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儿童青少年心理学丛书:小学生心理学

書城自編碼: 284698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心理學兒童心理學
作者: 董妍
國際書號(ISBN): 9787553639291
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6-01


書度/開本: 16开

售價:NT$ 31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浮沉:里亚布申斯基家族兴衰史
《 浮沉:里亚布申斯基家族兴衰史 》

售價:NT$ 549.0
Android自动化测试实战:Python+Appium +unittest
《 Android自动化测试实战:Python+Appium +unittest 》

售價:NT$ 503.0
郭建龙亚洲三部曲:印度、穿越蒙古国、三千佛塔
《 郭建龙亚洲三部曲:印度、穿越蒙古国、三千佛塔 》

售價:NT$ 1305.0
工作:从平凡到非凡(原书第5版)  [英]理查德·泰普勒 陶尚芸 译
《 工作:从平凡到非凡(原书第5版) [英]理查德·泰普勒 陶尚芸 译 》

售價:NT$ 330.0
带献帝去旅行--历史书写的中古风景(论衡系列)
《 带献帝去旅行--历史书写的中古风景(论衡系列) 》

售價:NT$ 325.0
出行创新设计:概念、范式与案例
《 出行创新设计:概念、范式与案例 》

售價:NT$ 559.0
爱的能力:为什么我们既渴望爱,又害怕走进爱(第13版)
《 爱的能力:为什么我们既渴望爱,又害怕走进爱(第13版) 》

售價:NT$ 391.0
环艺设计手绘:景观/室内 马克笔 手绘效果图技法精解
《 环艺设计手绘:景观/室内 马克笔 手绘效果图技法精解 》

售價:NT$ 447.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65
《 如何把握孩子心理 》
+

