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改变世界的创业者

書城自編碼: 286921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管理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作者: [美] 杰西卡?杰克利
國際書號(ISBN): 9787508664590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10-01

頁數/字數: 240页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3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你有多敏感,就有多珍贵
《 你有多敏感,就有多珍贵 》

售價:NT$ 330.0
独立战争与世界重启:一部新的十八世纪晚期全球史(方尖碑书系)
《 独立战争与世界重启:一部新的十八世纪晚期全球史(方尖碑书系) 》

售價:NT$ 661.0
中国绘画史(第三卷)
《 中国绘画史(第三卷) 》

售價:NT$ 1669.0
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世界名人名传典藏系列)
《 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世界名人名传典藏系列) 》

售價:NT$ 280.0
抗癌饮食指导
《 抗癌饮食指导 》

售價:NT$ 442.0
编织大花园.7,趣味十足的时尚编织
《 编织大花园.7,趣味十足的时尚编织 》

售價:NT$ 386.0
游戏三部曲:游戏改变未来+游戏改变世界+游戏改变人生(套装共3册)
《 游戏三部曲:游戏改变未来+游戏改变世界+游戏改变人生(套装共3册) 》

售價:NT$ 1622.0
修昔底德与政治秩序
《 修昔底德与政治秩序 》

售價:NT$ 386.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97
《 让大象飞 》
+

NT$ 368
《 离经叛道 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如何改变世界 》
+

NT$ 293
《 创业融资,从一个好故事开始 》
+

NT$ 338
《 出奇制胜:在快速变化的世界如何加速成功 》
+

NT$ 293
《 创业,从一个小目标开始 》
+

NT$ 510
《 创业的艺术2.0:创业者必读手册 》
編輯推薦:
我这本书不只是写给那些自称是创业者的人,也不只是写给那些想要开始白手起家的人。
这本书是写给那些想要得到启发,敢于直面挑战,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的人。
这本书也写给那些和世界上*伟大的创业者一样每天都生活在活力、创造力和激情中的人。
这本书还写给那些乐于在生活和工作中发现机会、寻求生路的人们。
內容簡介:
本书的作者杰西卡杰克利女士是第一个在线小额贷款平台基瓦的创始人之一,她在本书中介绍了讲述了一群来自世界贫穷国家的创业者以及他们成功创业的励志故事。
杰西卡杰克利的《改变世界的创业者》会让读者深刻地体会到了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创业潜能。
關於作者:
杰西卡杰克利是一个屡获殊荣的社会企业家,她致力于金融普惠、分享经济和社会正义事业。
她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额贷款平台基瓦创始人之一。
她还参与筹建了融资平台深远网站的和 Kin & Co咨询公司,和一些机构一起为女性和工薪家庭提供帮助。
她是协同基金投资者和顾问,外交关系委员会成员以及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
她还是仁爱之家等一些非营利组织董事会的活跃成员。
杰西卡杰克利获得斯坦福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全球领导力与公共政策证书,巴克内尔大学学士学位。
目前,她和丈夫还有三个儿子生活在洛杉矶。
目錄
制砖人帕特里克:白手起家 XI
前言
追求 XV

