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南方民族考古(第十辑)

書城自編碼: 256393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文物考古
作者: 四川大学博物馆等
國際書號(ISBN): 9787030426574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5-05

頁數/字數: 396页
書度/開本: 16开

售價:NT$ 131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全球城市发展报告2023:基于全球城市网络的合作与竞争
《 全球城市发展报告2023:基于全球城市网络的合作与竞争 》

售價:NT$ 1277.0
为什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简单现象到复杂系统
《 为什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简单现象到复杂系统 》

售價:NT$ 442.0
大英帝国的兴衰:全景式俯瞰英国千年历史沧桑剧变,回首日不落帝国的初升、辉煌与没落
《 大英帝国的兴衰:全景式俯瞰英国千年历史沧桑剧变,回首日不落帝国的初升、辉煌与没落 》

售價:NT$ 549.0
意大利文艺复兴新艺术史
《 意大利文艺复兴新艺术史 》

售價:NT$ 4474.0
2023年《咬文嚼字》合订本(精)
《 2023年《咬文嚼字》合订本(精) 》

售價:NT$ 437.0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成熟度方法论手册
《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成熟度方法论手册 》

售價:NT$ 1501.0
变革时代的公司契约:法律能否与时俱进?
《 变革时代的公司契约:法律能否与时俱进? 》

售價:NT$ 437.0
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基本格局及典型形态研究
《 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基本格局及典型形态研究 》

售價:NT$ 386.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9653
《 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甲骨文金文集粹 》
+

