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修身治要

書城自編碼: 278928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者: 高宏存
國際書號(ISBN): 9787506088749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3-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52/26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51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商学精要(第12版)(工商管理经典译丛)
《 商学精要(第12版)(工商管理经典译丛) 》

售價:NT$ 554.0
产业政策的选择及其经济后果
《 产业政策的选择及其经济后果 》

售價:NT$ 722.0
战争的幽灵
《 战争的幽灵 》

售價:NT$ 493.0
西洋镜:中华考古图志
《 西洋镜:中华考古图志 》

售價:NT$ 1053.0
学会当领导:优秀员工的晋升之路
《 学会当领导:优秀员工的晋升之路 》

售價:NT$ 364.0
目的行为论导论——刑法体系的新图景(增补第4版·中文增订版)(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 目的行为论导论——刑法体系的新图景(增补第4版·中文增订版)(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

售價:NT$ 381.0
浮沉:里亚布申斯基家族兴衰史
《 浮沉:里亚布申斯基家族兴衰史 》

售價:NT$ 549.0
Android自动化测试实战:Python+Appium +unittest
《 Android自动化测试实战:Python+Appium +unittest 》

售價:NT$ 503.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510
《 养心治要( 》
+

NT$ 510
《 齐家治要 》
+

NT$ 285
《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 》
+

NT$ 481
《 国家命运:反腐攻坚战 》
+

NT$ 247
《 二月河说反腐 》
+

NT$ 330
《 腐败:人性与文化 》
編輯推薦: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理念的重要来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系统深入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国学文化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编撰了这套《全国干部传统文化与执政智慧培训教材》(全十卷)。每卷大致分为七至十篇,每个篇章包括四个部分,即原典、国学常识、国学故事、现实启悟。原典部分从浩瀚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精选贴近现实、具有很强启发意义的有关经典,内容范围包含经史子集,从中华民族第一部古典文集《尚书》直至晚清名家著述,视原文难易程度加以注释和译文,辅之以相应的国学常识和国学故事,在此基础上,根据原义对其如何在现实工作中活学活用进行了阐述。《修身治要》融权威性、可读性、实用性于一体,内容通俗易懂,编排图文并茂,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养分,提高人文素养和执政智慧。全国干部传统文化与执政智慧培训教材系列:《天人治要》《养心治要》《修身治要》《齐家治要》《处世治要》《韬略治要》《清廉治要》《用人治要》《为政治要》《执法治要》
內容簡介:
本书从修身树德的角度切入国学经典,从中精选有关修身树德的经典名句,并从修身的重要性以及修身方法等不同角度予以阐述,有利于党员干部在古代仁人志士的高风亮节中体味修身树德的意义,并为其提供丰富的修身治要。本书融权威性、可读性、实用性于一体,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养分,提高人文素养和执政智慧。
關於作者: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社会和文化部副主任,文学博士、文化产业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文化产业与文化政策研究,尤关注中国古代文化的应用。著有《政府文化管理前沿》《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等书。
目錄
第一篇 坚以树德
一、修身以立德为首
【国学常识】《大学》与修齐治平
【国学故事】李世民的为君之道
【现实启悟】官德在于造福于民
二、善养吾浩然之气
【国学常识】修德与养气
【国学故事】捕蝉老人的悟道
【现实启悟】修德当静心养气
三、德正才能天下治
【国学常识】德音
【国学故事】舜立德得天下
【现实启悟】为官者必先修官德
四、修德要有正确的方法
【国学常识】《易传》与修德之法
【国学故事】齐宣王以羊易牛
【现实启悟】为百姓心存仁爱
五、修德贵在坚持
【国学常识】九族与九德
【国学故事】司马迁困境写《史记》
【现实启悟】在艰苦环境中磨炼品德
第二篇 功崇惟志
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国学常识】青云之志从何而来
【国学故事】陈胜的鸿鹄之志
【现实启悟】为人为官应心怀大志
二、匹夫不可夺志也
【国学常识】为什么是匹夫
【国学故事】破釜沉舟
【现实启悟】志向必须坚定不可移易
三、有志于德,贵在于行
【国学常识】孔子讲学与七十二贤人
【国学故事】卧薪尝胆
【现实启悟】达成志向需要切实行动
四、达成志向应有原则
