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二十四节气志

書城自編碼: 305544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民俗学/民俗文化
作者: 宋英杰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08680712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10-01
版次: 1
頁數/字數: 382/28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49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海外中国研究·明清中国的经济结构
《 海外中国研究·明清中国的经济结构 》

售價:NT$ 717.0
理想国译丛018:活着回来的男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二战及战后生命史(2024版)
《 理想国译丛018:活着回来的男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二战及战后生命史(2024版) 》

售價:NT$ 515.0
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
《 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 》

售價:NT$ 493.0
大洗牌
《 大洗牌 》

售價:NT$ 437.0
亚洲经济发展与模式分析
《 亚洲经济发展与模式分析 》

售價:NT$ 498.0
零基础制作栩栩如生的立体纸艺花
《 零基础制作栩栩如生的立体纸艺花 》

售價:NT$ 274.0
第三帝国图文史(修订版):纳粹德国浮沉实录(彩色精装典藏版)
《 第三帝国图文史(修订版):纳粹德国浮沉实录(彩色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941.0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历史秘辛与未来挑战
《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历史秘辛与未来挑战 》

售價:NT$ 386.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90
《 地道风物·帕米尔之心 》
+

NT$ 252
《 在台湾发现历史 》
+

NT$ 490
《 古画里的中国 》
+

NT$ 490
《 投资:一部历史 》
+

NT$ 299
《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
+

NT$ 210
《 新岁时歌 古诗词中的二十四节气 》
編輯推薦:
中国气象先生宋英杰潜心十年诚意之作,
一本结合文化 大数据 气象科学的节气百科,
既传承古人时间智慧,更用现代的海量数据对节气做验证与解读。
秦大河、马未都、白岩松、梁冬、樊登、俞白眉
联袂推荐!
二十四节气,是我们内心记录生活律动的方式,
是历法之外的历法,是岁时生活的句读和标点。
內容簡介:
《二十四节气志》是中国气象先生宋英杰潜心之作。凭借多年强大的专业积累和知识功底,他从气象大数据的角度,为我们解读二十四节气的文、理、古、今。读者不仅能看到传统节气知识,更能了解节气随时代的演变和发展。
几千年的节气文化,在今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熬过了冬天,却差点儿冻死在春天?
大寒、小寒谁更寒?大暑、小暑谁更热?
50年来,中国人名的变化竟然跟天气息息相关?
为什么实际温度是30摄氏度,体感温度却超过40摄氏度?
冯骥才为何说女人的孩提记忆散布在四季,男人的童年往事大多在夏天?

《二十四节气志》是中国气象先生宋英杰潜心之作。凭借多年强大的专业积累和知识功底,他从气象大数据的角度,为我们解读二十四节气的文、理、古、今。读者不仅能看到传统节气知识,更能了解节气随时代的演变和发展。
几千年的节气文化,在今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熬过了冬天,却差点儿冻死在春天?
大寒、小寒谁更寒?大暑、小暑谁更热?
50年来,中国人名的变化竟然跟天气息息相关?
为什么实际温度是30摄氏度,体感温度却超过40摄氏度?
冯骥才为何说女人的孩提记忆散布在四季,男人的童年往事大多在夏天?
时光律动,草木枯荣,《二十四节气志》,为你讲述节气文化在这个时代的未完待续。


二十四节气是未完待续的文化。我们的传承,不是只从古籍中寻章摘句,还要留下这个时代对她的独特贡献。使她,充盈着科学的雨露,洋溢着文化的馨香;使她,既在我们的居家日常,也是我们的诗和远方。
宋英杰
關於作者:
宋英杰
- 中国气象局气象服务专家,《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
- 1988年起担任气象预报员,1993年成为气象节目主持人。2004年在全国性评选中获得 气象先生称号。2012年荣获播音主持界金话筒奖。
- 科研及业务之余,担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兼职教授。
- 宋英杰以其专业背景、知性形象、自然诙谐的语风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他对节气、谚语、月令等气象相关传统文化遗产潜心钻研,希望优秀的传统文化依旧润泽着我们对于万千气象的体验。


