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新教育语文课堂*哲学的解释

書城自編碼: 291403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张悦
國際書號(ISBN): 9787544085571
出版社: 山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1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36页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7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全球城市发展报告2023:基于全球城市网络的合作与竞争
《 全球城市发展报告2023:基于全球城市网络的合作与竞争 》

售價:NT$ 1277.0
为什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简单现象到复杂系统
《 为什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简单现象到复杂系统 》

售價:NT$ 442.0
大英帝国的兴衰:全景式俯瞰英国千年历史沧桑剧变,回首日不落帝国的初升、辉煌与没落
《 大英帝国的兴衰:全景式俯瞰英国千年历史沧桑剧变,回首日不落帝国的初升、辉煌与没落 》

售價:NT$ 549.0
意大利文艺复兴新艺术史
《 意大利文艺复兴新艺术史 》

售價:NT$ 4474.0
2023年《咬文嚼字》合订本(精)
《 2023年《咬文嚼字》合订本(精) 》

售價:NT$ 437.0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成熟度方法论手册
《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成熟度方法论手册 》

售價:NT$ 1501.0
变革时代的公司契约:法律能否与时俱进?
《 变革时代的公司契约:法律能否与时俱进? 》

售價:NT$ 437.0
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基本格局及典型形态研究
《 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基本格局及典型形态研究 》

售價:NT$ 386.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1860
《 迪士尼互动发声游戏书-公主妙厨房 》
+

