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论语误解勘正

書城自編碼: 296871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高尚举
國際書號(ISBN): 9787520102650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12-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512/54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96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不完美的自我:接纳与放手,让自己活得更有韧性
《 不完美的自我:接纳与放手,让自己活得更有韧性 》

售價:NT$ 330.0
苏菲的世界(漫画版):寻找自我的旅程
《 苏菲的世界(漫画版):寻找自我的旅程 》

售價:NT$ 442.0
让改变发生:学校改进视角下的办学思考与实践叙事
《 让改变发生:学校改进视角下的办学思考与实践叙事 》

售價:NT$ 258.0
麦肯锡原则:成就全球顶级公司的11条经验    (美) 达夫·麦克唐纳
《 麦肯锡原则:成就全球顶级公司的11条经验 (美) 达夫·麦克唐纳 》

售價:NT$ 498.0
氢经济
《 氢经济 》

售價:NT$ 549.0
校园欺凌
《 校园欺凌 》

售價:NT$ 279.0
培训需求分析与年度计划制订——基于组织战略,做”对的”培训!
《 培训需求分析与年度计划制订——基于组织战略,做”对的”培训! 》

售價:NT$ 386.0
这就是心理咨询:全球心理咨询师都在用的45项技术(第3版)
《 这就是心理咨询:全球心理咨询师都在用的45项技术(第3版) 》

售價:NT$ 717.0

編輯推薦:
该成果是对古今学者对《论语》的误解进行全面清理、全面纠正。本书力求实事求是,把握准孔子的基本思想,着眼于当时的语言环境、文词含义,据可靠的文献材料说话,不臆测臆断,力求得出符合《论语》文意的正确解释。本书以《论语》自然篇章为序,先列出有误解的《论语》原文,继而列出古今误例,然后做出有理有据的勘正。勘正时,主要采取训诂法、文献互证法等,以强有力的训释和文献依据来纠正误解,确定其正解。
內容簡介:
本书以《论语》自然篇章为序,先列出有误解的《论语》原文,继而列出古今误例,然后做出有理有据的勘正。勘正时,主要采取训诂法、文献互证法等,以强有力的训释和文献依据来纠正误解,确定其正解。
關於作者:
高尚举(发表作品曾用名高尚榘),山东巨野县人。1953年出生。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古典文献学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古典文献学教学和儒学研究工作。
目錄
前 言/1
编 例/1
学而第一/1
学而时习之 有朋自远方来 人不知而不愠 爱人 贤贤易色 学则不
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慎终追远 温良恭俭让 父在观其志 礼
之用,和为贵 小大由之 知和而和 信近于义,言可复 因不失其亲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敏于事
为政第二/21
为政以德 一言以蔽之 思无邪 民免而无耻 有耻且格 耳顺 无违
父母唯其疾之忧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色难 有酒食先生馔 曾是以
为孝乎 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 温故而知新 君子不器 先
行其言而后从之 周而不比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攻乎异端
多闻阙疑、多见阙殆 举直错诸枉、举枉错诸直 敬忠以劝 施于有政
非其鬼而祭之
八佾第三/50
八佾 以雍彻 相维辟公 与其易也 夷狄 诸夏 曾谓泰山不如林放
乎 揖让而升,下而饮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绘事后素
起予者商也 杞不足徵也 文献 禘自既灌而往者 吾不与祭 与其媚
于奥,宁媚于灶 获罪于天,无所祷 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 去告朔
之饩羊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哀公问社 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
人以栗 管仲器小 三归 树塞门 反坫 翕如 从之 纯如、皦如、
绎如 何患于丧乎
里仁第四/80
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苟
志于仁矣,无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人之过
也,各于其党 无適、无莫 怀德、怀土、怀刑、怀惠 放于利而行患
所以立 吾道一以贯之 忠恕 喻于义、喻于利 事父母几谏 游必有
方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以约失之者鲜矣 讷于言而敏于行 德不孤,
必有邻 事君数,斯辱矣
公冶长第五/104
