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刑事诉讼法

書城自編碼: 264559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作者: 彭海青,庞华玲 主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511882585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8-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74/461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1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庄子:迈向超俗之境
《 庄子:迈向超俗之境 》

售價:NT$ 335.0
我的时代的宗教
《 我的时代的宗教 》

售價:NT$ 421.0
东吴100年
《 东吴100年 》

售價:NT$ 459.0
国色之美:中国经典传统色配色速查手册
《 国色之美:中国经典传统色配色速查手册 》

售價:NT$ 589.0
万事法则:创造一切可能
《 万事法则:创造一切可能 》

售價:NT$ 319.0
说不完的明朝
《 说不完的明朝 》

售價:NT$ 313.0
Midjourney AI绘画教程:prompt关键词训练到效果出片
《 Midjourney AI绘画教程:prompt关键词训练到效果出片 》

售價:NT$ 421.0
生意的本质:商业模式动态升级的底层逻辑
《 生意的本质:商业模式动态升级的底层逻辑 》

售價:NT$ 751.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656
《 市场营销:原理与实践(第16版)营销管理大师科特勒经典著作最新版 》
+

NT$ 605
《 妇产科学(第八版/本科临床/十二五规划教材) 》
+

NT$ 751
《 人力资源管理(第12版)(工商管理经典译丛 全球最经典、中国最畅销的人力资源管理教材,德斯勒经典著作的最新版本) 》
內容簡介:
本书的编写紧紧围绕教育部制定的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的要求,并考虑学生学习的需要以及法律职业的需求,努力体现三个特点:
一是本土性。立足本土,倾力介绍与阐释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所规定的刑事诉讼原则、制度、程序的内容,客观展示我国刑事诉讼法律规范及司法实践的原貌。
二是前沿性。关注刑事诉讼法律规范前沿;关注国家司法考试前沿;关注学术研究前沿。
三是创新性。结构上划分为总论、主体论、原则论、制度论、程序论、特别程序论及附论;形式上设“本章知识要点”、“案例精选”、“思考问题”、“法条链接”及“扩展阅读”。
本书内容全面,体例得当,适合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本科生、法律硕士研究生使用。
關於作者:
彭海青: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学研究所所长、副教授,法学博士、博士后
目錄
第一编总论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刑事诉讼
第二节刑事诉讼法
第二章刑事诉讼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刑事诉讼职能
第二节刑事诉讼构造
第三节刑事诉讼目的
第四节刑事诉讼价值

第二编主体论
第三章刑事诉讼专门机关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公安机关
第三节人民检察院
第四节人民法院
第五节其他专门机关
第四章刑事诉讼参与人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当事人
第三节其他诉讼参与人
第四节单位当事人

第三编原则论
第五章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原则
第三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
第四节依靠群众原则
第五节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第六节对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
第七节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原则
第八节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
第九节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
第十节审判公开原则
第十一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
第十二节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
第十三节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原则
第十四节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原则
第十五节追究外国人刑事责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原则

第四编制度论
第六章管辖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立案管辖
第三节审判管辖
第七章回避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回避的种类、理由和适用的人员
第三节回避的程序
第八章辩护与代理
第一节辩护
第二节代理
第九章刑事诉讼证据与证明
第一节刑事诉讼证据
第二节刑事诉讼证明
第十章强制措施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拘传
第三节取保候审
第四节监视居住
第五节拘留
第六节逮捕
第十一章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第三节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
第十二章期间与送达
第一节期间
第二节送达
第十三章刑事诉讼的中止和终止
第一节刑事诉讼的中止
第二节刑事诉讼的终止

第五编程序论
第十四章立案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立案的材料来源和条件
第三节立案的程序
第十五章侦查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侦查行为
第三节侦查终结
第四节补充侦查
第五节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案件的侦查
第十六章提起公诉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提起公诉的程序
第三节不起诉
第十七章第一审程序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公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
第三节自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
第四节简易程序
第五节判决、裁定和决定
第六节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特别程序
第十八章第二审程序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第二审程序的提起
第三节第二审程序的审判
第四节上诉不加刑原则
第五节对查封、扣押、冻结财物的处理
第十九章死刑复核程序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第三节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第二十章审判监督程序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再审立案的材料来源
第三节提起再审
第四节再审程序
第二十一章执行程序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
第三节执行的变更与其他处理
第四节人民检察院对执行的监督

第六编特别程序论
第二十二章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方针、原则和重要制度
第三节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特殊诉讼程序
第二十三章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程序的适用范围和诉讼程序
第二十四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的适用条件
第三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的审理
第二十五章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强制医疗的适用对象
第三节强制医疗程序
……

