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审计:理论与实务(第3版)

書城自編碼: 273561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經濟統計/審計
作者: 叶陈刚 主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508657523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2-25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0/65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5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待客之道:7-Eleven如何把客户体验做到极致
《 待客之道:7-Eleven如何把客户体验做到极致 》

售價:NT$ 386.0
空腹力(诺贝尔奖得主研究成果!科学空腹,让身体脱胎换骨!)
《 空腹力(诺贝尔奖得主研究成果!科学空腹,让身体脱胎换骨!) 》

售價:NT$ 325.0
邓小平视察纪实
《 邓小平视察纪实 》

售價:NT$ 549.0
财商养成第一课
《 财商养成第一课 》

售價:NT$ 325.0
腐蚀工程手册(原著第三版)
《 腐蚀工程手册(原著第三版) 》

售價:NT$ 2229.0
神话的脉络:中国绘画中的传说建构
《 神话的脉络:中国绘画中的传说建构 》

售價:NT$ 437.0
锦奁曾叠:古代妆具之美
《 锦奁曾叠:古代妆具之美 》

售價:NT$ 717.0
盛世:西汉 康乾
《 盛世:西汉 康乾 》

售價:NT$ 549.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98
《 卓越·21世纪管理学系列:会计学基础(第二版) 》
+

NT$ 324
《 审计学 第2版 》
+

NT$ 441
《 会计学:理论、实务与案例(专业学位精品系列) 》
+

NT$ 351
《 财务会计—理论、实务与案例(普通高校“十二五”规划教材·会计学系列) 》
+

NT$ 351
《 公司财务管理(会计学专业新企业会计准则系列教材) 》
編輯推薦:
《审计:理论与实务》自2005年首次出版,一直以来得到市场的认可与点赞。2010年出版第2版,2016年推出第3版。
新版具有如下特点与亮点:

? 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主兼顾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内容丰富
? 关注宏观经济政策与最新会计审计准则,时效性强
? 以企业经营循环为线索联系会计实际,突出实务
? 在练习题中增加近年的注册会计师考试题目,便于教学
內容簡介:
《审计:理论与实务》按照现代审计发展的线索和思想,结合我国审计领域的新变化与新情况、审计监督的新准则与新政策,全面系统介绍风险导向的审计理论与方法知识体系。阐述了审计基本概念框架、审计执业规范体系与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国家审计监督特征与流程;分析了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与过程、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计划审计工作、审计风险评估、内部控制及其应对策略、审计测试与审计抽样技术;主要介绍了企业销售与收款、采购与付款、存货与仓储、筹资与投资等各交易循环审计实质性测试,终结审计阶段各项审计工作与审计报告的含义、内容、审计意见的类型等,以及内部审计的特征、范围与运行。
内容体系既能适应我国会计学、财务管理学专业的教学之用,也能作为诸如经济贸易、工商管理、财政金融等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硕士生《审计》课程教学教材。此外,也可作为政府审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企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人员学习审计知识的参考用书。
较第2版之不变与改动:
? 内容设置与整体架构,基本没有变动,共十五章
? 新增第三章,替换掉原第十五章,原第六、七、八章合并为第七、八章
? 更新了80% 的引言与案例分析
? 更新了练习题中的注册会计师(CPA)考试题目
關於作者:
叶陈刚,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后,会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大信审计研究中心主任、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研究院院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办审计专业硕士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审计署中国政府审计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评审专家,中国会计学会理事,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理事,中国审计学会理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职业道德委员会委员,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专家库专家,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副秘书长;曾为国家会计学院高级访问学者,香港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及美国纽约城市大学访问学者。
主持或参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21项,在《经济日报》、《会计研究》、《审计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南开管理评论》、《管理学报》、《管理科学》等相关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200多篇,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与全国性专业学会优秀科研成果奖励。
目錄
丛书总序Ⅴ
前言Ⅶ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2
一、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2
二、审计的发展3
第二节 审计的概念与性质5
一、审计的概念5
二、审计的性质5
第三节 审计的对象与职能7
一、审计的对象7
二、审计的职能7
三、审计的作用8
第四节 审计监督组织架构9
一、政府审计机关9
二、民间审计组织10
三、内部审计机构13
关键术语14
思考题14
练习题15
案例分析 英国审计假账第一案:南海公司破产事件16