斯焉取斯 瑚琏 仁而不佞 御人以口给 吾斯之未能信 无所取材昼
寝 粪土之墙 文章 性与天道 其使民也义 居蔡 三思而后 行狂
简、裁 足恭 敝之而无憾 无伐善,无施劳 少者怀之
雍也第六/125
南面 可也简 不迁怒,不贰过 今也则亡 釜、庾、秉 犁牛之子骍
且角 三月不违仁 亡之 今女画 君子儒、小人儒 女得人焉尔乎 
行不由径 不有祝之佞,而有宋朝之美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
质彬彬 罔之生也幸而免 知之、好之、乐之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 务
民之义 敬鬼神而远之 先难而后获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齐一变至
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觚不觚 井有仁焉 君子可逝也、不可罔也 夫
子矢之曰予所否者 中庸 何事于仁 仁之方
述而第七/158
述而不作 老彭 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 何有于我哉 闻义不能徙 申
申如、夭夭如 游于艺 束脩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
反 丧者 执鞭之士 三月不知肉味 于我如浮云 加我数年 五十以
学《易》 雅言 敏以求之 怪、力、乱、神 三人行 文、行、忠、
信 圣人、君子 约而为泰 钓而不纲 弋不射宿 互乡难与言 文莫
俭则固
泰伯第八/187
民无得而称 劳、葸、绞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启予足,启予手 道者
三 动容貌 出辞气 犯而不校 六尺之孤 弘毅 民可使由之 好勇
疾贫 不至于穀 师挚之始,《关雎》之乱 侗而不愿 悾悾而不信 
不与焉 民无能名 乱臣十人 无间然
子罕第九/207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纯俭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子畏于匡 文不
在兹乎 不试,故艺 空空如也 叩其两端 齐衰 循循善诱 如有所
立卓尔 子疾病,
子路使门人为臣 九夷 《雅》、《颂》 各得其所
何有于我哉
逝者如斯夫 好德如好色者 为山、平地 苗而不秀、秀而不实 后生
可畏 法语之言 巽与之言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知者不惑,仁者不
忧 可与立,未可与权
乡党第十/235
恂恂如 便便言 侃侃如、訚訚如、踧踖如、与与如 色勃如 衣前后,
襜如也 摄齐 上如揖,下如授 绀饰 红紫不以为亵服 表而出之 
亵裘长,短右袂 狐貉之厚以居 吉月,必朝服而朝 食不厌精,脍不
厌细 割不正 唯酒无量 不撤姜食 食不语,寝不言 瓜祭 乡人傩
丘未达 君祭,先饭 寝不尸,居不容 齐衰 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
色斯举矣 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先进第十一/263
先进、后进 不及门 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从大夫之后,不可徒
行 訚訚如、行行如、侃侃如 鲁人为长府 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 
季氏富于周公 小子 愚、鲁、辟、喭 其庶乎,屡空 不践迹,亦不
入于室 论笃是与 具臣 贼夫人之子 恶夫佞者 毋吾以也 率尔
哂之 撰 吾与点也
颜渊第十二/285
克己复礼为仁 其言也讱 浸润之谮,肤受之愬 盍彻乎 徙义 诚不
以富,亦祇以异 片言可以折狱 无宿诺 居之无倦 子帅以正 闻、
达 修慝 举直错诸枉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子路第十三/297
先之劳之 先有司 正名 盖阙如也 专对 苟合、苟完、苟美 胜残
去杀 必世而后仁 其几也 直躬者 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士 言必
信,行必果 硁硁然小人哉 斗筲之人 狂狷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
医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和而不同 君子易事而难说 泰而不骄 刚
毅木讷 切切偲偲
宪问第十四/319
邦有道榖 克伐怨欲不行 怀居 危言危行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 爱
之能勿劳乎 骈邑三百 久要 以告者过也 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 微
管仲 上达、下达 为己、为人 使乎使乎 耻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道
者三 方人 不逆诈,不亿不信 栖栖 为佞 下学而上达 公伯寮愬
子路 惑志 作者七人 石门、晨门 鄙哉,硁硁乎 深则厉,浅则揭
高宗谅阴,三年不言 夷俟 长而无述
卫灵公第十五/353
从者病,莫能兴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 一以贯之 无为而治 子张
