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郑君里全集

書城自編碼: 298935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集
作者: 郑君里 著李镇 主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553506975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3-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350/400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540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饲渊
《 饲渊 》

售價:NT$ 223.0
现金为王:把利润留下来,把成本降下去
《 现金为王:把利润留下来,把成本降下去 》

售價:NT$ 386.0
经纬度丛书·巴勒斯坦人的故事:流亡者的悲情、绝望与抗争
《 经纬度丛书·巴勒斯坦人的故事:流亡者的悲情、绝望与抗争 》

售價:NT$ 493.0
改变世界的哲学家们
《 改变世界的哲学家们 》

售價:NT$ 493.0
将军
《 将军 》

售價:NT$ 269.0
墓志的生成及其在唐代的衍变研究
《 墓志的生成及其在唐代的衍变研究 》

售價:NT$ 549.0
理解中国经济:在大变局中读懂新机遇
《 理解中国经济:在大变局中读懂新机遇 》

售價:NT$ 252.0
饥饿与国家:苏丹的饥荒、奴隶制和权力(1883~1956)
《 饥饿与国家:苏丹的饥荒、奴隶制和权力(1883~1956) 》

售價:NT$ 386.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634
《 石挥谈艺录:雾海夜航 第三辑(全三册) 》
+

NT$ 719
《 石挥谈艺录:演员如何抓住观众 第二辑(全三册) 》
+

NT$ 850
《 三十年细说从头:(上下册) 》
+

NT$ 490
《 石挥谈艺录 :把生命交给舞台 》
+

NT$ 360
《 幕味:重访影史与策展实践 》
+

NT$ 450
《 炮声中的电影:中日电影前史 》
內容簡介:
《郑君里全集》8卷本总计400万字,这不仅仅是一份影剧艺术的珍贵资料,也是一部记录了40年间的中国社会史、战争史、生活史、经济史、政治史、文化生态史的国宝级文献。很多资料直接整理自郑君里的手稿,系首度与读者见面。
關於作者:
郑君里(1911-1969),曾用名郑重、郑千里,生于上海,祖籍广东省中山县。他导演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乌鸦与麻雀》《我们夫妇之间》《宋景诗》《聂耳》《林则徐》《枯木逢春》等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不朽经典。郑君里也曾是一位活跃于舞台和银幕的明星,还曾是抗战中奔波于大后方的文化战士。郑君里更是一位著作等身的文艺理论家,堪称中国第三代电影导演中学养较深者,其成就令后来者高山仰止。据统计,可单独出版的学术著作(含译著)就有8种,其中,《现代中国电影史》《演技六讲》《演员自我修养》《角色的诞生》《画外音》等,都是戏剧和电影领域的殿堂级读物。此外,郑君里发表和未发表的论文、笔记、教案、小说、杂文等超过百种。
李镇,1973年生,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史学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研究生导师;独著、主编著作多部。研究方向为中国电影史、现当代电影人物研究、口述历史;旁涉动画史与理论。
目錄
总目录
第一卷
现代中国电影史
论抗战戏剧运动
角色的诞生
画外音
第二卷
演技六讲
演员自我修养
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画传
第三卷
戏剧文论
电影文论
诗歌与小说
第四卷
纪录片《民族万岁》
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
第五卷
电影《秦淮秋月》
电影《西湖春晓》
电影《我们夫妇之间》
纪录片《人民的新杭州》
第六卷
电影《宋景诗》
电影《林则徐》
第七卷
电影《聂耳》
电影《枯木逢春》
电影《李善子》
《李白与杜甫》
第八卷
西北工作日记
郑君里艺术创作年表
郑君里手稿片断
內容試閱

