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先秦史(政治卷)

書城自編碼: 271474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中國史
作者: 吕思勉
國際書號(ISBN): 9787568011785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08/217152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12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中国震撼
《 中国震撼 》

售價:NT$ 403.0
以讹传讹:错误信息如何传播
《 以讹传讹:错误信息如何传播 》

售價:NT$ 437.0
大学问·生活中的意义
《 大学问·生活中的意义 》

售價:NT$ 442.0
待客之道:7-Eleven如何把客户体验做到极致
《 待客之道:7-Eleven如何把客户体验做到极致 》

售價:NT$ 386.0
邓小平视察纪实
《 邓小平视察纪实 》

售價:NT$ 549.0
财商养成第一课
《 财商养成第一课 》

售價:NT$ 325.0
腐蚀工程手册(原著第三版)
《 腐蚀工程手册(原著第三版) 》

售價:NT$ 2229.0
神话的脉络:中国绘画中的传说建构
《 神话的脉络:中国绘画中的传说建构 》

售價:NT$ 437.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40
《 两晋南北朝史(文明卷) 》
+

NT$ 120
《 隋唐五代史(五代卷) 》
+

NT$ 195
《 秦汉史(文明卷) 》
+

NT$ 218
《 隋唐五代史(隋唐卷) 》
+

NT$ 240
《 隋唐五代史(文明卷) 》
+

NT$ 218
《 两晋南北朝史(南北朝卷) 》
編輯推薦:
以史学名家而兼通经、子、集三部。
——谭其骧
在常州府中学堂读书时,吕先生教我们历史地理课,如果在答题中能正确灵活地运
用史料,分析透彻,论述严谨,并有创见,即使四题中仅答一题先生也会给予高分

——钱穆
中国通史的写作,到迄今为止,出版的书虽已不少,但很少能够达到理想的地步,
本来以一个人的力量来写通史,是*困难的事业,而中国史上须待考证研究的地方
又太多,故所有的通史,多属千篇一律,彼此抄袭。其中较近理想的,有吕思勉…

——顾颉刚
多年来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老是批知识分子的名利思想,其实有些知识分子专心致
志于学问,名利思想实在不多。我在吕先生身上就从未发现过有什么求名逐利的东
西。
內容簡介:
《先秦史》是吕思勉先生的四部断代史系列著作的**部,初版于1941年。本书前半部分是为政治卷,按历史事件的顺序编排;后半部分是文明卷,采用分门别类的方法叙述。吕思勉曾对《先秦史》这样自评:“论古史材料,古史年代,中国世族起源及西迁,古代疆域,宦学制度,自谓甚佳。”本次《先秦史》的新版,将原书的繁体直排、双行夹注,改为简体横排、双行夹注。
關於作者: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今江苏常州人,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史学四大家”。先后曾在常州府中学堂、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师范专修科等校任教,学生中包括后来成为文史大家的钱穆、赵元任、黄永年等人。吕思勉是我国现代史学界**一位在通史、断代史和专史等诸多领域里都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历史学家。
目錄
**章 总论
第二章 古史材料
第三章 民族原始
第四章 古史年代
第五章 开辟传说
第六章 三皇事迹
**节 纬书三皇之说
第二节 巢燧羲农事迹
第七章 五帝事迹
**节 炎黄之争
第二节 黄帝之族与共工之争
第三节 禹治水
第四节 尧舜禅让
第五节 尧舜禹与三苗之争
第八章 夏殷西周事迹
**节 夏后氏事迹
第二节 殷先世事迹
第三节 夏殷兴亡
第四节 殷代事迹
第五节 周先世事迹
第六节 殷周兴亡上
第七节 殷周兴亡下
第八节 西周事迹
第九章 春秋战国事迹
**节 东周列国形势
第二节 齐晋秦楚之强
第三节 五霸事迹上
第四节 五霸事迹下
第五节 齐顷灵庄晋厉悼楚共灵之争
第六节 吴越之强
第七节 楚吴越之争
第八节 战国形势
第九节 楚悼魏惠齐威宣秦献孝之强
第十节 齐愍王之强
第十一节 秦灭六国
第十章 民族疆域
**节 先秦时诸民族
第二节 先秦疆域
內容試閱
沛公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之霸上。十一月,召诸县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耦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吏民皆按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兄除害,非有所侵暴,毋恐。且吾所以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要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至县、乡、邑,告谕之,秦民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享军士。沛公让不受,曰:“仓粟多,不欲费民”,民又益喜,惟恐沛公不为秦王。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羽号日雍王,王关中,即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守函谷关,毋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是时为沛公计,择地而王,关中自是上选。既求王关中,自不肯残暴其民,约法三章,不受献享,虽有溢美之辞,当不至全非实录也。
项羽将诸侯兵三十余万,行略地,至河南,遂西到新安。今河南渑池县东。诸侯吏卒,异时繇使、屯戍过秦中,秦中吏卒遇之多无状。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人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项羽乃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于是楚军夜击院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行,略定秦地。至函谷关,不得入。使当阳君等击关。项羽遂入,至于戏西。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孟康曰:在新丰东十七里。案汉新丰,在今陕西临潼县东。沛公兵十万,在霸上,力不敌。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张良,夜驰至沛公军,具告以事,欲与俱去。良入,具告沛公。沛公要项伯人,约为昏姻,曰:“吾人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背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人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见项王。项王因留与饮。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入,谯让羽。有顷,沛公起如厕,招樊哙出,令张良留谢羽,置车骑,脱身独骑,樊哙等四人持剑盾步走,间至军。以上事详见《项羽本纪》,诙诡几类平话。秦亡后五年,天下复定于一,此乃事势推移使然。当时方以秦灭六国为暴无道,诋秦日强虎狼,安有一人,敢继秦而欲帝天下?而史载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人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又称张良人谢,献玉斗亚父,亚父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七十老翁,有如是其鲁莽者乎?其非实录,不待言矣。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宝货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此亦事后附会之辞。汉高兵力弱,不足以控制中原,则思王关中。项羽世楚将,起江东,安有不用楚人之理?且汉高就封后,以士怀思欲东归,因用其锋以争天下。项羽是时,不复欲有所争,都关中,何以处楚士之思归者乎?抑尽弃楚士,独与秦人孤居邪?烧秦宫室,收其宝货妇女,则当时之士卒固如是,约束非易。汉高欲王关中,乃约束其众,不敢为残暴,抑亦分封未定,士犹有所冀望耳。使入汉中以后,士讴歌思东归,而不用其锋,东乡以争天下,安知其不怨叛?怨叛之众,又安保其不所过残灭乎?入彭城后,何为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哉?岂不知项羽之众尚在齐,将兼程还救乎?故知史所称汉之仁,项羽之暴,讳饰诬诋之辞多矣。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