第一章
敢于质疑 001
穷人与我们 003
一杯咖啡钱 006
刷墙记 010
太子港的毕业舞会 013
鱼贩子凯瑟琳:去湖边 017

第二章
勇敢地出发 021
第一谷 023
烘烤销售和底线 025
微顿悟 030入小额信贷领域 033
达累斯萨拉姆城外,两村之间 038

第三章
听懂弦外之音 041
第二谷 043
给茶里放点糖 047
裂痕弥合 051
牧羊人塞缪尔:眼见为实 054

第四章
无须等待立即行动 057
法律不允许 059
赞助一个创业者 062
点击发送 066
理发师齐卡:赌上一把 069

第五章
接受生活的磨炼 075
未经证明的人 077
第一年 081
工作中的插曲 083
农妇康斯坦丝:我是香蕉 085

第六章
自己决定你是谁 089
爸爸的使命 091放弃1 000 万美元 095
人力车司机拉杰:另辟蹊径 097

第七章
走自己的路 103
与足球明星分手 105
保持独立 112
糖果商人克莱:用爱经营 115

第八章
找到你的家人 121
创业团队 123
领导者应成为榜样 126
导游茜茜:找到一条船 131

第九章
意外收获 133
建议比金钱重要 135
坦率地提出要求 138
上奥普拉的脱口秀节目 140
雕塑家肖纳:专门定制 144

第十章
发明、迭代、重复 149
设计变革 151
积少成多 156
裁缝小李:裂开的缝 158

第十一章
开诚布公 163
完美源于透明 165
寻找下一个冒险 169
农民阿巴西:驾驭风暴 173

第十二章
东山再起 175
灵感再现 177
ProFounder 181
养鸡的农民萨拉:抓住重点 183

第十三章
登顶不是目标 189
何时转身? 191
卖木炭的法图马:挖出地下的钱 199

第十四章
希望之路 205
投资你的日子 207
自动扶梯原则 209
开辟新的道路 211
一直向前 214

致读者 217
致谢 219
內容試閱
作者寄语

这本书中每一个创业者的故事都来自我的记忆、笔记和研究。有些人是我多年前认识
的,我都记不清一些人的名或者姓了。我也无法再去和那些创业者核对谈话中出现的不妥之
处了(通常会有翻译在现场协助采访)。有一些例子里,出于对创业者隐私的尊重,我没有
使用他们的真名而且改动了一些细节。

多年来我一直非常希望能够以一种坦诚、真实、透明的方式和大家分享这些创业者的故
事。这种精神激发了 Kiva(非营利性众筹平台)的诞生并且反映了我的信念。我认为要像
人们讲自己的故事那样来讲述他人的故事是每个人的责任。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目的。

前言
追求
2005 年,我参与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个人小额贷款平台Kiva。通过Kiva,个人可以贷款给世界各地那些需要资金来创业或发展微型企业的人,贷款数额一次最少可以是25 美元。自成立以来,Kiva 支持世界各地的创业行为,已经促成超过6 亿美元的贷款,帮助千百万人摆脱了贫困。这些贷款联系着遍布世界各国的贷款人和借款人。
从Kiva 开始,我陆续创办了其他公司,如ProFounder 公司(美国营利性众筹投资公司之一),主要帮助创业者从他们的朋友、家庭和社会关系中募集创业启动资金或小型商业活动所需资金。我也曾担任过协同基金的投资者,协同基金是种子阶段风险投资基金,主要投资具有创新意识并且支持具有合作消费理念的企业家。我们支持的这些公司正从所有权为基础的经济形式转向共享型经济。此外,我每年都在世界各地的大学、企业、会议上和成千上万的人或团体谈创业。在过去的15 年里,创业一直是我的工作重心。

