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文艺人生三部曲(套装全3册)(博尔赫斯大传+阿瑟·米勒自传+水中鱼:巴尔加斯·略萨回忆录)

書城自編碼: 292777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傳記社会各界人物
作者: 埃德温·威廉森,阿瑟·米勒,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國際書號(ISBN): 9787D24145500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1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1708/1473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129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向
《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向 》

售價:NT$ 498.0
海外中国研究·古代中华观念的形成
《 海外中国研究·古代中华观念的形成 》

售價:NT$ 437.0
街头官僚:公共服务中的个人困境(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 街头官僚:公共服务中的个人困境(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

售價:NT$ 493.0
芯片战争:世界最关键技术的争夺战
《 芯片战争:世界最关键技术的争夺战 》

售價:NT$ 717.0
唐代玄宗肃宗之际的中枢政局
《 唐代玄宗肃宗之际的中枢政局 》

售價:NT$ 420.0
游戏改变未来
《 游戏改变未来 》

售價:NT$ 783.0
能源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穆林)
《 能源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穆林) 》

售價:NT$ 442.0
大学问·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
《 大学问·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 》

售價:NT$ 498.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18
《 名人传(著名翻译家傅雷的传世译本,罗曼·罗兰的经典传记) 》
+

NT$ 1500
《 家国情怀 大师风范 》
+

NT$ 1328
《 民国清流那些大师们1-4(全四册) 》
+

NT$ 287
《 名人传 》
+

NT$ 788
《 白落梅经典套装(全3册)(我用尽青春 只为寻你:徐志摩传+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随机赠送落梅诗集——时光惊雪小册子 》
+

NT$ 106
《 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36位名人 》
編輯推薦:
《博尔赫斯大传》
国内shou本博尔赫斯大传,颠覆你对他的固有印象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巴尔加斯略萨、哈罗德布鲁姆推荐
家与国,剑与笔,爱与悔,一代大师令人心碎的矛盾一生
读博尔赫斯作品,必先读《博尔赫斯大传》
《阿瑟米勒自传》
阿瑟米勒weiyi亲笔传记;
20世纪伟大的剧作家之一,美国戏剧的良心;
以《推销员之死》享誉全球;
首度披露他和第二任妻子玛丽莲梦露的爱恨纠葛
《阿瑟米勒自传》是美国二十世纪戏剧大师阿瑟米勒(1915-2005)的自传。1987年,年过古稀的米勒用深刻的洞察力、幽默诙谐的笔触、坦率而充满激情的文字,回顾了自己作为一个人和一个作家漫长曲折、极富戏剧性的生命轨迹,同时也记录了二十世纪美国文坛、剧坛以及美国社会发生的重大演变。
《水中鱼:巴尔加斯略萨回忆录》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巴尔加斯略萨亲笔撰写的回忆录,既回顾了自己如何踏上文学之路,又反省了自己的政治之旅,看他在秘鲁的政治舞台是否和在文学天地一样如鱼得水。
內容簡介:
《博尔赫斯大传》是完全涵盖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整个一生和*部作品的*一部传记。作者深入研究此前不为人知或难以获取的资料,展示了博尔赫斯作为人的一面:他对阿根廷的眷恋,他政治主张的演变,他与家人及朋友的关系以及内心的矛盾、欲望和执念,而正是这一切,塑造了他这个人和他的作品。这部传记,终于揭开了博尔赫斯身上的诸多谜团。作者对博尔赫斯的描绘引人入胜,令人心碎,彻底颠覆这位当代大师已经在世人心中形成的固有形象。
《博尔赫斯大传》在事实和观点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镇定地创造出这部并未矫饰的作品。在本书作者的心理分析之下,恋爱中的博尔赫斯和自我放逐的博尔赫斯都异常迷人。这部书就像一出戏剧,描绘出一个异人令人心碎的一生。
《博尔赫斯大传》是完全涵盖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整个一生和*部作品的*一部传记。作者深入研究此前不为人知或难以获取的资料,展示了博尔赫斯作为人的一面:他对阿根廷的眷恋,他政治主张的演变,他与家人及朋友的关系以及内心的矛盾、欲望和执念,而正是这一切,塑造了他这个人和他的作品。这部传记,终于揭开了博尔赫斯身上的诸多谜团。作者对博尔赫斯的描绘引人入胜,令人心碎,彻底颠覆这位当代大师已经在世人心中形成的固有形象。
《博尔赫斯大传》在事实和观点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镇定地创造出这部并未矫饰的作品。在本书作者的心理分析之下,恋爱中的博尔赫斯和自我放逐的博尔赫斯都异常迷人。这部书就像一出戏剧,描绘出一个异人令人心碎的一生。