宋英杰
- 中国气象局气象服务专家,《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
- 1988年起担任气象预报员,1993年成为气象节目主持人。2004年在全国性评选中获得 气象先生称号。2012年荣获播音主持界金话筒奖。
- 科研及业务之余,担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兼职教授。
- 宋英杰以其专业背景、知性形象、自然诙谐的语风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他对节气、谚语、月令等气象相关传统文化遗产潜心钻研,希望优秀的传统文化依旧润泽着我们对于万千气象的体验。
目錄
目录

推荐序马未都



春 四时之始

水 甘雨时降

蛰 阳和启蛰

分 青葱时光

明 正好时候三月春

雨 雨生百谷

夏 万物并秀

满 正阳时节

种 亦稼亦穑

至 景风南来

暑 蒸炊时节

暑 大暑龌龊热

秋 凉风有信

暑 禾乃登

露 玉露生凉

分 平分秋色

露 秋中之秋

降 杪秋时分

冬 过冬如修行

雪 气寒将雪

雪 似玉时节

至 迎福践长

寒 冬将军

寒 寒气之逆极
附录一
二十四节气歌谣
附录二
以时序为秩的行事规则:《礼记月令》
附录三
经典的物候历:《逸周书时训解》
附录四
节气岁时在日本的流变
內容試閱
序言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之中时节、气候、物候的规律及变化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应用模式。以时节为经,以农桑与风土为纬,建构了中国人的生活韵律之美。
我们感知时节规律的轨迹,很可能是从立竿见影开始的。从日影的变化,洞察太阳的步履,然后应和它的节拍。我特别喜欢老舍先生在其散文《小病》中的一段话:
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
我们希望天气、气候是变而不猛的曲折,我们内心记录生活律动的方式,便是二十四节气。对于中国人而言,节气,几乎是历法之外的历法,是岁时生活的句读和标点。
孔子说: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季节更迭,天气变化,草木枯荣,虫儿坯户又启户,鸟儿飞去又飞来,天可曾说过什么吗?天什么也没有说,一切似乎只是一种固化的往复。这,便是气候。但天气时常并不尊重气候,不按常理出牌。按照网友的话说,不是循环播放,而是随机播放。超出预期值和承载力,于是为患。
农耕社会,人们早已意识到,风雨不节则饥。中国人对于气候的最高理想,便是风调雨顺。无数祭祷,几多拜谢,无非是希望一切都能够顺候应时。就连给孩童的《声律启蒙》中,都有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
我们现在几乎挂在嘴边的两个词,一是平常,二是时候。时候,可以理解为应时之候。就是该暖时暖,该冷时冷,该雨时雨,该晴时晴,在时间上遵循规律。平常,可以理解为平于往常。所谓常,便是一个定数,可视为气候平均值。雨量之多寡,天气之寒燠,一如往常。不要挑战极致,不要过于偏离气候平均值,在气象要素上遵循规律。
明代《帝京岁时纪胜》中评述道:
都门天时极正:三伏暑热,三九严寒,冷暖之宜,毫发不爽。盖为帝京得天地之正气也。
只要冷暖有常,便被视为正气。
我们自古看待气候的价值观,简而言之,便是一颗平常心,希望气候持守平常的愿望。所谓守常,即是我们对于气候的期许。
什么是好天气?只要不太晚、不太早,别太多、别太少,就是好天气。如果再温和一些,像董仲舒在其《雨雹对》中所言,那就更好了:
太平之世,五日一风,十日一雨。风不鸣条,开甲散萌而已;雨不破块,润叶津茎而已。
中国之节气,始于先秦,先有冬至(日南至)、夏至(日北至)以及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再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二至二分是最资深的节气,也是等分季节的节气。只是后来以始冻和解冻为标志的立冬、立春,以南风起和凉风至为标志的立夏、立秋,逐渐问世并成为表征季节的节气。它们一并成为节气之中最初的八大金刚。它们之所以最早,或许是因为表象清晰,是易感、易查验的节气。
到西汉时期,节气的数目、称谓、次序已基本定型。在那个久远的年代,便以天文审度气象,以物候界定气候。按照物候的迁变,齐家治国,存养行止。
农桑国度,人们细致地揣摩着天地之性情,观察天之正气,地之愆伏,因之而稼穑;恭谨地礼天敬地,顺候应时,正所谓跟着节气过日子。
《尚书》中的一段话说得很达观:
雨以润物,以干物,暖以长物,寒以成物,风以动物。五者各以其时,所以为众验。
每一种天气气候现象有其机理和规律,也自有其益处所在。
《吕氏春秋》说得至为透彻:
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
人们早已懂得天气气候,可以为利,可能为害,关键是找寻规律,在避害的基础上,能够趋利。而季风气候,干湿冷暖的节奏鲜明,变率显著。基于气候的农时农事,需要精准地把握,敏锐地因应,所以作为以时为秩的二十四节气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并传续,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在甲骨文关于天气占卜的文字中,有叙、命、占、验四个环节:叙,介绍背景;命,提出问题;占,做出预测;验,检验结果。其中,验,最能体现科学精神。在科学能力欠缺的时代,已见科学精神的萌芽。在诸子百家时代,人们便以哲学思辨、文学描述的方式记录和分析天气气候的表象与原由。
唐太宗时代的气象台台长李淳风在其《乙巳占》里便绘有占风图。
一级动叶,二级鸣条,三级摇枝,四级坠叶,五级折小枝,六级折大枝,七级折木,八级拔大树和根。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风力等级,比目前国际通行的蒲福风力法(Beaufort scale)早了1100多年。两种方式的差别在于,李淳风风力法是以树木划定风力,而蒲福风力法是以数目划定风力。一个借助物象,一个借助数据。
当然,我们的先人在观察和记载气象的过程中,至少存在三类难以与现代科学接轨的习惯。
第一,不量化。杜甫可以黛色参天二千尺,李白可以飞流直下三千尺,但气象记录应当秉持精确和量化的方式。气温多少度,气压多少百帕,降水多少毫米,我们未曾建立相应的概念或通行的标准。不仅岁时记之类的文字如此,灾异志之类的文字亦如此。死伤无算
毁禾无数,是古代灾情记录中出镜率最高的词组。
第二,不系统。以现代科学来看,天气气候的观测,不仅要定量,还要定点、定时。但古时正史中的气象记录,往往发生极端性的灾或小概率的异才进行记录,连续型变量就变成了离散型变量。研究天气表象背后的规律,便遗失了无数的原始依据。单说降水这一要素,汉代便要求自立春,至立夏,尽立秋,郡国上雨泽。但直到清雍正年间才有所属境内无论远近,一有雨泽即行奏闻的制度常态化。
为什么天气气候的记录不够系统和连贯呢?因为人们往往是将不合时令的寒暑旱涝视为帝王将相失政的天戒,所以只着力将各种灾异写入官修的史书之中,既为了占验吉凶,更为了警示君臣。
第三,不因果。我们往往不是由因到果,而是常用一种现象预兆另一种现象,没有以学科的方式触及气象的本质。并且以天人感应的思维,想象天象与人事之间的关联,穿凿附会地解读祥瑞、分析异常。
