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5年)——智慧社区的建设与发展

書城自編碼: 257353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經濟各部門經濟
作者: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电子政府研究中心
國際書號(ISBN): 9787552008197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5-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01/1700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4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无限可能的身体
《 无限可能的身体 》

售價:NT$ 336.0
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研究报告:大型语言模型的教育应用
《 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研究报告:大型语言模型的教育应用 》

售價:NT$ 325.0
北洋大学与近代中国(第2辑)
《 北洋大学与近代中国(第2辑) 》

售價:NT$ 717.0
汗青堂丛书048·科举史(新)
《 汗青堂丛书048·科举史(新) 》

售價:NT$ 370.0
新形势下海事综合风险管控理论与实践
《 新形势下海事综合风险管控理论与实践 》

售價:NT$ 448.0
数码港元:Web3.0构建香港新金融
《 数码港元:Web3.0构建香港新金融 》

售價:NT$ 420.0
邓正来著作集(全9册)
《 邓正来著作集(全9册) 》

售價:NT$ 8893.0
努斯:希腊罗马哲学研究(第6辑)--逻辑、同异与辩证法
《 努斯:希腊罗马哲学研究(第6辑)--逻辑、同异与辩证法 》

售價:NT$ 381.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07
《 Uber:开启“共享经济”时代 》
+

NT$ 1980
《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法论与实践分享 》
+

NT$ 214
《 智慧城市智慧社区规划导则 》
+

NT$ 481
《 中欧智慧城市比较研究报告(2014年) 》
+

NT$ 900
《 智慧社区建设及发展范例 》
+

NT$ 481
《 智慧社区——物联网时代的未来家园 》
內容簡介: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当前发展阶段上的核心与焦点,是全球城市化、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信息化在特定历史时期相互交汇结合的产物,是以往城市发展理念的延续、整合与升华。2011年以来,上海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力求将基于网络的智能化公共服务基本涵盖全体市民,推动智慧交通、智慧健康、智慧教育、智慧养老、智慧文化、智慧旅游、智慧就业、智慧气象等专项建设;“智慧”所改变的领域,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教育、卫生、社区生活服务等公众高度关注的民生领域,将逐步被方便易用的信息化服务手段覆盖。
關於作者: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于1978年10月成立于上海。信息研究所是从事社科情报研究和学术信息服务的信息智库。信息研究所设有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心、电子政府研究中心、知识管理研究中心、国外社会科学信息(国外社会主义)研究中心、海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信息安全研究中心、《国外社会科学文摘》编辑部等研究部门。
目錄
论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与产业变革

前言

第一篇 综述

第一章 智慧城市的理念和路径

1.1智慧城市的定义与内涵

1.2中国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与推动

1.3智慧城市与智慧社区

第二章 上海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与国际比较

2.1提升智慧城市基础的建设

2.2国际视野下的发展水平比较

2.3上海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和方向

第三章 上海智慧社区建设综述

3.1智慧社区与智慧城市

3.2智慧社区在智慧城市中的功能定位

3.3国内外智慧社区的建设与发展

3.4上海智慧社区建设的动因与理念

3.5上海智慧社区建设的总体框架与实践

3.6上海智慧社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第二篇 专题

第四章 智慧社区建设与公共服务变革

4.1问题的提出

4.2上海智慧社区的创新实践

4.3智慧社区在推动公共服务变革与社区管理创新中的作用

4.4智慧社区实践的发展前景

第五章 需求与供给:智慧社区建设的两个视角

5.1智慧社区建设的需求分析

5.2建设模式与服务供给

5.3智慧社区的发展趋势

第六章 智慧社区评估指标体系

6.1智慧社区需要指标评价体系指引

6.2指标评价体系设计方法论

6.3智慧社区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

第三篇 案例与扩展

第七章 上海智慧社区建设

7.1上海智慧社区建设基本情况

7.2欧风花都———上海首个“智慧社区”

7.3碧云社区———正在崛起的智慧社区

7.4周家桥街道———推进智慧社区的又一有力举措

第八章 智慧城市建设与全球发展趋势

8.1北美洲智慧城市建设典型案例

8.2欧洲智慧城市建设典型案例

8.3亚洲智慧城市建设典型案例

第九章 智慧城市建设的企业解决方案

9.1IBM——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9.2思科——智能+互联城市

9.3埃森哲公司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9.4惠普公司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9.5通用电气公司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后记
內容試閱
论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与产业变革(代序)