NT$ 284
《 儿童青少年心理学丛书:儿童青少年心理学前沿 》
+

NT$ 356
《 儿童青少年心理学丛书:婴儿心理学 》
+

NT$ 300
《 儿童青少年心理学丛书:幼儿心理学 》
+

NT$ 332
《 儿童青少年心理学丛书:中学生心理学 》
+

NT$ 225
《 心理学大师心理健康经典论著通识丛书:拉扎鲁斯心理健康思想解析 》
編輯推薦:
本书框架新颖、内容详实,关注前沿和热点研究,注重可读性和应用性,能够让更多的研究者们关注小学儿童领域的研究,也能够让家长们更加了解和理解孩子,为孩子创作更好的发展环境。
內容簡介:
该书立足于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前沿研究,从身体、认知和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小学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剖析了小学儿童需要重点解决的发展问题,并提出了培养小学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方法。此外,作者还特别关注了一些热点现象,如,儿童的虐待和忽视等问题。该书言简意赅、生动有趣,十分具有可读性和应用性,不仅适用于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生学习使用,也适用于对发展心理学感兴趣的其他大众读者。
目錄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儿童心理学的演变
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理论
第三节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四节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第二章小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动作技能发展
第一节小学生的脑和神经系统发育
第二节小学生的身体发育
第三节小学生的动作技能发展
第四节小学生的身体发育问题
第三章小学生的认知与语言
第一节小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
第二节小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
第三节小学生的语言发展
第四章小学生的智力与学习
第一节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第二节小学生的智力发展及其测量
第三节小学生的学习
第五章小学生的个性与自我
第一节小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二节小学生的自我发展
第六章小学生的心理性别及性别差异
第一节小学生的心理性别
第二节小学生的性别差异
第七章小学生的情绪
第一节小学生的情绪特点
第二节小学生的情绪调节
第三节小学生的常见情绪障碍
第八章小学生的道德与行为
第一节小学生的道德认知
第二节小学生的道德情感
第三节小学生的道德行为
第九章小学生的同伴关系
第一节理解他人
第二节小学生的同伴交往和友谊
第三节小学生的同伴群体
第四节小学生的同伴关系问题
第十章小学生的家庭关系
第一节家庭结构和功能与儿童心理发展
第二节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
第三节家庭问题
第十一章社会环境与小学生发展
第一节学校与小学生发展
第二节社区与小学生发展
第三节大众传媒与小学生发展
第四节社会变迁与小学生发展
第十二章小学生发展中的问题
第一节小学生入学适应问题
第二节小学生意外伤害
第十三章小学生的积极发展
第一节积极心理品质概述
第二节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內容試閱
第一章绪论
1. 从早期的绘画和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在穿着打扮上还是在从事的活动上,人们往往都喜欢把儿童看作缩小的成人。那么,儿童和成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一样吗?儿童看待世界的方式会有什么独特之处呢?2. 小萌出生于2004年,小萌的妈妈出生于1974年,在她们都是10岁的时候,她们的心理发展特点会有所不同吗?为什么?3. 人们总是很好奇儿童的发展和变化,如果你现在是一名发展心理学家,那么你怎样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研究呢?第一章绪论小学生心理学
20世纪初,发展心理学确立了自己的学科地位。发展心理学研究最初仅仅关注个体儿童期的发展,后来延伸到了关注个体毕生的发展,其研究的主题主要包括遗传与环境、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文化的普遍性与相对性。研究者从精神分析观、学习观、认知发展观、进化观、背景观和毕生发展观的视角对个体的发展进行了描述和解释。在研究设计上,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不仅采用横断设计和纵向设计,也更加注重序列研究设计的应用。本章也从身体、认知和社会性方面概述了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第一节儿童心理学的演变从出生到死亡,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人一生的心理也总是不断发生着复杂的变化的。然而,人类对于心理发展变化的认识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早期的手工作品和文学作品中能够发现,在欧洲直到中世纪(515世纪),人们才把个体的童年早期当作一段独特的成长经历。随后,到19世纪后期,儿童心理学研究开始兴起。20世纪中后叶,人们认识到,不仅儿童的心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类的心理过程终其一生也都是在变化的。因此,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更加关注人类毕生的心理发展。一、 儿童心理学的起源、创立与兴起20世纪80年代以前,儿童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领域基本相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应该把生命全程作为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主要考察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从研究对象上看,儿童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在青年期之前的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与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一样,儿童心理学的出现也受到了两股力量的推动: 一是哲学思潮的影响,二是自然科学的进步。(一) 哲学思想的启发哲学是心理学的源头,诸多哲学思想对儿童心理学的建立起到了促进作用,比如,霍布斯(THobbes)的原罪说、卢梭(JRousseau)的先天纯洁说、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等等。洛克(JLocke)是17世纪英国著名经验主义哲学家,他的观点引起了早期学者对儿童心理的关注。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他认为儿童生来就像一块白板,完全由个体的经验决定在上面书写什么。