【国学常识】焚书坑儒
【国学故事】晏殊得官
【现实启悟】坚持志向当坚守原则
五、立志要与自身相符
【国学常识】清政府的天朝上国梦
【国学故事】宸濠之乱
【现实启悟】立志当实事求是
第三篇 博学强知
一、朝闻道,夕死可矣
【国学常识】《论语》中的学习智慧
【国学故事】孔子问道于老子
【现实启悟】为人为官不可止于学习
二、学,然后能知
【国学常识】《学记》中的教学思想
【国学故事】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现实启悟】要通过学习认识自己的不足
三、学而不厌不弃
【国学常识】五声五色五官五服
【国学故事】樊迟三问仁
【现实启悟】为官不可不求甚解
四、必须博学以成其道
【国学常识】博取千家的《孔子家语》
【国学故事】博览群书的黄宗羲
【现实启悟】博闻才能够强识
五、学、思、行相结合
【国学常识】学至于行之而止的知行观
【国学故事】赵括纸上谈兵
【现实启悟】要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第四篇 慎独研几
一、君子必慎其独也
【国学常识】何谓慎独
【国学故事】为官清廉的杨震
【现实启悟】追求慎独的高境界
二、研几最难得在于认识自己
【国学常识】研机还是研几
【国学故事】自认不如人的刘邦
【现实启悟】为官贵有自知之明
三、虚心使人进步
【国学常识】曾国藩的十二条课程
【国学故事】善于学习的乾隆皇帝
【现实启悟】虚心学习是成事之基
四、不骄傲不自夸
【国学常识】欹器满覆
【国学故事】夜郎自大
【现实启悟】虚心以待,深入民间
五、做事以谨小慎微为要
【国学常识】合抱之木,为什么起于毫末
【国学故事】偷针的人
【现实启悟】为人做事要小心谨慎
第五篇 省身律己
一、吾日三省吾身
【国学常识】曾子的三省论
【国学故事】曾国藩的日记
【现实启悟】时时自省方能不断进步
二、以人为镜
【国学常识】唐太宗的三镜说
【国学故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现实启悟】善于从别人身上了解得失
三、君子应当自律
【国学常识】《菜根谭》
【国学故事】公仪休嗜鱼
【现实启悟】加强自律,廉洁奉公
四、善于了解自己的过失
【国学常识】罪己诏
【国学故事】齐王纳谏
【现实启悟】要多方面了解自己的过错
五、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国学常识】《了凡四训》中的改过之法
【国学故事】楚襄王召请庄辛
【现实启悟】知错要能改错
第六篇 义立而王
一、正义的力量
【国学常识】七体八经
【国学故事】抗元名将文天祥
【现实启悟】立世当以义字当头
二、为官当尽忠报国
【国学常识】九品中正制
【国学故事】岳飞精忠报国
【现实启悟】以报效国家为最高理想
三、不以盛衰改其节义
【国学常识】中国的朝代更替
【国学故事】苏武牧羊
【现实启悟】万不可背叛国家
四、不求浮名,不慕富贵
【国学常识】李白与《将进酒》
【国学故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现实启悟】为官不可贪求功名利禄
五、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国学常识】国之九经说
【国学故事】李广射石头
【现实启悟】做事要有一颗诚心
第七篇 孝悌以礼
一、孝是最大的德行
【国学常识】五礼与十伦
【国学故事】李密陈情辞官
【现实启悟】百善以孝为先
二、父子伦常不可废
【国学常识】不孝者五
【国学故事】汉文帝亲尝汤药
【现实启悟】孝顺父母要亲力亲为
三、兄友弟恭才能家庭和睦
【国学常识】伯仲叔季
【国学故事】赵氏兄弟争死
【现实启悟】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四、孝道应长存敬畏之心
【国学常识】丧服制与服术
【国学故事】刘琪间关寻父
【现实启悟】为官当有所敬畏
五、君子之道,礼义之文
【国学常识】圣人制礼作乐
【国学故事】汉明帝敬师知礼
【现实启悟】尊礼知义树立形象
第八篇 宽以立信
一、心有容,德乃大
【国学常识】中庸之道
【国学故事】宋就半夜浇瓜
【现实启悟】以容恕之心待人
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国学常识】天地之信与人事之信
【国学故事】齐鲁定约
【现实启悟】构建诚信社会
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国学常识】战国四公子
【国学故事】十座城池
【现实启悟】诚信建设以信为本
四、君子以道立身处世
【国学常识】英俊豪杰
【国学故事】信陵君窃符救赵
【现实启悟】行德当立足于实践
五、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国学常识】建安七子与竹林七贤
【国学故事】西门豹治邺
【现实启悟】三严三实为政之道
第九篇 恭俭惟德
一、俭以养德
【国学常识】国之七患
【国学故事】房梁挂钱
【现实启悟】以俭养己养家养国
二、恭敬乃与节俭并行
【国学常识】诸葛亮与《诫子书》
【国学故事】季文子素服出行
【现实启悟】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三、养心莫善于寡欲
【国学常识】七情与六欲
【国学故事】不领俸禄的尚书
【现实启悟】严控欲望之门
四、万不可骄奢淫逸
【国学常识】奢侈冠绝地下皇陵
【国学故事】商纣王酒池肉林
【现实启悟】贪污受贿是为官之大忌
五、为官必须清廉
【国学常识】中国古代廉吏
【国学故事】包拯不持一砚归
【现实启悟】为官必以清廉为本
第十篇 正身直行
一、立天下之正位
【国学常识】四象与星位
【国学故事】史鱼尸谏
【现实启悟】为人为官当立于正位
二、保持内心正直无邪
【国学常识】南能北秀与禅宗
【国学故事】海瑞清廉抗贪
【现实启悟】正身必先正心
三、不倚仗权势胁迫于人
【国学常识】皋陶与《狱典》
【国学故事】张昌仪卖官
【现实启悟】淡化官念不倚权势
四、不偏不党不徇私
【国学常识】党锢之祸
【国学故事】周举力争左雄
【现实启悟】依法而不徇私偏党
五、不凭借地位追求荣华
【国学常识】范仲淹与十事疏
【国学故事】大贪官和珅
【现实启悟】淡泊名利
內容試閱
第一篇 坚以树德