郑君里,曾用名郑重、郑千里,1911年12月6日生于上海,祖籍广东省香山县,[ 香山县,今广东省中山市,郑君里的祖屋位于三乡镇平岚田堡村。]是一位活跃于中国20世纪30至60年代的戏剧家、电影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
1928年,郑君里进入田汉创办的南国艺术学院,成为该学院戏剧科第一个报名的学生,此后至40年代中期,他至少参加过26个团体超过70出话剧的演出;1932至1937年,他进入联华影业公司,主演了《野玫瑰》《火山情血》《奋斗》《人生》《慈母曲》《联华交响曲》等22部进步影片,一度成为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抗战爆发后,他先后加入了上海救亡演剧队、抗敌演剧队、孩子剧团、西北巡回教育班、中国电影制片厂等机构,在前线和大后方从事国防影剧,编导完成了《西北特辑》《民族万岁》《野人山》等纪录片。抗战胜利后,郑君里转入故事片的编导创作,先后进入联华影艺社、昆仑影业公司,完成了《一江春水向东流》(与蔡楚生合作)及《乌鸦与麻雀》《我们夫妇之间》等影片。50年代初直到1965年,他作为上海电影制片厂[
1952年,郑君里进入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1953年2月,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合并到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主要导演,编导了《人民的新杭州》《宋景诗》《聂耳》《林则徐》《枯木逢春》《李善子》等作品。

郑君里是一位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并重的艺术家,一生勤于笔耕,留下了数量可观的文字。据统计,可单独出版的学术著作(含译著)就有8种,[ 郑君里1931年翻译的书稿《近代剧论》曾交付商务印书馆,并取得了稿费,但此书是否出版不详。
]其中,《现代中国电影史》《演技六讲》《演员自我修养》《角色的诞生》《画外音》等,都是戏剧和电影领域的殿堂级读物。此外,郑君里发表和未发表的论文、笔记、教案、小说、杂文等超过百种。郑君里在创作中留下的手稿非常详尽,虽然在战乱和政治运动中遗失了不少,但所幸其中一部分重要档案文献被保存下来,成为当今我们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郑君里的文字虽然关乎电影和戏剧,但其涉猎的专题其实相当驳杂,有中外戏剧史、舞台美术和装置研究、纪录片理论、国防戏剧、少数民族戏剧、中国电影史、戏剧和电影表演理论、电影导演理论、戏剧大师研究、教学研究等。在电影和戏剧创作之外,他还从事过少量的小说和诗歌创作。
以上这些经验和成就,无论是在艺术界还是在学术界,都是罕见的。可以说,像郑君里这样多产并擅长理论研究,且在多个领域达到相当高度的艺术家,在近现代中国的文化艺术史上鲜有人可出其右。
《郑君里全集》全面、系统地梳理了郑君里的艺术与学术成就,尽可能完整地呈现了目前所见的郑君里留存下来的文字,甚至包括一些具有文物价值的便笺;不仅编排了郑君里发表过的著作和文章,也尽可能地收录他未发表甚至未完成的文字;特别是有些手稿还是没有完全成文的草稿,也以其最真实的状态首次和读者见面。即使有一部分文章在早期发表过,本次结集也是在第一次发表几十年后的首度再版。为了便于读者了解郑君里写作的习惯和成文的过程,一睹他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卓尔不群的风采,我们将批注、修改较多的一部分手稿,以影印件与整理稿并现的方式编排。这种方式是本《全集》的重要特点。
在编辑过程中,我们基本遵循了由理论到实践、由宏观到微观的编辑原则。《全集》共分八卷,每卷的内容以创作的时间先后为序,收录了郑君里1926年至1967年间的著作、剧本、笔记、论文、日记、随笔、草图等,大致构成三个板块:
第13卷可称为学术卷,收录了郑君里的7部著作和50篇文章。
第47卷可称为创作卷,收录了郑君里在从事电影创作的过程中撰写的剧本、导演阐述,以及各类图纸和讨论稿等档案文献。
第8卷可称为档案卷,收录了记录郑君里个人生活和创作经历的史料,包括日记及自编年表,此外还有一些难以归类整理的手稿残页。

