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细若游丝的传统

書城自編碼: 269751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文化研究
作者: 丁宗皓
國際書號(ISBN): 9787511027658
出版社: 海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11-01

頁數/字數: 330页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43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培训需求分析与年度计划制订——基于组织战略,做”对的”培训!
《 培训需求分析与年度计划制订——基于组织战略,做”对的”培训! 》

售價:NT$ 386.0
这就是心理咨询:全球心理咨询师都在用的45项技术(第3版)
《 这就是心理咨询:全球心理咨询师都在用的45项技术(第3版) 》

售價:NT$ 717.0
正说清朝十二帝(修订珍藏版)
《 正说清朝十二帝(修订珍藏版) 》

售價:NT$ 493.0
黑海史:从历史涟漪到时代巨浪
《 黑海史:从历史涟漪到时代巨浪 》

售價:NT$ 538.0
我,毕加索
《 我,毕加索 》

售價:NT$ 280.0
投资真相
《 投资真相 》

售價:NT$ 381.0
非洲大陆简史(萤火虫书系)
《 非洲大陆简史(萤火虫书系) 》

售價:NT$ 437.0
知宋·宋代之军事
《 知宋·宋代之军事 》

售價:NT$ 442.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1394
《 世说新语笺疏(典藏本·共3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
+

NT$ 299
《 儒林漫笔 》
+

NT$ 349
《 千秋鉴借吾妻镜 》
+

NT$ 315
《 往书记 》
+

NT$ 349
《 鱼游小巷 》
+

NT$ 432
《 雪崩何处 》
編輯推薦:
余光中认为,中国文化有两个传统,一个是从诗经楚辞开始的大传统,一个是从五四开始的小传统。在本书的一些文章中,作者写出了自己的担心,即三十年来,我们一次次诀别故乡,烧掉了刚刚百岁的新房子,即五四以来建设的小传统。而纵火者和不孝子,将会魂无所依。
內容簡介:
《细若游丝的传统》是著名媒体人丁宗皓的一部作品集。本书收录随笔、访谈、文学评论等二十余篇,写作时间跨度三十年。本书脉络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文化和传统的批评与思考。作者认为,我们的文学精神传统,已从静水深流变成涓涓细流,细若游丝,但同时文学又无法斩断与民族精神传统的内在联系,传统细若游丝,但坚韧如丝。
關於作者:
丁宗皓,男,1964年生,198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语言文学专业,高级编辑。曾任辽宁日报社社委会委员,主任编辑、《辽宁日报》编委。辽宁省作家协会理事、辽宁省青年联合会委员、辽宁省作家协会特邀评论家。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从事诗歌、评论、散文的写作。著有诗歌集《残局》,散文集《阳光照耀七奶》。曾获辽宁文学奖·散文奖、辽宁省优秀青年作家奖。
目錄


