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怎样学习文言文(跟大师学语文)

書城自編碼: 297080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教育
作者: 张中行
國際書號(ISBN): 9787101121810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 2017-0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15/12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0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我们八月见
《 我们八月见 》

售價:NT$ 215.0
东线炼狱 : 德国反坦克兵的东线日记 : 1941—1942
《 东线炼狱 : 德国反坦克兵的东线日记 : 1941—1942 》

售價:NT$ 439.0
献给皇帝的礼物:Wedgwood瓷器王国与漫长的十八世纪
《 献给皇帝的礼物:Wedgwood瓷器王国与漫长的十八世纪 》

售價:NT$ 594.0
东京札记
《 东京札记 》

售價:NT$ 704.0
大学问·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
《 大学问·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 》

售價:NT$ 649.0
蹇蹇录:甲午战争外交秘录
《 蹇蹇录:甲午战争外交秘录 》

售價:NT$ 270.0
佛教文化十八讲
《 佛教文化十八讲 》

售價:NT$ 418.0
背弃圣约:处于考验中的美国公民宗教(社会学名著译丛)
《 背弃圣约:处于考验中的美国公民宗教(社会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21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63
《 怎样作文(跟大师学语文) 》
+

NT$ 218
《 文言文基础知识问答 》
+

NT$ 205
《 略读指导举隅跟大师学语文 》
+

NT$ 304
《 阅读与讲解 》
+

NT$ 219
《 跟大师学语文:文章讲话 》
內容簡介:
文言文是中小学生语文课本中必学必考的内容,加之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提倡,文言文在课本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文言文因其与现代白话文隔膜已久,学习不易,特别需要名师加以引导,指点门径。本书旨在帮助读者了解什么是文言文,文言文有何特点,怎样学习文言文,学习文言文会有哪些收获。
關於作者:
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璿,字仲衡。后以名字难认,改今名,1909年1月生于河北香河一农家。1929年毕业于通县师范,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先后任教于中学和大学。建国后就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先生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自觉较专者为语文、中国古典和人生哲学。晚年为文,以忠于写作,不宜写者不写,写则以真面目对人为信条。自20世纪80年代始,十余年间,相继有《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禅外说禅》《文言津逮》《文言和白话》《作文杂谈》《文言常识》《顺生论》《说梦楼谈屑》《流年碎影》《说梦草》《散简集存》等著作行世。其中或记旧人旧事,或谈学论理,或探究人生钩玄提要,百炼工纯,以其见识之深邃,文笔之独特,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
目錄
第一章 何谓文言
第二章 文言如何形成
第三章 文言的特点
第四章 名物种种
第五章 费解一斑
第六章 择善而从
第七章 舍粗取精
第八章 冷暖自知
第九章 循序渐进
第十章 行文借鉴
附录一 工具书举要
附录二 古书如何读法(胡怀琛)
附录三  《论语》《孟子》读法(梁启超)
內容試閱
三 词

汉语的字和词不是一对一的关系。有的字不是词,如蟋和蟀,因为都不能表意。有很多词不只一个字。字是形体和音节的单位,词是能够独立表意的单位,大致相当于英语的word。

(一) 生僻的词数量大
我们翻看文言典籍,一种突出的印象是有不少词面生:不知道读音和意义,或知道读音而不清楚意义,有时候甚至不知道某一个音节是不是词。这不稀奇,因为文言典籍是旧时代写的,我们不熟悉旧时代,自然就不能知道表示旧时代的有些词是怎么回事。多用生僻的词有不同的情况。《仪礼》《礼记》中讲丧祭等事的那些,其中许多行事以及所用器物等等,如斩衰裳苴绖杖绞带冠绳缨菅屦(《仪礼丧服》),荐黍稷羞肝肺首心见间以侠甒加以郁鬯(《礼记祭义》),离我们现代的生活太远了,我们自然会感到生疏。但这是记实,不得不如此。汉人作赋就不然,而是有意制造声势,找许多甚至造一些生僻的字来凑热闹,如其山则崆嶱嵑嵣嶚刺岝嵬巇屹(张衡《南都赋》)就是这样。这是作者认为必要、我们认为不必要的。再就是唐宋以来的许多复古文人(以明朝的为最厉害),为了表示自己脱俗,就常常用力找一些古奥的字来代替常用的那一个,我们看到,自然也会感到生疏。这当然更是不必要的。一般文言作品,用通行的文言写,其中的一些词,我们感到生疏,情况主要是两种。以《论语乡党》篇为例,一种是写的古事物已经灭绝或不用,如圭齐(斋)傩绅之类,另一种是现在仍然有而变了称呼,如恂恂如阈吉月凶服之类。两种相比,前一种的量比后一种要大,因为旧名物很多,词自然要跟着多,只要那名物已成过去,我们见到那个词就必致感到生疏。由感到生疏方面看,后一种性质也一样,因为都是古用而今不用。文言典籍里有很多古用而今不用的词,这是读文言作品的一个大难点,不能不注意。

