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光色留影:当代电影照明创作实录 (插图修订版)

書城自編碼: 295958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影视/媒体艺术
作者: 何清
國際書號(ISBN): 9787550295254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17-05-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10页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71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人,为什么需要存在感:罗洛·梅谈死亡焦虑
《 人,为什么需要存在感:罗洛·梅谈死亡焦虑 》

售價:NT$ 381.0
锁国:日本的悲剧
《 锁国:日本的悲剧 》

售價:NT$ 437.0
AI智能写作: 巧用AI大模型 让新媒体变现插上翅膀
《 AI智能写作: 巧用AI大模型 让新媒体变现插上翅膀 》

售價:NT$ 330.0
家庭养育七步法5:理解是青春期的通关密码
《 家庭养育七步法5:理解是青春期的通关密码 》

售價:NT$ 279.0
三体(全三册)
《 三体(全三册) 》

售價:NT$ 512.0
天象之维:汉画像中的天文与人文
《 天象之维:汉画像中的天文与人文 》

售價:NT$ 490.0
妓女与文人
《 妓女与文人 》

售價:NT$ 179.0
舵手证券图书 短线交易大师:工具和策略 24年新修订版 实战验证的交易技术 经典外版书
《 舵手证券图书 短线交易大师:工具和策略 24年新修订版 实战验证的交易技术 经典外版书 》

售價:NT$ 437.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1327
《 调色师手册 电影和视频调色专业技法 第2版 》
+

NT$ 922
《 电影摄影照明技巧教程 》
+

NT$ 922
《 灯光师入门:片场打光实战手册(插图第3版) 》
+

NT$ 324
《 拍电影 》
+

NT$ 450
《 导演的摄影课(修订版) 》
編輯推薦:
《光色留影》是一本独家、务实的电影摄影创作访谈,受访者皆是一线电影摄影师、广告摄影师、灯光师,不乏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等名导的长期合作者。本书通过极具专业性和针对性的访谈设计,介绍一线创作者的创作观念,以及多年来积累的个人经验与实用技巧,帮助业内工作者、影视或广告制作专业的学生处理实际创作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大量*手资料,案例新颖,图文并茂,大量说明性的灯位图、效果图和难得一见的片场工作照,有着十分珍贵的价值。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历时三年采访、整理、编写
具有针对性与专业性的访谈设计,解决拍摄现场的实际照明难题
一线电影摄影大师独家分享多年创作经验,如吕乐(金鸡奖*摄影)、赵非(金马奖*摄影)、黄岳泰(九次获得金像奖*摄影)等
收录《画皮2》《一九四二》《唐山大地震》等片难得一见的幕后资料
图文并茂,全彩印刷,包括大量灯位图、效果图、片场工作照
內容簡介:
本书是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历时三年采访整理而成的电影摄影创作访谈,受访者皆是当下一线的电影摄影师、广告摄影师、灯光师,如吕乐(《一九四二》)、赵非(《让子弹飞》)、黄岳泰(《画皮2》)、邵丹(《富春山居图》)等等,通过极具专业性和针对性的访谈设计,介绍一线创作者的创作观念,以及多年来积累的个人经验与实用技巧,帮助业内工作者、影视或广告制作专业的学生处理实际创作中可能面临的问题。
本书*的特点是独家性和务实性,编者汇集了国内一流的资源,针对电影照明领域中极其迫切的问题发问,对*手的创作资料和经验进行整理和挖掘。第二个特点是案例新颖、图文并茂,大量说明性的灯位图、效果图和难得一见的片场工作照,生动阐释了具体的布光方法。无论对电影教学还是创作实践,或者作为一份当下电影创作的文献资料,这本书都有着十分珍贵的价值。
關於作者:
何清,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曾任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影师,现为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摄影系艺术教研组组长,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摄影师学会会员,曾担任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全国电视栏目剧大赛评委。先后开设有电影摄影技巧、电影照明技巧、电影照明分析、影片分析、故事片电影摄影创作等课程,参与编写《摄影手册》《现代影视技术辞典》,发表学术著作和研究文章若干,
主要作品有《女儿楼》《虎年奇案》《梦断楼兰》《太阳山》《青春冲动》《西楚霸王》《浴血太行》(电影),《宰相刘罗锅》《康熙微服私访记》(电视),以及大量商业广告,导演作品有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电影传奇》(20052009)。
目錄
推荐序 经验总结与创作书写 张会军

第一章 吕 乐
第二章 赵 非
第三章 蔡全永
第四章 徐 欧
第五章 黄岳泰
第六章 温德光
第七章 丁 豫
第八章 邵 丹
第九章 3D电影摄影中的布光
內容試閱
经验总结与创作书写

纯电影专业访谈类的书籍非常少,涉及电影摄影、照明创作的著作就更是少。
北京电影学院早在2000 年开始,就策划、出版了电影制作专业领域的系列访谈学术著作,先后出版了电影导演、电影摄影、电影录音、图片摄影等方面的创作访谈书,所涉及的问题,则完全强调了对创作而言实际的帮助和指导。
这部关于电影摄影专业的访谈类著作,在选题上非常及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策划上非常独具匠心;在编排上非常有特点。书中涉及的领域,是广义的电影摄影专业领域,在范围上则包括现当代电影摄影师、电影电视广告摄影师、电影灯光师。我们从他们的创作简历上,可以看到非常优秀的电影和广告作品;我们从这些现当代极为专业和优秀的电影摄影、灯光师的创作谈中,结合学院摄影教学课程的内容,了解了在创作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从他们的实际拍摄方法和技巧中,知道了在实际拍摄中如何解决问题,怎么样处理不同情况和效果的摄影和照明的应对方法。
吕乐、赵非、徐欧、黄岳泰、温德光、丁豫等活跃在国内外创作一线的电影摄影师、照明专家、教师学者分别从他们各自的成长和实际经验出发,回顾电影摄影照明创作方面的教训、经验、问题,对我们学校未来的摄影教学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可以看出,编者在该书策划和完成的过程中,就有意识地让其具有非常实用的可用于指导创作的鲜明特色:(1)在广义的电影摄影范围内,全部围绕电影照明专业的创作展开;(2)聚焦于具体的专业操作和创作经验的总结,比较细致,能够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注意实用性;(3)无论是针对故事片、纪录片、电影广告,都在照明的具体操作层面进行反复讨论和总结;(4)大的概念是创作,小的概念是干活,都做到具有指导作用和学习意义;(5)照片丰富,绘图精致,表格具体,文字通俗,简洁流畅,文章的体例朴素实用;(6)对涉及照明专业的创作、经验、教训、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总的来说,本书非常有效、务实、清晰。
目前,现代中国电影教育中,培养影像照明专业人才的学校和专业不多,更多的学校是比较简单地希望出来的人什么样的照明都可以干。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如果我们培养的人能够完全驾御电影照明技术,那么,就没有不可以涉足的影像创作领域。当下的情况是,很多学校教授的老师没有摄影和照明的实践经验,有实践经验的创作人才没有机会进行教学。北京电影学院在这方面则完全是实践、教学、研究三个部分完全发展,教师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创作经验,创作、教学全面繁荣,不存在天桥把势,光说不练的情况。
这部学术著作的出版,是在中国电影照明领域最需要和最缺乏资料的情况下完成的,通过访谈的方式对第一手的创作资料和经验进行整理和挖掘,完全是第一线照明实战经验的体现,对摄影、照明创作有巨大的参考价值。
我们认为,本书在内容和特色上有如下几个非常显著的特点:

本书所讨论的问题完全围绕摄影和照明实际,不谈深奥的理论,基本问题定位是怎么拍、怎样做,是应用型和手册型的访谈著作。
对电影摄影照明方面的问题,对涉及照明方面的硬件和软件问题,采取不回避的态度,有一说一,讲看法,讲做法,讲问题,讲技巧。
所有讨论电影摄影、照明问题的讲述,在可能的情况下,都配了设备照片、工作照片、图形图表,直观明了。
文字准确直接,通俗易懂,便于读者理解。
结合摄影和照明的艺术创作,结合当下摄影和照明器材的发展,讨论了未来设备发展趋势,并关注目前这些器材设备的优劣及对创作的影响。
访谈不脱离创作时的具体实际,对被访摄影师及照明师的提问范围比较广,具有讨论和引导的意义。
本书对关于照明的种种技巧、看法、方法进行了梳理,对于电影摄影专业、照明专业学生的培养,非常有帮助。
书中涉及的摄影和照明案例,完全是独家采访,所谈及的影片创作过程和段落十分珍贵,有其重要的实用意义、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及何清教授对本书的策划非常英明,选题完全填补了空白。摄影系在编写过程中给予了全力支持,从采访到完成经历了大约四年,不同届别的本科生、研究生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令人十分钦佩,也看出了他们对摄影系学术建设和教材建设的决心和毅力。本书的出版成就于执著和认真,成果来源于勤奋和努力,感谢所有为此付出的教师和学生。
摄影系这些年在博士生导师、系主任穆德远教授的带领下,整体的学科建设非常扎实,教材建设富有成效,学术研究和出版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学院的学术发展做了非常多的具体工作。从这本书可以感受到,摄影系里的领导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穆德远教授,系副主任蔡全永副教授,系副主任王竞副教授,对本书在策划、组织、领导、操作上所倾注的心血。
本书是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摄影专业、照明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研究的范本教材,同时,也是适合电影、电视专业制作、创作从业人员的很好的参考读本,可以作为电影制作、理论、历史、批评专业及相关综合大学电影专业、电视专业、传播专业学生学习影像制作的重要参考。

张会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
于海淀区西土城路蓟门烟树
2012年10月25日

出版后记
对于电影摄影师来说,影片的光线照明设计是其实现影像魅力的重要手段。电影摄影师在照明和光线设计方面,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精力,从而完成用光线绘画的工作。这是我们编写《光色留影:当代电影照明创作实录》这本书的初衷。
电影摄影和影视光线设计的研究具有它自身的特点,需要在一定理论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具体实践。但是,过往总结的理论是有时滞的,与时俱进的电影摄影和照明经验又很难在第一时间转化为有体系的、理论的学术研究成果,让广大从业人员和学生们得以分享。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主流摄影师和灯光师,他们很难有时间和精力针对电影摄影照明的实践经验作出系统的总结。本书所采用的访谈方式,让这些创作者们有了表达理论见解、创意和想法的渠道,也为读者们提供了一个跟一线摄影师、灯光师近距离交流的平台。并且访谈中所涉及的问题、所选择的影片案例都是十分鲜活的,有些问题对于我们所处的传统电影摄影到数字电影摄影的过渡时期有着非常及时的指导意义,有些案例要么是荣获国内外诸多影展奖项、广受好评的影片,要么是即将登上银幕还未公映的影片。总而言之,我们所采访到的摄影师和灯光师都十分慷慨地把自己的最新创作心得或者多年的创作经验毫无保留地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所以本书既有比较详实的理论阐述,又兼备非常高的实用价值。
本书由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何清教授策划编写,课题的研究工作自2009年启动,2012 年9月收尾,历经四届研究生的薪火接力,从访谈资料查阅、提纲拟定,到现场采访、录音整理,以及其他相关影像和图片资料整理工作,参与的有:2008 级电影摄影创作研究生张桥、刘晨,2009级电影摄影创作研究生马小刚,2010 级电影摄影创作研究生颜代尧及2011级电影摄影创作研究生高杨、刘大鹏,由其中两位2011级的硕士研究生同学主要执笔整理成书。此外,在本书的资料整理过程中虞思聪、许波、蒋李易、王嵩、李清源、张文强等同学亦对成书做出了贡献,在此向他们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本书共包括九组访谈,平均每组访谈书稿都是整理了三次以上的采访内容,跨度历时两年。经过反复校审,日日夜夜的工作终于有了成果,希望这份沉甸甸的访谈书稿能积累一些当前国内电影摄影领域的先进经验和实用技巧。完成这样的一部著作,对于为此付出辛苦劳动的工作人员来说,也是十分欣慰和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在此特别感谢接受采访的电影摄影师、灯光师,他们分享的第一手的宝贵经验是一种传承和发展,同时也是对中国电影文化和教育的卓越贡献。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北京电影学院的各位领导以及老师都给予了很大的关心和帮助,衷心感谢他们在百忙之中仍旧能够慷慨相助。正是在他们的大力帮助下,才使得本书能够尽早成形。
由于策划文案的局限性和采访的时间安排,以及更多电影摄影师、灯光师的档期冲突,我们落实的人选仍有缺憾,难免有遗漏之处,对此表示歉疚。更由于文学底蕴修养浅薄,文章的行文和体例的把握多有不准之处,也请专家和读者原谅,欢迎各界人士来函批评指正,提出您宝贵的意见。
当前的中国电影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我们作为中国的电影人,对中国的电影仍然充满了希望。同样对比国外电影行业的发展,我们更有理由不断精进自己的技艺,争取早日赶上国外电影行业的脚步。希望电影摄影和影视照明创作作为电影行业中一种特殊的又不可或缺的艺术创作形式和手段,将会更加发展、丰富和多样化。


编 者
2012年11月于北京电影学院

出版后记

一直以来,国内关于电影摄影的书品种较少,像《美国电影摄影师》杂志一样追踪电影摄影最新技术发展、深入一线摄影师灯光师创作动态的业内刊物或书籍更是少之又少。非常荣幸现在有这样一个契机,能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合作,将他们筹备多年采访整理的第一手创作谈付诸出版。
这本访谈的组织编写,汇集了国内最一流的资源。作为与创作实践紧密相连而又肩负着电影教育目标的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无疑是策划这本编著的不二之选,而此书在编写时也得到了系里各位领导、老师的大力支持;本书的采访提纲经过编者的精心设计与酝酿,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采访人又是该专业学生,因此对业内创作者或相关专业学生来说,能从中获得最迫切需要了解的实际操作经验,破解关键性的疑问;最重要的是,受访者都是最杰出的、备受业内肯定的著名电影摄影师,采访中以他们目前为止最新的电影摄影作品为例,具体阐释他们的创作观念和实用技巧,还收录了大量难得一见的片场工作照和灯位示意图,这都是非常珍贵的独家学习资料。
在本书的编辑过程中,我们尽量在已有稿件的框架下使各个部分板块清晰、内容均衡,对访谈中语意模糊或表述过于随意的文字做了整理补充,对冗余的部分作出了一定的删减,对书中相应文字和图片的呈现做了各种版式上的尝试和调整。尽管如此,恐怕仍有力所不逮之处,若有不够准确清楚的地方,希望读者朋友们不吝指正,以便在今后的重印中加以更正。

