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创新之路

書城自編碼: 286139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管理一般管理學
作者: 《创新之路》主创团队
國際書號(ISBN): 9787506090735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7-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80/230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9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我,毕加索
《 我,毕加索 》

售價:NT$ 280.0
投资真相
《 投资真相 》

售價:NT$ 381.0
非洲大陆简史(萤火虫书系)
《 非洲大陆简史(萤火虫书系) 》

售價:NT$ 437.0
知宋·宋代之军事
《 知宋·宋代之军事 》

售價:NT$ 442.0
我能帮上什么忙?——一位资深精神科医生的现场医疗记录(万镜·现象)
《 我能帮上什么忙?——一位资深精神科医生的现场医疗记录(万镜·现象) 》

售價:NT$ 381.0
智慧宫丛书026·增长:从细菌到帝国
《 智慧宫丛书026·增长:从细菌到帝国 》

售價:NT$ 840.0
从自察到自救:别让情绪偷走你的人生
《 从自察到自救:别让情绪偷走你的人生 》

售價:NT$ 420.0
晚明的崩溃:人心亡了,一切就都亡了!
《 晚明的崩溃:人心亡了,一切就都亡了! 》

售價:NT$ 33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945
《 建设项目合同管理要点与评析 》
+

NT$ 368
《 智能主义:未来商业与社会的新生态 》
+

NT$ 1298
《 硅谷百年史:创业时代+创新时代+互联网时代 三卷本 》
+

NT$ 368
《 企业纳税实务操作与风险防范 》
+

NT$ 293
《 日本电子产业兴衰录 》
+

NT$ 198
《 向党中央看齐 》
編輯推薦:
创新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关键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一次前所未有的国家行动。而创新究竟是什么?创新应该怎么做?中国创新有过怎样的成绩,而未来又该寻找怎样的道路?《创新之路》汇聚天下之路,为这个正在经历创新蜕变的国家、企业、个人提供了*有广度、厚度、智识的创新之路。
內容簡介:
本书由央视《创新之路》纪录片主创团队授权出版,根据纪录片的内容整理而成。汇聚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和在创新领域有突出成就的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共同对当今世界创新格局进行一次梳理和暸望,着眼于当下,以世界上几次重大的产业升级为线索,发掘其形成原因、核心技术、重要人物等等。挖掘创新的生存土壤和背后的运行机制,找到创新之路上可供借鉴的标杆,为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寻找他山之石。
關於作者:
《创新之路》的主创团队由完成了《货币》《大国崛起》《水问》《华尔街》等重大央视纪录片核心骨干成员组成,他们经验丰富,视野开阔,知识渊博,曾屡次创造中国纪录片的辉煌。
目錄
一、活力版图
二、科学基石
三、放飞好奇
四、大学使命
五、一次飞跃
六、政府之责
七、市场为王
八、创新资本
九、一个人的力量
十、未来
內容試閱
九、 一个人的力量
主题:
创新,更多是靠个体生命完成的,创新的所有外部条件,都是为个体生命的绽放,为个体的价值和才华,提供最佳土壤。
那些改变世界的创新者,有的人是无意中做到的,有的人是有意识地在做。那些曾经让人类不敢企及的梦想,那些人类不曾到达的科学领域,那些为改变世界勾画的宏大蓝图,通过创新,都一步一步逐渐在实现。
一个人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一个人的力量,能够改变什么?一个人的力量,能否为世界带来什么,为人类带来什么?一个人的力量,又具有怎样非同寻常的格局?

