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妈妈就是超级育儿师: 0~3岁智力发展与早期教育

書城自編碼: 294628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育兒/早教育儿百科
作者: 木紫
國際書號(ISBN): 9787512714106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4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3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亲爱的安吉维拉:或一份包含15条建议的女性主义宣言
《 亲爱的安吉维拉:或一份包含15条建议的女性主义宣言 》

售價:NT$ 274.0
理想国译丛064:狼性时代:第三帝国余波中的德国与德国人,1945—1955
《 理想国译丛064:狼性时代:第三帝国余波中的德国与德国人,1945—1955 》

售價:NT$ 571.0
海外中国研究·明清中国的经济结构
《 海外中国研究·明清中国的经济结构 》

售價:NT$ 717.0
理想国译丛018:活着回来的男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二战及战后生命史(2024版)
《 理想国译丛018:活着回来的男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二战及战后生命史(2024版) 》

售價:NT$ 515.0
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
《 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 》

售價:NT$ 493.0
大洗牌
《 大洗牌 》

售價:NT$ 437.0
亚洲经济发展与模式分析
《 亚洲经济发展与模式分析 》

售價:NT$ 498.0
零基础制作栩栩如生的立体纸艺花
《 零基础制作栩栩如生的立体纸艺花 》

售價:NT$ 274.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81
《 育儿一日一页 》
+

NT$ 236
《 蒙台梭利敏感期早教手册——0~6岁语言交际训练全书 》
+

NT$ 299
《 戒吼妈:挑战21天不生气的教养提案 》
+

NT$ 503
《 张思莱科学育儿全典 》
+

NT$ 246
《 妈妈就是超级育儿师 : 0~3岁育儿心理与情绪管理 》
+

NT$ 407
《 像我这样做妈妈·儿科医生育儿记 》
編輯推薦:
3岁决定孩子一生
父母必备的育儿手册
抓住孩子智力发展关键期,轻松培养高智商孩子
◎给宝宝自由空间:让宝宝的动作恰到好处发展
◎大脑发育靠营养,会吃更聪明
◎准点睡觉,大脑更聪明
◎大动作发育迟缓,可能与疾病有关
◎玩得对、玩得好,大脑发育快
◎教宝宝通过模仿来学习
◎问问题,是宝宝在获取知识
◎语言游戏能促进宝宝的听说能力
內容簡介:
在宝宝成长过程中,妈妈要学会走进孩子心里,从生活的一点一滴中挖掘促进宝宝智力发育的内容,帮助宝宝实现成长、学习的欲望。多带宝宝户外走走,让孩子充分接触自然;给孩子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孩子玩起来,只要没危险,不要限制;欣赏他的涂涂画画;捋顺孩子的吃和睡;能够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包容孩子的玩和慢;
關於作者:
木紫:致力于家庭教育研究,以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依据,立足孩子个性特点,结合环境因素,力争把孩子发展成他自己最宜于成就的人。
出版的图书有《3岁前,好妈妈一定要懂的育儿心理》《1~2年级,陪孩子走过小学启蒙关键期》《3~4年级,陪孩子走过上下衔接转折期》《5~6年级,陪孩子走过小升初关键期》《青春期男孩成长魔法书》《青春期女孩成长魔法书》《13岁前,好妈妈一定要懂的学习心理学》等,深受读者欢迎。
目錄
一出生就正确教养,宝宝大脑发育好
妈妈们自信起来:你的宝宝可以更聪明 2
 科研证实:婴儿大脑具有可塑性 2
 多多刺激,促进大脑快发育 4
妈妈必须懂得的一个词语:DHA 6
 DHA与聪明有关 6
 妈妈如何巧妙补充DHA 7
含有让宝宝变笨元素的食物 9
 大脑发育怕什么 9
 仔细点,认清哪些食物含有变笨元素 10
宝宝缺少安全感会拖累大脑发育 12
 安全感影响宝宝一生 12
 怎么养育,才能很好地建立起安全感呢 14
最好的关注:和宝宝一起玩 16
 一起玩,让宝宝更好地成长 16
 如何和宝宝玩 17
缺少母爱,宝宝不聪明 20
 满满的母爱让大脑快速发育 20
 一生下来,就好好爱宝宝 21
自由玩耍,大脑发育好 23
 动作发展促进心理发展 23
 给宝宝自由空间:让宝宝的动作恰到好处发展 24
饭桌上,你给宝宝玩的机会了吗 26
 玩食物促进宝宝大脑发育 26
 别可惜食物,让宝宝玩起来吧 27
宝宝到处看不够 29
 多观察促进大脑发育 29
 带着宝宝多观察 30

Chapter02
大脑发育靠营养,会吃更聪明
你给宝宝吃什么呢 34
 儿童营养关系智力发育 34
 宝宝饮食:做到合理,才能保证营养 35
母乳,宝宝吃多少呢 38
 母乳有利于大脑发育,吃饱就好 38
 因宝宝而宜,按需喂养 40
各类拌饭:改善了食欲却拖累了成长 42
 糖拌饭和汤拌饭,均影响生长发育 42
 不拌,也能吃得津津有味 44
端碗追着喂,何苦呢 46
 宝宝不是大胃王 46
 顺从孩子的心,保护孩子吃饭的热情 48

Chapter03
一定要睡得好!神经细胞在睡眠中发育
睡眠有多重要呢 52
 好睡眠有助于大脑发育 52
 培养宝宝良好的睡眠习惯 53
你的宝宝到点就睡吗 56
 准点睡觉,大脑更聪明 56
 养成准点睡觉的习惯 57
宝宝突然跪着睡了 59
 认识常见的三种睡姿的利与弊 59
 选择睡姿的几个参考点 61
抚养困难型宝宝难入睡 63
 婴儿的三种气质类型决定入睡难易 63
 哄宝宝入睡:不同气质类型采用不同方法 64
家有小小宝,每个人都要噤声吗 66
 不需要为了宝宝睡觉而噤声 66
 提高宝宝的噪声免疫力 67
处理好宝宝的各种闹觉 69
 别让闹觉成为坏习惯 69
 做好睡前工作,宝宝不闹觉 70

Chapter04
行动力影响智力:坐、爬、站、走
动作发育四件大事:坐、爬、站、走 74
 大动作发育迟缓,可能与疾病有关 74
 通过大动作异常,辨别宝宝疾病 75
宝宝坐起来 77
 坐,是一个重要的成长过程 77
 支持宝宝顺利坐起来 78
要不要爬呢 80
 爬有多重要 80
 让宝宝尽情地爬吧 81
宝宝不会爬怎么办 84
 每个宝宝终将会爬 84
 给宝宝创造条件,让他利索爬行 85
撒手,站起来 87
 宝宝什么时候能站着 87
 宝宝不会站,扶不扶 88
怎么做,走得好 90
 宝宝走路有早有晚 90
 不要急着学走路 91
宝宝爱光脚,可不可以 93
 天气暖和,光脚走路好处多 93
 寒冷季节,选一双合适的鞋子 94
宝宝学走路 96
 过早、长期使用学步车会影响宝宝智力 96
 慢慢练习,不依赖学步车 97
刚刚会走路的宝宝拽着妈妈走 100
 初学走路,宝宝很胆小 100
 合理保护,让宝宝有走路的信心 102
宝宝到处钻到处爬 104
 空间方位知觉发展的敏感期 104
 对宝宝进行空间方位知觉训练 105

Chapter05
玩得对、玩得好,大脑发育快
爱玩的宝宝,大脑发育好 110
 玩能满足宝宝的成长需要 110
 如何让宝宝玩得更好 111
宝宝成了小野人 113
 户外玩耍有利于宝宝身心发展 113
 让宝宝爱上户外玩耍 114
你选对玩具了吗 116
 好玩具的标准:促进成长发育 116
 根据孩子的身心发育选择玩具 118
宝宝喜欢玩沙子 120
 沙土,是宝宝成长的乐园 120
 引导宝宝安全地玩沙土 121
电子玩具是最好的玩具吗 123
 电子玩具不是更益智 123
 给家长支招:防止孩子电子控 125
玩具越多越好吗 127
 玩具过多影响智力 127
 买玩具不是多多益善,要恰到好处 128
多游泳,智商高 130
 婴幼儿游泳促进成长发育 130
 宝宝游泳,父母要做好安全保障 131
能玩滑梯吗 133
 玩滑梯促进大脑发育 133
 小宝宝玩滑梯,安全第一 134