1987年,已过古稀之年的阿瑟米勒出版传记,对自己所走过的漫长曲折而又丰富多彩的生活和艺术道路做了深沉的回顾和反思,尤其回顾了人生道路中的一些关键时刻: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与法西斯主义的抬头,使得他终身都持批判现实的左翼政治立场;五十年代,他与麦卡锡主义斗争,zui后获得了道义上的胜利;在他的领导下,国际笔会从与世无争的文学俱乐部变成一股推进世界言论自由的重要力量;等等。在叙述这些事件的同时,米勒穿插记录了自己戏剧生涯的全过程,其中有成功亦有失败,并生动描绘了戏剧界、电影界、政治圈中的许多重要人物,其中包括田纳西威廉斯、伊利亚卡赞、李斯特拉斯伯格、约翰休斯顿、克拉克盖博、劳伦斯奥利弗、约翰肯尼迪等。当然,还有他的第二任妻子玛丽莲梦露,米勒在传记里首次大篇幅地描述了他与梦露相遇、结婚与zui终相离的过程。
和一般传记不同,阿瑟米勒并未按时间顺序平铺直叙,而是充分施展戏剧才能,将一生事迹纵横交错地穿插叙述,环环相扣,使回忆既跨越时空限制又不失真,别具一格,阅读性极强,成为当代传记文学的一部佳作。
这部传记不单单是个人的感人肺腑的故事,还可视为一部当代美国社会编年史,为读者了解二十世纪美国文坛、剧坛以及美国社会不断演变的情况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资料。

