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公立大学法人主体地位与治理结构完善研究:面向大学的行政法人化

書城自編碼: 273950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教育
作者: 张力、金家新
國際書號(ISBN): 9787560997230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3-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88/25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8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带献帝去旅行--历史书写的中古风景(论衡系列)
《 带献帝去旅行--历史书写的中古风景(论衡系列) 》

售價:NT$ 325.0
出行创新设计:概念、范式与案例
《 出行创新设计:概念、范式与案例 》

售價:NT$ 559.0
爱的能力:为什么我们既渴望爱,又害怕走进爱(第13版)
《 爱的能力:为什么我们既渴望爱,又害怕走进爱(第13版) 》

售價:NT$ 391.0
环艺设计手绘:景观/室内 马克笔 手绘效果图技法精解
《 环艺设计手绘:景观/室内 马克笔 手绘效果图技法精解 》

售價:NT$ 447.0
明清与李朝时代
《 明清与李朝时代 》

售價:NT$ 381.0
感动,如此创造
《 感动,如此创造 》

售價:NT$ 335.0
商业人像摄影
《 商业人像摄影 》

售價:NT$ 447.0
抗争表演
《 抗争表演 》

售價:NT$ 347.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00
《 大学内部治理的分权与制衡---博弈论的视角 》
+