Chapter06
重视感知觉能力,促进早期智力发育
宝宝一出生就能看到吗 138
 在模糊中发展的视力 138
 及早进行视力开发 139
较早的智力能力:听觉 141
 几乎生来就有的听觉能力 141
 日常生活中的听觉能力开发 142
宝宝吃,不是因为饿 145
 口的敏感期:吃、啃、咬 145
 满足孩子口的欲望 146
深度解析宝宝的抓、抢、打 148
 认识手的敏感期 148
 发展孩子的手部功能 150
宝宝用手拍打爸爸的脸 152
 暴力小宝不暴力 152
 宽容对待宝宝的打 153
宝宝主动再来一次 155
 宝宝的认知方式:重复 155
 支持宝宝重复练习,识别退行性重复 157
宝宝坐摇摇车,可能会有听力伤害 159
 宝宝的听觉系统很怕噪声 159
 怎样避免宝宝听力受伤害 161
细小东西是宝宝眼里的宝 163
 对细小物品感兴趣的敏感期 163
 支持宝宝关注细小事物 164
不停地扔掉手里的玩具 167
 宝宝扔东西:认识空间、发展手的力量 167
 带宝宝无损失地扔 168
宝宝在家翻箱倒柜,在外照样 170
 理解翻箱倒柜的孩子 170
 为宝宝创造良好的翻找环境 171
不知不觉,宝宝就学会了 173
 宝宝学东西特别快:模仿的敏感期 173
 教宝宝通过模仿来学习 174

Chapter07
正在发展的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能力
3岁前,宝宝的思维水平 178
 认识宝宝的思维水平 178
 锻炼宝宝的思维力 179
3岁前的宝宝,能记住什么 181
 3岁前宝宝的记忆力有四大特点 181
 根据记忆特点,锻炼宝宝的记忆力 183
宝宝记不住颜色,很担心 185
 宝宝对颜色的认识有个过程 185
 按科学的认知顺序来认识颜色 186
喜人的想象:小宝宝会骗人了(一) 188
 两三岁,想象力的启蒙期 188
 发展宝宝的想象力 189
喜人的想象:小宝宝会骗人了(二) 191
 小宝宝骗人的理由 191
 一边培养诚实,一边保护宝宝的想象力 192
宝宝为何玩一会儿就腻了 194
 了解宝宝的注意力特点 194
 训练宝宝的注意力 196
问不完的问题 198
 问问题,是宝宝在获取知识 198
 如何对待孩子问问题 199
3岁前,急着教宝宝识字好不好 201
 识字、学知识不等于开发智力 201
 开发智力要讲究方法 202

Chapter08
宝宝说话了!如何习得语言
贵人语迟,有道理吗 206
 怎么才算语迟 206
 导致宝宝说话晚的因素 207
小宝宝噘着小嘴开心地喔喔喔 209
 1岁前宝宝处于语言发展的前言语时期 209
 这个阶段言语互动重点:互动和关注 210
别跟宝宝说饭饭觉觉 213
 宝宝进入语言发展的单词句阶段 213
 妈妈与宝宝言语互动关键点:词语 214
宝宝妙语连珠,满嘴潮词 217
 1.5~2.5岁,宝宝进入语言发展的多词句阶段 217
 妈妈与宝宝言语互动的关键点:句子 218
宝宝学说话,有一些特别的现象 221
 0~3岁,宝宝语言发展的特点 221
 提供适宜宝宝学语言的人文环境 222
多玩一些语言游戏 225
 语言游戏能促进宝宝的听说能力 225
 3岁前,玩哪些语言游戏 226
內容試閱
一出生就正确教养,宝宝大脑发育好
你可能想不到,宝宝的智力发育与教养方式密切相关。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宝宝一出生,就开始给予他充分的母爱、巧妙的刺激和正确的饮食,大脑发育就会特别好!


妈妈们自信起来:你的宝宝可以更聪明
有位妈妈说:我的宝宝反应可快了!别看只有1岁,跟出生时完全变了样!脑袋大了,个子高了,身体灵活了。我说什么宝宝都能听懂,太神奇了!比如,我说妈妈去沏奶,宝宝等着!宝宝立马咧开小嘴笑了!尿了,宝宝就会指着自己的小屁屁对我嗯嗯嗯!我常常想,宝宝还能更聪明一些吗?如果能,怎么做呢?

科研证实:婴儿大脑具有可塑性
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掌管着一切思维活动!人脑不是一出生就具有了各种功能,是随着成长不断发展出来的。
美国科学家利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对宝宝大脑进行扫描观察,发现孩子在出生之后,由于视、听、触觉接受大量的信号刺激,脑神经细胞之间建立联系的速度非常快,产生大量的神经元和突触,接受人类可能经历到的任何种类的感觉和动作刺激,促使大脑再发育。
研究表明:3岁以后,大脑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已经基本定型,脑结构牢固成形。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大脑的发育过程已经完全停止,但就如同计算机一样,硬盘已经格式化完毕,就等待编程了。
人脑遵循用进废退的经济型原则,最经常被刺激的神经元和突触被保存并发挥功能,不经常受到刺激的神经元和突触被修剪,成为神经元里的后备军。神经元连接越丰富,大脑的反应速度就越快。
在心理学发展史上有一项很著名的研究,实验过程严谨而科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婴儿早期大脑开发的范式。
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些社会学家制订了Abecedarian计划,开始研究人们的行为差异问题,认为早期的教育是关键。Joe
Sparling等收集到了111个来自贫困家庭或者未成年人意外得子的新生儿进行训练。这些孩子会定期进行智力测试,并把测试结果和那些没有进行过训练的同龄孩子相比。
在他们3个月大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发现任何区别。9个月和12个月的时候也没有。但是在15个月大的时候,这些孩子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开始有差异,Ramey教授说,这些训练过的孩子开始学得更快,说话更加流利,也有着更高的智力测试结果。2岁的时候,差距开始变得显著。5岁的时候,他们一起进入不同的学校接受教育,定期的测试也一直进行着。令人惊讶的事情这才出现,尽管受训和没受训的孩子都接受着相同的教育,但受过训练的孩子始终保持着学习上的优势,他们保持着高的智力测试成绩和优秀的学习成绩,并且都找到了更好的工作。
要知道,这些孩子如果不是被选来研究,也许永远都没有机会在适学年龄得到教育,更不会得到及时和周到的教育培训。Abecedarian计划显示,按照婴儿的兴趣和需要给予适当的训练,确实对人的一生有着持久和长期的影响。
多多刺激,促进大脑快发育
3岁前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给予适当的刺激会促进神经元不断分化形成新的突触连接,增强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密度和厚度!
学习经验在脑中以突触连接的形式保存,当个体习得知识、经验时,脑中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会增加,表现为形成新突触,修正已有突触的连接等。
1.多提供模仿对象
宝宝出生几天后,睡醒了,会到处看,如果你向他张嘴、伸出舌头,他看一会儿,也会试着伸出舌头。稍大一些后,伸胳膊、转头、拿捏、皱眉,宝宝都能不经意地做出来。模仿是婴儿天生的学习能力。跨文化比较研究表明,婴儿的模仿学习能力具有普遍性。
婴儿擅长模仿,通过模仿学习人生经验,发展智力。妈妈给他呈现更多的场景、人像、图画、活动的物体,宝宝通过观察,学习和表现出来,能促进大脑发育。
2.条件反射学习方式
条件反射是婴儿最基本的学习方式。研究表明,婴儿出生后数天就能建立起条件反射。最早的条件反射是新生儿对母亲抱起喂奶的姿势做出食物性条件反射,将喂奶姿势变成乳汁即将到口的信号。
婴儿三四个月的时候,用手触及他的脸部,会有转头的动作;用笔样物品轻触婴儿手,他会出现抓握动作;按动手电筒开关在宝宝面前一明一暗,他会眨眼。宝宝再大一些后,扶着他站起,身体稍稍向前用力,他会做踏步的动作;轻刺宝宝的小脚或者四肢部位,宝宝会有退缩动作出现,疼了还会哭。
皮肤是人体接受外界刺激的最大感觉器官,是神经系统的外在感受器。早期抚触就是在婴儿脑发育的关键期给脑细胞和神经系统以适宜的刺激,促进婴儿神经系统发育。爱抚宝宝随时都可以进行,和宝宝玩耍、陪宝宝入睡、为宝宝洗澡、给宝宝穿衣服时,都可以进行。
3.偏好新颖刺激的学习形式
将某一刺激不断地重复呈现出来,宝宝的反应强度会越来越弱,直至不再注意。这时再呈现一个不同于前者的新刺激,反应强度便马上提高起来。宝宝就是这么注重并偏爱新奇事物。
带给宝宝新鲜的感觉,并不难。不断给宝宝更新玩具,带宝宝去不同的地方玩耍,给宝宝穿不同款式的衣服,家居环境适当变换一下,都能让宝宝接受到不同的刺激。
妈妈们确实很累,要照顾宝宝,要工作,老人身体不好的话,要承担的家庭负担更要重一些。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
和宝宝说话,给宝宝唱歌,让宝宝听音乐、听广播等,宝宝的感觉通道受到声音刺激,也能促进大脑发育。声音刺激可以伴随其他的事情一起做,如哄宝宝入睡时可以聊天、唱歌、听音乐,也可以在陪宝宝玩耍时放一些音乐。

妈妈必须懂得的一个词语:DHA
母乳喂养时代,妈妈们倾向于母乳。没有母乳的母亲,有的甚至为此沮丧,觉得自己无能耽误了宝宝成长,甚至害怕宝宝未来的成长。母乳何以能让宝宝更聪明呢?关键点在哪里?