人生在世,当以修身立德为本,领导干部尤当如此。德行是人们立身处世的通行证,面对社会纷繁复杂的人情常态和物质诱惑,从小就树立起自己德行的标杆,是人们与人交往、施行政治、克服困厄的身心基础,因此,人行于世必须以修身立德为首。《礼记大学》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成为自古以来文人志士行为志向的递进阶梯。而就修身言,又必以立德为首:先要立德才可定立修身之道的大方向,并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不断以大德作为修养身心的指导与目标,因此,要立什么样的德就成为人们必须首先明了的事情。
古人十分重视立德,国学经典中随处可见古人对于立德的重视,并于其中不断总结所立之德的切实内涵,而这些内涵对于当代人尤其领导干部的立德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做人要有人品,为官亦须有官德,领导干部要把握中央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精神,在国学经典中游弋,从中提炼出德行的深刻内涵,并掌握正确的修德方法。不论处境如何都能够以德为绳坚持修养自身,着力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将自己人民公仆的身份摆正,树立起行之于世的官德修养,是领导干部们应该从国学中首先撷取并深刻体会的重中之重。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修身以立德为本,继以德行养吾浩然之气,如此才能使德行端正,自身德行端正才能真正站在人民的角度想问题,为百姓解决困难,使人民安居乐业。这是领导干部必须时时记于心的道理,只有有此觉悟,才能进而寻求修德的正确方法和途径,并以恒心坚持修养之行,如此才可具备为官之德行。

