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如何高质量地陪伴孩子

書城自編碼: 280726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親子/家教亲子关系
作者: 卡特琳娜·盖冈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13321389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5-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72/162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7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凝望:我的摄影与人生
《 凝望:我的摄影与人生 》

售價:NT$ 605.0
工业机器人从基础到实战
《 工业机器人从基础到实战 》

售價:NT$ 717.0
重症产科.1
《 重症产科.1 》

售價:NT$ 335.0
财之道丛书·表层的真理:当代经济学与社会
《 财之道丛书·表层的真理:当代经济学与社会 》

售價:NT$ 493.0
世界服饰艺术史
《 世界服饰艺术史 》

售價:NT$ 1445.0
海外中国研究·卿本著者:明清女性的性别身份、能动主体和文学书写
《 海外中国研究·卿本著者:明清女性的性别身份、能动主体和文学书写 》

售價:NT$ 381.0
日耳曼通识译丛:近代哲学:从笛卡尔到康德
《 日耳曼通识译丛:近代哲学:从笛卡尔到康德 》

售價:NT$ 150.0
我的灵魂是日落时分空无一人的旋转木马:聂鲁达诗精选
《 我的灵魂是日落时分空无一人的旋转木马:聂鲁达诗精选 》

售價:NT$ 381.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87
《 奶蜜盐:家庭教育第一定律 》
+

NT$ 321
《 孩子是个哲学家:重现发现孩子,重现发现自己 》
+

NT$ 435
《 双向养育 》
+

NT$ 221
《 孩子没问题,大人有问题 》
+

NT$ 270
《 0~12岁,给孩子一个好性格 》
編輯推薦:
天底下没有谁能说自己的教养法则就是正确的。从孕育之初起,每个父母都在传统与时新的育儿观念之间抗衡。可他们真正能做的,唯有无私地献出生命中宝贵的一部分,在探索与尝试中陪伴孩子,与孩子共度。人们说陪伴是再长情不过的告白,然而什么才是高质量的、有助亲子共同成长的陪伴呢?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仍然是许多年轻家长并未真正认识到的。《如何高质量地陪伴孩子》的作者,法国儿童教育专家卡特琳娜盖冈是育儿教母级的人物,她在书中指出,陪伴的质量,取决于父母是否掌握了符合年龄阶段的交流方式。真正的陪伴不仅是在场,也不是溺爱式的围着孩子转,更不等同于支配,乃至各种形式的暴力。盖冈通过30多年临床经验积累的丰富案例,生动地讲述了儿童各种行为背后的科学解释,以及父母应该如何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应对,一切为了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內容簡介:
《如何高质量地陪伴孩子》内容简介:法国知名儿科医生卡特琳娜盖冈根据近年来全新的社会与情感神经科学研究成果,以简洁明晰的语言、操作性强的案例,指出一种园丁结合引路人式的高质量陪伴方式:我们必须像园丁了解自然、种子与土壤一样,掌握情感与大脑发育之间关系的基本知识,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行为方式;同时又不要让所谓的关心束缚住孩子的手脚,而是指出路标,制定界限,平静地加以说明,自己也同样遵守。对于想要在育儿方面快速找到正确入门方法的年轻父母来说,盖冈传授的是一种建立在大脑机制之上的全新理念。
關於作者:
卡特琳娜盖冈(CatherineGueguen),知名法国儿科医生,任职英法医院三十年,在触摸疗法和非暴力沟通领域造诣颇深,是当今世界低幼儿童教育方面的标杆性专家。她以大量讲座、工作坊,培训医生、心理学家、教育工作者、助产士等,使他们能更好地陪伴和支持儿童家长。
目錄

前言
1成人与儿童的关系
2儿童的大脑,尚未成熟的大脑
3关于儿童的大脑、情感性及人际关系
4儿童大脑与压力
5儿童的纺锤体神经元和镜像神经元
6愉悦和社会生活荷尔蒙
7生活的乐趣
8日常教育中的暴力
9为人父母
结论
致谢
企业亲子公约
內容試閱
成人与儿童的关系
在孕期,女人和男人遐想无限,常理想化他们与孩子的关系。而
孩子一旦降生,他们突然意识到这种关系完全由不得他们。
父母通常欣喜万分地迎接一个婴儿的到来。但孩子降生后,他们 很快被日常的种种束缚及孩子的各种反应所淹没,感觉束手无策。我 不知道原来照顾婴儿是件这么难的事,从来没有人提醒过我,我毫无 准备。怎么办?
日常的种种束缚、自己的工作、对于孩子特点的无知、对自己孩 子的困惑、众说纷纭的建议、他们所受到的教育、与社会的疏离等因素,
很快会在亲子关系中造成伤害。



