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临朐西朱封龙山文化玉器研究

書城自編碼: 260254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文物考古
作者: 杜金鹏
國際書號(ISBN): 9787030447203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6-01
版次: 1
頁數/字數: 254/397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1245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图坦卡蒙和改变世界的陵墓
《 图坦卡蒙和改变世界的陵墓 》

售價:NT$ 447.0
儿童心理画:孩子的画会说话,孩子的画这样读
《 儿童心理画:孩子的画会说话,孩子的画这样读 》

售價:NT$ 386.0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向
《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向 》

售價:NT$ 498.0
海外中国研究·古代中华观念的形成
《 海外中国研究·古代中华观念的形成 》

售價:NT$ 437.0
街头官僚:公共服务中的个人困境(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 街头官僚:公共服务中的个人困境(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

售價:NT$ 493.0
芯片战争:世界最关键技术的争夺战
《 芯片战争:世界最关键技术的争夺战 》

售價:NT$ 717.0
唐代玄宗肃宗之际的中枢政局
《 唐代玄宗肃宗之际的中枢政局 》

售價:NT$ 420.0
游戏改变未来
《 游戏改变未来 》

售價:NT$ 783.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1270
《 美术考古半世纪: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彩图版) 》
+

NT$ 3054
《 一个考古学文化交汇区的发现——凉山考古四十年 》
+

NT$ 813
《 透物见人:夏商周青铜器的装饰艺术研究 》
+

NT$ 1062
《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巨型礼仪建筑群综合研究 》
+

NT$ 1062
《 追迹三代 》
編輯推薦:
《临朐西朱封龙山文化玉器研究》可供历史、考古、文物、博物馆从业人员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广大古玉爱好者参阅。
內容簡介:
《临朐西朱封龙山文化玉器研究》是关于山东临朐县西朱封遗址龙山文化墓葬出土玉器的综合研究报告。作者运用考古学理论方法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从历史学、考古学、矿物学和工艺技术等多个层面和视角,就其考古发现、历史背景、社会状况、价值意义、玉石特质、治玉工艺技术等进行了探讨。
目錄
前言杜金鹏
山东临朐西朱封龙山文化玉器的发现与研究梁中合
考古学综合研究
山东龙山文化玉器发现与研究综述杨小博赵国靖王青
山东龙山文化玉器在中国史前玉器中的地位叶茂林
山东新石器时代玉器对中原文明进程的影响袁广阔
山东龙山文化用玉制度的考古学观察曹芳芳孙庆伟
材料与工艺技术研究
西朱封龙山文化玉器矿物分析和铁质沁色实验报告何明跃孟樊王维盛
对山东龙山文化玉器玉料及治玉工艺的几点认识徐琳
西朱封龙山文化玉器科学检测与研究王金霞
西朱封龙山文化玉器加工技术研究叶晓红
西朱封龙山文化大墓出土绿松石的显微测量研究张友来袁濛茜
结语杜金鹏
附录山东龙山文化玉器研究文献目录袁濛茜
內容試閱
山东临朐西朱封龙山文化玉器的发现与研究
梁中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一、遗址位置
临朐县位于山东省的中部偏北,行政区划隶属于潍坊市。地处沂山北麓,河上游,潍坊市西南隅。东与昌乐县、安丘市毗连,西界临淄区,南与沂水、沂源县接壤,北邻青州市。极点直线距离东西52千米,南北59千米,总面积1833平方千米。县城位于县境北部的临朐镇,距潍坊市政府所在地70千米、省城济南150千米、首都北京520千米。
临朐地处北纬36°04′~36°37′,东经118°14′~118°49′。
西朱封遗址位于临朐县境中部偏南,河上游干流冲积平原的北端,所以虽处山区,但周围形势还是比较开阔平坦。这里离山区不远,拥有大片可耕土地,且河及其纵横的支流贯穿其间。山、水、土地诸项基础资源俱备,选址于此,西朱封龙山文化聚落实有不可多得的天然优势(图1)。图1临朐西朱封遗址地理位置图
二、考古简史
西朱封遗址位于临朐县城南5千米的城关街道西朱封村。该遗址在1957年文物普查时被发现,当时虽对该遗址的文化性质不太了解,但是做了登记,定为古文化遗址。
1973年文物普查时,考古工作人员对遗址性质有所认识,确定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并将面积界定在村南南北宽100米、东西长700米的范围内。现馆藏的许多标本都是在这个时期采集的。