逻辑:

1. 企业家精神。

2. 创新者群像。

3. 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创新者。
4,创新是一种选择。
5. 个人的力量能走多远。

序:
在地球上,人类是最早,也许也是唯一能够意识到有一天我们会死去的物种。对死亡的认知既带来恐惧,也塑造着我们的生命,诱导人类探寻生命的意义,它驱使我们去创造、创新,为了死后能够在世界上留下印记。
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曾说:让我们在宇宙中留下自己的痕迹吧。
今天,已经逝去的乔布斯在人类创新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他塑造的产品代表着市场、艺术、科技,改变着人们对生活的理解。人们对他做出了这样的评价:你不必生而富贵,你可以生而一无所有,但是却能改变世界。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个体生命的存在只是一个瞬间,他是如此渺小;但是当个体生命在创新的时候,他们的力量却是如此巨大,他们创造出新的技术,新的公司和新的工作机会,最终这一切都会给地球上数十亿人,带来繁荣富足的生活。

片名:一个人的力量

这里是美国新泽西州的门罗公园,1876年,爱迪生在这里开始了他的发明生涯。作为美国拥有最多发明项目的发明家,爱迪生对世界的影响却不仅来自于这些数不胜数的发明。
在爱迪生发明白炽灯前,采用灯泡的想法已经有半个世纪之久,英国物理学家斯旺于1850年研制真空碳丝白炽灯泡时,爱迪生刚刚3岁。1879年2月,斯旺更是比爱迪生早八个月就发明了碳丝电灯泡。
但是斯旺和爱迪生的最大区别是,斯旺发明了一个产品,爱迪生却创造了一个产业。
【采访】贝斯康斯托克 GE首席市场官:
很多人都知道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但实际上他所想的是:我怎样才能把电灯推向市场?如何进行大规模生产?如何让它可以反复使用,让人们不断来购买?
作为发明家的爱迪生,在3000次试验后才发明了白炽灯;但是作为企业家的爱迪生,所面临的局面同样是非常复杂的,他把发明家的想象力和企业管理者精明的商业头脑结合了起来。当爱迪生第一次公开展示照明技术的时候,他做出了精准的选址位于曼哈顿商业区的珍珠街,他要吸引那些富有的华尔街银行家。在爱迪生看来这场竞赛不属于那些迅速的人,而是属于那些敢于冒险,有耐力而且有钱的人。
借助银行家的资本,爱迪生创办了爱迪生电力照明公司,为商业化道路奠定了基础。
【采访】哈罗德伊万斯 《他们创造了美国》作者:
他不仅仅是一个发明者,还是一个革新者,因为他创造了电气系统、发电机、财政分配、市场营销等,这些事情都是为了能让这个小而简单的白炽灯点亮全世界。这意味着要跟纽约腐败的政客打交道,跟煤气公司作斗争,提高发明发电机等。
这丝毫不比3000次的灯丝试验更容易成功。为此,爱迪生设立了发电站和输电网等相应基础设施,把能量输送到人们需要或想要到达的地方,并获得了给灯泡用户的接线权,他还建立了分销系统。1890年,爱迪生将其各种业务组建成为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鼎盛时期,他创建或控制着13家大公司,缔造了他的商业帝国。
【采访】比尔格罗斯 IdeaLab创始人:
他很清楚整个商业和经济体。他把发明的产品不仅变为实用的产品还推向了消费者。
在门罗公园的实验室里,每申请到一项专利时,爱迪生就已经设想好了怎样应用这项发明,怎样使其成为商业产品,同时也在考虑怎样投资和进入市场。而这里也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产品研发性质的实验室闻名于世,成为今天现代企业研究院的鼻祖。
【采访】米仓诚一郎 一桥大学创新中心主任:
将创新付诸实践的就是创业家们,也就是所谓的entrepreneur。这个词最早是由17世纪一位法国经济学家提出的。这既不是指庶民,也不是手工业者,是一种新的生产手段,或是使用新的技术做新的事业的人。
在历史上,正是像爱迪生这样的企业家,带来了人类商业的繁荣:安德鲁卡内基建立了美国第一家联合钢铁厂,将原本处于一团散沙的美国炼钢行业凝聚了起来,开创了钢铁时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亨利福特引入生产线制造的T型车,让汽车工业在美国全面崛起,进而蔓延到全世界;沃特迪士尼并不是动画技术的发明者,却为全世界奉上了最有影响力的动画片;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通过创新经营理念,打造了全新的咖啡店类型,重新定义了市场。在这些企业家身上,创新成为一种时代精神。
