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青春岁月

書城自編碼: 289430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纪实文学
作者: 王秀茹
國際書號(ISBN): 9787506389433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9-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406/25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8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1368:历史岔道口的抉择与国运盛衰
《 1368:历史岔道口的抉择与国运盛衰 》

售價:NT$ 325.0
全球城市发展报告2023:基于全球城市网络的合作与竞争
《 全球城市发展报告2023:基于全球城市网络的合作与竞争 》

售價:NT$ 1277.0
为什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简单现象到复杂系统
《 为什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简单现象到复杂系统 》

售價:NT$ 442.0
大英帝国的兴衰:全景式俯瞰英国千年历史沧桑剧变,回首日不落帝国的初升、辉煌与没落
《 大英帝国的兴衰:全景式俯瞰英国千年历史沧桑剧变,回首日不落帝国的初升、辉煌与没落 》

售價:NT$ 549.0
意大利文艺复兴新艺术史
《 意大利文艺复兴新艺术史 》

售價:NT$ 4474.0
2023年《咬文嚼字》合订本(精)
《 2023年《咬文嚼字》合订本(精) 》

售價:NT$ 437.0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成熟度方法论手册
《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成熟度方法论手册 》

售價:NT$ 1501.0
变革时代的公司契约:法律能否与时俱进?
《 变革时代的公司契约:法律能否与时俱进? 》

售價:NT$ 437.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81
《 乘风破浪:电影拍摄全纪录 》
+

NT$ 240
《 出杨庄记 》
+

NT$ 368
《 黑暗时代的她们 》
+

NT$ 338
《 遍路:1200公里四国徒步记 》
+

NT$ 353
《 回望 》
+

NT$ 210
《 命如蒿草 》
編輯推薦:
《青春岁月》:飞纵的思绪插上碎影流光的翅膀,穿越时空隧道,飞向了当年的北大荒,飞向了知识青年战天斗地的年代献给经历过磨难与坎坷的知青战友们,为了祭奠我们早逝的青春岁月!留给自己,也留给对我们那个年代陌生的后人!
內容簡介:
《青春岁月》是一部长篇纪实性的文学作品,详细生动地记述了刘学军等众多年轻人在嫩北农场所经历的生活、工作和情感的点滴往事。他们是昼夜耕耘的拖拉机手、策马扬鞭的大车老板、风餐露宿的放蚕姑娘、顶风冒雪的购马小分队成员、在野狼出没的荒野开垦处女地的拓荒者无论是在骄阳似火的田间,还是在挥汗如雨的秋收;无论是在抢救集体财产的现场,还是在扑救山火的紧急关头,他们都那样忘我与舍身他们所上演的一幕幕、一折折的生活写真让人喜,让人悲,让人潸然泪下。
《青春岁月》所记载的是那个特定的历史年代,以及涉世不深、童心未泯的那一代年轻人。这里既没有激情的浪漫,也没有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更没有跌宕起伏、催人泪下的英雄壮举,而是平实无华、再真实不过的生活本真。每个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我们啊,韶华倾负,把美好的青春、壮丽的年华珍藏在北大荒
關於作者:
王秀茹,吉林省长春市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春市作家协会会员。1969年初中毕业,1970年3月下乡插队于吉林省农村,1975年就读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当过中学教师,担任过大学校报编辑部主任。在全国数家杂志报刊发表文学作品三百余篇,曾获中国新闻三等奖等奖项。著有《留在小村的记忆》一书。
目錄
第一章
驶向北大荒 / 001