NT$ 6324
《 正定隆兴寺壁画(精) 》
+

NT$ 1841
《 博物馆馆长讲博物馆:石窟、丹青、吉金,文化传承与家国命运 》
+

NT$ 446
《 元青花(手工绘制青花瓷精品原图,国内第一部还原古物细节风貌的博物馆绘本)(精装) 》
+

NT$ 238
《 中国时尚文化史(宋元明卷) 》
編輯推薦:
《南方民族考古》可供考古学?民族学?宗教学?艺术史等领域的研究者阅读参考?
內容簡介:
本辑收录研究性论文10篇,冶金考古6篇,及5篇发掘简报。展现了西南地区考古新进展。本书可供考古学、民族学、宗教学、艺术史等领域的研究者阅读参考。本辑收录研究性论文10篇,冶金考古6篇,及5篇发掘简报。展现了西南地区考古新进展。本书可供考古学、民族学、宗教学、艺术史等领域的研究者阅读参考。
目錄
目录
童恩正先生的学术贡献 罗开玉1
香港新石器时代打制石器研究 吕红亮21
成都金沙遗址船棺葬的分析 陈云洪45
试论姜维城遗址史前文化遗存的分期?年代及文化属性 何锟宇郑漫丽61
成都东御街出土汉碑续考——碑石的埋藏层位与“党锢” 张勋燎75
略论三台后底山崖墓的年代及相关问题 易立99
诸葛亮南征“渡泸”前路线问题再探 赵德云111
重庆彭水县郁山镇盐业考古发现与研究 牛英彬白九江125
安岳卧佛院北岩宋代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浮雕图像辨识 张雪芬153
四川石窟分区与分期初论 雷玉华193
川西石棺墓中的铁器 施劲松221
广西贵港六穴岭汉代冶铁遗址初步研究 黄全胜 李延祥 陈建立 龚 海231
韩国古代炼铁炉与冶铁技术的复原研究 金京镐著 李玉牛译239
先秦两汉钢铁技术发展与传播研究新进展 陈建立251
中国宋元时期的高炉 华道安著 杨 盛译263
重庆忠县崖脚西汉大墓发掘报告 北京大学三峡考古队283
重庆忠县石匣子东汉大墓发掘报告 北京大学三峡考古队297
重庆忠县崖脚遗址试掘报告 北京大学三峡考古队325
忠县临江二队炼锌遗址发掘简报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345
合川李家坝遗址发掘简报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合川区文物管理所369
CONTENTS
Tong Enzheng’s Scholarly Contributions Luo Kaiyu1
A Preliminary Study on Chipper Stones of Neolithic in Hong Kong Lü Hongliang21
Analysis of the Boat-cof.n Burials From Jinsha, Chengdu Chen Yunhong45
Discussing the Date, Chronology, and Cultural Af.liation of the Prehistoric Remains of Jiangweicheng He Kunyu Zheng Manli61
Discussion on the Han Dynasty Stele at Chengdu Dongyujie: Buried Stele and the Eastern Han Factional Struggles Zhang Xunliao75
Discussions on the Houdishan Cliff-tomb in Santai County, Sichuan Yi Li99
New Suggestions on the Route of Zhuge Liang’s Southward Expedition: Based on the Archaeological Remains Zhao Deyun111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and Research on Salt Production in Yushan of Pengshui County in Chongqing Niu Yingbin Bai Jiujiang125
Identi.cation of the Iconography of Reliefs on the Northern Wall of Anyue Wofoyuan Showing the 53 Stations of Sudhanakumara Shancai Tongzi Zhang Xuefen153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f the Distribution and Chronology of Cave Temples in Sichuan Lei Yuhua193
Iron Objects From Stone-cist Graves in Western Sichuan Shi Jinsong221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Han Dynasty Iron-smelting Site of Guigang Liuxueling Huang Quansheng Li Yanxiang Chen Jianli Gong Hai231
A Study on the Ancient Iron-smelting Furnaces and Technology Restoration in Korea Kim Kyeong-ho239
New Progress in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Dissemination of Steel Technology During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Chen Jianli251
Blast Furnaces in Song-Yuan China Donald B. Wagner263
Excavation Report of the Western Han Grave at Chongqing Zhongxian Yajiao Three-gorges Excavation Team of Peking University283
The Excavation of Tomb in Shixiazi of Zhongxian County in Chongqing Municipality Three-gorges Excavation Team of Peking University297
Report on Test Excavations at Yajiao Site, Zhongxian, Chongqing Three-gorges Excavation Team of Peking University325
Preliminary Excavation Report on the Zinc-smelting Site of Zhongxian Linjiang Erdui Chongqing Cultural Heritage Research Institute345