DHA与聪明有关
母乳富含DHA,这是母乳对宝宝成长的贴心关爱!
做妈妈以后,妈妈们有必要了解一个词语:DHA。DHA,俗称脑黄金,是一种对人体非常重要的不饱和脂肪酸。
DHA是神经系统细胞生长及维持的一种主要成分,是大脑和视网膜的重要构成成分,在人体大脑皮层中含量高达20%,在视网膜中所占比例最大,约占50%。因此,DHA对胎婴儿智力和视力发育至关重要。
宝宝出生后,大脑对DHA的需求量仍然很高。人体DHA含量不足,就会干扰正常的眼脑发育,甚至会出现发育迟缓、智力下降的现象。
那么,是不是宝宝摄入DHA越多就越聪明呢?
科学研究表明,婴幼儿补充DHA应将重点放在有效的剂量上,而不是盲目追求数量。过量添加DHA,会让宝宝消化系统压力重重,难以吸收,甚至会降低宝宝的免疫能力。
妈妈如何巧妙补充DHA
宝宝聪明成长离不开DHA,那这种物质从哪里来呢?是否只有通过服用DHA制剂才能获得呢?
1.选择母乳喂养
母乳里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包括DHA,这是大脑神经连接形成所需的基本物质。有研究显示,体内含有较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宝宝的智商高于那些体内仅含有较少不饱和脂肪酸的宝宝。
2.选对含有DHA的配方奶
配方奶的构成里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由于DHA的普及,一些奶粉厂商将DHA作为宣传噱头,会有夸大宣传、过分添加的情况。我国卫计委出台相关政策,对DHA含量做出明确限制。根据新版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征求意见稿)要求:调制乳粉和调制奶油粉(包括调味乳粉和调味奶油粉)(仅限儿童配方粉)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占总脂肪酸的百分比必须0.5%。
妈妈选购奶粉时,可以算一算DHA含量有多少:800克一罐,如果包装上列明每百克含有28克脂肪和90毫克DHA,用0.0928(DHA含量除以脂肪含量),结果为0.0032,即占比0.32%,小于0.5%,合格。
3.鱼类富含DHA,吃法要正确
海水鱼的DHA含量高,但其油脂含量也较高,有些孩子消化功能发育不全,容易引起腹泻。
淡水鱼油脂含量较少,精致蛋白含量较高,易于消化吸收。只不过,淡水鱼通常刺较细小,不好剔除干净,容易卡着宝宝,一般情况下,1岁以上的宝宝才适合吃。
带鱼:带鱼DHA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淡水鱼,富含卵磷脂,更具补脑功能。带鱼味道鲜美,小刺少,可减少鱼刺卡喉咙的风险。
黄花鱼:黄花鱼营养丰富,新鲜的鱼肉中富含蛋白质、钙、磷、铁、碘等物质,而且鱼肉组织柔软,更易于孩子消化吸收。黄花鱼肉呈蒜瓣状,没有碎刺,适合宝宝食用。
三文鱼:三文鱼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富含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D、维生素E以及钙、铁、锌、镁、磷等矿物质,肉质细嫩,非常适合宝宝食用。
宝宝食用鱼类,最好采用蒸、煮、炖等烹饪方法,不宜油炸、炭烤。将鱼肉做成鱼丸,做法简单,吃起来安全,很适合宝宝。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只给宝宝喝鱼汤不给其吃鱼肉,其实大部分的营养都在鱼肉中,正确的吃法是既吃肉又喝汤。
4.常吃核桃
核桃仁含40%~50%的不饱和脂肪酸。宝宝常吃核桃仁能促进大脑发育。核桃容易购买,吃的时候把核桃敲碎,放在粥里或者菜里煮即可。

含有让宝宝变笨元素的食物
有位妈妈说:我家宝宝3岁,总是不爱吃饭,喝奶也少。每天吵着吃零食,奶奶宠爱孙子,只要想吃,就去买!虾条、饼干、蛋糕、豆腐干,每天都要吃一些,怎么办呢?

大脑发育怕什么
3岁前是宝宝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如果摄入有害大脑的物质,不但影响大脑发育,还会伤害大脑。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铅
膨化食品含铅较多,对宝宝(特别是3岁以下的孩子)伤害很大。铅中毒是一个慢性发展的过程,初期可能没什么症状,但随着铅在体内逐渐积累,慢慢会危害到宝宝体格生长及智力发育,因此被称为隐形杀手。
宝宝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于铅的吸收量是成人的数倍,而对铅的排泄功能比较弱,这就更容易蓄积体内。当有害重金属累积到一定量的时候,会慢慢潜伏于血液和骨骼中,对人体的神经、消化、造血等系统造成损害,尤其会导致认知障碍和思维能力下降。
2.铝
铝元素摄入过多主要会损害大脑功能。比如:会干扰人的思维、意识与记忆功能,引起神经系统病变,造成记忆减退、视觉与运动协调失灵、脑损伤、智力下降,严重者可能痴呆。
3.色素
很多小食品中含有人工色素。人工合成色素自身或其代谢产物具有毒性,摄入过量合成色素还可引起过敏症,如哮喘、喉头水肿、鼻炎、荨麻疹、皮肤瘙痒以及神经性头痛等。某些人工合成的色素作用到人的神经,会影响神经冲动的传导。
4.过多盐
常吃过咸食物会损伤动脉血管,影响脑组织的血液供应,使脑细胞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状态下,会造成记忆力下降、大脑过早老化。
5.过多过氧脂质
过氧脂质会在体内积聚,使某些代谢酶系统遭受损伤,促使大脑早衰或痴呆。
仔细点,认清哪些食物含有变笨元素
妈妈是那么期待宝宝聪明、灵活,了解了哪些食物含有变笨元素,就会小心。
1.过咸的食物
人体对食盐的生理需要极低,成人每天7克以下、儿童每天4克以下就足够了。养成清淡饮食的习惯,是避免食入过量咸味的根本。少吃外边购买的咸味成品和外卖!
2.含铅的食物
铅能取代其他矿物质在神经系统中的活动地位,是脑细胞的一大杀手。含铅食物主要是爆米花、松花蛋等。传统的铁罐头及玻璃瓶罐头的密封盖中,也含有一定数量的铅,要少吃。
需要注意的是,无铅松花蛋的铅含量并不等于零,只是低于相应的国家标准,同样不宜大量食用。
3.含铝的食物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人体每天铝的摄入量不应超过60毫克,油条中的明矾是含铝的无机物,如果一天吃50克~100克油条,便会超过这个量。
一些膨化食品中也含有铝,这类食品往往要加入膨松剂之类的添加剂,有的膨松剂(如明矾和碳酸氢钠)就含有较多的铅或铝等重金属。
4.含糖精、味精较多的食物
糖精摄入过多会损害大脑细胞组织。味精少量食用是安全的,但周岁以内的婴儿和妊娠后期的孕妇最好别吃。
稍大的宝宝也要少吃味精。味精会导致宝宝缺锌,而锌是大脑发育最关键的微量元素之一。
各种膨化食品、鱼干、泡面、香肠等,味精味都很浓。
5.色彩鲜艳、人工色素类零食
购买颜色鲜艳的食品或饮料时要慎重,不要选择颜色太过亮丽的加工食品,还要养成阅读食品配料表的习惯,看看成分说明里是否添加了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等合成色素。
6.少吃煎炸、烟熏食物
鱼、肉中的脂肪在200℃以上的油温中煎炸或长时间暴晒后,含有较多过氧脂质,在体内积聚,会使某些代谢酶系统遭受损伤,促使大脑早衰或痴呆。比较常见的食物有:熏鱼、烧鸭、烧鹅等。

宝宝缺少安全感会拖累大脑发育
有位妈妈说:宝宝出生3个月后,我离开了家外出工作。为了实现家庭梦想,需要在外工作2年。为了早日回家,真是拼了啊!除夕夜都在加班!两年后,腰包鼓鼓、满心期待地回来了!家人自然开心,可是,没多久,我就发现宝宝不如别人家的活泼、开朗,个子也矮,见到生人神情紧张,还咬手指,喜欢黏着爷爷奶奶,几乎没有朋友!
妈妈怀疑,这个孩子是不是缺少安全感呢?