问行 参于前 卷而怀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辂 韶舞 好德
如好色 窃位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难矣哉 病无能 疾没世而名不
称 君子求诸己 群而不党 恕 史之阙文、马借人乘之 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 谋道不谋食 知及之 小知、大受 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
贞而不谅 有教无类 相师之道
季氏第十六/378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萧墙之内 友谅 便辟、善柔、便
佞 天命 忿思难 民无德而称 其斯之谓与
阳货第十七/388
怀其宝而迷其邦 亟失时 曰不可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唯上知与下
愚不移 莞尔而笑 夫召我者,而岂徒哉 吾其为东周乎 佛肸召,子
欲往 吾岂匏瓜、系而不食 六言六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好知
不好学,其蔽也荡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 
兴、观、群、怨 正墙面而立 乡原 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患得之、
患失之 狂也肆、狂也荡 矜也廉、矜也忿 戾恶紫之夺朱 小子何述
难矣哉 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恶果敢而窒者 恶徼以为知者 唯女子
与小人为难养
微子第十八/420
殷有三仁 待孔子、待之 接舆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从政者殆
而 长沮、桀溺 耦而耕 滔滔者天下皆是 耰而不辍 鸟兽不可与同
群 荷蓧 四体不勤,五榖不分 植其杖而芸 不仕无义 逸民 言中
伦,行中虑 放言 身中清,废中权 亚饭、三饭、四饭 不施其亲
子张第十九/441
见危致命 执德不弘 问交嘉善而矜不能 我之大贤 小道 博学而笃
志,切问而近思 致其道 听其言也厉 厉己、谤己 大德、小德 不
逾闲 抑末 孰先传焉,孰后倦焉 焉可诬焉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
仕 丧致乎哀而止 为难能 难与并为仁 自致 民散、哀矜 恶居下
流 君子之过也,日月之食焉 识其大、识其小 百官之富 多见其不
知量 为恭 动之斯和
尧曰第二十/465
历数 允执其中 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予小子履、皇皇后帝 帝臣不
蔽,简在帝心 周有大赉,善人是福 虽有周亲,不如仁人 谨权量,
审法度,修废官 惠而不费 慢令致期谓之贼 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
谓之有司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参考书目/477
词句索引/484
內容試閱
前言
《论语》一书,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全书虽只有一万六千余字,然涵盖内容丰富:从大的方面讲,诸如政治的、教育的、经济的、社会关系的,均有论述;具体而言,诸如德政、仁爱、友善、礼仪、诚信、忠恕、中庸、孝敬、修身、知耻、内省、求知、敬业等,应有尽有。且思想深邃,语言精辟。如德政方面的: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如仁爱方面的: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如修身方面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温、良、恭、俭、让;恭、宽、信、敏、惠;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毋意(臆度),毋必(绝对),毋固(固执),毋我(唯我独是);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如孝道方面的:入则孝,出则悌;事父母,能竭其力;父母在,不远游;父母唯其疾之忧;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如礼仪方面的:不学礼,无以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礼之用,和为贵;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如人际关系方面的: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德不孤,必有邻。如贫富财利方面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放于利而行,多怨;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仁者先难而后获;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好勇疾贫,乱也;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等等。这些方面的思想言论,都是儒学精华,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说,就是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