NT$ 484
《 迪士尼英语认知启蒙立体大挂图-公主的美丽世界 》
+

NT$ 225
《 钢结构 》
+

NT$ 757
《 迪士尼英语单词学习拼图卡(全4册) 》
+

NT$ 315
《 台达ES/EX/SS系列PLC应用技术(第二版) 》
編輯推薦:
★此书是新教育系列书系中的一本,从对哲学知识论的认知举步,从哲学深处获得理性启思,提炼出内心观照下的知识之实践路径。
★书中论述哲学对语言的理解,启发语文课堂的研究范式,以言语状态中的生活作为语文生活的研究肯綮。
★本书从哲学视角呈现语文不一样的美,既体现了哲学生命观的规定性,又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本体特征,表达了语文教育实践者充分的理性和自觉。
★ 书中还运用大量经典的教学实践,体现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的新教育关于理想课堂的终极诉求,对一线语文教师有着直接而具体的指导意义。
內容簡介:
本书从哲学层面解释了语文课堂的三个维度:1.语文知识的价值和意义重在于内心观照。一旦屏蔽心灵,阻断与内心的呼应,语文知识教学也会走上虚无之途,迷失自己。2.语文课堂实质是言语实践生活,在言语状态中沟通他者世界。如果从个体言语系统跳开,语文课堂就会成为没有实景的空匣子,存在也因此荒芜。3.语文生命将本我升华为超我。语言世界里的生命才是飞扬的生命,没有语言世界,语文就失去了安身立命的皈依;立身语言世界,是语文生命的现实诉求。理想的语文课堂,内心观照下的知识、言语状态中的生活与语言世界里的生命,三者嘤嘤和韵和美共在。
關於作者:
张悦,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语文教师、副校长。哲学博士。浙江省特级教师,长三角基础教育高中语文学科专家,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她长期致力于语文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曾获第五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一等奖、全国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演讲比赛金奖、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等奖项。在全国近三十个省市执教示范课、开设教育教学讲座,在《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学习》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五十多篇,主编、参编教材多套,著有《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新教育语文课堂》。
目錄
序 从知识生长的地方开始胡勤 1
导 论1
一、语文课堂的现实困境1
二、哲学观照下的语文教育3
三、新教育语文课堂的架构4
四、新教育语文课堂的愿景12
第一章 哲学立场上的知识图式13
第一节 二元摆荡,知识观的历史纠结13
一、古希腊智慧教育时期的知识观13
二、中世纪哲学理念中的知识表述15
三、近代哲学知识观的衍变17
四、现当代哲学视域里的知识22
第二节 实践知识观:马克思认知转型28
第二章 哲学观念中的生活图景33
第一节 哲学,追问生活的终极意义33
第二节 生活在别处:哲学家视野的生活35
一、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人生35
二、黑格尔:生活在过程中行进36
三、尼采:生活的意义和价值38
四、胡塞尔:生活世界意义之源40
五、当代哲学土壤里植根的生活41
第三节 生活:人的具体存在形式46
第三章 哲学场域内的生命诉求52
第一节 生命意义的历史追问52
一、小苏格拉底学派的生命观52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生命之帜54
三、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生命57
四、现代主义批判视域里的生命归属59
第二节 自由人的联合体发展66
一、生命的实现和完美:自身的解放66
二、现代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68
第四章 马克思哲学语境里的新教育语文课堂74
第一节 新教育语文课堂的哲学基础74
一、问题的关键是变革74
二、人类认识活动的本质和方法75
三、一切意义在于关系76
四、批判是解放人的工具77
五、自由而全面发展:规律性与目的性的最高统一78
第二节 新教育语文课堂的三重境界79
一、有效教学的理解和学理79
二、知识:朝向其内在的魅力81
三、语文课堂: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83