第二章 审计规范体系 19
第一节 审计法律规范21
一、关于审计独立性方面的法律规定21
二、政府审计方面的法律规范22
三、民间审计中的有关法律规范23
四、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25
五、民间审计人员如何避免法律诉讼27
第二节 审计职业道德规范28
一、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意义28
二、民间审计人员职业道德29
三、政府审计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35
第三节 审计准则规范35
一、审计准则规范之一政府审计准则36
二、审计准则规范之二民间审计准则38
三、审计准则规范之三内部审计准则44
第四节 审计独立性形式与实质要求46
一、影响独立性的概念框架与经济利益46
二、贷款和担保以及商业关系、家庭和个人关系52
三、与审计客户发生雇佣关系与长期关联55
关键术语58
思考题58
练习题59
案例分析 立信:民无信不立,所无信不强61

第三章 国家审计监督特征与流程63
第一节 国家审计产生与发展64
一、西方国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历程64
二、中国国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脉络65
第二节 国家审计概念与特征70
一、国家审计的概念70
二、国家审计的特征70
第三节 国家审计类型与比较75
一、现代国家审计类型概述75
二、各种国家审计类型的比较77
三、正确认识各种类型的国家审计78
第四节 国家审计范围与流程79
一、国家审计范围79
二、国家审计流程80
关键术语83
思考题83
练习题84
案例分析 国家审计署2013年度总体绩效分析86

第四章 审计鉴证目标与业务承接88
第一节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89
一、西方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的演变89
二、我国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89
三、具体审计目标90
第二节 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划分93
一、被审计单位对财务报表的责任93
二、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责任94
三、财务报表审计应遵循的原则和规范94
第三节 业务承接95
一、考虑的因素95
二、审计业务约定书96
第四节 审计过程与审计范围102
一、审计过程102
二、审计范围104
三、审计的组织方式105
关键术语106
思考题106
练习题107
案例分析 美国审计假账第一案:麦克森罗宾斯公司舞弊案110

第五章 审计策略与审计计划112
第一节 审计程序113
一、审计准备阶段113
二、审计实施阶段115
三、审计报告阶段116
第二节 审计准备业务118
一、审计准备业务活动的目的118
二、审计准备业务活动的内容118
第三节 审计策划119
一、审计策划的含义与作用119
二、审计策划的内容120
三、计划审计工作的更改与完善123
四、计划审计工作的记录123
五、与管理层和治理层的沟通124
六、首次接受委托的补充考虑124
第四节 审计重要性及其运用125
一、重要性的定义125
二、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126
三、计划审计工作时对重要性的评估127
四、计划审计阶段重要性水平的调整130
五、错报评价的影响130
第五节 审计风险及其内容132
一、审计风险的定义及其构成要素132
二、重大错报风险133
三、检查风险134
四、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的反向关系134
关键术语135
思考题135
练习题135
案例分析 安然安达信不诚信自毁前程140

第六章 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142
第一节 审计证据的内涵与特征143
一、审计证据的概念143
二、审计证据的种类144
三、审计证据的特征146
第二节 审计证据的获取与整理150
一、审计证据的获取150
二、审计证据的整理与分析151
第三节 审计工作底稿概念与种类152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概念152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种类153
三、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153
第四节 审计工作底稿形成与复核154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形成154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158
三、审计报告日后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变动159
第五节 审计档案的管理与查阅159
一、审计档案的分类159
二、审计档案的所有权与保管160
三、审计档案的保密与查阅160
关键术语161
思考题161
练习题161
案例分析 意大利帕玛拉特股份公司被其母公司掏空164

第七章 企业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程序166
第一节 企业风险评估的要求与程序167
一、风险评估及其意义167
二、风险评估的总体要求168
三、风险评估的程序168
第二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171
一、内部控制的基础理论172
二、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信息174
三、从整体层面对内部控制了解和评估179
四、从业务流程层面对内部控制了解和评估180
第三节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185
一、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和评估186
二、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188
三、只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189
四、修正风险评估结果190
第四节 对风险评估的修正190
一、确定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190
二、增强审计程序不可预见性的方法192
三、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及其总体应对措施对拟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方案的影响193
第五节 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194
一、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含义和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194
二、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195
三、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196
四、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198
第六节 审计沟通与审计工作记录199
一、与治理层和管理层沟通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199
二、与治理层沟通重大错报风险的控制200
三、审计工作记录200
关键术语201
思考题202
练习题202
案例分析 法国兴业银行内部控制失效导致49亿欧元巨额损失209

第八章 审计测试与审计抽样211
第一节 控制测试212
一、控制测试的内涵和要求212
二、控制测试的性质214
三、控制测试的时间216
四、控制测试的范围220
第二节 实质性程序221
一、实质性程序的内涵和要求221
二、实质性程序的性质224
三、实质性程序的时间225
四、实质性程序的范围227
第三节 审计抽样类型与判断228
一、审计测试项目的选取方法228
二、审计抽样的类型230
三、审计抽样与专业判断232
第四节 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232
一、样本的设计232
二、样本的选取方法236
三、抽样结果的评价239
第五节 控制测试中统计抽样技术的运用241
一、设计样本阶段243
二、选取样本阶段244
三、评价样本结果阶段247
四、记录抽样程序248
第六节 细节测试中统计抽样技术的运用248
一、单位平均估计抽样248
二、比率估计抽样252
三、差额估计抽样253
关键术语253
思考题254
练习题254
案例分析 捉住伸向学生的黑手259