《论语》不仅被中国学者誉为两千多年来影响着中华民族精神面貌的最伟大的书(汤一介语,见雷原编著《论语:中国人的圣经》),而且被外国人尊为至高无上宇宙第一书(日人金谷治《孔子学说在日本的传播》)。李泽厚先生在《论语今读》前言中如是说:我至今以为,儒学(当然首先是孔子和《论语》一书)在塑建、构造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大概起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作用。不但自汉至清的两千年的专制王朝以它作为做官求仕的入学初阶和必修课本,成了士大夫知识分子的言行思想的根本基础,而且通过各种层次的士大夫知识分子以及他们撰写编纂的《孝经》、《急就篇》(少数词句)一直到《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以及各种功过格等等,当然更包括各种家规、族训、乡约、里范等等法规、条例,使儒学(又首先是孔子和《论语》一书)的好些基本观念在不同层次的理解和解释下,成了整个社会言行、公私生活、思想意识的指引规范。不管识字不识字,不管是皇帝宰相还是平民百姓,不管是自觉或不自觉,意识到或没有意识到,《论语》这本书所宣讲、所传布、所论证的那些道理、规则、主张、思想,已代代相传,长久地渗透在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思想、言语、活动中了。所以,它不仅是精英文化、大传统,同时也与民俗文化、小传统紧密相联,并造成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特点:精英文化与民俗文化、大传统与小传统,通过儒学教义,经常相互渗透、联系。尽管其间有差异、距离甚至对立,但并不是巨大鸿沟。这样,儒学和孔子的《论语》倒有些像西方基督教的《圣经》一书了。怎样安身立命?怎样为人处世?中国没有《圣经》,大家就都到《论语》中去找了。
这么神圣的一部文化经典,理应得到后人的严肃对待、正确解读和继承。实际上,自汉代以来,绝大多数《论语》研究者都是抱着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和研读的,诸如汉代的孔安国、马融、包咸、郑玄,魏晋南北朝时的王弼、何晏、江熙、皇侃,唐宋时的陆德明、邢昺、郑汝谐、朱熹,元明时的陈天祥、陈士元、张居正,清代的王念孙、王引之、阮元、王夫之、毛奇龄、惠栋、宋翔凤、黄式三、刘宝楠、简朝亮,现当代的程树德、杨树达、辜鸿铭、杨伯峻、钱穆、钱逊、李泽厚、骆承烈、黄怀信、杨朝明、孙钦善、金池、李零,等等,但是,仍有少数《论语》研究者态度欠严谨,误读《论语》较严重,仅举三书为例。
第一部:《论语我读》,九州出版社2006年出版。比如,该书将《论语》中的很多不字都释为丕,即甚大义。据此义,把君子不器释为君子大器,三月不违仁释为三月丕违仁,传不习乎释为传丕习,述而不作释为读同丕作,是详加释义,门人不敬子路释为同学们非常尊敬子路,不念旧恶释为是丕念是反复地念旧恶,执德不弘释为执德丕弘,是坚持他正直无私的善行,并能尽力发扬光大,信道不笃释为信道丕笃,是由衷行善道,又能任重道远地持之以恒。不字本来是否定副词,而该书将其解为肯定副词,由否定变为肯定,完全违背了《论语》的本意。
该书将表示無有的無字解作蕪,即丰茂、盛多义。据此理解,把《学而》篇的無友不如己者之無解作:读同蕪,丰也。是茂盛、众多义仁人皆像自己一样尚忠信好学。把《卫灵公》篇的無为而治者,其舜也与?解作:老子主张無为,及孔子说舜無为,都是大有作为的意思。無,除作有無的無外,無字的隶变,作蕪,作。释诂云:蕪,茂丰也。今尚书文作庶草蕃廡。注:云蕃滋也廡丰也。所以無为,并非何必有为或不必有为,而是正好相反的丰庶有为,故笔者释大有作为。把無为解为大有作为,完全背离了《论语》文意。
再比如,该书将不少表示发语词、语气词、代词的夫解为大丈夫之夫。《先进》篇的夫人不言,言必有中的夫字,属发语词,而该书注解曰:夫人是有成就的人,有知识的人,是合乎情理适中的人。也可释作成竹在胸的人,不言则已,言必语惊四座。《雍也》篇的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也夫!此夫字显然为语气词,而该书却解作:夫是男子二十岁加冠成丈夫,所以夫,有已成的含义,老天的安排,就是上天的成命。《泰伯》篇的吾知免夫,夫也是语气词,而该书解曰:我知道我将死亡。免字是兔字少一点,许慎云:是兔逃脱,逸不见足,是会意字。逸不见足,是逸隐不见踪迹。段玉裁说:凡逃逸者皆谓之免,假借作免薨。夫就是大丈夫,免夫,就是死后,不再是大丈夫的人了。解不通则强为之解,牵强附会。
第二部:《发现论语》,华夏出版社2003年初版,2007年重版。该书注解《论语》,分\[译解\]和\[注释\]两项。观其解释,虽新见迭出,但多经不住推敲。笔者仅摘引几条他的发现。
《子罕》篇子见齐衰者,注释曰:齐:至,到头,至顶。衰:生命近于枯竭的老人,极度衰老的老人。这不是发现,是望文生义,是作者不懂古代丧服制度所造成的误解。《辞源》释曰:齐衰,丧服名,为五服之一。丧服五服制名称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齐衰,五服之第二者。这种丧服,用粗麻布制成,是缝了边的,而斩衰是不缝边的。因此,齐衰者的正确解释是穿丧服的人。