在碎片上
人格的界碑:北岛的位置
回到现实 重新出发
守护细若游丝的小传统
一个报人文本的文化解读
文学批评大众化是否可能?
传统有三张面孔
笔墨还乡
究竟是什么感动了我们?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新乡村主义:出路在于打开自己
以自己的方式参与文化重建
对话《乡邦札记》
一条路 一群人
越来越快的时间啊
六十年代造
老德带我还乡
活着是为了证明存在
还是文化人那点事儿
个体的挣扎
耻辱的标志
文学要自信讲述中国故事
文学:警惕新概念化倾向
后记
內容試閱
文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是对文学生产一般规律的描述,也是对文学生产的根本要求。文学是社会生活实践土壤里的花朵,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即使极其个人化、个性化的写作,也跳不出这个范畴,只不过表现上有远近曲直。文学来源于生活,是说文学要观察现实生活形态,表达现实真实;而文学高于生活,是指作家充分调动情感,通过审美创造,使文学成为记录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的载体,成为表达生活本质真实的艺术形式。有生活之源,才有文学之流。
文学表达的是什么?每一个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都会有理性的追索,会得出一个主题、归纳出概念。但这绝不意味着作家可以从概念出发,按图索骥,到生活中去寻找和概念契合的素材,如此必然丢失整体把握生活的可能,扭曲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不了现实真实的文学注定无法反映生活本质真实,如此*终会断送文学的生命。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新时期文学,可以说是对沦为政治附庸状态下文学概念化的反拨,在打破禁锢,解放思想的语境下,文学获得新生,并重新建构文学本体。没有了"三突出"、"高大全"之类的束缚,中国文学生机重现,迎来了三十年的持续发展。但是,抖落了概念化沉重枷锁的文学,是否全面、健康地走上本体建构的道路?摆脱了旧的概念化,是否堕入新的概念化而不自觉?
考察当下的文学创作,我们认为,创作概念化倾向仍然普遍存在,并越来越严重制约中国当代文学的良性生长。这种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在吸纳、学习世界文学过程中,西方文学及其哲学背景,主要是现代西方人生哲学和后现代哲学的诸多概念,持续地对中国创作产生着深刻影响。诸如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解释学、西方马克思主义、新历史主义以及女性主义等等,其中叔本华、尼采、萨特、伯格森、弗洛伊德、海德格尔、福柯、罗兰·巴特等人的哲学观念下的诸多概念,直接成为作家观照中国生活的视角和眼光,在这种状态下,中国生活成为这些概念对应的生活,抑或按照这些概念选择的生活,抑或是用来为这些概念作注脚的生活。现代西方哲学强烈的非理性主义和悲观主义色彩,注定了这些哲学概念总体特征,也决定了文学的基本面貌。人生痛苦和无聊,只是不断的欲求和挣扎;世界荒诞,人生无意义,只是一场残缺的盛宴;人生险恶,充满了计谋和倾轧,现实残酷而冷漠;人生而孤独,无家可归;无中心,无权威和整体等等。这些概念,深刻地影响了寻根文学、现代派文学、先锋文学以及新写实主义,并形成了与之相应的消极、颓废的精神基调。
其二,从社会学与文化学意义上说,新时期文学叙事,是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文学叙事,写出精彩的中国故事,始终是中国作家努力的方向。以现实主义的笔触,密切关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书写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欣喜和艰难、得与失,以此获得文学的中国经验,在这一方面,中国作家付出了巨大努力。但是,同时概念化倾向也普遍存在。这一类概念化,主要表现为,一些作家以西方现代化的经验,特别是西方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社会问题为参照系统,来观察中国社会生活,使诸多现代化语境下的概念成为进入中国生活叙事的预设性主题,这些概念在其中起到了统摄性作用。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一个农业大国的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城市化、信息化等等,必然发生相对应的社会现象和精神状况,而这些则成为作家进入生活的路线图。以乡村题材的文学而论,这些概念已经被充分书写。传统意义上的故乡消失,无根感随之出现;富裕农民文化饥饿,表现为欲望膨胀,小农意识成为精神局限;进城,无所附丽,传统道德约束丧失,在城市文明面前的压抑,仇视,无法融入;空巢问题;打工族有文化诉求;现代思想和制度在乡土社会悬置等等。以城市题材文学而论,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欲望;对现代生活水土不服,怀乡病;金钱奴隶,消费主义与物质至上;用经济的眼光重构历史等等,这样的概念已经十分为读者熟悉。其他概念,如知识分子人文精神的失落;生命正在承受之轻;生活整体感丧失,碎片化等等。不一而足。从整体上说,类似的概念,被新时期文学一一演绎过,同时和上述西方现代人生哲学诸多概念相互交织、渗透一处。