第二章
广阔天地 / 030

第三章
北上的专列 / 065

第四章
春节大逃亡 / 090

第五章
铮铮铁骨 / 115

第六章
平地风波 / 134

第七章
放蚕姑娘 / 151

第八章
肩负使命 / 161

第九章
青春的火焰 / 178

第十章
马嘶萧萧 / 203

第十一章
祸从口出 / 218

第十二章
疑窦丛生 / 234

第十三章
悲喜交加 / 253

第十四章
打破宁静 / 274

第十五章
围剿疯狼 / 296

第十六章
祈盼更生 / 308

第十七章
大迁徙 / 331

第十八章
返城风暴 / 354

第十九章
命途多舛 / 379

后记 / 404
內容試閱
第一章
驶向北大荒


往年,哈尔滨的初冬并不那么冷。晶莹剔透的雪花纷纷扬扬,嬉笑着摸你的鼻子,挠你的脸,凉凉的、冰冰的、痒痒的,若是用手一抓,它同你玩起了捉迷藏,不见了,变作了小水滴。房檐上倒挂着的冰溜子有长有短、有粗有细、参差不齐,如同一把把形状各异的锋利巨锥,直指大地。房子白了,像神话里让人遐思的小木屋;树木白了,似仙境里圣洁的玉树琼枝;地上白了,仿佛铺展着接天连壤的银色地毯。银色的世界里,绽开笑脸儿的孩子们在炫目的日光下打雪仗、堆雪人、踩脚印,玩得天翻地覆。
1968年的初冬不知咋的了,天嘎嘎冷,老天爷还总板着脸,几天不开晴,整个城市上空仿佛罩上了灰色的暗纱,让人压抑得喘不上气来。
11月21日这天下午,哈尔滨火车站的站台上人山人海、吵吵嚷嚷。披挂着艳丽彩条、佩戴着一朵大红花的蒸汽机车头趾高气扬地鸣笛欢叫着,好像骄傲地告诉人们,它要去完成一项伟大使命,要把这些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十七八岁的中学生们送到祖国的边陲,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这是一趟向北开往嫩江县的专列,装载着去往嫩北农场的知青们。
十七岁的刘学军趔趔趄趄扛着行囊,气喘吁吁地挤向指定的车厢,眼睛还不时地寻找着自己的同学。哥哥和姐夫抬着昨晚才打完、新刷的油漆还没有干透、上面横七竖八地捆绑着草绳的大木箱紧跟在刘学军后边,生怕人多被挤散了。上了火车,刘学军已大汗淋漓,刚走进车厢就听有人喊:哎!学军,我们在这儿!
先刘学军一步上车的同班同学姜向东和他打着招呼,并从过道挤过去,帮助刘学军的哥哥和姐夫把大木箱放在车门对面不开启的车门旁。
哥、姐夫,你们下车吧,火车快开了!
嗯,出门在外你要照顾好自己。姐夫说。
到那儿就往家写封信,免得爸妈惦记。哥哥说。
我知道了,你们下车吧。