好笑的是,我以前对创业并不感兴趣,或者更准确地说,我不感兴趣的是我自己所理解的创业。我不理解为什么创业者对一些东西念念不忘。例如,我没有迫切的愿望自己来创业;我相信我可以在现有的组织或公共部门以领导的身份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不想去挣大把的钱,我更想帮助那些愿意往外捐钱的人们。我的职业偶像是那些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司总裁,我更关注和平队志愿者,因为他们把大量的时间用在边远地区,或许只是服务于一个小村庄。
另外,处于启动阶段的创业者似乎大多是男性,他们专注于高科技,他们为特权阶层解决问题,而我认为这些特权阶层很难被归入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列。我对这类创业者不感兴趣,跟他们没有任何关联。不管怎样,有些创业问题是我所没有涉及的。我不知道怎样获得风险资本,怎样利用前沿信息和研究做进一步的大举动,怎样寻求一位名师的庇护,怎样获得官方机构的支持,而这些对于成功企业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大学毕业后,我搬到了全球创业圣地之一硅谷,并且开始在斯坦福商学院工作。突然间,我被形形色色的创业理念包围。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抛弃了自己的旧观念。我不再认为创业就是挣钱,做生意,解决琐碎的问题等,我对创业有了新的理解。
例如,我发现有各种各样的处于启动阶段的企业:或以营利为目标,或以实现追求为目标,或者以其他的什么为目标。我还发现创业者创业的动机各不相同。在斯坦福商学院人们讨论最多的话题不仅包括经济上的成功还包括社会变革和社会影响。
我开始意识到创业将成为改变世界的一股强大的力量。我平生第一次感受到创业的魅力并且为之吸引。我想,也许创业可能会与我的生活有某种联系。
也许更重要的是,我发现周围的一些社会企业家也在考虑解决我想解决的问题,他们的策略都经过深思熟虑,具有战略意义并且非常有效。我在斯坦福商学院认识的学生、教授、同事和其他许多人对我发出挑战,激励我去探求自己最关注的创业方式问题。我决定要走自己的路。
2004 年春天,我和生活在贫困中的东非人一起工作,这些东非人自己创业,克服困难,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我在肯尼亚、乌干达和坦桑尼亚花了三个半月采访那些与硅谷不同的创业者。我遇到是农民、渔民、木炭卖家、人力车夫、编织篮子的人、店主、牧羊人、裁缝等,他们都是勤劳肯干的人,尽管他们的生活处于赤贫状态,但是他们建立的微型企业为他们的家庭带来持续性的收入。他们就像那个制砖工人帕特里克一样迅速成为我心目中的英雄。
这些创业者在难以想象的艰苦环境中开办企业。然而,尽管条件恶劣,他们创造机会,把握机会,努力为自己和家人改善生活。大部分企业足以支撑他们自己的家用,还有的企业不仅能做到这点,还能够在社区创造就业机会,激励他人进步,促成社区中其他更多人的成长。以前我认为企业要向前发展必须获得一定的资源或优势,但东非的创业者们在没有任何资源和优势的情况下却做出很大的成就。
我刚刚到达东非时对创业的并不感兴趣,但那里的人激发了我关于创业的想法并使其发扬光大。他们促成了Kiva 的诞生。他们成为我每天的生活动机。其实,我从像帕特里克那样的人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并且还会一直学习下去,他们对我的创业理念产生的影响比任何事情都大。
他们诠释了我最喜欢的关于创业的定义,正如哈佛商学院教授霍华德史蒂文森所说:创业精神是追求机会,而不考虑控制当前的资源。换句话说,创业精神就是在没有资金、认可、家世或者其他帮助的情况下追求机会的能力。史蒂文森强调追求而不是拥有。在我看来,他的定义暗示了这个道理:创业精神的核心不是我们拥有什么,而是我们在做什么。
在我听说帕特里克这样的故事之前我以为自己了解创业精神的真髓,其实我不了解。即使是和硅谷那些在某个车库里开始创业的弱势企业相比,东非这些企业的资源也少得可怜,只有当我亲眼看到东非创业者苦苦挣扎的这种困难情形,我才真正理解了这个概念。我曾遇到过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一个住泥棚屋的人也能创业。我甚至认识一个小学都没有毕业却开办了一家小企业,并且生活因此有了保障的人。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人:他们缺乏经验,没有专业知识,没权没势,缺少资金和人气,不被人认可,但他们已经成功地以自己的方式成为真正的创业者。就像帕特里克,我刚认识他时,他只有脚下的泥土,但他依然采取行动,从一块块的红砖起家做成自己的生意。
我相信伟大的创业者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做出一系列的选择,不管缺少什么或者进行什么样的斗争,他们都日复一日地向前进。
正是认识到这些,我自己也开始拓展一个新的领域。我真的相信,尽管我有缺点和不足,也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但只要我努力,并且坚持下去,也许我就能成为一个创业者。
需要明确的是,我认为消除贫困不能仅仅依靠愿望和态度的转变。我相信,虽然任何人都愿意生活得更有希望,更乐观,更有创业精神,但是只有将这种愿望和创业行动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改善自己的人生。无论是因为生活所迫还是基于基本人权,我们都要过上美好的生活。我相信,创业的道路是通向任何人和任何地方的。
我这本书不只是写给那些自称是创业者的人,也不只是写给那些想要开始白手起家的人。这本书是写给那些想要得到启发,敢于直面挑战,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的人。这本书也写给那些和世界上最伟大的创业者一样每天都生活在活力、创造力和激情中的人。这本书还写给那些乐于在生活和工作中发现机会、寻求生路的人们。
在过去的15 年中,我在世界各地会晤了数百名企业家并且很享受这种乐趣。在下文中,我要分享我的创业之旅,同时也讲述许多像养鸡的农民、小商店店主、理发师和牧羊人这样一些鼓舞人心的创业者的故事。我一遍遍地回味他们的故事,这些故事提醒我,在发展途中的困难无论是来自外界还是内心,我相信我都可以克服。这些故事提醒我,我个人的缺点和不足或者是曾经的失败,都不能阻止我前进。这些故事提醒我,即使是感觉自己哪件事没做好,感觉自己懂得不多,或者说就是觉得自己不够好,也要坚持追寻梦想。这些故事提醒我,最伟大的创业者,他们的成功不在于他们拥有什么,而在于他们决心做什么。
需要明确的是,其中一些故事是巨大的商业成功,确实有人发家致富了。而有些故事则比较特殊,那些创业者教会我很多重要的东西,例如,如何发现意想不到的机会,如何激励别人,如何建立自信。我之所以分享这些故事,原因很简单:激励你去创业。我相信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特别是读过这本书的人,都具有巨大的创业潜能,正是这些潜能让我们生活得更有希望、更有创造性并且更加积极。