《八佾》篇八佾舞于庭,注释曰:《说文》:佾,舞行列也。本字由亻、八和月构成。八的原意是别,月的意思是肉、肉体或身体。因此佾的意思应是指一种和其身体相区别的人,即人体的重塑与再创的形式它就是舞蹈,是人体的活的雕塑的艺术基于这种分析和理解,我认为《说文》将佾解释成舞行列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解释应该是舞或舞蹈。此外,由于佾与艺读音完全相同,根据音义相通的原则,那么佾即艺,也即人体艺术。人体艺术是人们对于舞蹈的最好定义。实际上,《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对的。汉代马融《论语马氏训说》曰:佾,列也。天子八佾,诸侯六,卿大夫四,士二。八人为列,八八六十四人也。
《里仁》篇人之过也,各于其党,是说人们的过错,各属于一定的类型,而该书注释曰:(党)繁体字为黨,这个字由尚和黑构成,意为以愚昧无知(心不明,眼不亮)为基础的盲目的崇尚、盲目的信仰与盲目的追求(这也许正是党派活动为古代和现代一些人所非议的原因),这里指盲目崇尚、盲目信仰与盲目追求的原因愚昧无知。又对本篇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注释曰:游:这个字由浮和方构成,意为能在水中浮起而不沉没的方舟,因此游的引伸意就是借助方舟这一水上交通工具进行的漂洋渡海的活动。方:方体船或并体船。《说文》:方,并船也。象两舟游必有方:游必有船。译解曰:孔子说:对于那些上有老父老母、下有幼儿幼女的生活艰辛的人们来说,当他们的老父老母还在世的时候,最好不要举家迁徙,纵使一定要举家迁徙,也要等到具备了必要的物力财力之后,就像那些想要飘洋渡海的远游者,也必须等到自己具备了必须的方舟之后,才能开始其飘洋渡海的远游活动一样。
可以看出,该书分析字形,随意肢解,解释字义,望文生训。本是通俗易懂的《论语》文句,通过他的繁琐注解,徒增一层雾障,更加令人费解。本书虽发现极多,但多是常人所难以接受的。
第三部:《论语说》,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初版,2012年修订再版。作者在《导言》中说:现在人们在阅读中华经典时,往往关注哪一种解释是对的,哪一种解释是错的。这种思维习惯,不是中华文化的思维习惯,而是西方思维习惯。中华文化中的对错不是正确与错误,而是合适不合适、有用没用。适合、有用是对,对上了;不合适、没有对上为错,错开了。对经典的理解和传承,也是以致用为目的,而不以对错来评判。这种不管对错的解经主张,为自己自由解经放大了无限的自由度,类似于古人所提倡的以意逆志或六经注我等解经思想,说解可以脱离经书文本,凭主观随意发挥。在这种解经思想的指导下,作者对《论语》作了全新的说解。如:
《学而》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正确的理解是:学习了新知识按时练习,不也很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而《论语说》解为:学问,适时习用它,不也讲说吗?从远方结伴来求学,不就是喜好这学说吗?别人不知道,自己倾囊讲授,不也是君子行径吗?
《雍也》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正确的理解是:质朴胜过文采,就未免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未免显得浮华。而作者解为:才质胜过名声,则在野;名声胜过才质,则在朝。
此外,该书还把泛爱众而亲仁解作泛爱忠,亲仁行;把述而不作解作循而不止;把三思而后行的三思解作三拜;把子不语怪、力、乱、神解作孔子不指责古怪行为和奇异想法;把食不语,寝不言解作对饭菜好坏不指责,对卧房之事不谈论;把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解作既要厚待自己,也要厚待别人;把小人之过必文解作忽视别人的过错必能成名;把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断句为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解作花言巧语对德败乱不大,没有容忍之心就会坏大事;把游必有方解作出游定会被指责。方是指责;把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解作只有把女儿嫁于小人,是最难处养了;把宰予昼寝解作宰予画画时睡着了;把为人谋而不忠乎解作作为一个人,行事是否言行由衷;把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解作你要宣扬君子人生之需,不要宣扬小人人生之需;把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解作不在乎那个职位,就不会尽心竭力地做好其职事;等等。
这样的说解,富含精义的儒家名言被解释得精深义全无,精辟性尽失。熟知《论语》的人们不禁要问:这是在解读《论语》吗?孔子师徒倘若泉下有知的话,也难免要问:我们说过这样的话吗?当然,学术界对古代经典存有不同理解,是很正常的现象,创新又毕竟是学术发展的生命动力与总趋势,但是,违背实事求是治学基本原则的所谓创新研究,得出的结果往往是与所做的努力恰恰相反的。更令人担心的是,初读儒家经典的青少年,倘若读了这类注本(这些注本已一版再版,发行量较大),会得到什么样的收获?
