自我扬弃和创生。这种启蒙的元素,就是对自由和理性的热爱。这在很早以前,就体现为《塔木德》向读者开放的解经传统,以及犹太哲学家(如亚历山大的斐洛、迈蒙尼德等)将启示与理性结合的努力。
因此,在启蒙问题上,犹太教并未非此即彼。相反,对他们而言,启蒙与传统之间是一种彼此相顾的共生关系。他们在启示的传统中看到了启蒙的诉求,但又坚持启蒙仍需启示来引导。没有启蒙所体现的人的自由,启示的传统就是死的活的传统必须是一种基于自由的联结与认同。而启蒙和自由若失去了需要持守的方向和意义,就只是人的自我为义甚至自我膨胀。这种激进的启蒙和自由是极其危险的,它最终呈现为两次世界大战的毁灭性面目,以及某种带有准宗教性质的革命暴力。一些犹太知识分子在对历史灾难的痛定思痛中,致力于清理那种否认启示的理性主义的专横,主张重启启示与理性之争。
犹太哲人对启蒙和现代性的反思与洞见,深刻体现在Chalier这本书中。她在专为中国读者而作的序言中指出:犹太思想史上有两个同现代性进行对话的关键阶段。第一个是在现代到来的前夕。她通过研究斯宾诺莎对迈蒙尼德公开和隐秘的抗议,来比较在此阶段已然存在的两种对启蒙的理解。
迈蒙尼德是犹太哲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也是最早构建犹太教义的学者之一。他早在中世纪时就尝试让信仰与哲学对话,向学生传授如何通过亚里士多德哲学及其阿拉伯诠释,对妥拉进行一种哲学解读。这在他的时代,仍是一种可能犯渎神罪的妄举。他分别以两种不同的语言来撰写两类不同的著述。一类是以他心目中的宗教语言希伯来文写的有关犹太律法的解释,如《密西拿妥拉》。此书至今仍受正统派犹太教尊崇。另一类则是以当时的哲学语言阿拉伯文写的《迷途指津》。此书当他在世时就被列为禁书,时至今日,仍无法被正统派犹太教接受。
如果说,迈蒙尼德代表了犹太思想史上温和的,或者说,经典的启蒙态度,那么,斯宾诺莎,这位有着犹太血统的非犹太哲学家,则代表了一种反传统的激进启蒙态度。他对迈蒙尼德将信仰和理性结合的尝试进行了强硬批评。迈蒙尼德迈出的启蒙步伐虽然勇敢,但还远不能满足他的期望。他想要迈出更彻底的一步,就是让信仰和理性完全分开:信仰是属于庸众的道德指南,更是统治者奴役人们的神权政治工具;拥有健全理性的人应当经由理性通达至善;好的政治生活应当摆脱宗教的影响,完全由国家政权来治理。斯宾诺莎的激进有其神权政治的时代背景,他的主张深刻影响了西方世界的生活面貌。然而,他对迈蒙尼德的批判是否简化了迈蒙尼德在启示与理性之间的审慎考量?在迈蒙尼德较之于斯宾诺莎的保守中,是否包含着一种斯宾诺莎未能发现的智慧?