1990年,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角逐秘鲁总统失利后,自我放逐到欧洲,在此期间撰写了一部选战回忆录,这就是《水中鱼》。
全书共二十章,单数各章回忆了作者是怎样踏上文学之路的,其中穿插了其童年和青少年的成长过程、记者工作生涯、求学历程、文学创作,以及与胡利娅姨妈的婚姻;双数各章描写了作者从1987年至1990年的政治历险:从反银行国有化开始,到组织民主阵线,到参加总统竞选,到失败的出走和回归文学之路。
这是一本独特的回忆录,读者不仅能从中了解到略萨的生平和创作动力,同时也能窥探到秘鲁的历史与现实、党派斗争、竞选内幕等。
關於作者:
埃德温威廉森(Edwin Williamson),牛津大学西班牙文学教授,埃克塞特学院研究员。此前是爱丁堡大学西葡学院教授,也曾在都柏林三一学院、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担任学术职位,还是斯坦福大学和巴西圣保罗大学的客座教授。其研究和教学方向主要是西班牙黄金时代小说、塞万提斯、拉美文学文化史和博尔赫斯。著有《拉丁美洲史》《魔幻现实主义的堂吉诃德之根》,及其他十余部专著。阿瑟米勒(1915-2005),美国当代伟大的剧作家之一,被誉为美国戏剧的良心。 阿瑟米勒出生于纽约一个犹太商人家庭,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父亲工厂破产,家里生计维艰,靠变卖母亲的首饰维持。中学毕业后,米勒靠打工赚得学费,进入密歇根大学新闻系和英文系学习,开始试写剧本,两次获得校内霍普伍德写作竞赛戏剧奖。1938年,他获得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他从事过多种工作,如当卡车司机、侍者、电台歌手,撰写广播剧等。1944年,《鸿运高照的人》问世,这是他第一部在百老汇上演的剧本。1947年,米勒的剧本《都是我的儿子》上演,连演328场,获纽约剧评界奖,使他一举成名。两年后,《推销员之死》在百老汇连续上演742场,一举囊括了托尼奖、普利策奖和纽约剧评界奖,从而使米勒赢得国际声誉。另外,他还创作了《萨勒姆的女巫》《桥头眺望》《美国时钟》等剧,均针砭时弊,对社会现实和戏剧技巧做了深刻的探索。 米勒有过三段婚姻。1956年和妻子玛丽斯莱特里离婚后,与好莱坞名演员玛丽莲梦露结婚。1960年,他把一篇短篇小说改编成同名电影剧本《不合时宜的人》,由梦露和克拉克盖博主演;次年电影拍摄完成后,两人的婚姻即宣告结束。 2005年2月10日晚,米勒因心脏衰竭去世。捷克前总统、剧作家哈维尔称,米勒是二十世纪伟大的剧作家,他的去世是世界文学的一大损失。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1936 ),著名作家,享誉世界的小说大师,被誉为结构现实主义大师和拉美文学大爆炸主将之一。囊获全球重要文学大奖:1985年获海明威文学奖,1986年获西班牙阿里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1988年获美洲金质奖章,1994年获西班牙文学的zui高荣誉塞万提斯文学奖,1999年获以色列耶路撒冷文学奖,2000年获梅嫩德斯佩拉约国际奖,1976年被推选为国际笔会主席,201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936年生于秘鲁南部阿雷基帕市的一个中产家庭,父亲在其出生前数月即离家出走,略萨出生后随妈妈在祖父一家长大,直到十岁时才见到自己的父亲。不久,父母复合,一家人住到利马郊区,略萨在这里度过了少年时光。 略萨十四岁时,父亲将其送往莱昂西奥普拉多军事学校就读;毕业前一年,又在报社当实习记者。最后,略萨从军校退学,在圣米盖尔中学完成中学学业。期间,略萨撰写的第一部剧本《印加王之逃遁》被搬上舞台。 1953年,略萨进入圣马尔科斯大学主修文学与法律,并供职两家报社。1957年第首次出版短篇小说《首领们》,标志着文学生涯的开始。1958年,获奖学金赴西班牙马德里大学深造,后移居巴黎。 1987年,略萨回到秘鲁,开始投身政治。1989年,在出生地阿雷基帕市正式宣布投入总统选战,但最终失败,自我放逐到欧洲,重新回归文学创作。 2010年,因为略萨在作品里对权力结构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对个人的抵抗、反抗和失败给予了犀利的叙述,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目錄
《博尔赫斯大传》
序言
第一部 剑与匕首18991921
第一章 家与国
第二章 母亲和父亲
第三章 童年18991914
第四章 日内瓦19141919
第五章 西班牙19191921
第二部恋爱中的诗人19211934
第六章 布宜诺斯艾利斯19211923
第七章 第二次欧洲之行19231924
第八章 在先锋派当中的冒险经历1925
第九章 阿莱夫1926
第十章 拒绝19261927
第十一章 复仇和失败19271930
第十二章 小说实验19301932
第十三章 对手19331934
第三部 地狱19341944
第十四章 失败19341935
第十五章 孤立19361937
第十六章 父亲的去世19381939
第十七章 学习但丁19391940
第十八章 小径分叉的花园19401944
第四部 地狱天堂篇19441969
第十九章 新比阿特丽斯19441946
第二十章 耻辱和痛苦19461947
第二十一章 虚假的希望19471950
第二十二章 博尔赫斯反对庇隆19501955
第二十三章 解放革命19551959
第二十四章 母亲的统治19581963
第二十五章 解构活动19631967
第二十六章 结婚19671968
第五部 失而复得的爱情篇19691986
第二十七章 冰岛19691971
第二十八章 在日落和日出之间19711975
第二十九章 冰岛的新曙光19751976
第三十章 蓝虎19761979
第三十一章 日本音乐19791981
第三十二章 解构自己的民族19801983
第三十三章 编织梦想19841985
第三十四章 创造一个结局19851986
后记
致谢
注释

