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创造力-当东方遇上西方

書城自編碼: 291842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刘诚,许娜娜,吴恩泽
國際書號(ISBN): 9787220098949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10-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424/368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51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犯罪心理X档案:法医精神科医生真实办案手记(第一季)法医精神科医师心理解剖手记
《 犯罪心理X档案:法医精神科医生真实办案手记(第一季)法医精神科医师心理解剖手记 》

售價:NT$ 269.0
台湾农业产业发展研究
《 台湾农业产业发展研究 》

售價:NT$ 549.0
流风回雪:六朝名士的庙堂与山林(论衡系列)
《 流风回雪:六朝名士的庙堂与山林(论衡系列) 》

售價:NT$ 381.0
妈妈,我想为自己而活
《 妈妈,我想为自己而活 》

售價:NT$ 325.0
再造大唐:郭子仪评传
《 再造大唐:郭子仪评传 》

售價:NT$ 437.0
人性的博弈:为什么做个好人这么难
《 人性的博弈:为什么做个好人这么难 》

售價:NT$ 381.0
不完美的自我:接纳与放手,让自己活得更有韧性
《 不完美的自我:接纳与放手,让自己活得更有韧性 》

售價:NT$ 330.0
苏菲的世界(漫画版):寻找自我的旅程
《 苏菲的世界(漫画版):寻找自我的旅程 》

售價:NT$ 442.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23
《 文学:我的主张 》
+

NT$ 442
《 既生魄 》
+

NT$ 442
《 文化伟人代表作图释书系(3):相对论 》
+

NT$ 490
《 酒鬼一家 》
+

NT$ 431
《 朝天阙:全2册 》
+

NT$ 522
《 玻利维亚日记 》
編輯推薦:
专题论文,权威文章。本书充分讨论了东方和西方在儿童创造力培养观念和方法上的异同,展示了东西方在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探索和困惑。
內容簡介:
本书侧重于从东西方文化与教育的比较视野,分别从文化属性、社会心理、人格发展、教育机制、艺术功能、多元智能、创造力促进等诸多方面探讨了东方与西方在创造力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同和异,特别关注源于西方文化但却被认为具有普适性的创造力理论在东方文化中的应用与实践。最为难能可贵的是,本书有大量的文化与教育案例研究,重点涉及了东方的中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西方的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
關於作者:
刘诚Sing Lau,1977年取得普渡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学位,现为香港浸会大学心理学与教育学荣休教授,曾任香港浸会大学教育学系主任及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他曾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曾是普渡大学、匹兹堡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的访问学者。他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多篇文章,著有两本关于青少年和儿童社会发展的专著,编辑有一卷名为《中国方式的成长》1996的文集。他的研究方向覆盖了创造力、自杀、抑郁、自我概念、性别角色和价值观。
许娜娜Anna N.N.Hui,香港中文大学英语语言与文学学士、英语语言的教育学文凭和教育心理学的哲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她现为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副教授。她的研究方向包括创造力、创造企业、动机导向和天才学生教育。
吴恩泽Grace Y.C.NG ,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校园规划与可持续办公室高级规划官,获香港大学心理学学士、香港大学文学与文化研究专业硕士学位。曾就职于香港浸会大学儿童发展中心,并参与编辑针对小学教师的《基础学校中天才教育的渗透模式:理论和实践
》2003的中文手册。她的研究方向包括文化和跨文化研究以及性别相关话题。
目錄
目录
第一章创造力:一次东西方之交汇001