Preliminary Excavation Report of Hechuan Lijiaba Chongqing Cultural Heritage Research Institute Hechuan Cultural Heritage Administration369
內容試閱
童恩正先生的学术贡献
罗开玉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摘要:本文对童恩正先生的学术生涯和学术贡献进行回顾,总结先生一生治学的特点是将田野考古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和历史学等相结合,将野外调查?发掘和室内研究相结合?在学术方面,先生的贡献主要在两个学科领域:一是建立起了西南民族考古学的学术体系;二是基本构建了中国文化人类学的学术框架?先生研究成果多?学科广,获得了国内学术界及一般群众的广泛认同,还获得了国际学界的高度认同?
关键词:童恩正学术贡献
童恩正先生 1935—1997年,湖南宁乡人, 20世纪中国有重大国际影响的考古学家?文化人类学家?科幻作家;先后为峨眉电影制片厂编剧?四川大学教授?美国匹茨堡等多所大学教授;曾任中国铜鼓学会理事长?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四川省政协常务委员,中国科学文艺委员会主任委员图一?先生一生治学的特点是将田野考古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和历史学等相结合,将野外调查?发掘和室内研究相结合?他曾用“寒窗灯影,野岭霜晨”来形容自己的工作?寒窗灯影,则挑灯夜战,笔耕不息;野岭霜晨,则田野调查?发掘,起早摸黑,栉风沐雨? 1998年重庆出版社出版了《童恩正文集》,共六卷,凡 187万字,汇集了其一生主要作品?除文学作品外,在学术方面,其贡献主要在两个学科领域:一是建立起了西南民族考古学的学术体系;二是基本构建了中国文化人类学的学术框架?与同一代学者,即我国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大学自己培养出来的考古学家相比,先生不仅因成果多?学科广,获得了国内学术界及一般群众的广泛认同,还由于他成功地走向了国际学坛,获得了国际学界的高度认同?
图一 1990年前后在密歇根大学讲学期间
一?学者生涯
先生的籍贯虽是湖南宁乡,但他却是在其父母旅居江西时,于 1935年8月27日出生于庐山?其父童凯 1928年毕业于哈佛大学电机工程系,是中国最早的无线电讯工程学元老之一?母亲曹曼殊,早年曾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长期任职于大学图书馆?童家六个孩子,先生排行第三?书香门第的良好氛围,使其从小善于自学,受益一生?
少年时代,在童先生印象中最深的是随母亲逃难?他记得在日机轰炸声中?枪炮声中,他和姐姐各坐在一个箩筐中,被人挑着,跟在母亲后面,辗转流亡于湖南西部的山水间 沅江的绿水青山,苗民的奇风异俗?巫术仪式,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当时条件限制,他刚发蒙的前几年只能在私塾里读古文?这种幼儿学为他打下了扎实的文字功底?抗日战争结束后,父亲童凯任教于湖南大学,先生进入成智小学学习,随即于 1947年考入长沙雅礼中学?这期间,先生因患肺结核曾在家休养两年?此两年,他除自学俄语外,还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病愈后,曾报名参军未果?
1956年,先生父亲童凯调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任教,举家迁至成都?该年,先生就近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刚进大学,先生凭过去自学俄语的底子,通过考试,竟获得免修俄语资格?先生选择了“考古专门化”,即考古专业班学习图二? 1959年夏,先生随著名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冯汉骥教授,赴三峡忠县井沟考察新石器时代遗址,接着又与另外两个同学放弃暑假,自愿到巫山大溪参加一处新石器时代墓葬的发掘?更可贵的是,此行结束后,他用一周时间写成了小说《古峡迷雾》?上海少儿出版社以最快的速度,于 1960年出版了这一作品?该小说当时影响很大, 20世纪 60— 80年代,很多青少年正是通过《古峡迷雾》,才知道?甚至报考了“考古”这个神秘的专业?
图二四川大学考古专门化第一届毕业生留影 1961. 7. 18前排左二为冯汉骥教授,前排右二为张勋燎先生,右一为童恩正先生
1961年,先生大学毕业前夕,著名电影演员冯喆调峨眉电影制片厂工作?他看了《古峡迷雾》后,直接到四川大学找到先生,一番交谈后,便建议先生去当编剧,并把他介绍给峨影厂厂长朱丹南?于是,考古专业毕业的先生,被分到峨影厂当编剧?先生到峨影厂后,即着手改编《古峡迷雾》的电影剧本?
不久,由于冯汉骥教授的坚持,四川大学又出面将先生要回学校,担任冯汉骥教授的科研助手?冯汉骥教授 1899—1977年, 1923年毕业于武昌文华大学文科, 1931年赴美国深造,先入哈佛大学研究院人类学系学习,后转入宾夕法尼亚大学人类学系? 1936年获人类学哲学博士学位? 1937年回国,先后在四川大学历史系?华西大学社会学系任教授,并兼任四川省博物馆馆长?西南博物院副院长等职?冯汉骥教授的远见卓识,在治学领域?治学方法,甚至治学工具等方面都影响了先生的一生?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际,在我国学科建制采用苏联模式,取消甚至批判人类学?在大学公共外语教学中强行推广俄语的大背景下,冯汉骥教授仍坚持给先生培育双翼,一翼是英语,另一翼是人类学?所谓“站在巨人的肩上”,正是在冯汉骥教授苦心孤诣地教导?托举下,先生才有了日后的鹏飞?先生日后的成就,又证明了冯汉骥教授的慧眼识才图三?图四?
“文化大革命”后简称为“文革”期间,先生因才华横溢而屡遭嫉妒冲击?他的《古峡迷雾》甚至受到很严厉的批判?他的许多至亲好友受到冲击?但他并没有真正搁笔?当时冯汉骥教授交给他一本英文的人类学著作,要他在学习英文的同时学习人类学,并最终要将此书翻译出版?他遵从导师之意,用很大工夫自学英语,翻译此书,此外还搞了不少研究,如《古代的巴蜀》主要是在“文革”中写成?又如当时先生看到一位美国教授用电子计算机缀合甲骨碎片的试验报告,觉得其方法还可改进?他邀约了两位搞计算机的朋友一起编制了缀合龟甲的程序,输入电子计算机,初步结果是成功的:电子计算机缀合龟甲的成功率在 40%上下?论文发表后,引起了大洋彼岸那位教授的注意,于是邀请先生访美切磋?这就是 1980年先生访美的由来?
图三童恩正先生与冯汉骥教授合影一图四童恩正先生与冯汉骥教授合影二
1978年,因“文革”中断已久的教师职称评定工作开始恢复,早已硕果累累的童