安全感影响宝宝一生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自幼充分享受母爱的孩子一生充满自信。母爱能带给孩子什么?
1.影响生长发育
宝宝出生以后,能听到各种声音,视力也一天比一天好。但是,他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还是靠着身体的感受。如果他没有感受到不适,总是感受到妈妈的体温、声音和爱抚,那么他的感觉就是美好的。这样,他的安全感就逐步建立起来,他就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可以信赖的、自己是被这个世界所喜欢的,容易接纳周围环境。于是,他就会无忧无虑地生长。
相反,孩子不快乐,长期焦虑、抑郁,脑垂体的功能就会受到抑制,生长激素分泌量会减少,进而影响生长发育。
有关统计表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西班牙、朝鲜、越南等国失去双亲的孤儿,平均身高要比同龄儿童矮几厘米。科学家们为此做过试验,他们将一批精神受到压抑的孩子安置到和睦欢乐的环境中,让他们受到模拟亲人的爱抚和家庭的温暖,3个月后约有95%的孩子发育情况发生了变化,生长停滞现象得以消除,身高得到明显的增长,基本上接近同龄儿童身高增长的水平。
2.影响非智力因素
福利院的孩子进入社会,往往缺乏自信和安全感,因为自小缺乏父母的拥抱,身心健康比起普通孩子有明显差距。其实,安全感缺乏的孩子,更大的危险是不具备健全的人格。他缺少自信、容易自卑,对周围的世界缺乏信任,充满了怀疑,为了自我保护,常常会撒谎或者孤立自己,长大后很难走入亲密关系中。
如果婴儿不信任父母能给予恰当的照顾,基本信任没有得到培养,内心会产生非常复杂的防御。
3.影响大脑发育
2岁前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一般情况下,2岁时应该达到成人脑重的75%才算正常发育,这个脑重相当于刚出生时的3倍。脑发育的过程表现为神经元连接的增加。当个体习得新的知识、经验时,大脑中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增加,表现为新突触的形成或已有突触数量、形态发生改变。
婴儿的学习是指在环境中通过感知觉获得经验,由经验引起行为的变化。当宝宝感受到外界环境是友善的、可以信任的时候,就会更多地与外界发生互动,获得较多的认知经验,促进大脑发育。
怎么养育,才能很好地建立起安全感呢
婴儿能否建立起安全感决定了他一生的发展。1岁以前是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期,可以持续到3岁前。宝宝出生以后,怎么养育才能很好地建立起安全感呢?
1.及时满足宝宝的生理需要
宝宝饿了、尿了、拉了、躺的姿势不舒服了就会以肢体语言或者哼哼唧唧的婴语向妈妈抗议,这时,有多么重要的事情都要放下,宝宝才是第一位的。
有的妈妈因为忙于自己的事情或者想锻炼宝宝的忍耐力而不即刻满足,会影响宝宝建立对妈妈的信任感和亲密感,宝宝的安全感就降低了。
2.一醒来就见到妈妈
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几个月的婴儿,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宝宝睡着睡着就会睁开眼扫描一下,看到妈妈在身边,眼睛闭上,接着睡!妈妈不在,就会大哭。
赶上妈妈出门,到了晚上还不回来,一些宝宝会等妈妈,多困都不睡。
宝宝睡觉需要妈妈陪伴。妈妈要理解,不要宝宝一睡觉就离开房间去做别的事情,或者去外边疯玩,很晚都不回家。要记住,你的宝宝在惦记着你。
3.不要对宝宝发脾气
有的妈妈脾气不好,宝宝尿了床、搞坏了家里的物品,就大喊大叫,甚至动手打宝宝屁股。
一定不要这么做!对这一年龄段的宝宝来讲,惩罚毫无效果。宝宝被不良情绪包裹,会变得害羞、退缩、焦虑,心理产生阴影,害怕妈妈,担心妈妈不爱他。
4.多和宝宝亲密接触
即使慢慢长大的小宝宝,对妈妈也是相当依恋的。这个时候,他渴望与妈妈亲密接触来巩固内心的安全感。可是有些妈妈想不到这一点,把宝宝扔给爷爷奶奶或者保姆后就过自己的日子去了,很少给宝宝以拥抱、抚触,或者和宝宝一起游戏、玩耍。这样的话,即使在1岁前宝宝对妈妈有了一定的信任感,宝宝的安全感也不是很强。
5.不要只有一个主要抚养人
理想状态下,宝宝的日常照料者,由至少两名有学识、有爱心的成人抚养。这样,妈妈即使有事情离开,宝宝也能开心地和另一个可以依赖、信任的人待在一起,情感时时刻刻都处于安全之中,就不会焦虑、恐惧。

最好的关注:和宝宝一起玩
有位妈妈说:我儿子洋洋太好动了,只要醒着就不消停。玩就玩,我支持!给他买了一大堆玩具,汽车、坦克、摇铃、积木、厨房用具等,满屋子都是玩具。这位妈妈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让宝宝把注意力放在玩具上,别总缠着她。可是,妈妈如果不在身边,宝宝就不会好好玩。

一起玩,让宝宝更好地成长
爱与关注、支持与鼓励,能促进宝宝的身心发育,是使他们成长为成功的、适应力强的成人的基石。父母需要一个情境关注孩子,才能向孩子表达爱、鼓励、支持,而玩就是最好的情境与方式。
父母的爱是孩子成长的心理营养,对于3岁前的宝宝来讲,爱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关注,和宝宝一起玩是最契合宝宝心意的关注方式之一。在玩的过程中,孩子和父母肌肤相亲、心神交汇、互相切磋,心里会感到很温暖,不孤寂。父母越是较多陪孩子玩,孩子越会觉得父母很爱他。
一些很少和宝宝做游戏的家长有一个特别冠冕堂皇的理由:自己很忙。其实,只要心里想着和孩子玩,就能找到机会。
有位爸爸也很忙,但是他总能找到机会和儿子玩。
吃饭的时候,儿子不好好吃。吃饭前,爸爸跟儿子约定:好好吃,吃饱有力气了咱们一起去小公园捡树叶。儿子最喜欢捡树叶了,听到爸爸这么说,吃得特别认真。
到了下班时间,儿子就会去楼下等爸爸。爸爸总会有游戏跟儿子玩。上楼的时候,爸爸牵着儿子的手问:我们从一楼走到六楼,刘奶奶住一楼,我们的路程是刘奶奶的几倍?6倍。已经算了几次了,儿子能快速回答出来。
有的时候,爸爸会和儿子背诵诗歌,有的时候会比赛爬楼梯,还有的时候会玩角色互换的游戏。
爸爸觉得,和儿子一起玩,不但能提高儿子的学习能力,还能拉近与孩子的心灵距离。
在游戏中,和孩子一起跑跑跳跳,走走路,能增强孩子的体质;和孩子交流一些问题,能增长孩子的知识,促进思维;和孩子一起动手操作,能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
如何和宝宝玩
宝宝渴望和父母一起玩,对重视教养的父母来讲,赶快和孩子一起玩吧!
1.固定时间陪玩
随着宝宝不断长大,他的作息时间越来越有规律,父母最好选择宝宝最寂寞的时间来陪宝宝玩。
宝宝一天的时间段,主要包括早晨醒来、午睡前、下午午睡以后、晚上睡前,具体时间不同宝宝会不一样,这几个时间段宝宝玩耍,可能会需要妈妈陪一会儿。
不过,宝宝自己玩起来,玩性很高,妈妈也可以离开一会儿,毕竟宝宝也需要独立思考的时间。宝宝寂寞的时候,会喊妈妈,快速来到宝宝身边就好了。
2.尊重宝宝的玩法
把玩具塞进沙发空里、摆完积木又推倒,然后哈哈大笑。一双鞋,脱了穿穿了脱。奶瓶冲下,看奶一滴滴落在床单上。
这些在大人眼里,也许很可笑,宝宝却认为这是很有趣的玩法。不要在宝宝玩得起兴的时候打断。宝宝玩够了,父母可以告诉他:奶里有油,滴在床单上,洗起来很累。奶是用来喝的,倒掉很浪费,以后不能这么玩。
积木堆好后,妈妈给宝宝拍个照片,告诉宝宝:堆了这么高,有本事,留个纪念。
弗洛伊德曾指出:一个在玩纱线筒的孩子,将筒管抛出去又捡回来,这一举动虽离纯粹的锻炼、机灵的活动还差得很远,但有助于启发孩子身上各种情感的变化。当筒管消失时,孩子会产生沮丧的心情;当筒管失而复得,随之而起的则是欢乐的心情。在孩子的眼里,这一举动还具有某种象征意义:他从筒管的失而复得联想到人或事,当妈妈走时,他不再表现出恐慌了,因为妈妈还会回来,就像那个筒管一样。游戏使孩子从完全顺从现实逐渐发展成为能预料并应付意外情况的出现。
3.不要让宝宝带着压力玩
如果玩具适合宝宝的年龄,宝宝操作起来却很笨拙或者不会操作,不要着急,过一会儿,宝宝就会玩了。
走过去教宝宝怎么玩,反倒带给宝宝压力,减少宝宝的玩兴。玩玩具是一个没有压力的练习过程,不存在玩好玩不好。不过,宝宝向妈妈求助,或者气馁了,妈妈要及时提供帮助。
4.一次不要给宝宝太多玩具
一次给宝宝提供的玩具要适量。摆出一堆玩具,堆在眼前,宝宝可能会无所适从。这个玩一下,那个玩一下,不专心,很乏味,缺乏思考。建议一次给宝宝的玩具最好不要超过3个。
来,妈妈和你一起玩!宝宝这个玩一下、那个玩一下的时候,妈妈拿起一个玩具,和宝宝一起玩,宝宝的兴致就会立刻高涨。
5.动静交替,注意休息
宝宝的玩具大多数都偏向静态操作,妈妈在安排游戏时,可以动态和静态交替。比如:30分钟静态,30分钟动态,让宝宝的身体得到全面的锻炼。另外,专心玩玩具也是件消耗脑力和体力的活动,妈妈在陪玩时要安排中场休息的时间,半小时休息一次,以免宝宝太疲劳。
6.爸爸当玩具,宝宝更开心
骑摇马、滑滑梯、荡秋千,这可是宝宝在公园、游乐园里最喜欢玩的游戏啦。但是,对于1岁以下的小宝宝来说,这些游乐设施看起来总觉得不那么牢靠。就让身强力壮的爸爸来充当宝宝的大玩具吧,相信宝宝一定会玩得不亦乐乎的。