1.引言001

2.焦点和构造004

3.东西方之交汇:何时?何种方式?005

参考文献007

第二章个体创造力与文化009

1.引言009

2.共同创造力与个体创造力010

3.文化投资012

4.创造力支持014

5.文化约束014

6.内隐理论016

7.结语017

参考文献019

第三章创造力:发展和跨文化问题022

1.引言022

2.发展问题024

21什么是创造力024

22认知和发展025

23意动与发展028

24环境与发展029

3.跨文化议题033

31定义033

32文化背景与创造行动的数量035

33文化对创造力的表达037

4.综合发展观点与跨文化观点038

41发展过程中文化对创造力的定义039

42文化在发展中影响创造力产出数量的方式040

43发展过程中文化对创造力的引导042

5.总结044

参考文献044

第四章中国人的创造力:超越西方的视野053

1.引言053

2.创造力:个体和社会现象054

3.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创造力概念化056

31中国创造力的外显概念056

32中国创造力的内隐概念060

4.创造力的价值与中国人创造力表达的领域063

5.中国的社会化目标和实践以及创造力发展065

6.中国人创造力发展的水平068

7.总结071

参考文献073

第五章提高创造力为什么在亚洲课堂上存在矛盾?083

1.来自伊丽莎白的一封信083

2.教育中的异常084

3.东方学习的本质属性086

4.东方学习的文化内容089

5.提高创造力为什么在亚洲课堂上存在矛盾?091

6.课堂创造力文化模型092

7.儒家学习传统的专制属性096

8.《死亡诗社》的启示097

9.在亚洲课堂上培养独立且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创造者099

10.总结102

参考文献102

第六章创造力与创新:以华人社会为重点的东西方之比较106

1.引言106

2.创造力 一种文化现象107

21什么是创造力:一种人格特质还是社会过程?107

22创造力测量的普遍标准108

23东西方创造力观念的差异109

3.创造力的跨文化研究111

31教育环境中创造力的跨文化研究111
內容試閱
前言创造力到底是什么?ix使其概念进一步明晰化并得以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几十年以来,不管在东方还是西方,这些相关问题都吸引了诸多科研人员、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其他非专业人士的关注。本文集将从东西方的视角出发,试图对上述问题作出探索和回答。读者也许会发现本书的一些回答令人满意而另外一些问题则依然令人困惑,这确实反映了创造力研究和教育的现状。我们希望读者在本书中能分享到犹如阅读导航图般的快乐。
2001年,香港浸会大学儿童发展中心迎来了10周年庆典,中心借此契机发起了一系列重要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就是召开第二届儿童发展国际研讨会创造力:灵光乍现!此次会议于2001年6月26日至28日在香港浸会大学举行。此次研讨会除了把在创造力研究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聚集在了香港,同时还吸引了约300名当地和海外学者参与了其中的7个分会,进行了共计50次的主题演讲。这次会议以推进创造力发展和儿童、青少年、家庭、学校、社区在创造力方面的提升为目标,为教育工作者、家长和来自各个学科的专业人士提供了有益且难得的交流机会。
此次研讨会对于所有的与会人员,尤其是进行大会演讲与发言的人来说是一次宝贵的经历。为了进一步扩大这次会议的影响,会后我们分别发起了关于创造力的中英文两个版本的出版计划。我们请在大会发言的学者贡献出他们的专业论文,这是本书11个章节的来源。此外,我们还非常荣幸地邀请了几位没有参加此次研讨会的x学者以提供稿件方式参与这项出版工作,这也使本书最终更加丰富和完整。这就是本书的诞生过程。
在此,我们首先要感谢本书所有作者的相互协作和不懈的努力;其次,我们还要感谢各位审稿人,感谢他们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评审论文并给作者和编辑提供宝贵的意见。我们希望本书能启发读者去重新思考关于东西方创造力的精髓,并能在这一领域作出进一步的贡献。
序言对于一个职业平面设计师来说,拥有创造力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v尽管创造力是无形的,且部分属于直觉范畴,但它确实能通过学习获得。虽然一些人可能天生就比别人更具有创造力,但创造力本质上是一个思考过程,完全可以通过经验、观察、认知和学习得以提高。
这里我将与您分享第二届儿童发展国际研讨会这是本论文集的来源形象标识的设计产生过程,而不是仅仅就创造力泛泛而谈。
这次国际会议以创造力:灵光乍现!为主题,于2001年6月26日到28日在香港浸会大学举行。我受邀为此次为期三天的研讨会设计会议形象标识。毫无疑问,当一个设计师准备展开一项创造性工作,开始构思可行的设计方案时,他必须找出并理解此项设计工作背后所蕴含的基本元素与总括性信息。
就此次会议标识设计的案例来说,这是一次以创造力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会议由香港浸会大学儿童发展中心主办,来自不同国家相关学术界的教授及研究人员将出席此次会议。因此,作为设计者,必须在掌握和理解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将这些信息在最终的设计方案中反映出来。