一、修身以立德为首

(一)
【原典】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①,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春秋《论语述而》

【注释】①徙:迁移。
【译文】孔子说:在道德上不加以修养,在学问上不注意讲习,听到合乎义理的事情不能跟上去做,有过错不能及时改正,这些都是我感到忧虑的呀。
(二)
【原典】
子曰:骥①不称②其力,称其德也。

春秋《论语宪问》

【注释】①骥:良马,千里马,喻指贤才。
②称:称道,称赞。
【译文】孔子说:千里马值得称赞的不是它的气力,而是要称赞它的品德。
(三)
【原典】
大学之道,在明①明德②,在亲③民,在止于至善。

春秋《大学》

【注释】①明:使动词,即使彰明,意为弘扬。
②明德:光明正大的品德。
③亲:通新,动词,意为革新。
【译文】博大学问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革新,在于使人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四)
【原典】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①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春秋《大学》

【注释】①此:乃,才。
【译文】所以,品德高尚的人首先注重谨慎地修养德行。拥有德行才会有人拥护,有人拥护才能拥有土地,有土地才会有财富,有财富才能供给人使用。
(五)
【原典】
太上①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注释】①太上:最上等。
【译文】最上等的行为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次是树立言论;能做到这样,那么即使死了也久久不被废弃,这叫作不朽。
(六)
【原典】
风行天上,小畜①。君子以懿②文德。

战国《周易象传上小畜》

【注释】①小畜:《周易》中的卦名,乾下巽上,乾为天,巽为风,即风行天上。
②懿:美好,此处作动词用。
【译文】小畜卦的卦象是乾下巽上,是风飘行天上的表象。君子观看这一卦象,应该蓄养美好的品德。
(七)
【原典】
孟子曰:人有恒①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上》

【注释】①恒:常。
【译文】孟子说:人们有句常说的话,都说天下国家。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国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个人。

【国学常识】
《大学》与修齐治平
《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由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抽出编次章句。其核心在于阐述大学之道,包括经一章,传十章,其中经章中即首先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三条纲领,接着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即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赵孟书法《大学》
八个方面有着精密的内在联系,而修身是最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途径,即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修身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即品性修养好才能管理好家族,管理好家族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天下才能太平。
因此,修身作为最根本的为人之要,向下联系了自身修养的方法,向上联系了人生在世的种种志向与目标,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成为自古文人志士实现自身志向的目标指导。由此可见,《大学》寄托了古人内圣外王的理想。

【国学故事】
李世民的为君之道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玄武门之变后继承大唐皇位,是唐朝杰出的军事家。他率部平定了各路叛乱,最终统一天下。他在位期间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德治天下,使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他治理政事注重以民为本,树立自身德行,充分实践了孟子所提倡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治政思想。
据《贞观政要》所载,贞观五年(631年),主管大臣上书说:皇太子即将举行加冠礼,在二月里举行才吉祥,请陛下增加兵卫仪仗的规模,使礼节齐备。太宗说:如今百姓春耕刚开始,这样做怕要妨碍农事。于是下令将礼仪改在十月。太子少保萧瑀上奏说:按照阴阳家的推算,在二月里举行最好。太宗说:阴阳讲究禁忌,那不是我所实行的。如果一举一动都必须依照阴阳吉凶,不顾天理道义,这样还想求得福佑吉祥,怎么可能呢?如果所做的都遵照正道,自然会万事吉祥。并且,吉凶取决于人,怎能听信阴阳禁忌呢?农时很要紧,不能耽误片刻。于是,他坚决下令更改了举行太子冠礼的日期。为官为君,都必须认识到自身的责任,树立起以民为贵的德行操守,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

