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中国周边外交十四讲

書城自編碼: 295210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者: 石源华
國際書號(ISBN): 9787509799598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12-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48/353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593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像亚马逊一样思考
《 像亚马逊一样思考 》

售價:NT$ 442.0
中国震撼
《 中国震撼 》

售價:NT$ 403.0
以讹传讹:错误信息如何传播
《 以讹传讹:错误信息如何传播 》

售價:NT$ 437.0
大学问·生活中的意义
《 大学问·生活中的意义 》

售價:NT$ 442.0
待客之道:7-Eleven如何把客户体验做到极致
《 待客之道:7-Eleven如何把客户体验做到极致 》

售價:NT$ 386.0
空腹力(诺贝尔奖得主研究成果!科学空腹,让身体脱胎换骨!)
《 空腹力(诺贝尔奖得主研究成果!科学空腹,让身体脱胎换骨!) 》

售價:NT$ 325.0
邓小平视察纪实
《 邓小平视察纪实 》

售價:NT$ 549.0
财商养成第一课
《 财商养成第一课 》

售價:NT$ 32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68
《 从投票到暴力:民主化和民族主义冲突 》
+

NT$ 259
《 当代中国外交十六讲 》
+

NT$ 274
《 美国世界秩序的终结 》
+

NT$ 263
《 战略心理与国际政治 》
+

NT$ 495
《 制度之战:战略竞争时代的中美关系 》
+

NT$ 255
《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国际政治系列:外交学(第三版) 》
編輯推薦: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上下两篇,共有十四章,对近代以来的中国周边外交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近代以来中国周边外交的变迁、近代以来的中日关系、民国时期的中国周边外交,以及新中国以来中国周边外交的历史演变过程、外交思想外交理念、重大外交战略和举措、制度模式等。
內容簡介:
本书按历史与现状分为两编,内容涉及中国周边外交的历史、现状、理论、热点、战略、政策等。上篇内容包括近代中国周边外交变迁、大亚洲主义与中日关系、钓鱼岛、琉球及中日关系、袁世凯与民国初年边疆危机、蒋介石与周边国家民族独立运动等;下篇内容包括新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历史演变、中共历代领导人的周边外交思想、当代中国周边外交制度模式、搁置外交与周边争端、一带一路与周边合作等。
關於作者:
石源华,男,江苏无锡人。现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韩国朝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主任。1976年7月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1990年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系主任、讲师。1992-1996年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系主任、副教授。1992-1993年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中国现代史教研室兼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主任。1993-2000年历任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教授。2000年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韩国研究中心主任。2001年任复旦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外交学专业博士生导师。2002年任韩国国际交流财团研究员、韩国极东研究所客座教授、研究员。2004年任日本岛根县立大学访问教授。2007年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2012年任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复旦平台负责人兼任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朝鲜史研究会副会长,韩国韩中文化协会名誉理事、韩国国会图书馆咨询委员等。主要研究方向:中外关系史、中国周边外交史、朝鲜半岛与东北亚国际关系等。
目錄
绪 论
上 编
第一章 东亚国际关系变迁与近代中国周边外交
第一节 近代中国周边外交研究的新视角
第二节 朝贡体系与中国周边外交
第三节 东亚殖民统治体系与中国周边外交
第四节 东亚被压迫民族独立运动与中国周边外交
第五节 冷战时代的开始与中国周边外交
第二章 大亚洲主义与20世纪的中日关系
第一节 日本提出大亚洲主义的初衷及变化