服务热线: 133-6631-2326 188-1142-1266
服务信箱: reader@hinabook.com

电影学院编辑部
拍电影网(www.pmovie.com)
后浪出版公司
2017年2月


创作访谈
问:从开始拍电影到现在,您的用光观念都有哪些变化?
答:我觉得要说观念的变化,关键在于怎样去形成你的规矩或者说风格。这是比较复杂的一个工作,它的构建需要挺长时间。
首先应该对用光进行全面的认识。认识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理念上的认识。大家觉得用光应该自由、自然一些,可我觉得这应取决于每个人不同的判断标准。看了好多国内外一些非常写实的片子,我觉得写实、自然都不是绝对的,因为标准是不同的。还有一些风格特别自由的片子,它反而是挺有规矩的,它表现出特别工整、结实的光线结构。所以我就觉得这个说跟做是不一样的。再一部分就是完善技巧,我觉得技巧是极其重要的,用光说到底还是一个手艺上的事。现在有一个情况很普遍,那就是很多到电影学院来进修过几天的人,出去就自称是电影学院出来的,聊起来特能侃,但是着手去一做就不行了。所以我就觉得用光观念是两方面的事儿。
要说用光观念的改变,我觉得挺难的。如同一个人的本性,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只能说以前理解不够,我能不断丰富这种观念,却少有改变。仅仅一种风格对于一部电影来说是不够的。我早期会为一部片子选择一种风格,很多被认为多余、不符合的拍法,都刻意做一些减法不去用。但是现在的电影是特别丰富的,戏演得也特丰富,一些电影能看到很多种风格和技巧,一场戏里都能做好几种。
咱们国内的很多片子,好像很受早期俄国革命现实主义的影响,这个看来像是进步的,可是它真的就进步吗?你看苏联电影少有佳作,它缺乏当代电影的形式主义,早期的中国电影也是,而西方电影有些就做得很好。我现在拍片就是这种思路:风格不该是一个做减法的事儿,一部电影里就该有很多种风格才行。
我一直在关注光线这块儿,早期来说用功在克服乱影上。你去看看,《大红灯笼高高挂》同时代的片子有太多乱影的,我那时就死抠这个,影子就是不能多、杂,像我第一个片子《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那时最大追求就是没有乱影。

问:您是怎样才做到没有乱影的,这个过程对您有什么启发?
答:采用的主要方法就是尽量用散射光,扩大光源面积来解决乱影的问题。记得那片导演是北京电影制片厂的黄健中,他比较支持我来做一些尝试,所以当时就多选阴天散射光来拍摄。我其实那时候这样做仅仅是为了不露马脚,后来慢慢提高,就慢慢学会用这个散光手段来处理人物、空间结构等等之间的关系。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有时候漂漂亮亮的光不见得好,好的光线应该是帮助塑造人物的,能够推动情节气氛。这也是我在解决乱影这个过程中得到的启发。

问:如何保持光线观念的升级?
答:这个可以通过多看新出的电影来总结和发现在光线设计上有什么趋势。好在最近十来年出现了大量的DVD光盘。我们以前上学那会儿可没条件反复研究,到处想办法看电影可困难了。现在看片的条件好了,所以也算是为我们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条件。通过看大量的电影可以对光线有更好的理解和感悟,这样能够更好的学习。另外,到一个景里去拍东西时,十个人有十个做法。这时选择就非常重要,作为摄影师需要特别琢磨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并且一点点从实践中锻炼出来的,没有人天生就会。像你们在电影学院学习,不能光读书,一定要多通过实践来学习。

问:您怎么看待用光理念上的极端或保守?您觉得自己刚入行的早期是倾向于保守还是前卫的?
答:对于用光理念来说我有时反倒觉得极端点好,那样做出来的一些效果更纯粹、画面显得有气氛。在用光理念上,我特别怕见到那种特别平的、简陋的光线。我觉得对于光线理念,无论极端或者保守,有一点要求就是要精细地去做质量控制,我现在不能容忍很多片子的光线处理太粗糙,画面上还有乱七八糟的影子、高光点这些瑕疵。
现在想想对我来说,早期的理念恐怕不是保守,而是希望做得极端一点。

问:您所说的这种极端是技术极端吗?
答:不是,是仅仅纯粹地追求理念上的极端,在想法上总是要做得跟别人不一样。我印象里很典型的就是那时比较流行的猛片,就比如说《一个和八个》。出来后把我们看蒙了,不光是观众蒙,我们制作者也蒙。在学校时就见过张艺谋的不完整构图,但看到这片子还是觉得震撼,觉得他拍得特别好,不完整的取景构图,拍得特暗。
就我个人的拍摄体验来说,早期拍摄的那个《盗马贼》,我跟侯咏联合摄影,很多东西我主导不了。1986年拍黄健中的《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第一次自己做摄影指导。因为电影中要突出生与死这种极端的东西,我就在画面色彩上突出了红色来喻示生命,其他则都是灰的、没生命的,构图上都是要固定,再说就是想运动那时也没条件。早期电影构图较提倡把人物中置,因为是方银幕,所以拍出来就挺极端的。比如拍街道,在公共汽车里往外拍,外面乱七八糟的什么颜色都有,尤其是绿色,显然跟电影主题是违背的,所以我就在车里把车窗涂成灰的、把窗户做雾化。大夏天想要雾得看不见的画面,现在回想起来是刻意了,挺极端的。但是那时就时兴艺术片。不像今天,拍片更自由、设备好、人员也专业,基本上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所以你要问变化,我还认为不是对用光理念的彻底推翻,而是升级。

问:您在看电影的时候往往更关心什么方面的问题?
答:总的来说能够看到的东西还是挺多的,就摄影方面来说主要是画面的空间关系、光线结构之类的。很多拍片子的人很有才气,而且是那种让人激动的才气,看到这种片子的时候有时会为之一振。也有些片子拍得又很匠气,这样的感觉就没有刚才说的那么吸引人了。我觉得相对来说,现在太多摄影师是不具备才华的,有才华的摄影师拍的东西只要看一眼就能感觉到的。

问:能不能具体地描述下您在拍摄过程中遇到的通过和美术师合作来处理布光方法的经历,解释一下是怎样影响光线气氛的?
答:记得有一次是拍行驶中的公共汽车,车开起来窗户要喷上雾。那时组里有个特别聪明的北影美工师叫秦川。他有很多处理手段特令人佩服,这更让我觉得拍电影的人就得什么都会。我当时要求窗户要有雾化的感觉,可是又是大夏天,没法产生蒸气的效果。他就拿乳胶兑上水往上喷,里边再一刷灰,最后这样做出来的效果特别棒。窗户加雾了以后就有散射光进来,再加上车顶上开几个天窗就算照明了。
不像现在有Kino灯管能用,那时候什么设备都没有。我二十多岁刚毕业到了北影厂,老摄影师也不怎么买你账,人家的拍法就是用大灯咣叽搁上去打出硬光。其实没什么大灯,也就是5kW的镝灯、钨丝灯什么的。我那种做法就已经算是头一次改造自然光线的尝试了。通过给窗户加上硫酸纸,就算是让光线柔化了一点,也没用辅助光补光。大家后来拍着拍着都觉得这种方法不错,因为原来没见过这样特别柔和的光线。再后来进一个地窖的棚里头拍的时候,就在上头封一块白布,就靠白布的反光这么拍着,感觉效果也挺好。所以我想说的意思是不会有人提醒你应该怎样布光或者说怎么去进步,这些方法是需要你自己去动脑筋想出来捷径和招儿,这样才能制造出合适的东西。