但以物候表征气候,本着巢居者知风、穴居者知雨、草木知节令的思维,我虽懵懂,但可以从生态中提取生物本能,以发散和跳跃的思维,善于在生物圈中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体现着一种借用和替代的大智慧。并且最接地气的农人,以他们直观的识见,基于节气梳理出大量的气象谚语,用以预测天气,预估丰歉,使得节气文化之遗存变得更加丰厚。
应当说,在二十四节气基础上提炼出的七十二候物语,依然未完待续。因为它原本记录和浓缩的是两千年前中原地区各个时令的物候特征,后世并未进行精细的本地化,并且随着气候变化,物候的年代差异也非常显著。
20世纪70年代,立夏到小满,种啥都不晚的地区,进入21世纪前10年,已是谷雨到立夏,种啥都不怕。从前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的谚语,现在的蚊子都不大遵守了。所以七十二候物语,无法作为各地、各年代皆适用的通例。
基于叶笃正院士提出的构想,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钱诚等学者进行了运算和分析。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节气代言的气候与物候都在悄然发生变化。所以,人们会感觉春天的节气在提前,秋天的节气在延后,夏季在扩张,冬季被压缩。每一个节气的气温都已水涨船高。
以平均气温3.51℃作为大寒天的门槛,以23.59℃作为大暑天的门槛,19982007年与20世纪60年代进行对比:大寒天减少了56.8%,大暑天增加了81.4%,不到半个世纪,寒暑剧变。
如果以气温来审视节气,下方的曲线是19611970年的节气,上方的曲线是19982007年的节气,可见节气悄悄
长胖了。减缓气候变暖的趋势,便是为节气减肥。
以平均气温来衡量,提前趋势最显著的三个节气是雨水、惊蛰、夏至,延后趋势最显著的三个节气是大雪、秋分、寒露。以增温幅度而论,春季第一,冬季第二。又是一年春来早,已然成为新常态。
不过,我们传承和弘扬二十四节气,不正需要不断地丰富它,不断地完善它吗?让后人看到,我们这个时代并不是仅仅抄录了古人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词句。
对于节气,我们下意识地怀有先贤崇拜的情结。北宋科学家沈括曾评议道:先圣王所遗,固不当议,然事固有古人所未至而俟后世者。总有古人未曾穷尽的思维和认知吧?时已谓之春矣,而犹行肃杀之政。不能是仅仅拘泥于古时的历法,季节已被称为春天,而人们依然生活在万物萧条的时令之中。
天气虽然常常以纷繁的表象示人,但人们智慧地透过无数杂乱的情节归结某种规律性,即天行有常。这个天行之常往往也是脆弱的,并非总是简单地如约再现。于是,人们一方面要不断地萃取对于规律性更丰富的认知,即读懂属于自己的气候;另一方面,还要揣摩无常天气体现出的气候变率。然后,以各种假说的方式提炼出导致灾异的原因并择取最适用的规避方式。
二十四节气以及由此衍生的各种智识和习俗(包括其中的正见与误读、大智慧与小妙用)乃是历史进程中天人和合理念的集大成者。渐渐地,它们化为与我们若即若离的潜意识,或许早已嵌入我们的基因之中,常在我们不自知的情况下,润泽着我们对于万千气象的体验。
我常常感慨古代的岁时典籍浩如烟海,在图书馆中常有时光苦短之感,难以饱读。所以,也只能不问归期,一本一本地啃,一点一点地悟。如胡适先生所言: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品读古人关于节气的文字,品味今人以节气为时序的生活,对于我来说,就是诗和远方。

