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存在--西方哲学构成观体系解析

書城自編碼: 254767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刘国平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030433923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4-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76/35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73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 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

售價:NT$ 885.0
中国近代史(中国史学大家蒋廷黻典作品)
《 中国近代史(中国史学大家蒋廷黻典作品) 》

售價:NT$ 223.0
先跳了再说: 仓本聪的工作与生活哲学
《 先跳了再说: 仓本聪的工作与生活哲学 》

售價:NT$ 314.0
抗焦虑饮食(赠实践手册)
《 抗焦虑饮食(赠实践手册) 》

售價:NT$ 498.0
生活不是掷骰子:理性决策的贝叶斯思维
《 生活不是掷骰子:理性决策的贝叶斯思维 》

售價:NT$ 386.0
万有引力书系·基辅罗斯:东斯拉夫文明的起源
《 万有引力书系·基辅罗斯:东斯拉夫文明的起源 》

售價:NT$ 661.0
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
《 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 》

售價:NT$ 437.0
PyTorch语音识别实战
《 PyTorch语音识别实战 》

售價:NT$ 386.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684
《 论黑格尔哲学(学部委员专题文集) 》
+

NT$ 315
《 思想者心灵简史:从苏格拉底到尼采 》
+

NT$ 656
《 启蒙时代(上):现代异教精神的兴起 》
+

NT$ 647
《 语言、意向与存在 》
+

NT$ 440
《 生活在技术迷宫中 》
內容簡介:
本书的中心主题是从生成观的角度对西方传统哲学体系进行解析。全部西方哲学都是以构成观的框架构建和发展的。构成观的本体观是还原论、简单性和决定论,在认识论上坚持单一的维度和终极的单位,方法则是通过线性分析追踪最初的原因。终极目标的迷失,认识维度的分裂和方法的实效,与现代科学断链导致了传统体系的"终结"。哲学体系的发展要求从构成观向生成观的转变,即本体的构建从还原向演进,认识维度从单维向三维,方法上从分析向综合的转变。综合这些转变就是哲学参照系的生成。在哲学参照系中,哲学本体论的观点,认识论的维度和方法论的路径都得以准确的定位和表示,并且规定、解释哲学所探讨的规律和范畴。
目錄
生成的构成观体系代序
绪论:哲学的目标、性质和体系
 一、哲学的目标与问题
 二、哲学的性质
 三、哲学体系
第一章 构成观的世界图式
 一、构成观
 二、构成观的形成
 三、构成观的影响
 四、构成观的现代局限
第二章 本体论的观念和困境
 一、本体论的主题及意义
 二、本体论观念
 三、现代哲学的本体论困境
第三章 认识论的存在维度
 一、认识论问题的提出和进程
 二、认识世界的维度
 三、现代认识论研究
第四章 方法论的建构路径
 一、方法的进程
 二、哲学体系的构成方法
 三、现代方法论
第五章 构成观体系的终结
 一、体系终结的表现
 二、体系终结的原因
 三、体系的意义和转变
第六章 形而上学体系的转变
 一、本体观念转换:从构成到生成
 二、认识维度整合:从单一维度到三维参照系
 三、构建方法改变:从解构到整合
第七章 体系转变的整合———维度参照系
 一、认识的背景和基础
 二、维度参照系
 三、哲学维度参照系
第八章 哲学体系———参照系维度、映射、生成
 一、本体观念———参照系的维度
 二、认识发生———参照系中的映射
 三、方法路径———参照系生成
第九章 存在———范畴和规律
 一、参照系维度存在方式
 二、存在在参照系中的投影———范畴
 三、参照系中的生成序列———规律
结语:体系———从构成到生成
 一、存在生成
 二、生成路径
 三、路径目标
后记
內容試閱
绪论: 哲学的目标?性质和体系
哲学作为对这个世界最本质?最基本?最普遍的存在的探索, 历来被看成理论思维和绵延数世纪积累起来的智慧的王国?人们把哲学理解成是对最高认识的追求, 这使哲学不同于日常知识及其他形式的知识如经验?艺术?科学等,也把哲学同巫术?神话和宗教信仰区别开来?哲学家们试图领会存在的基础和我们人类认识活动的过程, 他们不仅想了解自然现象的原因, 还想了解人?意识和社会生活的本质, 包括人的思维, 认识的本质, 还要反思认识本身演绎发展的方式和过程?
一?哲学的目标与问题
人类是以意识这种有目的的?主动的?能动的作用方式使人类与其他生物和自然界区别开来并发展的?在意识的作用中, 对象的信息进入人的大脑, 在人脑中留存?积累, 大脑神经系统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整理?连接?整合和创造,人再通过自身的行为方式将人脑中的信息作用于外部世界?哲学是一种观点, 是一种看世界的方式, 无论各种观点和方式是如何迥异不同, 都是这个世界存在的信息, 是经过人类的大脑整理过的信息体系?
1. 哲学的目标
当人以意识方式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时, 首先意识到的是人自身与外部世界是不同的, 或者说在人自身之外还存在着一个与人不同的世界, 而我们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中, 依赖于这个世界?起初因为人与外部世界作用的范围有限, 只是以经验知识的方式与外部世界个别具体的事物发生作用, 意识以原始宗教的信仰方式理解?解释世界的整体, 统摄不断涌现的未知的存在?当经验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 就开始试图从世界自身存在的一般性?整体性来思考?理解世界, 哲学也就产生了?