《阿瑟米勒自传》


《水中鱼:巴尔加斯略萨回忆录》
译者序
第一章 是我爸爸的那位先生
第二章 圣马丁广场
第三章 利马,可怕的城市
第四章 民主阵线
第五章 幸运的军校学员
第六章 宗教、市府选举与摇臀舞
第七章 新闻学与放荡的生活
第八章 自由运动组织
第九章 鲁乔舅舅
第十章 公生活
第十一章 阿尔贝托同志
第十二章 阴谋家与四小龙
第十三章 勇敢的小萨特
第十四章 廉价的知识分子
第十五章 胡利娅姨妈
第十六章 巨变
第十七章 波斯鸟
第十八章 肮脏的战争
第十九章 巴黎之行
第二十章 句号
补遗
內容試閱
序言
埃德温威廉森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默默地写作,因为他居住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市远离文学文化中心,地理位置的偏僻也使得他不怎么引人注目。名誉的到来有点突然。一九六一年,在他六十出头的时候,获得国际出版家协会福门托奖,可是这一奖项的一位比较苛刻的评委要求他和塞缪尔贝克特共享此份殊荣。但是尽管一直以来命运对他的眷顾很吝啬,现在却是十分的慷慨,各种荣誉铺天盖地地涌来从小有名气飞跃到名声大作,仅在很短的几年内就被公认为二十世纪伟大的作家、现当代西班牙语最有影响的作家。
博尔赫斯对于二十世纪的拉美文学的发展影响颇深。他成名之时正是拉美文学爆炸时期。他对英国、美国、意大利和法国新生代的作家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为他的作品对严肃小说的空间进行了极大的拓展,并鼓励作家脱离二战后以人物为中心的心理小说和社会现实主义小说的形态,而把小说当作一件自觉的、夸张的文字艺术品,进行大胆的想象和智力的、甚至是哲学的思考。此外他的中短篇小说和散文还预示了当代文学批评理论的一些主要论题。他对时间和自我以及对写作和阅读的动态发展进行了细腻的思考,创作出了包含很多观点的文本,如个人身份的任意性,消除了中心的主体,作者之死,语言和理性的有限性、互文性、人类知识的时代局限性注意:博尔赫斯省略了一些抽象概念的历史,如无耻、永恒和天使。
博尔赫斯放弃了他认为的小说现实主义的内在欺骗性,即小说家装作自己是用一面镜子去真实地反映外部世界,而实际上他和读者一样,对世界是怎样运转的这一问题一无所知。把小说的人工加工痕迹掩盖起来没有任何意义,他相信一个故事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想象世界,只要作者能够说服读者对其保持一定的文学忠诚,他就可以任意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博尔赫斯不仅摒弃了现实主义的种种框架约束,他还对小说在现代文学中所处的首要地位进行质疑。他对小说产生以前长期存在的讲故事的形式像神话,史诗,寓言还有民间传说非常感兴趣。同时他还对现今被小说挤到一边的那些二类文体也很青睐,比如说哥特幻想小说,冒险传奇,科幻小说,还有他最喜欢的侦探小说他对侦探小说中精心设计的、目的论的情节非常崇拜。倒不是说他对某种文体类别有什么特别的依附。虚构故事的魅力是不可阻挡的,没有什么可以阻碍其发展,像书评、讣告、学术论文或一个脚注都可能受到讲故事的魔力的影响。他曾讲了句非常有名的话:甚至那些哲学和神学的东西也可以被看作是幻想文学的一支。
博尔赫斯的写作扎根于自己小时候读的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罗伯特史蒂文森18501894,英国浪漫主义代表作家之一。、罗德亚德吉卜林、大仲马及阿根廷的爱德华多古铁雷斯等人写的冒险故事,但同时贝克莱乔治贝克莱16851753,爱尔兰哲学家和主教。、休谟、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也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贝克莱和休谟那里他产生了自己思想的一个基本命题各种知识和经验都是主观的;从叔本华和尼采这样的思想家那里他得出了个人身份的脆弱性。由于缺少客观的真理,人生注定只能是一场没有既定规则、也没有具体目标的游戏,因为如果除了自我之外没有任何生命的存在是确定的话,那么上帝的存在或隐藏不见的造物主就是不可避免的。写作这一举动就是存在的一种范式:作者可能要编造出人物和情节,但是这些编造出来的是不是以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原型,或者是不是反射出了文学作品中不断重复出现的统一模式?面对这些基本的不确定性,读者们需要对个性、意义,还有终极的客观现实本身提出质疑。
除了诗歌之外,博尔赫斯最喜欢的写作体裁是虚构小说一篇短篇故事或散文,其简短可以让他把脑中的想象浓缩成相应的意象和情境。他早期的虚构小说都是些哲学性质的幻想,比如说他把整个宇宙比喻成一个井井有条但又无穷大的图书馆,这个图书馆拒绝展现出自己的总体设计;或偶然性即必然性在里面所起的作用这被比喻成由一群险恶的陪审团在背后操纵的彩票;或者他用一本小说来代表无尽的时间迷宫。他一直着迷的一个主题就是决斗,两个对手相互争夺霸权博尔赫斯大多采用流氓或冒险者这样的人物,但是他也揶揄地写了一些神学家和上流社会女士们之间的争斗,甚至还写了两位伟大的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和圣马丁在瓜亚基尔厄瓜多尔共和国西南沿海河口。的那次神秘的见面。决斗成了通过消灭对手来维护自己身份的这种渴望的比喻,尽管博尔赫斯经常在最后表明,胜利者自己最多也只是他的受害者的镜像。