第七编附论
內容試閱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两年多来,伴随这部《刑事诉讼法》的出台及实施,有关司法解释不断发布,刑事司法实践也因之发生了较大变化。为此,作为法学专业本科生、法律硕士研究生等教学参考的刑事诉讼法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亟须更新。在此背景下,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教材。
本书的编写紧紧围绕教育部制定的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的要求,并考虑学生学习的需要以及法律职业的需求,努力体现以下三个特色:
1本土性。本书立足本土,倾力介绍与阐释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所规定的刑事诉讼原则、制度、程序的内容,客观展示我国刑事诉讼法律规范及司法实践的原貌。鉴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律规范主要是对本土司法实践需求的回应,刑事诉讼制度中国模式的轮廓日益清晰,也因篇幅所限,本书未着笔墨于外国法的有关内容。这是与以往刑事诉讼法教材相比的特色之一。比如刑事证据规则部分,由于以前我国刑事证据规则方面的规定不多,以往教材偏重于对英美法系证据规则的介绍,而2010年“两院三部”《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出台以后,我国刑事证据规则的状况得以大大改观,认真梳理与学习这些刑事证据规则比了解英美法系证据规则更具现实意义。也就是说,我国刑事诉讼法律规范的完善为刑事诉讼法教材本土性定位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2前沿性。本书关注前沿问题:首先,关注刑事诉讼法律规范前沿。及时掌握新法,更新知识,对于法律学习者至关重要,因此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对于新旧法律规范细心甄别,以最新的法律规范作为参考资料。本书的写作依据是最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以及最新发布的司法解释,资料更新至2015年4月30日。其次,关注国家司法考试前沿。国家司法考试是检验法律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也是从事法律职业的“敲门砖”。本书部分章后所附的“案例精选”,都是从近几年有关刑事诉讼法的司法考试真题中精心选取的,并辅之答案与解析,给学生及早提供国家司法考试方面的指引。最后,关注学术研究前沿。学术研究是法律学习的最高层次,为开拓学习视野,启发研究思维,每章附设“扩展阅读”,选取能够反映学术研究新视角、新观点、新方法的专著和论文。
3创新性。本书注重体例编排的创新性:一方面,将本书内容划分为总论、主体论、原则论、制度论、程序论、特别程序论以及附论七个部分,以明确本书的结构,也明确刑事诉讼法知识体系的结构。另一方面,每章前设“本章知识要点”,以提示本章学习的主要知识点;部分章后设“案例精选”、“思考问题”、“法条链接”以及“扩展阅读”,以配合本章主旨内容的学习。
本书的撰稿人为活跃在刑事诉讼法教学一线的中青年教师,均具有法学博士学位,绝大多数还具有博士后研究和海外留学背景,系典型的“学院派”。
本书撰稿人简介及分工如下(以撰写的章节先后为序):
彭海青: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学研究所所长、副教授,法学博士、博士后,撰写第一、二、十六、十八、二十、二十一章;
肖沛权: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撰写第三、八、十七章;
庞华玲: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撰写第四、七、十、十一章;
马云雪: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法学博士,撰写第五、二十四章;
杨锦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法学博士、博士后,撰写第六章;
田力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撰写第九、十九章;
曾新华: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博士后,撰写第十二、十三章;
郑曦: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博士后,撰写第十四、十五章;
初殿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撰写第二十二、二十三章;
倪润: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讲师,法学博士,撰写第二十五章;
赵琳琳: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课程主任、副教授,法学博士,撰写第二十六、二十七章。
为加强教材建设工作,进一步促进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结合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学校自身发展的要求,鼓励教学一线的教师编写一批有特色、质量高、适合实际教学需求的教材,北京理工大学设立“十二五”(2014-2015)规划教材项目。本教材有幸得以入选该项目。在此对北京理工大学对本书编写出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法律出版社的刘琳编辑为本书的出版忙碌、辛劳,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诉讼法专业的研究生李欣、郭珊、孙倩、陈正雄、何津津等承担了文字校对、司法考试真题与扩展阅读书目核查等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作为集体智慧的结晶,本书饱含大家对刑事诉讼法教学工作的热心、真情与责任感,期望本书的出版可对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科建设与我国刑事诉讼法治的发展贡献薄力。同时,不能避讳的是,尽管数易其稿,字斟句酌,由于时间与水平所限,错漏恐难以避免,诚请广大读者予以反馈、批评,以便于我们日后改进。
彭海青
2015年5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