NT$ 510
《 大学章程法律问题研究 》
+

NT$ 593
《 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6) 》
+

NT$ 518
《 大学治理: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 》
+

NT$ 420
《 世界一流大学内部治理体系研究 》
+

NT$ 315
《 理念与制度:现代大学治理(中国比较教育研究50年) 》
編輯推薦:
探讨中国公立大学的改革之路。
內容簡介:
本书研究认为,我国在法律上固然确认了公立大学作为事业单位的民事主体地位,亦即公立大学的“一次法人化”,但现行公立大学的法人体制仍存在漏洞。高校法人地位在公法上明显不足,而在民法上又过剩,导致公立大学无法正确把握其“公权利”和“私权利”的界限,甚至出现其民事主体地位遮盖、替代其公法人独立性的本末倒置的情况。因此,亟需进行公立大学的“二次法人化”改革。首先,建立科学、完善的大学章程并发挥其在大学自治中的作用;其次,优化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公立大学法人外部治理结构及公立大学法人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在学校运作过程中的监督、制约机制;X后,从法律上确认其公法人的主体地位,对其泛滥的民事权利能力进行有效限制,从而引导公立大学回归公法人的本质,以促进我国公立高校法人化治理水平,发挥公立高校的公益职能。
關於作者:
张力,西南政法大学比较私法研究中心主任,民商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法学(民商法方向)博士、法学(经济法方向)博士后;深圳前海法律研究院副院长;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比较民法学与比较教育学公派访问学者;重庆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等。历任西南政法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研究方向为民法学、中国与独联体国家比较民法学与比较教育学。在《法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出版《法人独立财产制研究》等专著及教材4部。
金家新,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法学博士后。
目錄
目录
导论面向大学自主权落实的大学法人化
**章大学自治与大学主体地位的形成
**节大学的起源
第二节大学主体地位的获得
第三节近现代大学主体地位的发展
第四节大学自治与对手力量间的博弈
第二章我国公立大学主体地位的演变
**节我国大学制度的形成与变迁
第二节公立大学事业单位主体地位的突出问题
第三章行政法人制度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契合性及其境外参照
**节行政法人制度的一般理论
第二节公立大学改制为行政法人的必要性、目标与路径
第三节德国大学公法人制度
第四节美国大学公法人制度
第五节日本国立大学改制为行政法人的实践
第六节我国台湾公立大学改制为行政法人的实践
第四章公立大学法人的双界性及其章程的作用机制
**节大学行政法人的双界性:法源、问题与治理
第二节公立大学法人的“契约不完全性”
第三节大学章程对大学法人公私法双界性的调和
第五章公立大学法人的外部治理结构完善
**节公立大学法人与相关利益主体之现有关系
第二节公立大学行政法人化的外部治理路径
第三节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外部治理结构的完善
第六章公立大学法人的内部治理结构完善
**节公立大学法人内部治理的主要模式
第二节法人化视角下公立大学内部治理的结构性启示
第三节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
第七章作为辅助手段的公立大学法人民事主体地位
**节对公立大学公、私法上主体地位错置的纠正
第二节公立大学法人财产制完善
第三节大学法人的债务和责任制度完善
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章大学自治与大学主体地位的形成
**节大学的起源
在人类历史上,古希腊、罗马及阿拉伯国家都发展过高等教育,但他们没有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教育机构和教育体系,因此不同于大学。大学是中世纪的产物,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和法国的巴黎大学被公认为世界的原型大学。大学的产生有特定的历史条件。
一、文化土壤
在宗教统治的中世纪,古希腊和罗马文明在修道士和致力于人才培养、钻研古代典籍的大教堂附属学校、修道院附属学校中得以延续,为欧洲保留了珍贵的文明火种。中世纪早期的知识活动基本是在修道院中进行。亚里士多德认为:那些“既不为生活所必需,也不以人世快乐为目的”的知识,“*先出现于人们开始有闲暇的地方”;“数学所以先兴于埃及,就因为那里的僧侣阶级特许有闲暇”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页。。而在中世纪,教士则承担起传承知识的重任。修道院学校、主教堂学校在招收学生培养神职人员的同时,也招收世俗子弟进行教育活动,教会学校由此成为大学的前身。教会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七艺”教学课程。“七艺”不仅成为大学成立后的基础课程,也是现代大学教育的基础课程。
