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电影摄影照明技巧教程

書城自編碼: 295958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影视/媒体艺术
作者: 何清
國際書號(ISBN): 9787550295124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17-05-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88页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92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她的罪名
《 她的罪名 》

售價:NT$ 279.0
巨变与突围:碰撞中的清帝国:1644—1840
《 巨变与突围:碰撞中的清帝国:1644—1840 》

售價:NT$ 437.0
变态心理揭秘
《 变态心理揭秘 》

售價:NT$ 279.0
非洲三万里(2024版)
《 非洲三万里(2024版) 》

售價:NT$ 381.0
不思而美:一个人的心灵简史
《 不思而美:一个人的心灵简史 》

售價:NT$ 325.0
减压七处方
《 减压七处方 》

售價:NT$ 314.0
成为作家
《 成为作家 》

售價:NT$ 269.0
工作文化史 古代卷
《 工作文化史 古代卷 》

售價:NT$ 381.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719
《 光色留影:当代电影照明创作实录 (插图修订版) 》
+

NT$ 1327
《 调色师手册 电影和视频调色专业技法 第2版 》
+

NT$ 922
《 灯光师入门:片场打光实战手册(插图第3版) 》
+

NT$ 2100
《 认识电影:全球畅销40余年,历经12次修订的电影入门书 著名学者焦雄屏潜心增修校译, 中文世界新版! 精编精校,高度还原版式重排,全彩精装版! 》
+

NT$ 660
《 导演创作完全手册:(插图修订第5版) 》
+

NT$ 450
《 导演的摄影课(修订版) 》
編輯推薦:
《电影摄影照明技巧教程》取材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教授何清几十年的课堂教学经历,结合本人丰富的实践经验,系统地从电影摄影和布光的基础以及布光思路讲起,对实景、日景和棚景中的具体布光方法进行了细致阐述。全书秉承以光线写作的基本原则,引用大量具体影片,结合灯位和技术分析图示,将照明纳入了摄影整体的技术体系。论述生动、清晰,独辟蹊径,对电影教学和创作实践均有启发作用。
取材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摄影照明技巧课程
理论和实践并重,整体和细节统一
收录丰富的电影剧照、灯位图、技术分析图示等,使读者一目了然地掌握光线结构
胶片和数字对照说明、相互启发,并对当下前沿如绿幕布光等也有详细阐述
內容簡介:
本书取材于作者几十年的课堂教学经历,结合其本人丰富的实践经验,系统地从电影摄影和布光的基础以及布光思路讲起,对实景、日景和棚景中的具体布光方法进行了细致阐述。全书秉承以光线写作的基本原则,从整体的光线设计到细处的重点难点均有所涉及。书中引用大量具体影片,细致分析了其镜头和照明范例,并结合灯位和技术分析图示,将照明纳入了摄影整体的技术体系。其论述生动、清晰,往往独辟蹊径,对电影教学和创作实践均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關於作者:
何清,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曾任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影师,现为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摄影系艺术教研组组长,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摄影师学会会员,曾担任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全国电视栏目剧大赛评委。先后开设有电影摄影技巧、电影照明技巧、电影照明分析、影片分析、故事片电影摄影创作等课程,参与编写《摄影手册》《现代影视技术辞典》,发表学术著作和研究文章若干,
主要作品有《女儿楼》《虎年奇案》《梦断楼兰》《太阳山》《青春冲动》《西楚霸王》《浴血太行》(电影),《宰相刘罗锅》《康熙微服私访记》(电视),以及大量商业广告,导演作品有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电影传奇》(20052009)。
目錄
简 目
推荐序 关注整体注意细节 张会军
第一章 电影布光技术基础
第二章 基本布光思路
第三章 实景照明处理
第四章 外景光线处理
第五章 摄影棚光线处理
后记
出版后记

目 录

推荐序 关注整体注意细节 张会军

第一章 电影布光技术基础
1.1 感光:器材
1.2 镜头:造型
1.2.1 光学摄影造型手段
1.2.2 摄影镜头的分类和基本知识
1.2.3 短焦距镜头
1.2.4 长焦距摄影镜头
1.3 曝光与订光
1.4 测光
1.4.1 照度计量
1.4.2 亮度计量
1.4.3 波形示波器
1.5 照明技术基础
1.5.1 光源
1.5.2 灯具
1.5.3 照明装置附件
1.6 光线的特性
1.6.1 直射光
1.6.2 散射光
1.6.3 综论
1.7 光线的种类
1.7.1 按来源分
1.7.2 按光线的投射方向来分
1.7.3 按垂直面的光源位置来分
1.7.4 按光线在造型中的功能来分
1.8 光效
1.9 光线影调
1.9.1 影调层次
1.9.2 影响画面影调层次再现的因素

第二章 基本布光思路
2.1 电影拍摄的环境选择:内容、艺术效果、周期和成本
2.2 选景实务
2.3 布光思路

第三章 实景照明处理
3.1 实景概念
3.1.1 实景的分类
3.1.2 为什么用实景拍摄影片?
3.1.3 实景拍摄中布光的注意事项
3.2 实景的拍法
3.2.1 实景实拍
3.2.2 内景外拍
3.2.3 内景内搭
3.3 实景的优缺点
3.3.1 实景拍摄的优点
3.3.2 实景拍摄中应注意的问题、缺点和局限
3.4 实景的选择
3.4.1 选择较大的空间
3.4.2 选择窗户较多的实景环境
3.4.3 选择结构复杂的实景环境
3.4.4 综合分析:《七宗罪》
3.4.5 综合分析:《汉尼拔》
3.4.6 门窗外景色作为整体气氛的重要因素
3.5 实景用光
3.5.1 实景光线分析
3.5.2 实景布光法
3.5.3 实景的光效处理
3.5.4 实景人物光线处理
3.5.5 实景的亮度平衡与不平衡运用
3.5.6 实景的色温处理
3.5.7 实景特殊光效的处理
3.5.8 加工或改造实景的常规原则

第四章 外景光线处理
4.1 自然光特征及影响因素
4.1.1 直射的阳光
4.1.2 天空散射光
4.1.3 环境反射光
4.2 自然光变化规律
4.2.1 日出、日落时刻:黄金小时
4.2.2 上午、下午时刻
4.2.3 中午时刻
4.2.4 黎明、黄昏时刻
4.2.5 天空对光线的作用
4.3 外景光线处理的基本方法
4.4 外景照明器材和附属设备
4.4.1 照明器材和附件分类
4.4.2 外景照明中人工光源的任务
4.5 晴天时的光线处理
4.5.1 在绘画中对逆光的处理
4.5.2 传统的或常规的布光方法对逆光的处理
4.5.3 自然光效法对逆光的处理
4.5.4 逆光光效的明暗处理
4.5.5 顺光的处理
4.5.6 斜侧光的处理
4.5.7 两人及以上的处理方法
4.5.8 半阴影和阴影的处理
4.5.9 中午顶光拍摄遮挡处理
4.5.10 人物运动镜头的光线处理的基本概念
4.5.11 一场戏的光线处理
4.6 阴天的光线处理
4.6.1 阴天光线的分类
4.6.2 阴天条件下的光线处理
4.6.3 阴天的补拍
4.7 特殊天气条件及特殊时间的光线处理
4.8 外景的夜景光线处理
4.8.1 夜景的光线特征
4.8.2 夜景的四种拍摄方法
4.8.3 篝火光线处理