缺少母爱,宝宝不聪明
宝宝从小缺少母爱会怎么样?有人叹息:没妈的孩子最可怜!有人会说:小的时候,容易表情落寞,反应迟钝,怕见人。长大了,容易脾气古怪,不能很好地与人相处。还有人会说:没人管着,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没错!从小缺少母爱或者母爱不适当,会影响宝宝心理健康。还有一点容易忽略,就是母爱和宝宝的大脑发育紧密相连。

满满的母爱让大脑快速发育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大脑的快速发育有赖于早期的认知,也有赖于情感的表达、控制及社交技能的培养。一个生活在良好家庭氛围中充分享受了父母爱的宝宝,情绪情感以快乐、开心为主,身心愉悦,大脑发育好。
在宝宝成长过程中,身心每一领域的发展都会影响其他领域,一个没有受到很好照料、鼓励的孩子,性格无论内向还是孤僻,都会影响到大脑发育。
孩子幼时的生活经历将会极大地影响大脑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在一个充满忧虑和紧张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而且很容易被自身的感情压垮。相反,那些生活在充满爱心的环境里的孩子则会与环境频繁地进行交流,进而促进额叶前部的循环,大脑发育好,处理问题能力强。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儿童神经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发现:母亲是否有爱心,决定了孩子大脑的体积大小。母爱主要影响孩子大脑的两块区域:海马体和杏仁体。
海马体位于脑颞叶,主要负责学习和记忆,日常生活中的短期记忆都储存在海马体中。海马体是人体大脑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边缘系统的一个分支,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人的信息整合能力以及近期和长期的记忆,同时也负责空间导航,即方向感和空间想象能力。
当人处在紧张的环境中时,大脑自动向神经系统发出信号,身体就会产生有助于缓解压力的物质。而海马体正是大脑中负责压力反应的中枢装置。海马体体积越大,人体的抗压能力和记忆力就越强。
海马体的生长与妈妈对孩子的关心呈正比:妈妈在孩子2岁前投入的关爱越多,孩子的海马体生长越健康;反之,幼儿时期遭到母亲忽视或打骂的孩子,其海马体的生长缓慢,体型偏小。
一生下来,就好好爱宝宝
1.生宝宝前,做好准备
妈妈面对婚后新生活,需要一个适应期,要协调好各方面关系。而孕期妈妈心理波动较大,这些因素会导致妈妈压力大、情绪不好。宝宝出生前妈妈如果没有及时调整好,宝宝出生后妈妈压力会更大,容易影响宝宝的情绪。
2.别让宝宝为夫妻关系买单
有的夫妻不懂得处理彼此关系,相处不好,经常吵架,面临感情破裂的时候,就想到生宝宝来维系家庭。这么做,只是暂时缓解了夫妻关系,仍然没有习得如何相处。不懂夫妻相处之道,夫妻关系紧张,孩子感受到的并不是恩爱的父母关系,夹在中间会很难受。
夫妻吵架后闹离婚,这样的态势,会让孩子内心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容易担心、焦虑、害怕,难以无忧无虑地成长。

自由玩耍,大脑发育好
杲杲2岁半,个子大,身体也结实,虎头虎脑,谁见了都喜欢。每次从家里出来,杲杲都十分干净利落,跟明星宝宝一样。可刚玩了一上午,就一身泥土。因为他一出去就到处爬、到处钻,俨然一个小野人。杲杲妈妈说:不怕,玩得高兴就好,回家就洗呗,孩子不动才有问题呢!

动作发展促进心理发展
在生命早期,大脑的发育并不单纯是成熟程序的展开,而是生物因素与早期经验结合的产物。刚出生的宝宝只有一些感觉器官处于一种良好的工作状态嘴能吃奶,耳朵能听到声音,两只小手能抓握。慢慢地,宝宝的身体能活动了,不断地抬腿、抬头、翻身、爬行、行走。这个时候,那个乖乖躺着的小宝就成了小猴子到处窜。
3岁前宝宝很好动,他似乎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兴趣,瞪大眼睛看,用手摸,拿在手里把玩,放进嘴里啃,到处钻,到处跳,什么都好奇。这既是孩子认识世界的过程,也是发展自我的过程,是成长需要。越是与这个世界充分接触的宝宝,大脑获得的经验越多,神经元突触发生的连接越多,髓鞘化越好,大脑思维能力就越强。
婴儿动作的发展分行走动作(大动作)和手的动作(又称为精细动作)两个方面的内容。不管哪一个,都能促进宝宝智力发育和心理成熟。
宝宝伸手去抓一个物体,必须能看到这一物体,把手朝这一方向移动并抓握。如果物体会移动,宝宝就会加快速度爬过去,快速摁住这一动作包含了视觉、意图、眼与手的配合以及小肌肉的控制等复杂因素的组合。
宝宝身体的灵活性逐步增加,空间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会走以后,就会攀高、钻空,独立性不断增强,征服环境的勇气更足,对事物的认识也更加立体化。
给宝宝自由空间:让宝宝的动作恰到好处发展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人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他们没有认识到,儿童拥有一种积极的精神生活,尽管儿童当时并没有表现出来,而且他也必须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秘密地完善这种精神生活。既然儿童是个谜,需要时间秘密地完善他自己,空间对他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1.尊重孩子热衷某个动作的意愿
宝宝每个年龄段热衷的动作,都是心理发展需要,帮助宝宝探索事物、理解因果关系,还为下一个动作的发展做基础。
宝宝手里拿到一个物体,不管是玩具还是尺子,或者塑料杯子,他都会不停地扔掉。妈妈捡起来,递给他,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扔出去。这个过程,锻炼了宝宝的身体肌肉,认识了空间距离,理解了杯子扔下去就会碎的因果关系,过一段时间,就不扔杯子了。
宝宝热衷于一个动作后,就会迷恋下一个动作,以此发展,直到肢体变得灵巧、操作能力强。
2.给予与生理成熟相匹配的训练
为了发展早期的儿童运动,鼓励和实施有计划的动作训练能够促进宝宝的生理成熟和心理发展。但动作训练对儿童动作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是无条件的,动作发展的训练只能与生理上的成熟相匹配才有利。否则,不但不能促进孩子的发展,还会引发挫败感。
举个例子,1岁的时候,有的宝宝能走路了,而有的宝宝还不能顺利爬行,一点走的意愿都没有。这个时候,如果妈妈着急让宝宝走路,扶着走,宝宝的平衡能力差,没有掌握住平衡技巧,就会较多摔跤。品尝了较多的挫败感后,心里有阴影,等到了真的能走了的时候也不敢撒手。

饭桌上,你给宝宝玩的机会了吗
工作了一天,妈妈很累,真想早点休息啊!想到儿子的晚餐,不得不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厨房。洗洗洗!切切切!炒炒炒!一盘西红柿炒鸡蛋、一碗虾仁蛋羹出锅了。
妈妈哄着宝宝吃,宝宝却不买账,一勺一勺把蛋羹舀到碗里,再从碗里舀到水杯里。蛋羹在水里氤氲开来,宝宝看着有趣,举起杯子晃来晃去。创意又来了,加一勺西红柿鸡蛋放在进去,这回才是鸡蛋汤。
妈妈生气了:吃不吃?不吃收拾了!宝宝依然笑嘻嘻地玩耍,根本不在乎。妈妈端起盘子放进了冰箱里,嘴里嚷嚷着:明天不给你做了,有这功夫,我还不如休息会儿呢!

