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里尔克和女性:挚爱诗心

書城自編碼: 291373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傳記文学家
作者: 【德】海默?施维克[HEIMO SCHWILK] 著,商丹妮
國際書號(ISBN): 9787531689799
出版社: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11-01
版次: 1
頁數/字數: /29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42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哲学思维:清晰思考的12条关键原则
《 哲学思维:清晰思考的12条关键原则 》

售價:NT$ 386.0
海盗之书
《 海盗之书 》

售價:NT$ 381.0
亲美与反美:战后日本的政治无意识
《 亲美与反美:战后日本的政治无意识 》

售價:NT$ 325.0
亲爱的安吉维拉:或一份包含15条建议的女性主义宣言
《 亲爱的安吉维拉:或一份包含15条建议的女性主义宣言 》

售價:NT$ 274.0
理想国译丛064:狼性时代:第三帝国余波中的德国与德国人,1945—1955
《 理想国译丛064:狼性时代:第三帝国余波中的德国与德国人,1945—1955 》

售價:NT$ 571.0
海外中国研究·明清中国的经济结构
《 海外中国研究·明清中国的经济结构 》

售價:NT$ 717.0
理想国译丛018:活着回来的男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二战及战后生命史(2024版)
《 理想国译丛018:活着回来的男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二战及战后生命史(2024版) 》

售價:NT$ 515.0
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
《 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 》

售價:NT$ 493.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30
《 听丰子恺谈禅意人生 》
+

NT$ 259
《 一生一代一双人-纳兰容若词传 》
+

NT$ 302
《 锦瑟流年最痴情——李商隐传 》
+

NT$ 248
《 海德格尔眼中的艺术 》
+

NT$ 285
《 金瓶梅俚语俗谚 》
+

NT$ 405
《 发明世界的巫师:托马斯·爱迪生传 》
編輯推薦:
里尔克对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表示抗议,对人类平等互爱提出乌托邦式的憧憬。本书作者海默施维克(Heimo Schwilk),用传记作家独有的优势得以从宏观的角度研究里尔克的所有通信,并从中清楚地看出里尔克在追求女性方面几乎无限制的能力,以及他行事的模式与变化规律。
里尔克在诗歌上取得巨大成功的经历的牺牲品,就是围绕在他身边的女人。里尔克选择她们进入他幻想的世界内部并转化为诗歌,这本书就是关于她们命运的故事。
里尔克的女友与女性资助人,也将她们的私人回忆出卖给公众。她们从不同层面描绘出一个更生活化的诗人形象,本书首次将这一切用于全面塑造里尔克的日常生活。
男人因为孤独而优秀,女人因为优秀而孤独恰恰是诗人里尔克和这些女性们的写照。
內容簡介:
在勒内马利亚里尔克的人生中,所有的诗歌无不在爱的激情与痛苦中创作完成。女性在他的生活与创作中占据及其重要的地位。里尔克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总会有女人为他解决。里尔克的诗歌尽管充满孤独、痛苦的情绪和悲观虚无的思想,但是艺术造诣很高,他以自己情感的经历为素材,创作出一系列使人为之震撼的诗歌。不仅展示了诗歌的音乐美和绘画美,而且精准地表达了一些抽象的内容,扩大了诗歌的艺术表现领域,对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让我们领略了这位伟大诗人的那一场场罕见的风花雪月。
關於作者:
海默?施维克(HEIMO SCHWILK,1952年出生于斯图加特,哲学博士,著有大量关于政治与文学的作品。他撰写的《黑塞传记》(Hermann Hesse: Das Leben des Glasperlenspielers)和《荣格传记》(Ernst Jnger - Ein Jahrhundertleben)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好评,1991年因出色的记者工作获得特奥多?沃尔夫奖(Theodor-Wolff-Preis)。他曾长期担任《世界周报》(Welt am Sonntag)的编辑,现生活在柏林。
目錄
前言/001