一杯咖啡钱
随着我慢慢长大,我听说了很多事情,这让我注意到贫困确实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这些事情一再地重复一个观念,那就是贫穷问题从来没有真正地彻底地得到过解决。这让我坚定了一个想法:尽管我们都乐于尝试,但没人能够真正地提供足够的帮助彻底改变贫困现状。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不再读《福音圣经》了。过去是《圣经》插图让我发现了穷人的存在,现在是慈善组织的邮件、家里的报纸和杂志让我感受到穷人的存在,那些比《圣经》上更真实、更刺激的图片让我看到穷人们的状况:人们寻求着各种帮助,冲着镜头张开双臂,旁边就是灾害或疾病的头条报道;骚乱中的男子挥舞着拳头,旁边是压迫或战争的新闻;妇女们因为战争和饥荒四处逃难;孩子们躺在临时搭建的病房里,肚子肿胀;婴儿瘦得像骷髅一样,皮肤下的肋骨和锁骨清晰可见;孩子们的眼窝深陷,苍蝇就趴在他们的眼皮上。人们看上去既愤怒又无助,他们周围的一切都显得又脏又旧,破败不堪。
这些图片让我感觉穷人离我非常遥远。相比之下,我在宾夕法尼亚匹兹堡郊区的生活就像是一个童话。我认识的孩子中没有一个像照片中的孩子那样。我周围的人个个身体健康,衣食无忧。我就像是住在现代的罗克韦尔画中一样,屋前是柔软的草坪,鲜花环绕的绿树郁郁葱葱。在我住的街道上,夏天时房屋的前门都开着,冬天时各家房门上都装饰着冬青和花环。人行道上有用粉笔画的跳房子用的格子线。邮箱都整齐有序地排列着,上面还画着一些图像:日落时飞过湖泊的大雁,在茂密的森林中奔跑的鹿,明亮的三色紫罗兰花束。自行车和滑板车放在前院。小型货车在车道上整齐地停放着。
我无法想象在我所生活的世界上还有穷人。我见过的每个厨房都有塞得满满的冰箱和食品储藏室,怎么还会有人挨饿?就连我邻居家的狗都有狗屋,并且连投放邮件的邮箱都很漂亮,怎么还会有人无家可归?在我家里每个人的衣服都有冬装和夏装之分,并且去学校、去参加足球训练、去教会,我们都会穿不同的鞋子,怎么还会有人穿不起一件温暖的外套?
所以,当有关穷人的故事渗进我的田园诗般的生活中后,他们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很难想象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一群人,我也无法想象这些数据背后的故事。世界上有一半的人口每天的生活费用不到2 美元。每天有2.2 万名儿童死于贫困。近10 亿人不认字或者不会写自己的名字。这些庞大的数字困扰着我,让我捉摸不透。作为一个美国中产阶级的白人孩子,我因为自己的相对富有和优越的生活感到愤怒、悲伤、恐惧、内疚,甚至羞愧。
当然,这正是那些善意的公益组织想要达到的效果,他们要吸引我的关注,希望自己的信息让我有所感触,然后让我把感触(主要是内疚)付诸行动:我的感受越强烈,我就会付出得越多。等到我再也承受不了这些令人伤感的数据时,公益组织给我提供了一个出路:捐助!奉献!帮助!
谁又能说不是这样的?实际上,我所要做的就是拿起电话,拨打号码1-800,和那些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人联系(通过支票、信用卡或汇票)!如果我掏空我的口袋捐出零用钱,或捐出从沙发垫