王世伟

所谓社会信息化,一般认为是指社会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推动下,信息资源广泛渗透应用到社会的诸多领域、行业、机构以及家庭,信息在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社会化过程。2012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大对国内外的信息化发展趋势与特点进行了概括与分析,将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四

化“同步发展”作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将社会信息化与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四化推进和发展作为对全球发展态势的总体评价。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已成为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特点,成为正在孕育新突破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内在引擎。这种技术变革集中反映在大数据、智能制造和无线网络等领域,无一例外地显示出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特征。综观这些新发展和新变化,人们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就是经济活动和社会现象正在呈现一些令人称奇的发展趋势,这就是信息大联动、平台大集群、流程大互通、产品大升

级、计算大覆盖、办公大自由、行业大融合、跨界大协同、管理大整合,综合论之,是从分析和独立走向了互联与合成,原本互不关联甚至老死不相往来的信息数据、平台管理、生产流程、产品功能、海量计算、媒体通信、行业系统、政府管理,都在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走向“互联互通”。《大数据时代》的作者之一,英国牛津大学网络学院互联网研究所教授维克多·迈尔舍恩伯格(VektorMayerSchnberger)认为:大数据带给我们的最根本性的转变,是

我们的思维将从因果关系转向相关关系。本文试图对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中的社会各要素间互联的特征和相关性的新现象作一些归纳概括和初步的分析探讨。

一、信息大联动

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之一是信息大联动,这种联动是信息技术对各领域行业的渗透和交互,是各类信息的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交叉汇聚、多点联动,是各类信息的深度智能化和网络化。

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信息大联动成为当今产业变革的重要特征。在能源与资源、信息网络、先进材料和制造、农业、健康领域等正孕育着新的科技突破。在上述各领域中,任何一个领域的突破性原始创新,都会为新的科学体系建立打开空间,引发新的科学革命。以信息载体的人机互联为例,美国国防预研规划局研制的大脑控制机械手臂就是通过大脑植入微小芯片的手段,让大脑直接将指令传输给机械手臂,瞬间完成指定动作;而一项名为“阿凡达”的研究项目则用人脑远程控制机器人军团,实现让人类士兵用思维控制机器人参战、使真人远离战场的构想[3]。

20世纪90年代有学者提出的“普适计算”,即无处不在的计算,正是信息大联动的某种形象概括。通过计算设备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的相互识别,并实现自我组织、自我描述和自我确认,使不同系统之间的协调成为可能[4]。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越来越多地呈现信息大联动的新方式。以摄影为例,通过相机360的创意,在移动终端上即可实现效果和场景的大联动,如:通过“效果”,可以实现人像的素描、梦幻、老照片、哈哈镜、卡通、美颜、加强、黑白等多项效果的变化整合;通过“场景”,可以实现人像与电影海报、模特画像、车身广告、杂志封面、艺术画廊、镜面场景等多项场景的拼合联动,让用户有了更多的创意和选择。这种前所未有的信息大联动的便捷让社会生活中的摄影有了以往难以想象的趣味和魅力。在人们的购物体验中,信息大联动融入了“团购”,出现了非预约的“即团即用”的手机团购的临时组合,成为商业营销中更优惠的销售

推广新形态。

“能源互联网”则是用信息大联动的理念所形成的创意。美国经济学家和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在2013年“中国学论坛”上所作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儒家学说”的演讲中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其核心在于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结合并构建一种系统性、开放式、网络化的强大基础设施”[5]。作者在其所著

《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指出能源互联网将在扁平化、分散化的新经济模式下,实现分散基础上的广泛联动合作,实现人人开发能源、人人控制能源、人人享有能源、人人获益能源、人人成为能源的主人,在信息大联动下实现全社会密不可分的能源互联网[6]。这种令人向往的能源互联网愿景已经在国内外出现了一些端倪和先行先试的案例,通过构建泛能网,将太阳能、风能、水资源、地热、生物能等分散的可再生能源采集点通过智能电网进行整合和分配;每一个建筑既是用能单位,又是产能单位[7]。