成人与儿童关系中的困境


第一个月

当年轻母亲生下婴儿后,她可能会经历一个情绪脆弱阶段,通常
被称为围产期抑郁,从产后第三天出现,持续时间不长,顶多几天。 面对这个需求如此之多的婴儿,年轻母亲濒临崩溃,她哭泣,感觉迷 失,无力应付,筋疲力尽。她深深无助:我永远做不了一个合格母亲, 这太难了!我做不到,我搞不懂他。我受不了了,我甚至不知道我是
不是爱我的孩子,这让我害怕。随后她重新振作精神,找回力量照
顾婴儿。这种围产期抑郁的原因是多重的:情绪波动、对孩子的担忧、 肩负对她来说如泰山压顶的为人母的责任、过于夸大的分娩疲倦、被
缩短的夜间睡眠、激素水平的急剧下降等等。另一方面,如果这一阶 段持续并不断发展,那就涉及真正的产后抑郁症,需要尽快就医。
有些男性也会因孩子降生而变得脆弱,伴随着无能无助、气恼、 焦虑等各种感觉,但这种慌乱较女性少见。一般来说第一个孩子出生 时,初为父母者容易慌张,必须为这个如此脆弱的小生命担负责任, 这会让他们惊慌不安,尤其在他们周围没有其他幼儿的时候。其实, 年轻父母只需花一点时间去发现和了解自己的孩子,就能找回自信。
即使他们乐于要孩子,疲倦和情绪波动无可避免。他们感觉慌 乱,这第一个孩子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这个小婴儿占据了太重要的位 置。他们再也不能无忧无虑地生活,要为一个完全独立于他们的生命 负责,这个小生命需要很多的关爱和时间。有些父母开始不耐烦,对




剥夺了他们自由的孩子发火:我受不了啦,我的神经绷得太紧,会随

时崩溃他们以前根本没想到需要为一个孩子付出如此多的时间, 如此多的照料和心血。他们恼恨他妨碍了他们像以前那样生活。如果
他们的孩子还是经常哭泣的那一类,他们的忍耐底线很快会被打破。
至于夫妻之间,只能过一天算一天,孩子的到来没能让他们贴得 更近。妻子转向孩子,她的大部分关爱、注意力都投入到孩子身上。 丈夫时常感觉被忽视、被冷落、被抛弃、被排斥,伴侣间的氛围陡然 紧张,尤其是那些关系本不怎么融洽的配偶,有时甚至可造成伴侣关 系破裂。如果伴侣间感情基础牢固,那么这段时间就能像其他正常阶 段那样度过,不过是孩子被优先照顾而已。当父母克服了婴儿出生后 第一个月里的种种不适应后,逐渐又会找回原来的平衡。


在家庭与工作间找到平衡,悉心照料孩子,抚养他们成长,可 由父亲和母亲共同承担
法国目前的产后带薪休假是短暂的:第一、第二个孩子是两个半 月,对这一年龄段孩子的需求来说显然是不够的,他们生命最初这几 个月的发育成长需要个性化的陪伴、热情和极大的关注。我们后面还 会展开来说。
在法国,抚养孩子的重任仍主要落在女性身上,即使今天有越来
越多父亲也乐意参与照料他们的孩子,但在五十三万六千名休产假的 人中,百分之九十七是女性。这种产假,在某些条件下可得到政府少 量家庭补助。第一个孩子可享受六个月,第二、第三个孩子享受三年。