玩食物促进宝宝大脑发育
宝宝坐到餐桌前,一会儿就吃下大半碗,这该是每位妈妈的梦想吧。多吃饭,有利于身体发育,不吃,抓着玩,把餐桌弄得乱糟糟的,这会让大部分妈妈都十分不开心。
不过,小宝宝玩食物,对身体发育也有好处。
品尝、吞吐、抓握食物、使用餐具、运送食物、拍打食物等,都是很好的生命体验,是在认识食物、学习使用餐具,促进了宝宝的大脑发育。
有研究发现,幼儿最早能学会的14种流质食物名词里,除了雨水和水之外,剩下的十几个,都与吃有密切关系。比如,牛奶、咖啡、布丁以及苹果酱等。宝宝在吃、掰开、到处扔、拒绝的过程中,记住了食物以及它们的特性。
别可惜食物,让宝宝玩起来吧
玩食物对宝宝来讲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即使两手沾满食物,抓握起来很费劲,他也满面笑容。
1.不要阻止宝宝
一边吃一边玩,没修养!父母担心宝宝养成这样的坏习惯,成为没有修养的坏孩子。不要担心,没有谁见到过读了小学的孩子还在餐桌上玩食物。对食物的好奇心满足后,他就不玩了。
即使父母不喜欢宝宝的吃相,也不要去粗暴地阻止。嗨,臭小子,还吃不吃?浪费食物啊!这样的说法,会打击宝宝对食物的兴趣,妨碍了宝宝的探索欲望。
2.别担心宝宝会饿到
玩会耽误宝宝吃,吃不饱,宝宝会饿!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要在吃和玩之间做个选择,妈妈们一定毫不犹豫地高喊:吃!舍弃让大脑更聪明的机会,心里未免不舍。
餐桌放好,食物摆上来,抓紧时间喂宝宝,吃几口算几口,等他双手忙活起来,就由他玩。一边玩,一边喂,宝宝愿意的话,也能吃几口。
宝宝用手或者用餐具玩的时候,也能吃进几口。三方面算在一起,宝宝也能吃饱了。
3.支持宝宝玩
我曾经亲眼见到一位妈妈,拿了一个西红柿,放到宝宝的小钢碗里,对宝宝说:玩吧!妈妈说:抓抓捏捏,手指动,大脑发育好。他玩着,我喂着,一会儿就吃饱了。玩够了,就不上餐桌了,也不影响大家。
当然,宝宝玩食物的时候,会把食物涂抹在自己脸上、手上、腿上、衣服上,如果是夏天,更是身体的每个部位都被涂抹上饭粒。如果饭菜里有油,麻烦就更大了。吃饭前,在宝宝周围的地面铺上报纸,围上容易清洗的围兜,吃饭的时候,不让他接触油腻食物,这样,局面就好控制一些。

宝宝到处看不够
妈妈带宝宝出来玩,正巧,垃圾车收垃圾!宝宝见了,颠颠地就跑了过去!站到边上,看后斗抓起垃圾箱倒出垃圾又放下,目不转睛地看着,嘴里喊着,哇哇哇!车往前走,他也跟着走,直到车开出小区。
遛狗的爷爷出来了,宝宝看到后,小跑过去!看到卖豆腐的奶奶,站住,不走了,睁大眼睛看奶奶拿刀切豆腐!
妈妈说:这孩子出来一次,怎么也得两个小时才能回去!看什么都新鲜!

多观察促进大脑发育
大脑所获得的信息,有80%~90%是通过视觉、听觉输入大脑的。观察力是智力结构的重要方面,它是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的基础。如果观察力不强,孩子在学习上就会很被动。
关于观察力的重要性,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在中人之上。
观察力强的孩子能够较快发现问题,产生要去了解的好奇和解决问题的欲望,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更具备战胜难题的信心,成为强兵高分高能者的概率更大。
很多时候,视觉观察是和听觉、触觉等协作行动。宝宝看的时候,会摸、尝,较大的宝宝会用脚踢,较多的动作和活动增强了宝宝对事物的认识,不断积累经验后,更能促进大脑神经成熟。
带着宝宝多观察
3岁前宝宝好奇心重,喜欢到处走、到处看,这正契合了大脑发育关键期的特点。带宝宝多观察,就能让宝宝更聪明。
1.多出去走,少看电视
宝宝窝在家里,父母又不愿意陪宝宝玩,那宝宝很容易和电视做伴。看电视时间过长,会影响视力,视敏度变差。宝宝刚出生时对光线就会有反应,但眼睛发育并不完全,视觉结构、视神经尚未成熟。在外界刺激下,孩子才慢慢发育出各种视觉机能。到3岁时,视觉标准能达到0.6,视觉较为敏锐,眼手协调更灵活,立体视觉的建立已接近完成。这个年龄用眼过度,很容易近视。
电视带给孩子的是直观的影像刺激,孩子始终处于被动地去接受图像,免去了主动分析和加工所看到的东西的过程,弱化了大脑的思维过程,限制了孩子对词汇的想象和思考,扼杀了孩子创造力。
多带宝宝出去走走,感受大自然的美丽风景、身边人的生活、周围事物的形状有利开阔宝宝的视野和大脑发育。
2.多多肯定
宝宝观察事物,心性使然,如果我们给予肯定、提示,他会更来劲,看到的世界更丰富。
儿子,快看,小鸟飞起来了。这个瓶子是不是很特别,有什么呢?那么多小蚂蚁,忙忙碌碌,是要下雨了吗?宝宝看多了,就增加了注意的广度,顺着妈妈的线索,宝宝观察的时间会久一些,注意的深度会增加。
你在观察小蚂蚁是吗?还给小蚂蚁盖了一个房子,这么认真,不错啊!瞧瞧,我儿子为了哄小兔子开心,弄了这么多菜叶子,辛苦了!小兔子见了你,一定会笑得露出牙齿!
3.多做一些精细观察
相对于宝宝随意看,精细观察一般在问题引领中进行。看图片的时候,引导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问问宝宝,左边、右边、大的、小的、红色的、绿色的是什么。宝宝一部分一部分地观察,看到的景色更详细,更能锻炼观察力。
玩耍的时候,小蚂蚁、小虫子、小狗、小兔子、小乌龟、小白鼠等都是很好的观察对象。不要担心宝宝不合作,宝宝求知欲强,有妈妈的引导,会非常乐意。

Chapter02
大脑发育靠营养,会吃更聪明
大脑发育需要营养,营养跟得上,神经细胞才能正常新陈代谢。宝宝饥饿或者营养不良,体内皮质醇含量上升,大脑神经细胞易受损。


你给宝宝吃什么呢
有位妈妈说:我儿子吃东西一点都不香,我很发愁。当初吃了1个月的母乳后因为奶不好,我也工作忙,就基本上吃奶粉了。喝奶粉的时候常常剩下,现在2岁半,吃东西还不成顿。饭熟了,先闻闻味,如果不合胃口,一口不吃。有的时候一天就喝点奶粉,一点饭都不吃。瘦得很,真愁人啊!
有位妈妈说:我家宝宝7个月断奶后,就没再喝奶粉,只是喂养辅食。现在1岁半了,头发发黄,人偏瘦。这种情况属于营养不良吗?
有位妈妈给宝宝准备了各种各样的高档营养品,价格昂贵,宝宝每天食用。但宝宝身高和体重都比同龄孩子落后,看上去也没有同龄宝宝机灵。妈妈纳闷,宝宝吃得都是最好的营养品,怎么发育倒落后了呢?

儿童营养关系智力发育
大脑的生长和身体其他部位发育一样,离不开营养支持。营养跟不上,就不能满足机体新陈代谢需要。有资料表明,婴幼儿期营养不良可使脑细胞减少30%~40%,严重的可影响大脑的结构组成。
出生时婴儿吸收营养成分和氧气有50%是被大脑消耗的。早期营养不良,即使以后营养得到改善,智力的恢复和赶超也很困难。
有人对3岁前和3~5岁被美国中产阶级收养的韩国孤儿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在被收养前普遍营养不良,被收养后,营养状况有了很大改善。结果发现,营养状况较早得到改善,智商发育越好,3岁前被收养的孩子智商明显高于3岁后被收养的。
英国著名医学与健康刊物《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杂志》刊登了一篇学术研究报告,该报告从营养的角度指出,儿童如果吃太多含糖和脂肪的加工食品,后期可能发展为智力低下;而那些营养摄入合理的孩子,大脑会得到良好的发育。
《美国精神病学》杂志发表文章称,儿童在3岁出现营养不良迹象,缺乏大脑健康发育所需的蛋白质、铁、锌和某些B族维生素,长大后很有可能智商偏低。
营养不良会影响智力发展,严重营养不良会造成智力发育迟缓。3岁前,重视宝宝营养供给,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合理摄入,有利于智力发育。
宝宝饮食:做到合理,才能保证营养
宝宝出生后以母乳为主,随着宝宝不断长大,一般6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怎么添加?添加什么?就需要根据宝宝不同时期的发育情况和营养需求合理调整。否则,将不利于宝宝的成长。
据儿科专家提示,不满3岁的幼儿如果摄入过多的蛋白质、盐或糖也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1.6个月前,以母乳喂养为主
母乳喂养对宝宝的好处很多,母乳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和乳糖,钙、磷比例适宜,适合宝宝的消化和需要,不易引起过敏反应。吃母乳的宝宝很少发生腹泻和便秘。母乳中富含利于婴儿脑细胞发育的牛磺酸,有利于促进宝宝智力发育。
母乳中含有多种增加宝宝免疫抗病能力的物质,可使宝宝在第一年中减少患病,预防各类感染。特别是初乳,含有多种预防、抗病的抗体和免疫细胞,这是任何代乳品中所没有的。而且母乳可以随宝宝的生长发育调整热量,也会随气候的变化而调整脂肪量和水分含量。
母乳喂养应按需喂食,每天可以喂奶6~8次。如果婴儿体重不能达到标准体重,需要增加母乳次数。最少坚持完全纯母乳喂养6个月,从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的同时,应继续给予母乳喂养,最好能到2岁。
2.6个月~1岁:奶类为主,逐渐添加辅食
从6月龄开始到1岁仍然以奶类为主,在保证婴儿每天600毫升~800毫升母乳量的基础上,应按由少到多、由一种到多种、由稀到稠的原则循序渐进地添加辅食。
先添加谷物类食物,一天摄入量不超过110克;然后添加蔬菜和水果类,一天摄入量不超过50克;动物性食品主要包括鸡蛋1个,鱼类肉类一天摄入量不超过40克;油类最好是植物油,一天不超过10克。特别提醒的是,这个阶段的宝宝要多晒太阳,以补充母乳中含量较低的维生素D和维生素K。
不管妈妈多么想让食物变得鲜美,在调料的使用上都尽可能地少糖、无盐、不加调味品。辅食形态应从泥糊类过渡到半固体或固体食物。泥糊类食物主要包括蔬果汁、菜泥、稀饭、米汤等;软饭、蔬菜粥、软面条等属于半固体食物;固体食物则指的是馄饨、饺子、馒头、米饭等。
3.1~2岁:混合性食物为主,鱼、肉、蛋要保证
这个年龄段宝宝的食物以混合性食物为主,奶类摄入量350毫升以上。为了防止缺铁性贫血,饮食中要适当增加鱼、瘦肉、奶、蛋,要到100克。深海鱼类的脂肪有利于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可适当多吃。谷类和蔬菜的食入量也要增加,谷类食物不超过125克,新鲜绿色、红黄色蔬菜和水果各150克,植物油20克。
这个阶段的宝宝虽然能吃跟大人一样的食物了,但还是以蒸、煮、炖、煨等方式为佳,口味清淡不宜过咸,并尽可能不用味精、鸡精等调味品。
4.2~3岁:保证每天奶量,注意多吃蔬菜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咀嚼能力、消化吸收能力都有了较大提升,每日摄入牛奶量仍然不能低于350毫升,谷类、肉蛋类较2岁以前有所提升,特别是蔬菜类,新鲜绿色、红黄色蔬菜和水果都要超过150克,最好达到200克以保证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这个阶段的宝宝有了一定的独立自主性,往往会挑选自己喜欢的食物,为了防止宝宝发生偏食,家长要注意迎合宝宝的喜好,把食物做成宝宝喜欢的样子,以保证全面摄入营养。