美国在快速进入新世纪时超过英国成为最强大的工业大国,其背后的推动力,很大一部分源于众多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新者。
【采访】贝斯康斯托克 GE首席市场官:
那种激发人们想象力并将人们牢牢吸引住的能力是我们在130年后的今天仍旧需要掌握的技能。尽管爱迪生给我们提供了灵感,但毕竟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同。我们面临着一个全球性挑战,科技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每一代人都需要在时代的大背景下进行创新。
今天,互联网将人类社会引领到一个新的时代,这是一个个性张扬的时代,个体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在这个时代,一个人颠覆一个行业,创造资本神话,其频率大大超过爱迪生生活的年代。
【采访】马克扎克伯格 脸谱公司创始人:
刚开始设计脸谱是在我大学宿舍里,之后我和我的一帮兄弟,也就是后来脸谱网的联合创始人,一块搬到了一个房子里。起初就围着一张大圆桌讨论,有了办公室以后,我们希望办公室也能像以前一样有家的感觉,或者一块窝在宿舍的那种感觉。
由哈佛大学辍学生马克扎克伯格一手打造的脸谱网,从平均每月用于租赁电脑的85美元运营开支,到建立起整个富可敌国的社交网络帝国,仅仅用了不到十年时间。当人们感叹创新带来如此巨大财富效应的时候,让我们将时光倒退回它的创建之初。
【采访】马克扎克伯格 脸谱公司创始人:
当时有很多人跟我说:社交网络成不了气候,最多也就在年轻人当中火一火,但是之后我们突破了人们口中的界限。又有人说:好吧。但这顶多火一阵,将来指不定怎么样呢。但是人们确实使用了很长时间,这时候又有人说: 好吧。没准儿能支撑下来,但是肯定没法发展成大的商业,不可能指望着它挣大钱。我觉得这些年最困难的就是,总会有人不相信你所做的事情的价值。
从开始创业的那一刻起,马克扎克伯格就不断被周围的人泼冷水,质疑的声音来自身边朋友,来自掌握资源的大公司,也来自社会舆论。今天这家全球人均创造价值最高的公司,在10年前曾面临着诸多困局。
今天,在世界各地纷纷效仿脸谱效应的时代,也许会有很多人感叹曾经失去了数以千亿计的商机,但是当下一个创新出现的时候,又会迎来多少质疑声?又会有多少人能忍受不被理解的孤独?又会有多少人可以坚定地走下去?
【采访】张首晟 富兰克林物理学奖获得者:
创新总是一开始不容易被大家认可,否则的话就不叫创新了。
如果是一个特别创新的想法,肯定是大家一开始感觉是觉得这个不太靠谱,如果一开始大家都觉得很靠谱的话也不叫很创新了。
创新力,是上帝对人类最大的馈赠。但是,颠覆性的创新往往来源于某些生命个体的智慧,而非趋同的集体选择,在历史上,大规模的集体思维取得创新进展的情况并不多见。这就意味着,做出那些别人不曾想到的选择,需要足够的勇气和魄力。
【采访】马克扎克伯格 脸谱公司创始人:
你必须在所有人都觉得这件事不可能成功的时候,坚信它是可以做成的。
【采访】雷军 小米科技创始人:
谁愿意创业,谁愿意创新,一无所有的革命者就是这些创业者,他们一无所有,他们不创新,他们活不下去。
创业者不受种族、地域、年龄的局限;横跨各个领域,从科技创新到商业模式创新。鼓励冒险、宽容失败已经成为创新创业市场中最响亮的口号。在社会和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拥有了比前人多出百倍的创新机会,而个人的力量,也变得前所未有的耀眼。
今天的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思考着创新,实践着创新。
魏巍,对于这位年轻的科学家而言,创新的动机来源于对中国农业现状的关注和忧虑。农业,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在这颗蓝色星球上赖以生存的根本,是社会和文明发展的源头。中国是世界农业的发源地之一,农耕文明曾长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然而,在现代农业的市场上,活跃着的却是美国、加拿大这些发达国家的身影。偶然的一次访美之旅,让刚刚走出学校实验室的魏巍,有了更多的思考。
【采访】魏巍 农业科学家:
美国这么多年来,它机械化的程度非常高,所以它可以有用很少的人就能够去驾驭很大的土地,我们的农民更多是在面积很小,比如说可能一个家庭,几亩地,十亩地,这样一个面积上去劳作,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更多的是通过手工的方式。