站台上,送关英男、关英强哥俩的亲友们一脸的凝重。关英男背着一个褐黄色的书包乐颠颠地跟在哥哥关英强的后边,仿佛要去参加什么重大的节日,笑逐颜开的。
此时,关英男的父亲与送站的叶森的父亲不期相遇,他们是老朋友,多年不见,两双大手紧紧握在了一起。这样一来,关英男哥俩与叶森相识了。
关英男上中学念了还不到一年,而且大部分时间是在学习《毛主席语录》。按规定关英男不属于下乡之列,可他已感到上山下乡的革命风暴规模之大,气势之猛。看来下乡是必由之路,既然早晚都是个走,莫不如和哥哥一起下乡,互相还有个照应,他就自作主张报了名。在外地工作的父亲得知他报名下乡的消息后,立即赶回哈尔滨,他重重打了大儿子关英强一记耳光,而后蹲在地上哭起来:自己就两个儿子,咋说走就都走了呢?再说关英男才十五岁,你当哥哥的应阻止他啊!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父亲泪如泉涌。他真后悔:后悔不该在这特殊时期去外地工作;后悔自己晚回来一步,没能阻止二儿子下乡;更后悔自己不该打大儿子。老儿子犟,说咋的就咋的,谁也挡不住,咋能怪罪大儿子呢?唉!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了。
第一次出门,第一次离开父母的韩晓萍背着妈妈给她买的绣着为人民服务五个红色大字的草绿色书包,在父母、亲友的簇拥下,满脸的焦急,还没等爸妈多嘱咐几句就赶紧挤进了车厢,生怕车开了把自己落下。
下午一点十分,火车喘着粗气缓缓启动了,当火车开启的刹那,车上车下哭声一片。关英男很是诧愕:这是干啥呀,不就是离开家了嘛,至于这样吗?他光顾着看热闹,眼睛也不够使了,见好多人追着火车,还觉得挺有意思,哪里还能注意到站台上攒动中的父母身影呀。
关英男有个要好的同学,在关英男下乡之前就跟着哥哥下乡去了黑龙江建设兵团,关英男专程把他送到兵团,还在那小住了几日,觉得兵团挺好的,天天吃馒头,菜里还有肉,比城里吃得好多了。他认为兵团与农场也差不了啥,下乡对他来说并非不好,所以火车开动了,他不以为然。
送行的人紧跟着徐徐开动的列车像潮水般随之涌动。车厢内的知青有的趴在车窗口和亲人摆手依依惜别,有的紧紧拉着家人的手不放,有的索性抽泣起来。
这时,站台上一位中年妇女声嘶力竭地号哭起来,声音好大好大,盖住了送行人们的暗暗哭泣,盖住了声声叮嘱的话语,盖住了火车拉响了的汽笛声,盖住了站台里的一切声息那悲痛、那凄惨、那叫喊像是死了人,搅得车厢内外一片号啕声。
火车速度加快了,一些送行的人随着火车跑了起来,车上的刘学军和车下的哥哥、姐夫一直相互摆着手,直至他们的身影消失在视野里。
韩晓萍上了火车一看周围都是陌生人,心里有些害怕,越害怕越紧张,就紧搂着怀里的书包生怕丢失。其实书包里除了父母带给她路上吃的几张糖饼和二十块钱生活费外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她傻乎乎地坐在座位上,定下神来往窗外一看,火车已过了松花江大桥,视野里一片荒凉,她这才回过味来,抱着书包呜呜哭起来。坐在一旁的贺建生说:哎呀!你咋才想起来哭呢?!
韩晓萍经常去一位亲戚家玩,在那里认识了一位女孩,她是通过这位女孩在其所就读的中学报名去嫩北农场的,所以车厢里每张面孔她都很陌生,心里便生发了几丝胆怯。
刚才还十分淡定的董立明,望着渐渐远去的松花江大桥,心情不知是什么滋味,当听到车厢里韩晓萍的哭声时,他眼圈湿润了。
刘学军心里有着些许的酸楚,但并不像有些人表现得那么强烈,他觉得下乡只不过是去另一个地方工作几年,像文化大革命红卫兵大串联一样,经风雨、见世面、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1966年的秋天,全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串联,北京传来了毛主席接见红卫兵的消息。刘学军兴奋无比,他多么渴望自己也能有见到毛主席的一天啊。
十一刚过,不知他从哪听说毛主席还要接见红卫兵的消息。能去北京见毛主席了,日思夜想的夙愿就要实现了,他欣喜若狂,想把自己去北京的想法告诉妈妈,可话到嘴边又咽下,就怕自己没出过门,妈妈不放心而阻止他。
那天,他鼓起勇气把想法和妈妈说了,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妈妈爽快地答应了,还积极地为他筹钱。按妈妈的说法:都十五岁了,该闯荡闯荡了。
刘学军高兴极了,立刻找来了同住一个大院的同学田宾,二人一拍即合,田宾又叫上了另一个班的朋友谢雨。他们戴着红卫兵袖标,坐上了开往首都北京的列车。
说是坐火车,倒不如说是站火车,有时甚至只能一只脚着地的金鸡独立。车厢的行李架上、座位上、座位下、中间过道、厕所里都挤满了人,就连窄窄的座位靠背上都斜躺着人。要是有个内急,男同学还好些,女同学可就麻烦大了,她们不敢吃、不敢喝,饿了、渴了都挺着。火车说停就停,说开就开,有人想下去方便一下,门是出不去了,只好从窗户往外爬,可还没等上来火车就开了。
火车一到站就是一场战斗。由于车厢门口堵得水泄不通,站台上想上车的人们就拥向车窗。为避免车厢更加拥挤,车厢里的人提前把车窗关得紧紧,使劲地摁着不让车窗外的人上车。车下的人便用坚硬的东西就启,就撬,人踩着人往车窗里爬,直到火车开动,这场战斗才偃旗息鼓。
沿着火车线徒步进京接受毛主席检阅的红卫兵队伍比比皆是,一队接一队。他们打着各省市红卫兵战斗队的旗帜,甩开步子,高昂着头向着北京挺进,以示对毛主席的忠心。