下搜集起来的零钱,我就能使一个孩子的生命多延续一天!如果我能拿出哪怕是数目很小的一点钱,就像莎莉
斯特拉瑟斯等充满激情的发言人说的那样,不到一杯咖啡的钱,就已经足够,我可能就会像他们一样成为改变那些穷人的命运的人。区区几元钱,我就可以帮他们解决问题!
所以我开始捐献。我搜集硬币。我带着每周的零用钱去教堂把它塞进专门用来募捐的天鹅绒袋子里。而且我去请求别人的赞助而且也得到了他人的帮助。我在门前的草坪上摆上桌子兜售迪克西杯子。我挨家挨户卖杂志、饼干和巨大的巧克力棒。万圣节之夜,我就拖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盒子在社区附近募捐。每隔一段时间,妈妈会带我到当地的银行兑换零钱,然后她会把一张支票和我手写的纸条寄给我在电视上看到的穷孩子。
每当我做这些事情,我就会感觉心里好受一点,至少要好受一段时间。
我知道,给这里几块钱,给那里几块钱,离我真正追求的目标还很远。在内心深处,我知道自己永远不会满足,除非真正接触到那些我觉得有责任帮助的人。事实上,我越来越觉得自己陷入了一个怪圈,我给予得越多,我离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越远。我参加了一些大型机构的一系列捐款活动,他们让我相信他们会处理好一切,而我自己却没有机会和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进行真正的有意义的接触。我不能捐抹着花生酱和果酱的三明治,我只是资助了别人的购物清单。这让我感到很不满意。
那些慈善组织后来给我寄来的感谢信让我感觉更糟。信件通常是写给我妈妈的,因为是她签的支票。来信都套用一个模板,第一句话感谢捐赠,然后接着要求我捐更多的钱。有些来信上的签名是打印出来的,没有一点儿人情味。看到这样的来信,我再也没有心情捐款了。(执行董事是干什么的?我在宣传片中看到的那个叫贾马尔的埃塞俄比亚孩子,或者叫薇尔玛的危地马拉孩子为什么没有在信上签名?)有些组织的信就像一些潦草的小纸条,好像捐助者不配收到一封手写的感谢信。就算我还是个孩子,我也知道这信是一台电脑回复的。
我保留了一封最莫名其妙的信,把它贴在桌子上方的墙上。信是一个专门救助唇裂、腭裂婴儿的公益组织给我写的感谢信。这封标准的单页感谢信除了表示我的支持对于这项公益事业是非常宝贵的,还多了一个信封。信封上是已经写好的地址,并且请求我捐款。这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儿,但这次的信封却有些别出心裁。信封上是一张婴儿的照片,她上嘴唇右侧严重唇裂。令人感到困惑的是,图片旁边的一句话:请求捐助,我们永远不会要求您二次捐助。可是我已经捐过钱了,他们的感谢信还说我捐助的每一分钱都很有意义。
我讨厌这种活动,由它而联想到善意的捐赠人和善意的公益组织之间复杂的关系。一方面,我知道捐助出去的每一美元都会得到赞赏,都有意义。我喜欢这种感觉。而另一方面,公益组织中有些人会觉得一段时间过去后活动的影响力就会减弱。因此他们会换个方式,再赔上个笑脸继续募捐。窥一斑就可以知全豹,难道不是吗?他们直接切入正题,告诉我:嘿,捐赠人,我们知道打扰了你的生活。在你还没有厌烦我们时咱们来做个了结。你捐赠后继续你的生活,我们不再打扰你。