正是少数学者对《论语》的严重误读,激起了我们试图予以纠正的想法。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若能得以正确的解读与阐发,其发挥的作用是与经典作者、读者所期待的效果成正比的;若是解读错误,作用则要大打折扣,尤其是初读传统文化经典的青少年,倘若读到了错误严重的本子,受其误导,是十分令人担心的。在大力倡导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作为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一些儒家经典,不仅中国人读,外国人也读,不仅成年人读,青少年也读;社会上到处开办国学班,大学里普遍开设经典选修课,连中小学都设立了传统文化课。天下数以亿万计的人们在读经典,岂容经典解读的本子中存有大量错误,贻害广大读者?
原本想只对解读错误严重的几部书进行纠正,后来改变了主意,因为古今《论语》注解著作中都存有或多或少的错误,况且今注本中的错误,有些是沿袭自古注本,应该让研读者知道错误的源头。比如宰予昼(晝)寝,自从梁武帝解为画(畫)寝,绘画寝室之后,后世少数学者便遵从其误说,甚至臆解为:宰予漫不经心地画起男女之私处,私情来着,孔子大为光火,骂他为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一句话,孔子认为宰我底子太次、素质太差。宰予本来只是大白天睡了一会儿觉,竟招惹出如此下流的名声,岂不冤哉!再者,不少今注本中都存有一些新观点、新解释,这是学术研究进程中很自然的现象,也是学术研究与时俱进、呈现生命活力的表现,应给予肯定。但是,有一个前提,即在经典原意的基础上结合现实阐发,而不能误解经典。如孔子所说的先难而后获,正确的理解是:先经受劳苦之难,然后获得;反对不劳而获。劳而有得,是正当的,是符合仁的;不劳而获,非仁矣。此章与《颜渊》篇孔子答樊迟先事后得语义相同。而南怀瑾《论语别裁》解曰:任何事先从难的方面想,以后才能得到好的结果。先从难的方面、问题多的方面看,都研究完了,最后有一个结论,得到中道的成果,这就是仁的用。何新《论语新解思与行》注曰:获,得也,受得,承受。译曰:仁人遇到困难挺身迎受,就可以称作仁善。方骥龄《论语新诠》解曰:疑本章先难而后获之难字,系戁字传写之误。戁,敬也,先敬人而后获,盖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必先敬人,而后人必敬之。此人与人相处之道也。南怀瑾、何新、方骥龄的理解均有偏差。再比如孔子所说的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论语》注家歧解纷纷,有的将不与解作不与求天下,有的解作不恳求,有的解作不相关,有的解作不争战,有的解作不宣扬自己,有的解作不给自己的子孙,有的解作不受禅等等。实际上,不与是不喜悦的意思。与(y),通豫,义为喜悦、快乐。《仪礼?乡射礼》:宾不与。郑玄注:古文与作豫。《淮南子?天文训》:圣人不与也。高诱注:与,犹说(悦)也。《吕氏春秋?悔过》:寡君与士卒,窃为大国忧,日无所与焉。古籍当中,与通豫,表示喜悦、快乐的意思。因此,《论语》这句话应理解为:孔子说:高大啊!舜、禹得到了上代帝王禅让的天下(帝位),却高兴不起来。得到帝位竟然不高兴快乐,似乎有违常理,而事实确是如此。《史记?太史公自序》记曰:唐尧逊位,虞舜不台。不台(y怡),即不高兴。这恰好反映了古贤帝王的谦逊之德。孔子十分推崇禅让荐贤,想藉此改变当时为争君位子弑父、臣弑君的政治乱象。君子得到帝位,表现出的是荣辱不惊和淡定,因责任重大而倍感压力;小人则反之,沾沾自喜,忘乎所以。再比如《为政》篇: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多数《论语》注家都将至于犬马,皆能有养解释为至于狗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少数注家解释为犬马也能养人,还有的解释为现在的培养孩子,就是能养。像犬马都能养子。实际上,孔子所说的养是长幼之间相养的意思。人能做到长幼间相养,有灵性的动物也能做到,如乌雏反哺之佳话。人若在赡养老人时体现不出敬来,那与禽兽有何区别?关键要看这个别字,孔子强调的是人与禽兽的区别。这样解释阐发,才符合孔子本意,才能真实反映孔子的孝道境界。可见,正确理解经义是前提,只有做到正确理解,才能实现正确阐发和挖掘,才能做到不诬罔古人,才能达到先贤的思想境界,才能对今人起到启迪教化作用,才能实现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