1982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考古工作人员根据遗址文化层的暴露情况,将其分成南区和西区两部分。南区即村南部分,东西长310米,南北宽210米,面积约6.51万平方米;西区即村西部分,东西长210米,南北宽160米,面积约3.36万平方米。两区合计面积约9.87万平方米。以上两次调查均未将西朱封村划入遗址范围之内。村东部由于文化层暴露不明显,也未将其纳入,所以西朱封遗址的面积一直界定在不足10万平方米的范围之内。
1987年5月中旬在全省文物普查中,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临朐县文物管理所再次复查该遗址。普查组在此次复查中发现,在遗址南区被当地村民称为“银子崖”的断崖上挂有墓葬,经雨水的冲刷已经暴露部分遗物。在征得上级文物主管部门同意后,文物管理部门随即对这座大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现的墓葬编号为87M1,开口在第2层下打破龙山文化层。通过发掘清理确定其为龙山时期的大型墓葬。
1989年秋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对西朱封遗址南区的银子崖西南部进行了小范围的试掘,并在遗址断崖处,即1987年发掘的M1以东约30米处清理了两座龙山文化大墓,编号分别为M202和M203。同时清理的遗迹还有灰坑、灰沟和小型墓葬等。
2008年10月,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临朐县文物普查小组了解到村民建房或打井时经常发现黑色及灰色陶器,由此证明村内有遗址分布。遗址东部台地发现有地层堆积。该台地属东朱封村窑场。1992年,当地村民曾经在窑场发现两座可能为大汶口文化的墓葬,但墓葬文物大部分被哄抢,其中窑场场主收集到墓内出土的2件完整磨光黑陶杯、1件褐陶鬶、4件玉铲。两座墓被哄抢后,临朐县文管所派人去窑场调查,见到了褐陶鬶。该鬶形制为大汶口文化风格。由于当年暴露的其他遗迹遗物不明显,这两座墓一直未纳入遗址范围。此次发现的台地地表和断崖处均有遗迹遗物暴露,所以亦将其纳入遗址范围。
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调查情况看,西朱封遗址应是由村南银子崖台地,村西台地,西朱封村占压区、西朱封村东和东朱封村南的河边台地四部分组成,总面积近50万平方米,其中心区位于银子崖台地。该台地有较厚的文化层,有平民与贵族墓葬区。各时期文化层堆积年代,从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文化时期,直至商、周、汉代,各个时代虽然堆积厚薄不一,但没有缺环,其中尤以龙山文化中晚期内涵最为丰富。
2008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再次对西朱封遗址进行了全面调查和测绘。此次测绘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划定的西朱封遗址面积进行。测绘范围包含西朱封银子崖、西朱封村占压部分、西朱封村西台地、西朱封村东和东朱封村南区。总面积约60万平方米。
2009年11~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对西朱封遗址进行了全面钻探。遗址西区台地主要文化内涵为龙山文化,文化层堆积较薄,但有众多的灰坑、灰沟、窖穴遗迹。对西朱封村所占压部分的局部钻探发现,龙山文化堆积层面距现地表深达1.5米,如果再算上已挖去的1~1.5米土层,则银子崖高出村内遗址地表2~3米。与村西台地、村南台地形成强烈对比。村内遗址文化层的堆积因被村庄所压,无法进行更详细的勘探。遗址东区于20世纪90年代初因东朱封村窑场长期用土而挖掉很大的面积。目前,窑场的断崖处局部留有大汶口时期和龙山时期的文化层、灰坑及汉代以后的灰坑、墓葬等遗迹。总体来看,西朱封遗址是以银子崖台地为中心区,在其北面与东、西两侧有三个次中心区,共同组成了大西朱封遗址。
西朱封墓地的一些资料陆续发表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对龙山时期大型墓葬的性质及其在文明化进程中的地位给予了高度重视。许多学者撰写了研究西朱封大墓所出玉器的研究文章,有学者对西朱封墓地的墓主人的族属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还有学者以西朱封大型墓葬的资料,探讨了山东龙山文化的葬俗、葬制和反映的社会问题。另外,在许多研究龙山时代和文明起源等问题的文章和著作中,西朱封大墓上资料往往成为论述该问题的重要依托,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三、墓葬概述
1989年9~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对遗址进行正式发掘,发掘面积360平方米,分为四个发掘区,M202和M203两座大墓位于第二区,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一)M202
1.墓葬位置
M202位于遗址的西南部断崖处,属第二发掘区,部分被断崖破坏。在发掘过程中,最先于T8017南壁下发现墓的西北角,继之在距地表深约0.55米处出现红陶鬶,即位于墓西北角二层台的随葬品。之后,遂向东、南扩方,向东扩方至T8016的东壁