第二节 大亚洲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
第三节 大亚洲主义在中日间的双向实践
第四节 大亚洲主义的理论缺陷
第三章 钓鱼岛、琉球及中日关系
第一节 钓鱼岛与琉球并无隶属关系
第二节 中国与琉球的历史关系及日本的挑战
第三节 近代中日琉球问题的分歧与交涉
第四节 二战结束前后中国国民政府的琉球政策
第五节 战后琉球独立运动及其与中国的关系
第四章 反思袁世凯对民国初年边疆危机的应对
第一节 袁世凯应对边疆危机的维持外交
第二节 留名弃实:中俄外蒙古问题交涉
第三节 搁置争议:中英西藏问题交涉
第四节 步步退让:中日满蒙问题交涉
第五节 屈而不服:中日山东问题交涉
第五章 蒋介石与周边国家民族独立运动
第一节 蒋介石的周边外交思想
第二节 援助印度独立运动
第三节 推动开罗会议奠定朝鲜半岛独立地位
第四节 亲赴缅甸视察战事
第五节 支持泰国自由泰运动
第六节 派军赴越接受日军投降
第七节 援助菲律宾抗日独立
第六章 战后国民政府的朝鲜半岛政策
第一节 影响战后中国对朝政策的内外因素
第二节 支持韩国临时政府回国的外交努力
第三节 从超越美苏到选边美国
第四节 参与监督韩国单独选举
第五节 策划远东反共联盟
第七章 国民政府对对日和约的初步审议
第一节 国民政府初议对日和约对策的背景
第二节 日本天皇制与天皇战争责任问题审议
第三节 战后日本领土限制问题审议
第四节 处置日本其他问题的审议
下 编
第八章 新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联苏反美的周边外交政策
第二节 反美又反苏的周边外交政策
第三节 联美抗苏的周边外交政策
第四节 不与大国结盟的周边外交政策
第五节 全方位的周边外交政策
第六节 走向大国时代的周边外交政策
第九章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周边外交思想
第一节 毛泽东时代的周边外交思想
第二节 邓小平时代的周边外交思想
第三节 江泽民时代的周边外交思想
第四节 胡锦涛时代的周边外交思想
第十章 新时期习近平周边外交的新理念和新战略
第一节 中国周边外交新环境和新挑战
第二节 中国战略机遇期有望延长
第三节 中国周边外交重中之重新定位
第四节 中国周边外交新理念
第五节 中国周边外交新战略
第六节 中国周边外交新路径
第七节 未来中国周边外交的新课题
第十一章 中国周边外交的制度模式与中美在亚洲兼容共存
第一节 中国周边外交与中美关系
第二节 中国参与周边多边制度和美国务实性制度接触
第三节 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主导参与型制度
第四节 六方会谈与东北亚深度参与型制度
第五节 10 1合作与东南亚积极参与型制度
第六节 南盟合作与南亚适度参与型制度
第七节 中美在亚洲兼容共存的嵌套交叠模式
第十二章 搁置外交与中国周边争端
第一节 搁置外交概念的提出
第二节 民国时期实施搁置外交的得失
第三节 搁置外交是否仍有运用价值?
第四节 邓小平搁置争议等论述的解读
第五节 搁置外交与中国周边争端
第十三章 一带一路与中国周边合作全覆盖
第一节 一带一路与美国亚太再平衡
第二节 一带一路与中国周边合作大布局
第三节 东北亚是中国周边合作圈的缺口
第四节 倡议建设中朝韩俄经济走廊
第五节 推进韩国成为一带一路倡议支点国家
第十四章 中美兼容共存:东亚区域的核心政治架构
第一节 中美结构性矛盾将长期存在
第二节 中美不发生大的对抗是双方的底线
第三节 中美东亚区域安全的兼容共存
第四节 东亚区域格局中的韩国与日本
第五节 从兼容共存到合作共赢
內容試閱
绪论
一 研究缘起和意义
2013年10月,中共中央举行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召开如此高层和全国规模的会议专门研究周边外交工作,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是空前的。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用立体、多元、跨越时空的视角,进行中国周边外交的顶层设计,发展我国良好的周边环境,使我国的高速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落地生根。周边外交在中国外交战略中的首要地位进一步强化。会议确定了今后5年至10年中国周边外交的战略目标、基本方针、总体布局,明确了中国解决周边外交面临的重大问题的工作思路和实施方案。习近平提出的亲、诚、惠、容四字箴言,将成为中国营造睦邻友好周边环境和确定中国外交战略的指导思想。2014年11月,中共中央再次举行全国外事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的重大任务,中国周边外交被赋予重中之重的战略新定位。
加强对中国周边外交的历史与现状研究,应对中国高速发展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大背景下的周边环境新挑战,进行周边外交战略的顶层设计,开辟中国周边外交的新实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安全上,周边环境是中国维护国家主权与国家安全的首要战略依托。周边地区是中国安全的生命地带,周边不稳,中国不稳;周边稳定,中国稳定。周边既是中国安全疆界的延伸,也是中国安全的屏障。中国有着辽阔的疆域和漫长的边界线,领土直接接壤、海上相邻或相向的国家有20个左右。在世界将近200个国家中,除俄罗斯外,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拥有如此多的邻国。邻国众多,造成了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复杂多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东西南北都曾爆发过局部战争或边境冲突。