博尔赫斯明确的哲学观点让评论家们觉得他的写作属于一种理想的、没有时间界限的空间,也就是一种文学乌托邦,而他在成名前的失明更加强了这一观点,因为他的失明让他有了一种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吟游盲诗人的感觉,可以触摸到世界文学的每个角落,从而为我们展现出一个正在消亡的传统所拥有的永恒形式。这种永恒性又在他作品年代的模糊性中得到了加强。他习惯在自己作品重版的时候加上一些后来新创作的文本,当然这些文本也是多年以前在第一版之后创作的。他也一直都在修改自己年轻时写的诗作,去掉里面的一些地方色彩的东西,甚至还在后来的选集中去掉了好些诗篇。拿他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写的三本散文集来说吧,他坚持要把它们全都删掉,并坚称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决不允许再版,声称他已经尽力把所有已出版的那些书都买回来并全都烧掉了。
所以博尔赫斯一生的事业充满断层、后退和转折就不奇怪了。他为什么要掩藏自己年轻时的作品呢?他为什么会在三十岁的时候停止写诗了呢?为什么他在一九五二年停止写小说又转而开始写诗了呢?而且为什么当他后来再次开始讲故事的时候,作品中没有了早期作品中抽象的、哲学的成分呢?如果有一条线索贯穿这些问题迷宫的话,那就是博尔赫斯坚信写作归根到底还是自传的一种形式。在他声名达到顶峰的时候,他曾向一位记者坦白说:
我对我所讲的故事都有很深的体会,因而我总是用奇怪的意象象征来表达,那样人们就不会发现其实所有的这些故事都或多或少地带有自传的成分。这些故事都是关于我自己的,都是我个人的经历。[1]
实际上他是重申了在自己年轻时写的那些散文集中表达的观点。在一篇名为《文学信念之主张》的文章中,他写道,所有的文学归根结底都是自传性的。所有的东西都是富有诗意的,因为它们都表现出了一种命运,它们都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命运。他承认一部作品中的自传性成分有时会被表现它的事件给掩盖起来,但是这些成分还是存在其中的,就像在深处跳动的心脏一样。
博尔赫斯的一生就是要寻找出作为博尔赫斯的意义是什么,也正是对命运的这样一种寻求给了我灵感,要给这么一位深奥难懂的作家写一部传记,而且这样的努力也是值得的。我花了九年的时间才感觉到他的这种潜藏的追寻这比我预计的时间差不多多了一倍。这么长的时间内当然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失败,但是如果说有什么东西一直支撑着我坚持下来的话,甚至是在延长了这项计划的周期的情况下,那就是对新材料的发现既有新的信息材料也有新的认识和发现进一步点亮了博尔赫斯全部作品内部的自传的腹地。年代顺序成了打开所有大门的钥匙,因为只有理顺了他一生的经历,并尽可能地把这同他所有同期的作品联系起来,我们才可能发现作品中个人经历的轮廓,最后才能感受到他作品深处心脏的跳动。
在我研究的早期,我就发现了一篇故事中的一些成分很可能可以帮助我把表面上看起来不连贯的博尔赫斯的一生给连接起来。我开始怀疑,他坚持要对自己年轻时的作品加以修改或干脆销毁掉可能不是因为他对自己早期作品感到厌恶,而是因为他想掩盖住一些给他带来某种痛苦的事实。后来我搜集到了一些材料并从中发现他确实在自己二十多岁时经历了一次很不愉快的经历,甚至还因此想到过自杀,这几乎就毁掉了一位作家。博尔赫斯从来都没有直接地谈论过这段经历,但是事实表明这段经历在他后来的成长过程中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那次创伤他才停止写诗的,也正是因为那次经历他才发现了一种最后让他成名的写作。在博尔赫斯的著名短篇小说中,有一篇名为《小径分叉的花园》,故事中的一位人物问另一位说,设一个谜底是棋的谜语时,谜面惟一不准用的字是什么?另一个人回答说,棋字。同样,博尔赫斯从来都没有明确说出来的一个主题,不断地萦绕出现在他中年时期的作品中,并且以符号、象征和母题的形式出现在他所有的作品中。只有到他终于找到了爱情之后他才把过去的阴魂驱赶走,实现了一种宁静感,或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幸福感,而这种幸福感陪伴他度过了人生最后的二十年。
不必说,文学各种各样的创造和细微之处不能简单地都归结为传记,但是一位作家一生的经历是他作品的苗床,而且我要说的是,从这个传记性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更丰满、更人性化的多层面的博尔赫斯,而不只是一个患了贫血症的藏书家。博尔赫斯是一位受到内心冲突严重影响的人,他远不是脱离自己生活的年代的另一个世界的人,而是一位有着很强历史感的人。他是一名阿根廷人这一事实就很能说明问题。据博尔赫斯所说,阿根廷之所以能产生是源于一种可以创造出一个民族的信念,因而他的整个一生都在梦想着建造起一个祖国。但是尽管他出生在阿根廷的黄金年代那个时候这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富饶的国家之一,可是他却目睹了这个国家衰退、进而分裂混乱的过程。博尔赫斯对国家命运的担心一直贯穿着他寻求个人命运的全过程,而他的成就就在于他让读者们在那样的困境中认出了他们自己他把自己作为一名阿根廷人的焦虑转变成了一种世界普遍意义上的一种情况,因为在他那才华横溢、浅显易懂又很有力的文字中,他想象着自我的消解,并含沙射影地表现出这一消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恐惧。
二〇〇二年十二月于爱丁堡