第九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261
第一节 财务报表审计概述262
一、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262
二、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划分263
三、财务报表审计的范围263
四、财务报表审计的组织方式和审计测试的种类264
第二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征266
一、国内不同行业类型企业的收入来源概述266
二、主要业务活动和关键内部控制267
三、主要凭证和账户269
第三节 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程序270
一、销售交易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270
二、销售交易的实质性程序273
三、收款交易的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275
第四节 营业收入审计275
一、营业收入的审计目标275
二、主营业务收入的实质性程序276
三、其他业务收入的实质性程序278
第五节 应收及预收款项审计279
一、应收账款审计279
二、应收票据审计284
三、长期应收款审计285
四、预收账款审计285
第六节 其他相关账户审计286
一、代销商品款审计286
二、应交税费审计287
三、营业税金及附加审计288
四、销售费用审计289
关键术语289
思考题290
练习题290
案例分析 琼民源 虚构大额销售收入被公开处罚296

第十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298
第一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特征299
一、主要凭证和账户299
二、主要业务活动300
第二节 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302
一、采购交易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302
二、付款交易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304
第三节 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审计304
一、应付账款审计304
二、应付票据审计306
第四节 固定资产审计307
一、固定资产的审计范围307
二、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308
三、固定资产的实质性程序309
第五节 其他相关账户审计315
一、预付款项审计315
二、在建工程审计316
三、工程物资审计318
四、固定资产清理审计319
五、无形资产审计319
六、开发支出审计321
七、商誉审计321
八、长期待摊费用审计322
九、长期应付款审计322
十、管理费用审计323
关键术语324
思考题324
练习题324
案例分析 美国巨人零售公司篡改往来账项330

第十一章 存货与生产循环审计332
第一节 存货与生产循环的特征333
一、主要凭证和账户333
二、主要业务活动334
第二节 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335
一、成本会计制度和控制测试335
二、工薪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338
第三节 存货审计339
一、存货的审计目标339
二、存货监盘340
三、存货计价测试345
四、存货相关账户的实质性程序346
第四节 应付职工薪酬审计352
一、应付职工薪酬的审计目标
352
二、应付职工薪酬的实质性程序352
第五节 营业成本审计353
一、营业成本的审计目标354
二、主营业务成本的实质性程序354
三、其他业务成本的实质性程序355
关键术语355
思考题355
练习题356
案例分析 中天勤欲盖弥彰银广夏扰乱股市360

第十二章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363
第一节 筹资与投资循环的特征364
一、主要凭证和账户365
二、主要业务活动365
第二节 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366
一、筹资活动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366
二、投资活动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368
第三节 借款相关项目审计371
一、借款的审计目标371
二、短期借款的实质性程序371
三、长期借款的实质性程序372
四、应付债券的实质性程序372
五、财务费用审计373
第四节 所有者权益相关项目审计374
一、实收资本(股本)审计374
二、资本公积审计375
三、盈余公积审计376
四、未分配利润审计377
五、应付股利审计378
第五节 投资相关项目审计378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审计379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审计379
三、长期股权投资审计381
四、投资性房地产审计382
五、应收利息和应收股利审计384
六、投资收益审计384
第六节 其他相关账户审计385
一、其他应收款审计385
二、其他应付款审计386
三、预计负债审计386
四、所得税费用审计387
五、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审计387
六、资产减值损失审计388
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审计388
八、营业外收入审计389
九、营业外支出审计390
关键术语390
思考题390
练习题391
案例分析 美国阳光电器公司重组造假案395

第十三章 货币资金审计397
第一节 货币资金与交易循环398
一、货币资金的特点398
二、货币资金与交易循环的关系398
三、货币资金的主要凭证和账户398
第二节 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399
一、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399
二、货币资金的控制测试400
第三节 库存现金审计401
一、库存现金的审计目标401
二、库存现金的实质性程序401
第四节 银行存款审计402
一、银行存款的审计目标402
二、银行存款的实质性程序403
第五节 其他货币资金审计404
一、其他货币资金的审计目标404
二、其他货币资金的实质性程序405
关键术语405
思考题405
练习题406
案例分析 绿诺科技审计失败与中国概念股在美遭遇诚信危机409