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对外战略发生重大转变,时代特征由革命与战争转向和平与发展,中国第一次面临没有直接军事威胁的安全环境,但周边地区的潜在热点依然很多,美国亚太再平衡的主要目标就是中国的周边地区,屡屡通过介入中国周边地区的方式威胁中国安全;日本国家整体严重趋向右翼化,通过挑动钓鱼岛事端,鼓吹中国威胁论,加强军事化大国建设,威胁中国的崛起;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至今没有与大陆实现统一;疆独和藏独问题时时威胁着国家的主权与安全;中国与某些国家的岛屿、海域、河流争端也干扰着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目前,中国正处于发展上升阶段,需要一种稳定型安全结构,维持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对周边安全环境的定位主要是:保证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不受侵犯;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争取有利的外部发展条件;促进中国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推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成为亚太安全的主要支撑枢纽。
在经济上,周边环境是中国开展互利合作与发展经济的直接外部条件。周边国家在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所占的分量最大,保持和发展同这些国家的经济联系对于中国的对外贸易、投资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对外贸易领域,从2000年开始,中国已经成为几乎每个亚洲国家以及澳大利亚的最大贸易伙伴国。尽管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利益越来越多地与整个世界紧密联系,中国的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重心却仍旧在亚洲,即中国领导人所说的中国周边地区。
冷战结束以来,周边外交在中国外交布局中的地位逐步提升。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的提出,使中国周边外交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通过一带一路的全力推广,实现中国周边合作全覆盖,成为中国新的外交战略目标。经过十八大以来几年的外交实践,中国周边外交已成为中国外交的重中之重。
立足中国外交的整体角度,对周边外交的历史、现状、理论、热点、战略、政策诸方面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反思与探索,进一步深化对周边外交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 既有研究成果综述
十多年来,对于中国周边外交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和智库的重视,已经出现了一大批研究成果。
关于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综合研究成果,重要者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连续5年发布张洁等主编《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2011、2012、2013、2014、2015),张蕴岭主编《中国与周边国家:构建新型伙伴关系》,祁怀高等著《中国崛起背景下的周边安全与周边外交》,陈东晓主编《大格局:2020年的亚洲》,杨成绪主编《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透视》,张小明著《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许嘉主编《冷战后中国周边安全态势》,朱听昌主编《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与安全战略》,牛大勇、沈志华主编《冷战与中国的周边关系》,唐世平、张浩、曹筱阳主编《冷战后近邻国家对华政策研究》,石源华等著《近代中国周边外交史论》,唐希中、刘少华、陈本红著《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19492002)》等,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中国周边外交的历史与现状,关注中国周边安全成为研究的主要对象。
关于中国的亚太战略及国际关系研究,重要者有:周方银主编《中国的亚太战略》、苏浩著《从哑铃到橄榄:亚太安全合作研究》、吴心伯等著《转型中的亚太地区秩序》、李向阳主编《亚太地区发展报告》(2015)等,从更宏观的亚太地区角度论述中国的周边外交,同样偏重于安全领域。
