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可以论

書城自編碼: 265943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理论
作者: 叶匡政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08652535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10-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62/1860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33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新质生产力
《 新质生产力 》

售價:NT$ 381.0
沙盘游戏疗法
《 沙盘游戏疗法 》

售價:NT$ 498.0
图坦卡蒙和改变世界的陵墓
《 图坦卡蒙和改变世界的陵墓 》

售價:NT$ 447.0
儿童心理画:孩子的画会说话,孩子的画这样读
《 儿童心理画:孩子的画会说话,孩子的画这样读 》

售價:NT$ 386.0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向
《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向 》

售價:NT$ 498.0
海外中国研究·古代中华观念的形成
《 海外中国研究·古代中华观念的形成 》

售價:NT$ 437.0
街头官僚:公共服务中的个人困境(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 街头官僚:公共服务中的个人困境(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

售價:NT$ 493.0
芯片战争:世界最关键技术的争夺战
《 芯片战争:世界最关键技术的争夺战 》

售價:NT$ 717.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972
《 羊道三部曲(套装全3册) 》
+

NT$ 634
《 窗:50位作家,50种视野 》
+

NT$ 418
《 通往冈仁波齐的路 》
+

NT$ 324
《 小小巴黎书店 》
+

NT$ 346
《 戏年(葛亮“人间烟火”系列) 》
+

NT$ 346
《 七声(葛亮“人间烟火”系列) 》
編輯推薦:
●一位诗人的文化担当,一把带有人文温度的手术刀。
●以传统文化来观照现实人生,打通了中国历史与当下的诸多通道。
●持续7年的观察和审视,在时代的“幻象”和“假象”中逼近真实。
●它不装深沉,但你也不可能很快读完它。
1 有人在乎那些现象吗
著名文化学者叶匡政先生新作《可以论》,持续7年的观察和审视,视角涉足广阔的社会领域,包括诗歌、文学、学者、历史、时事及电影娱乐等方方面面。他紧盯这个时代的“幻象”和“假象”,揭示了大量不容忽视却被公众漠视的时代病,用80篇文章,逼近这个时代*幽暗的部分。
2 一把有温度的手术刀
叶氏的批评触觉敏锐、视角独到、眼光毒辣,往往一剑封喉。不过,他的剑,不致人死地,而是一把带有人文温度的手术刀。所以,《可以论》背后的主旨是文化自救,它着眼于当代文化观察,要义是通过对这个时代文化的深刻反省,正视我们自身的困境,并以此为契机寻找突破的道路。
3 倾心传统,敬畏文字
《可以论》是叶匡政先生的**作品,熟读经典典籍的他,以传统文化来观照现实人生,并化用到他对世事的判断上,打通了中国历史与当下的诸多通道,对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也往往有着深刻的洞见。
內容簡介:
《可以论》是著名学者叶匡政先生自2008年起7年间的随笔精选。视野广阔,睿智理性,极富先锋性。涉及了当前**影响力的人物、话题和事件。
《可以论》是一部才华毕现的书,其语言的准确独到,得益于诗人得天独厚的长期诗歌训练和对世事的深刻洞悉。
《可以论》深入浅出,吸收、运用了大量新鲜的民间语言和网络热点事件,是本可谓“悦读”的严肃读物。字里行间都收放自如,举重若轻,妙语佳句信手拣来。
《可以论》不装深沉。
附:丛书简介
一个持续八年的文人酒局