【现实启悟】
官德在于造福于民
自古以来,我国哲人便十分强调修养道德。道德,始终是立身处世的根本,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这不仅是对两千多年前孔子等先贤以德治国、以德兴业、以德立人等传统政治伦理理念的现实回应,也是针对当今中国社会具有现实关切和文化战略意义的深远洞见。德者,本也。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
领导干部更应该是德才兼备的,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十分重视自身道德的修养,习近平总书记就十分重视领导干部的立德修德问题。他说,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作为立足于人民的党,始终站在人民的角度为百姓做事是领导干部必须做到的,因此,领导干部必须首先以为人民服务来立德立志,随时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做到以民为贵并付诸实践。
作为领导干部只有一个宗旨,那就是造福于民。这是共产党的官与旧社会的官的本质区别。一个党员干部,只有做到心里装着群众,真心实意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脚踏实地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人民群众才会拥护他、信任他;一个政党,只有坚持以民为本,发扬民主,真正顺民意、得民心、为民谋利,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善养吾浩然之气
(一)
【原典】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①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②。

(春秋)老子《道德经》

【注释】①正:通政,此处用作动词为政。
②尤:过失,怨咎。
【译文】(最善的人)居住环境良好之地,思虑深邃宁静,交接善良之人,说话恪守信用,为政精于治理,处事发挥所长,行动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和担忧。
(二)
【原典】
我心治,官①乃治;我心安,官乃安。治之者心也,安之者心也。
(春秋)管仲《管子内业》
【注释】①官:五官。
【译文】我的心能平定,五官就会平定;我的心能安静,五官就会安静。平定要由心,安静也要由心。
(三)
【原典】
治身,太上①养神,其次养形。

(春秋)文子《文子下德》

【注释】①太上:最上,最重要的。
【译文】修养自身,最重要的是修养精神,其次是修养形体。
(四)
【原典】
忠,德之正也;信,德之固也;卑让,德之基也。

(春秋)左丘明《左传文公元年》
【译文】忠诚,是保证道德纯正的方式;诚信,是道德巩固的保障;谦卑忍让,是弘扬道德的基础。
(五)
【原典】
故曰:圣人休休焉①则平②易矣,平易则恬淡矣。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战国)庄周《庄子外篇刻意》

【注释】①休休焉:据清代俞樾说,应作圣人休焉,休则平易矣。休,息心,即停止思虑。
②平:平顺,不偏不倚。
【译文】所以说:圣贤之人停止思虑俗事,那么他的处境就平安顺适了。处境平顺,那么他就清净淡泊了。处境平顺,清静淡泊,那么忧虑祸患就不能侵入内心,邪气就不能侵扰。因此,圣人的德行就完备,精神就不亏损了。
(六)
【原典】
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①,恭敬而温文。
《礼记文王世子》
【注释】①怿(y):喜悦。
【译文】举凡夏商周三代的国君在教育太子时,一定要用礼乐。乐,可以修养人的内心,陶冶精神;礼,可以修饰人的外形,美化外表。礼乐在心中互相交错,表现于外形,所以他的成长就能达到喜悦的效果,严肃有礼貌而又温文尔雅。
(七)
【原典】
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①,即可通。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
(明)王阳明《传习录门人陆澄录》

【注释】①体当:体会。
【译文】凡是不能够明了,行不通的,需要回归本心去想一想,就能通达明白了。所以四书五经不过就是说的这个心体,这个心体就是所谓的道。心体之理明白了,那么所谓道也就明白了,没有其他什么诀窍。这是为学最关键的地方。
(八)
【原典】
盖尽心、知性、知天者,不必说存心、养性、事天,不必说夭①寿不贰、修身以俟②,而存心、养性与修身以俟之功已在其中矣。
(明)王阳明《传习录答聂文蔚》

