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保护社会的政治

書城自編碼: 258426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者: 陈明明、刘春荣 主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208129276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6-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04/215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4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绘画的基础 彩色铅笔技法入门教程
《 绘画的基础 彩色铅笔技法入门教程 》

售價:NT$ 279.0
听闻远方有你2
《 听闻远方有你2 》

售價:NT$ 240.0
牛津分配正义手册
《 牛津分配正义手册 》

售價:NT$ 2016.0
全域增长:从战略制定到战术执行
《 全域增长:从战略制定到战术执行 》

售價:NT$ 661.0
澎湖湾的荷兰船:十七世纪荷兰人怎么来到台湾
《 澎湖湾的荷兰船:十七世纪荷兰人怎么来到台湾 》

售價:NT$ 370.0
银元时代生活史
《 银元时代生活史 》

售價:NT$ 493.0
大唐兴衰三百年3:从女主当国到开元盛世
《 大唐兴衰三百年3:从女主当国到开元盛世 》

售價:NT$ 325.0
直击核心:通向卓越教练之路的革命性方法
《 直击核心:通向卓越教练之路的革命性方法 》

售價:NT$ 549.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07
《 后革命时代的中国 》
+

NT$ 374
《 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社会分析中的行动、结构与矛盾(大学译丛) 》
+

NT$ 398
《 复旦政治哲学评论 第6辑 》
+

NT$ 324
《 劳作的女人:20世纪北京的城市空间和底层女性的日常生活 》
+

NT$ 349
《 国家、战争与历史发展:前现代中西模式的比较(李约瑟难题的最新解答,探究中西历史发展分流之谜!) 》
+

NT$ 407
《 通向集体之路:一项关于文化观念和制度形成的个案研究 》
編輯推薦:
1.《复旦政治学评论》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主办,学术性与思想性并重的政治研究类系列辑刊,入选CSSCI来源集刊。

2.现代国家政治的核心是对社会的保护,本辑聚焦现代福利国家制度,不同案例启示中国福利政策走向。


相关图书:

※《通往自由之路:为自由企业制度而辩》(2012《纽约时报》畅销书,致敬亚当·斯密 致敬哈耶克,张维迎撰序推荐:“这本书值得所有人一读。)

※《大停滞?科技高原下的经济困境
美国的难题与中国的机遇》(美国经济学家泰勒·考恩追索经济困境的根源,中国有影响力科技学者涂子沛跨界导读:经济大停滞?科技大停滞!)
內容簡介:
《保护社会的政治》是CSSCI来源辑刊陈明明主编《复旦政治学评论》丛书的第14辑。本辑聚焦政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福利国家问题,着重讨论在国家和社会转型以及经济危机时期,关于国家福利的观念、政策以及施行办法,并以北欧丹麦、东亚韩国、南欧希腊为案例,具体说明国家福利在不同社会情况下如何安排落实及可能产生的危机。
關於作者:
陈明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政治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复旦大学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中国政府与政治、当代中国政治史研究、政党与国家建设专题等。
目錄
【福利政治专题】
专题导语: 危机、转型和福利的新政治……刘春荣、斯坦因·库勒
丹麦福利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拉斯·博·卡斯伯森著、郝诗楠译
全球经济衰退与东亚的社会保护:全球与地方互动的路径 ……权赫洲著、郝诗楠译
无所适从?困境中的希腊福利 ……曼诺思·马萨噶尼斯著、吴颖蕾译
【中国政治研究】
中国区域发展与地方治理的再认识:“局部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潘兆民
强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宪法监督职能:一种实施宪法的路径探索 ……欧阳景根
从志业到职业: 当代中国调查记者的自我想象与社会实践 ……白红义
一个“游击式风格”的政策制定: 对我国高等教育1999年6月扩招决策的政治学分析 ……汪庆华
基础型能力与民主转型——国民党两次政治转型机遇的比较研究 ……胡鹏
【访谈】
中国政治学: 改革、比较与学术发展——曹沛霖教授学术访谈 ……曹沛霖、杜欢、苏翊豪
【学术综述】
传统与现代: 当代中国民间信仰兴起的研究综述 ……杜何琪
【读书】
《叫魂》中的“运动式治理” ……王礼鑫、陈永亮
中国古代先哲对“依法治国”的认知及其在当代的参考价值 ……朱永嘉
內容試閱
从历史上看,现代国家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保护系统借以维护人的安全感、社会契约和社会凝聚力,这种需要促进了现代福利国家和社会保障观念与制度的形成。这些观念来自欧洲,并且率先在欧洲得到发展。“福利国家”意味着国家有计划地运用组织力量,建立一套社会保护机制以修正市场的力量。20世纪20年代之后,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个积极的、为公民福祉负责的国家观念和实践开始扩展。因其历史传统,也基于战后长时间的经济稳固发展,西欧和北欧国家的社会支出显著增长,福利成为这些社会的一项重要政治议程。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福利国家“危机论”开始出现,并且成为福利研究挥之不去的话题。国际学界对福利国家的讨论,逐渐从福利的形成和扩充转移到危机、收缩和调适等研究议程上来。欧洲经济体在多大程度上面临着福利危机?危机源自何方?究竟是什么性质的危机?是政治的、经济的,或者是社会的?这种危机是来自国家过于慷慨的社会支付,抑或见诸那些令人不安的贫困、收入不均或者生活际遇不平等的社会排斥?显然,欧洲的社会保障计划所遭遇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来自人口结构的变化——简而言之,领取养老金的人越来越多。这部分老龄人口的比重还在增大。而且,人均寿命的延长,以及生育率的低迷,只会让问题愈加严重。除了老龄化,福利国家的挑战还来自其他很多方面,包括全球化、后工业社会的转型,等等。而2008年出现的全球金融危机,对福利国家的发展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当然,欧洲各个福利国家承受的压力不尽相同,它们在政治上和财政上的应对能力也不同。从各个国家所进行的社会政策改革和反应(比如养老金计划、医疗保障、劳动力市场的政策等)来看,总体上,和南欧国家相比,北欧国家在危机面前似乎更具保全和自我修复能力。