集合了六位酒客和数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个开通仅1年的公众号(六根)
成为文化圈子内交口称赞的内容大号
六个人,六本书
李辉《雨滴在卡夫卡墓碑上》
叶匡政《可以论》
韩浩月《错认他乡》
绿茶《在书中小站片刻》
潘采夫《十字街骑士》
武云溥《生如逆旅》
六根通知
六个人在一块能做些什么?去大漠单挑黑风双煞,缺一个韩小莹,摆阵法叫板黄药师,少了个孙不二;去乡下保护村民麦子,凑不够七武士;从天山下来没有飞红巾;去打蛇精丢了个葫芦娃;竹林里喝点酒不见了醉刘伶。就是想认真开个会,仍旧是少一人。于是六个人只好喝酒。
这酒局的年份,从猴年开始,到马年结束。谁约的局?早已湮灭不可考,隐约记得李辉拎两瓶老酒,往桌上一掼,时间就开始了。起初每月一喝,但男人生理周期无章可循,兴之所至,呼朋唤友,陋巷偶遇,小局亦成,全无定数。
这六人,有人办报,有人写文,有人编书,有人吟诗,多儒冠误身之辈,皆啸聚哄散之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六根不净,酒局就叫了六根。遂约定,开一账号,也叫六根,写游山玩水文字,贴吃喝玩乐文章,听百年历史回声,每周六篇,周日休息。
人非一品,行为二流,文无定法,只求好玩,乃老男人的初心。
壶里乾坤,杯中日月,其拽文曰:醉能同其乐,醒能著以文者,六根也。六根者谁?曰李辉,曰匡政,曰绿茶,曰浩月,曰采夫,曰老武。
關於作者:
叶匡政
诗人,学者,文化批评家。1969年4月出生,祖籍安徽太湖县,合肥人,现居北京。1986年开始在文学杂志发表诗作数百首,曾对中国城市的汉语诗歌表达产生过重要影响,著有诗集《城市书》、文化评论集《格外谈》、长诗《“571工程纪要”样本》等,编有《孙中山在说》《大往事》等书。主编过“华语新经典文库”“非主流文学典藏”“独立文学典藏”“独立学术典藏”等多套丛书。
2006年10月发表《文学死了!一个互动的文本时代来了》等一系列文化批评文章,在文化及学术界引起反响,成为新世纪以来的标志性文化事件。在各类报刊发表过一千多篇时政与文化评论。获过台湾**届双子星国际新诗奖及国内十多种诗歌奖、首届中国新锐媒体评论金奖、博客十年“影响中国百名博客”奖等,2010、2012年入选“华人百大公共知识分子”。
《南方周末》《南都周刊》《新京报》《北京青年报》、香港东网等30多家海内外华文媒体的专栏作家。现为香港《凤凰周刊》主笔、信孚研究院研究员。
目錄
第一章 思想可以让精神还乡
 真实就是天道
 “正名”是正义行为的源泉
 何为性命之学
 一个著名捣鬼术的破产
 不召之臣
 仁的起点是反对一切暴力
 执政者的“修己之道”
 也谈“民无信不立”
 孔子的幸福经济学
 良知之外更无知
 “为仁由己”与独立精神
 从“积怨蓄祸”谈起
 “百岁之寿”与“千岁之法”
 孟子怎么看群体性事件
 “有道”与合法性
 道洽政治,泽润生民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养猴人的朝三暮四术
 音乐可与天地同和
 中国城市的“象天法地”
第二章 没有人可以孤立自己
 我的老家和叶氏宗族
 母爱的和风
 人是天地之心
 “生意”要尊重一切生命
 民意与“天下归往”
 要父亲,还是要法律
 特立独行的仁者
 从“子产不毁乡校”谈社会沟通
 率性是对天道的敬畏
 平等的背后
 “趋善”和“性善”
 孔子的密室之约
 怎样的“中庸”
 隐者的骂人和白眼
 我们为何要有所敬畏
 乡愿,妾妇,大丈夫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和而不同”就是承认异端
第三章 文化可以使心灵觉悟
 重现汉字的意蕴与尊严
 “陶艺天授”的礼乐风景
 慢才是活着
 艺术家的隐逸与发现
 让艺术带你超越疾病
 对城市生态的文化思考
 城市是与居住者的对话
 日记与变异
 年度汉字的民意
 曹雪芹为何没成为莎士比亚
 恐怖小说是想唤醒死亡的虚空
 没有著作权,哪有原创力
 兽首回归值得欢呼吗
 图书界还真好这口残汤剩羹
 作家富豪榜应叫“作家沦落榜”
 别让实体书店灭绝
 灾难之中也需要文化慈善
 “织毛衣”表的是一款怎样的心曲
 公共学术的全面崛起
第四章 谁说天使不可以演戏
 死亡是最大的未知
 对大饥荒死难者的道歉
 荒唐年代里农民的迷茫
 一堂爱的艺术课
 一部男人成长史
 窃听与监听的伦理反思
 婚姻与家庭的内核是唯一的
 “收”把玩之器物,“藏”历史之血脉
 拍历史剧要有敬畏心
 战争与审查的“罗生门”
 救赎使灵魂拥有归途