索菲亚里尔克
被选中者的母亲/001

一位充满激情的女性/001
一个吻的价值仅仅在于它的热烈感情。
他曾经更像是一个小姑娘/009
玩偶的衣裳??让我感到幸福。
学校生活/012
性格成形:安静、胆怯、有同情心。
瓦莱丽冯大卫龙菲尔德/022
你的永远爱你的猫咪赖内。
与母亲的亲近/032
我是个完完全全孤独的人,与你没什么不同??
疗养院的世界/036
??虽然内脏非常健康,但是身体严重虚弱。
对母亲精神上的指导/039
上帝来到他的时代。

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
爱人、导师、代理母亲/043

为彼此而生的/043
??你从孤独中走向巨大的幸福,拉住了我的手。
与叶琳娜沃若妮娜在海边/060
你这个不知感恩的人,这就是生活!
与莎乐美一起去俄国/064
这是我唯一一次过复活节。
第二次俄国之旅/075
我的指甲里满是碎片,神经里也是。
露驱逐里尔克/084
如果我可以残酷一点,就能让赖内向前走,一直向前。
身体上升到灵魂之上/089
从性别的远方传来古老的需求??

克拉拉韦斯特豪夫
妻子,学生,信任者/096

在克拉拉韦斯特豪夫与保拉贝克之间/096
??她们就像是我灵魂的姐妹一样。
追求克拉拉韦斯特豪夫/103
请您不要让距离如此有影响地控制我们。

两个独立的个体/113
??美好的婚姻更像是两人互相委托对方担任自己孤独的看守者。
巴黎的新开始/120
要把一切,一切都献给艺术,而不是生活,因为生活总是让人悲伤、抑郁。
致保拉的挽歌/127
我想要像扔一块手巾一样将我的声音抛掷于你的死亡之上??
逃脱责任/131
??我几乎对别人的接近充满敌意,他们会打扰我,并有权利这样对我。
养母和资助者:艾伦凯/134
您的满怀感激的儿子。
在世界闻名的诗人阴影之下/140
她并没有与我在一起,但是除我之外似乎她也没时间做别的??

玛利冯图恩塔克西丝
仰慕者,资助人,催稿者/145

希拉费科博士/145
您在恋爱中并且总是在爱着??
安娜女爵马蒂厄德诺阿耶/149
没有爱情的时间就不是时间。
海边的城堡/152
一只巨大老狗的无尽的善意。
第一部《杜伊诺哀歌》/159
因为美丽并不是恐惧的开始??
马尔特亨内贝特与爱莲诺拉杜丝/164
您想要帮忙但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西多妮纳德尼冯博鲁特/167
太强大,太独立,太固执己见。
亡灵建议他进行西班牙之旅/169
是雷蒙蒂娜(Raymondine)在说话吗?
与马尔特重逢/172
我根本不是什么爱人??
玛格达冯哈廷根/177
音乐,音乐:它本该如此。

露露阿尔伯特拉萨德,
瑞吉娜乌曼,
艾丽娅马利亚内娃
灵魂的冒险/189

露露阿尔伯特拉萨德/189
你终于来了!
瑞吉娜乌曼/198
我们要不要一起读点什么?
赫尔塔科内希/205
毕加索的看守者。

在侯爵夫人的庇护之下/210
什么,你竟然叫马利亚?我还叫米奇(MizziI)呢。
艾丽娅马利亚内娃/216
我觉得这完全是命运的安排,让我找到了自己的路??

南妮翁德利-伏尔卡特
伟大的母亲/233

妮可冯齐歇尔泽/233
请您保护我。
格拉古特曼/245
来自俄国的迷娘。
莫琪为里尔克找到一个城堡/252
穆佐还是其他。
弗里达鲍姆加特纳/258
让她高兴一下我给她留了一个包装精美的书籍包裹??
哀歌完成/260
就是这个,我的无情的上帝,这就是你从我这里要求的??