但是随着现在人口的老龄化,随着年轻人大多数都进城,农村的劳动力实际上是其实越来越少的。
在1920年,美国就完成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农业人口仅为3%,却是世界第一大农业出产国,60%的农产品外销。与此相比,同样是幅员辽阔的中国,却无法在世界农产业出口前三的榜单上占据一席之地。曾经闪耀千年的中华农耕文明,今天面临着进入全面机械化时代。
【采访】魏巍 农业科学家:
我们先想到的是如何帮我们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可以帮助他们以更少的体力,更快的速度,更少的时间就能够把粮食收获下来。
下一步我们又去思考,我们如何让中国的农民在现在这个阶段里面他们所生产出来的粮食能够更值钱,能够更有价值。这些粮食,未来的走向又是谁去消化,谁去吸收它。
2007年,大学毕业后的魏巍,开始专注于培育现代优质玉米品种,借助育种学和基因学技术,他希望可以使这些品种更适应现代化、机械化的农业活动。他想参与的,是中国现代农业变革,也是世界农业格局的重新塑造。
【采访】魏巍 农业科学家:
我们从一生下来就面临各种选择,就包括创新本身也是,去选择哪个路径,我们想要什么样的品种,我们想要选择什么样的种子,让它保存下来。那么这背后的目的是什么?我觉得其实就,这是我们就需要不断思考的一个过程。
每一代人中,都会在世界各地出现有创造力和创业精神的人们,创造力产生于动机,产生于想要创新的渴求。
人类有39000条基因,谁也不知道在这些基因之中潜伏着多少创新的因子。每个人都可以是创新的制造者,也可以是改变环境的人。苹果在1997年曾经拍过一支著名的广告非同凡想,向人类历史上做出了创新的人们致敬的同时,更是点出了人人皆可创新的理念。而在谷歌车库,工程师们拥有20%的自由时间去研究自己钟爱的项目。在他们看来,当人们真正感觉到可以去研究和发明自己热爱的东西时,往往就产生了创新。而如谷歌邮箱,谷歌新闻等许多著名的产品,都是源自这项20%政策。
创新不应该是昙花一现的潮流,也不应该仅仅是少数人思考的问题。并不是只有价值上亿,带来丰厚的经济效应,才能被算作创新。创新也有着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形式。
德国应用研究机构弗劳恩霍夫协会的福克斯教授,在声学领域,已经了研究了50个年头。
【采访】赫伦福克斯 声学教授:
我是一个声学工作者,就是与空间里的声音和空间的舒适度打交道的人。
噪音,是影响人类日常生活的重要干扰来源。
在研究所工作的日子里,福克斯教授研发的产品大多投入使用在大型建筑,或者重要的会议场所中。这些吸音设备十分昂贵,以至于在一些最需要良好声音环境的地方,却无法获得这样的设备。
【采访】赫伦福克斯 声学教授:
我发现之前的创新都十分昂贵。以至于很难真正应用到普通的幼儿园和中小学校里。柏林是德国最穷的城市之一,这就意味着为教室安装音响装备的经费很少。
福克斯教授改善学校噪声系统的想法,来源于他在幼儿园工作的妻子,教室的噪音和声音分布不均的状况,会影响孩子们的交流,而长期生活在吵闹的环境里,甚至会影响孩子的性格。福克斯教授开始自己研发适用于学校的噪声系统。
【同期】赫伦福克斯 声学教授:
这个箱子可以同时同效吸收低频率和高频率的声音,这是与之前室内音响设施相比有所创新的地方。
可以说,这里面就是声音的死亡谷,声音就不会再出来。
为了让最普通的教室也可以使用上最好的吸音设备,福克斯教授将原本构造复杂、安装条件苛刻的大型吸音设备,简化成能够适应教室的小型设施。在这项技术的研究过程中,妻子的去世,让福克斯教授做了一个决定。
【采访】赫伦福克斯 声学教授:
在她过世了之后,我创建了自己的基金会,并更大规模地创办起来。
我在斯图加特有一所房子,我将这所房子交于基金会,这所房子就不再属于我了,这所房子的收益就用于公益事业。
放弃了安稳生活,退休后的福克斯教授来到柏林,开始了他的公益事业。
在三年的时间里,柏林已经有50所学校引进了福克斯教授研发的设备,这对于福克斯教授而言,仅仅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开始。
【采访】赫伦福克斯 声学教授:
我们的未来很渺茫,特别是在德国,孩子越来越少。所以,我们需要好好培养他们,而噪音是这条道路上的阻碍。所以在我职业生涯的最后阶段,我想要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为孩子们做点什么。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在母校普林斯顿大学的毕业典礼上曾说,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天赋得来容易,因为他们与生俱来,而选择往往很困难。