关于中国与周边次区域地区关系研究,重要者有:曹云华、唐翀著《新中国与东盟关系论》,陈乔之等著《冷战后东盟国家对华政策研究》,王光厚著《冷战后中国东盟战略关系研究》,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编《东北亚地区安全政策及安全合作构想》,刘清才主编《21世纪初东北亚地缘政治区域政治与国家关系》,石源华、方秀玉主编《缓和与合作:东北亚国际关系30年》,祁怀高著《构筑东亚未来:中美制度均势与东亚体系转型》,林良光等著《当代中国与南亚国家关系》,孙士海、江亦丽主编《二战后南亚国家对外关系研究》,赵华胜著《中国的中亚外交》,赵常庆等著《中亚五国与中国西部大开发》等,涉及中国与东南亚、东北亚、南亚、中亚等各个次区域,领域涉及政治、安全、经济等诸多方面。
关于中国周边外交若干重要专题研究,重要者有:石源华主编《冷战以来的朝鲜半岛问题》,陈峰君、王传剑著《亚太大国与朝鲜半岛》,冯梁等著《中国的和平发展与海上安全环境》,钱洪良主编《中国和平崛起与周边国家的认知和反应》等,涉及中国周边的热点问题、海洋问题以及文化交流等诸多方面。
还有更多的论著是研究中国与单个周边国家的双边关系的,其中以中美、中俄、中日、中印等大国关系为主要研究领域。
既有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开展中国周边外交研究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但关注的重点或偏重于中国亚太战略和次地区战略研究,或偏重于中国与周边重要国家的双边关系研究,或偏重于中国与周边国家间关系研究,对于中国周边外交本身仍有进一步拓展和深入研究的广阔空间。
三 前期研究基础
笔者对于中国周边外交的关注和研究,历史问题研究入手,逐步扩展至当代问题研究。1995年,笔者承担上海市九五中长期规划项目近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2006年,该项目的最终成果《近代中国周边外交史论》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2008年,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二等奖。
2010年,笔者承担上海市社科委托重大项目暨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中华民国外交史研究,中国周边外交研究是其主要特色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该项目的最终成果《中华民国外交史新著》(全三卷)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2015年又获教育部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
笔者还承担了其他一些项目的周边外交部分研究,如复旦大学倪世雄教授主持的教育部重大项目我国的地缘政治及其战略的中国东北亚地缘政策以朝鲜半岛为中心子课题、上海社科院金永明研究员主持的中国太平洋学会项目东海争端问题的史地考证中的中日琉球争端问题子课题等,以上项目均已经结项,研究成果为本书的写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012年9月起,笔者参与培育武汉大学领衔的2011项目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2014年,该协同创新中心获教育部认定和批准,笔者负责复旦大学分中心工作,承担的核心研究课题即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目前,笔者主持的主要工作有:1.主编中国周边外交研究丛书,2014年已经由中华书局出版首种著作《中国崛起背景下的周边安全与周边外交》(祁怀高等著),列入计划的书稿有《冷战后中国周边外交的动力研究》《中国边疆发展与周边外交的统筹研究》《中国周边外交的文化因素研究》《中国周边外交与宗教问题》《中国周边外交与美国重返亚太》《中国周边外交的经济因素研究》《中国周边地缘政治与外交战略研究》《中国对周边国家的公共外交研究》《中国在周边国家的话语权提升研究》《中国在周边的国际形象塑造研究》《中国周边外交与地区公共产品提供研究》《中国周边外交与地区合作组织研究》《中国周边外交与国际体系的互动研究》等,每年出版2~3种,本书也是丛书之一。2.主编《中国周边外交学刊》,每年出版两期,宗旨是瞄准中国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重大问题,努力推进对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关系的理论研究、战略研究、个案研究和综合研究,开辟一块培育中国周边外交研究的新园地。3.组织周边看中国高层对话和论坛系列,利用复旦大学国别研究的优势和广泛的国际联系网络,采用举行中美、中日、中韩、中印、中俄、中国与东盟国家学者及官员的小型对话会、邀请访问学者、举行学术讲座等方式,全面了解周边国家如何看待中国、看待中美关系尤其是他们对于中外边海争端的观点和论据,编制相关咨询报告,报送政府相关部门。4.建设中国周边国家及其与中国关系数据库,数据库内容包括64个周边国家及其与中国关系的基本情况,包括与中国陆海接壤及陆上边界线长度、基本国情(领土面积、人口数量、经济规模、军费开支、政治制度、主要政党等)、主要外交及战略关系(国际战略、外交政策,参与国际组织,含与中国建交时间、互相关系等)、与中国的主要合作领域(双边贸易额、投资额、主要合作项目等)、与中国的主要分歧(领土、海洋、河流、民族、反恐、反毒、环境等),已经完成编撰工作。5.编著或主编《中国周边外交研究年度报告》,已出版《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周边外交研究报告》《中国周边外交研究报告(2015~2016)》。6.开展中国周边国家海洋战略研究,整合校内已有研究力量,目前正在进行论证或进行的相关项目有中美战略角力背景下东亚海洋领土争端美国战略重心东移背景下韩国海洋安全战略日本海洋战略研究印度海洋战略研究越南海洋战略研究等。主持上述工作,有助于本书的写作和完成。