在这个世界上,需求是永无尽头的。只是没有人愿意永无休止地捐助这样的公益组织。
可悲的是,我不同意这样的观点。我确信,对穷人的付出永远没有尽头,对他们生活的改善永远不能尽善尽美,对穷人的关心不能停止。所以我还是要付出,但我不知道该做什么。我的捐款只是表示我有某种力量来改变别人的生活。我用钱为自己买来短暂的如释重负的感觉。随着捐赠次数的增加,那种暂时的轻松感稍纵即逝。我知道自己不能用零钱满足世界上所有的求助。这就像我在主日学校读《圣经》时书上插图给我的感觉一样,穷人排着长队包围着我。
自然地,我慢慢硬起心肠,收起自己的同情心。我开始很少关注慈善宣传片,逐渐远离慈善捐款。我也不再理会那些吓人的统计数据。我熟悉的1-800 号码在屏幕上闪过时,我就换台。我学会自我排解,不让那些宣传片过于影响我的心情,不再为自己无法帮助他人而对自己感到失望。
刷墙记
上了高中,慈善捐助一直困扰着我,就像恋爱中的分分合合一样,心情一会儿好,一会儿坏,时起时伏。尽管这种状况让我经常感到沮丧,我仍然深怀着拯救世界的想法,所以一直想着做出新的尝试。
不过,我现在对捐款不再感兴趣,而是想真正地参与到慈善活动中去。我要用捐款买东西来帮助别人。我希望自己能亲手把那个三明治交到某个人的手里。尽管这种行为本身是临时的而且有可能不够完美,但是我渴望体验一下用自己的两只手亲自做那些事情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所以我要付出时间而不是金钱。虽然一开始我并没有明确的想法,我还是开始参加志愿者服务了。我咨询周围的人,每有一次机会都欢呼雀跃。不幸的是,大多数的志愿者活动都让我像以前一样感到困惑和不满。
例如,我到当地医院参加校外义工活动,但是没有机会和患者互动,只是到礼品店或咖啡屋打工了事。难道我只是免费的劳动力?还有一次,我主动请缨为残奥会服务,帮助他们训练儿童游泳队。虽然我们都玩得很尽兴,但这样的活动太受欢迎了,以至于来做义工的教练比奥运选手都多。我来不来对于这个活动无关紧要,参加这个活动无非满足了自己做志愿者的心愿。后来,我参加了一个为当地贫穷家庭提供晚饭的厨房活动。起初,我很满足于自己和穷人有密切的接触,并且能够产生明显的影响。但参加过几次之后,那些拿着盘子来吃饭的人和我渐渐熟悉起来。记得有一次我擦桌子时,一位先生问我:明天见?虽然他的话无伤大雅,但让我觉得很要命。难道他想在这儿日复一日,周复一周,年复一年地解决三餐问题?难道我要无止境地为他服务?难道给每个盘子盛即食土豆泥就是最好地利用时间吗?我们应该怎样打破这种饥饿的循环?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在一次周末帮助匹兹堡市内贫困家庭修缮房屋的活动中,我经历了一次特别令人困惑的志愿者服务。当地的一个社区公益组织率先发出经济发展倡议,其中包括部署志愿者做免费的房屋维修项目。我也参与了这个活动。
一个炎热、潮湿的周六上午,我和十来个高中同学随身携带着各种用具,在教会的停车场爬进一辆面包车。该公益组织的办公室给了我们一个地址和所要完成的项目清单。我们驱车来到目的地,敲了敲前门,没有得到回应。于是我们卸下油漆罐、刷子和罩布等,开始干活。
和我一起来的几个小个子女生费劲地把长长的金属梯子搬到房子的后面,按照分工粉刷后阳台。搬梯子的时候,我低着头,喘着粗气,大汗淋漓。梯子太重了,我累得胳膊直打战,人也无暇旁顾。快到门廊时,我才抬起头。这时候,我听到一阵低沉的音乐声。在门廊旁的草坪上,一个20 多岁肌肉发达的英俊男子穿着白色汗衫和网状短裤坐在前腿悬空、后腿着地的椅子上,把脚搭在前面的一个树桩上。对于20 世纪80 年代的人来说,他的装备可真是不错:随身听、橡胶耳机和游戏机。他的旁边有一杯放着很多冰的汽水,玻璃杯外面因为天气太热而形成很多水珠。当他开口讲话时,我一直盯着眼前的玻璃杯。