宋英杰
2016年岁末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之中时节、气候、物候的规律及变化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应用模式。以时节为经,以农桑与风土为纬,建构了中国人的生活韵律之美。
我们感知时节规律的轨迹,很可能是从立竿见影开始的。从日影的变化,洞察太阳的步履,然后应和它的节拍。我特别喜欢老舍先生在其散文《小病》中的一段话:
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
我们希望天气、气候是变而不猛的曲折,我们内心记录生活律动的方式,便是二十四节气。对于中国人而言,节气,几乎是历法之外的历法,是岁时生活的句读和标点。
孔子说: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季节更迭,天气变化,草木枯荣,虫儿坯户又启户,鸟儿飞去又飞来,天可曾说过什么吗?天什么也没有说,一切似乎只是一种固化的往复。这,便是气候。但天气时常并不尊重气候,不按常理出牌。按照网友的话说,不是循环播放,而是随机播放。超出预期值和承载力,于是为患。
农耕社会,人们早已意识到,风雨不节则饥。中国人对于气候的最高理想,便是风调雨顺。无数祭祷,几多拜谢,无非是希望一切都能够顺候应时。就连给孩童的《声律启蒙》中,都有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
我们现在几乎挂在嘴边的两个词,一是平常,二是时候。时候,可以理解为应时之候。就是该暖时暖,该冷时冷,该雨时雨,该晴时晴,在时间上遵循规律。平常,可以理解为平于往常。所谓常,便是一个定数,可视为气候平均值。雨量之多寡,天气之寒燠,一如往常。不要挑战极致,不要过于偏离气候平均值,在气象要素上遵循规律。
明代《帝京岁时纪胜》中评述道:
都门天时极正:三伏暑热,三九严寒,冷暖之宜,毫发不爽。盖为帝京得天地之正气也。
只要冷暖有常,便被视为正气。
我们自古看待气候的价值观,简而言之,便是一颗平常心,希望气候持守平常的愿望。所谓守常,即是我们对于气候的期许。
什么是好天气?只要不太晚、不太早,别太多、别太少,就是好天气。如果再温和一些,像董仲舒在其《雨雹对》中所言,那就更好了:
太平之世,五日一风,十日一雨。风不鸣条,开甲散萌而已;雨不破块,润叶津茎而已。
中国之节气,始于先秦,先有冬至(日南至)、夏至(日北至)以及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再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二至二分是最资深的节气,也是等分季节的节气。只是后来以始冻和解冻为标志的立冬、立春,以南风起和凉风至为标志的立夏、立秋,逐渐问世并成为表征季节的节气。它们一并成为节气之中最初的八大金刚。它们之所以最早,或许是因为表象清晰,是易感、易查验的节气。
到西汉时期,节气的数目、称谓、次序已基本定型。在那个久远的年代,便以天文审度气象,以物候界定气候。按照物候的迁变,齐家治国,存养行止。
农桑国度,人们细致地揣摩着天地之性情,观察天之正气,地之愆伏,因之而稼穑;恭谨地礼天敬地,顺候应时,正所谓跟着节气过日子。
《尚书》中的一段话说得很达观:
雨以润物,以干物,暖以长物,寒以成物,风以动物。五者各以其时,所以为众验。
每一种天气气候现象有其机理和规律,也自有其益处所在。
《吕氏春秋》说得至为透彻:
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
人们早已懂得天气气候,可以为利,可能为害,关键是找寻规律,在避害的基础上,能够趋利。而季风气候,干湿冷暖的节奏鲜明,变率显著。基于气候的农时农事,需要精准地把握,敏锐地因应,所以作为以时为秩的二十四节气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并传续,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在甲骨文关于天气占卜的文字中,有叙、命、占、验四个环节:叙,介绍背景;命,提出问题;占,做出预测;验,检验结果。其中,验,最能体现科学精神。在科学能力欠缺的时代,已见科学精神的萌芽。在诸子百家时代,人们便以哲学思辨、文学描述的方式记录和分析天气气候的表象与原由。
唐太宗时代的气象台台长李淳风在其《乙巳占》里便绘有占风图。
一级动叶,二级鸣条,三级摇枝,四级坠叶,五级折小枝,六级折大枝,七级折木,八级拔大树和根。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风力等级,比目前国际通行的蒲福风力法(Beaufort scale)早了1100多年。两种方式的差别在于,李淳风风力法是以树木划定风力,而蒲福风力法是以数目划定风力。一个借助物象,一个借助数据。