第十四章 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411
第一节 完成审计工作412
一、期初余额审计412
二、期后事项审计414
三、或有事项审计417
四、持续经营审计418
五、获取管理层声明421
六、获取律师声明书423
七、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和试算平衡表423
八、对财务报表总体合理性实施分析程序424
九、评价审计结果424
十、与治理层沟通425
十一、完成质量控制复核426
第二节 审计报告的作用、类型和基本内容428
一、审计报告的含义和作用428
二、审计意见的形成和审计报告的类型429
三、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430
第三节 非标准审计报告433
一、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433
二、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435
关键术语440
思考题440
练习题441
案例分析 瞒天过海的日本奥林巴斯公司财务丑闻448

第十五章 内部审计职能与运行449
第一节 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450
一、西方国家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450
二、中国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451
三、内部审计发展历程的启示452
四、内部审计职业展望452
第二节 内部审计概念及特征454
一、内部审计的定义454
二、内部审计的特征455
三、内部审计的特点458
第三节 内部审计的职能和作用458
一、内部审计的公司治理职能459
二、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职能459
三、内部审计的内部控制职能460
第四节 内部审计的运行与职业461
一、内部审计运行461
二、内部审计职业470
关键术语472
思考题472
练习题472
案例分析 原世通公司内部审计经理辛西娅维护道义的中坚力量474

部分练习题参考答案476
主要参考文献505
內容試閱
第十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

第三节 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审计

一、应付账款审计

应付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经营活动而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应付账款是随着企业赊购交易的发生而产生的。注册会计师应结合赊购交易进行应付账款的审计。应付账款容易发生的错报是少计应付账款,因此,应付账款审计的重点是确定应付账款有无低估的情况。

(一)应付账款的审计目标

应付账款的审计目标一般包括:确定期末应付账款是否存在;确定期末应付账款是否为被审计单位应履行的偿还义务;确定应付账款的发生和偿还记录是否完整;确定应付账款期末余额是否正确;确定应付账款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应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应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获取或编制应付账款明细表
获取或编制应付账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

2.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根据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选择以下方法对应付账款执行实质性分析程序:
(1)将期末应付账款余额与期初余额进行比较,并分析其波动原因。
(2)计算应付账款与购货总额的比率、应付账款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并与预算数、以前年度相关比率对比分析,评价应付账款整体的合理性。
(3)分析长期挂账的应付账款,要求被审计单位做出解释,判断被审计单位是否缺乏偿债能力或利用应付账款隐瞒利润;注意其是否可能无须支付,对确实无须支付的应付款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依据是否充分。
(4)分析存货和营业成本等项目的增减变动,判断应付账款增减变动的合理性。

3.函证应付账款
一般情况下,应付账款不需要函证,这是因为函证不能保证查出未入账的应付账款,而且注册会计师能够取得卖方发票等证明力比较强的外部凭证来证实应付账款的余额。但如果控制风险较高,某应付账款账户金额较大或被审计单位处于财务困难阶段,则应进行应付账款的函证。
函证时,注册会计师应主要选择两类函证对象:一是审计期内有大额购货交易或期末账面余额较大的债权人,二是那些在资产负债表日余额不大,甚至为零,但为企业重要供应商的债权人。函证最好采用积极形式,并使用空白格式,即不标明应付账款金额,而由供应商填写。同应收账款的函证一样,注册会计师必须对函证的过程进行控制,要求债权人直接回函,并根据回函情况编制与分析函证结果汇总表,对未回函的,应考虑是否再次函证。如果存在未回函的重大项目,注册会计师应采用替代审计程序。如检查决算日后应付账款明细账及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核实其是否已支付,同时检查该笔债务的相关凭证资料,核实交易事项的真实性。

4.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
为了防止企业低估负债,注册会计师应检查被审计单位有无少记或故意漏记应付账款的行为。注册会计师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检查:
(1)检查被审计单位在资产负债表日尚未处理的不符合要求的卖方发票,如抬头不符、与合同中的某项规定不符等,检查有无故意不入账的情况。
(2)结合存货监盘,检查被审计单位在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存在有验收单和入库凭证但未收到卖方发票的经济业务。
(3)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收到的卖方发票,确认其入账时间是否正确。
(4)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应付账款明细账贷方发生额的相应凭证,确认其入账时间是否正确。
检查时,注册会计师还可以通过询证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和采购人员,查阅资本预算、工作通知单和基建合同等方式来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如果通过这些程序发现了某些未入账的应付账款,应将有关情况详细记入审计工作底稿,然后根据其重要性确定是否需建议被审计单位进行相应的调整。