这个跨时空的论辩至今无法终结。在施特劳斯和Chalier这些关注犹太问题的哲学家这里,这是一个具有典范性的论争。两个半世纪后,尤其是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残酷之后,其中蕴含的诸多议题进一步发散出来,重现于以罗森茨威格和列维纳斯这两位犹太哲学家为代表的思想中,体现为对黑格尔主义哲学的同一性暴力的抵抗。这是犹太思想同现代性对话的第二个阶段。
Chalier书中,《在基督教世界里做个犹太人》一文,描绘了年轻的罗森茨威格皈依犹太教前的精神肖像。青年时代的他曾是黑格尔哲学的热爱者,而且,与许多同时代的犹太知识分子一样,他也曾打算皈依基督教,认为基督教才是对上帝的纯正信仰。然而,在经历了一个夏天痛苦的灵性挣扎之后,在赎罪日的一个犹太教堂中,他忽然发现了自己与犹太人民生命情感的强烈关联。他深感,当妥拉的词语被一群需要依靠它们来学习和生活的人言说时,就能传递一种既是肉身性、也是精神性的力量和希望。从此,罗森茨威格被犹太民族重新召回。他发觉自己只有和这个民族一起,才能找到回归生活的道路,此外别无选择。在那个时代,这意味着他必须放弃自己在大学执教的学者抱负。而他义无反顾地把自己的生命贡献给犹太教的研究与传扬。
这段重返犹太教的生命体验让他意识到了个体存在及其救赎的独特性,以及犹太民族的救赎道路不同于基督教的独特之处。而这些,在那个爆发了一战的时代,是独断的黑格尔哲学氛围所否定的。尽管罗森茨威格生前并未看到纳粹登台,但他已经预见了黑格尔式国家民族主义的危险,并在自己的杰作《救赎之星》中,以对人的自我的追问,来勇敢抗议这种专横的理性主义的统治。这个简短的精神传记实际上是对现代性前夕有关两种启蒙的典范性论争的一种现代回应,即:我是谁?的问题,究竟是应当交给雄辩的理性,还是留给人同上帝的问答与呼唤。
由这个真实的生命故事形塑的思想和书影响了一位杰出的读者列维纳斯。他的思想既是对罗森茨威格的发展,也是对书中之书(《圣经》)的独特回应。Chalier的《声音与书》一文,在梳理了大量列维纳斯生前未刊稿和讲座稿之后,向我们揭示酝酿了《总体与无限》这部名著的两个关键词:声音和书。
书,特别是书中之书,不同于文献。它要求读者投入自己的生命和问题,同过去的文本对话,唤醒隐藏于其中的精神。书的存在不能被化约为沉默的思想或理性,人们不可能孤独地阅读,而不回答来自于过去和现在的声音。声音不同于名字,它有动词和象征意味,证明了一种我无法主题化的外在性,意味着他者的在场。列维纳斯试图寻找一条哲学道路,让光通常具有的视觉和沉默的特权属于本质的特权服从于声音的现象,让理性倾听他者。书的意义的繁殖性以及书对读者解读的要求,等待着一种有责任感的主体精神,一种有保和守的大胆启蒙。只不过这种启蒙所要开启的,与其说是理性,不如说是对书和他者的倾听。
列维纳斯以对西方哲学所忽视和压制的他者的阐发,而在当代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然而,在他的哲学中,除了广为人知的他者之外,声音和书,是两个虽不那么受关注,却同样重要的词汇。它们不仅和他者一样,构成了对理性主义的抵抗,而且还是对他者内涵不可或缺的说明与限定。失去它们,失去那滋养了它们的塔木德解经传统,他者会沦为当代西方激进左翼后理论的新型解放武器:从指控西方男性白人逻各斯中心主义贬低他者的政治不正确,到借列维纳斯的绝对他者为跳板来高举自己绝对的政治正确,其中不乏对列维纳斯思想拿来主义式地生吞活剥,之后还忘不了对其中所谓的西方男性以色列霸权主义踏上一只脚。坊间便出现了这类貌似富有创意和批判精神,其实却一知半解甚至错讹百出的列维纳斯导读中译本。
今天的犹太人问题,与其说是古今之争,是介于启蒙与反启蒙、现代与反现代、西方还是东方之间的两难选择,不如说是这样一些问题:选择温和启蒙还是激进启蒙?选择有所保与守的自由,还是主体自我立法的自由?只有辨明这个大方向,某些中国学者在拿犹太问题和中国问题对照时,才不至犯常识性错误,犹太人的思考也才会对在现代性进程中摸爬滚打的中国人真正产生意义。

2.对于现代性,犹太人拒绝什么?