第三节 新教育语文课堂研究的范式85
一、教育是一种行动的叙事85
二、现象学及其他:行动研究背后的推力87
三、研究成果的推广现状89
四、定量和逻辑:期待植入的方法论90
第五章 知识语文:与精神世界的意义关联95
第一节 祛魅与返魅的徘徊与选择95
第二节 现代语文知识的溯源98
第三节 语文知识范式的变革103
第四节 内心观照下的语文知识109
一、知识的客观性109
二、语文知识的结构重组110
三、语文知识的认知立场111
四、语文知识的学习策略112
第五节 知识语文课堂实践115
第六章 生活语文:在言语实践中成长自我134
第一节 语文生活:存在于共同认可的规约134
第二节 对话:语文生活最动心的律吕136
第三节 诗性:生活语文的审美隐喻138
第四节 言语状态中的语文生活140
一、我的生活在哪里140
二、做一个言说者142
三、语文课堂:言语状态中的生活146
第五节 生活语文课堂实践151
第七章 生命语文:语言世界里存在的意义179
第一节 现代语文:直面生命关怀179
第二节 自我认识与建构和他者的关系181
一、自我的在场181
二、与他者的良性互动关系183
第三节 指向于生命个体的充分自由185
第四节 语言世界里的生命形态187
一、语言世界:作为不变性和可变性的符号系统187
二、语言应用: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189
三、我的生命体验在哪里190
四、立身于语言世界的课堂191
第五节 生命语文课堂实践193
结语 语言出场: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215
参考文献219
致 谢235
內容試閱
第一章 哲学立场上的知识图式
第一节 二元摆荡,知识观的历史纠结
一、古希腊智慧教育时期的知识观
知识使文明成为可能。
距离雅典150千米的帕那索斯深山里,有一个神秘茫远的所在:德尔菲。高高的阿波罗神庙的庙墙上镌刻着世界上最著名的一条箴言:认识你自己。这简简单单的五个字以铿锵的语言构筑了一条最纯粹也是最高蹈的哲学之路,数千年走在这条路上的人们,都翘盼能以最完美的知识作桅,在黑暗中点亮光明。而临行远走之前的苏格拉底那一句我知道了我其实什么都不知道,仿佛一言成谶,挥就了认识自我的豪情,也喊出了自我认识的艰难;认识自我乃是哲学的最高目标,而这种无知之知就是人类追问知识的积极开端,知识之问亦成为哲学界永恒的母题。
古希腊智慧教育时期,引领人们走回自己的内心,看清自己的本性;引领人们仰望星空,探寻宇宙的本质:这是知识的安身立命之本。知识,在其成为一个哲学命题之肇始,就直抵人和宇宙的根本问题,散发着沉静的理性辉芒。
苏格拉底第一次在哲学的底板上描绘知识的图景。在回答什么是知识时,他说:知识就是智慧。而智慧就是最大的善,因此,正义和美德都是最高的知识。知识不是外在于人的固化物,它是通向人的心灵花园的隐秘通道,是人性之中最闪亮的部分。古罗马的奥古斯丁无比深情地共鸣道:一个人只有有了我们称之为智慧的真理中分辨并获得的至高之善,才是幸福的。知识的崇高赋予探求知识真谛的人们以归属感,研习知识之真,决然摒弃了只求知识之用的功利圭臬,是哲学家的神圣使命。苏格拉底的知识观还渗透在他的教育方法里。他认为,真理必须通过对话或争论来获得,这种对话和争论可以是在两个探索者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单个探索者的心里进行,此时他的心灵是自问自答。不能用直接检验事实的方法来发现真理。苏格拉底对话就是这样一种适合于探索真理的语言形式。知识的获得就是内心探索的过程,知识并非外铄,是发现而非发明,是倾听心灵深处的内在声音;知识就是一种回忆,而教师的职责,只能帮助学生自己重新发现早已存在的观念,或回忆遗忘但未曾消失(也绝不消失)的记忆。
在柏拉图的知识图景里,理念是核心概念。理念是存在的完美巅峰,而巅峰上飘扬的旗帜上写着一个字:善。给予知识的对象以真理、给予知识的主体以认识能力的东西,就是善的理念。它乃是知识和认识中的真理的原因,善是知识的天使,是人类最值得拥有的知识;没有人可以在获得善之前,足够理性地认知正义和美,从而通向真理本身。和苏格拉底一样,柏拉图认为,知识属于灵魂,是每一个人的灵魂中具备的能力;获取知识的青睐,知觉到知识,全在于心灵,人们似乎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择理性思考,感觉世界是不可靠的,构成人的尊严的是理智世界。当一个人企图靠辩证法通过推理而不管感官的知觉,以求达到每一事物的本质,并且一直坚持到靠思想本身理解到善者的本质时,他就达到了可理知事物的顶峰了,正如我们比喻中的那个人达到可见世界的顶峰一样。真知的拥有者,就是柏拉图心中那些走出洞穴,即走出感官和意识形态的世界,迈向理性澄澈的真理世界的人。