《全集》是郑君里一生理论与实践成果的集大成。这些久未与读者见面的文字不但饱含着他对艺术的热爱,也闪耀着他天资中独特的光彩。纵览这些篇章,可以发现郑君里对四个研究方向始终存在偏好,即:
1.表演艺术;
2.社会史与艺术史的关联;
3.外来文化的影响与中国影剧艺术的民族化;
4.戏剧和电影艺术如何满足时代的要求。
郑君里1936年发表的《现代中国电影史》是中国电影学术史上的一个谜,因为此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研究或者关注过中国电影史。在他的自编年表中,我们仅能读到关于写作背景的一句话:1935年春,写《电影史》,有一个时期躲在家(福星路),不出门。《现代中国电影史》对1932年之前的中国电影史进行了梳理,并做出了精妙的归纳和分析,虽然只有6万字,却可能是百年来中国电影史著作当中结构最具现代意识、观察角度最为全面、求证最为可靠的一部。这部电影史沉寂了几十年,直到1989年,《电影创作》连载了其中的章节,并以《现代中国电影史略》冠名,才引发了学界的关注和热议。人们惊叹于其成书之早:24岁的郑君里能够娴熟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引证了大量翔实可靠的影像及文字材料[
余纪、杨坤绪:《观念、方法与文化积累读郑君里先生佚著〈现代中国电影史略〉》,载《电影创作》1989年第一期,第65页。]。他没有简单地将电影仅仅定位于艺术,而是将其归纳为近代商品和技术的产物,民族文化与社会价值的载体,并从经济和文化的交汇点审视中国电影的发展过程,富有创建地指出中国电影初期的种种现象及成因。郑君里在文中涉及的中国电影美学和电影本体问题,直到今天看来都是相当先进和精辟的。学界对《现代中国电影史略》持续关注至今,但很多学者无缘看到原本,只能大量地转引《电影创作》,或进行节选,并误以为郑君里写的就是史略。其实原作题目中并无略字,《现代中国电影史》是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出版的李朴园、李树化、梁得所、杨邨人、郑君里合著的《近代中国艺术发展史》中的一章;这篇大作在1935年底至1936年初曾在《新闻报》本埠附刊连载过节录本;本次全文再版,再无删改。
郑君里的学术成果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典范。他早期的学术著作多集中于外国经典戏剧理论、戏剧史的翻译和研究,中期热衷于表演艺术理论,后期的文字集中在电影导演艺术的研究,盖与他艺术实践的转型有关。戏剧工作的实践与理论积累为他的电影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二者在表演艺术、叙事方式、美学品格、时代要求上都有相似性和关联,使他的学术研究在总体上形成了持续性。
郑君里1920年代的译著、诗歌、小说辞藻华丽拗口,深受当时南国社唯美主义和具有浪漫色彩的批判现实主义的影响。写于1928年的哀情小说《姑姑的爱人》在感情色彩上偏重于感伤情绪,带有神秘感的气氛渲染,追求一种微妙、迷离的内心体验。1931年发表的长篇论文《舞台装置的主潮》可能是翻译外国戏剧资料的一篇习作,今天读起来语句不顺、晦涩难懂。1930年之后,郑君里的政治态度跟随着田汉发生了转向,[
