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最后的乡村:中国乡土影像志(全四卷)

書城自編碼: 264161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社會學
作者: 王景和
國際書號(ISBN): 9787516618240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6-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1788(/938000(全四卷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05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万物互联算法、方法、技术和观点
《 万物互联算法、方法、技术和观点 》

售價:NT$ 347.0
矿政:清代国家治理的逻辑与困境
《 矿政:清代国家治理的逻辑与困境 》

售價:NT$ 661.0
索恩丛书·贝多芬:终生的革命者
《 索恩丛书·贝多芬:终生的革命者 》

售價:NT$ 941.0
领导者图鉴:藏在故事里的领导智慧
《 领导者图鉴:藏在故事里的领导智慧 》

售價:NT$ 364.0
中国近代通史(全十卷,全新修订纪念版)
《 中国近代通史(全十卷,全新修订纪念版) 》

售價:NT$ 10976.0
无从说起
《 无从说起 》

售價:NT$ 381.0
蔬菜栽培学
《 蔬菜栽培学 》

售價:NT$ 773.0
车规级芯片技术
《 车规级芯片技术 》

售價:NT$ 717.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656
《 社会蓝皮书:201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
+

NT$ 374
《 快时代慢思考 》
+

NT$ 324
《 最近四十年中国社会思潮 》
+

NT$ 268
《 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 》
編輯推薦:
★在中国城乡结构大转型的背景下,中国农村正在发生深刻而激烈的变化,传统的居住方式、建筑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在传承与变迁之中衍生为新的形态。图文并茂地全面调查中国各地农村的真实情况,不仅有利于传统优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有利于推动城乡转型的健康发展。

★本书作者王景和为新华社老记者,在多年的采访素材基础上,以图文资料的形式展现当代乡土中国的景象、风貌、习俗等,涵盖了中国当代农村生产生活的各方面。
內容簡介:
“最后的乡村——中国乡土影像志”系列一共包括四卷,四卷的主题分别为《古村掠影》《斯土风情》《铁犁挽歌》和《家园守望》。以图为主、图文结合,四卷总图片数2000余幅,总字数80万字。第一卷主要展示中国传统村落和村居形态的当代风貌;第二卷主要描绘正在渐行渐远的中国传统农村生活状态;第三卷主要叙述中国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第四卷则主要关注新的市镇建设和农民走出乡村开始迁徙的路径,展示新时期的农村、农民和他们的新生活。
關於作者:
王景和,1946年生,吉林大学中文系毕业,新华社高级记者、吉林分社原副社长兼总编辑。多年从事农村报道,足迹遍及吉林省各个市县和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对大包干后的农业机械化、商品经济大潮中的农民地位、工农产品剪刀差、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承包制的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等诸多农村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过专题调研和报道,有多篇作品在全国产生较大反响。主要著作有个人作品选集《记者眼中的?》。
目錄
序温铁军