问:您和国外的导演也多有合作,感觉国外导演对摄影的干涉很厉害么?
答:这个应该说是因人而异。国外导演比国内导演控制摄影方面应该更多一点。在国外的摄制组里面,导演选择你是来做DP的,也就是摄影指导。那么作为摄影指导你就管好照明、摄影机什么的本职工作就好。而国内的摄制组则不一样,摄影师可以跟美术师等等其他创作部门聊一聊自己的感觉之类的,因为这些很多都是你的哥们儿,整个创作氛围会自由点。

问:您合作过这么多中外著名导演,如果片场中在光线处理上意见相左,一般得听谁的,您是如何交流的?
答:如果出现意见上的不统一的时候基本上还是听我的,因为摄影师决定的风格其实是已经成型的。说实话导演并不十分关注光线的布置,作为摄影师你得拍得让他感觉舒服。我就觉得这是各司其职,并不是谁听谁的。拍电影的分工很多,导演的注意力主要在剧本、在指导演员表演的事上,他没太多精力再考虑到摄影方面的问题。尤其一些合作的导演对我们78班的这些同学又是很信任的,知道摄影肯定只会做加分的事,不会把效果给做烂了。不过我也听说过有些导演拍戏觉得光线不对,他就亲自去做一些调整,但是这种事确实很少见。

问:您刚才说的导演觉得光线不对出现问题,那是因为确定机位而造成的么?
答:不,这事儿不一样。很多时候是分镜头决定机位。而一般来说,导演要通过摄影机讲故事,脑子里都有确定的想法。像我合作的这些导演,镜头怎么运动、从哪儿开始拍、一个镜头落幅在哪儿,他们脑子里其实已经想得差不多了。当然画面构图、大概机位、摄影机运动等具体技术操作,还得靠摄影师来做。你看国外的摄影师就是摄影指导,就只做光线设计,别的事都不管,甚至可以连摸都不摸摄影机。导演会提前跟摄影指导商量,比如方向怎么弄,主机位是对着哪边,哪边空间更好等等。然后开始比划,这时摄影师可以根据上述谈及的东西从自己专业角度出发提建议,比如这样可能更好一点,别老对着墙,我们得透着点空间这样光线更好看,或者某某要到墙这儿,得给我做光线留点空间,这是一个具体的东西。当然这些做法也因人而异,作为摄影师也不能强求合作导演的做法。
但总之在摄制组里分工还是非常清楚的,谁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除非有些手艺差的工作人员要别人来帮。原则上在摄制组里面是专人专责,各项工作都是由专职的人员担任的,那种一个人什么都兼的剧组是不职业的剧组。

问:能谈谈您对夜景的光线气氛处理有什么方法么?
答:我比较喜欢暗的气氛,不喜欢亮的气氛。因此在整体气氛的营造上夜外(夜景外景)环境气氛的整体画面反差一般会很大,画面上的黑色很足。一般影片里夜外的话,亮的区域会很大,但我不是很喜欢那种处理方法。另外在选择曝光点以后,把画面上不少区域都放在曝光点之下,属于胶片曲线的下半部分。这样就能够使暗部的表现比较多。
另外,光线气氛的处理很多都是根据剧情和情绪需要再来单做的光线氛围,有不少画面的反差都挺大的。其实对于光线结构,每人的理解都不一样。在实际进行拍摄之前,我也会提前想象该怎么做光,哪儿搁什么灯,然后把灯都点起来就开始调整。另外我在现场拍摄的过程中,通过眼睛看到的效果判断,就逐步把那些多余的灯减去了。不过最后会调出一个结果,其实这就是脑中想象的效果的最好展现。

问:在处理暗部较多的画面时,采用什么方法来保证曝光的准确?
答:大面积的暗部基本都是用点测光测出曝光点以下五六挡的光圈。有些东西在很暗的条件下还是能出层次的,有的就不能。我觉得电影光线的布置不能都是一览无余的,更不能把所有的东西看得一清二楚,那样就没戏了,一点想象的空间都没有。被摄对象大多都不是一个反光率的,有些东西浅,有些东西深,浅的就让他出一点密度,深的就不出。
问:我发现在您的有些片子里有些轮廓光的照度很低,基本上把环境托出来一点,而不像其他人做得那么过?
答:我觉得这是我个人对光线的理解和控制。轮廓光做得弱是因为室外没有强光、周围确实空旷的缘故。
到室外现场以后,我看不到什么强光,那么微弱的轮廓光就是自然的、合理的。假如进到一个屋里、树梢下,或者人工光源中,这些都可以借来作为逻辑光源,那么轮廓光就可以强一点。有时候我认为有必要做轮廓光,就会用单打的方式做出一个轮廓光。

问:在处理这种面积比较小又比较微弱的光,这种是凭经验看还是要点测一下?
答:点测的方法在这种时候测出来的结果很不精确,所以要拿照度表来量。有些时候的光效又离摄影机特别远,被摄体又在动,所以要保证光效的范围要做得大。所以我的做法是照度表固定一个数值,然后量它的上下衰减。
《太阳照常升起》这个片子的底片是在在美国洗的,洗出来的效果显得都特别有劲暗部能很快地出来。所以我印象里有些画面里的草的照度的都是在曝光点以下四挡的,在国内洗的话这种在曝光点以下四挡的细节就肯定没层次了。每天我都看前一天的样片,暗部层次特别多,特别准,洗印出来以后就马上能看到这些暗部层次和细节。
其实这主要是在前期拍摄的时候就把有些暗部的地方,比如上面提到的一些背景的地方直接搁到曝光点以下四挡或者下三挡半。因为后期条件好,这样的话大面积曝光不足并不会使整个画面起噪点,而且得益于洗印技术,洗得很棒。在有过这样的曝光尝试以后加上一次一次看样片,发现这么干并没有什么问题,胆子也一点点练大了。
在国内,现在也有很多也在拍这样大面积低调的制作。后期往往会有各种各样的意外,有时候我还是挺担心的。不过这个得看情况,为了避免出问题,我觉得前期一定要提前拍一些试片,在美国拍摄的时候好就好在天天看样片,随拍随洗,这样就能及时了解给自己发挥的空间,尽可能地保证不出问题。

问:用高速片、大景别的情况下一般如何控制曝光?
答:其实简单,曝光得足一些,后期再压一压,这个是在云南拍的,用的是泰国洗印。但是泰国的洗印不如咱们这儿华柯洗得好,所以在泰国洗印的出来的效果天光洗得特别不好。当时在曝光的时候,对于天光我会拿表量天空的照度,然后适当地收一挡光圈来拍摄。

问:对于追求一些暗部较多的外景,在光线选择上是怎么处理的?
答:对于外景拍摄来说,想要拍到暗部比较多的画面,基本上得等到时间合适,比如黄昏时整个环境光都比较暗了,暗部才出得来。这种暗部较多的外景镜头每天拍不多。姜文背枪溜达这戏景地都比较集中,机器位置早早都看好,基本是看时候到了,在这儿一搁机器,演员戏一走啪就拍完了。在这种条件下拍摄,很多时候也就是一挡光孔拍一条,然后慢慢开大,开到最大就收工。因为地点不动,摄制组在那儿要拍一组组镜头,不是一天的活儿。所以我们都是在每逢日景戏收工时候,多拍一条这种密度戏,就这么攒着拍。
另外这种镜头的拍摄在制片日程上也是要跟这组光源的时间有一个恰当的配合关系。比如提前观察好大概选择在天黑前二十分钟,就开始找合适的光圈,然后架好机器开始慢慢这么拍这个东西。
还要注意的是,这种暗部较多又基本赶在黄昏、阴天、早晨、晚上的戏,是一次拍不完的。再加上当你有特别多演员的戏,时间又不能定得太死,都是要相对灵活的根据当天的拍摄情况和光线状况来具体做出决定。比如带密度的戏真要死等那几分钟黄金时刻又只拍一条肯定不可行。拍《让子弹飞》的时候就先准备点灯支好,天完全黑了以后就把灯打开再拍几条。而且姜文作为演员,他演得特稳定,浑身都是戏,没问题的。
在拍摄这种戏时,也就没那么严格地要求人工光,基本上就是拿一大灯去勾个轮廓光,或者说做一底子光就够了。