创新的动机,在很多时候也许和创新的能力同样重要。这个世界上,聪明的人不胜枚举,然而最终,能够使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人,往往都是那些心怀善意、拥抱世界的人。
2002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生物系迎来了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施一公。这位只有35岁的年轻中国学者,已经在分子肌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这一理论也为癌症治疗研究打开了一扇大门。但是学术上的成就并不能让施一公安于现状,随着和中国的交流日趋频繁,施一公感受到了发生在大洋彼岸的变化。
【采访】施一公 清华大学副校长:
每次回国都很开心,很激动,看到国内的变化也很激动,但是走的时候一般都很惆怅,为啥呢?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旁观者,并不是真正参与在中国的变化里边。
2008年,美国规模最大的生物学及医学研究机构之一霍华休斯医学研究所(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向施一公发出邀请,并承诺提供1000万美元科研经费,面对优厚的条件,施一公却婉拒了这份邀请,并辞去了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职位。
【采访】施一公 清华大学副校长:
我从来也没有把拿到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授作为我的终极目的,这个根本不是我的终极目的。
我总是在追求挑战自己的一些极限,总想让自己做的更好一些。
如果将终极目标定为个人学术追求,也许留在美国是最好的选择。但施一公不安于仅仅在美国做一名杰出的生物科学家和大学教授。在别人眼中的巅峰时刻,施一公作出了自己的选择。
2008年,他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他选择用自己在美国取得的成就,发展中国的生命科学技术,选择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祖国的创新建设中。
而这种选择背后,来源于他大学时期形成的价值观,正是一次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从根本上改变了他对世界的看法。
【采访】施一公 清华大学副校长:
87年的9月,我父亲在21号下班的路上,被一个疲劳驾驶的出租车司机,给撞到了。昏迷过去了。脉搏每分钟62下,血压130,80.都是正常的。医生告诉出租车司机,说,先交钱后救人。像做生意一样。要500块钱押金。这个司机,没有办法,去筹钱。十一点,晚上把钱筹回来。我父亲在太平间躺了4个半小时,没有人,任何的理睬。
父亲去世的时候,施一公正在清华大学读本科,曾经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年轻人,却因为突然降临的巨大打击。一度消沉,甚至怀疑整个世界。
【采访】施一公 清华大学副校长:
现在想想,还是很难平静,但是我确实想通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觉得我得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我要用我的方式去做。
回到清华大学后,施一公担任生命科学院院长、教授,2015年,他率领团队解析了超高分辨率的剪接体三维结构,被业界称为近30年来中国在基础生命科学领域对世界科学做出的最大贡献。过去,一直在国际上处于弱势的中国生命科学行业,因为施一公的存在而彻底改变。
【采访】施一公 清华大学副校长:
在我的视野里边,中国已经到了腾飞的时候,腾飞不靠项目而靠人,只要有一流的科学家,一流的科技人员,中国一定会腾飞。
正是家国情怀,让施一公作出了自己的选择。而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批怀抱科学救国理想的青年科学家,作出了同样的选择。他们放弃在美国的优越生活,回到祖国。