一个诗人的死亡与重生
母亲与伟大的母亲的国度的结合/271

塔楼中的幽灵/271
??不要惊扰夜晚四处漫游的伊莎贝拉德谢芙龙。

侯爵夫人来访穆佐/278
我沉默地亲吻他的额头,就像一个母亲亲吻他的儿子??
逃离莫琪科洛索夫斯卡/281
独自一人的时候我无所不能??
里尔克找人修整礼拜堂/285
向圣安妮德穆佐(Anne de Mutzot)祈祷!
拉里霍斯特曼/291
他说的是阿维拉的特蕾莎(Teresa von Avila)。
玛丽娜茨维塔耶娃/298
我爱你并且想要和你睡觉??
俄尔甫斯走进地府/306
玫瑰,哦,纯粹的矛盾。

后记/313

附录/319
参考书目/319
人物索引目录/326
图片来源证明/343
內容試閱
索菲亚里尔克
被选中者的母亲
一位充满激情的女性
一个吻的价值仅仅在于它的热烈感情。
长着一双蓝眼睛的小天使又回到她身边了。他没有死。他穿着白色的衣服,那种女孩子第一次参加圣餐仪式的时候穿的裙子,索菲亚里尔克亲手用织锦丝缎装饰它。粉红色的蝴蝶结点缀在孩子金色的卷发上,柔美的后背上背着一对用白色的鹅毛制成的天使翅膀。年轻的小男孩喜欢女孩子的裙子,有时为了取悦母亲,他甚至会穿着这种裙子到街上去。圣诞节前的最后一周总是充满期待,一个节日紧跟着另一个。先是赖内(Ren)这个名字的圣名纪念日,然后是生日。这个孩子出生在1875年12月4日,圣芭芭拉节。母子二人会在这一天去集市上购买樱桃树枝,拿回家插到温水中,这样它会一整晚都散发香气。几周前他们就开始期待起居室房门打开的那一刻了。门背后藏着一个对母子二人来说无边的奥秘世界。
圣诞节对里尔克一家来说是非常重大的事件。祈祷、快乐、感恩的时刻,让人终生难忘。就好像我童年所有的快乐都集中在那一晚,人们穿着漂亮的衣服,像天使一样友好相处,在他们和剩下的世界之间漂浮着一座岛,此刻心情的轻松愉悦让他们上升到那座岛上。
这个小男孩儿在7个月大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世上。在他的一生中,人们都能从他的脸上看出他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他出生于12月3日到4日之间的午夜。一个早产儿。母亲索菲亚之前就生过一个早产儿,小姑娘策莎(Zesa),但在几周之后就夭折了。失去女儿的打击,在母亲索菲亚心中留下严重的创伤。第一个孩子的逝去对索菲亚来说就像是感情中的沙粒一样折磨着她,于是她在宗教信仰的古老仪式中寻找慰藉:当小孩子夭折的时候,他们都变成了天使,母亲这样教导小时候的索菲亚里尔克,她也一直对此坚信不疑。
灵魂最深处的渴望就是祈祷。静默祈祷过程中有时候会有一些想法冒出来,索菲亚里尔克将这些都记录在日记中。写作与祈祷舒缓了她的精神。索菲亚感觉自己与那位在奇异的情况下怀有身孕的姑娘(圣母玛利亚)之间产生了真实的联系。对她来说,在圣母玛利亚身边受到庇佑是最好的,因为圣母玛利亚既了解做母亲的快乐,也理解失去孩子的悲伤。在里尔克出生4天之后,他的母亲就将他包着小被子带去了布拉格圣亨利希教堂,并将儿子献给了圣母玛利亚,接受她的庇护。那是1875年12月8日,正好是玛利亚纯洁受孕的日子。这一天直至今日在奥地利仍然是法定假日。12月9日就是命名为赖内马利亚里尔克(Ren Maria Rilke)的男孩儿的洗礼日。索菲亚热爱法语这种浪漫的语言。这个名字用拉丁文发音为赖内图斯,意为重生者。圣徒赖内是所有孕妇的守护神。