5.检查应付账款是否存在借方余额
检查应付账款是否存在借方余额,如有,应查明原因,必要时建议作重分类调整。

6.检查带有现金折扣的应付账款
检查带有现金折扣的应付账款是否按发票上记载的全部应付金额入账,在实际获得现金折扣时再冲减财务费用。

7.检查债务重组下的应付账款
被审计单位与债权人进行债务重组的,检查不同债务重组方式下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8.检查长期挂账的应付账款
结合其他应付款、预付款项等项目的审计,检查有无同时挂账的项目,或有无属于其他应付款的款项,如有,应做出记录,必要时,建议被审计单位作重分类调整或会计误差调整。

9.检查用非记账本位币结算时所采用的折算汇率
对于用非记账本位币结算的应付账款,检查其采用的折算汇率及折算是否正确。

10.检查应付关联方的款项
标明应付关联方的款项,执行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程序,并注明合并报表时应予抵销的金额。

11.确定应付账款的披露是否恰当
一般来说,应付账款项目应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账户所属明细账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填列。

二、应付票据审计

应付票据是指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随着商业活动的票据化,企业票据业务将越来越多,应付票据也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审计领域。由于应付票据大多是向供货单位购入材料、商品或劳务时所开出的商业承兑票据,因此,对应付票据的审计需结合采购与付款交易一起进行。

(一)应付票据的审计目标

应付票据的审计目标一般包括:确定期末应付票据是否存在;确定期末应付票据是否为被审计单位应履行的偿还义务;确定应付票据的发生和偿还记录是否完整;确定应付票据期末余额是否正确;确定应付票据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应付票据的实质性程序

应付票据的实质性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获取或编制应付票据明细表
获取或编制应付票据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应付票据备查簿、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
应付票据明细表通常包括票据类别及编号、出票日、到期日、票面金额和利息率、收款人名称、付息条件、抵押担保品等资料。在核对时,注册会计师应注意被审计单位有无漏报或错报票据;有无漏列作为抵押担保的资产;有无漏计、多计或少计应付利息费用等情况。

2.函证应付票据
选择应付票据重要项目(包括余额为零的债权人)进行函证,以确定余额是否正确,并根据回函情况,编制与分析函证结果汇总表。对未回函的,可再次函证,也可采取其他替代审计程序以确定应付票据的真实性。询证函的内容一般应包括出票日、到期日、票面金额、未付金额、已付息期间、利息率以及票据的抵押担保品等。

3.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以证实应付票据的完整性和合理性,以及发现需要加以特别关注的事项。

4.抽查部分业务
检查应付票据备查簿,并抽查若干重要原始凭证,以确定其是否真实。检查内容如下:
(1)检查该笔债务的相关合同、发票、货物验收单等资料,核实交易事项的真实性。
(2)抽查资产负债表日后应付票据明细账及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核实期后是否已付款并转销。
(3)对截止资产负债表日已偿付的应付票据,注意其凭证入账日期的合理性。

5.复核票据利息
复核带息应付票据利息是否足额计提,检查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6.检查逾期未兑付应付票据
检查逾期未兑付应付票据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建议作充分披露。

7.关注是否存在应付关联方的票据
若存在应付关联方的票据,应通过了解关联交易事项的目的、价格和条件,检查采购合同等方法确认该应付票据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通过向关联方或其他注册会计师查询和函证等方法,以确认交易的真实性。

8.检查用非记账本位币结算时所采用的折算汇率
对于用非记账本位币结算的应付票据,检查其采用的折算汇率是否正确。

9.恰当披露应付票据
确定应付票据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

第四节 固定资产审计

一、固定资产的审计范围

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两个特征的有形资产:(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由于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一般都占有较大的比例,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影响极大,注册会计师应对固定资产的审计给予高度的重视。

固定资产审计的范围很广。固定资产账户余额反映企业所有固定资产的原价,累计折旧账户余额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数额,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户余额反映企业对固定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数额,固定资产项目由固定资产账户余额扣除累计折旧账户余额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户余额构成,这3项无疑属于固定资产的重点审计范围。除此之外,由于固定资产增加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购置、自行建造、投资者投入、融资租入、更新改造、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或以应收债权换入、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换入、接受捐赠和盘盈等,相应涉及货币资金、应付账款、预付款项、在建工程、股本(或实收资本)、资本公积、长期应付款、递延所得税负债等项目;企业的固定资产又因出售、报废、投资转出、捐赠转出、抵债转出、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换出、无偿调出、毁损和盘亏等原因而减少,相应涉及固定资产清理、其他应收款、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等项目;另外,企业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这又与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项目联系在一起。因此,在进行固定资产审计时,应当关注这些相关项目。