1930年5月,田汉发表《我们的自己批判》,对南国社的戏剧运动和自己的艺术道路进行总结,宣布向无产阶级转向。]这一年,他加入左翼剧团联盟,成为其中活跃的主将之一。此后,郑君里文风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1937年,25岁的郑君里出版了著名的表演理论译著《演技六讲》,原著者美国人波列斯拉夫斯基以导演与一个初学表演的少女之间对话的形式来写作,这本书无论对于当时还是今天有志于表演的初学者来说,都是一本不可错过的读物。君里先生的这本译著目前至少有8个版本,自1937年至今畅销不衰,无数致力于表演艺术的学子从中受益。
1935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开始受到中国戏剧工作者的重视。郑君里和戏剧家章泯着手系统翻译斯氏理论著作。1940年前后,《演员自我修养》还未成书时,郑君里在《大公报》上登载译著的节选,就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演员自我修养》正式出版至今,至少有过8个版本。
在郑君里的笔下,舞台和银幕是自由的天地,是神圣和迷人的所在。《角色的诞生》是郑君里经过多年的表演实践,结合了自己翻译外国著作的理论积累,借鉴了很多同行的经验写成的,他试图建构属于中国的表演理论,这本书堪称是中国的《演员自我修养》。本书共分四章,分别是演员与角色、演员如何准备角色、演员如何排演角色、演员如何演出角色,条缕分明地一步步阐释演员准备角色的全过程,每个章节的写作时间都超过一年,可谓字字玑珠。戏剧家洪深先生为此书写序时,感叹学习了不少东西。此书单行本约16万字,篇幅虽然不算大,但在国内表演理论的专著中,至今仍属扛鼎之作,至少有过7个版本。1942年,郑君里随中国万岁剧团(简称中万剧团)到嘉陵江边的澄江镇过了一个夏天。在那里,他与志同道合者进行了长达40余天关于表演理论的座谈。正是这次长谈诱发了郑君里后来撰写《角色的诞生》一书。《全集》将郑君里在中万剧团重庆座谈会上的笔录原件加以整理,附于篇末。这份珍贵的戏剧史文献虽然因年代久远和保存条件的原因模糊不清,但其珍贵的文献价值不容低估。1948年,有人预言郑君里会成为中国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高宇:《郑君里底艺术生活》,载《人物杂志》1948年第10期。]他对戏剧理论以及表演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从拿来主义、博采众长,到自成一家的线性轨迹。洪深先生曾谈到,如果郑君里不翻译《演员自我修养》,就写不出《角色的诞生》;但后书确有它自己的贡献,有很多话是未经前书道出的[
洪深:《〈角色的诞生〉序》,载《角色的诞生》,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20页。]。
正如夏衍先生所说,郑君里取得的成就可以说达到了中国电影艺术的高峰,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一席,而《画外音》正是我们理解这一论断的重要窗口。《画外音》是一部导演阐述的合集,记录了郑君里拍摄六部电影的种种心得,其中例举了大量创作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每一部作品,他都从文学剧本、主题思想、历史背景、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现场调度、摄影美工等方面娓娓道来,全面记录了创作过程中的各种构思和讨论,可谓呕心沥血。《画外音》可读性很强,充满了令读者赏心悦目的例举和解说。此书在郑君里去世后尘封多年,1979年解冻后出版,首印就达3.6万册。