20余年来,笔者还应各方邀约撰写若干专题性研究论文和会议报告,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国际问题研究》《国际关系研究》《新华月刊》《当代中国史研究》《红旗文摘》及韩国《国防政策研究》(SSCI)等刊物或各种会议上,为撰写本书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四 框架设计与内容概览
本书按历史与现状分为上下两编,内容涉及中国周边外交的历史、现状、理论、热点、战略、政策等,全书形成一个较为合理的体系。上篇内容包括东亚国际关系变迁与近代中国周边外交,大亚洲主义与20世纪的中日关系,钓鱼岛、琉球及中日关系,袁世凯与民国初年边疆危机,蒋介石与周边国家民族独立运动,战后国民政府的朝鲜半岛政策,国民政府对对日和约的初步审议。下篇内容包括新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历史演变,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周边外交思想,习近平时代周边外交的新理念与新战略,中国周边外交的制度模式与中美在亚洲兼容共存,搁置外交与中国周边争端,一带一路与中国周边合作全覆盖,中美兼容共存:东亚区域的核心政治架构等,尝试提出富有创新意义的学术观点,为推动中国的周边外交发展提供有益的学理性启示和政策性建议。
第一章《东亚国际关系变迁与近代中国周边外交》将近代中国周边外交放在东亚国际关系变迁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提出了东亚国际关系变化的四阶段论,即以中华帝国为中心的东亚国际关系体系、东亚殖民统治体系、东亚民族独立运动与列强殖民统治并存体系、冷战时代东亚国际关系体系,进而分析近代中国周边外交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特点,探寻每个历史阶段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构架和思路。本章研究对于理解新中国周边外交格局的形成、亚洲外交政策的实施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间若干历史问题的处理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大亚洲主义与20世纪的中日关系》的主要创新点是:大亚洲主义是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中日关系史和东亚国际关系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政治思潮,该思潮的出现与发展和东亚的和平、安全、合作息息相关。通过对大亚洲主义在中、日两国的发展演变经过以及抗日战争期间失败的双向实践的研究分析,指出今天研究大亚洲主义,并非主张重新倡导此种思潮,该思潮本身存在严重缺陷,在近代亚洲史上留下的印象过于恶劣,容易引起世人各种不必要的疑虑与猜测;重要的是总结它遗留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避免重走历史上错误的旧路。日本是中国搬不走的邻国,也是中国周边外交最重要的对象国。期待21世纪的中日关系能超越历史障碍,走出困境,得到健康而平稳的发展,推动东亚建设成为一个和平安全的地区。
第三章《钓鱼岛、琉球及中日关系》的基本观点和逻辑是:钓鱼岛与琉球没有关系,钓鱼岛是台湾的附属岛屿,而不是琉球的附属岛屿。然而,钓鱼岛问题却与琉球问题有关,如果近代日本没有占据、并吞琉球的行为,钓鱼岛就处于琉球群岛与中国台湾岛之间的海域之中,远离日本,也就无所谓中日钓鱼岛之争。正是由于日本在近代无端吞并琉球,引起中日之间的严重外交争执,而且谈判没有结论,琉球问题成为中日之间的一个外交悬案。因此,研究钓鱼岛问题不能不再议琉球,研究近代中日琉球之间的争端与谈判,也不能不讨论琉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之归属问题及其与中国的关系。
第四章《反思袁世凯民国初年边疆危机的应对》的主要观点是:民国初年,面对列强来自西北、西南、东北以及东部边疆的侵犯和烽火四起的边疆危机,袁世凯提出和推行的维持外交战略和政策,有其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袁世凯无力改变晚清丢地失土的总体格局,但在敌强我弱、军事上无力抵抗,政治上处于弱势的情况下,坚持以妥协的方式勉强维持了晚清领土原状。如袁世凯政府以与沙俄、外蒙古自治当局谈判签约的方式确保了中国对外蒙古的宗主权;以不承认英藏签署的西姆拉条约和不与日本直接交涉的方式,将西藏问题和山东问题搁置,等待有利时机再予以解决;以步步退让的外交交涉和争取国际社会支持的方式避免满蒙独立运动出现等。从总体上说,袁世凯实行的是妥协的、退让的外交,中国的边疆利益在这些交涉中受到重大伤害,但袁世凯没有继续晚清不断丧失国土的历史进程,至少在名义上中国的领土未遭受进一步的损失,为民国时期中国疆域的稳定奠定了重要基础,对于后来民国政府的外交政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五章《蒋介石与周边国家民族独立运动》的主要内容是论述蒋介石周边外交思想的四大来源:首先是源于他所生存的时代和当时风行世界的各种思潮的影响;其次是继承和发扬了孙中山视援助周边弱小民族为中国当然责任的民族主义思想;再次是源于儒家兴灭国,继绝世的抑强扶弱的中华固有传统思想;最后,也体现了地缘政治的重要特征亚洲的地缘政治决定了中国的安宁与周边国家的民族独立有着密切的联动关系。进而论证蒋介石以三民主义为国民党最高党纲,以民族主义为其周边外交的奋斗旗帜,热心支持中国周边各弱小民族的独立运动,期待成为亚洲国家领袖的追求。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在自身经济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承担了超出中国国力的国际义务,不计代价地支持朝鲜、越南、缅甸、印度、菲律宾、泰国、琉球、菲律宾等国的反日独立斗争,是蒋介石在民国时期外交活动的重要内容,对于当今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仍存在深刻的影响。