二、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虽然固定资产与商品存货同属一个交易循环,两者在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方面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但固定资产本身又存在很多特殊性,因此有必要来单独阐述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在很多从事制造业的被审计单位,固定资产在其资产总额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固定资产的购建会影响其现金流量,而固定资产的折旧、维修等费用则是影响其损益大小的重要因素。固定资产管理一旦失控,所造成的损失将远远超过一般的商品存货等流动资产。所以,为了确保固定资产的真实、完整、安全和有效利用,被审计单位应建立和健全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下面结合企业常用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阐述注册会计师实施控制测试程序所应予以关注的地方。

(一)固定资产的预算制度

预算制度是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通常,大企业应编制用来预测和控制固定资产增减变动及合理运用资金的年度预算。小企业即使没有正规的预算,对固定资产的购建也要事先加以计划。注册会计师应注意检查固定资产的取得和处置是否均依据预算,对实际支出与预算之间的差异以及未列入预算的特殊事项,应检查其是否履行特别的审批手续。如果固定资产增减均能处于良好的经批准的预算控制之下,注册会计师即可适当减少针对固定资产增加、减少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样本量。

(二)授权批准制度

健全的授权批准制度包括:企业的资本性支出预算只有经过董事会等高层管理机构批准方可生效;所有固定资产的取得和处置均需经企业管理当局的书面认可。注册会计师不仅要检查被审计单位固定资产授权批准制度本身是否完善,还要关注授权批准制度有否得到切实执行。

(三)账簿记录制度

除固定资产总账外,企业还需设置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固定资产登记卡,按固定资产类别、使用部门和每项固定资产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均应有充分的原始凭证。设置完善的固定资产明细账和登记卡,将为注册会计师分析固定资产的取得和处置、复核折旧费用和修理支出的列支带来帮助。

(四)职责分工制度

企业对固定资产的取得、记录、保管、使用、维修、处置等,均应明确划分责任,由专门部门和专人负责。明确的职责分工制度,有利于防止舞弊,降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

(五)区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制度

企业应制定区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书面标准,一般需明确资本性支出的范围和最低金额。凡不属于资本性支出的范围或金额低于下限的任何支出,均应列作费用并抵减当期收益。注册会计师要关注区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规定在实际执行中是否得到遵守。

(六)处置制度

固定资产的处置,包括报废、出售、投资转出等,均要有一定的申请报批程序。

(七)定期盘点制度

对固定资产定期实地盘点,是验证账面各项固定资产是否真实存在、了解固定资产放置地点和使用状况以及发现是否存在未入账固定资产的必要手段。注册会计师应了解和评价企业固定资产盘点制度,并应注意查询盘盈、盘亏固定资产的处理情况。

(八)维护保养制度

固定资产应有严密的维护保养制度,以防止其因各种自然和人为的因素而遭受损失,并应建立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制度,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此外,注册会计师也可通过对与固定资产增减业务相关项目的测试检查,来提供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情况的有关证据。

三、固定资产的实质性程序

(一)固定资产的审计目标

固定资产的审计目标一般包括: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存在且归被审计单位所有或控制;确定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是否恰当;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政策是否恰当;确定折旧费用的分摊是否合理、一贯;确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否充分、完整,方法是否恰当;确定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记录是否完整;确定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期末余额是否正确;确定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固定资产账面余额的实质性程序

1.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
审计人员首先应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检查固定资产的分类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结合累计折旧、减值准备账户与报表数核对相符。
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又称一览表或综合分析表,是审计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的重要工作底稿,其参考格式如表10-2所示。
汇总表包括固定资产与累计折旧两个部分,应按照固定资产类别分别填列。注册会计师审计期初余额时应分三种情况进行:一是在连续常年审计情况下,应与上期审计工作底稿中的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的期末余额审定数核对相符;二是在被审计单位变更委托时,后任注册会计师应查阅前任注册会计师的有关工作底稿;三是如果是首次接受审计,注册会计师应对期初余额进行较全面的审计,最理想的方法是对被审计单位自开业起的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账户中的所有重要记录进行全面审计。这样既可核实期初余额的真实性,又可从中加深对被审计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的了解。

