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中国科学院盐湖研究六十年

書城自編碼: 268441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自然科學化學
作者: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國際書號(ISBN): 9787030460219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11-03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472/66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132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叔本华暮年之思
《 叔本华暮年之思 》

售價:NT$ 325.0
故纸留痕:抗日战争时期澳门报刊资料选辑
《 故纸留痕:抗日战争时期澳门报刊资料选辑 》

售價:NT$ 1613.0
玩转Photoshop(零基础快速上手,全彩赠视频)
《 玩转Photoshop(零基础快速上手,全彩赠视频) 》

售價:NT$ 269.0
故事力:TED演讲者助力,当代青年克服表达难题(两位TED专业讲者教你掌握故事五大力)
《 故事力:TED演讲者助力,当代青年克服表达难题(两位TED专业讲者教你掌握故事五大力) 》

售價:NT$ 381.0
中国民间神话故事绘(套装共15册)
《 中国民间神话故事绘(套装共15册) 》

售價:NT$ 2128.0
无限可能的身体
《 无限可能的身体 》

售價:NT$ 336.0
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研究报告:大型语言模型的教育应用
《 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研究报告:大型语言模型的教育应用 》

售價:NT$ 325.0
北洋大学与近代中国(第2辑)
《 北洋大学与近代中国(第2辑) 》

售價:NT$ 717.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15
《 重金属的生态地球化学与人群健康研究 》
+