第五章 摄影棚光线处理
5.1 摄影棚综述
5.1.1 早期摄影棚
5.1.2 摄影棚的发展变化
5.1.3 摄影棚的优势
5.1.4 摄影棚与特技、合成等
5.1.5 摄影棚拍摄需要注意的问题
5.2 摄影棚的光线设计
5.2.1 摄影棚的光线处理
5.2.2 摄影棚拍摄的条件
5.2.3 分场景的光效设计
5.2.4 摄影棚的日景
5.2.5 摄影棚的夜景
5.2.6 特殊气氛
5.2.7 实际拍摄中要注意的问题
5.2.8 摄影棚布光的要求
5.2.9 摄影棚内布光的工作程序
5.3 棚内日景光效气氛处理
5.3.1 综述
5.3.2 具体的日景光线处理
5.4 摄影棚布光技巧(夜)
5.4.1 综述
5.4.2 具体的夜景光线处理
5.5 棚内绿幕拍摄的光线处理
5.5.1 综述
5.5.2 合成拍摄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5.6 模仿《七宗罪》光线设计的拍摄实例

后记
出版后记
內容試閱
关注整体 注意细节

何清教授与我是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78班的同班同学。
他常年担任电影学院摄影系电影摄影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工作,同时也参加电影、电视剧的策划和拍摄创作。何清教授的拍摄经历使其具有非常良好和深厚的摄影实践经验,也锻炼和造就了他在摄影上的独特体验,再加上他对电影摄影创作理论、专业教学的研究,使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拍摄经验、学术理论和研究成果。
看到这本《电影摄影照明技巧教程》,我们深感振奋。何清教授始终在电影摄影创作和教学两个方面平行地转换和发展,这是目前电影学院专业教师和人员构成的主要特征,也是学院教学和课程质量具有实际保证的根本所在。摄影系教师在面对电影专业教育时,都非常有底气,因为所有这些教师在电影摄影本体创作上,、在摄影实践上都取得过一定的成就,同时还具有系统、专业的知识,有丰富、扎实的创作成果,有非常务实的功底,有自己的学术研究方法,更有丰富的摄影教学经验。
在摄影系本科教学中,电影摄影照明技巧是最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无论在系统技术讲授上,在理论的总结和提炼上,在应用和创作实践上,还是在硬件软件的融合上,它都是职业摄影师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最接近电影摄影拍摄实践的一门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既能系统地了解电影技术和制作的经验理论,也能获得创作实践的直接指南。
本书一开始便从创作实际出发,系统讲述了电影摄影布光技术的基础。第一章中,作者从电影胶片技术的感光特性曲线入手,讲述摄影技术在纵、横坐标中的运用和重要性;解释了胶片曲线纵坐标中的密度概念;梳理了胶片曲线横坐标中的亮度描述;并对涉及胶片实际意义的各种概念如摄影胶片的趾部、肩部、暗部、亮部、照度、亮度、感光测定、曝光、密度、曝光点、曝光指数、灰雾度、感光度、宽容度等有所阐发。
电影摄影是建立在感光材料特性和各种电影专业器材的技术基础上的,影像的制造与创造,都依赖于摄影技术到摄影艺术的转换,本书在这点上将集中帮助学习者,它系统讲解了胶片和数字时代的照明技术以及同艺术技巧有关的基本技术知识,并结合实际的拍摄,论述了相应的照明和附属设备的功能和作用。
胶片的技术知识,在传统电影方面是是非常重要的,它与摄影的实际操作和照明的处理有息息相关的关系,尽管胶片已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照明技巧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摄影专业知识,它对一个摄影师技术观念的确立有非常重要的帮助,对摄影创作的视觉造型完成有非常多的具体帮助。在摄影的造型表现手段中,光线造型、影调造型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段,有其各自的特点和规律。
电影是一门工业,有着技术上的精确规范;同时它又是一门艺术,有着多样的方法、风格和手段。所以在缜密的技术基础之上,摄影创作还需要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艺术技巧。电影摄影照明创作的结果往往形象具体,而其过程往往枯燥乏味。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是通过理性和逻辑的思维,以及具体的操作和实践,从而变成形象和鲜活的影像。而且,这个过程融合了非常多的个人意识和团队意识,因此需要进行反复地验证。电影摄影创作中的照明技术和艺术技巧所涉及的更加广泛的技术范围和艺术内容,往往包括了摄影技术、艺术、造型、技巧、方法、手段、风格、元素、美学、理论等方面的内容。关于电影摄影的学习,必须从制作和动手的层面着手,这样才可以真正地解决问题,否则,也就仅仅是鉴赏而已,而学习电影专业的最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需要亲自动手直至完成创作,同时通过对技术知识的掌握,实现画面创作的理想。
电影摄影理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电影摄影创作和应用的研究,这方面涉及到更多的电影摄影创作形象思维的问题;二是对电影摄影理论和美学的研究,这方面涉及到更多的电影摄影历史和理论逻辑思维的问题。这两者的研究,在形式和内容上可以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通过阅读本书,它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便是关注整体,注意细节。
本书以理论指导创作和内容便于教学为宗旨,其写作目标和定位非常明确,这是一本关于电影摄影照明创作、应用、技巧、方法方面的专著。在结构上非常严谨且循序渐进;在内容上具体务实,能够指导创作;在风格上表现独特,其论述清楚,并且注意与实际结合;在操作上具有广度,有虚有实;而且,有比较多的举例和分析,使得读者能在学习和阅读过程中产生许多新意。
这部《电影摄影照明技巧教程》的出版,既丰富了摄影系本科生和研究生现有的关于照明技术、艺术、技巧方面的教学内容和课程,又有助于系统地培养学生在摄影创作中的照明技术和艺术水平。而且对于中国电影摄影创作教学和实践教学,本书也具有直接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本书是作者个人电影(电视剧)摄影创作的系统总结,也是作者本人从事电影摄影艺术教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严格意义上,这本书是作者本人创作、研究、教学的总结,包含了技巧、理论、经验多方面的内容。它不但可以作为摄影系的专业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泛学习电影专业的基础学习教材,还可以作为导演、美术等其他相关专业的辅助教材。
何清教授的这本书,从学习、创作、掌握、总结、实际等方面,完成了在照明课程教学方面对于技术操作和艺术运用的规范,这显示了他的创作是和教学紧密结合的,同时也表现了他善于学习、总结、归纳、写作的一面。
从本书的结构和叙述的内容上,我们可以看到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的教学体系架构和设计,也可以感受到摄影照明课程内容所涉及的范围。这本书是以何清教授本人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及内容编撰的,它适用于摄影师和灯光师在艺术与技术理论上的系统教学。其创新之处在于,它既摆脱了旧式的电影厂照明灯光师傅带徒弟的传承方法和形式,又可以让我们看到现代教育对专业人才培养的科学形式。他将我们课堂上的讲述内容和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将定义概念和经典影片实例结合起来。还将他本人多年积累的摄影和照明经验,用简易的图例、简单的语言叙述进行表达。他所显露出来的电影用光观念和用光方法,在创作上、实践上和教学上,都颇具新意,其阐述和表述出来的一些学术观点,对我们进行摄影艺术理论研究和照明创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在进行章、节的论述过程中,注意结合论述和分析,举了比较多的独特片例,除了一些获奖的影片外,还有一些是在摄影上、风格上、造型上、视觉上都有一些新意、风格非常特殊的影,但是所有这些影片对于讲授照明技术和技巧以及视觉效果,对于帮助学生学习电影照明,都有一定的影响和非常大的帮助。,
本书对五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宏观论述和微观讨论。在涉及运用的段落中,结合具体影片进行了论述,分析了不同国家摄影师和不同时期影片的镜头和照明范例,尽可能在形象和具体地进行讲解,将照明的技术和艺术,纳入了摄影整体的技术体系,并将其进行视觉论述和形象化传达。同时,本书也对不同影片照明风格的差别和效果进行了分别论述。
此外,本书还将一些不同环境、气氛、场景(日景、实景、内景的摄影拍摄的照明处理方法)的摄影单独进行了解释,将其纳入整体视觉控制的技术运用范围,又单独将一些重要的问题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析。再加上本书是从教学和创作的角度进行的写作,于是对我们研究专业、学习电影就更加有帮助了。
本书一共分了五个章节:(1)摄影技术基础;(2)照明布光基础;(3)实景拍摄运用;(4)日景处理方法;(5)摄影棚景拍摄。这五章都是从围绕着电影摄影创作中的照明和影像造型用光的内容出发,在论述上也十分缜密、具体、详实、对位。
本书的写作目标十分明确,它就是一本关于电影摄影照明技巧和应用的专著教材,它在结构上也顺应了课程设置和教学顺序的进展,体现了北京电影学院教学体系的风格特点,也显示了思路非常清晰的电影学院摄影系的教材建设。
本书的内容比较直接,论述上也比较生动、易懂,避免了文字和理论的枯燥。在整个的文字表述过程中,追求创作的实用和个人的体验以及富于变化的方法,显示出作者鲜明的个性。
我们感谢作者的有心,将自己上课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整理,我们也要看到作者的有意,将学术研究和教材建设有机结合,我们还要感受到,作为电影学院摄影系规划的系统教材和专著,本书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
我们感谢作者研究照明问题的全面和深入,致敬作者对教学和专业的倾注。对于学习摄影和照明的本科学生以及系统学习和掌握电影摄影创作知识的研究生来说,这本书具有非常大的现实和指导意义,是一本非常有份量的专业教材。
是为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
张会军
2012年10月23日