如果说犹太人接受了现代性在处理人性的政治形式方面的开放性,那么,他们所拒绝的是什么?从根本而言,犹太人的拒绝自古至今一以贯之,即拒绝人(首先是自我)与世界的罪性。在这方面,犹太教达到的人性高度,不仅超过了现代性的理解,而且,还是对现代性进程中的历史主义、世俗化的弥赛亚主义、国家民族主义冲动的清醒剂,也是对在偶像崇拜与自我崇拜这两种危险之间徘徊的现代人性的解毒剂。
现代性是一个救赎梦想的世俗化。这个救赎梦想的世俗化在何种意义上合乎启示,在何种意义上背离了启示,而仅仅是人对上帝的模仿甚至亵渎?这是犹太人的挣扎之处。现代性的两大主题,一个是国家民族主义,另一个是革命。并未拒绝启蒙理想的犹太人,其独特的救赎信念和人性理想,构成了对这两大主题的终极合理性的质疑。
直到启蒙运动以前,犹太人和犹太教徒都是一个同构概念。犹太人是一个奠基于信仰的民族。希伯来圣经既是一本犹太人的民族志,也包含着他们对当下的理解、对未来的期待弥赛亚精神。在此意义上,犹太人被称为书的子民。一种族群意识和一本书的同构关系,这是犹太民族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最大差别。
因此我们便不难明白,以种族色彩来取代宗教色彩的犹太人概念,只是现代的一个发明。自古以来,散居在世界各地各民族间的犹太人,只是一个超民族的民族。他们主要的凝聚力不来自于地域、血缘、肤色、人种,而来自于共同的经典和信念。他们的传统基于一种有意识的关联和认同之链,是一种共同努力的自由决定。
改革派犹太教的经典《费城纲领》(1869年)第一条原则声明就是:弥赛亚拯救以色列的目的不在于恢复大卫子孙统治下的旧犹太国,再次将以色列与各国隔开,而在于承认上帝的独一性,联合上帝所有的子民,以便实现全部理性造物的统一,实现他们所需要的道德净化。由此可见,19世纪,虽然启蒙运动和排犹主义激发了某种犹太复国主义,现代犹太教的主流仍是将普世救赎作为犹太人在大地上的使命。因此,无论在哪里,犹太人都充当着个体自我认同、共同体利益的相对性和局限性的提示物,而对这些来说,民族性标准往往是绝对的、终极的决定性权威。在每个民族内,犹太人都是内部的敌人(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此即为何,对于纳粹所设计的千年德意志帝国而言,作为反种族群体的犹太人,由于会破坏和毒害所有其他种族,因此需要被彻底消灭。
诚然,近代以来,犹太人的身份认同成了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因而才会有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说:我们不是到犹太人的宗教里去寻找犹太人的秘密,而是到现实的犹太人里去寻找他的宗教秘密。在马克思看来,宗教问题只是现实问题的反映,是人对现实问题的想象性解决。与此类似,萨特也有一个著名的观点:犹太人是被反犹主义者创造出来的。
然而,犹太人仅只是这么一种当下的社会文化构造,而与其宗教传统无关?如果只是如此,那么构成犹太人自我认同的共同记忆,就被忽略了。而如果不谈这个共同记忆,犹太人这个词独特的历史积淀,他们与其他人群相区分的独特内涵,就无从体现。我们就无法知道犹太人和非犹太人有何差别。这种情况对于像马克思、萨特(他后来对犹太人的看法发生了改变)这样世俗化的知识分子而言,也许无关痛痒,但对于那些坚持犹太人身份认同,拥有犹太意识的人,却至关紧要。
因此,犹太民族的身份认同独特而不可模仿。这是在拿其他民族同犹太民族相较时,首先需要理解的。当然,二十世纪犹太人的苦难也催生了犹太复国主义(Zionism)和以色列建国。出于保护幸存犹太人民的现实考虑,就连过去十分反对犹太复国运动的犹太教改革派,也修改了自己的立场,认为以色列建国,乃是在大屠杀发生之后,不得不做出的历史选择,是一个精神、民族和政治的重生运动。在种族主义的仇恨和苦难中建立起来的现代以色列,能否在敌人的攻势和指控下,拒绝成为和敌人一样的国家和种族主义者?这的确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无论如何,在很多犹太知识分子心目中,以色列民族虽然在政治形式上加入了世界民族国家之林,但在这个国家的内部,在其公民的道德情操中,在其社群和人际关系中,仍然应当体现出犹太人的弥赛亚情结与普世价值相结合的努力,活出犹太教善待陌生人的好客传统。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