理解福利国家的根源、性质、变迁动力及其多面向的后果,是当代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国家是否应当以及如何通过福利供给去干预市场和社会,这可以说是正义论、平等理论所处理的中心问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资本与劳动的关系以及所谓的“生产—保护关联”一直也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注所在,它构成了“资本主义变体”、非市场治理机制、“去商品化”研究的核心问题。通过强调福利作为嵌入于经济体制的一部分,当代的经济社会学批判了经济成长和社会支出的对立思维,从而为福利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理论资源。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看,福利供给可以视为国家建设的一部分:
适度的社会保护安排能够塑造国家与社会的契约关系,从而有助于强化国家的合法性和社会团结。

从比较视角观之,福利体制的区域性、差异性以及社会支出水平的国别差异十分鲜明,所谓福利发展的汇聚(convergence)或趋同态势是需存疑的。实际上,社会保护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仅体现在社会支出的规模和种类以及相关的官方制度安排方面,也体现在社会中非官方保护体系的功能发挥上:
在不同的社会保护体制中,国家力量、市场机制以及作为社会内生力量的家庭和社区,在抵御社会风险中的作用殊为不同。因此,作为一种广义的再分配机制或“非市场机制”,福利的规范、体制和实践有着十分复杂的表达形式和演进动力,这种多样性构成了比较政治研究的传统关注重点之一。

毫无疑问,欧洲福利国家的危机和再适应,以及东亚地区尤其是中国过去十年间社会政策的结构变迁,共同提供了比较福利研究的新议程。针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地区福利改革的辩论涉及危机和社会支出的相互演化;而针对东亚地区福利体制的发展,学者们已经使用了诸如“儒家福利国家”(Confucian welfare state)和“发展主义的福利”(developmental
welfare state)、“生产性的福利体制”等概念去理解其福利体制的性质。就中国的社会保护体制而言,它不仅和西方建基于公民权的社会福利有所不同,即便和所谓的东亚模式相比也有其特质。在传统社会主义时期,政府建立了针对单位职工的福利体系和特定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基于中央权威、集权制度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国家强有力地介入社会经济诸领域,形成了集体福利的社会保护框架,与此同时,基本的社会救助体系也得以建立。制度性的工作单位福利与政府补缺的、剩余型的社会救助体制双轨并行,城市的工作单位和农村的人民公社构成了福利供给的基本单位,形成了鲜明的二元社会保障体系,这种二元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契合并反映了“没有城市化的工业化”这一社会经济发展形态。在一些学者看来,这种结构下的国家与国民的关系是“非契约性”的,国家承担着某种“父权主义”的保护责任。换言之,支撑这种体系的规范原则并非西方意义上的公民权观念,即以基本需要为基础,体现普及性和“去商品化”等原则。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的社会保护体制进入了一个可以称之为“去集体化”的结构调适时期。在某个转型阶段,中国似乎步东亚发展主义国家之后尘,在致力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有意无意地“牺牲”了社会福利。当然,针对社会经济转型所展现出来的社会不平等和社会脆弱性,政府也推出了社区福利、福利社会化等应对措施。1993年,上海率先探索和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社会政策关键领域中的这项改革迅速扩散,1998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也得以建成,帮助避免了在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失业的严峻情况下出现大规模社会动荡的问题。尽管如此,不管就服务对象还是就服务领域而言,社会保护体制都出现了大量的真空、落差和薄弱点。传统社会主义时期福利供给的社会基础设施趋于解体,却尚未形成替代性的体制和机制,福利的短缺给社会政治发展带来了新的风险和脆弱性。中国在90年代的经验正体现出转型体制的典型福利困境: 为了经济增长和保护经济竞争性而无力顾及社会保护,从而损害社会稳定。

如何在适度增加福利供给的同时避免福利依赖,从而避免损害经济的竞争优势?福利如何可能帮助降低社会冲突的风险并巩固政治上的合法性?福利制度安排如何可能增进社会团结和民间志愿组织的活力?这些都是当前中国社会保护体系构建所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问题。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