2.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根据被审计单位业务的性质,选择以下方法对固定资产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1)计算固定资产原值占全年产量的比率,并与以前年度相比较,可能发现闲置固定资产或已减少固定资产未在账户上注销的问题。
(2)比较本期各月之间、本期与以前各期之间的修理及维护费用,可能发现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区分上存在的错误。
(3)比较本期与以前各期的固定资产增加和减少的数额,深入分析其差异,并根据被审计单位以往的生产经营情况和今后的生产经营趋势判断差异产生的原因是否合理。
(4)分析固定资产的构成及其增减变动情况,与在建工程、现金流量表、生产能力等相关信息交叉复核,检查固定资产相关金额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3.检查本期固定资产的增加
审计固定资产的增加,是固定资产实质性程序中的重要内容。固定资产的增加有多种途径,其计价方法也各不相同。注册会计师应把重点放在购置、自行建造和投资者投入增加的固定资产的审计上。固定资产增加审计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对于外购固定资产,应审查是否列入预算并经授权批准;通过核对采购合同、卖方发票、保险单、发运凭证等文件,抽查测试其入账价值是否正确,授权批准手续是否齐备,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对购买的房屋建筑物,还应检查契税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检查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2)对于在建工程转入的固定资产,应检查其竣工决算、验收和移交报告是否完备,与在建工程相关的记录是否核对相符,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是否恰当;对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的固定资产,检查其是否已按估计价值入账,并按规定计提折旧;是否待确定实际成本后再对固定资产原价进行调整。
(3)对于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检查是否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入账,并检查确认价值是否公允,交接手续是否齐全;涉及国有资产的,是否有评估报告并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评审备案或核准确认。
(4)对于更新改造增加的固定资产,检查增加的固定资产原值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是否真实,会计处理是否正确;重新确定的剩余折旧年限是否恰当。
(5)对于融资租赁增加的固定资产,获取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相关证明文件,检查融资租赁合同主要内容,并结合长期应付款、未确认融资费用账户检查相关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6)对于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增加的固定资产,检查产权过户手续是否齐备,检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及确认的损益和负债是否符合规定。
(7)检查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8)对于通过其他途径增加的固定资产,应检查增加固定资产的原始凭证,核对其计价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法律手续是否齐全。

4.检查本期固定资产的减少
固定资产的减少主要包括出售、投资转出、向债权人抵债转出、报废、毁损、盘亏等。审计固定资产减少的目的就是要确定被审计期间内各项固定资产的减少是否如实完整地入账,重点要查找是否存在擅自报废固定资产而未及时通知财务部门记账,导致高估固定资产总额的差错或舞弊。固定资产减少审计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检查因不同原因减少的固定资产是否经授权批准,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2)结合固定资产清理账户,抽查已处置的固定资产账面转销额是否正确,并验证所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损益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3)检查是否存在未入账的固定资产减少业务。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查明本期增加的固定资产中是否有替换原有固定资产的情况;若某种产品因故停产,应追查其专用生产设备是否存在或已作处置;询问被审计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或有关职员,了解本期有无未入账的固定资产减少业务。

5.实地检查重要固定资产
实地检查重要固定资产,确定其是否存在,关注是否存在已报废但仍挂账的固定资产。实施实地检查审计程序时,注册会计师既可以固定资产明细账为起点,进行实地追查,以证明会计记录中所列固定资产确实存在,并了解其目前的使用状况;也可以实地为起点,追查至固定资产明细账,以获取实际存在的固定资产均已入账的证据。当然,注册会计师实地检查的重点应是本期新增加的重要固定资产,有时,观察范围也会扩展到以前期间增加的重要固定资产。检查范围的确定需要依据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强弱、固定资产的重要性和注册会计师的经验来判断。如为首次接受审计,则应适当扩大检查范围。

6.检查固定资产的所有权
对各类固定资产,注册会计师应通过以下方法获取、汇集不同的证据以确定其是否确归被审计单位所有:对于外购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应审核卖方发票、采购合同等予以确定;对于房地产类固定资产,需查阅有关的合同、产权证明、财产税单、抵押借款的还款凭据、财产保险单等书面文件来确定;对于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验证有关融资租赁合同予以确定;对于汽车等运输设备,应验证有关运营执照等来确定。

7.检查固定资产的租赁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有时可能将闲置的固定资产出租给其他单位使用;有时由于生产经营的需要,又需临时租用固定资产,从而形成企业间固定资产的租赁。租赁一般分为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两种。
企业对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不通过固定资产账户核算,而是另设备查簿进行登记,而租出固定资产的企业,仍继续提取折旧,同时取得租金收入。检查经营租赁时,应查明以下内容:
(1)固定资产的租赁是否签订了合同、租约,手续是否完备,合同内容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是否经相关管理部门的审批。
(2)租入的固定资产是否确属企业必需,或出租的固定资产是否确属企业多余、闲置不用,其中是否存在不正当交易。
(3)租金收取是否签有合同,有无多收、少收现象。
(4)租入的固定资产有无久占不用、浪费损坏的现象,或租出的固定资产有无长期不收租金,是否有变相馈送、转让等情况。
(5)租入固定资产是否已登入备查簿。
(6)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的会计处理是否符合规定。
在融资租赁中,租入企业在租赁期间,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按其自有固定资产一样管理,并计提折旧,进行维修。在检查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时,除可参照检查经营租赁固定资产的要点以外,还要注意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计价是否正确,并结合长期应付款、未确认融资费用等账户检查相关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此外,还应注意,对于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应当按照自有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的处理原则予以处理。