文学写作要表达创作者的思想和认识,要以自己的方式给出结论。但是概念化写作产生了大量的主题先行的文本,从文学本体建构的角度说,这标志着哲学、社会学和文化学对文学本体空间的侵蚀和挤占,导致文学写作成为注脚和附庸。这种普遍存在的概念化倾向,迟滞了文学本体构建的进程,当然更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健康成长。
首先,人物符号化倾向在文学文本中广为存在,一个时期以来,鲜有在读者中产生深远影响、代表时代本质真实的文学人物的出现,这不能不说是当下文学创作的一个巨大遗憾。当人物作为概念的化身进入文学叙事,就要服从概念逻辑的演进过程,而不是遵从人物自身心理和精神轨迹,不遵从人物的心理和精神轨迹,就体验不到生命正常的思想情感和人性温度,这个人物就不是活的,不是亲切可感的,更谈不上感染力。虚假、单一、苍白、生硬、无趣,这样的文学人物比比皆是。另一方面,社会转型期精神震荡过程中,西方现代人生哲学概念和当下生活体验的交织和渗透,催生了一批病态的文学人物形象,孤独、悲观、怪异、乖张、失败、精神扭曲甚至变态,因为这一类人物是概念化的产物,所以远远偏离了读者对社会生活的真切体验和审美期许。
其次,故事情节公式化现象普遍存在。文学人物和动人的故事情节,互为表里,经典的故事是成就文学人物的载体。一般说来,故事情节,要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就意味着,故事情节的特殊性是文学典型性必要前提。阅读当下的文学,甚至那些已经在市场上产生广泛影响、为一些专家拥趸的文学,都具有故事情节平庸化的现象,*鲜明的特点,是一览无余,看到开头就知道过程和结局。故事情节服从于概念,整个文学写作过程就是公式推导。这就是为什么广大读者总是感觉到生活如此丰富,而文学如此呆板,文学经验远远落后于现实生活体验的重要原因之一。
再次,概念化倾向造成文学性匮乏。可以说,文学越来越远离诗意和诗性,文学的诗意一方面为生活素材所固有,另一方面来自于作家主观世界中的情愫,这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吸引、互动、生发的文学创造过程,在这一过程里,作家的想象力的充分发挥,是创造的翅膀,是引擎,是熔铸诗意的途径。而诗意产生的是文学超越生活真实抵达本质真实的必由之路。无疑,概念化的写作,则排斥了这一创造过程,造成了文学诗意的极度匮乏和文学想象力的萎缩。
*后,概念化倾向抑制了当下文学思想高度的产生,使用外来的哲学、社会学、文化学思想资源和已有的现代化经验,去观察中国现实,使文学写作形同按图索骥、刻舟求剑,其必然结果,无须作更多说明。
经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新时期文学,已然全面向世界打开自己的视野,在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中,概念化特征的出现自然有着多种原因,值得文学界思考。
在文化价值多元化的当下,中国作家的创作活动,处于一个外来文化已经涌入、正在不断涌入的环境里,处于外来文化意义叠加形成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概念世界里。这些概念带着各自的文化背景,携带着现代化的多方面经验,中国作家还来不及分辨,抑或还没有形成分辨能力。同时,在急剧变化的现实生活面前,中国作家还没有建构起自己的意义世界。客观地说,中国作家的思考远远落后于生活实践,在急速变迁、发展的社会现实面前,感到陌生、无措,甚至失语,在作家代与代之间,沟通和交流变得艰难。另外,市场化客观上引导一部分作家放弃创造文学经典的努力,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的写作,不可避免地迎合大众的平庸趣味、甚至低级趣味,导致种种新的类型化文学的产生,比如官场、情场、职场文学,这种类型化文学,也是由多种概念贯穿始终,具有典型的概念化倾向。上述种种原因,影响了文学精神和文学理想的坚持,当然谈不上文学本体的良性建构。
文学是一项伟大的创造活动,来源于生活的作品,若不经过作家的精心创造,都难以高于生活;而来源于概念的文学,不管花费多少心思,都注定低于生活。这一点,需要中国文学反思。
(《文学:警惕新概念化倾向》)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