图2M202平、剖面图
正南,向南扩方至断崖处。廓清墓的范围之后,发现其南部被断崖破坏,遂以断崖为剖面逐层向下清理(图2)。
2.墓葬结构
墓开口于耕土层下,距地表0.05米,东部表层填土被一座周代小墓(编号M201)打破。墓圹呈东西向长方形,长6.68米,南壁被断崖打破,南北残宽2.2~3.15米。在距现存墓口深0.65~0.78米处留出生土二层台,在中部
仅存东、北、西三面,东二层台宽0.97~1.03、深约1.33米,西二层台宽1.06、深约1.26米,北二层台宽0.75~1、深约0.82米;墓室南北残宽2~2.19、东西长4.66、深1.27~1.35米。墓室底部生土下挖一周半圆形基槽,以放置和稳定椁板。东基槽宽0.12~0.14、残长约1.72、深约0.12米,距东墓壁0.09~0.15、距北墓壁约0.28米;西基槽宽0.14、残长2.08、深约0.1米,距西墓壁0.1~0.13、距北墓壁约0.1米;北基槽宽约0.12、长约4.33、深0.06米,距北墓壁约0.3~0.42米。
椁呈长方形,两短边出头。东西长4.38米,椁的南壁已遭破坏,残存宽度1.7~2米。椁壁上窄下宽,东壁上厚0.08~0.12、下厚0.12~0.14、残长1.66~1.72、高约0.84米,残存椁壁上部距墓壁0.09~0.18、底部距墓壁0.09~0.15米;西壁上厚0.07~0.1、下厚约0.14、残长约2.07、高约0.89米,椁壁上部距西墓壁0.16~0.21、底部距墓壁0.1~0.13米;北壁上厚0.06~0.08、下厚约0.12、长约4.33、高约0.87米,椁壁上部距北墓壁0.35~0.46、下部距墓壁0.3~0.42米。从残留的较为清晰的木纹痕迹观察,在椁底部墓室的东北角,尚可隐约分辨出铺有南北排列的长条垫板3~4块。
在其南侧不远处,即棺的东方,有厚约0.02米的一层灰土,疑似木质朽痕。由此推测,在椁底部应该垫有木板。椁顶已塌陷,部分与棺顶重合,均压在人骨架上。椁顶现距墓口高度约1.25、椁底距墓底深0.06~0.39、现存厚度0.02~0.06米。撑托椁顶的横梁或是椁盖板至少有3根,横跨于南北椁板上,编号分别为L1、L2和L3。L1横跨椁室的中部,长度大致与椁室残宽相等,长1.4、宽约0.09米。L2位于L1的西侧约1.2米处,残长约0.85、宽约0.12米。L3位于L2的西侧约0.25米,接近西椁壁,长约1.53、宽约0.1米。
棺为东西向长方形,长2.64、宽0.72米;现存高度东侧为0.21、南侧为0.08、西侧为0.07、北侧为0.08米;棺壁的东壁厚0.06~0.07、南壁厚0.07、西壁厚0.07、北壁厚0.07~0.09米;棺底厚0.02~0.04米。棺顶部应该是有棺盖板的,由于椁顶塌陷以及受到椁顶、墓室内填土的压迫,棺顶痕迹和椁顶痕迹合二为一。
墓主人仰身直肢,摆放位置整体偏于棺内西北部,头顶上有较大的空间,上距东棺壁约0.6米,头右距北棺壁约0.13米,足距东棺壁0.03米。头向108°,头骨破碎严重,略偏向右侧,面向上。两臂紧贴身体,锁骨向上倾斜,尺骨断裂,可能是受到倒塌棺、椁顶及填土的压迫所致,双手交叉置于盆骨处,掌骨凌乱。双腿伸直,双膝、小腿及双足并拢,足尖叠置一起,可能是右足尖在上,左足尖在下。人骨轮廓完整,但整个骨架已被压成扁平状。墓主人为成年个体,身高约1.75米。骨质腐朽严重。
3.随葬品
发现随葬品47件(套),按材质可分为四大类:陶器、石器、玉器和骨器。另外,在清理过程中还发现有彩绘和疑似漆木器等随葬品。具体分布情况如下。
1)棺内随葬品。自人头骨顶部至棺壁约有0.6米的空隙,其间无随葬品。左嘴角处、左腋下及髌骨左右均随葬一绿松石管饰(M202∶4、M202∶5、M202∶9和M202∶10)。M202∶4出土于左嘴角处,可能是口内的玉琀。M202∶5出土于左腋下,与左臂平行,可能是佩戴于肩部或胸部的装饰品。M202∶9出土于左侧髌骨的外侧,与身体平行。M202∶10位于右侧髌骨的外侧,也与身体平行。M202∶9和M202∶10的位置大致对称,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关系。头骨南侧,紧邻棺壁处有玉冠饰一套(M202∶1、M202∶2)和一件玉簪(M202∶3)。玉冠饰分M202∶1和M202∶2两部分组成,出土时两件饰品分离且平行排列,前者在东,后者在西,都是一端接触棺壁,另一端偏离约25°。M202∶1出土时,顶缘略高朝向内侧,底边略低朝向棺壁。M202∶2出土时,平出于棺底,尖部斜指向内侧,尾部深入棺壁和M202∶1之间。在冠饰及周围还出有凌乱的红色彩绘。推测当时玉冠饰有可能是盛放于一件涂有红色彩绘的盒内。玉冠饰和头骨之间有很多细小的绿松石片,形状不规则,有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这些绿松石片可能是作为装饰物镶在某种木质器物上的,器物腐朽之后,仅剩下绿松石片。M202∶3在M202∶2西侧不远,与南棺壁平行,尖部向西。左股骨外侧随葬玉刀(M202∶6)和玉铲(M202∶7)各一件,前者在东,后者在西。出土时,M202∶6刃部略高且接近于股骨,刃的一角叠压在股骨上,背部较低,由此推测在下葬时,应是放置于人的大腿上,后由于尸体腐烂之后,滑落下来,使得背部接触棺底。M202∶7刃部略高,接近股骨。另有一件玉铲(M202∶8)压在右股骨上部。M202∶8出土时,位于双腿之间,刃部压于右股骨上。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