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流动儿童与媒介

書城自編碼: 294816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社會學
作者: 庄曦
國際書號(ISBN): 9787509799185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24/221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1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感动,如此创造
《 感动,如此创造 》

售價:NT$ 335.0
商业人像摄影
《 商业人像摄影 》

售價:NT$ 447.0
抗争表演
《 抗争表演 》

售價:NT$ 347.0
咏春八斩刀
《 咏春八斩刀 》

售價:NT$ 391.0
聊不完的艺术家:跨界设计师穆夏
《 聊不完的艺术家:跨界设计师穆夏 》

售價:NT$ 549.0
失去的过去与未来的犯罪
《 失去的过去与未来的犯罪 》

售價:NT$ 279.0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及其控制   戴海峰,余卓平,袁浩 著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及其控制 戴海峰,余卓平,袁浩 著 》

售價:NT$ 1114.0
绘画的基础 彩色铅笔技法入门教程
《 绘画的基础 彩色铅笔技法入门教程 》

售價:NT$ 279.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85
《 购买服务与社会治理 》
+

NT$ 569
《 甘肃蓝皮书:甘肃社会发展分析与预测(2017) 》
+

NT$ 293
《 在异乡的窗口,守望 》
+

NT$ 510
《 老北京的生活 》
+

NT$ 285
《 我国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
+

NT$ 593
《 地方认同、文化传承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
編輯推薦: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流动儿童随父母进入城市,经历着城市、农村两种文化、价值观间双重拉力的作用,成为一群游走在边缘的陌生人。在这个阶段中,现实的挫折感将导致孩童产生不胜任、自卑以及角色混乱的感觉,若不能很好地度过该危机时段,将严重影响他们日后正常的社会生活及社会融合。

本书结合社会融合的视角,从文化、结构、心理三重融合框架入手,对身处城乡边缘的流动儿童的融合危机做出集中呈现。在此基础上,将其与流动儿童特殊的媒介接触特征以及媒介诉求特征综合起来考量,提出了社会融合视角下探讨流动儿童媒介使用行为的三个维度,即流动儿童媒介使用中的涵化效应、流动儿童媒介使用中的社会网络拓展、流动儿童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并沿着该路径展开具体解读。
內容簡介: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流动儿童随父母进入城市,在城市、农村两种文化、价值观间双重拉力的作用下可能导致其产生自卑以及同一性混乱等心理危机。本书从文化、结构、心理三重融合框架入手,将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危机与其媒介接触特征综合起来考量,提出了社会融合视角下探讨流动儿童媒介使用行为的三个维度,即流动儿童媒介使用中的涵化效应、流动儿童媒介使用中的社会网络拓展、流动儿童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并沿着该路径展开具体探讨。
關於作者:
庄曦,女,1979年11月生,江苏苏州人。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香港城市大学中国大陆新闻传播青年学者访问计划访问学者,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200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传播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获传播学博士学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流动儿童的媒介使用及其社会融合影响研究、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城市老年群体的互联网社会支持研究、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公共危机事件中高校信息传播管理机制研究等。
目錄
第一章 研究背景、文献综述及数据方法
第二章 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融合现状分析
第一节 双重边缘群体的社会融合困境
第二节 社会融合框架下流动儿童城市融合状况解析
第三章 移民情境下流动儿童的媒介接触特征
第一节 流动儿童媒介接触状况
第二节 关于流动儿童媒介接触情况的比较研究
第三节 流动儿童媒体接触特征影响因子分析
第四章 社会融合视角下考察流动儿童媒介使用行为的维度分析
第一节 流动儿童对媒介拿来我用的诉求特征
第二节 社会融合视角下考察流动儿童媒介使用行为的三个维度
第五章 流动儿童媒介使用中的榜样学习及自我效能
第一节 流动儿童社会学习中的榜样学习及自我效能
第二节 个体、媒介、环境三者互动间的涵化效应
第三节 个体、媒介、环境三者互动间自我效能的呈现
第六章 传播网络对流动儿童社会网络的影响
第一节 社会网络是移民实现社会融合的重要资本
第二节 流动儿童强弱关系网络的现实特征
第三节 基于媒体使用对流动儿童社会网络影响的研究假设
第四节 流动儿童媒介使用对其社会网络拓展的影响
第七章 身份认同的困局与媒介互动中的突围
第一节 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与歧视知觉
第二节 大众媒体对于流动儿童的他者建构
第三节 流动儿童媒介话语实践中的自我表征
第八章 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对策探讨
参考文献
后 记
內容試閱