第一章创造力:一次东西方之交汇刘诚Sing Lau
许娜娜Anna N.N.Hui
吴恩泽Grace Y.C.NG香港浸会大学儿童发展中心1.引言
创造力:当东方遇上西方。1
它们会在何时并以何种方式相遇?
在此次会议中,跨文化比较研究无疑在所难免,如果这些比较研究能在平等无偏见的情况下进行,必将会引发意义深远的反思和争论。
随着爱德华赛义德Edward Said爱德华赛义德1935-2003,哥伦比亚大学英国文学与比较文学教授,当代重要的批评理论家,后殖民批评理论代表人物。的去世和亚洲学者在媒体上发表文章,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了他的研究和著述。简言之,赛义德在他早期的一本名为《东方主义》1978的书中提出了论据来反驳西方尤其是美国对东方尤其是中东狭隘和陈词滥调的观点。他的研究还旨在让美国人意识到阿拉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多变性。出生在巴勒斯坦的赛义德在埃及长大并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就像他的背景一样,他的思维和研究也跨越学术和文化的界限。同样地,除了反驳西方塑造的关于中东的模式化形象,他的作品还警醒阿拉伯人认识到自己独有的特色,而不是安于接受西方人眼中的自己。2
基于对赛义德的思考和研究的启示,当我们在讨论东西方创造力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提醒自己当心,不要掉入同样的陷阱。
事实上,在东西方主要是华人社会和美国之间大多数涉及跨文化的话题的讨论中,已经可以找到一些典型的成果和观点。首先,西方常常使用某些占主导的意识形态比如儒学和观念比如集体主义来描述亚洲文化和解释亚洲人的行为。其次,一系列与之相应的事实上的先入为主的概念、观念和假设也就常常出现诸如孝顺、迷信权威、从众、集体主义、爱面子而所有这些及类似的特质都被强调指出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
相反,我们不打算在对西方的创造力研究中采用同样的思路。比如,尽管美国是一个基督教占主导的国家,当我们在构建理论并解释美国人的行为及思维时,并没有使用占主导的或者其他某种单一的意识形态。文献实际上已经就西方人对亚洲人的看法提出了异议。在中国香港、中国大陆和新加坡,中国青年在价值导向上,他们的个人主义并不弱于他们的美国同龄人,而且他们也同样珍视想象力的价值Lau,1992。就教育目的来说,相关研究结果是相互混杂的:美国学生认为学校应该教会他们批判性思考和以家庭为先,香港学生则表明学校应该教会他们尊重权威和有创造性地面对挑战Lau,Nicholl,Thorkildsen & Patashnick,2000。在家长教育子女的作风上,对孩子的指导而言,研究则表明在香港Lau & Cheung,1987和美国Chao & Sue,1996的华人父母都奉行实用性的授权而不是对孩子进行完全控制。
总的来说,3从上述对问题的阐释说明有时太容易反而不能仅凭借浅显的观念和先入为主的推论就去解释亚洲人的行为以及东西方的差异性比较。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推论都不具有实证基础Lau,1996,而本书的作者郑慕贤、托德吕巴尔、奥施塔基尔格斯多德和马克伦科也提出了与之类似的观点。除了儒学,郑慕贤和其他研究者Lau,1996也强调道教和佛教的不同思考方式同样对中国和亚洲的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时,西方国家的人在许多社会和政治活动中也热衷于集体主义。实际上,无论是个人的还是社会的追求,构建和保持良好的社会网络都是十分重要的。即使诉诸儒家思想,我们也应注意到孔子并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他曾经反对几个帝王关于如何治国的主张,因此他的思想也包括老子和庄子也曾经被当时的皇帝弃之如敝屣。
让我们将华人作为一个亚洲群体来举例:当将华人这一文化标签用于解释中国人的创造力现象之前,Chang W.C.本书中有部分华人名字被拉丁化后,译者和责任编辑经多方查证,无法确认其中文名称,只能这样处理。特此说明。2000已经批评地指出中国在民族土著心理学研究中的六个错误路径。在第一种研究路径中,华裔这一客观的人口统计变量被理所应当地等同于与被文化主观认知相联系的信仰和价值观。在大多数的关于创造力和中国人的跨文化研究中,研究人员为了方便就把华裔等同于一类被文化主观认知的或者已经自我认同的中国人。其次,中国人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相同点被归类为人类共同性元素,但由于采用非均数样本进行测度,一旦文化差异出现,则又似乎很难寻找出合理解释。对此,Chang W.C.2000指出应该以普通中国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度并检验其日常生活来得出结论。
在第三种和第四种路径中,研究者一般通过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使用一套已经标准化的独立变量来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行为异同。Chang W.C.就此进一步质问了实验室条件下观察所得的个体行为是否也在日常生活中具有普遍性。她还质疑了实验激励因素或相应方法能否使实验对象对不同文化产生相似的感知。4因而她主张应该采用改进的文化测量工具对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进行观察。第五种路径则把文化理解成某些行为的起因,然而,正如通常的相关理论很少包括文化变量一样,这种路径并没有去探寻是哪个特定的文化信仰或者价值观造成的心理异同,也几乎没有解释文化是怎样影响人类行为的Betancourt & Lopez,1993。因此,任何一个基于心理学所建构的有效定义都应该根植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2.焦点和构造