刘学军他们到了北京正赶上毛主席第五次接见红卫兵。10月18日这天,在毛主席接见红卫兵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刘学军他们看见了,看见了毛主席神采奕奕地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正向红卫兵们挥手致意。置身于人海之中的他们,在城楼下挥动着红宝书(《毛主席语录》)同红卫兵们一道跳跃着、欢呼着、亢奋着,有节奏、有韵律、有激情地千遍万遍地高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嘴喊干了,嗓子喊哑了,腿跳累了也表达不尽对毛主席的无比热爱、无比敬仰。整个天安门广场群情振奋、激浪拍空,红卫兵手中挥舞的红宝书顷刻间成了红色的海洋。
接受了毛主席检阅,刘学军他们又去了清华、北大抄大字报,之后坐上火车打道回府了。火车快开到天津时,就听车上的人说,只要有学生证,到全国各地哪儿串联都行,吃住行全免费。这是毛主席他老人家对红卫兵的恩赐,应把握住这机会,于是他们三人在天津下了火车。火车站到处是带着红袖标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出站口还设置了多处红卫兵接待站,专门负责安排外地红卫兵吃住行的一些事宜。
天津的经历使他们的心野了。他们知道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一次党代会的地方,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中的夜上海也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根据张乐平同名漫画改编,1949年出品的电影《三毛流浪记》就是以上海为大背景,在他们童稚的心里有着深深的印迹,他们真渴望到上海走一遭,看看现在的新上海、新风貌。三人不谋而合,于是又坐上了开往上海运货物的闷罐车。这列为解决大串联运力不足而加开的闷罐车敞开的大门用一根大木杠横着,车厢两侧的角落一边是男厕所,另一边是女厕所。所谓的厕所就是围起的草席里面各放着几只大木桶,木桶没有任何东西遮盖,粪便在发酵,在溢出刺鼻的臭味浊气。
这时谢雨突然发现自己的钱丢了,急得直哭。刘学军见状,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跟着干着急,不知怎样是好。
片刻,他扭过脸轻声地对谢雨说:别哭了,已经都丢了,找又找不回来,哭有什么用?反正咱们也用不着咋花钱。
那可不咋的,吃住行咱都不掏钱,除了这三样咱没有花钱的地方。田宾说。
就是呀!没事的,再说还有我们,我们还有钱啊,够花了。刘学军接着说。
其实刘学军和田宾身上所带的钱也不多,离家时妈妈给刘学军凑了十四元,田宾妈给了田宾十五元,离家这么长时间,他们省吃俭用,计划着花。
火车快到苏州时,玩野了的刘学军建议在苏州下车,看看苏州的美景。他从小就听妈妈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谢雨因为钱丢了不想下车,非要到上海就返回哈尔滨不可,不管刘学军、田宾咋劝他都不听,田宾没了主意。刘学军执意要下车,而且态度坚决地对田宾说:都说苏州非常美,以后没有机会再来了,你下不下?你不下我可下了!说着就往车门口挤,挤了半天才到车门口,火车一停,刘学军纵身从拥挤的车门口跳了下去,回头一看,发现田宾也挤到了车门口。火车鸣着长笛缓缓开动了,刘学军抬头冲着站在车门口犹豫的田宾喊:田宾,你再不下来就没机会了!别说,这句话挺管用,田宾拼命地分开人群,纵身跳了下来。
苏州因古典园林妩媚多姿,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称。虽说两人坐车吃了不少苦,可到了东方的威尼斯,参观了富有诗意的小桥、流水和狮子林、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等古典园林,感到美不胜收。
离家多日,刘学军怕爸妈惦记,到了晚上,他把信纸铺在床上(所谓的床便是工厂大仓库地面铺就的草席),趴在那里开始给家写信。这是他离开家十余天里第一次给家写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
首先让我们共同祝愿我们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毛主席他老人家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
我离开家已经十多天了,告诉你们一个特大喜讯:我见到毛主席了!毛主席他老人家身穿军装,头戴军帽,神采奕奕地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还向我们红卫兵招手呢!我们接受了毛主席检阅后从北京出发去了天津,现在又来到了美丽的苏州。全国的革命形势一片大好,我所到之处都在造反,都在闹革命。我还和田宾参观了很多大学,抄了不少大字报,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将把这里的革命经验带回学校去,决不辜负毛主席他老人家对我们红卫兵的希望,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爸妈你们放心,我挺好的。过两天我和田宾还要到上海去,在上海待几天就回家。
致以革命的战斗敬礼!