后记
随着我国电影工作者一百多年来的辛勤积累、几代电影教育者薪火相传的耕耘以及政府在不同市场形势下矢志不移的支持,发展中的北京电影学院已经跻身入世界先进影视院校之列。国际间能与北京电影学院充足、先进的电影硬件设备比肩的兄弟院校并不多,很多国家的同学们平时甚至会使用标清电视摄像机进行拍摄练习,但他们在实践中对照明布光却有十足的重视,拍出来的效果并不比使用高档设备时差多少,画面依然非常有看头。这种有趣的现象颇值得我们深思。
就我对国内外影视行业的考察,摄影组中存在着不同的合作方式:在欧美传统剧组里,画面上的照明设计都由摄影指导事无巨细地敲定,其灯光操作者作为技术工人严格按照摄影指导的灯位图和技术指标行事,主动权很少;相形之下中国老制片厂传承下来的灯光师们职责范围就广多了,他们在不同场景的布光会有自己的操作惯例,听了摄影师的大致意见之后会直接带着灯光助理按自己设想布光,尔后摄影师再就此进行具体指导,而后者往往只起到定调子、验收和细节修订的作用。这自然而然助长了很多新手摄影师在布光经验上的薄弱,而很多中国的灯光师其实没有条件参与理解和控制全片的视觉创作。
这种情况下,一些拍得不像电影,反倒像广告的照相馆式的影片就出炉了。不求甚解的摄影师和只懂照明的灯光师,以及这种只懂技术、不懂艺术的创作方式必然经不起市场的洗练,职业生命不会长久。
电影摄影照明技巧是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本科教学体系中,最接近电影拍摄实践的一门课程,学生们在系统学习了电影制作常识、电影器材操作与感光材料知识之后,在本课将迎来拍摄实践中最具挑战的一次飞跃。用光线写作是电影摄影诸多造型手段当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最有难度的一环,同时亦是最能将电影摄影师这一职业变成艺术家的一环,电影摄影不同于电视、新闻摄影之处也在于此。
电影诞生百年有余,一代代电影观众在银幕上看到的是拍摄手段不同却同样醉人的光影演绎,这是因为不同历史时期的电影摄影师对光线的理解虽因技术原因而有所差别,但他们都在各自的年代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对视觉美进行阐释他们都是杰出的视觉诗人。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以及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网络、电影新技术的各项进步,国内银幕数量和全国票房总额都以惊人速度跨越式增长,本土电影产业进入了井喷式发展。先是国产大片,尔后手机、网络微电影以及IMAX、3D电影这些新兴电影手段开始为每个观众所熟知。产业召唤着的大批优秀的创作人才,人才培养受到高质量、多样化的挑战; 电影产业技术日新月异地变革,数字摄影机、摄影附件、甚至电影的呈现方式都瞬息万变;电影技术、创作的教育工作迎来了时代新要求,传统教学体系受到了严峻的考验:电影学院的本科教学通常是没有课本的,学生都是在听老师讲解自己动手拍摄由老师评阅的过程中获得对制作技术的掌握。这种象牙塔式的手把手指导也许太保守了,旧式的师傅带徒弟的灯光师培养方式也遇到了瓶颈,与之对比越来越多的独立制作者想要获得专业的技术指导则更为困难。如何开展普及教育,如何为中国电影输送更多新鲜血液是此刻笔者作为教育者的肩上重任,本书就成稿于这样一种使命感之中。
本书是以笔者在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为基础编撰的,适用于摄影师和灯光师在艺术与技术理论上的系统学习。本书创新之处,是将笔者在课上常讲的一些经典片例、电影名家说法、多年摄影生涯的经验之谈用简易易懂的语言揉入其中,这样,书读起来就比较生动,避免理论的枯燥之感。
书中于电影用光的实践领域颇具新意,而我相信它对学术理论界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本书是对北京电影学院传统教学体系教学成果一次最新尝试总结的成稿,第一版的推出必然存在不少纰漏和不足,欢迎同行读者来函指正。
作者地址:北京海淀区西土城四号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100088)
E-mail:Arthasy@163.com
感谢摄影系和学校各位老师教授的大力支持,感谢母校和摄影系为我带来的荣誉。
本书的成稿得益于我的2011级研究生刘大鹏、高杨的对教学资料悉心整理,学生虞思聪、刘敏、王嵩、蒋李易、钱禹澎、许波、张文强(排名不分先后)亦对成书做出了贡献,感谢他们。
本书还引用了各大电影器材、灯光器材的设备资料,部分引自网络的图片无处考证出处,如有不当,请联系我们。