1950年,数学家华罗庚乘坐克利夫兰总统号踏上了回国的旅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批回国的留学人员。
1955年,科学家钱学森从美国回到中国,满腔热忱地寻找着科学救国的技术,最后完成了两弹一星。
一个人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从改善身边的一点一滴,到改变一个行业,到改变整个世界。个人的力量并没有明确的界限,我们唯一能够确认的是,人类需要不停地挑战自我,或许有一天,我们也能够凭借一己之力触摸到宇宙。
100多年前,法国人梅里埃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以太空旅行为主题的科幻电影《月球旅行记》,这是人类第一次将对宇宙的好奇与幻想进行影像化的表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太空漫游、星际旅行、登陆火星、探寻适宜人类居住的超级星球这些情节似乎仅仅停留在科幻电影里。但今天这些不再是幻想,一位怀揣疯狂太空梦想的企业家倾尽所有,让科幻故事的场景变成了现实。
【采访】埃隆马斯克 SpaceX创始人:
Space
X, 它的目的在于让生命超越地球的范围,即在火星上建立自给自足的城市,使生命能在多个星球上繁衍生息。
因为如果生命能在多个星球上繁衍生息,那么人类的存在就会延长。
人类生活在宇宙中,但却永远无法用直接观测的方法将宇宙尽收眼底,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宇宙探索技术,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难以攻克的技术,需要强大的智力与物力作为支撑,即使是在太空旅行最狂热的20世纪60年代,一次成功的火箭发射,依然要倾一国之力。
【采访】约翰楚根森 NASA登月项目科学家:
从前这甚至都说不上是一个梦想,更多的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没人能登上月球。几个世纪甚至几千年以来人们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在肯尼迪总统说我们要登月之前,他所制定的目标在当时看来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如果我们成功了就可以向世界表明我们能做伟大的事。我们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和朋友们的梦想,更是为了国家的荣誉,为了全人类。
半个世纪以前,像发射太空旅行飞行器这样的太空探索计划,都需要动用军方的资源,动用一国之本才能够实现。然而,随着太空探索之热的冷却,国家拨款也逐步减少。于是,太空狂人埃隆马斯克决定倾注一己之力来完成人类的太空梦想。2002年,马斯克离开贝宝,作为当时贝宝的最大股东,他拿到了1.8亿美元后,出资1亿美元创办了Space X世界上第一家民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马斯克的目标是将火箭发射费用降低到商业航天发射市场的 110,并计划在未来研制世界最大的火箭用于星际移民。
【同期】彼得蒂尔 风险投资家:
当埃隆马斯克创建Space X的时候,其目标是登上火星。很多人认为这很疯狂,也不现实。为什么你要去火星,地球上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没人喜欢。人们认为它太奇怪了,人们认为他们没有在投资火箭公司方面的经验,因为美国四五十年来没有建立过什么火箭公司。
为了开启太空探索之旅,同时身为特斯拉电动汽车和清洁能源公司Solar City的总裁,马斯克将两个公司的大部分盈利都投入到Space X的项目研发中。但是公司从一开始就无法回避两个问题:开发火箭技术难度巨大,而且成本极高。2008年SpaceX三次发射火箭都失败了,剩余的资金仅能够完成一次火箭的发射。如果第四次发射失败,公司将宣告破产。而就在这一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让马斯克陷入了人生的最低谷。
【同期】史蒂夫尤尔韦特松 风险投资家:
他的太空梦想非常好,但他那个时候条件非常艰难,也就是2008年12月左右,那时SpaceX有三次失败的火箭发射,而特斯拉汽车公司也处于破产边缘,而圣诞节也快到了,他们无法支付人们的工资。
因此,埃隆给公司写了一个支票,这是他12月份最后的一笔钱了,他需要筹集资金,他不断尝试不断失败,而且当时有金融危机。
他们一无所有,这就是埃隆面临的情况。