 票价正疯涨,电影正衰退
 觉醒中的电影导演著作权意识
 “微电影”之战
 别以为破坏电视伦理就能提高收视率
 戛纳不只是卖场与秀场
 银幕之下的情感缺失
 全明星的公民意识
 别把名著拍成“儿童不宜”
 类型叙事中的中国趣味
 品特在与我们讨论月球
 幸好还有赖声川
內容試閱
真实就是天道
举凡中国人,大多知道“天人合一”这四个字。但愿意探究天人合一含义的人很少,真正信仰天人合一的人,就更少了。受传统文化教化的人,对天人合一的意蕴都深有体悟。因在四书五经,乃至中国古典文学中,这都是一个重要主题,不理解这四个字,极难真正体会中国文化的高贵和精妙。
自周公孔孟,到道家老庄,都对这四字所蕴含之义做过很多阐释。孔孟与老庄的分野为,孔孟多从“人”这一端来说,说的是人世;而老庄多从“天”这一端说,说的是自然。到《中庸》,在此问题上对儒道学说做了融会贯通,进一步解读了天人合一的真义。司马迁、朱熹认为《中庸》的作者是子思,孔子的孙子。据考证,《中庸》在秦初曾被当时儒者做过修改,定稿时间应在秦统一之后。
《中庸》里,关于天人合一的纲领性观点在“哀公问政”中,是通过孔子之口说出的:“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其后的12章文字,都是子思在反复论证与释读此句话的意义。
什么是诚呢?朱熹《四书集注》的注解是:“诚者,真实无妄之谓。”简单地说,诚就是真实。真实,不仅是天人合一观的**价值,也是中国儒家精神的中心价值。只有首肯此义,言及其他理念才有意义。何谓真实?日月星辰、风云雨露、海陆山川、虫鸟鱼兽皆谓真实;同样,人的男女生死、喜怒哀乐、饥饱寒暖也属真实,儒家认为这些就是天道,也即真实就是天道。《中庸》说:“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原来世间万物共有的一个特征,就是真实,充塞天地宇宙间的,也只是一个“诚”字。
既然真实就是天道,那么寻求真实,就是人道了。儒家思想的主要演进,就是在追问存在的一切是否真实,以及人们如何在生活中实现真实、把握真实。儒家深知,对于人来说,抵达真实是艰难的。所以《中庸》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自,就是“由”的意思。明,就是明白道理。由真实而明白了道理,叫出自本性。由明白道理而达到真实,称为教育感化。真实,才能明白。明白,也能变得真实。让天道的真实,在人道中再度真实地体现出来,这就是儒家教化的*终目的。而舍弃真实,从别处寻求**价值,或用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来遮蔽真实,就是违背了天道。
《中庸》又说:“诚者,自成也。”真实,就是自己成全自己,“是故君子诚之为贵。”并认为,真实不仅可以成全自己,而且可以成就万物。成全自己,这是仁。成就万物,这是知。《中庸》认为:“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句话,是儒家精神中非常重要的一句话,意思是,只有天下**真实的人,才能充分发挥本性;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本性,就能让众人发挥他们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帮助天地培育万物;能帮助天地培养万物了,就可以与天地并列。这就是儒家所推崇的圣人,原来不过是一个实现了**真实的人而已。
《中庸》更为看重执政者要坚守“至诚之道”,认为“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意思是,只有执政者坚守至诚之道了,才能树立治理国家的**规范,才能确立社会的根本法则,才能探知天地的生成变化。并说“至诚如神”,意思是一个“至诚”的社会或人,不仅可以知道未来,还可以预知福祸。
原来,天人合一、万物一体中的这个“一”与“体”,就是真实。儒者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一切目的,就是为了恢复人世间的一个真实。因为,他们相信,真实就是天道。
母爱的和风
父天母地,是我常想起的四个字。它与我对父母的感受很吻合。父爱广阔深远,母爱细腻亲近,从小在家,我就是这种感觉。父母都已七十多岁了,生活在合肥。因哥哥弟弟与他们同居一城,照料周到,我平日对父母担心很少。