何清
2012年11月

出版后记
电影是光与影的艺术,照明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观众每每沉醉于银幕上光影的变幻跃动,而身为创作者的摄影师和灯光师则应清楚这些动人光效的背后,有着大量的苦心思虑和辛勤劳动,更有着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掌握了这些方法和技巧,我们就能事半功倍地布置出需要的光线,创造理想的画面效果。
这本《电影摄影照明技巧教程》便提供了相关的方法、技巧。在摄影系教学中,电影摄影照明技巧既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又是重中之重。本书即取材于作者几十年的课堂教学经历,并结合其本人丰富的创作经验,生动具体地对实景、日景和棚景中的布光方法进行了细致讲解。由于作者对摄影照明有着深厚的理论素养和独特见地,所以本书在严格实际的常规方法之上,往往能独辟蹊径,给人以新的启发。
在本书编辑过程中,我们对原稿做了一些细节上的修改,使其论述更加清晰,符合阅读习惯;对一些内容进行了整理合并,使其层次更加分明;而知名导演、摄影师、灯光师的言论、访谈、摄影阐释等,我们则尽量保持其原貌。尽管力争完美,但因种种因素,书中肯定会存在不少纰漏和不足,望读者朋友们不吝指正。

服务热线: 133-6631-2326 188-1142-1266
服务信箱: reader@hinabook.com

电影学院编辑部
拍电影网(www.pmovie.com)
后浪出版公司
2017年2月


3.1实景概念
3.1.1 实景的分类
电影拍摄实景包括:
(1)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景物如农舍、民居、写字楼、宾馆、教室等内部环境。
(2)借助真实自然的外景环境(山区、景区、野外等自然风光)人工搭建的景物如在群山中搭建的农舍,这被称为内景外搭的实景。
(3)封闭院落如农村院落和屋内的组合、老北京四合院和居室的组合。
(4)拍摄基地(例如横店、车墩影城)的内外环境组合。
3.1.2 为什么用实景拍摄影片?
充分利用实景来拍摄影片的情况在国内外当代电影制作中司空见惯。为什么要用实景拍摄影片?首先,不同的实景环境保留着各具特色的时代气息和历史痕迹,以及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真实状态。所以在经过精心选择和加工的实景环境中拍摄,画面必会具备很多真实自然的效果和生动、质朴感人的魅力,这是一种在真实生活和自然环境中概括和提炼出的美,是电影艺术创作中需要不断探索和追求的重要内容。其次,在结构丰富、效果真实自然的实景环境里拍摄,相对于在摄影棚里搭建复杂的内景,其制作成本要低许多。不过,摄影师要熟知在实景环境中拍摄影片时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知道如何对待和处理它们。
3.1.3 实景拍摄中布光的注意事项
实景拍摄中要特别注意内外光线平衡,光线的平衡是照明布光的基础,只有当内外的光比看起来舒服了,创作才会变得游刃有余。初学电影摄影还是应该遵守基本规矩,只有熟稔了光线平衡的基本方法,才有可能像大师那样打破常规来进行探索创作。
我们把这些规则体现在方法上作些探讨。有些电影对夜景中的光线处理不好,拍出来的画面感觉比较闷,整体显得不透,实际上就是因为这种方法并不正确。比如实景夜景的拍摄一般会涉及门窗关系,有些影片会将窗外设计成一团漆黑,但也有些影片会展现窗外的信息如月光下的景物,而这就涉及到带着窗外密度营造氛围的方法。摄影师这时就要使用混合光:分别打出高色温及低色温光,以使得窗外是冷冷的月光,而室内是昏黄的灯光。而人物走到烛光、台灯等光源前时应有的高低色温搭配、光效变化等等的实现方法,便是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
拍摄电影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大银幕的概念,布光一定要细致,对光的方向、角度都要进行很好的设计。讲到实景和棚内的布光,比如说生日蛋糕的烛光点亮和吹灭时的光效是很有技巧的。
笔者作为摄影师,在整个摄影工作中最能感觉到有创作欲望和灵敏的时机就是布光。电影画面创作的目的、效率和最终效果,是率先应由摄影师考虑的问题。
3.2实景的拍法
3.2.1 实景实拍
一切真实生活中存在的场景比如《末代皇帝》中的四合院、《撞车》里日常中的家居场景像办公室、教室、夜总会这些等等都可以是电影制作的可用实景。当然都是需加以美术上精量改造加工的。
一般来说,在我国电影工业中,由于真实、便利等优点,实景实拍的使用频率较高,而美国的好莱坞大片中常大量使用实景外搭或摄影棚。
以下列举一些著名片例中的实景场景截图供参考:
以《撞车》的一个镜头为例来介绍一下实景实拍的处理方法。