洛克认为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父母要使儿童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需要对子女进行良好的教育,以身作则,树立情感上的榜样,对儿童的行为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奖励。依据白板说的观点,儿童生来不好也不坏,而且他们会变成什么样子完全依赖于他们的社会经验。可见,洛克是环境决定论者,他的儿童观被看作行为主义学派环境决定论的鼻祖。目前一些理论强调奖惩对塑造儿童行为的重要性,实际上依然是追随着洛克白板说理论的足迹的。洛克去世不久,18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卢梭提出了相反的观点。他主张机能论的观点,认为儿童发展的动力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有机体本身,其发展过程是由自然的力量决定的。他把儿童称作高尚的原始人,认为内在的成长过程会赋予儿童不同于成人的思维方式,他们生来就能分清是非。而儿童从未成熟到成熟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婴儿期、童年前期、童年后期和青少年期。成人应该尊重和接纳儿童每一个发展时期的独特需要,而不是用人为的教育训练干扰和破坏这一健康的发展过程。因此,成人应该给予儿童更多的自由以追寻其内在的积极倾向。卢梭的观点吸引了大批关注儿童遗传潜能以及认为儿童发展具有通用模式的学者。例如,在19201930年期间,格塞尔(AGesell)受其影响,在耶鲁大学研究了儿童生理和动作的发展。格塞尔认为儿童发展的自然模式是随着成熟而出现的,成熟就是在基因影响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生理变化。现代社会中很多家庭推崇自然养育,并且认为孩子也会遵循父母的期望发展,这样的观点则是格塞尔观点的延续。(二) 达尔文的先驱研究工作19世纪,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CDarwin)提出的进化论虽然不是儿童发展的理论,但是说明了物种的发展和适应过程。达尔文对儿童发展的好奇心来自于他的进化论思想。他相信年幼的、未经过训练的儿童与他们非人类的祖先有着很多相似的特征。达尔文认为,儿童的发展复演了整个种系的进化历史,即人的演化。虽然现在看来这种观点不完全正确,但是达尔文试图将人类个体的发展和种系发展联系起来的理论,促使人们对儿童行为的各个方面观察得更为仔细、研究得更为全面。达尔文对自己儿子早期的发展每天都做了记录,并在1876年撰写了《一个婴儿的传略》一书,这是儿童心理学早期的专题研究成果之一。因此,人们通常认为达尔文是科学研究儿童的先驱,他的研究对于推动儿童发展的传记法(或日记法)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三) 普莱尔的系统观察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WPreyer)的著作《儿童心理》的问世,标志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这本书是普莱尔在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3岁期间,每天对其进行系统观察(有时也有些实验性观察)后整理完成的。这本书被公认为是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儿童心理》的内容包括三部分: 儿童感知的发展、儿童意志(或动作)的发展以及儿童理智(或言语)的发展。在书中,普莱尔肯定了儿童心理研究的可能性,并系统地研究了儿童的心理发展;阐述了遗传、环境与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并旗帜鲜明地反对了当时盛行的白板说;他运用系统观察和撰写传记的方法,开展了比较研究,对比了儿童与动物的异同点,也对比了儿童智力与成人智力特别是有缺陷的成人智力的异同点,为比较心理学以及发展心理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儿童心理》一经问世,便受到了国际心理学界的重视,各国心理学家都把它看成儿童心理学的经典著作,并将它先后译成十几种文字出版,向全世界推广,此后儿童心理学研究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四) 发展心理学的问世在普莱尔之后,其他一些学者如美国的霍尔(GHall)、鲍德温(JBaldwin)、杜威(JDewey)、卡特尔(JCattell),法国的比内(ABinet)和德国的施太伦(WStern)等,都以他们各种出色的成就,为儿童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例如,1904年,霍尔撰写的《青少年: 它的心理学及其生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一般译为《青少年心理学》)一书公开出版。该书第一次呼吁人们把青少年期看成人类生命全程的一个独特阶段,并从此确定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即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是儿童从出生到成熟(青少年期到青年期)各个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青少年心理学》的出版,意味着现代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的确定。霍尔也是最早正式研究老年心理的心理学家,他于1922年出版了《衰老: 人的后半生》一书。与此同时,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SFreud)和埃里克森(EErikson)先后提出的理论也使人们对于儿童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了新的认识。此外,许多其他研究者在这一时期也为发展心理学的确立做出了特有的贡献。如,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林沃思(HLHollingworth)最先提出要追求人的心理发展全貌,而不能只满足于孤立地研究儿童心理,并于1927年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另外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古迪纳夫(FLGoodenough)也提出了进一步的观点,并撰写了《发展心理学》。该书在科学性和系统性上超过了霍林沃思的著作。他认为,要了解人的心理,必须全面研究影响人心理的各种条件和因素,要把心理看作持续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我们不仅要研究人表露于外的行为,还要研究人内在的心理状态;不仅要研究儿童、青少年,还要研究中年和老年人;不仅要研究正常人的心理发展,还要研究罪犯和低能人的心理发展。从1957年开始,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作为章名,代替了之前惯用的儿童心理学,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心理学在现代心理学体系中的地位。随着人们对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的了解逐渐深入,当前,发展心理学家们更愿意采用毕生发展的视角对发展心理学的问题进行研究。