这不足以支撑某些父母如愿休假。



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里,父母拥有一个有报酬、时间足够长、相 互分担的产假,对于孩子的未来,对整个社会,是一种真正的投资, 真正符合儿童的根本需求。一个拥有坚实根基的孩子在身体和心 理层面都将得到和谐发展,成长为一个充满喜悦的人。北欧国家
实行长期的带薪产假政策,他们在经济上并没有遭受损失,相反 他们拥有更健康的儿童和成人,这对社会来说有巨大好处。


如果能像北欧部分国家那样,父母亲共同分担倾注在孩子身上的 时间,那么家庭与工作间的平衡更容易达到。当我们成为父母后,工 作及需要花费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就变成一个非常突出的难题,有时 会在与孩子的关系中造成很多困扰和压力。大部分妇女希望继续工作, 但也有不少人愿意花时间陪伴孩子,另有一部分男士也抱有同样想法。
在法国,当一个孩子出生时,选择是否继续上班,调配工作时间 的任务往往落到女性头上,留在家里或出去工作都会有某种负罪感。 有些女性是没有选择的,不管她愿意与否,出于经济原因,她必须尽 快恢复工作;另一些人能够选择,但孩子的降生完全改变了她们对待 生活的态度。随着时间过去,她们对孩子的依恋、挚爱不断加深。与
孩子分别,不能每天与之在一起,变成一种真正的撕裂。她们将要经 历一场痛苦的存在危机,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她们感到在渴望陪伴孩 子与渴望工作的矛盾中,惨遭撕裂,她们需要找到新的平衡。




安托万,两个月大,安详地蜷缩在母亲怀里。他母亲很兴奋

地对我说:我怎么也想不到,一向是职业生涯优先的我,一向是
充满斗志渴望成功的我,竟然不想重拾工作。我感到非常困惑, 我睡得不好,常做噩梦,梦见我抛弃我的儿子,他在忧伤中死去。 我没想到我会如此爱我的孩子,对我来说简直不可思议!我忍不 住爱抚他,保护他,对他展示整个世界。但如果我不马上开始工作,
我会被瞧不起,担心失去我的岗位,然后慢慢就会失业。我实在 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我留在家里,我会后悔自己不出去工作;
如果我出去工作,我又会为不能尽力照顾儿子而内疚。这实在太 折磨人了!


目前在法国,孩子出生的第一年中,女性的态度是多种多样的。 有些人停止工作几年;有些人休几个月产假就已满足;还有些人一开 始兴高采烈休产假,但与孩子在一起逐渐感到厌烦,希望能重拾工作; 有一小部分人留在家里与孩子在一起,让她们陷入真正的抑郁;还有 一些人选择调整工作时间,每周有一天或半天休息在家陪伴孩子,或 提早下班。
当女性能找到一种令人满意的生活的平衡,就能在工作与家庭间 感到游刃有余。
许多女性想充分享受生活,让生命尽情绽放,就是说既想成为她 自己,又想同时扮演母亲和伴侣的角色。她们希望通过工作、手艺、 艺术等途径,展现自己的天赋、才华和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她们希




望能做一个完完全全的母亲,有时间体验跟孩子的亲密和养育关系;

最后她们还希望作为女人,能享受与伴侣的亲密关系。 这种完全合理、渴望绽放自己的愿望,却会带给女性许多问题,
让她们产生内疚感。在家庭与工作之间找到主要平衡,是一种非常个 人化的选择,每个人不尽相同,需要在生活中反复思考。这个问题取 决于社会家庭环境,取决于孩子的年龄,取决于生活的不同选择,取 决于伴侣间的相处,取决于工作的动机和意义,当然也取决于家庭经 济收入。


对于工作时间,一生都可灵活考虑,而不仅是几个星期
根据家庭情况和孩子的年龄调整工作时间,可能是一条思路。 当孩子逐渐长大,临近下班,减少工作安排,以便花更多时间在
家庭上。相对一生的时间来说,孩子留在家里的时间是短暂的。而当
孩子长大后,女性又可完全投身工作,她们中许多人希望重新开始全 职工作。还是需要强调,此时如果爸爸也能分担一些妈妈照顾孩子的 时间,她们在工作与家庭生活间找到平衡就相对比较容易。法国在这 方面还要做出很多努力。
新一代年轻人的观念有所变化,他们创建的企业亲子关系观察站,
在二〇一三年指出,四分之三的工薪阶层父母认为,其所服务的企业或机构在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平衡职业生涯与家庭生活这个问题上, 并未做出什么努力。具体来说,他们呼声最高的需求涉及时间管理: 百分之三十的工薪阶层父母希望简化日常管理的规则,比如避免早