庄曦是我的硕士及博士,也是我当下的同事。
我和她的交集,始于1999年,那时她还是南师大的一个本科生,其间加入我的国家项目苏南农村大众传媒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互动关系调研。参与这一国家项目调研的本科生很多,有200余人。学生们热情很高,然而大多学生旨在完成老师分配的任务,极少学生从中发现可以研究的方向,庄曦是极少学生中的一位。如她所说:渐渐在媒介与社会发展的研究领域中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博士阶段开始关注流动儿童与媒介的研究问题,并形成了延续性的关注与成果。可见在做学问方面她是个有心人。
庄曦不仅有心,而且颇具研究力。我的第二个国家项目传播媒介对三农的作用及指标体系研究结项并付梓时,在专著的后记中,对参与课题的硕士及博士生分别给予过褒奖,对庄曦的评语是:当指标的设立处于一种山重水复的状态时,庄曦往往会突然提出一个很有创意的概念,令研究进程得以柳暗花明。她的聪颖与研究能力是显见的。
本专著源于庄曦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流动儿童的媒介使用及其社会融合影响研究。2016年5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发布了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结项评审结果,该项目被同行专家鉴定为优秀。这一成绩的获得,显示了她的研究能力。
同时,本专著出版的意义也是必须给予肯定的。
当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由单身迁移转向举家迁移,由临时的循环迁移转向事实或合法的永久性迁移。迁移模式的结构性变迁使农民工二代问题逐渐凸显。由于迁入地与迁出地的文化差异,
移民二代往往会陷于非整合的陌生人困境,如何加快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进程,使他们在城市语境下真正融入社会之中,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众媒介在流动儿童的生活中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化角色,媒介作用的发挥从社会认知的发展、社会网络的构建、身份认同的形成等方面,直接影响着流动儿童群体社会融合的程度。庄曦的研究立足中国的本土化语境,结合移民的社会融合以及大众媒介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这双重视角,就流动儿童这一群体的媒介接触活动及其社会融合情况做出调查与分析,探讨了流动儿童媒介使用行为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从主体角度对流动儿童的现实需求做出了集中表达,由此创建出从媒介对个体社会化影响的角度来推进移民二代社会融合的研究路径与框架。这一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角度的切入均以推进移民二代社会融合为目标,研究的问题及研究目的极具积极意义。
研究成果以动态地调研追踪流动儿童群体认知、社交发展的状态,进而回应微博与微信等社交类媒体相继崛起、互联网在青少年成长中的卷入度越来越高的媒介及使用群体的变迁、发展等问题。专著中,作者指出流动儿童在与城市社会的文化融合、结构融合、心理融合中,主要会遇到三重困难:一是文化资本的累积遭遇现实障碍;二是同伴交流呈现非平衡性特征;三是自我同一性发展需求与社会排斥的碰撞易发危机。为此,专著从社会融合角度出发构建了流动儿童媒介使用行为的三个向度的研究框架:在文化融合的向度上,围绕流动儿童媒介使用中的榜样学习与自我效能探讨媒介对流动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影响;在结构融合的向度上,考察同伴交往渠道的多寡等现实因素对流动儿童媒介交往热度的影响以及流动儿童的媒介使用行为对其现实社会关系网络发展的作用;在心理融合的向度上,探讨大众媒介的认同赋予与流动儿童自身的认知及表述之间的差异与冲突,从中解读了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困境及其弥合途径。
研究成果突破了原先大众对流动儿童的某些刻板认知,在流动儿童的媒介使用特征、互联网背景下流动儿童交往网络的新格局、社会舆论的他者书写与流动儿童的自我认同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研究角度及结论。比如:
研究认为,流动儿童在现实媒介的话语实践中并不仅是一个被动的接收与解码者,在流动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过程中,媒介并非绝对强势或独立地发挥作用,在媒介使用的过程中,流动儿童积极介入传播话语实践,尝试冲破歧视知觉,建构自我。其中,个体主观向上的驱动、外部的社会干预对于传播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此外,流动儿童群体并非标签式的媒介暴力易染者,在他们身上呈现亲社会、高警惕性以及第三人效果的特征。只有当先验式的外赋身份与自我认知之间的张力过大而无法调适时,部分流动儿童才会出现诉诸非主流文化途径的弱者的抵抗。
为此,在涉及流动儿童的媒介素养问题时,应突破关于该群体的刻板定位,正确引导并运用灵活的传播方法,增强自我效能,方能促进该群体的发展与融合。
研究成果最后从儿童发展的健康生态入手,结合政府、社区、媒介、学校、家庭五个层面的考量,为促进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政策制定、社会干预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实践建议。
专著持论严谨中肯,对研究媒介与农村问题的后继学人而言,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随着时代的进展,这一方向的研究,一定会有可继续深入与拓展之处,所以,在寄希望于这一研究能为各位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的同时,也希望庄曦能以此书的出版为基础、为动力,再攀高峰、更攀险峰。
为学生的专著作序,是件很高兴的事,高兴他们的成长,高兴他们从青涩的学子到成熟学人的华丽转身;也很感慨,感慨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肩负的压力,尤其是女性,为师为生,为妻为母,各个角色都得用尽心力,每个角色即便用尽心力也未必成功,而庄曦在每个角色场景中,似乎都游刃有余。多年与她产生交集的我,深知其中的不易,深知她在其中心血的付出。但,也正是这不易,调动了她的潜能,激活了她极大的应对张力。相信未来一定属于他们这些有应对张力的年轻人。
是为序。
方晓红
2016年10月18日于书斋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