当然,我们的先人在观察和记载气象的过程中,至少存在三类难以与现代科学接轨的习惯。
第一,不量化。杜甫可以黛色参天二千尺,李白可以飞流直下三千尺,但气象记录应当秉持精确和量化的方式。气温多少度,气压多少百帕,降水多少毫米,我们未曾建立相应的概念或通行的标准。不仅岁时记之类的文字如此,灾异志之类的文字亦如此。死伤无算
毁禾无数,是古代灾情记录中出镜率最高的词组。
第二,不系统。以现代科学来看,天气气候的观测,不仅要定量,还要定点、定时。但古时正史中的气象记录,往往发生极端性的灾或小概率的异才进行记录,连续型变量就变成了离散型变量。研究天气表象背后的规律,便遗失了无数的原始依据。单说降水这一要素,汉代便要求自立春,至立夏,尽立秋,郡国上雨泽。但直到清雍正年间才有所属境内无论远近,一有雨泽即行奏闻的制度常态化。
为什么天气气候的记录不够系统和连贯呢?因为人们往往是将不合时令的寒暑旱涝视为帝王将相失政的天戒,所以只着力将各种灾异写入官修的史书之中,既为了占验吉凶,更为了警示君臣。
第三,不因果。我们往往不是由因到果,而是常用一种现象预兆另一种现象,没有以学科的方式触及气象的本质。并且以天人感应的思维,想象天象与人事之间的关联,穿凿附会地解读祥瑞、分析异常。
但以物候表征气候,本着巢居者知风、穴居者知雨、草木知节令的思维,我虽懵懂,但可以从生态中提取生物本能,以发散和跳跃的思维,善于在生物圈中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体现着一种借用和替代的大智慧。并且最接地气的农人,以他们直观的识见,基于节气梳理出大量的气象谚语,用以预测天气,预估丰歉,使得节气文化之遗存变得更加丰厚。
应当说,在二十四节气基础上提炼出的七十二候物语,依然未完待续。因为它原本记录和浓缩的是两千年前中原地区各个时令的物候特征,后世并未进行精细的本地化,并且随着气候变化,物候的年代差异也非常显著。
20世纪70年代,立夏到小满,种啥都不晚的地区,进入21世纪前10年,已是谷雨到立夏,种啥都不怕。从前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的谚语,现在的蚊子都不大遵守了。所以七十二候物语,无法作为各地、各年代皆适用的通例。
基于叶笃正院士提出的构想,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钱诚等学者进行了运算和分析。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节气代言的气候与物候都在悄然发生变化。所以,人们会感觉春天的节气在提前,秋天的节气在延后,夏季在扩张,冬季被压缩。每一个节气的气温都已水涨船高。
以平均气温3.51℃作为大寒天的门槛,以23.59℃作为大暑天的门槛,19982007年与20世纪60年代进行对比:大寒天减少了56.8%,大暑天增加了81.4%,不到半个世纪,寒暑剧变。
如果以气温来审视节气,下方的曲线是19611970年的节气,上方的曲线是19982007年的节气,可见节气悄悄
长胖了。减缓气候变暖的趋势,便是为节气减肥。
以平均气温来衡量,提前趋势最显著的三个节气是雨水、惊蛰、夏至,延后趋势最显著的三个节气是大雪、秋分、寒露。以增温幅度而论,春季第一,冬季第二。又是一年春来早,已然成为新常态。
不过,我们传承和弘扬二十四节气,不正需要不断地丰富它,不断地完善它吗?让后人看到,我们这个时代并不是仅仅抄录了古人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词句。
对于节气,我们下意识地怀有先贤崇拜的情结。北宋科学家沈括曾评议道:先圣王所遗,固不当议,然事固有古人所未至而俟后世者。总有古人未曾穷尽的思维和认知吧?时已谓之春矣,而犹行肃杀之政。不能是仅仅拘泥于古时的历法,季节已被称为春天,而人们依然生活在万物萧条的时令之中。
天气虽然常常以纷繁的表象示人,但人们智慧地透过无数杂乱的情节归结某种规律性,即天行有常。这个天行之常往往也是脆弱的,并非总是简单地如约再现。于是,人们一方面要不断地萃取对于规律性更丰富的认知,即读懂属于自己的气候;另一方面,还要揣摩无常天气体现出的气候变率。然后,以各种假说的方式提炼出导致灾异的原因并择取最适用的规避方式。
二十四节气以及由此衍生的各种智识和习俗(包括其中的正见与误读、大智慧与小妙用)乃是历史进程中天人和合理念的集大成者。渐渐地,它们化为与我们若即若离的潜意识,或许早已嵌入我们的基因之中,常在我们不自知的情况下,润泽着我们对于万千气象的体验。
我常常感慨古代的岁时典籍浩如烟海,在图书馆中常有时光苦短之感,难以饱读。所以,也只能不问归期,一本一本地啃,一点一点地悟。如胡适先生所言: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品读古人关于节气的文字,品味今人以节气为时序的生活,对于我来说,就是诗和远方。

宋英杰
2016年岁末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