恩正仅被按部就班地评为四川大学历史系讲师?而他对此并不在意? 1980年,先生赴美做访问学者是其学术道路上的一大转折点?他虽在冯汉骥教授的指导下,早已开始学习文化人类学?但冯师带回的资料限于 20世纪 30年代,且数量有限?从 20世纪 30年代到 20世纪 80年代,四十余年来,人类学无论是资料累积,还是研究领域?研究方法,都有了惊人巨变?他如饥似渴地搜集?阅读西方文化人类学各流派的著作,参加他们的各种学术会议和讨论?他最初是把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引入考古学,接着便系统地研究起文化人类学来,最终他要构建中国文化人类学学科体系? 1981年,先生在哈佛访问期间,结识了著名人类学家张光直教授图五?据张光直教授《哭童恩正先生》一文载:童先生来哈佛以后,我们多次谈到如何让我所工作的哈佛大学与童先生所工作的四川大学在考古学上合作
这天下午,我正跟童先生在我办公室聊天时,突然电话铃响?那边是美国国家科学院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院交流委员会里面一位我很熟悉的职员?他说,交流委员会刚刚和中国的教育部签了一项合同,在六门学科中从事非常密切的合作计划?里面唯一非自然科学的学科就是考古学?他问我有没有研究计划,如有,叫我赶快申请?我把这告诉童恩正先生 我们两人在一个星期之内,写了一个向美国国家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申请一笔经费的计划?不用说,我和童先生都深深地体会过去中国在西方侵略之下所受的痛苦?我们所写的合作计划不可能是以西方的利益为先驱的?
这个计划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在四川大学设立几个考古实验室:考古学实验室?14C实验室?考古动物学实验室?考古植物学实验室?地质考古实验室这五个中国当时还没有的实验室?每一个实验室都有一个在那个学科很有地位的学者主持 所有实验室里面所需要的仪器和化学药品,第一年都由美方提供?
计划的另一部分,是关于民族植物学与农业起源的问题的研究?这一部分,由中方童先生和美方Richard MacNeish教授共同主持?MacNeish教授如众所知的是当时世界上最有地位的研究农业起源的学者,解决了近东小麦和墨西哥玉蜀黍的起源问题?他们两个人将沿着四川盆地的边缘去找寻早期新石器时图五童恩正先生与张光直教授 1986年合影于哈佛大学代的文化,费用由MacNeish通过他的Peabody FoundationAndover负责?
我们这个计划大致如此,当时美国科学界对中国研究的兴趣是大得不能再大了,筹到经费是没有问题的?学者也愿意无酬前来研究?在我和华盛顿交流委员会职员谈话后的第二天,四川大学人类学系支部引者按:应为历史系党总支部赵书记便飞到北京,到教育部找到与此项目有关的官员,想和他们讨论四川大学和哈佛大学在考古学上合作的事情
当时很巧,夏鼐先生和夫人正在哈佛访问 次日,我邀请夏先生夫妇和童恩正先生到我家里便饭?后来童先生告诉我,夏先生就在我家吃饭那天告诉他千万不能与我或任何外籍考古学家从事合作?童先生因教育部已签字,想夏先生一人反对大概没有什么关系,于是继续和我讨论合作事项?
下面是我很久以后听到的小道消息?夏先生从美国回京次日就驱车到教育部,质问什么人签字同意把考古学放在合作项目里面的,应给予处罚?我们和四川大学的商议,从开始到结束,夏先生一个字也没看,原则上就反对中外考古合作?事实上童先生刚回北京就又和夏先生谈过一次,但夏先生的立场一点未变
童先生回到四川以后,来信告诉我们的计划又吹了,但没告诉详情?后来,我们常常想:如果1982年与四川大学合作的计划能够如愿实现,中国考古学今日的面貌又当如何?
1984年,先生任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同年任中国古代铜鼓研究学会理事长,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等?先生为四川大学博物馆的发展殚精竭虑,亲自制定?实施博物馆改展计划?以西南民族与考古为主题,陈列新颖,兼顾学术性与知识性?在全国高校博物馆中力拔头筹,得到全国博物馆同行的好评,并成为展示中国西南民族考古成果的一个重要阵地?童先生担任馆长期间,还创办了大型学术辑刊《南方民族考古》,为国内考古学界特别是南方的考古学者提供了一块新的学术阵地?
1989年,已经 54岁的先生踏上了他人生道路和学术生涯的又一大转折点?这一年,在长沙召开的中国考古学年会上,他当选为中国考古学会理事?该年秋,他安排他指导的博士生罗开玉到北京,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答辩结束,他即起程移居美国?
此后八年,先生在美国的生活,主要是在多地?多所大学讲学,主讲中国考古?中国文化人类学等?从 1989年底开始,他先后在密歇根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华盛顿州立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匹兹堡大学东方艺术研究中心及历史系?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人类学系?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卡内基 梅隆大学艺术系?西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威斯里安大学艺术系等做访问教授图六?他开设的课程包括中国考古学?华南考古?古代中国的文化人类学?古代中国?古代中国文化?古代中国图六 1990年前后与英国李约瑟合影艺术?中国民间艺术?作为艺术中永恒主题的中国神话传说?中国的仁?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东亚考古?从考古资料看古代中国的信仰等二十余门?这八年,先生到世界各地参加有关中国文化?考古?人类学的各种学术会议?先生曾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杰克逊国际研究学院主办的讲座作《文化人类学与中国的社会改革》等专题演讲?先生在美国哈佛讲学时,当时有一份华文剪报,是这样记述他:“二十年代初,童凯先生从哈佛大学毕业,从这里带走了几只电子管回中国;六十年后他的儿子童恩正又回到哈佛大学来讲学 ”次年,德国考古研究所聘先生为通讯院士?
先生经常说,讲坛是神圣不可侵犯之地!他早年在四川大学?后来在美国各大学上课时,从来都重视仪表,头发梳理整齐,皮鞋擦得锃亮,西装笔挺,衣领衣袖必扣整齐?
先生青少年时代没系统地学过英文,“文革”期间始自学英语,但仅凭自学的底子,要到美国大学讲堂上去讲课尚大有距离?对英语非母语国家的人来说,用英语讲专业课甚为困难?为渡过语言关,先生刚到美国时,敢于在各种场合?敢于挤到人群中去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