晨很早或晚上很晚开会,百分之二十二希望有带薪家庭休假,百

分之十八希望设立亲子假期或父亲产假。
这些措施涉及几百万法国人的日常生活质量,与社会经济状况
密不可分:包括工作状态下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妇女在企业中的 地位、企业和个人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对儿童教育及出生率的支持。
目前我们正在经历的经济危机,增加了各种压力,不利于成人与
孩子建立和谐关系。当父母境遇不佳,工作压力巨大,这种压力便会 很负面地传递到家庭氛围中,尤其会影响到亲子关系。疲倦、忧虑、 烦躁的父母不可能随时待命。
当然,还有诸多其他因素也是压力来源。



父母少有时间与孩子交流,是个大问题

缺少交流时间所造成的亲子关系松散和对孩子了解甚少,是许多 误会的根源。常见的是上班的双亲回家都很晚,回来时已经很疲惫、 烦躁,还得准备晚餐,整理家务,很少有时间能与孩子进行心平气和 的高质量交流。
家长忙碌时,孩子则经常面对屏幕。确实,在学校以外,儿童
在屏幕前所费的时间(智能手机、电视、互联网、电子游戏)十分惊 人。米利亚姆 巴翁,这位美国儿科学教授一九九九年在《英格兰医 学报》上告知我们,儿童平均每周在电视机前花二十一个小时,也就 是说每天三小时,这还不算在其他屏幕前花费的时间。至于父母与孩 子的交流时间则非常短暂,平均每周才三十八分钟。根据高级视听委




员会二〇〇九的一项调查:四至十岁的儿童每天花两小时十分钟看电

视,到二〇一二年这个数据并未下降。据欧洲数据网全球电视台统计, 二〇一二年为两小时十八分钟。
关于父母在孩子身上花费多少时间,研究资料并不多。据法国高
等经济与商业学院二〇一〇年的一项研究表明,不管女性是否工作, 她们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远高于男性。这个时间包括照料、交通、 社交(亲吻、爱抚、责骂、对话、阅读、家庭内游戏、家庭外的游戏 与活动)、学校功课。法国妇女平均每天花五十八分钟来照料孩子, 十九分钟用于与孩子相关的交通,十三分钟用于孩子的社交,七分钟 用于关注他们的功课。根据这个研究,法国男人每天用于照料孩子的
时间为二十分钟,十分钟用于交通,十一分钟用于社交,三分钟用于 功课。
缺乏足够的与孩子交流的时间,不利于建立真正有质量的亲子关 系,孩子与成人间的相互理解会有更多困难。养育一个你不甚了解、 不甚理解的孩子,自然任务艰巨。
父母并不是唯一涉及到的人群,与儿童教育有关的机构,如幼儿 园、托儿所、少年宫、学校,接收太多孩子时,也无法与他们中的每 一个建立满意的关系。


大部分成年人对于儿童情绪情感成熟的步骤所知甚少

成年人十分清楚孩子的换牙时间,十分关注他们运动机能的发育, 他们多少岁应该会坐、会站。他们清楚孩子认知发育的步骤,什




么时候学会认字等。但鲜有人了解儿童情感和情绪反应的发育过程。

这种缺乏了解导致成人的态度通常不适合儿童年龄的特点,带给他们 伤害。
随着生长发育,儿童一直在不断变化,成年人勉强适应着这种持 续的变化。一个六个月大的孩子与一个三岁大的孩子完全不同。他的 行为方式发生改变,他的情绪反应、需求和以前不同,整个童年时代 都这样如果成年人了解儿童情感发育的不同步骤,可能他们会对 每个年龄段儿童的特殊需求,给出更恰当的回应。