嘿,感谢你们的光临。就是旁边的那面墙。他指给我们看的墙就在门廊边上,上面有些涂鸦。在接下来的4 个小时里,我们的教会小组在炎热的天气里挥汗粉刷墙面,而年轻男子则一直坐在他的躺椅上玩游戏。后来他还站起身来在房子旁边溜达着打电话。但大多数时间他都是坐在那里,玩手里的游戏,偶尔会抬起头冲我们笑笑。有一次,他还冲我们竖起了大拇指。还有一次,我觉得他是在偷偷地笑。我的脸颊热得通红,不仅是因为天气很热,太阳又晒,还因为感到困惑和尴尬。
小伙子看上去很不错。而事实是,我们不知道他是谁(出于某种原因,也没有人费心去打听)。也许是他就住在我们正在粉刷的房子里。也许他是房主的儿子或孙子。也许他是房子的邻居,只不过房主出门了,委托他监督我们干活。当然,在那个时候,我只是感到沮丧。为什么他不刷墙呢?他看起来肯定比我更有劲儿,应该搬油漆罐,刷起墙来也比我快得多。那天我一直都很纳闷:该由谁决定到底是谁真正需要帮助呢?
随后的几年时间里,我还参加过另外十几项志愿者活动,一直都觉得郁闷。即使当时的体验让我感到满足,但时间一久我还是感到空虚。我一直琢磨,自己到底真正改变了什么?或者说有可能产生什么影响?我越琢磨觉得问题越多,也无法找到答案。
但后来,我遇到了以前我从没有过的一次机会。我希望这能让我找到问题的答案。
太子港的毕业舞会
我上高中时,听到一些朋友谈论春假要前往海地的一家孤儿院工作。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海地,南半球最贫穷的国家。当然,我认为在那样急需帮助的国家自己可以做一些有用的事情。
和父母吃晚餐时,我提到要去海地。我的父母并没有像我朋友的父母那样,吃惊得连刀叉都拿不住了。他们听了之后,问了一些问题。然后几个星期后,我就开始收拾去海地的行李。我爸爸也收拾行李一起去。(父母同意我去海地的条件就是,我爸爸要一起去。)
我给孤儿院的孩子们准备玩具、肥皂、袜子和牙刷。我给自己准备好防蚊液、登山鞋、几件T 恤和几件长及脚踝的裙子。创办孤儿院的两个女人上过鲍勃
琼斯大学,她们把南卡罗来纳州格林维尔极端保守的文化也带到孤儿院来了。这意味着尽管是酷暑时节,在那儿也不允许穿短裤和露肩背心。
我清楚地记得接下来的一周发生的点点滴滴。
从迈阿密飞往海地角的货机上,震耳欲聋的噪声和颠簸的飞行让我的胃翻腾得七上八下。那天上午,航班上的每名旅客的座位被暂时固定在地板上。直到飞行途中有人内急,我们才知道飞机上没有厕所。当飞机降落时,舱门一打开,我感觉一股热浪迎面扑来。每一次呼吸都让我的肺有种灼热的感觉。随后我们乘车从机场到孤儿院,14 个人挤进一辆卡车后车厢,挤过交通混乱的海地角,然后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颠簸,最后穿过贫瘠的田野,直到抵达一个普通的由混凝土砖建成的长方形建筑。这个建筑物是铁皮屋顶,围着10 英尺(约3.05 米)高的混凝土墙,墙上还插有玻璃片。
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到孩子们时的情景,当时我们还搬着已经被海关打开的装满爱心礼物的纸箱。彼此简单地打了个招呼之后,他们的注意力很快就从我们身上转移到箱子上了,于是我们的注意力也集中在孩子们打开礼物的反应上。他们的反应是可以想象的,拿到玩具的非常高兴,拿到的袜子大小不合适让他们很失望,肥皂和牙刷让他们感到无聊我发现自己在私下评判他们。我觉得他们应该喜欢我们带来的所有的礼物。然后我开始评判自己,哭着偷偷地离开现场,我请求上帝原谅我,我请求他把我变得好一些,让我有同情心和爱心,去除心中付出就要得到回报的欲望。
我记得作为指定翻译跟大家见面时我是多么自豪,因为我是小组中唯一一个会讲法语的(法语和海地克里奥尔语有些接近)。我感到更加自豪的是,除了儿时和家人露营,这是我第一次过没有水和电的苦日子。午后的暴雨中,当雷电没那么吓人了,我们借着大楼排水沟的断裂处流出来的水穿着衣服冲澡。
我记得和孩子们做手工时房间里柔和的音乐。他们显然很高兴,但我无法摆脱一种不安的感觉,我们不仅应该给孤儿院带来东西,还应该给孤儿院以外的人多带些牙刷、维生素或者书籍。