NT$ 371
《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

NT$ 285
《 有机化学习题解(第二版) 》
編輯推薦:
从事盐湖地质、地球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学工艺和工程、无机材料等学科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
內容簡介:
《中国科学院盐湖研究六十年》回顾了中国科学院研究我国盐湖的奋斗历程,汇集总结了在盐湖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资源分离提取技术和综合开发利用、有关精细化产品和无机材料以及重大产业化技术支撑等诸多方面所做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和取得的奖励成果,阐释了盐湖科技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中的价值和作用。《中国科学院盐湖研究六十年》可供盐湖地质、地球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学工艺和工程、无机材料等学科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 光辉历程篇
第一章 奠基与创业
第二章 盐湖专业机构的组建与发展
第二部分 基础研究篇
第三章 我国盐湖资源
第四章 盐湖地球化学
第五章 浓盐溶液化学和相平衡
第六章 盐湖分析化学
第三部分 应用研究篇
第七章 盐湖卤水及盐矿的开采方法
第八章 盐田日晒工艺及盐田结构试验
第九章 分离提取技术试验研究
第十章 盐湖卤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十一章 盐矿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十二章 盐湖资源高值化及精细化产品
第四部分 成果推广篇
第十三章 工程化、产业化项目
第五部分 持续发展篇
第十四章 盐湖科学发展与盐湖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编后记
內容試閱
**章奠基与创业
1.1盐湖科技事业的开创者、钾盐钾肥工业的
奠基人――柳大纲
新中国成立前后,曾有外国专家断言:中国是贫钾之国,根本无钾资源可寻,只能依赖进口。而我国是农业大国,发展农业生产离不开钾肥,时称“燃眉之急”。这项重要任务由谁来承担,谁敢担当?历史见证和铭刻着一位科学家的英名,他就是柳大纲(1904―1991)。
柳大纲是我国著名化学家,首批(195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当时称“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简称“青海盐湖所”两所的所长、名誉所长,生前在身兼多种职务、工作异常繁忙、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辛勤开创了我国盐湖科学与技术的新领域,倡导和创建青海盐湖所,开拓并奠定了我国钾盐钾肥工业的基础,为青藏高原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柳先生早期从事基础理论研究。1948年获得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博士学位,1949年初回国。新中国一成立,即以满腔热情投入到生产建设所需要的研究课题中。他深知我国缺乏可溶性钾矿资源,便潜心搜集盐湖及地下卤水资料,安排实验室工作,组建物理化学分析研究,并派人员到有关盐湖进行探索性考察,把准备工作做到国家安排的前面。柳先生认为盐湖是无机盐的宝库,无机盐生产离不开盐湖。盐湖是一种活矿,主要开采的是卤水,无论是液相还是固相都是变化的。因此,他提出从地球化学和物理化学的角度研究盐湖的新思路,并主动联系地质、化工、轻工、盐业、食品等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组织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盐湖科学调查队(隶属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以他为队长,袁见齐(北京地质学院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沉石(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干部)为副队长,于1957年9月从北京奔赴青海柴达木盆地,首次开展为时3个月的大规模、系统、多学科的科学考察,终于在察尔汗盐湖首次发现了光卤石矿,在大柴旦盐湖首次发现了硼镁石矿,并评价和证实了察尔汗盐湖是我国**的可溶性钾镁矿床,大柴旦盐湖是一个大型的硼、锂矿床,这是两项重大的突破性发现。这两个盐湖属不同类型,但都具有代表性,因此,这两大发现对于以后找矿、制订科技规划和计划、盐湖资源研究与综合开发利用以及无机盐生产,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参加这次调查的全体成员都吃尽了千辛万苦,历经了千难万险,他们的默默奉献,对中国钾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功不可没,历史不会忘记他们。
柳先生这次调查结束后,立即向青海省政府作了汇报,并提出建议,促成1958年青海省成立化工局,兴建察尔汗钾肥厂和大柴旦化工厂,分别生产钾肥和硼砂。从此,我国钾肥工业开始起步,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之路。在察尔汗钾肥厂的基础上组建的青海盐湖工业集团目前年产氯化钾400万吨,已经成为我国*早**的钾盐工业基地。新疆罗布泊盐湖的钾矿资源开发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主要生产硫酸钾,将成为第二个钾盐工业基地。至此,我国已成为世界钾肥生产四大国之一,在钾盐钾肥国际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作为一位化学家,柳先生也是我国钾盐钾肥和硼矿等资源生产的开创者、拓荒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在我国钾盐钾肥行业以及所有从事钾盐钾肥工作的职工心中树起了一座无形的丰碑,人们将永远弘扬和传承他的精神并踏着他的脚步奋勇前进。
1958~1960年,中国和苏联两国和两国科学院合作开展“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勘探与利用”的研究项目,柳先生是中方负责人。在搞合作研究的同时,他安排调查队队员曹兆汉上海化工研究院工程师、陈敬清(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实员)各自领导的小组开展沟槽晒卤结晶光卤石KCl?MgCl2?6H2O,帮助钾肥厂工人识别光卤石和掌握不饱和的氯化镁卤水冷分解光卤石生产钾肥氯化钾的技术流程,又安排张伦(天津化工研究院工程师)、高世扬(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实员)各自领导的小组,利用当地天然碱进行碱解钠硼解石Na2O?2CaO?5B2O3?16H2O生产硼砂的试验,帮助大柴旦工厂采用该工艺开采湖滨的钠硼解石,生产硼砂。此外,柳先生对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地区的盐湖也安排人员进行调查,获得了**手自然资料。
1960年,在北戴河召开了全国**次“盐湖盐矿学术会议”,只有柳先生一人在会上作了“盐湖化学与任务”的报告,首次明确指出我国盐湖具有“多、大、富、全”四大特点,提议盐湖化学与海水化学一样可作为无机化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而且比海水浓十几倍的盐湖卤水更具有开发的前景。他还提出盐湖化学所涉及的盐湖地球化学、水化学、矿物学、物理化学、成盐元素化学、化学工艺学、同位素化学、稀有元素化学、盐卤分析化学以及工程设备十个方面,都是盐湖工作者的研究任务与内容,使与会者受益匪浅。在盐湖资源分离提取方面,他提出除提取钾、镁、硼、锂之外,还要考虑溴、碘、铷、铯、铀、钍、重水和有关同位素的提取技术,还建议开展小试和扩试,以便以后推广到生产中去。