问:您怎么看白天拍夜景?
答:白天拍夜景,我觉得特定条件可以用,但不能老用。因为白天拍夜景很多时候会受限制,比如晚上拍抽烟戏,这烟就出不来,或者有手电筒、开车时窗带进灯的都没戏,它都出不了密度。你像这个用打火机,这个光圈就得全开着了。

问:能具体说说打火机的光线是怎么处理的么?
答:在这个画面中,姜文的手上打了一个效果光(见下页图)。具体做这个光效得配合,这时灯光师的技术得特别好。灯光师一般都会有很多种效果泡,这个时候就是效果泡大显身手的时候。火机一打,灯就得用调压器啪打亮。演员也得配合:在手里挡着还不能影响真实动作。所以回到刚才的问题,导演得重视、配合制作光效。姜文对这个就特别有耐心,拍摄点燃打火机好几次,灯晚了灯早了都不对,他一定追求完美。

问:对于日景的光线处理您有什么独特的用灯方法?
答:日景基本不用灯,只有很少的情况下才会用灯来做一些效果。像下图这个场景就用上灯了。这段戏是在峡谷里点火烤野鸡,这个林子有大量的戏,要是夜景根本就没法拍。树林子里纯月夜如果要用灯来打的话,需要你将灯打到一定的高处,然后做云、做阴影,在当时的条件下肯定不可能。这次这个场景拍摄的时候也正好赶上阴天下雨,我就把这个场景周围拿黑布一兜,这样不就把近景环境光线降暗了嘛,地上点上火,远处就让它透着一点亮光,正常光效也就这么做就够了。
不过由于黑布遮住的范围也就餐桌这么大面积,就是两块儿黑蝴蝶布一块儿遮,有的时候布故意垂下来一点,尽量把这部分降暗。远景深山老林本身就特别暗,但不足以暗到让火光制造出夜景气氛,所以还是得用黑布压暗、让火亮起来,出来夜景气氛。

问:这些手段的运用是否都基于我们当今强大的后期处理能力,在以前的条件下也能用这种方法达到效果么?
答:并没有多依靠后期处理,拍这个的后期没什么强大的。后期是做不来光线的感觉的,像光线的软硬程度光线影调、光影过渡什么都是做不了的。后期只能做做反差、颜色,而且还很难。像那个人脸与环境的颜色关系什么,好像还做不了,这个就得摄影师自己拍出来。
像这个画面(见下页图)就是把局部环境给遮起来挡黑了,正面原则上是不补,因为已经有了地上燃着的火。那个人物的侧逆光是天光。
在这种情况下,火比背景亮多了,后景没那么亮,它因为是在一个峡谷里头,背的是树不是天。拍的时候,假如不用布去遮挡,前景特亮,然后树显得暗发黑。所以要把这里一遮,远处背景显得亮一点。
这里拍摄的时候好像是感光度ISO 250度的日光高感片拍摄的,具体我记不太清,因为用哪个都问题不大,它最后很容易调过来。

问:《太阳照常升起》这部影片是做了数字中间片了(DI)吧?
答:做了,在法国做的。但是就算调DI,我还是觉得像脸色这没法调,你没法一直跟踪,太麻烦了做不到。
像上面提到的在山谷中烤鸡的那个环境里边,前景的树杈子跟后景分不开。完全靠DI来处理背景是不可行的。DI这种技术它可以整体上把画面反差调一下,局部的比如说上亮下暗这类问题微调一下,但像在这个画面中树后边的东西也是调不了的。其实简而言之数字中间片这种方式其实相当于一个动态的Photoshop,能够对画面进行更为细微的调整。

问:您根据什么原则来确定是否选择在日景条件下拍夜景?
答:在这个问题上我遵守效率至上的原则,哪种方式又快又好,就用哪种。因此并不能够笼统的一概而论说是根据主观条件还是客观条件来确定日拍夜的条件。就拿我马上做好的《红楼梦》这戏来说,剧组他们到南方选景,但是最终老是找到那些连夜景外景都拍不了或者不好放灯的场地,那在这时候日拍夜就是合适的。
因为在很多场景里面没法摆放咱们摄影组和灯光组的这些设备,像那个发电车、吊车都没地搁的场景,对于咱们照明来说就是个很大的限制。如果这个时候天光也满足不了摄影机的拍摄需求,那么这个场景就属于没法拍的那一类场景了。
这也是我在跟导演组沟通的时候经常说到选景要考虑位置这个重要因素的原因。因为很多时候选的场景是不错,但是咱们的设备过不去。就比如有的森林的场景它的景深又特深,很多导演老说你在那块儿能不能拍一个镜头。但是实际情况都不只是单单打亮画面这么简单的问题,是整个光效在那种条件下出不来,那么这场戏也就没法拍。
问:您工作时都是以何种方式与灯光师配合的?是指挥为主,还是沟通为主?
答:必须得以指挥为主嘛。可能大家有这么个观念,就比如我是摄影师,机器怎么摆角度,就是我管,就不能听导演的。假如我是灯光师,光线是我管的,我就会认为摄影你为什么老来指挥我的工作。
其实干起活来不一定这样,你要知道在美国好莱坞那个电影制作体制里,英文里摄影师就是director
of cinematographer。而灯光师就不像咱说的照明指导这个词,叫gaffer。gaffer还分出了electrician(电工)。gaffer是领头的,实际上是一个技工长。摄影师一般被称为captain,是船长、队长的意思。此外,还有grip(领班)、key-grip(关键领班)之类等等。对于创作,这些人都不是主动的,所以得你说得特别具体,他们去执行,没有命令他们不会主动去做什么。比如支灯,你只说这儿要布上灯肯定不行,一定要具体指挥到多大功率的灯、多少号的色片、多高的灯位、前边加什么东西,你得跟灯光师说完了这个,还得跟另外专门的人员说,前边要加什么片子。像加CTO、CTB这类的东西,你则得跟照明说。若是加dilution(调压器)这类呢,你又得要去让那个gaffer来加。加什么片子,怎么遮挡则又由grip来搞定。
至于你说要什么效果、我的目的是什么什么,人家都不听的。最早我刚一去美国也是这样,后来明白了都觉得挺不好意思的。在咱们国家这儿,就不会那么泾渭分明,也许照明会承担了一些摄影师的工作。我觉得还是因人而异吧,比如这剧组里摄影师这方面能力、经验都不太足的情况下,找了一个很好的灯光师,何乐而不为呢?这都无所谓,目的主要最后还是一个,那就是为了出效果。

问:是不是说照明组在咱们国家的很多剧组里基本还是一个技术完成部门?
答:不一样,具体他们在组里是什么地位得分不同的剧组。在有些剧组里的照明组会把布光这部分工作全部拿下,摄影师就只需要把机器往那儿一搁,等到灯光组布好光去拍摄就完了。我遇到过跟不同类型的灯光组合作的很多种合作方式,这些都是因人而异、因片而异。像我是必须得控制布光的,觉得要是不管的话心里特没底,就好像这戏不是我摄影的一样。当然我很愿意跟有经验的灯光师沟通,一说就通。确实有这样的灯光师,他跟你聊着聊着会把活儿弄得更好。