例:《撞车》
电影《撞车》的这场实景戏中,做锁匠的父亲被主顾怀疑为小偷,后者持枪追踪他到家门口,而女儿恰好出门来迎接。主顾的枪响了,女孩扑上去替父亲挡住了子弹。
我们主要分析的是孩子跑到门口的这个镜头的实景布光。由于之前表现室内母亲劳作的镜头光线基调温馨、明媚,显得很通透,那么在同一空间内的镜头中孩子的光线就不能弱成半剪影或剪影,而一定要在曝光点N值下1挡或1挡12来形成正常的肤色,因为这是本环境应有的光线感觉。
具体谈一下这个半剪影的打法。处理这种实景时,通过观察现场进行分析,摄影师发现人物侧面同窗外阳光构成了主光逆平面,那么此时就要顾及人物脸上的光线关系。人脸虽在曝光点以下,但在这种离窗稍有距离的亮度条件下,它依然得有明显主辅光关系来形成立体感。门口的女孩和树都在强烈的主光照射下,所以辅光不可以是直射光,而需在灯前加纸或者柔光片使其虚下来,同时还应注意调整距离以控制亮度。在门口表演区域,要拿照度表对前后进行测量,要保证前景不过亮,而背景要亮,人物面光下1挡。
这样进一步在现场订好曝光光圈,而且此时就要着重考虑人物的造型。在每个镜头都具有了整体设计的前提下,要考虑很多细部的变化,比如实景环境对人物的影响、什么样的光效变化会使画面感增强等等。
拍带窗户的实景时,如果阳光强烈的话便需要在窗户玻璃的亮区蒙上灰纸、灰片,或直接换上ND玻璃。ND玻璃的使用在美国较为常见,分别有0.3ND0.9ND的不同型号以供选择。比如订光圈到T5.6,用ND可以将天空控制到曝光点上4挡也就是T22,而半剪影的人脸皮肤则控制到订光点以下比如T4上。再拿照度表量下光比,若是需要1∶4的稍大光比,那么辅光就得控制在T2。
若完全在自然情况下拍的话,这些光效会使画面显得枯燥、不够精神。订光孔为T5.6,窗帘订T4挡,主光也控制在曝光点上,辅光就可以用T4或T2.8。在这里,稍提一些笔者在教学时常看到的学生作业中的毛病:从整体的光感上来说人脸曝光是对的,但身体上的光影却没照顾到,它们全都灰暗而不明确。究其原因,有可能是光的距离和面积不够,也有可能虽然布光面积足够了,但是却没做好对其遮挡整理的工作,所以一眼看上去就发现下面全亮而不是自然、舒服的光线关系,这时应当适当调整辅光光位和距离,以得到舒服的光比。
外景日景的正常曝光很简单,可对着摄影机拿照度表测量,再把订光点设在测量值上即可。而在室内则一定要设置成主辅光,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造型感。
同样人的轮廓光如头发上的逆光、面部五官上的光,单靠自然光也是不可能做出来的。有时候好的光感虽能靠人眼察觉,但却难以靠镜头记录。就像有些人平时看起来挺漂亮,但一上镜头却怎么也难拍得好看。好的摄影师会观察日常的光线气氛并将其提炼,而且会运用照明技术和布光技巧将其有所夸张地表现出来。
要学会用光控制画面,比如在使用低感光度感光材料拍摄时,若不进行布光造型,被摄者女孩的脸可能还是如一团模糊的黑影。摄影师布好光,用一个厚的柔光片如Rosco
3030,给人脸五官予以造型,拍摄出的影像立刻就会变得不一样了。
当在内景拍摄时,画面中透过门窗的外景关系被控制好之后,室内的散射光是靠换掉灯具里现有的灯泡呢,还是靠吊上聚光灯来布?这也是摄影师要考虑的事。从环境的亮度具体到桌面的细节等等,都要用人工光去描绘才能生动起来。《七宗罪》舞厅的环境处理中是把外景做成冷调,而把内景做成暖调。再结合影像技术方面,采用胶片留银技术来配合整个设计,从而带来了惊艳的视觉效果。
《七宗罪》的实景、内景用光从全景的势到细节处的质感都大量地用到动态的光,其实这些用光的灵感在生活中都能找到,而摄影师就要注意观察并且将其运用到实践中。用好光线,不要被人发觉摄影机的存在。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成功的电影技术必须超越剧本文本,当摄影师拍出来的影像能给观众带来联想,让他们对角色的处境、心境有更多的理解时,才是成功的电影摄影。值得注意的是,用光要有戏剧性,要在现有光源之上有所超越。用光的依据是配合剧情来塑造的,这些处理技巧值得你多下苦功勤加练习。
3.2.2 内景外拍
根据影片内容的需要,在真实环境(自然、城镇乡村等)所搭建的内景与外景环境的组合为实景内景外搭。

例:《太阳山》
笔者在拍摄故事片《太阳山》一片时运用了实景内景外搭的手段。选择实景外搭时最关键的就是对外部环境的选择,要准确地把握内外景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注重细节的积累和呼应,这是保证影片整体艺术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摄影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段。只有在各种造型因素不断累积和铺垫的作用下,才能使安排在此的重场戏的视觉效果具有爆发力。
整体外部环境经选择确定后,搭建的内景环境中墙面、化服道等的效果要尽可能生动真实,要注意门窗的位置和朝向,以及自然光的选择和人工光照明位置等,并要传达出内外环境相互呼应、彼此交融的丰富信息和内涵。

例:《天堂之日》
在《天堂之日》中,室内门窗外丰富的外景环境(戏内的场景、建筑、道具陈设等)与内景相互呼应,打破原野的单调,使画面气氛自然生动、层次丰富,加大了信息量,强化了戏剧内容。其中外景环境与门窗的远近距离、左右位置是很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来看这场戏对室内环境的气氛要求和处理方式:

例:《金色池塘》
本片开始时,首先通过一系列不同光效、景别、角度等的外景空镜头,将饱含深情的写意手法与现实空间的写实镜头相结合,渲染了美丽深沉的大自然景色与两位老人情感世界彼此交融的内在情绪,同时也交代了金色池塘与老人住宅的内外空间关系。
局部环境的精雕细刻,是对整体环境的巧妙渲染和展现。
此处运动的鸟瞰镜头既客观地交代了路上行驶的汽车,又用拟人化的手法,感情细腻、巧妙地表现了人与自然的美妙交流,就仿佛飞鸟也在迎接老朋友的到来一样,悠扬感人。同时它也宏观地展现了金色池塘的全貌。
注意光线控制对演员的造型作用。观众进影院并不是为了看风光摄影,主流的电影应以剧情为重点,所以电影摄影要拍人物,要用光线参与叙事。只有给剧情加分的摄影才是合格的。
进入住宅后,自然逼真的墙面效果和做旧的室内陈设(家具、道具等)使内景气氛生动真实。经过前面镜头的铺垫后,透过房间内的门窗,观众仿佛还能感觉到外景环境的美妙景色。随着内容的展开,这种由内而外的对环境的整体心理感受贯彻始终。