自序把镜头伸向农村



第一卷古村掠影——中国的村落与民居

引言

第一章中国村落的形态

第一节团聚型村落

第二节松散型村落

第三节不成型的村落

第四节村落格局

第五节村内交通

第二章中国的新村建设:以六省市为例

第一节江苏新村

第二节广西恭城

第三节北京新村

第四节吉林新村

第五节黑龙江新村

第六节湖北新村

第三章中国乡村民居的差异

第一节房屋结构的地域差异

第二节南北方民居院落差异

第三节南北方民居的仓储及防护设施差异

第四章乡村民居的演变

第一节东北地区民居的演变

第二节华北地区民居的演变

第三节华东地区民居的演变

第四节中南地区民居的演变

第五节西南地区民居的演变

第六节西北地区民居的演变

第五章乡村变迁的隐忧

第一节日甚一日的空巢化

第二节古村的悲泣

第三节消逝的村庄



第二卷斯土风情——中国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引言

第一章乡间饮食

第一节北方主食

第二节南方主食

第三节南北方乡土小吃

第四节南北方的餐饮方式

第五节灶膛里的变革

第二章乡间服饰

第一节汉族

第二节回族

第三节朝鲜族

第四节赫哲族

第五节鄂伦春族

第六节鄂温克族

第七节白族

第八节布依族

第九节藏族

第十节傣族

第十一节侗族

第十二节黎族

第十三节哈尼族

第十四节苗族

第十五节纳西族

第十六节摩梭人

第十七节水族

第十八节壮族

第十九节瑶族

第二十节彝族

第二十一节惠安女

第三章乡间民俗

第一节农家装饰

第二节婚丧嫁娶

第三节年节习俗

第四节民间信仰

第五节休闲娱乐

第六节其他习俗

第四章乡间用具

第一节衣

第二节食

第三节住

第四节用

第五章乡间艺术

第一节民间画作

第二节剪刻艺术

第三节编织印染

第四节雕与塑

第六章乡间旅游

第一节北京郊区

第二节河北白洋淀

第三节辽宁绿江村

第四节吉林:雾凇岛、庆岭活鱼街

第五节陕西:秦岭脚下、佳县

第六节广州:溪头村、小洲村

第七节云南坝美村

第八节江西婺源

第九节江苏周庄

第十节山东烟墩角

第十一节成都农家乐

第十二节广西阳朔



第三卷铁犁挽歌——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与变革

引言

第一章耕作方式的变革

第一节北方地区的耕作

第二节南方:原始状态的手工劳动

第三节耕作用具的演变

第二章收获方式的变革

第一节粮食作物收获

第二节经济作物收获

第三节收获用具的演变

第三章人参林果业的兴衰

第一节人参生产几起几落

第二节贝母种植势头回落

第三节日益兴旺食用菌

第四节苹果樱桃和大枣

第五节栗子丰收人欢乐

第六节种烟草势头不减

第七节前路迷茫是柿子

第四章畜禽饲养方式的变革

第一节养猪业的革命

第二节养禽业的回归

第三节牛、马、驴、羊的饲养

第五章水产养蜂业的发展

第一节水产养捕有喜有忧

第二节长白山区的林蛙养殖

第三节长盛不衰养蜂业

第六章采集业与小作坊

第一节日渐看好山野菜

第二节今昔非比小秋收

第三节爬冰卧雪看冬采

第四节一息尚存青砂器

第五节手工漏粉仍红火

第六节土法“小烧”受欢迎

第七章乡间物流的流变

第一节商品:从城市流向乡村

第二节鲜货:从乡村涌进城市



第四卷家园守望——当代中国转型中的新农村

引言

第一章迁徙路上的甘与苦

第一节在京城打工的人们

第二节给农民打工的农民

第三节遇龙河上的竹排工

第四节大山里的打工者

第五节养鲍鱼的人们

第二章谁来建设新农村?

第一节山东

第二节吉林

第三节河北

第四节湖南

第五节湖北

第六节安徽

第七节广东

第八节云南

第九节其他

第十节荒芜的土地

第三章纯朴乡风待传承

第一节寿光农民令我感动

第二节难忘老家那份情

第三节侗族妇女爱说笑

第四节我在侗家喝醉了

第五节在摩梭人家做客

第六节夜宿藏民家

第七节雨林谷的克木人

第八节走进基诺族山寨

第九节做客黑河一农家

第十节走进俄罗斯村

第四章能工巧匠谁接班?

第一节铁匠

第二节木匠

第三节豆腐匠

第四节泥瓦匠

第五节修鞋匠

第六节理发匠

第七节弹棉匠

第八节编织匠

第九节织锦匠

第十节皮匠

第十一节其他

第五章乡村环境的喜与忧

第一节国土之痛

第二节江河之殇

第三节道路之忧

第四节垃圾之堵

第五节动物之悲

结语

附录

后记
內容試閱
自序

把镜头伸向农村



我是新华社的老记者。

在记者岗位上,我曾连续17年从事农村报道,足迹遍及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对大包干后的农业机械化、商品经济大潮中的农民地位、工农产品剪刀差、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承包制的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等诸多农村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过专题调研和报道,有多篇作品在全国产生较大反响。自我感觉,虽然不是名人,但也小有成就。

2004年2月,我从新华社吉林分社副社长兼总编辑的岗位退居二线,再有两年就退休了。退休后的生活怎么过?在不少人的心里,退休就是退出历史舞台,退休就是人生的终点。可我却觉得,六十退休,这恰是人生的新起点。从这时起,生命已完全属于自己,生活有了充分的自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干一些过去想干而没有时间干的事。

我选定的项目是摄影,“让照片记录历史,让历史记住照片”是我的追求。我的计划是,退休以后,开着自己的车,带上照相机,到山乡草原,到街头巷尾,去捕捉自然,捕捉美,捕捉快要消逝了的历史。

为此,我还写了一首诗,叫六十生日感怀:

花甲常悲人生短,

岂知退休路更宽。

功名利禄成过去,

山乡原野有新天。

莫言须发银如雪,

且看老身志犹坚。

跃马横刀重上阵,

再展宏图六十年。

我这里说的“马”就是车,“刀”就是照相机。2005年6月,我花9万多元买了车。

2006年3月退休后,又花近3万元买了相机和镜头等。“马”和“刀”都有了,我开始筹划“中国城乡万里行”。

2007年4月2日至12月30日,我这个驾龄不到两年的新手,带着老伴,开着买了不到两年的捷达车,搞了一次“中国城乡万里行”。从北京到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再从广东到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然后返回广州,经湖南、湖北、河南回到北京,历时9个月,走行16个省(市、自治区),行程27000多公里。一路上,我边走边拍照片,边走边发博客,回到北京时,已发博客200余篇,等于是不花国家一分钱,给国家做了一次文图并茂的宣传。

一路上,我基本不走高速,而是走国道、省道,目的一是省点过路费,更主要的是可以随时停车拍照,随时走乡进村,接触群众。住的地方不求高档,基本都是小旅店、小宾馆,我的要求不高,一是房费低,二是能停车,三是能上网更好。至于吃的,更是简单,街头小饭馆,随便点两个便宜菜就行了,但晚上得喝上二两。我的作息时间是,白天开车转,晚上早睡觉,早上两三点钟起来写日记,整理照片,发博客。

一路走,我一路激动着。山东的大海,江苏的麦田、浙江的千岛湖、江西的三清山,福建的土楼,广东的碉楼、三亚的台风、广西的梯田、贵州的大山,云南的红土地和梅里雪山,每一处壮美的风光,都让我激动得心嘣嘣直跳,常恨手中的相机不听使唤。

更让我感兴趣的是农村。在天津,我采访了当年江青的“典型”小靳庄和禹作敏后的大邱庄;在山东,采访了农业学大寨的老典型下丁家、厉家寨、大渔岛;在上海,采访了中国赤脚医生第一人王桂珍;在浙江,采访了“江南大寨”上旺。这些老典型的今与昔,让我思考着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在河北和山东,我观察了村庄的变化,亲历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在江苏的华西村,我观察和思考了四天;在广西,我访问了三处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在贵州、云南的大山里,我看到了一处处散落山间、十分简陋的小木房。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新农村建设,前景美好,但任重道远。

更难忘的,是住在村里,住在农民家的感受。在山东一个叫鱼鸣嘴的小岛上,我一连住了10天;在福建西北的小山村里,我住了一个礼拜;在广西龙胜的大山里,我住过瑶家、壮家;在贵州、云南的高原上,我曾在布依族和藏族家里过夜。我访问过的村寨有侗族、水族、傣族、苗族,基诺族,每到一个地方都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在泸沽湖的摩梭人家里,我吃到了新杀的猪肉;在广西侗族的早餐桌上,我喝得酩酊大醉。这一切,让我深深感受到中国老百姓的善良、忠厚与纯朴。

“万里行”归来,许多朋友劝我编本书。编什么书呢?有的说,编本旅游日记,用你的镜头介绍祖国美好的山川田园。有的说,你是退休老人的楷模,把你的游历写出来会对大家如何过好后半生有启示。我思谋再三,觉得主题难以确定。不过,回过头来看,我所拍的照片大部分是农村的,我所发的博客也大部分是反映农村的,何不就编一本《中国乡村图说》呢!

我知道,要编这样一本书,仅有这一次万里行是不够的。我计划,再用两年的时间跑中国的东北、西北和中部,但转过年来,家里有事,跑不成了。但这几年来,我还是抽时间跑了北京郊区、四川灾区、河北张家口、山东半岛、陕北佳县、安徽徽州、西安郊区、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湖南、湖北等地的农村,补充了大量反映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的图片。加上以前跑过的新疆、甘肃,我已经探访了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编辑这本书的图片基本够用了。

这套丛书主要是由图像构成的,但它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摄影画册,不是单纯地从摄影艺术的角度去描绘乡村。我是想站在摄影之上,用社会学的和历史的眼光,对中国乡村进行全方位的扫描和多角度的展示,为读者描绘出中国乡村的广阔的社会图景,

在图片拍摄和书稿编辑过程中,我力求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观察中国乡村,即不仅看现状,而且看历史,看变化。也就是说,不仅从横向上反映东西南北中农村、农业、农民的面貌和不同特点,而且从纵向上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各方面所发生的变化。我想以直观的不加任何修饰的图片和同样朴实无华的文字告诉人们:中国的农村什么样,中国的农民什么样。让人们大略地了解中国农村的现时状况,了解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进而去思考中国农村的未来。

我深知,中国疆域广大,国土辽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风土人情也颇有差异,我不可能把每个省、市、自治区都走遍,把各方面的情况都吃透,况且我还有重庆、青海、宁夏、西藏和台湾没有去,因而书中介绍的情况难免有挂一漏万或以偏概全之嫌。在这里,我恳请读者朋友不客气地予以批评和指正。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