儿子:小军
1966年10月30日

只有初中二年级文化的刘学军写完了信,看了一遍又一遍,从来没有写过信的他感到很满意,第二天,他买了一张四分钱的邮票贴上,把信寄走了。
之后,他与田宾又去了上海、井冈山、韶山等地取经。在井冈山他们参观了茨坪、黄洋界等革命圣地,刘学军还用一枚毛主席像章换了一根井冈山的扁担,并请当年的老红军战士题字。老红军用毛笔在他的扁担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继红军志挑革命担八个大字。在韶山,他们参观了毛主席故居,买了一顶毛主席家乡的斗笠戴在了头上。他俩风风火火、开开心心,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去大专院校抄写大字报,一本又大又厚的红色塑料皮的笔记本被刘学军抄写得密密麻麻。
从韶山经北京回到哈尔滨已是十二月下旬的一个早晨,此时天刚蒙蒙亮,北国冰城天寒地冻,离家时穿的秋装已遮不住飕飕刺骨的凛冽寒风。
他俩拿着两样珍贵的纪念品扁担、斗笠,疾步踏上了有轨电车,售票员让他们买票。虽说票价才四分钱,可兜里仅剩的几角钱他们还真舍不得往外掏。
我们是红卫兵,刚从外地串联回来,红卫兵大串联到全国各地都免费,怎么回到了家乡还管我们要钱?!刘学军歪着头理直气壮地瞅着售票员。
售票员是一位梳着齐耳短发的中年女同志,听刘学军这么一说,她不仅没生气,反而笑了:既然你们是红卫兵那就不用买票了,欢迎串联归来的红卫兵小将!说完就到车的另一侧售票去了。
下了车,刘学军、田宾他俩一溜小跑到了大院,自顾自地往家跑。刘学军到了家门口看见窗户上还挂着窗帘,知道家人还没起床,便咣咣咣地敲着房门。
谁呀?屋里传出妈妈的声音。
妈,我是小军!刘学军在门外大声说。妈妈披着棉袄打开房门。
妈!
小军!妈妈泪水如泉,一把把他搂在怀里,惊喜与激动的她半天才说出话来:儿子,你咋才回来呀?走这么长时间,可把妈急坏了,快让妈看看,瞧你瘦了一圈。妈妈爱怜地打量着儿子。
孩子穿得太少,别让他冻着,赶紧进屋。站在一旁的爸爸眼里闪着泪花催促着。
有人说哪哪撞车了、哪哪火车出轨了、哪哪翻船了,我和你爸这心老是提着,就怕你有个好歹的,这回好了,你回来了,我们悬着的这颗心总算落地了妈妈流着泪爱抚地絮叨着。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