执掌的三家企业都处于破产的边缘,也许换做任何一个人都意味着要做出艰难的取舍。但是马斯克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坚持同时经营三家公司,而这种冒险背后,是怀抱对整个人类未来的思考:清洁能源和太空探索技术,将会改变人类的未来。
【同期】史蒂夫尤尔韦特松 风险投资家:
他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企业家,我认为他是当之无愧的。他想要保住所有的控股,包括SolarCity,SpaceX,以及特斯拉,他几乎是在孤注一掷,就像在一个扑克牌游戏中,你把所有的筹码都赌上。
在风险资本的帮助下,太空技术商业化的前景越来越明朗。2015年12月21日,Space X研发的一级火箭猎鹰9号首次实现了从发射到回收的全部过程。在此之前,所有的火箭只能发射一次便在大气中自动报废,而Space X不仅实现了火箭的回收,并且能够在一天之内完成整修并做好重新发射的准备。这意味着将大幅降低发射卫星,甚至载人飞船的成本。人类距离太空旅行梦想的实现从未如此之近。然而对于马斯克而言,这仅仅是他宏伟宇宙蓝图中的一小步。
【同期】埃隆马斯克 SpaceX创始人:
我们想要的也并不仅仅是在火星上插上国旗和留下脚印,而是要开发出一种技术,有一天将数百万人送上火星。因为问题的关键是要创造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这也就意味着,即便了地球不再派太空飞船前往火星,那里的人一样可以存活下去。
我们从人类未来的宏观角度来看,这一点异常重要。地球有数十亿年的历史,而这是人类第一次有机会走出地球,
我们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或许这会是一次非常有意思的探险,可能是迄今为止最有意思的。
千百年来以来,人们无数次仰望天空,梦想着探索宇宙的奥秘。肯尼迪时代,要举国之力才能将一架火箭送往太空,而如今,马斯克的Space X已经实现了火箭回收再发射的技术。据预测,马斯克的火星计划从2030年中期开始,到2040年前后就能建立火星殖民地,而这与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的时间相隔还不到一百年。马斯克让人类距离宇宙更近了一步。一个人的意志力量,也可以驱动整个世界的科技发展;一个人的太空梦想,或许也能开启人类又一个探索宇宙的全新纪元。
【同期】埃隆马斯克 SpaceX创始人:
我不喜欢为了冒险而冒险,但我认为如果你的目标很重要,那么即便成功的几率不高,也是值得尝试的。
那些打破陈规,改变世界的创新者,他们都有着一些共同的特征他们都具有可能的精神和可以做的精神,正是这样的信念,让他们有推动世界前进的动力,他们不会在意怀疑者的否定,甚至不知道失败为何物。
这就是一个人的力量。
迪斯尼说,我们要带给人快乐。
比尔盖茨说,我们要在世界范围内消灭疟疾。
马克扎克伯格说,我们要彻底颠覆教育。
谷歌官方公布的使命是:集成全球范围的信息,使人人皆可访问并从中收益。
创新背后不仅仅是技术,方法和手段,更是创新者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念的折射,更是个人意志和理想的体现。
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曾说;那些等待的人们或许能够得到些东西,但那些都是先行者们剩下的。创新者知道如何去做一名先行者,当他们的梦想足够远大时,变革性创新就会随之而来。
在人类文明史中,有人贡献了思想,有人贡献了重要的法律,有人贡献了前沿的科学,有人贡献了伟大的发明,有人贡献了广为流通的商品,有人贡献了伟大的文艺作品。因为创新,他们在宇宙中留有回响,在人类史中留下痕迹。
今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无论你是一个家长,你是一个企业家,你是一个农民,你是一个官员你都能够在创新的面前有所作为。你可以给失败者宽容的目光,你可以培养孩子的好奇心,你可以捍卫保护创新的制度,你可以开拓无限的市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人都是创新者,都可以成就一个意义非凡的创新。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