从以上举例来看,摄影师的工作不仅仅是在具体内景环境中单纯解决光线平衡、光线气氛、曝光、构图等问题,它应该是一项从整体到局部的精心选择、概括、提炼、加工、表现,以此达到内景与整体环境的和谐与呼应的完整创作过程。只有通过这一复杂过程的引导、累积、铺垫,才能使我们在内景环境中不仅只看到门窗外的单一景色,也能联想和感受到丰富多彩的外部空间,形成景与景、景与人之间情景交融的整体关系。
在内景外搭的选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从整体到局部确定内景外搭的准确地点和位置,要考虑到周边的小环境与大环境的相互关系,注重细节的捕捉与处理。
(2)考虑对自然光与人工光照明的取舍,确定内景门窗外的照明方向与位置。
(3)确保内景环境的生动、自然、真实或使其附和内容的主观需要。要考虑到墙、地、门窗、化服道方面的质地、色彩等的整体效果。
(4)注意确定透过门窗所能见到的其他重要场景的相互关系,例如远近距离、左右方向等。
(5)注意用道具陈设来丰富门窗外的环境效果,以增加画面的信息量。
3.2.3 内景内搭
根据影片内容的需要,在真实的实景环境里所搭建的内景,形成实景与搭建的内景的组合关系,为实景。