毕生发展(life span development)理论是由德国心理学家波蒂斯(PBBaltes)和美国心理学家希亚(KWShaie)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主要关注个体从孕娠到死亡过程中行为的成长、稳定和变化,探究个体毕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差异和相似性、个体发展可塑性三方面的科学知识(韩布新,朱莉琪,2012)。这种思潮源起于荣格CJung。荣格是最早对个体成年期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他对个体全程发展特别是对个体成年心理发展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并在30年代形成一定的理论。荣格的发展观主要涉及了三个方面: 一是提出了个体的前半生和后半生分期的观点,25~40岁是分界的年限,前半生比后半生的人格显得更向外扩展,致力于外部世界,但是从后半生开始更加关注自己内在的世界。二是重视中年危机,大约40岁时,个体曾经认为永远不变的目标和斗志已经失去了意义,于是个体开始有压抑感和紧迫感。三是论述了老年心理,特别是个体在临终前的心理,老年人面临死亡时如何理解生命的本质。然而,世界上最早的发展观可能来自中国古代的孔子。孔子提出了人生发展的六个阶段: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此外,20世纪20年代早期,我国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也有一定进展。其中,心理学家陈鹤琴是中国近代发展心理学的创始人,他于1925年撰写了《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此后,黄翼、孙国华、艾伟、肖孝嵘、陆志伟等人也对我国的早期发展心理学研究做出了有影响力的贡献。二、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题在发展心理学研究中,不同的学者关注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尽相同。但是,最终研究者都试图揭示人类发展的基本规律,尝试回答发展心理学涉及的几个主要理论问题。这些主要问题包括先天与教养的关系、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以及文化的普遍性与相对性。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仅仅可以满足人们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好奇心,而且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方面,这些研究主题可以帮助人们建立一个系统的框架,以更好地对儿童进行观察;另一方面,这些研究主题也会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儿童,使人们知道该怎样有效提高儿童的福利,促进儿童的发展。(一) 遗传与环境的关系在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研究者都会关注遗传和环境对个体发展的作用。这里的遗传指的往往是从父母那里遗传来的先天生物学信息和特征,环境指的往往是在出生前和出生后影响个体发展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早期研究者主要关注的是,在个体发展中遗传和环境哪一个起主导作用。如,格赛尔试图用著名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来证明先天的因素是个体发展的决定因素;华生(JBWatson)则认为个体的发展完全取决于教养的作用。后者甚至强调,只要有环境和教育的支持,任何儿童都可能成为音乐家莫扎特(WAMozart)这样的人物。虽然,近期的理论承认遗传和环境都会对个体的发展起作用,但各个理论的侧重点却不相同。一方面,有些理论认为个体的发展(如,言语能力、焦虑或者社会性)具有稳定性,这是强调遗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有些理论强调早期经验的作用,认为环境对个体的发展是重要的。实际上,遗传可以给个体发展提供自然的前提,环境和教育则可以给个体良好的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并促进个体的发展。例如,儿童的攻击行为不仅受到环境的影响,基因和营养也会影响其生理和社会性发展。现在人们更倾向于认为,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决定了个体的发展。因此,这种交互作用如何影响个体发展的多样性则是当今的研究者关注的问题。(二) 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儿童的发展是随着年龄增长自然成熟的过程,还是后天自己努力的结果?这也是让研究者颇有争议的问题。起源于洛克机械论的发展模型认为,人就像机器一样会对环境影响做出反应。如果我们能够认识个体的结构及其内、外部影响因素,我们就能够解释和预测人的行为。而起源于卢梭机体论的发展模型则认为,个体的发展是一个主动过程,个体会给自己设定发展的轨迹,而外部的环境只会加速或者减缓这一过程。实际上,动机和需要的确决定了个体发展的大致方向,但是,外部环境的促进和支持作用也不可轻视。(三) 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心理学研究对人类的最大贡献之一是发现了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也体现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对于个体从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到成人期发展差异的解释有两种不同的理论取向。一种理论取向认为,个体的发展是连续的,个体不同时期心理发展上的差异只是量上或者复杂程度上的变化,而儿童与成人的发展模式是一样的。比如,儿童对信息的加工过程也与成人一样,是接受刺激、加工刺激和输出刺激的过程。按照这种理论取向,儿童到成人的发展,就好比我们在爬一个缓坡,变化一直都是存在的,但是每一步之间并没有质的差异。而另外一种理论取向则认为,在不同发展阶段,个体的发展水平会有质的飞跃。比如,儿童会用自己的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ToM)来解释和看待世界,而不完全等同于成人的心理加工过程。这种理论取向认为,个体的发展是分阶段的,每一阶段之间是一种快速转换的过程,即,发展的过程是突然的,而不是渐进的。这种理论取向认为,儿童的发展是非连续的,这就好像我们爬楼梯一样,一步登一级台阶。而每登上一级台阶,个体的发展都会有些独特的实质性变化。(四) 文化的普遍性与文化的相对性文化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例如,在不同文化中,人们的养育观点会有较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有时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发展变化。在有些文化中,人们很早就开始鼓励儿童学习走路,因此儿童有机会早早地学会走路;而在另外一些文化中,养育者则会让儿童在襁褓中度过很长一段时间,这会导致这些儿童在较大年纪时才会走路。没有哪一种发展的模式能够准确地适用于所有的文化、社会阶层或者种族群体。每一种文化(亚文化)都会传递一种特定的信念、价值、习俗和技能,每个人的心理品质都会有自己文化的烙印。当然,文化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比如,互联网的普及、离婚率的升高等,而这些变化又会进一步作用于个体的身心发展。因此,只有从文化或者历史的视角来进行研究才能凸显人类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