问:最近在国内拍的片子里,是否有灯光师给过您帮助,使您思想上创作上获得提升?
答:我觉得灯光师对摄影师的帮助主要还是在器材上。像有些特敬业的灯光师,他隔段时间会告诉你我最近又知道什么灯,能出什么效果供你选。比如我习惯就用这个灯,但是他觉得有更出效果的灯让我尝试。这种帮助确实有。但是你要说更高层次的恐怕不多,打个比方,你作为摄影师虽然也懂故事、演员、戏剧、剪接什么的,但剧组里有导演,他站的角度跟你不一样:一个电影,他总是有那种意识形态之类的东西。
问:您能谈谈对作者电影的看法么?
答:对,是更形而上的东西,导演会把这个研究得很透,然后再来指导拍摄就会有很多具体的方式。所以我认为在剧组里,各司其职,各有权威。就比摄影上的,甭管是各种各样的镜头、光线、运动、器材,肯定咱是研究最多的,如果要碰到一个研究多、比我高的,那直接就拜他为师了。但是就从在剧组里情况来说,摄影这边绝对是有说服力才对。

问:请具体分析几个您处理过的环境布光,比如《荆轲刺秦王》,里面都用的什么灯?
答:太具体到哪种灯我就没印象了,我主要画了场景的平面的灯位和光线效果的草图。光位图是在前期准备时有一个想法,仔细研究来定气氛的一个文案。做光则是到现场做出来,比如用什么灯,什么光线怎么挡;放好灯再一看效果,然后进行下一步的修改,一直到符合气氛为止。拍《荆轲刺秦王》时景特别大,但设备有限。镝灯1997年当时最大的也就是18kW,钨丝灯也就24kW。

问:《荆轲刺秦王》内景用镝灯吗?
答:内景用过镝灯,在山洞的用。这种用法也是基于对营造气氛的理解,因为是在一个山洞里隐蔽用光,如果用普遍照明,把光布得到处都是的话就没意思了,用得特别克制,到处遮、用黑布吸光,一点一点地打。
而且只打直射光,我印象特别深,当时是用6kW的PAR灯垂直打下来的。夏天特别热,灯后来都烤坏了,剧组还赔了好多钱。一个一个地做出来直射光。你看环境特别暗,底子光做散光,再做几个高光,然后做房间影子,那种脖子抽了一些,后边就拍了好些影子这样的。

问:给伍迪艾伦摄影的时候画草图了么?具体如何实施?
答:也画了,因为给他们美国人拍戏更麻烦,因为拍戏的时候,你得提前两个月去,采景的时候就告诉他location(选景)这个。
具体实施主要是剧组里最早有美工师、导演、摄影师去看景,定下来景地,照明、gaffer、道具、陈设布景的等人坐一大吊车再去看,看完了就开始安排。比如这个景10月1日要拍,现在是6月30日,你就开始跟灯光师说,这块这地怎么搭、吊什么灯、外边搁什么搁什么,把设想全说好,他给你记下来。10月1日摄影师来景地一看,景全都做好了。实际是两个组交叉进行,头一组提前来把灯布好,跟我们一起来的另一个照明组他们再来进行现场调整,前后协调完善,目标始终不变,效果越来越好。美国人他们这个记录的习惯特别好。但像咱们这儿都靠嘴说,剧组本来就不只一件事情,头天说了下去,人多嘴杂乱传话,第二天再来都不一样了,效率低。可见做好记录很必要。
问:请重点介绍一下那些在美国拍得很精彩的重要场景?
答:美国楼很高,有很多场景在高层上拍,像我记得有一处在曼哈顿法院的第七层,主光根本过不去,所以我多采用在窗户外面吊一排灯,用了三百多个灯。
之所以在高层拍是因为美国导演组那边选景就选在这儿了,所以我认为摄影师进组要特别早。这次我就去得晚了一点,刚开始要求这个拍摄地得高。结果选景真的给你选顶上去了,难拍,吊车都过不来,发现问题的时候就晚了,低层人家不给你拍。真是累着了,拍得很辛苦。在美国都是实景多,棚里的特少,不怎么搭景,基本上都是实景改造。我是比较喜欢进棚。

问:高层环境里的照明,像窗户主光得吊起来这些做法都得由着他们么?
答:这窗子太过曝的时候就拿0.6ND或0.9ND厚的硬PVC塑料灰片来挡,上灰片是提前就准备好的,在现场一块一块地贴上。它的好处是不像我们用的那种薄膜,薄膜移动会有反光。

问:他们的照明灯具是不是也都用阿莱的?都吊什么样的灯?
答:有,也有美国的,也有意大利的。这个放的全是特小的好像650W的钨丝灯,上方有布,隔一段放一个,然后往顶打反散射光下来。
有一点比较特殊就是照明都是钨丝灯,用镝灯的色温不好控制,不是绿的就是蓝了的,我觉得钨丝灯这方面比较稳定,而且还便宜。用的量也大,又不是单单打一个小房间。

问:你平时一般拍实景日景都为了色温的稳定,不用镝灯,然后变了窗户色温打钨丝灯来拍么?
答:也不是,看具体情况吧。像在国内这儿我日景还都是用镝灯,因为景都是不一样的,景大的话具备这个条件。像国外那个干法因为当时镝灯很沉,很难往窗户上边架,架不上去的,当时里边用撑杆围着撑一大圈,然后全挂上钨丝灯。

问:如果有光区衔接的话,是在里面再重新做吗?
答:没有光区衔接,光线基本上都是一个方向上过来的。都是窗户进来的光做主光。因为它是个日景,正经上班气氛的会计事务所,也很难搞成别的什么效果,灯光器材等等所有的东西又得防止穿帮,还要藏灯。要是夜景那就好了,里面想怎么弄就怎么弄,不会受到限制。

问:但如果要说外面带着楼、大厦街道环境的夜景,那你还得白天拍?
答:对,带窗户的镜头在黄昏时候能拍点,我这么拍过。等入夜的话外面完全黑了就拍不了,时间上太赶。拍不完就再改时间,特殊光效得一点点地积攒镜头。
问:我觉得您拍的这些片子整体底子是比较足,在此之上的光线都很丰富的,环境本身是不是有亮度?
答:不是的,一般像门后、窗户里边外边都加灯了,主要是有条件给它做得足。这个是在侧面加片子打柔光。

问:《太阳照常升起》里面很多低位肩扛镜头,又不像斯坦尼康,有什么诀窍?
答:是这样的。俩人扛着一个棍子,棍子吊着车内胎做减震,内胎底下做一个铁架子,机器就搁这铁架子上,然后再用那个魔术腿的魔术杆伸出来让摄影师这么握着,就像手扶拖拉机。这样把机器能搁到最低,能贴着地!因为斯坦尼康下不去,下去也远没那么低。

问:像下图《天地英雄》的外景里这个大场面,古战场全夜景的火楼戏,是纯夜景拍的还是黄昏拍的?照明是怎么设置的?
答:那场戏太大了,是在天快黑了时拍的,就为了看到空间,还有几堆火。基本只能在帐篷近处做光,远处没法做,太大了。这是纯夜景,这个戈壁滩上没法弄灯。
问:《太阳照常升起》里面三维合成的话,拍摄时用光就要照顾到吗?
答:上图这个飞起来的火帐篷是合成上去的,前期拍的时候演员装作有帐篷在飞的情况来进行表演,后期反过来做,按前期拍的光线来做帐篷上的光。