人们用SoLoMo来形容信息大联动的发展趋势,这是美国著名风险投资人约翰·杜尔(JohnDoerr)于2011 年2 月提出的概念,意为社交(Social)、本地(Local)和移动(Mobile),概括了信息大联动环境下基于移动设备、地理位置和社交网络形成的移动网络数字服务,即信息更加社会化、泛在化(本地化)和移动化[8]。这种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的大联动也从以往的一对一的信息交流转变为大量的一对多、多对多的信息交流互动关系。

二、平台大集群

社会信息化的趋势之二是平台大集群。数量众多的开放平台正在形成。这种平台大集群有多种形态,可以是主题型,也可以是工程型;可以是政府主导,也可以是企业事业机构和社会组织所为;可以是紧密型的平台集群,也可以是相对松散型的平台集群。社会信息化带来了信息的碎片化,需要通过平台大集群实现再中心化,从而促进管理和服务的创新发展,推动平台经济模式的形成。

电子病历、教育在线、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等的平台大集群就是主题型的平台大集群的案例。电子病历的平台大集群通过建立覆盖全国的电子病历数据库,可以进行全国有关疫情的监测并快速作出反应和响应,从而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感染率。全球网络大学教育在线平台的集群已进行了多年成功的实践。2001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网络开放课成为世界上较早的尝试,世界各国的高校通过开放课程平台向社会开启了没有围墙的大学课堂之门,成为突破时空、形成互动的大学教育新形态。据统计,全世界现在已建立了开放课程资源联盟平台,形成了有48个国家或地区的200多所大学参与的平台大集群[9]。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2013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提出:“要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重点加快婴幼儿配方奶粉和原料乳粉、肉类、蔬菜、酒类、保健食品电子追溯系统建设。”根据这一要求,全国将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建立起国家食品安全信息集群平台[10]。也有一个城市围绕某一主题进行平台大整合的,如:上海市于2013年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进行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大整合,将全市12个重点领域的信用信息整合为统一的服务平台,实现全市的法人库、人口库和其他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将行政部门、司法部门和公用事业单位在履职过程中生成的信用信息进行汇总集聚,并向社会提供信息查询和信息比对服务[11]。

被誉为当代中国第一高楼的“上海中心”则是工程型平台大集群的案例。这一传统建筑行业的超级工程,搭上了数字化的快车,它采用BIM(建筑信息模型)软件系统,可以将建筑设计、材料采购、构件制作、现场施工、设备运行、内部装饰、竣工后的内部管理等所有信息在计算机平台上进行整合。这一建筑工程的平台大集群实现了高效率和节俭用人,如此的巨大工程仅用了47人,是全球标准水平的1/20~1/30,实现了建筑传统产业在集群平台载体上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变革[12]。

三、流程大互通

社会信息化的趋势之三是流程大互通。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使传统的生产流程发生了颠覆性的革命,以往的生产流程的前端与后端已被打破,生产设计与销售环节也已互相渗透和交互,许多流程已互相串连,简化集约,不分彼此和前后,并形成突破时空的泛在化生产新形态,工业互联网正逐渐形成。2013年4月在国举行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主题是“融合的工业”,反映了当今流程大互通的数字生产模式的发展趋势,体现了巨量的信息正在趋向智能化并形成主动的互联,这也赋予了社会信息化更丰富和更深刻的内涵。

3D 打印被认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智能制造的标志性技术。这一产业变革的技术创新对制造工艺进行了流程再造,它摆脱了毛坯和模具,也不再通过切削加工来进行生产制造,而是采用智能技术和数字设计,直接按照计算机中的图形数据,在新材料的帮助下,打印生产出任意形状和大小的物品,从而打通了原本制造程序中的设计、模具、生产、装配、仓储、销售等环节,简化了生产制造程序,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减少了开发的成本和风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个性化、定制化生产与服务的可能性。与以往去除性制造相区别,3D 打印采用液化、粉末化和丝化的固体材料,运用“加法制造法”进行逐层打印,大大提高了原材料的利用率,其

显著的特点就是前后生产流程大互通,对原本集中生产、全球销售的经济全球化模式形成挑战,从“为他生产”转变为“为我生产”,从而产生一种被称为“无主经济”的泛在化的工业生产新形态,而运用移动互联网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也形成了个体化的分散生产和就地就近销售的新模式,生产和消费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3D 打印的这些新变化不仅给诸多生产者带来机遇和便捷,也给广大消费者带来度身定制的方便,并将节约难以计算的长距离的运输等形成的巨量能源消耗。3D 打印的技术创新将有可能进入千家万户,通过笔记本电脑、3D 打印机和打印新材料,再加上具有创意发明的设计者,就可以完成相关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这种“微制造”将极大地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的质量和社会信息化的深层次发展,带来并行创新和开放式创新,激发每一个公民的创意和发明潜质,并富有想象力地按照个人的“梦想”设计并生产住宅、自行车、生活用品等,从而大大提高人们生活的便捷度、工作的自由度和愉悦感。