大学产生于一个知识大复兴的时期,也就是12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在此之前,由于学问局限于传统的“七艺”之中,虽然“七艺”在学校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仅仅具有“七艺”而没有足够的知识沉淀显然不足以成为大学产生的理由和基础。12世纪文艺复兴为大学产生所需的文化土壤提供了充足的养料。这一时期以典籍翻译为标志,大量经典著作的翻译使欧洲开始了解希腊、拉丁等文化,重新揭开了古典文化的面纱。一股全新的知识潮流涌入欧洲大陆,“这些知识包括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托勒密以及希腊医生的著作新算术,以及在黑暗时代一直处于湮没无闻状态的罗马法文本”。 \[美\]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大学的兴起》,梅义征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3页。其中对亚里士多德全集的发现和翻译使这场翻译运动达到了高潮,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哲学和科学论著都成为了中世纪大学的重要课程。促进文艺复兴的因素之一是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之后,欧洲大陆得以了解更为广阔的外部世界。东征士兵所带回的新奇见闻激发了欧洲人的创造性思维,欧洲人发现了那些用阿拉伯语保存下来的珍贵的古希腊典籍,并在翻译和阅读这些著作时重新找到了西方文明的源头。在外界的刺激下,欧洲大陆兴起了热烈的求知活动。文化的持续复兴吸引了大批追求、探索知识的求学者,他们克服了不同地域之间的距离障碍聚集到一起,促进智力活动的凝聚,为大学的产生创造了文化条件。
二、大学的社会基础和组织原型
大学存在的社会基础是城市。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古罗马时代建立起来的城市遭到破坏和毁灭,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西欧几乎没有城市。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和农业相分离,手工业者开始出售自己的商品,从事商业活动的市民阶层重新兴起,贸易活动也逐渐繁荣,促进了城市的兴起。到12世纪,欧洲的城市已经得到普遍的发展和复兴。城市的复兴引发了新的社会需求,对医生、律师等专业人才的需求促进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机构。大学的产生适应了社会需要,而社会本身的发展也为大学提供了多方面的积极条件。例如城市的繁荣必然导致人群的聚集,从而为大学带来更多学生和教师。
大学*初的形式与组织原型是行会。所谓行会是指有共同利益或共同目标的某一群体聚集在一起,互相帮助,用集体力量维护个体利益的组织形式。中世纪的欧洲由于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出现很多行会,如商人行会、手工业者行会、画家行会、教师行会等。出于对知识的追求,不同地区的学生汇聚到某一处,在这一地区,作为外来者的学生在与当地市民发生冲突或矛盾时,很难得到保护,当局总是会偏向当地居民。因此,为了免于遭受不公平地对待和伤害,外地学生不得不联合起来组成维护自身利益的团体,受当时社会行会制度的影响,这种团体被称为学生行会。个体的力量是相当有限的,而一旦形成群体,组织形态上的集合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切实保护外地学生的利益,甚至还可以作为一股值得关注的势力就某些问题与当局进行较为平等的谈判。行会这一术语的内涵也在渐渐缩小,“*终变成仅仅表示一个由教师和学者组成的学术社团或协会,‘教师团体向学生团体传授知识’是大学*早的定义,至今也是*好的一个定义”。 \[美\]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12世纪文艺复兴》,夏继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96页。
三、大学自治产生的内在条件
大学的核心在于拥有传授知识的教师、接受教育的学生、开展教育和科研活动的文化科目。大学的目的之一在于传授知识,因此教师对大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多数大学创立之初都拥有享有崇高声誉的教师。作为世界原型大学之一的巴黎大学在成立之初就受到了阿贝拉尔这位伟大教师的影响。阿贝拉尔在唯名论和唯实论的论战中独树一帜,提出了概念论,这一理论击败了他的两位老师:唯名论者洛色林和唯实论者香浦的威廉香蒲的威廉:中世纪经院哲学实在论的代表人物,其观点认为共相具有客观实在性,是独立于个别事物的**实体,共相是个别事物的本质或原始形式,个别事物知识共相这**实体派生出来的个别情况和偶然现象,所以共相先于事物。。阿贝拉尔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激进派,极具怀疑精神,在与权威的论战中树立起自己的威望,无论在乡下还是在巴黎任教都吸引了大批的学生和忠诚的追随者。正是这种强大的名师效应,在有优秀教师的地方都汇集了大量的求学者,为大学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就巴黎大学而言,虽然它的形成*终归结于欧洲的知识大复兴和地理、政治上的优势,但同时也“正是由于阿贝拉尔所获得的卓越声誉,才使得巴黎的街道上汇聚了来自欧洲各地的学生。而大批学生的到来又使得巴黎教师的数量成倍地增长,从而*终构成了大学的雏形”。\[英\]海斯汀?拉斯达尔:《中世纪的欧洲大学》(第二卷),崔延强、邓磊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页。另一所原型大学,博洛尼亚大学也有中世纪著名的法学大师,如爱尔纳留斯、佩波、欧内乌斯等,为学校吸引了大批学生。巴黎大学被称为典型的“教师大学”,其原因在于它的管理模式是由教师占主导地位,这种教师团体掌握管理权的大学模式正是现代大学管理模式的滥觞。因此无论是在知识的讲授还是对大学的管理方面,教师都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是大学得以成立的条件之一。