过多的主张

关于孩子的教育,众说纷纭,有时各种主张相互矛盾,让事情变 得更复杂。电视节目、相关书籍、网络文章,狂轰滥炸的主张和见解 让人无所适从。他们听到的周围朋友、家人、同事,所有人给出的好 建议,大部分时候相互矛盾:做这个做那个,不能这么做不能那么做。 他们感到不知所措,茫然面对孩子:到底该怎么做呢?我已经搞不清 楚了。这些建议常常并不恰当,因为给出建议的人尽管出于好意,但 不与孩子一起生活,对孩子的了解十分有限,也就并不能真正懂得孩
子的需求。这些不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有时反而干扰了父母或儿童教 育工作者。


尊重儿童的生理需求:进餐和睡眠

如果我们想知道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否运作良好,只需问一下吃




饭和睡觉是如何进行的实际上父母与孩子间的绝大部分冲突都集

中在吃饭和睡觉这两件事上。一堆问题围绕着这种微妙时刻,交织了 生理学、社会习俗、文化习惯、父母意愿等种种因素。父母总希望孩 子一切要做得尽可能好,期待孩子得到好的教育,身体健康,
吃得好睡得香。他们所有意愿就是为了孩子好。
但是他们采取的方式,却并不总是对孩子好。当成年人发号施令,
该睡觉了,该吃饭了时,并没有考虑到孩子是否确实困了,确实饿了。 后者会渐渐失去对自己的信任,陷入怀疑、困惑中。他不知该如何去 感受自己,丧失对于自我的部分认知,而这对于安宁的生活太重要了,
没有的话,当孩子困了饿了时会无所适从。


父母需要属于自己的时间

与孩子在一起时要想感到愉悦幸福,需要在父母自身的需求与孩 子的需求之间找到一种平衡。我受不了了,我下班回家已经筋疲力尽,
心烦意乱,可孩子不停地黏着我。我需要喘口气,我需要呼吸。
当父母能找到方法和时间不怀内疚地照顾好自己,他们才有必需 的能量去照顾好孩子,否则他们会有意无意迁怒于孩子,最后还是孩 子承担后果。因此做父母的要找到合适的节奏,留一个晚上,留一个
周末给自己或伴侣双方。


父母的孤立无援

第一个孩子降生时,新晋父母通常会不知所措,意识到养育一个




孩子是件十分复杂的事。他们希望与其他人交流,但又常带着满腹疑

虑独守一隅,担心向周围人讲述他们的困境会被人看作无能。所以他
们喜欢说一切都很好。说出面对孩子时的忧虑,远不是件容易的事, 会触及隐秘的情绪、情感和念头,混杂着自身童年时代的回忆,还包 含了当不了好父母的内疚,担心别人的看法,担心会受到指责。 在法国,存在着众多社会团体和专业咨询机构,父母可以去那里诉苦, 但许多人不知道这些机构的存在,另外,担心被人审视的想法,也阻 碍他们付诸行动。
当然,有些父母是愿意倾诉的。有人愿意同家人交流,但如果住 地相隔遥远,事情就不怎么好办。别忘了还有些单亲家庭,这种孤立 感更为强烈。二〇一三年法国有百分之十九的家庭为单亲家庭。当单亲的家长独自面对孩子时,他们的孤立无援之感具有十分强大的破坏 性。成人咀嚼自己的不幸,无法释怀,导致与孩子的关系不断恶化。


成年人所接受的教育

童年、原生家庭的历史,都会在成人身上打下深深的烙印。这 种烙印映射在他看待孩子的视角、他与孩子的关系及他养育他们的 方式上。
成年人,无论是家长、教育工作者还是其他人,面对儿童时所表 现出的情绪、情感和态度是十分多样的,部分取决于他童年时的遭遇。 有些成年人与孩子相处时显得自然放松;另一些人努力接近孩子,却 有些笨拙,常被他们搞得不知所措;还有一些人对孩子则显得冷漠,


甚至是轻蔑、粗暴或排斥。

成年人对于儿童的看法,有相当大的跨度:从视孩子跟成人一样, 什么都懂,赋予其成人的职责;到相反,认为孩子一无所知,因此必 须闭嘴,必须服从,甚至被虐待被利用。
通过梳理家长所遇到的难题,我们可以看到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极 敏感、微妙,暗礁密布。不过除了少数对孩子漠不关心的父母,大部 分父母都是从心底里爱自己的孩子的,希望与之建立有质量的、真正
有交流的关系。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