8.检查借款费用的资本化
对应计入固定资产的借款费用,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结合长短期借款、应付债券或长期应付款的审计,检查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计算方法和资本化金额,以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9.其他方面的检查
其他方面的检查包括:获取暂时闲置固定资产的相关证明文件,并观察其实际状况,检查是否已按规定计提折旧,相关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获取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固定资产的相关证明文件,并做相应记录;检查固定资产保险情况,复核保险范围和金额是否足够;检查年度终了被审计单位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复核结果是否合理,若不合理,则应提请被审计单位作必要调整;结合对银行借款等的检查,确定是否存在已用于债务担保的固定资产,如有,应取证、记录,并提请被审计单位作恰当披露;检查有无与关联方之间的固定资产购售活动,如有,确定其是否经适当授权,交易价格是否公允。

10.确定固定资产的披露是否恰当
财务报表附注通常应说明固定资产的标准、分类、计价方法和折旧方法;按类别分项列示固定资产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及期末余额;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以及每类租入资产的账面原值、累计折旧、账面净值;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用作抵押、担保的固定资产情况;已承诺将为购买固定资产支付的金额;暂时闲置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已退废和准备处置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等。

(三)累计折旧的实质性程序

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其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就是固定资产折旧。影响折旧的因素一般包括固定资产原价、预计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4个方面。在计算折旧时,对固定资产的净残值只能人为估计;由于固定资产的有形和无形损耗难以准确计量,因而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也只能估计;同样,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也带有估计的成分。因此,固定资产折旧主要取决于企业的折旧政策,具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累计折旧的实质性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获取或编制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
获取或编制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

2.检查折旧政策和方法
检查被审计单位制定的折旧政策和方法是否符合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确定其所采用的折旧方法能否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合理分摊其成本,前后期是否一致,预计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是否合理。

3.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下方法对累计折旧执行实质性分析程序:
(1)对折旧计提的总体合理性进行复核。在不考虑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前提下,复核的方法是用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价乘以本期的折旧率。计算之前,注册会计师应对本期增加和减少的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长短不一及折旧方法不同的固定资产作适当调整。如果总的计算结果和被审计单位的折旧总额相近,且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的内部控制较健全时,就可以适当减少累计折旧和折旧费用的其他实质性程序工作量。
(2)计算本期计提的折旧额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并与上期比较,分析本期折旧计提额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3)计算累计折旧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评估固定资产的老化程度,并估计因闲置、报废等原因可能发生的固定资产损失,结合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分析是否合理。

4.复核本期折旧额的计提
复核的要点包括:检查被审计单位的折旧政策是否符合规定,前后期是否一致,计提折旧范围是否正确;确定的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是否合理,如采用加速折旧法,是否取得批准文件;复核本期折旧额的计算是否正确;特别应注意有无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继续超额提取折旧的情况和按规定应计提而不提或少提折旧的情况。

5.核对有关账簿
将累计折旧账户贷方的本期计提额与相应的成本费用中的折旧费用明细账户的借方相比较,以查明所计提的折旧额是否已全部摊入本期产品成本或费用。一旦发现差异,应及时追查原因,并考虑是否应建议作适当调整。同时,检查折旧费用的分配方法是否合理,是否与上期一致;分配计入各项目的金额占本期全部折旧计提额的比例与上期比较是否有重大差异;特别注意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时,有关折旧的会计处理是否符合规定。

6.检查累计折旧的减少
检查累计折旧的减少是否合理、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7.确定累计折旧的披露是否恰当
通常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按固定资产类别分项列示累计折旧的期初余额、本期计提额、本期减少额及期末余额。

(四)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实质性程序

固定资产减值是指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如果固定资产存在减值迹象,应当将固定资产的账面金额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将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实质性程序一般包括如下内容:

1.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
2.检查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和核销的批准程序,取得书面报告等证明文件。
3.检查被审计单位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依据是否充分,会计处理是否正确以及资产组的认定是否恰当。
4.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计算本期末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占期末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并与期初该比率比较,分析固定资产的质量状况。
5.检查被审计单位处置固定资产时原计提的减值准备是否同时结转,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6.检查是否存在转回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7.确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披露是否恰当。企业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当期确认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金额,以及提取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说明导致重大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原因,可收回金额的确定方法,以及当期确认的重大固定资产减值损失金额。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