布拉格的街道上很快回响起教堂的钟声,宣告着六点钟时刻的到来。父亲一整天都在装饰圣诞房间,摆好圣诞树,插好蜡烛。母亲解释说,冷杉树四季常青,就像古早时期伊甸园中的树木一样,用它做圣诞树代表着世界仍然和过去一样充满平和安宁,圣诞节就是天堂的再现。如同天堂之门打开,六翼天使举着闪闪发光的剑守护在侧一样,圣诞房间的门终于即将开启,通往生命之树的道路不再有任何阻碍。一切都以一种更美丽、更熟悉的方式摆放在老地方,祈祷的天使们和圣诞椅都安置在圣诞树前面。钟声响起,父亲打开门,柔和的光芒笼罩在母子二人身上。母亲与儿子庄重地迈着小步肩并肩走进房间,虔诚而缓慢地走向祈祷椅,一起跪在上面。
从早期的《天使之歌》到后期的《杜伊诺哀歌》,天使始终在里尔克的作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哀歌中的主题就是从各个层面赞美生命,它的荣耀乃至它的转瞬即逝。里尔克后来写信给母亲谈论《杜伊诺哀歌》时,称它为一次尝试,他试图将生命与死亡放置于一份巨大的无以名状的欢乐之中进行总结,将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用值得庆祝的方式讲述,就像是一种期待的欢乐,因为担忧、因为期待、因为神秘。阿门。因此我们再次肩并肩地跪下,亲爱的妈妈,看到赐福的源头,并请求得到恩赐。
里尔克认为自己不是作家,而是诗人。这将他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彻底分割开来,其中包括与他同在1875年出生的托马斯曼。里尔克像预言家一般感觉到自己负有更高的使命,来自上天的任务,他必须完成这一委托。在另一个圣诞节的冥想时刻他将自我认知与母爱的早期童年经历联系到一起:
亲爱的妈妈,你让我从小就养成了拥有期待的快乐的习惯,指望我的心可以在那一天(指圣诞节)一次性地得到所有神秘的满足的那种期待的快乐,在那样的期待中得到巨大的、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快乐。可能我正是因此成为一个欢乐赞颂者的(欢乐这里指的是人们称之为巨大的幸福的东西,它当然远比幸福要大得多)。
女人们都爱里尔克,尤其爱他那双亮闪闪的蓝眼睛:一双女人一样的眼睛,当他大笑着露出迷人的洁白牙齿的时候,浓密的睫毛下闪耀着出人意料的快乐与孩子气的狡黠。像母亲一样爱他的女友,玛利冯图恩塔克西丝侯爵夫人如此评价里尔克。里尔克身材单薄,穿38码的鞋子,总是衣着得体。他本性极其温柔体贴。这位伟大的爱的歌者擅长沉默与倾听。当他用柔和的、像音乐一样动听的嗓音朗诵诗歌的时候,总是让人感到舒适、亲近、认同。她们从中体会到了无法用言语表述的感受。女人们爱里尔克,因为他理解她们的秘密,因为他的诗句触动了她们的灵魂并让其颤动不已。可能她们意识到了:里尔克生活在母亲的爱中。当他谈及灵魂、奉献、感情的时候,他母亲的身影似乎总是在背后若隐若现。就好像被一根无形的脐带连接着一样,里尔克始终认为自己与那个给予他生命的女人是一体的。在他与母亲超过一千封的通信中,他表现出温柔体贴的关怀与爱意。两人后期都过着四海为家的漂泊生活,但是无论他们在欧洲的哪一处停留,每年圣诞前夕那一天,他们都会在同一天,同一时刻,一个人待在一个屋子里,点燃一支蜡烛,打开对方写的任意一封信阅读。