第六章《战后中国国民政府的朝鲜半岛政策》的主要内容是:自抗日战争胜利至朝鲜战争爆发,是美苏冷战在东亚地区形成和逐步升级的时期,也是中国国共内战从发生、发展到基本结束的时期,中国国民政府以及台湾国民党当局的朝鲜半岛政策经历了四个阶段性变化,确切反映了东亚冷战局势变化和国共力量消长的历史进程。其结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台湾当局分别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建立了战略同盟关系,这段历史对于后来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将发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第七章《国民政府对对日和约的初步审议》主要研究在美苏冷战逐步升级,美国对日议和方案越来越有利于日本的大背景下,中国该如何应对即将开始的对日和约谈判,防止日本军国主义东山再起?如何在对日和约谈判中提出合理而有力的方案,确保中国的长远国家利益?尤其是如何落实开罗会议、波茨坦会议关于日本领土的限制规定,杜绝日本继续危害东亚的安全与和平?这些是当时中国外交的当务之急。1947年9月14日、19日、30日,国民政府外交部连续三次举行由国内高层人士组成的对日和约审议委员会谈话会,磋商中国参与对日和约谈判的方针,就日本天皇制的存废及天皇的战争责任问题、战后日本领土问题、美国扶日政策、和约起草顺序以及管制日本诸问题等进行了广泛讨论,并形成了国民政府外交部应对各种问题的初步方案。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这些方案后来大部分没有得到实施。日本利用美国有求于日本协助朝鲜战争的有利战略态势,依靠美国的帮助,修正、模糊,甚至改变了《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关于限制日本领土的若干重要规定,导致日后中日、韩日、俄日间诸多领土争议,美国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第八章《新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历史演变》的主要观点是:当代中国周边外交政策受到国际格局变迁、中国对外战略调整及周边环境变化的影响和制约,也和中国决策者的主观认识和世界战略思想发展变化有关。据此,提出六阶段论,即联苏反美阶段反美又反苏阶段联美反苏阶段不与大国结盟阶段全方位阶段大国外交阶段,分析60余年来新中国周边外交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特点,探寻每个历史阶段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构架和思路。对于理解新中国周边外交格局的演变、未来大国周边外交的走向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间若干历史问题处理等,具有重要意义。
第九章《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周边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是:系统考察和梳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共中央历代领导人的周边外交思想的内容和特点。中国的周边外交经历的阶段性变化幅度之大,在世界各国外交史上是少有的。这种演变是中共中央历代领导人对于不断变化的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的应对,也反映了他们的周边外交思想在发展中不断走向成熟。21世纪中国周边外交应以中共中央历代领导人周边外交思想为指导,充分利用和发挥中国既有之优势,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构造更加和平、友好、稳定的周边环境,实现亚洲的和平和繁荣,并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也使中国加快融入全球一体化的行列,成为国际大家庭中更为重要和起更大作用的国家。中共中央领导人的周边外交思想必定能在继承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成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理论宝库中重要的财富。