【注释】①夭:短命。
②俟:等待。
【译文】大概那些竭尽心力、明了本性、明白天道的人,不必说存有心思、修养心性、侍奉天道,也不必说不管寿命长短都没有两样,只要修养身心来等待天命,然而存有心思、修养心性以及修养身心来等待的功绩就已经在其中了。

【国学常识】
修德与养气
《孟子》成书于战国中后期,是记述孟子思想的著作,翔实地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和事迹。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被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紧承孔子学说,继承了其仁的思想并发展成为仁政。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即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都是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名言警句。
《孟子》一书重在仁政,提出了各种施行仁政的方法,而推行仁政首先要个人修养身心品德,做到不为王权霸业和功名利禄所诱惑,保持自己的意志,不糟蹋自己的意气,才能顺应仁政,不倒行逆施,因此孟子提出了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修养方法。浩然之气是至大至刚之气,要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损害它,那它就会充满于天地之间。这种气,要配上最佳行为方式和正常的道路,是集聚道义之行所产生的,而万不是违背道义可以窃取的。孟子非常重视义字对于自身修养的重要性,他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人内心浩然之气的形象外化,因此,修养德行必须善养心中的浩然之气。

【国学故事】
捕蝉老人的悟道
修身养德不是表面功夫,是深入内心、关乎品德的内在修养,因此,修德要有正确的途径。《庄子达生》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到楚国去的途中在一片乔木林中休息,蝉声盈耳。孔子坐在林间,看见一位驼背老人走来,手里拿着竹竿,竿头涂着黏胶,正要粘蝉。孔子看到驼背老人在树下看准了树梢的鸣蝉,举起竹竿来粘捕,就像随手拾物那样容易。
孔子像宋马远
孔子问他:你手艺真巧,有什么方法吗?老人说:年年五六月间,蝉季到了,我每天练习用竹竿顶小球。如果可以做到摞着两只小球不掉,那么我出门去粘蝉,会有失手,但不多;如果摞了三只小球不掉,把握就更大了,捕十只蝉就只会丢掉一只;如果能做到摞五只小球仍然不掉,那么捕蝉就会像随手拾物那样容易。我站在树下不动,身体好像木桩,伸着举竿的胳膊就好像老树枯枝。天地虽大,万物虽多,统统与我无缘,而只知道蝉翼。我不左顾右盼,也不东猜西想,不会用世间万物来交换我的蝉翼,这样怎么能捕不到蝉呢!
驼背老人继续粘蝉去了。孔子回头对弟子说:用心思专一不分散,才会凝聚成神。喏,说的就是驼背老人吧!

【现实启悟】
修德当静心养气
立德修身要先养气,即要注重修养自己的精神,柔和自己的意气,要先保持内心的宁静,才能做到正直坦荡,不被外物所诱惑。尤其当今社会到处充斥着光怪陆离的物质权力诱惑,要能修身立德,必须磨炼自己静心沉稳,戒除浮躁之气。心浮气躁,做事就会患得患失,学习就会心猿意马,作风就会急功近利,一旦沾染上浮躁之气,就会产生种种不理智的情绪,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风气。
因此,人要提高德行修养,尤其是领导干部,内心一定要长存正直浩然之气,心存而勿忘,以正直之姿使其自然生长聚集。习近平同志非常注重干部的培养,他在《做人做事要力戒浮躁》一文中指出,力戒浮躁,最根本的是要坚守做人的操守和从政的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正确对待名利地位,正确看待进退留转,淡泊处世,静心思考,磨炼意志,砥砺志趣,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能够负重,方能担当重任。





领导干部力戒浮躁之气,就要冲破名缰利锁的羁绊,保持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平常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只要持之以恒地付出,必能有所成就,得到社会的肯定和认同。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