索菲亚里尔克生活在一个虔诚的、充满宗教仪式的世界里。对她来说圣名节比生日要重要得多。索菲亚是智慧女神的名字,她对自己的名字非常自豪。她认为上帝借由她让一位伟大的诗人诞生。她感觉自己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孩子的母亲。索菲亚里尔克爱她的孩子超过一切,并在儿子的成就中找到了自我。然而她很早开始就不再理会她的儿子和丈夫了。这对里尔克与母亲的关系来说显然是一种创伤。
就像《圣经》中的约瑟夫一样,里尔克的父亲当然也始终与母亲和孩子在一起。约瑟夫里尔克(Josef Rilke)的名字与耶稣的养父相同,他也如同那位养父一样,只是圣诞夜的旁观者。他认为母子二人对宗教的感情与表现出的庄严神圣的态度有些超出限度,但他并不拒绝为圣诞夜的仪式出一份力。他这种服务式的角色在里尔克的《马利亚的生活》中也有体现。文中的约瑟夫得知贞洁的玛利亚怀孕的消息之后,怀疑地握紧了拳头。一个天使必须向他解释缘由:
然而一个天使出现:木匠,难道你没有意识到,是主安排的这一切吗?
约瑟夫里尔克始终处于他的骄傲自信的妻子的阴影之下,两人之间足足相差了13岁。里尔克当时遇见的很多女性,都嫁给了年龄远超于她们自己的丈夫。她们从这种年龄差中得到很好的结果:他们丈夫的财富给她们提供了不受束缚并享有特权的优渥生活。约瑟夫里尔克却恰恰相反,他虽然是一个体贴、宽容的好丈夫,却完全无法满足妻子的要求。索菲亚里尔克出身于一个富有的家庭,她靠自己得到的遗产一生生活无忧。约瑟夫里尔克在军校毕业之后,在一个军校担任弹药管理员的教官。因为他并没有被提升为军官,所以他离开了部队并在铁路公司任职。他的妻子想要过像公主一样被捧在手心的生活。她聪慧、有独创性、热爱旅游和交际,常年将自己看上去像是素食主义者的窈窕秀美的身体包裹在贵族式的黑色长裙里。她的神经非常敏感,一旦她感觉别人对她过分苛求,她就会立刻缩回内心世界,一人独处。像索菲亚里尔克这样的女人对约瑟夫里尔克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约瑟夫里尔克与索菲亚里尔克在1873年5月24日结婚,自1884年起两人就在布拉格分居,但并没有离婚。他们夫妻的关系究竟是从何时开始逐渐疏远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圣诞节的宗教仪式上就能看出原因了:在母亲与儿子身边并没有留一个位置给父亲。约瑟夫里尔克在经历了部队中的升职挫折后,无法很好地处理自己职场上的失落情绪,这样的他连一个小官都无法胜任。而索菲亚里尔克一直以一个富贵家庭被娇宠坏了女儿的形象出现,她有一身贵族的怪癖和过于狂热的宗教信仰,但是这样的索菲亚里尔克也始终只是一个被扭曲的负面形象,对此做出最大贡献的当然是他的儿子赖内马利亚里尔克,而他的读者中至少一半对此信以为真。
索菲亚里尔克是一个对自己和身边亲近的人都有很高要求的女人。她要爱、要激情,要有趣味,要灵肉结合完美的婚姻。因此她与很多不仅限于她的时代的女性一样,经历了与艾玛包法利夫人同样的命运。在她1900年出版的《日志》中,表达了渴望为爱奉献的追求:
真诚相爱的人,献出了一切,却不会因此有任何损失。
一个人可以赠送的最宝贵的礼物,就是他的灵魂。
一个吻的价值仅仅在于它的热烈感情。