第十章《新时期习近平周边外交的新理念和新战略》分析的是习近平主政以来中国周边外交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中国周边外交的新思路和新设计,科学评估了中国周边外交面临的新环境和新挑战,肯定了中国战略机遇期有望继续延长,确定了中国周边外交的新定位,提出了中国周边外交的新理念,设计了中国周边外交的新战略,形成了实施中国周边外交的新路径,开创了中国周边外交的新局面和中国外交史上思想空前活跃、对外影响空前巨大的新时代。这些新理念与新战略适应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国际地位迅速提升的战略新需求,在继承新中国历代领导人周边外交思想传统的基础上,实现了新飞跃和新创造,成为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十一章《中国周边外交的制度模式与中美在亚洲兼容共存》的理论贡献之一,是从国际制度视角出发分析中国的周边外交新思维,分析中国外交在中亚、东北亚、东南亚和南亚等周边次区域分别采取的主导参与型、深度参与型、积极参与型和适度参与型不同的制度模式选择,进而论述中国周边外交在上述次区域中可以与美国在亚洲兼容共存,实现双赢。理论贡献之二,是从国际制度主义的视角出发,设计了应对未来中美两国在亚洲的制度互动趋势的嵌套交叠模式。该模式既发挥了为多边安全制度提供共同安全、克服安全困境的作用,又照顾到美日、美韩同盟不能回避的现实。如果中美在亚洲能够实现兼容共存,将不仅是增进地区稳定的新的机会之窗,而且也将为守成的超级大国与崛起的新兴大国避免对抗、合作共赢开创新的发展路径。
第十二章《搁置外交与中国周边争端》的核心观点是:回顾近代中国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历史进程以及共和国初期中国与周边国家发生局部战争或武装冲突的经历,论证搁置外交的实施已有若干付出相当代价后取得成功的案例,也有不少教训。基本观点是:将那些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或极易引起激烈冲突的问题,或根本不可能在近期解决的问题,采取有原则的办法暂时搁置起来,留待今后历史条件成熟时再去解决,或争取让其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自然化解或缓解,会比匆忙追求立时结果,更对国家的长远利益有利。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关于搁置外交的密集论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政策原则。搁置外交依然是中国外交尤其是周边外交中需要着力研究的重要问题。中国不仅应该及时地处理那些紧迫的外交问题,也应该将那些可以搁置的外交争端恰当地搁置起来,先从其他方面做起,尤其是从共同开发着手发展双边关系,等以后条件成熟时再来处理争执问题,这不仅适用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争端,也同样适用于广泛意义的国际争端,具有普遍意义。
第十三章《一带一路与中国周边合作全覆盖》的核心观点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的发展大战略。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新兴大国与既有大国的结构性矛盾难以避免。面对美国汹涌而来的同盟体系、军事霸权、经济遏制以及文化围攻,习总书记遵循和发扬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精髓:你做你的亚太再平衡霸权稳定颜色革命TPP,我做我的一带一路合作共赢命运共同体亚投行,努力避免当年苏联与美国争霸争锋最后被美国拖垮的历史悲剧重演,成功闯出了中国独特的建设发展道路。本章的第二个基本观点是: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已经基本构筑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圈,但东北亚是周边合作圈的断裂与缺口,建议以倡议建设中朝韩俄经济走廊和将韩国打造成为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国家,来推动朝鲜融入国际社会和日本回归亚洲,实现中国周边合作全覆盖的宏伟目标。
第十四章《中美兼容共存:东亚区域的核心政治架构》的核心观点是:快速崛起的中国和美国在东亚区域的结构性矛盾将长期存在,美强中弱的大格局在中短期内不会改变。东亚区域所有重大问题无不受此矛盾的制约,东亚各国的外交政策也均会受到中美关系的影响。东亚新的国际秩序和安全架构正在重组和形成之中。中美之间兼容共存将成为东亚区域的核心政治架构。中美合作相处、互利共赢及其可能达到的合作水平和深度,将对东亚区域安全的发展形态和实际进程,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也是中国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能否取得和平建设的安定环境的重要因素。
本书的完成与出版,首先要感谢中国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及胡德坤主任批准为本课题立项资助,感谢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及金光耀主任批准资助本书出版。同时,也要感谢台北中正文教基金会秦孝仪故理事长、中国国民党党史馆陈鹏仁原主任、邵铭煌原秘书长、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张启雄研究员等为笔者数次赴台查阅档案资料提供了机会和便利。笔者也要感谢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的同事们共同举办了相关周边外交研究的重要学术活动,使我的视野大为开阔,思维更加活跃。祁怀高、陈莉菲副教授为本书写作做出了贡献。刘舫、陈妙玲、石心怡为本书的电脑文本处理做了工作,在此一并致谢。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