鉴于误解经典不是个别现象的实际,我们鼓足了勇气,对汉代以来《论语》的误解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这么做,心怀忐忑:一是担心自己的鉴别能力,孰是孰非能把握得准吗?二是担心得罪同行大家,指正那么多专家的错误,会不会被群起而攻之?第一个担心,只有靠谨慎鉴别、靠广泛请教专家来增强自信,靠坚实有力的文献依据来支撑自己的见解。第二个担心,也可能是多余,因为学术大家的胸怀也是廓大的,海纳百川的。眼下,《论语误解勘正》书稿已完成,越临近出版面世,我们心中越发担忧,担心误判了注家的解读,担心存有武断之嫌。研究水平所限,对《论语》的理解认识不可能做到完全正确,定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书中所言,只是我们的认识和理解,谬误之处,欢迎广大读者匡正,以求传统文化经典得到正确解读、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正确继承。
编例
一、鉴于儒家经典《论语》被严重误解的实际,本书对古今《论语》注本及研究文章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并针对误解予以有理有据的纠正。
二、行文依循《论语》原书顺序。《论语》原文及章句以李学勤主编的《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标点横排本)为准,章句序号参照杨伯峻《论语译注》的排列顺序。只收存有误解的原文,无误解的舍之不录。
三、《论语》原文章句之下,分设【误解】、【勘正】两栏。【误解】栏选收古今有代表性的错误解释,【勘正】栏是针对误解进行的纠正。
四、判定《论语》误解的标准有二。一是完全违背经文含义者,如有人释有朋自远方来之方为并船,释游必有方为游必有船,释不为酒困之酒为成就,释后生可畏为以后的时光、未来的光阴、尚未到来的生命不可小瞧、不可低估、不可忽视。二是欠准确者,如有人释巧言、令色、足恭的足恭为搬动两脚表示恭敬,释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为宽容。足恭准确的理解应是过分地恭敬。足是过分的意思。恕虽有宽容含义,但在《论语》此语中,准确的理解应是仁恕。《说文解字》:恕,仁也。《广韵》:恕,仁恕。《声类》:仁心爱物曰恕也。《中说?王道》恕哉凌敬,阮逸注:以己心为人心曰恕。《汉语大字典》:恕:推己及人;仁爱。可见,对于恕,只有加上仁爱之义,注解才算准确,才算到位。
五、误解材料侧重从名家名著或流行较广的注本中选收,原因是这类著作读者众,其误解的不良影响相应也大。
六、误解材料以及勘正中征引的材料,原则上只摘取主要观点,读者若想全面了解其具体内容,可以根据文前文后注明的出处寻检原书原文。
七、误解材料以及勘正中征引的材料,严格依据原书原文摘抄,忠实于原作;找不到原书原文的,便间接摘录前人集解、集释类的著作。对于这些材料,编者不作文字上的任何加工,确保文献的真实可靠性。
八、勘正主要采取训诂、文献互证等方法,训诂以求真义,文献互证、文献征引以求坚实的文献依据和文献支撑。勘正文字力求简明,对于争议较大的词句,则费些笔墨予以辨正。
九、书末附设参考书目和词句索引。参考书目注明书名、作者、版本、时间等,为研读者提供版本依据;词句索引以《论语》被误解词句首字的笔画多少为序编排,为研读者检索提供方便。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