 四、产品大升级

社会信息化的趋势之四是产品大升级。这种信息产品的转型升级和功能拓展,使移动互联网设备的更迭日新月异,操作已从按键过渡到触屏,屏幕不断从小到大、体积不断从厚到薄、重量不断从重到轻,而处理器也从单核到发展至四核,产品也日趋多样化。智能产品还从传统的手机等载体拓展到了佩带和穿戴的各类物品,从而使社会信息化深入到千家万户,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

在全球科技巨头不断推进智能手机的发展计划的同时,智能手表的多功能发展也已浮出水面。据预测,智能手表可能对现在人们使用的健康和健身监测设备造成威胁。人们有理由相信佩带物品的转型升级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以至于媒体出现了“智能手表时代即将来临”标题新闻[13]。随身移动的智能产品的大升级,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已经并将继续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各类变化:走在路上便能上网,屏幕点击一下便能看书,手机也能拍照,随时可以在掌上查询地图,找合适的餐厅只要摇下手机便能提供相关咨询,有什么好消息便可以瞬间在好友圈内图文共享……

在佩带物品的智能手机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的智能眼镜也呼之欲出。美国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发表署名梅根· 迪奇的文章,分析了可能会被谷歌眼镜彻底改变的九个行业,包括GPS、好莱坞、航空旅行、建筑和家居维修、医疗保健、旅游、教育、执法、广告等。…….

五、计算大覆盖

社会信息化的趋势之五是计算大覆盖。在社会数字化的进程中,数据化也同时展开,各种统计数据、交易数据、交互数据和传感数据源源不断从各行各业迅速生成[15]。形成了体量巨大Volumn)、类型繁多(Variety)、价值低密度(Value)、处理快速(Velocity)的4V 特点,成为信息技术应用的新模式[16]。未来的信息技术将要应对规模、性能、能耗、安全四大技术的挑战,人类将面临百亿级、万亿级终端和ZB(10 的21 次方)级的数据处理,巨量的能耗和前所未有的信息安全的威胁[17]。

……

六、办公大自由

社会信息化的趋势之六是办公大自由。现代信息产品的日益普及,使越来越多的人在家中和办公室里有电脑,身上和私人交通工具中带有智能手机或掌上电脑和移动终端,从而使传统的办公形态被打破。无论是物理空间还是时间空间,都体现出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诸多自由选择。

……

七、行业大融合

社会信息化的趋势之七是行业大融合。在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的行业大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与新兴行业的融合,也促进了行业的交叉与互动。

媒介融合是行业大融合发展最典型的案例,而这种融合具有立体化、多样化、网状化、开放型、互动型、泛在型等特点。有学者研究分析了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认为“媒介融合是在技术不断进步和人类需求不断增长的双重力量推动下,不同形态的新旧媒体相互汇聚、交融,实现多种媒介日益趋向一体化的进程。它既包括多种媒介形态在实体和技术层面的融合,……

八、跨界大协同

社会信息化的趋势之八是跨界大协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如水银泻地般地渗透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以及全球发展与治理的方方面面,有的已形成水乳交融的形态。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已难以由一个团队、一个机构或一个行业或学科来解决,迫切需要进行跨界(域)的协同创新,由各自为政和各自为战转变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协同攻关,聚合各方智慧,共同破解改革和发展中的难题。

……

九、管理大整合

社会信息化的趋势之九是管理大整合。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对政府和机构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利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管理大整合的要求。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正在倒逼传统纵向线型的管理思维的改变,形成区域网格化的管理大整合即是这种改变

的管理创新。这种管理大整合是基于云计算的管理升级版。云计算的思想最早由获得图灵奖的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于1961年提出,其认为计算能力可以像水、电、气这种公共资源那样被使用。根据这一思想,人们先后提出了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并行处理(Paralles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Computing)等计算体系,并在2006 年左右形成了“云计算”(CloudComputing)概念。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