例:《青春冲动》
影片《青春冲动》讲的是一对青梅竹马的年轻人的平凡生活和爱情故事。为了表现主人公高大龙平民化的生存状态,笔者把主要场景选在临街的大仓库中,将其布置加工成简陋的汽修车间兼高大龙出租车库,并放进一辆废弃的破公共汽车,作为高大龙生活起居的家。实景环境和真实道具陈设的叠加效果同外界现代化大都市的环境气氛形成强烈对比,强化了影片主人公小人物的身份和急于求变的心理特征。视觉上光鲜亮丽的城市现代生活与他们漂泊不定的对比,对男女主角的各种矛盾、女主角当歌星赚钱、男主角吃醋打架以致杀人的一系列事件提供了依据。
笔者面对剧本描述的环境选景时仔细思考了主角的住所条件:要符合他们的身份,并与周围环境形成对比。这些都是经验塑成的自然反应,一看到剧本就开始从整体到细节对选景进行思考:选择实景还是棚景拍摄?实景里可有哪些变化?安排在大杂院里拍会是什么效果?在上海的老弄堂里呢?经过对这场戏的揣摩和定夺,笔者选择将一个车库中的旧车厢作为展开戏剧内容的重要实景环境。
为了表现年轻人生活的快节奏和随意性,在拍摄车库的环境时,笔者使用了大量的运动长镜头。其中有一场争执戏:高大龙陪艾菲录歌时两者发生了激烈矛盾,他们一路争吵着开车回家,高大龙一怒之下把车撞入车库,然后下车摔门直奔桌子旁喝水。男主角走来走去地发泄着不满,女主角则跟在他身后争辩。摄影机从车撞进门开始跟摄男女主角,从外至内通过横移依次展现了热闹的街道外景、车库内的破车厢、内景中各种汽修工具和生活道具。此处内外景的关系构成层次丰富的环境空间,随着两人的情绪变化,摄影机也在变换着全、中、近的景别,完整流畅地交代了空间,烘托了气氛,完成了叙事。实景环境真实、自然以及生活化的优势再次在长镜头的运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沉默的羔羊》
这场食人博士在政府大厦中杀死两名警察并吃掉其内脏后逃脱的戏,是全片的重中之重。从叙事上看,影片一开始不露声色甚至略带俗套地交代了政府机构警戒森严的内外环境以及记者簇拥的热闹场面。
女主角进入大厦,空旷巨大的楼厅黑暗阴森,食人医生被关押在铁笼中等待谈判。空旷楼厅的真实空间与非现实的困兽铁笼之间相互强烈的对比与反衬,构成了出人意料的视觉奇观,凝聚着巨大和奇特的震撼力,令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
在极具戏剧效果的聚光灯强顶光照射下,铁笼中的食人博士悠然自得、神态自若,不紧不慢地与女主角讨价还价。又如,铁笼里的食人医生已经与女议员谈判完毕,大厅环境阴森黑暗,也是在聚光灯强顶光的照射下,食人博士同样悠然自得。
接下来博士于铁笼中杀人段落的手法是有计划有层次的光比处理的范例,随着剧情的骤然变化,博士顶光脚光的对比更为强烈。随着剧情的发展,令人战栗的恐怖情绪在极具震撼力和视觉冲击力的环境气氛的烘托下被推向了极致。
稍作喘息之后,大搜捕开始,第二次高潮随之而来。另一令人发指的残酷场景,在震撼人心的照明效果下,熔铸着血腥和战栗的情绪,力透画面。
通过这些内景内搭的例子可以为实景照明处理带来以下启示:
(1)经过周密的思考和设计,在实景中加入另一生活化的环境因素,可以使影片气氛更加生动真实。
(2)在实景中加入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环境因素,可以造成了出人意料、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和画面气氛。
(3)在实景中加入情理之外、预料之外的环境因素,可以表现和强化创作者的主观意念。
3.3实景的优缺点
3.3.1 实景拍摄的优点
(1)真实、自然的生活气息。正如我们之前对《末代皇帝》的分析,实景具有真实的独特优势。电影故事的叙述常常涉及到某些历史事件或回忆片段,对于这类镜头,实景带来的艺术效果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在影片《花样年华》、《重庆森林》等影片中,所选择的内景环境包括居民楼、快餐店、单居宿舍和集市大排档等全都是在实景拍摄。真实的环境流露出普通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自然的生活状态,其中日积月累的生活痕迹,充分展现了香港社会小人物的生存空间。
(2)气氛完整统一,具有和谐的美感。拍摄长镜头时,如果是在摄影棚中拍摄便要克服很多景片和人工光线的虚假问题,而且往往费力不讨好。但在实景环境中,长镜头却可以在相对真实的光线下一气呵成,拍摄出来的画面也给人一种完整统一的和谐之美。
(3)制作成本低。实景可以大幅度降低加工环境的难度和制作成本,更适合低成本影片的拍摄。电影生产是一种典型的商业行为,没有一个投资商拍电影不为赚钱,资金在电影拍摄中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一项。所以低成本影片一般都尽量避免在摄影棚搭景,而采用省钱的实景拍摄内景。
(4)实景环境具备混合布光的条件。在实景中布光拍摄可以在利用部分现场光的基础上打一部分人工光,这种混合光的布光方式有几个优点:一是可以省略很多人工光,而用灯越多画面光线气氛越容易杂乱;用灯越少,画面光线效果越干净、单纯。二是相对摄影棚纯人工光的照明,在混合光照明条件下拍摄的实景画面的光线效果更真实、自然。三是用灯量少,节约经费适合低成本制作的影片。
在拍摄实景时,要注意有意识地取舍现有的光线,不能把现场所有的光线全都包括,一切要根据所需的画面气氛而定。例如,当我们在带有几组窗户的会议室拍摄一场自然光条件下的普通会议时,如果我们需要一个正确曝光的中间影调的画面效果,就可以只在正面打一些辅助光,而不需要其他的加工手段。但如果我们需要的是大光比、高反差和较低亮度影调的面面效果,那就要采取一些人工手段来调整光线。先把画外所有的窗户挡掉,降低室内的普遍亮度。假如这样光比还达不到要求、暗部还不够黑的话,就需要在被摄主体前方甚至地面加上大面积的黑布或黑纸以吸掉或挡去所有方向的杂光、反光,以此来达到我们所设想的压抑、恐怖、低落等画面气氛。拍摄实景时,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气氛要求,对现有的实景光线进行人为的干预和取舍。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影片的创作任务。
(5)实景环境有利于表演和声音。在真实的环境和在摄影棚里,演员的感受是不同的,而其表演往往在前者中发挥得更出色。同样,真实环境中的细节对表演的情绪、声音、画面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搭建的棚内环境里会产生天片、景片、道具等细节上的虚假,再加上比如制作资金的短缺、美工师水平的限制等不利因素,都会使搭建的内景失去真实自然的分量。声音也是银幕艺术空间的重要构成元素,而由于摄影棚内景的地面都是悬空搭建在地台上,所以演员走动时产生的声音不利于录音师的处理。所有这些不真实的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画面的整体效果。而在实景拍摄中往往会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或可以大幅度降低加工环境的难度和制作成本。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梁朝伟在《花样年华》和《英雄》里的表演。《花样年华》是生活化的主题,拍摄环境大部分都是实景,演员在这种环境下的表演十分自然,表演的真实和环境的真实融为一体。《英雄》则相反,它的风格更具主观表现性,环境夸张变形且人工痕迹较重,这种环境不自觉就限制了演员表演,所以梁朝伟在片中的表演有时让人摸不着头脑,感觉效果较为平淡、无亮点。
其实通过对两者的对比可以发现它们的追求是不同的,《英雄》代表了我国当下大片电影的制作思路,此类影片首先以商业目的为主要诉求,所以多表现为虚构的、商业性强的故事;夸张变形的、人为痕迹很重的环境;宏大的场面;华丽耀眼的色彩与极端风格化的光效等。而在演员方面,制片方为规避投资风险一定会选择当红明星,这样一来,故事的层次包括思想性、丰富性反而没有成为重点,一切变成对大的形式感的追求。这种情况下,演员的表演也易被削弱,因为他们已变成画面的构图元素,其作用仅限于完成台词而已。这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对影片形式感的制造与控制如外在的摄影、灯光、美术全都要服务于电影内在的故事性,一旦这些东西喧宾夺主,影像就会变得单薄而矫情。好的影片应首先注重故事本身的真实自然,讲究影片整体效果情景交融、生动感人、情真意切。因此在制作这样的影片时,也要保证准确的演员选择。好的演员必然有着丰富细腻的表演层次。再就是摄影应准确地对拍摄环境进行选择与加工。在拍摄时,要具有从真实环境中提炼和概括出的照明光效的思路和实践能力。
3.3.2 实景拍摄中应注意的问题、缺点和局限
实景虽有其自身的天然优势,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和缺点,需要我们了解,以便事先加以防范。
(1)实景环境受自然光光线变化影响较大。尤其当自然光是从东、西、南三个方向进入实景内景时,其不断的变化会造成一些拍摄上的困难:往往还没有拍几个镜头,光线已经变化了,这会造成整场戏影调的不衔接,破坏影片整体的艺术气氛。所以,我们要安排好实景中每一个镜头的拍摄顺序,先拍哪些镜头、后拍哪些镜头要做出统一的计划。一般我们要在自然光线最好的时候先拍全景、小全景、中景、中近景,再拍近景、特写。首先要抓住大的气氛光效,因为在大的气氛确定后,中近景和近景、特写的光效可以在一部分人工光的配合下完成。需要注意的是,同角度镜头,特别是全景的同角度镜头,最好集中拍摄完成,尽量避免按戏的情节顺序大范围地调动摄影机和照明灯具。已设计好的移动长镜头和调度复杂的推拉摇移升的综合长镜头也要尽量安排提前拍,否则会浪费大量时间,同时会错过很多光线最好的时机,造成整场戏由于光线的不衔接而出现画面粗糙的效果。
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室内实景在日景的情况下,北向房屋室内光线很稳定,故可以根据剧本具体情况和气氛要求来利用北向的室内环境,使用人工光源模拟和创造出各种不同类型的光线气氛。但还是要保证有打光的空间,由此进入下一个讨论的话题。
(2)实景环境的拍摄会受到空间大小的制约。在选定一个实景的内景时,无论室内和室外的环境搭配得多么适合我们的要求,它的采光条件多么理想,我们也往往会遇到空间狭小的问题。狭小的空间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拍摄效果,造成很多影响画面质量的困难。最常见的就是损失镜头焦距,当摄影机的位置和距离不够用时可能要采用广角镜头。我们知道广角镜头能产生变形效果,但有些剧本比如《克莱默夫妇》要求以平常的视角反映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那么在风格上就不应有这种变形效果,因此如果我们在选景时不注意实景空间的大小而盲目地选景和拍摄,实际上就破坏了影片的整体艺术感。
同样,在狭小的实景空间拍摄时,为了避免使用广角摄影镜头造成人物形象、环境、道具等的变形,可以使用焦距大于标准(40mm)的长焦距镜头,采用运动镜头(推、拉、摇、移等)并发挥其建构完整空间的作用来处理画面,但这同样也牵涉到影片造型风格的问题。如果我们遇到的是一部整体上要以静态画面和正常视角为主要造型风格的影片,那么在这狭小的空间里既要保持影片的造型风格,又要交代环境、刻画人物、完成叙事是非常困难的。所以,选择实景环境应遵循扬长避短的原则。
还是那个拍摄会议场面的例子,若是摄影师在狭小的拍摄现场遇到要求把每个与会者皆拍摄入画的全景镜头,且这时画面又不能有变形效果的两难问题,那么是可以应急来采用移动摄影比如横移的方式来处理完成的,但它作为应急思路的局限性是,这本质上依然涉及到影响影片风格问题,有的影片可能在整体形式上是不需要运动镜头的。遇到这种情况,就必须斟酌重新选景了。
狭小的环境会造成一些困难,因此有时要根据影片的投资和周期来确定拍摄方法。
3.4实景的选择
3.4.1 选择较大的空间
选择的实景要有较宽敞的空间,以便能够摆放较多的照明灯具,这样有利于布光,也提供了摄影机运动和演员调度的空间。常用的摄影机光学镜头的视角与人眼相比一般是收窄范围的,它有压缩拍摄范围的特性,很容易把大的环境拍小。而在狭小的空间里拍摄较大的全景会损失我们设想好的画面气氛,使画面效果粗糙,其原因在于,狭窄的空间会使照明器材受到限制,而且摄影机也会不自觉躲闪照明灯具,最终会影响到影片的总体艺术效果。当然平铺直叙、一览无余的影片不在此例,但有时摄影师必须面对现实。
3.4.2 选择窗户较多的实景环境
窗户较多的实景环境能够提供更多的布光依据,使画面气氛产生丰富的光影效果。较亮的窗户可以丰富画面影调的亮部层次,加强明暗对比,使画面具有理想的空间感和纵深效果。在一所宽敞明亮的房间内,阳光充足、窗明几亮的气氛还会使人的心情开朗舒畅,因此这种明朗欢快的画面气氛在故事片、广告片和MTV中被普遍运用。与此相反,一个窗户很少甚至没有窗户的实景环境可以表现压抑、绝望或恐怖的气氛。在拍摄故事片时要根据剧本内容和风格来选择实景环境。
一般情况下选择的实景环境,窗户方向要朝阳,主要为东西向和南向。这些方向首先能提高整个实景的亮度,而其中散射光线较亮的话,就有利于提高拍摄胶片时的低密度曝光。其次,阳光的变化提供了室内外色温差的变化,例如:早、中、下午、傍晚光线不同的色温就给画面色彩的丰富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形成了具有真实自然魅力的效果。
就比如我们若要拍摄一个夕阳或晨光中的会议室,就可以将室内打出的低色温灯光与室外的自然光混合来达到夸张的效果,有时在拍广告片或MTV时也常用这种打光方法造成一些超现实的画面色彩,《英雄》中也大量用到了这种方式。
例:《沉默的羔羊》
美国惊悚片《沉默的羔羊》中的实景、内景和外景总体构成了一个令人窒息、怪异和恐怖的空间环境,其实这部戏的选景始终是以没有窗户的地下或半地下场景为主,即使画面中出现个别窗户也往往不见天日。
故事开头表现了联邦调查局女学员接到通知去见教官的场景。在通往教官办公室的楼道和办公室中都没有窗户,其环境被色调异常的光线笼罩着,室内墙壁上挂着一组组目不忍睹的凶杀照片,阴沉压抑、密不透风的环境弥漫着异样的气氛。
女主角进入教学楼后经过的五至六个不同环境(楼道、电梯间、教室、办公室等)都没有出现透出外景的门窗,这实际上造成了紧张、压抑的气氛。其实这样的环境很可能是因艺术需要而将正常有门窗的实景加工改造而成的,这也就奠定了影片的整体风格。
如上页图,女主角进入古生物研究所后经过的多个不同环境(展厅、楼道、研究室过道、分析室等)同样也没有出现透亮的门窗,与影片的整体风格相契合,造成戏剧节奏、层次的递进。
3.4.3 选择结构复杂的实景环境
选择结构较复杂的实景环境有利于画面光线影调的丰富和演员的调度,也会使摄影机的拍摄角度多样,并为长镜头的摄影机运动提供必要的机位。
无论是实景环境还是摄影棚内景都必须具备自然真实、丰富多彩的拍摄条件,这样才能避免单调虚假的画面效果。