完成于1943年的纪录片《民族万岁》是郑君里艺术创作中的另一座奇峰。此片素材丰富,抓拍及时,记录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瞬间;其画面唯美、构图极为考究;解说词激情澎湃、诗意盎然。在一寸胶片一寸金的抗战大后方,郑君里不得不将片中的每一个镜头事先计算好长度,设计好周密的拍摄方案,然后到外景或摄影棚内摆拍。此片的胶片现保存于台北,曾在大陆的学术活动中小范围放映过。在《全集》的第四卷,读者可以读到这部影片的解说词,以及郑君里在拍摄此片时关于纪录片理论的一篇论文《我们怎么制作〈民族万岁〉》,对于中国纪录片稍有研究的读者不难判断,他对于纪录影片的纪录性和戏剧性的思考远在同代人之前。他的研究不但来自实践,也参考了苏联、英国等纪录片学者的理论,在充满危险、颠沛流离的战争年代,仍然可以有这样宽广的学术视野,实在难得。
《民族万岁》不但是一部情绪高涨的抗战宣传片,也是一部精致的富有人类学价值的电影。在第8卷,读者将看到郑君里写于1939年4月7日至1940年1月15日的一本日记,这是他战时加入军事委员会军训部西北战时巡回教育班时的日记。其中记载了大量拍摄纪录片《西北特辑》的细节,而《西北特辑》中的主要内容就是后来纪录片《民族万岁》的素材。文中对当时简陋的拍摄条件、繁重的工作、团队的矛盾、个人的烦恼毫不避讳,还记录下拍摄过程中与一些抗战将领的交往,尤其对抗战时西部各少数民族民俗民风的记载更为精彩,具有不容置疑的人类学价值。
《郑君里全集》包含了艺术资料和档案,然而它的价值不仅仅关乎艺术,它也记录了40年的中国社会史、战争史、生活史、经济史、政治史、文化生态史。郑君里在解放后发表的几篇文章《我必须痛彻地改造自己》、《炉边夜话》(合著)、《关于合与分》、《郑君里同志错误文艺思想自我检查》等,是艺术家在创作冲动与政治规约下被迫精神自戕和奋力挣扎的真切实录。他撰写的批判吴永刚和石挥的文章《不是反教条主义是反党》《谈石挥的反动艺术观点》等,是他在巨大政治压力下内心纠结的产物。征得家属的同意,《全集》一并将其收于附录之中,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完整地认识那一代知识分子真实的历史境遇和心灵轨迹。
电影创作是高度组织化、分工细碎、监管繁复的工作,从1949年至1966年的十七年电影是在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指导方针下的产物,一部作品的诞生要经过重重审查和修改,每一部电影的问世都吸纳了各级领导、专家、同行,以及其他相关机构的考察和修改意见,经历各层组织和各种群体意识的不断交换。艺术家在各种纷杂的人事和组织关系、政治压力的夹缝中寻求个性释放的空间。在《全集》的创作卷中特设了附录,收录了郑君里在每一部电影诞生过程中经手的一些重要的文件,多数为油印稿和手稿。众所周知,郑君里和江青有些历史恩怨,所以这些资料能基本完整地留存下来几乎是奇迹,是我们考察19401960年代电影生态的极为少见而珍贵的参考资料。
郑君里在狱中自己撰写的年表,虽然受到当时政治环境的限制,文中的部分提法有时代的痕迹,却是我们研究其毕生经历的第一手资料。这份年表隐藏了太多的秘密,一些细节具有特殊的文化、历史价值,例如抗战时期国民党影剧机构的工作方式;《武训传》半成品的转手经过;上海电影制片厂分厂的细节;等等。我们相信,哪怕是看似琐碎的一些小秘密也会令电影史学家们感到惊艳,比如1943年正月初郑君里失业一月,有朋友托夏衍借给郑君里100元钱救急,让他度过了最为窘迫的日子,此后他得知那位朋友就是中国共产党。这可能不是学术的信息,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许又是最鲜活、最有学术价值的信息,因为它从此前无从知晓的私人角度向我们揭示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真实处境和历史选择。
《郑君里全集》中还有很多有趣的、隐秘的、令人惊讶的内容等待着读者们去挖掘。我不敢断言这套书会成为畅销的读物,但我相信这必将是一部值得后人不断翻阅的珍贵历史文献。
1969年4月23日,郑君里在政治迫害中罹患肝癌病逝;如今,他离开这个世界已近半个世纪,但是他的生命却以另一种形式长存人间,那就是他的电影和著作。郑君里的电影常映不衰,被选为经典影片多次参加各国举办的中国电影回顾展。20岁以上的中国人当中,没有看过郑君里电影的人可能极少。多年以来,虽然有一些学者对郑君里做过专题研究,但是由于资料的匮乏,造成研究缺乏系统性,亦难以深入。郑君里作为一位卓越的文化先贤,始终缺少一部完整的、展现其学术全貌的合集,《郑君里全集》的出版,想必可以弥补这个缺憾。
2016年12月,正值郑君里诞辰105周年,此书的出版,就是对他的纪念,亦可作为对后来者的鞭策!
李镇
2016年秋北京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