母乳,宝宝吃多少呢
红红是一位新手妈妈,从怀孕那天起就立志做个好妈妈。宝宝降临后,红红百般呵护。宝宝母乳快两个月了,红红几乎每天都在担心宝宝吃不饱,怕饿着了影响发育。红红喂奶的时候,每次都想着让宝宝多吃一会儿,宝宝吐出了奶头,还要塞进去!偶尔赶上哪天奶不好,就会冲奶粉!夜晚,宝宝一哭,红红就抱起来喂奶,可每次又吃不了多少,搞得宝宝和自己都疲惫不堪。白天,宝宝玩腻了,就会抓妈妈的衣服,红红就觉得宝宝可能饿了,也会给宝宝喂奶或者冲奶粉!
红红觉得,只要宝宝吃,就比不吃好!但是,有一件事引起了奶奶的警觉,宝宝大便闻起来像臭鸡蛋一样。奶奶说,宝宝是不是吃太多了,消化不良啊?红红说,怎么会呢?宝宝吃得不多啊!

母乳有利于大脑发育,吃饱就好
当下,儿童专家提倡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宝宝成长发育所需要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基本物质。其中,含量丰富的氨基酸、牛黄氨基酸是大脑发育的重要物质,居其他食物含量之首。母乳中的胆碱可以促进脑发育,提高记忆能力,保证信息传递,调控细胞凋亡,促进脂肪和体内转甲基代谢,降低血清胆固醇。
儿科专家张思莱教授指出,母乳中含有多种可促进儿童大脑发育的活性物质,特别是一种叫作牛磺酸的特殊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不仅能增加脑细胞的数量,促进神经细胞的分化与成熟,还有助于神经节点的形成,吃母乳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和拥有健康体魄。
最新国际研究首次证实:母乳中营养素特定组合(DHA、胆碱、叶黄素)相互作用对6月龄婴儿的认知能力有积极影响。其中DHA、胆碱和叶黄素之间相互作用,影响与感觉、认知记忆、语言相关的多个脑区。
与配方奶粉相比,妈妈较为成熟的免疫系统可以产生抗体,通过乳汁传递给宝宝,能抵挡住细菌侵袭宝宝的身体。
母乳有利于大脑发育,那是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呢?当然不是!
宝宝一段时间体检发育良好,体重增加正常,也没有特别的哭闹现象,平时的哺乳量就是吃饱吃好了。
正常状态下,出生1天的宝宝每次吃奶15毫升~20毫升、3天每次吃奶约50毫升。这个阶段大约2小时喂一次。慢慢地,妈妈就可以找到宝宝吃奶的规律了,一般3个月大的宝宝吃奶后白天能安静3.5~4个小时,再吃下一次奶。夜晚,间隔的时间可以更长,宝宝没有饿醒,就不用把宝宝喊起来喂奶了。
一般来讲,宝宝饥饿时会用嘴去探索周围事物,寻觅可以吃的食物,稍大点就会直接往妈妈身上爬,掀妈妈衣服,找到奶头吸吮。没有得到及时满足,宝宝就会哭泣,一声比一声高。
宝宝吃完奶后精神饱满,愉快、安静,还露出欢快的表情,代表吃饱吃好了。
有的宝宝身体弱,吃着吃着就睡着了,这样吃不饱,就会导致恶性循环。吃奶时,妈妈可以跟宝宝说说话,逗逗宝宝,给宝宝个玩具拿着。
如果宝宝每次吃奶都超过20分钟,不愿意松开奶头,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一两个小时后,又饿了,那可能是奶水质量问题,也可能是宝宝没吃饱,导致容易饿。
因宝宝而宜,按需喂养
怎么确定宝宝是不是吃饱了?吃到一定程度不吃了,即使不多,长得很好,就可以放心了。喂养是一件灵活的事情,只需掌握按需喂养、定量定时喂养的原则,结合喂养时间、宝宝的便便就可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1.母乳喂养,通过时间掌控
母乳喂养,妈妈可以通过掌控时间来控制每次的喂奶量。正常婴儿哺乳时间是每侧乳房10分钟,两侧20分钟已足够了。10分钟,前4分钟几乎吃到了总奶量的80%~90%,后6分钟宝宝通过吸吮刺激催乳素释放,增加下一次的乳汁分泌量,同时也是满足宝宝口欲期的吸吮需求,有利于加深母婴感情。吃足20分钟,不强行拽出来。
宝宝的吸吮速度、月龄也决定了吸吮时间不同。新生儿期只吃母乳,喂奶次数可以多些;添加辅食后,次数少些,时间更有规律。
2.看便便,确定宝宝是否吃得好
大便的形状呈稀糊状,有时有点像鸡蛋汤,还有的偶尔有少许绿色便,则表示正常。
宝宝每天大便5~10次,含有较多未消化的奶块,一般无黏液。如果是混合或人工喂养,可在奶粉里多加一些水将奶配稀些,还可适当喂些含糖盐水,也可适当减少每次的喂奶量而增加喂奶次数,坚持两三天。如果还不改变,就要去看医生。
宝宝粪便量少、次数多,呈绿色黏液状。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喂养不足引起的,给宝宝多吃一些。
宝宝大便稀,有大量泡沫,带有明显酸味。未添加辅食前的婴儿出现黄色泡沫便,表明奶中糖量多了,应适当减少糖量,增加奶量。添加辅食的宝宝出现棕色泡沫便,则是食物中淀粉类过多所致,减少或停止食入米粉类辅食。
宝宝大便闻起来像臭鸡蛋一样,这表示宝宝蛋白质摄入过量,妈妈应减少宝宝蛋白质类食物的摄入。
宝宝大便呈淡黄色、液状、量多,像油一样发亮,在平面上可以滑动。这表示食物中脂肪过多,要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


各类拌饭:改善了食欲却拖累了成长
有位妈妈说:我家宝宝2岁,特别喜欢吃甜食,没有甜的就吃不下饭,如果在粥里拌上冰糖可以一次吃一碗,反之,含在嘴里没味道就给吐出来,再往嘴里送就紧闭双唇了。虽然知道小孩吃糖不好,但是为了让她吃进一些饭,也不得不给放入一些糖。吃点糖总比不吃饭好吧?