问:火车这场戏,您是在棚里边拍的?
答:一部分是在棚里拍,一部分在火车车厢里。

问:好多人物脸部的火光晃动的光效,您一般怎么做?
答:有很多种方法,一种是拿真火摇晃,再一种就是拿灯,好多灯泡组一个灯箱,比如里面可能有十个灯泡,其中六七个是持续亮着的,然后晃那三四个,就能出光效。

问:影片《太阳照常升起》那场看电影的戏,如左图,银幕反射到人脸上,这个变色的光效又是怎么做的?
答:灯前边做了放色片的轮子,不停地转出不同的颜色。其实就有点像舞台灯光了。

问:那拍这种戏如何控制曝光?是直接点测几个人物?比如说下面这场戏(见下页图)。
答:这个主要把环境光做出来就行了。环境光做基础,高光又有手电筒。其实这样看这个就挺简单的,不难做。难做的是放电影的那个场景。因为当时拍那场戏是有几个硬指标在制约的,主要是胶片感光度、银幕亮度还有人物亮度,这几个是固定的。银幕的亮度必须得足够我们曝光,起码得上两挡嘛,这银幕才看起来正常,但是实际上放映机打出来亮度低,特别要命。我们到过很多电影院找高亮度的放映机,找不着。我们就用最高的感光度,从500强显到1000,宁可让颗粒变粗、画质下降都不行。到了灰雾还差一点,更甭提反射光了。副导演认识一家演出公司,找到那种高流明的数字放映机。把要放的那部《红色娘子军》装在硬盘里用那机器放出来。这下亮度勉强上了两挡,算是够了。然后又用几个吊机把环境光做上了,人物光则是每个人地单拍。那个人脸多色彩光效的镜头,是要用上一组灯光的,由专门做效果的、做人物的、还有做环境的灯光组成。
这场戏拍了一百多天,特别复杂也特别劳神,每天都要拍到天亮。

问:刚才我们谈的都是《太阳照常升起》具体到某场戏的情况,你从全片出发,如何对它的光线结构、气氛上进行整体的照明设计?
答:这个是分开讲的,拍之前的宏观设想是比较笼统的,比如我想把某个片子拍得安静一点,或者扑朔迷离一点。肯定要设计,但是一到具体拍摄的时候,则是因地制宜的了。因为你拍这个戏,尤其是实景,环境给你提供了什么就是什么,它的色彩、光线结构、窗户、调度等等,可能并不允许你做太大改动。它会跟你的原本想做的东西,比如特别明亮啊、光影特别多啊,有差距,不具备那种条件怎么办?只好因地制宜。我们接着思考它可能会对另一种光线是最合适的,那我们就按另一种方式拍。
具体到某一场戏的时候,再根据剧情内容来设计色彩对比、反差和影调。主要是气氛,我不太提前跟灯光师沟通,很多就是到了现场看他们做好了调整,比方说感觉这块再亮一点,感觉更好一点,再亮点,再亮点,马上要过曝了,好了好了。暗到什么程度?范围多大?遮哪儿?都是现场看到,临时把握的。
问:像左图这种放烟的感觉如何把握?
答:放烟的感觉得把握,因为这里是个炊事班。在食堂放烟的放得也不多,里边是个做饭的气氛,现在一般不大放了,早期干这个比较多。
特别是在《荆轲刺秦王》拍摄的时候,烟用得不下好几吨!因为当时的景又大,烟放得太多了,呛得每天回家鼻子都是黑的。现在是用不了,现在再用那个我就基本上崩溃了。

问:除了这个照明的掌控,画面中化妆什么气氛,雨水怎么洒,道路这个泥泞的感觉,服化道是不是都得把握到位?如果做得不到位,气氛不足又应该怎么处理呢?
答:把握主要是靠提建议,可以跟美工师聊一聊,比如说这可能色太浅,或者说某地面的颜色脏,换上红土。至于做得不到位这个问题我倒管的不多。主要是他们现在这个美术工作都做得挺好,所以我也很少会遇到因为美术部门的原因而造成气氛做不足的情况。

问:下图这个全景的雨外,还有闪电的光效?是后期加上的吗?
答:不是后期,这个是雨帘加闪电灯做的,然后这个雨是单独下的雨。这个闪电画面全过曝的是分两次拍的,同机位不同时间拍摄然后剪接到一起。要不然的话画面没这么亮,因为这个景太大,闪电灯做不到全过曝,所以就采用了这么一种方法。在后期剪辑的时候把亮的画面放进去几帧,从整体上看上去就很像是闪电的效果了。
这里如果不用剪辑法来拍摄这场戏的话,那就跟常规的闪电拍法一样了,这里灯光得有分别,有一打雨的,一打环境的,而且最主要是打环境的灯光一定要把气氛做足了。雨就是如果能很清楚地看到就不用了,这个可以在现场看效果进行判断。

问:像姜文导演的影像观念特别强,摄影师是不是就得完全地理解他?
答:对,像姜文他的画面感觉特好,摄影工作就得给他加分。他会给你提出一个好感觉做基础,看你如何再做进一步的发挥。他不是一个俗人,你要是用平庸活儿来应付,姜文肯定不会接受。

问:那个片子色光用得比较多,在气氛的渲染上起到很大作用。
答:主要有这几处,外景上用了蓝色,黎明有几个灰蓝的调子,屋内有一些暖色的红灯笼,还有就是一个小丫鬟做太太梦那场戏里的小屋里搁了红色。

问:那么现在来看的话,也是偏前期做色光?
答:对,我前期已经埋进去了,因为后期调色有局限性,后期调他会把颜色整体都弄偏色,全盘全部都是这个色了。实际上我觉得比较高级时候的画面色彩,应该一部分是色光,一部分是纯正的白。它比较丰富、有过渡的。不然的话整个画面就跟被滤色片罩着似的,感觉不高级,明显感觉能看出来是整体后期调了的。所以我尽可能在前期把包括反差、色彩关系的空间都留好了。

问:您去租灯光器材的量一般都是按一组全套灯具来,还是不停地调整每天用的灯量?
答:不,有一个基准,比如说每一次都是上一个戏的那个底子,然后再具体地调。因为每个戏的情况不一样,最大的场面很大,有一些就是你要先去外景或者先拍内景,拍完了转场。

问:那像拍外景的那些大的镝灯,上完以后把场面拍完以后还跟组吗?
答:上完以后就回去了不跟了,就是说把大场面拍完了还有小场面,灯要还一部分。因为现在跟租赁公司关系都挺好的,用多少都给,先力公司就说用多少来拿吧,人家也都支持。就是数量变一下,比如有些用得多点有些用得少点。有些可能就是说单个十八条,我觉得俩就够了,有的就是四个,数量上这个是基本的配置。