通过柳先生的积极建议,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于1963年设立盐湖专业组,负责各部门、多学科、多兵种分工合作的组织协调工作。柳先生负责组织起草制定了“盐湖科技发展十年规划”,他提出分别在三个盐湖建立三个工厂的构想,在察尔汗盐湖建立年产10万吨钾肥的工厂,在柯柯盐湖建立年产250万吨石盐的工厂,在大柴旦盐湖建立生产硼酸、锂盐的示范车间。“盐湖科技发展十年规划”中明确要求成立盐湖专业研究机构,以察尔汗和大柴旦盐湖为重点,围绕钾、镁、硼、锂综合利用,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在研究内容上还应包括矿产地质、水文、采卤、输卤、盐田结构工艺、采运机械、产品再加工、老卤综合利用等。
早在1959年,柳先生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说:“从柴达木盆地的盐湖资源,展望这一地区化学工业的远景,是令人兴奋的。首先是食盐氯化钠,除食用外,是制取金属钠、烧碱、纯碱、氯气、漂白粉等重化工产品的原料。钾盐如光卤石氯化钾是农业肥料与制取其他钾的盐类的原料。硼是许多工业及新技术材料所必需的,锂是原子能工业所必需的。镁是轻金属及其合金的重要组成等。这些盐类在国民经济、国防及人民生活中具有重大的意义。盆地尚有丰富的多金属矿和石油、天然气的蕴藏。有了石油和天然气,再加以从食盐而来的氯气,人们可以制造出多品种的人造材料如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盆地内多种原料产地彼此距离又不是很远,将来南水北调其他的水源问题得到解决,实是一个理想的化工联合生产的巨大基地”。
柳先生上述集研究、应用、开发、综合利用及盐湖产业化等众多方面形成的完整的思想充满了战略性、前瞻性、科学性,为以后几十年的盐湖科研和生产实践所证实,时至今日,人们还在沿着柳先生的思路向更新更高的发展方向努力。
1960~1962年,国家遭遇3年困难时期,大部分科研单位纷纷撤离盐湖现场,唯独柳先生领导的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盐湖组坚守在野外工作站和实验室,甚至将大部分同志的**也迁到大柴旦,就连冬天也继续开展工作。柳先生虽年近六旬,但依然年年亲临柴达木盐湖,与其他同志一起,同甘苦、共患难,一样啃干馍、喝凉水,进行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因有高原反应,他经常睡不着觉,不能平躺着就斜靠在床上休息几个小时,从不要特殊照顾,继续坚持野外工作。当时,粮食紧张,每人月定量22斤斤,质量单位,1斤=0.5 kg。,根本吃不饱,也基本没有蔬菜、副食。汽车缺油,有时停工待料,只好步行工作。生活用水要从60km以外拉运,生活用煤有时甚至需要步行20km用肩膀背回来。由于劳累过度,又缺少供给,几乎每个人都患上了浮肿病,体重明显下降,就是在这种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不论是科考人员还是司机、炊事员、行政后勤人员,都不愿意离开这个团结战斗、分工协作的集体。更令人感动的是处在预产期的女同志也一直坚持到现场工作,直到临产前夕才不得不离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由于柳先生处处身先士卒,事事吃苦在先,他无私奉献的人格魅力和垂范精神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奋战在一线的全体职工。1966年,柳先生已63岁,身体健康状况也欠佳,同志们为了他的安全劝阻他不要去野外,留在西宁,但他还是执意直奔柴达木,到了现场便立即检查科研进展,布置工作,强调尽快把钾肥生产促上去,把硼、锂综合利用搞起来。
“**”期间,国家计划建成年产20万吨的青海钾肥厂,柳先生当时已年过八旬,健康状况急剧下降,但仍然对此事十分关心重视,并倾注了很多精力和心血。1984年,他与袁见齐院士商量,充分考虑到我国盐湖与国外盐湖的不同特点和大规模开采的复杂性、艰巨性,起草了“关于大规模开采察尔汗钾资源急需进行的科研准备工作的建议”,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单位共同研究解决卤水动态、水化学变化规律及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以确保钾肥生产有持续稳定的卤水来源;另一方面完成其他资源综合利用及盐湖资源环境的有效保护问题。这些建议被国家计划委员会采纳,将“青海盐湖提钾和综合利用”列入国家“**”期间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其中主要的课题还延续到“八五”和“九五”的攻关计划,极大地促进了盐湖科技的发展,为我国大规模开发盐湖资源奠定了科学基础。
柳先生在盐湖科技工作中,特别重视培养和发现后备人才。他亲自选定研究生,对年轻的科研骨干,制定培养计划、确定科研方向,并精心指导。他严守师道尊严、坚持厚德载物。他非常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从来不在下属人员的论文上署名;对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言传身教,帮他们设计实验流程,辅导他们阅读科技文献,考察了解他们的基础知识、思维特点和工作能力,以便在安排工作时因人制宜、发挥特长,支持他们尽早独立工作;曾有一位年轻人说话随便、语言过激,在1958年可能被列入“右倾”,柳先生以盐湖野外工作需要人为由,调他离京奔赴柴达木,该同志称他是救命恩人;对新分配来的大学生,他亲自谈话,询问家庭情况、健康状况、胆量怎么样、怕不怕去野外工作、能不能吃苦,并且说“盐湖资源丰富得很,宝藏特别多,风光也很美,你们到柴达木去看一看就知道,相信你们一定会爱上它的”,热情鼓励年轻人到边远艰苦地区工作。后来这位年轻人真的爱上了盐湖,干了一辈子,而且卓有成效。由于他学识渊博、学风严谨、学术民主、坦诚厚道,一批年轻人都乐意在他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凡是和他一起工作过的人无不爱戴他、崇敬他,为他甘当人梯的精神所感动。
柳先生献身科学研究事业六十余载,始终把国家需要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心中装着事业,唯独没有自己,从不贪图名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大公无私,光明磊落。他以陆游的“一生常耻为身谋”的诗句作为人生准则和座右铭。当他的孙子请教爷爷这是什么意思时,他说,人一生*可耻的是为自己打算。粉碎“四人帮”以后,在中央领导同志的关心下,要将他一家六口人住得比较拥挤的房子,按规定调整为面积大一些的住房,但他表示搬后将离中关村化学所太远,上班不方便,让汽车接送太费油,不想搬家。后经中国科学院领导给柳先生夫人做工作,趁他出差时才搬了家。其家中摆设简朴,没有像样的家具,因为柳先生不喜欢豪华。他和平常人一样,过着简单、清贫的生活,粗茶淡饭,不抽烟,不喝酒,但喜欢散步,高兴时随口吟几句唐诗,**的还是书。每月工资中花费*多的事情就是买书。他自己很节俭,但若遇到周围同事有困难或年轻人结婚,他却很慷慨。对于公家的东西,他倍加爱护,因去柴达木而配发的老羊皮大衣和大头鞋,他说这是公家的,不能随便穿,只能他去盐湖时穿。他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从不帮人说情走后门。他作风正派,办事公道,从不索取,从不张扬。他追求真理,百折不挠,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和暮年身患重疾期间,仍然心系盐湖,奋斗不止。直到生命的*后时刻,他还念念不忘察尔汗、大柴旦,牵挂着钾肥生产,叮嘱“西北盐湖要开发”、“要关心培养青年人”。
柳先生是我国化学界的老前辈,曾先后负责筹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领导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30年,主持过中国化学会的工作,历任《化学通报》主编、《无机化学学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