约瑟夫无法对她渴望的奉献与结合做出回应。强烈的情感对他来说是可疑的,对,他对此有很大的恐惧。因为他了解热情的另一面是什么,堕落的可能始终隐藏在热情背后。她患有偏头痛,几乎不能进食,始终处于麻木的、抑郁的状态。索菲亚里尔克拥有艺术家的天性,她的情绪波动非常剧烈,亢奋与忧郁经常鲜明地自由转换。
她过分紧张的倾向,还是影响了儿子。节日里索菲亚里尔克让7岁的儿子抄写古典诗歌,里尔克隆重地对待这一活动并穿着华丽地朗诵。紧接着是他写给母亲的诗。即使在青春期的时候,这些诗歌里面也充满爱意。14岁的诗人在写给母亲的生日祝福诗歌落款写道:一万个深情的吻,带着我发自内心的爱和祝福,你的亲爱的赖内。索菲亚里尔克点燃了儿子灵魂中诗歌的火焰,帮助他将早期的诗歌刊登在报纸和杂志上。里尔克爱他的母亲,但是这种爱并不是对女性的渴望。这对母子的关系完全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研究的少年心理中的俄狄浦斯情结无关。
俄国作家伊万屠格涅夫的小说以纲领性的标题《父与子》反映了两代人之间的冲突问题,这一主题在德国世纪之交文学时期也同样备受欢迎。自从搬出共同的家之后,里尔克就与母亲同住,但这并不代表里尔克是站在母亲这一边的。与对母亲的描述相比,里尔克对父亲充满溢美之词,父亲对他永远是善良的化身,提供最忠诚的帮助,最亲切的朋友,一年又一年过去了,他永远用最无私的真诚亲密地对待他。在他写的诗歌《父亲年轻时的肖像》中,时年30岁的诗人在对父亲的描述中倾注了无限爱的回忆。
眼中是梦。额头仿佛正在接触
某个远处之物。唇边是精彩的
众多青春、不苟言笑的魅力。
细瘦的贵族制服缀满
装饰的丝绦,前方安置着
配刀的笼柄与两只手手
在等待,静息着,无所希企。
此时几乎不再可见:仿佛手
紧握远方时,先已消失。
其他的一切用自身遮罩着自身,
湮灭着,似乎不被我们理解,
深深地在自己的深处模糊。
他曾经更像是一个小姑娘
玩偶的衣裳??让我感到幸福。
索菲亚里尔克很早就发现儿子具有极高的移情能力、想象力以及对角色转换的爱好。里尔克不喜欢任何男孩子的游戏,即使他曾经为了取悦父亲而偶然摆弄他的锡兵玩偶。这个家中的独子热爱玩偶娃娃以及色彩缤纷的花边衣料。就像最亲爱的母亲一样,儿子也非常乐意穿裙子。他是否知道母亲在他之前已经怀孕并生下了小策莎呢?儿子并不是策莎的替代品,里尔克也不是为了代替策莎才偶尔穿女孩子的裙子的。他只是拥有一个女性的灵魂,敏感并能设身处地理解他人感受。也正因如此,他后期创作了大量女性视角的诗歌如《女性之歌》《女性群像》《女性向马利亚祷告》《女性的哀叹》《一个姑娘的墓碑》等。他能够体会那些爱情中的女人的心情,也包括那些爱女人的女性的心如在莱斯博斯岛上开办女子学校的女诗人萨福(Sappho)。
里尔克人生的第一次意大利之旅让他结识了小艾米丽(Amlie)。母亲在当地租了一个有着拱门与魔法花园的美丽的乡间别墅。孩子们每天在这里玩耍。如果哪一天艾米丽不能过来找他,里尔克总能在长椅上或者树下找到一个小小的花束。然后假日结束了,伴随着眼泪迎来了分别的时刻。里尔克送给艾米丽一枚戒指。之后这个小小的玩伴就进了一间修道院。里尔克从未忘记过艾米丽。他曾经和玛利冯图恩塔克西丝侯爵夫人一起再次拜访了那间童年时期的度假别墅。他走进一间残破的亭子,并在一个摇摇欲坠的木桌上发现一小束精心绑好的紫罗兰。世界对里尔克来说充满暗示的符号。
一首早期的诗歌将我们带回里尔克童年居住的亨利希巷19号,小里尔克坐在蓝色的客厅玩娃娃:

童年亲爱的家没有
逃离回忆
家里有蓝绸装饰的客厅
我在里面看连环图

家里有玩偶的衣裳
华丽地镶嵌粗银线
让我感到幸福

几十年过去了,在玛利冯图恩塔克西丝侯爵夫人位于杜伊诺的城堡做客是里尔克最爱的消遣,仍然是在女士起居室的五斗橱和柜子里翻拣,把一些精致的老物件拿在手中把玩。他非常注意修饰自己的外表,从头巾到鞋子的每一处细节都要协调搭配,即使一人独处,他也要每天换好几次衣服。如吃饭、散步都要有相应的全套装饰。对他来说手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上面有母亲亲手刺绣的他的名字。他像淑女一样在春天和夏天戴上薄如蝉翼的手套,类似的手套他有几十双。他还曾经将这些手套横贯欧洲邮寄给母亲帮他清洗。在诗人逗留的托莱多、佛罗伦萨、但泽或者随便什么地方,都有高级洗衣店可以帮他洗手帕,但这一行为对母子来说具有代表亲近与联系的仪式性,体现的是母亲的关爱。手套对里尔克来说,是爱的象征,就像是充满鲜花与香气的花园,开满紫罗兰与玫瑰,围绕在他身边。
如果不提及里尔克对变装的爱好,他的童年就是不完整的。他和其他的男孩子一样拥有摇动木马、马刀和盔帽做玩具。这些来自他叔叔兼资助者雅罗斯拉夫里尔克(Jaroslav Rilke)的礼物,这些并不代表家族对他进行了早期的军事教育。那些关于屠龙故事的连环画,体现的也不过是具有时代特征的男孩读物罢了,人们用席勒的叙事谣曲促进孩子的想象力,当母亲在家里打扫卫生的时候,里尔克就在一边背诵诗歌。讲述高贵的骑士打败恶魔,拯救世界,与公主结合;讲述圣乔治与恶龙搏斗,拯救被囚禁的年轻姑娘的故事。骑士取代柔弱的女子成为主题,这一风格在里尔克倍加推崇的前拉斐尔派艺术家中非常受欢迎。里尔克则兼具二者的特性:他既是公主,也是那个能够找到解救灵魂的词语以拯救年轻女性灵魂的骑士。来自母亲的艺术天性与父亲的军人气概,贯穿里尔克错综复杂的性格并互相补充,后期这两种特性也经常显现出互相冲突的矛盾,里尔克不得不艰难地用诗人的创造性平衡二者的关系。

学校生活

性格成形:安静、胆怯、有同情心。

早在与丈夫分居之前,索菲亚里尔克就已经在开拓自己的人生道路了。她称自己为菲亚里尔克(Phia Rilke)。因为她热爱旅行,布拉格当地人都认为她是一个热爱享乐的女人。这很大程度上源于里尔克的父亲,他从未试图阻碍妻子对自由与独立的追求。但是面对儿子日益增加的成为诗人的特质,他却表示出了十分的不快。他请求妻子:请你在心中平静下来,不要有任何地方刺激里尔克诗人的灵感,也不要让他写诗。一直资助里尔克学业的叔叔雅罗斯拉夫里尔克也对索菲亚对里尔克的影响产生不满。按照叔叔雅罗斯拉夫的计划,里尔克应该在中学毕业后进修法学,日后可以接管他在布拉格的事务所。里尔克的想象力继承自他的母亲,受到他母亲从小给予他病态的刺激,又在各种各样不系统的阅读过程中过度发展,人们对他过早的称赞越发激起了他的虚荣心。
父母的分居使里尔克的学习生涯受到影响。里尔克本应继续在布拉格的学校就读,但是母亲越来越强烈的独立追求,促使她不断地前往维也纳、慕尼黑或者意大利旅行。在此期间,外祖母不可能独立照管孩子。于是索菲亚里尔克决定将孩子安置在预备军官寄宿学校。她绝不会因此放弃孩子。在寄宿学校报名之前,母子二人进行了一番深入的交流。索菲亚里尔克向10岁的儿子解释自己的苦衷。她谈及自己的感受,让他了解自己的情感与困境,说起维也纳的那位才华横溢的恩格尔医生(Engel),他关心她的精神并能让她敏感的神经平静下来。儿子表示理解母亲,他可以对她的状况感同身受,甚至有所放大,以至于超出他能力的同情关切。之后他找到诗句描述母亲在这次分居阶段的感受,那首名为《浪子的出走》的诗歌,描述的是在分别中蕴含的宽慰时刻。这种在父母分居时没有指责任何一方的态度非常少见。里尔克的这首诗歌描述了一种理想、一种更深的认识、一种面对新生活的觉醒所产生的宽慰的时刻。它指导人们在人类关系中怎样处理极限经历:

告别所有混乱
它是我们的但并不属于我们
他像古井中的水
微微颤抖着映照并扭曲了画面
告别又一次像荆棘一般
依附在我们身上的这一切,
又突然望见
这个和已不可再见的
这些(它们如此寻常又如此粗劣)
温柔,和解,
如同从一开始到近处
预感似的料想到,童年所
充满的、满到极限的忧伤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