在离开的那一天,我们都哭喊着不愿分开,仿佛要相识相知到永远。我们交换了地址,承诺给对方写信。孤儿院的一些孩子把他们的照片给我们,好让我们不会忘记他们的长相。我收到两张这样的照片,我发誓回到家要把它们放在一个每天都会看到的地方。我小心翼翼地把照片夹在我的《圣经》里准备把它们好好带回家。
复活节的早晨我们飞回了迈阿密。我和爸爸先去参加沙滩上的日升礼然后赶下一班飞机回匹兹堡。当然,布道活动还是讲耶稣替世人赎罪而死,并随后复活一类的话。我想的却是:这天早晨,我在海地的新朋友会很乐意远涉重洋到美国来感受我的一切,但我却不愿意代他们受罪。当天晚些时候,我回到家里。我在卧室整理背包。拉开包链时吓了一跳,我的那本《圣经》皱巴巴地躺在包里,海地孤儿的照片散在书的旁边,揉搓得厉害,照片上还沾了唇彩变得黏糊糊的。
接下来的周末是我的高中毕业舞会。我穿着礼服,想和朋友开着一辆轿车去参加豪华的仪式。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伪君子。我怎么会热衷于这些浮华和奢侈的东西呢?我花在衣服上的钱能给海地的朋友买些什么呢?如果他们知道我在做什么,他们会怎么看我?
舞会终于过去了。时间一天天、一周周地过去。我还是恢复了以前的生活。我不再轻易为穷人流泪。每当走进一个小型商场或杂货店,我知道我在海地遇到的很多人可能不会相信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地方。即使想到这个,我也不再恐慌。刚回到家时,家里的电视机、微波炉和热水都让我觉得不习惯,现在我越来越熟视无睹了。我买自己并不真正需要的东西,也不再为此感到内疚。我也不再和海地的笔友通信了。
几个月后,我到离家几小时车程的巴克内尔大学读书,学校位于美丽的阿米什县。当时,海地之行让我有些伤心,感到麻木,我觉得贫困问题可能永远不会得到解决。尽管我还是希望做点什么,但是我没有心情。所以,在大学四年里,我学习哲学、政治学和诗歌,想学会怎样提问,理解权力,学习如何准确表达自己。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以后了解贫困、战胜贫困做准备。到毕业的时候我掌握了一些策略和技巧。我知道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我可以很有教养地和别人谈论我们共同关心的话题。我在社会问题方面的质疑态度让我看起来很明智很冷静。事实上我确实很冷静,而且不再像以前那样富有激情。
客观地说,我在大学四年里并非是完全麻木的,而且有一些点滴对我的生活产生了长远的影响。我继续在当地做志愿者工作,并且加深了自己对贫困的理解。大二那年的夏天我在世界宣明会实习,对慈善集资过程中非常困难的一面有了新的认识。大三那年的春天,我参加海上学府活动,这是一次到国外大开眼界的学习经历。我们在环绕地球的100 天航行中,能在10 个国家停留。这次航行成为一个参照点和试金石,加深了我对世界的理解。它的短期效应就像我之前去海地的感觉一样:每个国家都让我深有感触,但同样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些经历。
所以,毕业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对于贫穷的理解还是源于书本,并非是源于实践。我仍然不知道我应该做些什么来帮助穷人。这种不明朗的感觉让我在毕业时找了一份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我不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所以看上去还是挺轻松的。但是有件很确定的事情是:我爱上了一个住在加利福尼亚的男孩,比起东海岸各种工作前景来说,爱情的力量更加强大。所以,我当时既盲目又乐观地决定去西部冒一次险。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