糖拌饭和汤拌饭,均影响生长发育
当下,宝宝吃得最多的就是糖拌饭和汤拌饭。这两类拌饭都不利于宝宝成长发育。
关于宝宝喜欢吃甜食这件事,是个世界性的问题。美国一项研究表示,宝宝喜吃甜食或许与他处在成长发育期有关。研究负责人、华盛顿大学苏珊科德韦尔说:他们长身体时会消耗大量卡路里,因而身体会做出喜吃甜食的反应。研究人员觉得吃甜食有其内在动力:身体能有效地把这些甜食转化为成长所需的能量。
由此看来,食入一定量的甜食有利于宝宝成长。但是,如果宝宝非甜食不吃,不加糖就不吃米饭、馒头、粥之类的主食,恐怕就不利于宝宝成长了。从医学的角度看,还是少吃为好。
1.甜食吃多了容易得儿童糖尿病
据统计,中国已成为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总数达9200万人,低龄化趋势严重。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收治年龄最小的一名糖尿病患者只有4岁。儿童也会得糖尿病,且发病率占全部糖尿病人数的5%。据国内资料的不完全统计:儿童糖尿病的发病率为510万。
要想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无病防病,也就是说要提倡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引导儿童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不暴饮暴食,少吃糖分多的食品和饮料,多参加体育活动。
2.多吃甜食增加儿童肥胖症的发病率
宝宝摄入过多的糖类物质后,如果在体内得不到消耗,便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造成宝宝的肥胖,为成年后某些疾病的发生埋下了祸根。婴儿期肥胖时脂肪细胞不仅体积增大,而且数目增多,因而以后发生成人肥胖的可能性大。婴儿肥胖易患呼吸道感染、哮喘和佝偻病。
肥胖还会影响宝宝智力发育,学习方面运算和思维的敏捷性处于劣势,动手能力、辨别能力、认识事物的能力不如普通儿童。
3.多吃甜食不利于消化
甜食会消耗体内的维生素,使唾液、消化腺的分泌减少,而胃酸则增多,从而引起消化不良。
4.容易导致钙和维生素缺乏
婴儿摄入过多的糖类,消化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身体储备的维生素和钙,否则就无法代谢分解。如果食用的糖量超过食物总量的16%~18%,就会使宝宝的钙质代谢发生紊乱。若长期糖摄取过量,极易造成儿童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增大患近视的危险,影响骨骼和智力发育。
5.伤害肠胃,累及咀嚼能力
吃汤拌饭,宝宝几乎不咀嚼就吞咽进去,而1岁左右正是宝宝口腔发育的关键期,缺少咀嚼,会影响牙齿的发育及排列,不利于脸部、口腔肌肉的生长,也影响肠胃功能的发育。
咀嚼能力发展不起来,稍大一些后,宝宝就会拒绝吃颗粒较大的固体食物,不吃硬度大的蔬菜,造成偏食、挑食。所以,1岁以内的孩子饮食要丰富一些,加入一定硬度的辅食,而不是每天吃汤拌饭。
不拌,也能吃得津津有味
宝宝不是不可以吃甜食,相反,宝宝每天摄入一定量的甜食还有利于身体健康。所以,我们只需想办法不让宝宝摄入过多的甜食就好了。
1.用水果代替甜食
我们知道,大部分的水果都是甜的,相比于糖类来讲,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所以,我们不妨从宝宝小的时候就培养他养成吃水果的习惯。这样,不但摄入了宝宝成长发育所需要的糖类,还可以避免摄入糖类过多。
2.用各种酱料佐餐
在面条里放上芝麻油、芝麻酱,闻起来很香,吃起来也非常有味道。
很多宝宝不喜欢吃蔬菜,如果把蔬菜与甜味调料混合起来,这样就能督促宝宝多吃蔬菜。比如,用沙拉酱拌黄瓜、生菜蘸甜酱、山药蘸蓝莓酱等。
在饺子、包子的馅里放入虾、贝、鱼肉等海鲜,也能令宝宝食欲大增。
3.宝宝都爱饭团
大多宝宝都爱紫菜包饭,小小饭团,包裹各种食材,如肉松、黄瓜、鸡蛋、火腿、胡萝卜、虾皮等,用脆脆香香的紫菜包裹起来,用手抓着吃,太合他们的心意了!
妈妈们也可以别出心裁制作豆片包饭、面片包饭,包裹的食材根据节气、宝宝的营养需要来搭配。

端碗追着喂,何苦呢
那天,去朋友家,她家2岁的宝宝吃饭真费劲儿啊!妈妈喂米饭,不吃,又夹了一个黄瓜片,对宝宝说:好香啊!张嘴,一大口!宝宝低头闻了闻,睁眼看看妈妈,一转身跑了,到门口继续给芭比娃娃换衣服。妈妈跟过去,夹了一块鸡蛋,对宝宝说:吃饱了,才好给娃娃洗衣服啊!就这样,吃了足足1小时,也不过两三口。妈妈说:一天三顿饭每天都得追着喂,每次都累得腰酸腿疼,什么时候是个头?
饭罢,大家在旁边聊天,宝宝则一边看电视一边吃薯片。一袋吃完,奶奶拿过一根肠,宝宝摇头:还要薯片!家里没了,奶奶就穿鞋下楼去买。

宝宝不是大胃王
在吃饭这件事情上,被相同问题困扰的妈妈不在少数。每个人都会饿,饿了就需要吃,孩子当然也不例外。宝宝的消化系统功能还不是很强大,每次吃得少,饿得也会更快一些,就更需要及时补充食物。很多宝宝到了吃饭的时候不吃,什么原因呢?
当宝宝还在母乳期的时候,看到大人吃饭,就会吧嗒吧嗒着嘴,伸着小手对着饭菜喔喔喔地叫,馋得不行。等宝宝能吃饭了,胃口着实不错,不管什么,都能吃几口。然后,就闭嘴了,意思很明显,吃饱了。
这时,大人怎么做的呢?很多妈妈是威逼利诱,吃完带你去玩,去找小朋友玩沙子,看大骆驼去。为了让宝宝多吃一些,把那些妈妈眼里的营养物质,填到宝宝肚子,而不管宝宝肚子饱没饱、想不想吃。只要宝宝意志薄弱,就顺从了。
宝宝虽然顺从了妈妈,但让妈妈费了周折,还落下个宝宝不好好吃饭的恶名。
妈妈们请不要太主观,什么叫好好吃饭?绝不是一定要吃进妈妈规定的量、搭配好的食物!
宝宝发育正常、身体健康、精力旺盛,就没必要为宝宝吃进肚子里的食物没有达到我们的标准而担心甚至焦虑。每个宝宝的饭量都有差别,有的宝宝天生吃得比较多,有的宝宝则天生吃得比较少。
在吃饭这个问题上,宝宝有自己的想法。家长觉得高蛋白食物有利于宝宝成长,总是千方百计想要让宝宝多进食一些高蛋白食物。而宝宝上顿吃了较多的高蛋白食物,到了下顿还没有消化,没有饥饿感,当然就不想吃了。如果家里到处都是零食,花花绿绿的,宝宝随手就能拿起来吃,那到了正餐就不饿了。
另外,宝宝的食欲有高峰也有低谷,上顿吃多了有积食,这顿就不想吃,不吃反而是很好的自我保护方式。
如果家长不但不理解反而催着宝宝一定要吃进去,追着喂,宝宝一边玩一边吃,属于被动的吃饭,大脑没有积极地参与进去,消化过程也是被动和消极的,很容易败坏宝宝的胃口,导致以后宝宝不好好吃饭。
孩子和大人一样,当肚子里有食物,胃的排空不足,饥饿中枢得不到应有的刺激,没有向孩子的大脑发出饥饿要吃的信息,自然就吃不下饭了。
顺从孩子的心,保护孩子吃饭的热情
家长要想宝宝正常吃饭,甚至是每餐都吃得很香,那么就要顺从宝宝的心,在这个基础上培养起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保护孩子吃饭的热情。
1.食谱不要重复、单一
关于合理搭配饮食,很多妈妈都懂餐桌上要有饭、有菜、有肉、有汤等。这一点很多妈妈都能做到。但是要想宝宝有好胃口,还要考虑到宝宝上顿吃了什么、吃了多少,再安排下顿的食物。比如,中午宝宝吃了牛肉饺子,而且吃得很饱,晚上的时候,妈妈就可以给宝宝煮粥,搭配小菜。这样,即使中午吃得饭还没有消化完,晚上也能少吃一些稀粥!
2.能自己吃,就自己吃
从心理发展阶段的角度来讲,两三岁的孩子正处于自主性发展的关键期,他渴望着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给宝宝买一个餐椅,吃饭的时候,宝宝有了自己的位置,这样,能够增强宝宝的被重视感,也在宝宝心中建立了吃饭只能坐在餐桌前的规矩。
宝宝能自己吃,却不好好吃,妈妈可以帮忙,让他多吃几口,适当放宽一下时间,太久了,可以不等。吃得好,要奖赏一下。好宝贝,今天把饭都吃完了,自己吃的,鼓励鼓励,亲一下!宝贝吃得这么认真,奖励一朵小红花!
3.尽量不吃零食
现在的零食品种很多,花花绿绿很吸引宝宝,吃起来口感也不错,宝宝很喜欢。这也是影响宝宝胃口的一个重大原因。我们平时除了在两餐之间吃少量的水果、小点心外,家里绝不要放太多的零食。即使宝宝不吃正餐,宁可饿着他,也不要给他买零食填补。
4.多运动,促进消化
宝宝长时间待在家里,就容易吃多。如果我们把宝宝带出去运动,那样,不但减少了食物的摄入,同时也促进了肠胃活动,能够增强宝宝的食欲。
5.不制止宝宝的尝试行为
3岁前的宝宝对什么都好奇,猎奇范围自然也包括餐桌上的餐具和食物。不管宝宝对什么发生兴趣,我们都不要拒绝,更不要斥责宝宝,只需在吃饭前把宝宝的手洗干净就好了。因为宝宝不是捣乱而是好奇,等他的好奇心获得了满足,他就不会抓饭抢勺子了,我们也就省心了。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