(二) 词大多保存古义
词有意义,还有年寿。不同的词可能年寿有分别:有的长到几千年;有的较短,或者出生得晚,或者用个时期不用了。年寿长的,有的意义不变,如水火大小之类,古人怎样用它,我们还是怎样用它。但也有不少意义有变化。变化可大可小,如去国古是离开国,去上海今是往上海,这是大变;再古只指第二次,今可以指第一次以后的许多次,这是小变。不管大变小变,都是古今意义不同。这不同经常表现在不同的(书面)语言里。显然,在文言典籍里,用古今意义不同的词,所用的意义一定是古的;现代语的作品相反,用古今意义不同的词,所用的意义一定是今的。所以说,由词义的演变方面看,文言保存了大量的早期的词义。读文言作品,必须重视这种现象,不然,把去鲁理解为往鲁国,当然是大错;就是把善走理解为能走路也总是错误,因为与原意不合。

(三) 单音节词多
词的形体有短有长。短的只一个音节,如人打之类。长的不只一个音节,以两个的为最多,如人民思索之类;超过两个的比较少。说多音节的词算一个词,是因为造句的时候,它要整体活动,不能拆开单干。比如学习,说学习英语可以,说愿意学习可以,说学钢琴可以,只是不能说 习~ ,习不能独立活动,所以学习算一个词。就汉语说,在词的库存里,单音词加双音词是绝对多数。但这是不分古今的笼统说,如果分古今,那就单音词和双音词的比例还有大差别:单音词是古多今少,双音词是古少今多。这差别的来源是文言里许多经常单用的词,到现代汉语里不能单用了。以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颜渊》)为例,足现在要说充足,食要说粮食或食物,兵要说武器或武装,民要说人民,信要说信任。词的音节由单一变多,是长时期的汉语演进的趋势。为什么要这样?是因为单音节独用,同音异义的词就必致过多。多而必须分辨,怎么办?这在书面语中好办,比如两位zhāng先生,一胖一瘦,写出来是张先生胖,章先生瘦,一看清清楚楚;口语就不行,要说弓长张的张先生胖,立早章的章先生瘦。同理,文言里的大量单音词,由口语流传,为了意义清楚,就不得不用各种办法(主要是拉个义同或义近的),使音节增加一倍。这样,与现代汉语相比,文言词汇的这个特点就颇为突出。说突出,不只因为它的静态表现在堆堆上,还因为它的动态影响深远。举例说,词的用法灵活,显得本领大,主要是从这里来的;句子偏短,显得精炼,更是从这里来的。说起句子短,我们不能不想到守严格格律的诗词,如果不是单音词多,像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萨都剌《满江红》),这样字少意繁的句子,写出来是很难的。

(四) 词用法灵活
就意义说,双音词比相对的那个单音词明晰、固定,如友谊友情友好朋友和友比就是这样。较不明晰,较不固定,到用来造句的时候却有它的优越性,是放在哪里都过得去。比如说以之为友可以,说友之也可以,友谊等等就不成。文言词用法的这种灵活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有不少词兼有名、动两种用法。如:

(1)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
(《孟子梁惠王下》)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孟子梁惠王上》)
(3)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史记项羽本纪》)
(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6)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论语子罕》)

鼓目衣,都是在前一例里表示事物,后一例里表示动作。现代汉语也有这种情况,如上锁和锁门的锁,只是非常少。文言里却是到处可见。这种现象,习惯上称为活用。如果只是说到这里,不错;可是一般是还要进一步,说鼓之的鼓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目衣等同),这就有问题了。问题在于怎么知道鼓是名词。由语源?古字形似乎没有偏袒的表示。由统计?可惜还没有人这样做。剩下的常用办法是凭印象,也可惜,是两种用法都不少。这有如一个小铺既卖油,又卖醋,如果甲说它是卖油带卖醋,乙说它是卖醋带卖油,这样凭印象坚持一偏之见,取信于人是很难的。可是对于同样性质的鼓的词性的一偏之见,似乎都信之不疑,为什么?很明显,是因为都戴着现代汉语语法的眼镜。用这副眼镜看,鼓是名词,毫无问题,所以鼓之是活用,言外之意,这不是它的本职,是临时通融一下。是不是临时通融,应该去问孔子、孟子和司马迁,推想他们是未必承认的。这牵涉到文言词的分类问题。曾经有人注意这种现象,并向另一面偏下去,说古汉语实词不能分类,如高名凯。折中的稳妥之道是能分,只是不应该依照现代汉语语法的框框去分。原因是,文言词有灵活的特点,想分类就不能不重视这个特点。
2.有的词入句,用法可以偶尔变通一下。如:

(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
(8)武王乃手大白旗以麾诸侯,诸侯毕拜。
(《逸周书克殷解》)
(9)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孟子梁惠王上》)


水和手经常表示事物,这里却表示动作;生和死相反,经常表示动作,这里却表示事物。这样的灵活与上面那种灵活有分别:上面那种灵活是经常,有如狗既可以看家,又可以协助打猎;这里的灵活是偶尔,有如狗捉住一只老鼠。这类用法,在现代汉语里即使非绝对不可能,也总是非常少见。
3.文言词还有使动、意动之类的用法。如:

(10)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于胜小敌何有?
(方孝孺《客谈二事》)
(11)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史记项羽本纪 》)
(12)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战国策齐策四》)
(1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战国策齐策一》)

将这里是名词,带宾语,表示使吾为将的意思;活是不及物动词,带宾语,表示使之活的意思。客是名词,带宾语,表示以我为客的意思;美是形容词,带宾语,表示以我为美的意思。一般介绍古汉语知识的书称前两例为使动用法,后两例为意动用法。特别提出来介绍,是因为它不守常规;在现代汉语里,随意打破常规是不容许的。
4.名词作状语。如:

(14)齐侯见大豕,射之,豕人立而啼。
(《左传》庄公八年)
(15)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6)下首至尾,曲脊掩胡,猬缩蠖屈,蛇盘龟息,以听命先生。
(马中锡《中山狼传》)

人廷猬蠖蛇龟都是名词,分别修饰动词立叱缩屈盘息,作状语,在现代汉语里,这种用法是少见的。

(五)有些零件性质的词文言没有
语言里有些零件,研讨词类的时候像是附属品,其实由表意方面看也未必不重要。例如在饭桌前说我不吃是一种意思,说我不吃啦是另一种意思。虚虚的语气助词尚且如此,其他充实得多的零件就不用说了。可是文言简古,有些现在看来颇为有用的零件,它却没有。这指的是三种情况。
1.没有表动态的助词着了过。那么,表示事件、活动的正在进行已经完成过去曾有怎么办呢?一种办法是由事件、活动的本身来说明。以《论语公冶长》篇为例,颜渊、季路侍可以表示正在进行,以其子妻之可以表示已经完成,或乞醯焉可以表示过去曾有。另一种办法是用表时间的副词,如方将且已未渐旋等;或表时间的常用语,如初先是昔者顷之须臾久之等;语气助词里有个矣,也有表示已经完成的作用。
2.量词很少,表示数量只用数词。在文言中,除了表度量衡单位之类的词(尺寸、斤两、升斗等)以外,无论表名量还是表动量,都是数词和所计之物直接组合,中间不加量词。如:

(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2)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
(《韩非子五蠹》)
(3)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庄公十年)
(4)王趣见。未至,使者三四往。
(宋濂《大言》)

例(1)(2)是数词和事物直接组合,例(3)(4)是数词和动作直接组合,中间不用量词,这在现代汉语里是不行的。
3.代词数量多,可是没有特定的表示多数的办法。现代汉语的代词没有文言多,可是有不很完备的表多数的办法。如我你他,可以加们,表多数,这那,可以加些,表多数。文言没有这样的办法,是单一还是多数,一般要由语言环境(包括上下文)来推定。间或有所表示,如吾属尔曹之类,可是属曹不是专职,与们些的性质不同。

(六)有不少不用在句末的语气助词
文言,尤其早期的韵文,简短,有时候为了声音和韵味的整齐或充沛,要在句首或句中加个不表示意义的音节。如:

(1)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论语季氏》)
(2)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诗经周南葛覃》)
(3)一雨三日,繄谁之力?
(苏轼《喜雨亭记》)
(4)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诗经邶风北风》)
(5)日云莫(暮)矣,寡君须矣。
(《左传》成公十二年)
(6)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诗经豳风东山》)

像这样嵌在句首或句中的语气助词,文言里有很多(杨树达《词诠》举出上百个)。现代汉语的句子已经由短变长,难得有空隙,自然就用不着这些了。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