本卷文集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内容。第一,基于特定的文化环境,重新审视已经被普遍接受的关于创造力属性的观点。第二,从文化的独特性出发,激发并培育关于创造力的新思想,提出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研究结果和新的假设。第三,通过对过去全球化十年的分析,提出东西方在创造力发展方面所面临的新问题和难题。
创造力一直是心理学家、教育家和政策制定者极感兴趣的话题,本卷对创造力的回顾和延伸讨论对我们进一步认知其规律和发展将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近几十年,东西方的学者已经越来越意识到跨文化研究的必要性,这一研究路径在本卷文集中也必然会予以呈现。读者应意识到对文化差异的创造性解释是多元的,或相容或矛盾,本卷已尽可能把现有的跨文化代表性研究成果、总体问题和相关争论收集到一起以飨读者。
本卷由三个部分构成。由于本文集是关于东西方的创造力研究,因此本卷几乎所有的章节都在不同程度上触及了文化及其对创造力的影响。第一部分的六章集中讨论创造力的概念和文化带来的影响Runco;Lubart & Georgsdottir;Rudowicz;Ng & Smith;Leung,Au & Leung;Cheng。5马克伦科以一个看似简单却很重要的文化概念展开了相关讨论。与之呼应,托德吕巴尔、奥施塔基尔格斯多德和胡慧思分析了东方文化对创造力的理解、误解以及在文化层面的感知差异;黄奕光和伊恩史密斯对此提出了来自儒学的支持。梁觉等在他们的章节中提醒读者这样一个事实:即使大部分的关于创造力能力的研究证据都对亚洲人不利,但仍然存在与此相反的研究结果。而郑慕贤则指出,当我们在以亚洲为研究对象时,尤其是对中国文化对创造力影响研究,应借鉴诸如道教和佛教的理念及思维方式。郑慕贤还在她的论文中向读者进一步介绍了诸多不为西方世界了解的相关中文文献。
第二部分的四章则主要集中研究创造力教育和发展Wu;Hennessey;Lin;Soh。吴静吉强调了中国学生在创造力提升方面面临的阻碍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途径;贝丝亨尼西在她包括阿拉伯儿童的研究中表明:当考虑动机和发展激励因素时,创造力可以得到提高。林少峰和苏启祯表示通过对儿童的绘画作品的分析,是理解儿童艺术创造力和艺术感知力极为重要的渠道。同马克伦科一样,苏启祯也提醒我们当在展开关于创造力的跨文化研究过程中,应当注意不要就像比较苹果和橙子的优劣一样仓促下定论。托德吕巴尔和奥施塔基尔格斯多德在他们所写章节的第一部分,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性证据来说明教育的创造力观念和与之相关的发展。
第三个部分的最后四个章节是关于实践中的创造力研究Tan;Adachi & Chino;Maker;Puccio & Gonzlez,主要聚焦于介绍提高创造力的不同方法和模式。陈爱月一开始就描述了新加坡的创造力研究和教育发展,她还展示了教师创造力模块的构建。安达真由美和茅野紫通过不同的活动展示了人们怎样在音乐创作中变得更加有创造性。琼马克尔通过把创造力和智力相结合,提出了一个已在许多亚洲国家实行的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模式。杰勒德普奇奥和戴维冈萨雷斯集中研究了如何提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路径,他们的这一模式也在亚洲进行了实验。琼马克尔和杰勒德普奇奥通过现场实践研究愈加意识到教育者对提高亚洲儿童创造力的渴望和倾向。6
3.东西方之交汇:何时?何种方式?
读者在本卷中将会看到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和其他一些东西方国家的学者在创造力方面做出的研究成果。这些针对创造力最前沿的研究尤其突出了跨文化的研究,作者们在阐释理论概念和研究发现、明确争议、揭示遗漏和误解的字里行间,均展现了他们出色的洞察力。
诚然,通读全书,读者不可避免会发现一些不足和进退两难的状态。第一,这是因为我们不可能涵盖所有与东西方创造力相关的理念、发展和教育内容。第二,东方与西方毕竟都是太宽泛的词语,因此我们只能讨论它们的普遍属性。在本书大多数章节中,东方主要是指以华人世界为主的亚洲国家,西方主要是以美国为代表。这个范围的确定主要是由于西方大多数涉及跨文化文献的沿用惯例,尽管如此,本书的作者也在将其他社会群体尽可能地囊括进来以突出代表性。第三,无论读者是对多元创造力跨文化差异的成果表示赞同与反对,还是作者本身对其他学者的质疑,都正契合了本书构建交流平台并推进未来研究的目的。
正如在此次创造力会议上所呈现的成果,东西方创造力之交流时机似乎还不太成熟。这至少有两个原因。首先,东方关于创造力的理论严重依附于西方的既有概念和理论Lau,2003。正如前面提到的,尽管尝试着去发掘东方概念,但是传统的意识形态框架如儒学、被西方打上的标签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以及对这些观念的自我强迫接受,都阻碍了东方学者在理论构建上的突破。
尽管如此,在理论方面,7我们已经看到一些东方学者从艺术和文学或者概略性的类似心理学的研究尝试中获得了进展见郑慕贤所著章节。比如,Li1997在对中国艺术和绘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趣和新颖的中国人创造性思维形成路径的概念化成果读者可以在第二章、第四章和第五章找到对其研究的简要介绍。
第二,对创造力的评估目前太过依附于西方的标准。正如牛卫华和斯滕伯格2002所说在梁伟聪等所著的章节中也再次提到,如果采用西方的测量手段来对亚洲人的创造力进行测量,这将导致对东方人的不利。在已有东西方之间的创造力比较研究中,东方人的创造力评价得分常常更低,这实际并不公平。