亚里士多德将知识分成三类思辨科学、实践科学、制作科学,他更加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在亚里士多德时代,西方理论知识体系以形而上学的形式得以建立,各种领域的知识概念架构得以明晰,实在存有实体等形而上学的核心概念得以探讨:知识让人类越来越真切地走在通向生活本质(同善共福)的路上。在古希腊,求知是人的本性,追求知识之美永远是人类的一种企慕情怀。知识代表全部真理,人应该在普遍的物性里求取真理,因为情况越是特殊,知识就愈是经验性的;知识愈是经验性的,教育就越不是自由的。同时,亚里士多德认为,直接的经验世界也是很重要的,因为理念不是某种抽象的形式,它就是感官的具体个别的实体;知识无法天赐,联系着经验世界的实践和学习是拥有知识的实然途径,获取知识是一个由表及里、由低级向高级、由具体知识向抽象思辨知识发展的渐进过程,被迫学习不会在心灵中生根,只有在内心沉淀下来的知识才是真正有用的活的知识。
古希腊智慧教育时期的知识观鞭辟入里,它传达了一个真理:知识是淑世之本。知识是理智之光,照亮我们的心灵和宇宙;知识让灵魂明亮并且流光溢彩,承奉善的真性;知识的获得需要一个积极践履的过程,这个过程好比鸟儿更新羽毛,是自我净化,是通过自我扬弃的方式走向思想和灵魂都更加自由的远方。知识如此美好,邂逅知识,就好比是在春之暮野,邂逅一个沉潜恒久的凝眸;而内心和知识的相遇就是高山流水、琴瑟和鸣。
二、中世纪哲学理念中的知识表述
漫长的中世纪,哲学和科学沦为神学的婢女。但在神学的论证过程中,绝对理性依旧占据高位,并不从属于信仰,即便证明宇宙本体上帝的存在,都由理性来完成推理,这种重视逻辑方法对绝对权威和首要前提进行演绎的现象,恰恰说明了理性精神在中世纪神学界的崇高地位。由此可见,沿袭了古希腊理性主义正统的中世纪哲学,以恰当的表现形式继续着高位的运行;也因为理性思辨,使得哲学最终得以和神学分离,获得独立品格。
当时有哲学家之王美誉的阿维森纳撰写了《知识之书》,他的学说表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倾向。《知识之书》表明了用基于经验、观察和逻辑论据的知识体系和宗教信仰相对抗的意图,将感性体验作为获得知识的一种方式。接受古希腊哲学衣钵的哲学家阿威洛依则认为,除了上帝,物质世界也是人类思考的对象,世界是可以用科学知识解释的;物质和运动是永恒的,而作为个体的人,只有和普遍的理智融合在一起才能不朽,人的真正幸福就是用科学知识到达理性世界的制高点。阿威洛依在自己的理论中论证了双重真理的学说,即关于宗教教义和与之分歧的理性判断并存的学说,就是基于理性的哲学真理和基于启示的神学真理的并存。
阿奎那被公认为最伟大的经院哲学家,在他卷帙浩繁的哲学著述中,我们可以领悟这样的知识要义宇宙的目的是知性的善,亦即真理。在这种意义下寻求智慧便是最完善、最崇高、最有益处和最为愉快的事业,人类天生就具有寻求知识的能力,人能够依靠感觉获得属于个体的知识,也能够依靠理智获得经过抽象的知识,而持久不倦的追求必将让心灵畅亮在智慧世界里。在《〈后分析篇〉评注》中,阿奎那给出了知识的意义对某事物拥有知识,即是对该事物的事实有完全与确定的认识,知识只有被明晰地阐释,才算是科学的认知,以至臻于真理。从这种遵从自明的逻辑规则、走向确定性真理的主张里,可以看出阿奎那明言的知识辩护,即以感性与理性共生同在的内在心灵过程,确立知识之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欧洲漫长的中世纪,神学一直戴着一顶最亮丽的花冠,哲学只是花冠上一朵不太起眼的花穗,但哲学家依旧持守着的知识天空未曾黯然。以阿奎那为代表的托马斯主义者坚持着哲学的相对独立气度,既更新了奥古斯丁的神学认识论,又扬弃了古希腊的知识观,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认识分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论断;同时又指出,感性认识只不过是个别的、特殊的认识,而真正的知识必须是普遍的认识,也就是说,个体的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普遍的理性认识,知识才被赋予了知识意义的最大化。
由此推断,中世纪哲学的知识观依旧延宕着古希腊智慧哲学时期的理性色彩,同时又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它第一次在哲学范畴之中将感性知识作为独立存在的对象,正如受到中世纪哲学深刻影响的文艺复兴三杰代表达芬奇所说的在我看来,经验是一切可靠知识的母亲,那些不是从经验里产生、也不受经验检定的学问,那些无论在开头、中间或末尾都不通过任何感官的学问,是虚妄无实的、充满错误的那样,对知识的感觉、体认是普遍的存在,感性认知是知识的起点,它和理性知识同时存在于知识场域之中;当然,面对形态殊异的知识,光有感性的参与是很不够的,理性思考依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知识不再仅仅是仰望苍穹的茫远深邃,知识开始扬弃对在高空舞蹈的绝对理性的追索,正贴着这个世界的地面优美和裕地步行。中世纪是个黑暗的世纪,而哲学的知识辉芒恰恰因为那一片浓郁的黑,更挣揣出这漫天的星辉斑斓来。当中世纪的大门终于重重合上,阊阖开启,闪着的是一抹通透的炫目亮色。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