问:您之前使用过高清数字摄影机拍摄电影吗?
答:以前没用过,但我觉得数字摄影机也好胶片摄影机也罢这不是问题,如果这次宁浩的《黄金大劫案》要数字的话,我不会拒绝。他之前都是使的高清,现在迷信胶片,所以指定用了胶片。我下个片子是吴宇森的,最近跟他一聊,还得用胶片,看来我一直都是赶上胶片。但实际上用什么我是无所谓的,观众光线构图都看不出来的,制片人恨不得感觉无论摄影好坏都不影响上座,更甭提数字跟胶片的区别了。据我所知像现在进入电影学院摄影系学习的学生发现摄影系已经不再有太多教胶片实践教学拍摄了,虽然说胶片拍摄还是有必要的,但是可能已经逐渐不是时代的主流了。
虽然有种说法认为数字和胶片的原理是并不相通的,但我个人认为这是个对照的问题。胶片用的人少成本过高,而数字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那么就有可能彻底地不再用胶片了。但我认为还是应该了解一下胶片,对照着让你更好地了解数字,数字跟胶片性能不一样,但它是模仿胶片的。打个比方,你不了解外国人,就不知道中国人是什么样的。我觉得有机会还是要多接触,有好处。
而且现在有些人还认为在国外是否用胶片的会更多一些,但通过我的体会实际情况并不一定是这样的,用数字摄影机或胶片摄影机还是看情况吧,如果科幻的、特技合成的东西量大的话,肯定会选用数字摄影机便利些。但不排除很多人对胶片的迷恋,比如那些文艺片。美国人有些导演,甭说胶片,连阿莱他都不愿意用,用潘纳维申用习惯了。我就觉得胶片一时半会儿不会淘汰,你说华柯吧,一直不冷不热、夕阳产业的样子。

问:您现在拍电影的小的场景多么?那些小场景里,常用的聚光灯会放不进去,光很难做。
答:其实拍摄小场景的情况还是很多的,每部片子都会遇到一些。棚里、自己搭的、实景都会遇到。我会用小的灯啊,像特图利什么的微型灯具是可以用的,看情况吧,我会自己做灯具。有些小灯使用起来是会有限制,但大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不用过分拘泥在光质上的细微变化,只说光质就局限在细节上了。笼统地来说,我拍东西时必须要想办法提高效率。不能让这一个灯把你自己的时间全占完了。我要尽量早地看景,会尽量发现要提前解决的问题,跟各个部门协调,比如美术。
现在拍戏就要尽量多快好省。你知道,电影不是一个人独立的创作,这过程中牵扯东西太多,比如摄影上,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大家都七嘴八舌的话没一个标准。很多情况下得听导演和制片人的要求,而你防不住这些人也会经验水平良莠不齐。跟好点的制作人合作,他会在时间、条件上尽量减少对你的限制。
咱们这儿拍戏不像美国,他们提前分好镜头、光位图、storyboard(故事板)等等,都非常清楚。我刚去时最早不太清楚storyboard是干什么用的,后来到现场更发现没人按那个拍摄。但大家都会看,制片人、美术、摄影师、找景的人(location
manager)都会去看。这么做是因为他们职业素质都特别高,知己知彼,能比较好地配合,真到现场拍摄时,合作起来变数很少。国内则没什么是固定的,来拍的人,自己都没什么想法。比如一个景,四面都要拿来拍,这么一旦拍起来现场机位摆设什么都得现场边拍边动,效率上就特别不行。
没有一个标准,谁也不懂好赖。有极个别的导演他懂,但这样的导演又常会把摄影揣在兜里,把你当成一个工具,用的时候才拿出来。我想在这种时候就必须跟他去交流,这样拍东西才会弄得有意思,否则就没法干,会拍得很平庸。
在我看来当下国内大部分摄影师拍的东西都不合格,光线简直就是没有,这个跟数字、胶片没关系。所以我认为摄影师必须要会做光!做好光线你的境界会提高。我就觉得就像电影学院出来的学生,大家都一样,接触这个的机会少。我们跟何老师那时候刚毕业也是这样,但这是必经之路,否则你也不知道谁拍得好谁拍得不好。心里一定要有个标准。
在全组的团队合作上,不管你干什么,一定要为别人着想,像这次宁浩的片子遇到的美术就特别棒,他会提前跟你商量,看你有什么设计、要求,把光线设计在这个景的结构里,景就具备光线结构。很多时候,美工师是不具备这个概念的。做得讲究,让人尊重。

问:请您能谈谈在具体的工作中和灯光师合作的情况?
答:我比较喜欢感觉好,知道灯往哪儿放,勤快、麻利、有耐心,不厌其烦的灯光师,这样合作的感觉也非常愉快。
先说我们当时上学的时候。我毕业实习那个片子跟着刘永泗老师,用的是北影厂当时最好的灯光师,他确实有两下子。根据以前制片厂的习惯,摄影师就是架一个机器,取景器都不让别人看。灯光师则是个独立的部门,他们就(不看取景框)自己打好光,这边摄影助理一量光,确定好曝光就拍了。摄影与照明的工作是分开的。美国电影工业模式影响到我们之后,照明归摄影领导,成了摄影的重要工具。在美国叫gaffer,就像水手一样,还有电工负责接线,这帮搞机械的人叫grip。他们两伙人是分别独立的。
说起灯光师对于拍片的影响,我是这么认为的:国内你拍东西即便找到了最有名的照明组,也不会对你的摄影有直接帮助。我以前试过,你摄影意思不对,他们完全不能出效果,出不出效果跟你的摄影观念、修养有关。打个比方说,美术组里,你设计层面上想法不好,就不能怪人家置景去。
关于气氛、总体的把握,要是出问题的话是肯定要怪摄影师懒惰的。因为照明出身并不高的,要是他打光琢磨得好,人家自己就干摄影去了,这样挣的钱还多。像美国《本杰明巴顿奇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2008)的摄影师(克劳迪奥米兰达),他最早就是干gaffer的,他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大卫芬奇就直接找他拍了。如果他找个好的掌机,他就可以干摄影指导了。其实掌机技术上没啥含量就是个熟练工。光线是摄影师主要的看家本领。气氛、布光是深奥的,因为你每进一次景地都是全新的情况等待你去处理。而灯光师就没必要帮你摄影担那么大的责任。看到哪个片子光线不好的时候,千万别怪灯光师水平有限,它肯定是摄影师的想法不够。相反,光线处理好的话,大家都有份。

问:您说这个拍得暗是前期直接曝光就暗还是后期冲洗得暗?
答:我个人是很不喜欢曝光曝那么亮的,尽可能做暗,空间层次才能出来。曝亮了就会一览无余显得肤浅,没有想象的空间。所以对《让子弹飞》这个曝光前期要有总的设想,要有比较准确的光线关系。前期拍得曝光充足一些,仅仅是为了颗粒。亮度这东西前期后期都要做好,后期改变不了光线结构的。光线结构是个美感的问题,完全是感觉的东西,看着就是舒服,没有标准的。人跟人感觉问题都不一样的,评价都会不一样。
《让子弹飞》设计时,导演意识上比较自由,他反对一切经验主义。他在拍摄的时候,觉得美是没有极致的,任何东西都可以无限的好。比如这场景,搭景的时候就出了偏差,做了个九宫格布局的房间内景,像个棋盘,中影的3000平方米棚用来搭景都搭满了,特别大。我觉得不好,我跟他说,如果你要这么搭,拉来先力的所有器材都不够用。后来就用了景的三分之一。当时用的《赤壁》的那个香港美工师,因为制片等等很多因素,开拍的时候他就走了,仓促把他换成了个没什么经验的新美工师,就搭得很一般。
外景就是实景,内景在棚里。美工不在,里面这些颜色布局都只好由我设计了,这些黄帘子、花,都是我搁上的。而且整个环境大面积的黑,你的底子光主要是靠太空灯、蝴蝶布的结合打出来,其他黑的地方就让它黑下去。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