例:《沉默的羔羊》
整场戏在结构复杂多变的场景中展开,其所包括的地上、地下、院落等十个以上的场景,给演员表演和调度、摄影机的角度和运动、光效的变化、气氛的渲染等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拍摄空间。
同时我们看到,随着情节的发展,在场景的迅速转换中,不仅仅是环境光效在运动中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而且场景之间色调的冷暖对比也对情节起着推波助澜的协同作用。
不仅各场景之间有着总体光效、色调等的变化和区别,而且在每个单一的场景里也有细致入微的光影变化,表现人物的复杂心理,烘托恐怖和紧张的气氛。
仔细分析一下这场戏中单一环境里照明光效的变化与设计:
以上实例是我们拍摄实景环境时综合考虑问题的极好参考,所考虑的问题包括选景、拍摄前的光效构思和案头的照明设计等。在既丰富又复杂的实景中要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在影片整体造型风格的统一下,既要注意整体中的各个局部环境之间的光效与色彩变化,也要在单独环境中追求更细节的变化,以求相互呼应配合。
3.4.4 综合分析:《七宗罪》
《七宗罪》中新闻发布会的一场戏发生在办公大楼内,楼厅豪华气派,记者簇拥。在仰角镜头中看到门外耸立的高楼,而在俯角镜头中则看到门外华丽的喷泉广场和车水马龙。这便是用内外环境等气氛展现出遇害律师显赫的社会地位,影像信息颇具向画外延伸的张力。
仔细分析这场戏的摄影角度、气氛和光位。大气氛处理得真实可信,除主要演员的表演外,群众演员的位置、表情和动作、闪光灯的闪烁、摄像机的红色工作灯、录音话筒的穿梭、大厅顶棚明亮的顶灯等化服道的细节处理无一不精确到位。虽然这只是场短暂的过场戏,但画面处理得扎实稳健,细节一丝不苟精雕细刻,便使整体气氛和画面效果精彩动人,彰显出摄影师把握画面整体的同时严谨掌控细节的不俗能力。
由上页图我们则可以看到实景底层房间的照明优势,与近景和特写镜头不同,以上这种全景画面,唯有当实景环境的窗外具备足够的照明空间,特别是照明距离等重要条件时,才能布置和调控出真实和完美的光线效果。布置摆放窗外的主光灯位要有合适的空间和距离,如果距离不够就不能形成直射的平行光源,投影会散乱变虚毫无意义。调节和控制照明灯的效果和范围的柔光屏、黑旗板等,也同样需要足够的空间与距离才能遮挡和调控出虚实关系比较理想的光效。我们仔细看一下图中人物的明暗光效和环境效果光,注意摄影师对墙面、地面的层次处理。
摄影师在掌握照明布光技巧的同时,要竭尽全力把握和控制画面的整体和细节,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银幕效果是只看结果而不论处理过程的,结果不够好的话,摄影师的辛苦也都是无效的。
选择的实景门窗外景色要丰富。首先丰富的窗外景物可以强化内外环境的真实感;其次它能使外部环境或画外的信息得以传达,如上图《七宗罪》中的俯仰角镜头。如果拍棚景,棚景的天片只能作为背景来表达,它们一般都经过虚化处理,且处理不当会出现虚假的效果。作为背景的天片上常画一些虚化的天空、树木、楼房等,为了避免虚假有时拍摄还要曝光过度一些。而在实景中就不存在此现象,可以大胆地利用外部的环境创造我们需要的画面气氛,为内容服务。例如窗外的车水马龙;机场窗外起降的飞机;农舍窗外的山村景色、田野和集市等都为把握剧本内容、烘托画面气氛、刻画人物形象提供了大量信息。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