大学自治产生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则是学生。教育活动需要一种双向性的互动,教师和学生各自占据一方,也只有教师和学生的聚集所形成的师生协会才可能发展为有规模、有体系的教育机构。教师与学生在对知识的终极追求上虽然具有一致性,但在其他方面,仍然有矛盾和冲突。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曾描述:学生们所使用的武器是以联合抵制相威胁。在早期,学生的学费是教师们全部的生活来源,这种威胁自然也很见效。教授不得不接受约束,按照一整套明细的规则行事,以保障每一个学生所支付的学费都有所得。在一些*早的条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这样的规定:教授没有请假不得擅自离开,即使是一天也不行;假如他想离开镇的话,他必须交付押金,以作为回来的保证;假如在一个常规的讲座中,听讲的学生少于五个,他会像不上课那样被开除——确实,听讲者达不到五个人的讲座**是很差的讲座!上课铃声响了他就必须开始,在下一次铃响后一分钟内他就必须离开;他在阐释课文时不能遗漏任何一个章节,也不能将任何一个难点延迟到课时结束时才讲。他还有义务在一个学年的每个特定学期有系统地讲述一个课题。当然,没有人会愿意在课题介绍和参考书目上花去整年时间。这类强制性要求是以存在一个有效的学生团体组织为前提的。
从这些描述中我们看出,这些规定都是学生站在自身的立场上对教授提出的要求,而要实现这些要求,必须建立在学生对学校的制度有决定权的基础上。博洛尼亚大学就是典型的由学生进行管理的大学,学生之所以能在同教师团体争夺管理权的“斗争”中取得胜利,一方面是由于在博洛尼亚学习法律的学生大多是成年人,他们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学生通过缴纳学费和雇佣教师,与教师之间形成了实质上的教育服务的买卖关系。另一方面,在学生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庞大的学生团体往往会采取罢课或迁校的手段来与相应的势力抗衡,这种方法通常能取得很好的成效,尤其是迁校的举动,通常会给所在城市造成巨大的压力,“学生们曾经多次大规模迁往他处,每次迁校的结果都导致博洛尼亚顿时失去商业方面的优势。” 张磊:《欧洲中世纪大学》,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5页。大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育活动和争权斗争中逐渐形成稳定的、系统化的文化机构,对管理权的争夺是出于团体利益的需要,文化传播才是大学真正持久追求的目标,因此大学机构中另一必备要素则是文化科目。
中世纪的文化科目以基础的“七艺”为主,同时随着知识大复兴,神学、法学、医学也逐渐成为大学里的热门科目。学科是大学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托。正是通过教师讲授不同类型的学科知识,塑造不同类型的人才,大学才拥有越来越大的社会价值。“大学开始从不分层次的教育中分离出来,逐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层次,也逐步从单科性发展成多科性的教育,并在个别大学里形成以艺科为所有学科的基础,医学、法学、神学等多学科同生共济的局面。围绕着学科,教师和学生开展分科教学及活动,开始发挥大学培养专业人才的首要职能。” 宋文红:《欧洲中世纪大学的演进》,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6页。早期的大学没有专门特定的场所来开展教学活动,老师的授课通常是在借用的教堂、私人会所甚至出租屋内进行,其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读和讨论。讲读是老师对重要内容的介绍和分析,而讨论则是对知识更深层次的探讨,优秀的老师往往把讲授课委托给助教,自己则把主要精力放在讨论课上。这两种教学方法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沿袭至今,现代大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方式仍以这两种方式为主。中世纪老师授课多以讲座的形式进行,但是“在那个书籍稀少、图书馆尚不存在的年代,正规的讲座固然十分重要,但也不是**的教学载体。对当时大学教学的综合考察还需要考虑到那些不是太正规的‘临时性的’或‘额外的’讲座——这些讲座的主讲者一般都是刚从大学毕业的老师;复习课和温习课——这类课一般都是晚上在学生宿舍和学院内上;以及一些讨论课——这类课主要为毕业论文*终接受公开的评判做准备。” \[美\]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大学的兴起》,梅义征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9页。
除了上述的各种基本条件以外,大学自治的产生还受到地理位置、教会、王权和市政当局的政策倾向等因素的影响。例如博洛尼亚大学的产生就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它的地理位置,它地处意大利北部交通的十字路口,许多重要的交通要道在这里交汇,随之而来的是人流的汇集,同时也方便外地的求学者来到此处。巴黎大学同样得益于它的地理位置,同时巴黎作为法兰西王国的都城,享有巨大的政治优势。大学的产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历经长久的演变和在各方面条件的催化之下形成。在大学产生之后,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它的发展仍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主体地位也随之不断变化。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