两位老人早修炼得超然物外了,却时时操心远在异地的我。兄弟三个,我小时候*顽皮。如今年过不惑,每次回家,父母对我的教导仍然*多。听他们念叨,像回到儿时,那份幸福是不言而喻的。在他们眼中,我永远是那个毛毛糙糙的黄口小儿,就像我在远方想起他们,常以为他们还是身值壮年的父母。
每个人说起母亲,都能写一本书,我自然也不例外。我的母亲是典型的知识女性,生在上海的一个商贾之家。她是家中*小的女儿,从小极受外公外婆疼爱,养成了娴静平和的心性。母亲的名字悦耳,但很常见,叫吴秀玲。她对我说,是她在上海读敏人小学时,校长给取的。不过我儿时觉得,这三个字不仅极美,也**听。母亲长得美丽端庄,个子也高,年轻时的照片拿出来,像早年上海的电影明星。
孩子都会说母亲美,但我母亲的美,是周围的邻居朋友公认的。早年读班昭的《女诫》,言及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我**刻想到的就是母亲。里面说的清闲贞静、愉色婉容、动静有法、择辞而言等,用来形容我的母亲,都极为贴切。或许母亲天性如此,但我想这和她所受的教育,肯定有关联。母亲初中读的是上海南屏女中,高中读的陕北中学前身是华童公学,都是上海历史悠久的名校。
母亲一心学医,外婆祖籍又在安徽,所以母亲大学考到了安徽医学院。大学时,她与在合肥工业大学读建筑的父亲开始恋爱,1964年毕业后就分配在安徽工作了。母亲做事极为精细,写得一手好字。平日做家务,也是慢工出细活,洗起菜来是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洗。在我的印象中,母亲从来与世无争,说话文静优雅。即便对孩子们,也从没说过一句重话,更没打过一下。小时候,母亲告诉我,她从小学到中学,一路都是班长或学习委员,大学是班主席,我常常不信。在我的印象中,班长、班主席都是泼辣厉害的角色,怎会像我母亲这般温柔安静。长大后才明白,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就是这样的修养。尤其对医生来说,拥有一个充实而宁静的心灵世界,至为重要。
母亲无论是照料我们,还是对医务工作都非常尽心。记得我上高中时,父亲常年在国外工作。有几年,母亲一人照顾我们兄弟三人。那时她在医院是主任医师,常常要三班倒。无论白班夜班,她下班**件事,就是给我们做饭洗衣。有时忙到自己来不及吃饭,又得赶去上班了。母亲近年有骨质疏松的毛病,应当说是那些年落下的病根。老一辈人不注意营养,母亲常说,她在退休前都没想过要喝牛奶,总认为吃饱饭就行了。因母亲喜爱医务工作,在家中会常常和我们聊些医学常识,家中又有很多医学书籍,我们几个孩子耳濡目染,于是都懂一些医学常识。如今,我身边的人如果有什么小病,我的诊断和医治方法,常和医生说的不差上下。母亲虽是医生,每天要面对各种怪病,但她平时在生活中,胆子却并不大,连活鸡活鸭都不敢杀。母亲不会骑自行车,到哪里都是走路。我印象*深的是,上初中我刚学会骑车,有一次在路上我非要载她,母亲轻信了我,真坐到车后座上。我毕竟年少,骑着骑着一紧张摔倒在路上,母亲也倒在自行车上。自那以后直到我20多岁,母亲再也没坐过我的自行车。
母亲年轻时喜欢读小说,直到中年,工作太忙才不大看。我的文学爱好,就是母亲培养的。记得小时候,她会把从小说或电影中看到的故事,讲给我听,而且讲到凄凉或感人之处,自己会先流下眼泪。小时候我有个毛病,只要看到妈妈哭,我便跟在后面哭。有时她刚刚流泪,我已在嚎啕大哭了。母亲年轻时,在工厂的医务室工作过,她与管图书馆的阿姨是密友。从小母亲就带着我,出入图书馆,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借长篇小说给我看。应当说,我与书的缘分,是从那时就结下的。
记得小学时,母亲带我背过《诗经》里《凯风》一诗。那首诗中说:“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意思是:和风从南方来,吹拂那小小的酸枣树,酸枣树小小的,母亲多么辛劳。和风从南方来,吹拂那酸枣树的粗枝条,母亲圣明又善良,我如不成为善人又如何回报。这首诗,是中国出现的**首赞颂母爱的诗。后人常用“凯风”来指代母爱。母爱在我的感受中,确实是这样一种和风,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我静下心,就能感受到那来自母亲的关爱。
这和风无处不在。我想,我们生命中的一切荣耀,都来自这和风。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