最近,一些本土的测量工具已经得到了发展。比如,吴静吉和他的同事陈彦甫、郭俊贤、林伟文、刘士豪、陈玉华在一些非常简单的概念基础上发展了一套已广泛应用于台湾的测量标准1998。这套标准还同沃勒克科根创造力测试一起在香港进行了应用,获得了很高的可信度和效度。但是,由于这一方法还没有被正式载入文献资料,因此它还没有被西方学者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有东方学者接受。
由Cheung,Tse和Tsang2001发展出的关于创造性写作能力的测度标准是另一个成功的尝试。如梁觉等学者所说,要让这样一个新的测量标准被广泛接受,两组对比的双测试设计最为理想。相信经过适当的修改,假以时日,这些测量标准必将在未来的跨文化研究中发挥作用。
总之,本文集为东西方的创造力研究提供了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可以坚信,随着东方更多基于本土的创造性理论和评估工具的发展,以及更多东方学者逐渐意识到这样一个交流平台的必要构成,更加富有成果、更加完美的交流即将到来。
参考文献
Betancourt,H.,& Lopez,S.R.1993.The study of culture,ethnicity,and race in American psychology.American Psychologist,486,629637.
Chang,W.C.2000.In search of the Chinese in all the wrong places!Journal of Psychology in Chinese Societies,11,125142.8
Chao,R.K.,& Sue,S.1996.Chinese parental influence and their childrens school success:A paradox in the literature on parenting styles.In S.LauEd.,Growing up the Chinese way:Chinese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pp.93120.Hong Kong: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Cheung,W.M.,Tse,S.K.,& Tsang,W.H.H.2001.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Chinese creative writing scale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Hong Kong.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354,249260.
Lau,S.1992.Collectivisms individualism:Value preference,personal control,and the desire for freedom among Chinese in Mainland China,Hong Kong,and Singapore.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13,361366.
Lau,S.Ed.1996.Growing up the Chinese way:Chinese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Hong Kong: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Lau,S.2003.The limit of creativity.Paper presented at the seminar on The Practice of Creativity,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Taiwan,on March 21,2003.
Lau,S.,& Cheung,P.C.1987.Relations between Chinese adolescents perception of parental control and organization and their perception of parental warmth.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3,726729.
Lau,S.,Nicholls,J.G.,Thorkildsen,T.A,& Patashnick,M.2000.Chinese and American adolescents perceptions of the purposes of education and beliefs about the world of work.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28,7390.
Li,J.1997.Creativity in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omains.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10,107132.
Niu,W.,& Sternberg,R.J.2002.Contemporary studies on the concept of creativity:The East and the West.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364,269288.
Said,E.1978.Orientalism.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吴静吉、陈甫彦、郭俊贤、林伟文、刘士豪、陈玉桦1998:《新编创造思考测试研究》[Development of a new creativity test for use with students in Taiwan],台北。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