《博尔赫斯大传》:
第一章家与国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的祖先是首批进入美洲的欧洲人。他们是探险者、征服者、城市建造者和地方统治者,他们是西班牙在新大陆新帝国的建设者。冈萨洛马泰勒德拉普恩特追随皮萨罗征服了秘鲁,多明戈马第尼斯德伊拉拉为西班牙君主赢得了巴拉圭,杰罗尼莫德卡布莱拉在图库曼省建立了科尔多瓦市,而胡安德卡拉伊则巩固了在偏远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的统治。但是博尔赫斯对所有这些都漠不关心:伊拉拉们,卡拉伊们,卡布莱拉们,所有这些西班牙征服者们我从来都没有梦见过我对他们一无所知。他们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只是一群在那个时代从西班牙来的士兵而已。
博尔赫斯家族的人思念的是那些与西班牙断绝关系并致力于阿根廷民族建设的人。在他母亲那边的亲戚中,弗朗西斯科德拉普里达作为国会主席,主持并宣布了南美联合省的独立;阿根廷国父圣马丁率领爱国部队越过安第斯山,帮助智利和秘鲁对抗西班牙的殖民统治时,苏勒将军是其中一支队伍的指挥。他父亲这边的亲戚中,有阿根廷缔造者之一曼努埃尔贝尔格兰诺将军的朋友、阿根廷早期诗人胡安克里索斯托莫拉菲努尔。在博尔赫斯遗留下来的文件中有一张明信片,画面上,诗人拉菲努尔站在一幅圣马丁将军在新国家国民议会中受到民众欢迎的场面的画前(画上的拉菲努尔有豪尔赫路易斯用十字作的标记)。
在博尔赫斯所有的祖先中,最传奇的人物当属他母亲的外祖父伊西多罗苏亚雷斯了。二十四岁的苏亚雷斯在南美独立战争中率领骑兵部队获得南美独立战争的关键性战役胡宁大战的胜利,此次大战是南美独立战争三次大战的第二次大战。胡宁大战发生在一八二四年八月六号,秘鲁安第斯山的胡宁平原上,白雪皑皑的山脉中只有短兵相接的声音,没有枪声,爱国部队与西班牙军队进行了白刃战,仅一个小时就击败对方取得了胜利。苏亚雷斯的英勇受到了西蒙玻利瓦尔本人的称赞,他说:当历史描述辉煌的胡宁大战时首先想到的会是这位英勇的年轻军官。副同时也正是玻利瓦尔在独立战争最后一次也是决定性的阿亚库乔会战后,把在战争中表现出色的苏亚雷斯提拔为上校此次战役保障了西班牙殖民地的独立。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