与其他意识方式的产生一样, 哲学开始并没有给自身规定明确的目标, 我们只能从哲学诞生的问题中, 在早期哲学家们的论述和活动中, 揣摩哲学的意图和目标?古希腊的第一个哲学命题是泰勒斯的“水是万物的本原”, 早期的哲学也就是围绕世界万物的本原展开的?本原就是“万物起始于它, 最后又归复于它”的那个东西, 也即世界万物的基质, 万物有生有灭, 而作为基质的东西则是不灭不朽的, 哲学的目标就是找出这种本原?稍后的哲学目标则发生了一些变化, 哲学的目标是认识世界万物, 也就是某物之所以为某物的东西, 即事物的本性?本质?事物的本质是其区别于他物的性质, 一类事物的本质则是该类事物共同具有的性质, 这是被我们所认识的, 所以本质是观念或理念存在?哲学在以后的发展中, 基本也就是沿着这两个目标行进的?第一次对哲学的性质和目标作比较全面论述的是亚里士多德, 他认为哲学的任务在于研究事物的原因, 他把原因分为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四种, 哲学的目标是寻找原因的原因———第一因?
哲学面对的是全部世界的存在, 所以严格来说, 对世界的部分认识不能称为哲学, 至少不能说是完整体系的哲学?从人类关于世界的意识进程看, 哲学的世界是在早先的神话和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图腾和神话反映的无非是以某物或神为核心的世界, 哲学则是在人类积累起来的经验?知识中理解世界的统一?传统哲学的终极目标是试图寻找世界存在的终结的基础, 以此说明?解释我们所感知的丰富多样的现象世界, 建立一个唯一的?整体的?统一的世界, 只是不同的哲学对世界统一于什么的理解各有不同, 其中甚至包括对立的观点?就认识全部的?整体的世界目标而言, 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包罗万象” 的,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就已经包含了这样的意图, 近代的狄德罗的“百科全书” 就是试图实现这种目标作出的努力, 但哲学的思辨是不能达到这一目标的?哲学虽然不能达到这一目标, 但应为完成这一目标开辟道路, 就像古希腊哲学为近代科学诞生铺垫好道路一样?在现代, 哲学似乎已经失去了这个功能, 一方面, 面对现代科学向纵深的发展, 传统哲学在经验知识和经典科学基础上建立的世界图式已不能给人以解释?说明世界整体的信念; 另一方面, 现代哲学则放弃了感觉经验的世界这完全交给科学了, 蜷缩于语言符号的世界?从古希腊开始的两种哲学传统分别分化?演变出两个学科: 一种是从原子论?实体哲学中诞生的近代科学; 另一种就是从柏拉图的理念说延伸出的现代哲学, 现代哲学延续了近代哲学的认识论问题, 但放弃了认识对象的实体世界, 进入了表达对象信息的符号世界?
古希腊哲学是从理解人以外的东西———自然界开始的, 但这并不表明哲学不关注人自身, 其实, 古希腊哲学的自然界是指与人密切相关的那些东西的存在?世界在古希腊哲人的眼中就是人世间的?世俗的存在, 并不包括天上的神的世界?哲学体现的是对人自身存在与世界中的一种终结意义上的理解和关怀?古希腊哲学早期就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 的命题, 哲学对世界的认识实际上是人从自身存在方式来理解?规定世界的存在, 也即是通过对世界的认识来理解人自身存在的性质和意义?所以, 哲学史就是一部在关于世界的探索中, 追寻人类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据的历史?虽然不同的哲学家表述的方式和得到的结论各不相同, 但他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阐发或暗喻的各自预设和承诺的本体论前提中, 贯穿着对人的生存世界的深切关注?先哲们热衷于对世界存在的沉思和追寻, 其目的就在于 要为具体存在物的产生和存在寻求一个绝对的?永恒的基础, 并以此作为根据来解释?把握世界, 寻求世界万物之本也就是为人的安身立命寻找终结的目标?哲学追本溯源式的意向性追求所隐含的是对人自身的目标和意义及与外部世界相互关系的认识和终极关怀?哲学所追求的世界的“本” 或“源” 的真正意义在于———这也正是人自身存在的根本, 是想通过对它的解释来
理解人生, 赋予人以精神信仰, 借此寻求人自身的安身立命之本?
哲学之本体存在在终结关怀的意义上实际上就是为人的存在, 而不是为“他”?为“物” 的存在, 不是外在的存在?意识毕竟是人的意识, 哲学毕竟是人的哲学, 哲学要体现对人的终结关怀无可非议?但以怎样的观念看待人与自然, 才能体现对人的终结关怀, 这又当别论?西方哲学或多或少地带有以人为中心的观念, 关怀人与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自身为价值标准并不完全等同?无论是设定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还是将世界看成是意识的外化, 都是以人为中心,必然衍生出人与外部世界对立的意识?
将物质定义为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那么哲学就是从人的意识认识?理解世界, 就包有或导致以人为中心?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当将来有一天, 宇宙中高度文明的其他星球的生命造访地球时, 或者与我们发生联系时, 我们称那些高级文明的生命及其“意识” 是物质吗? 哲学意识不仅是作为人的灵魂而存在, 而且也是自然界业已觉醒的灵魂?因此, 哲学对人的关怀不是把人放在宇宙的中心, 而是在宇宙万物的整体中, 为自身确定一个正确的位置, 体现存在的意义,也关系到人类能否持续地存在?
2. 哲学问题
人类的意识作用与先前的一切作用方式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它会不断地产生?发展和创造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是一切学科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最原初的因素和动力, 也许还是我们人类意识作用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哲学似乎是一个充满问题的体系, 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 哲学对每一个单独问题的理解和回答, 都依靠关于存在的整体理解, 体现了连贯一致的背景和基础?
哲学研究的目标产生了哲学特有的问题?哲学的核心问题2500 年以前就由最早创造了新的理性传统的那些希腊思想家提出来了, 按照理性方式, 存在之谜的解答, 不再以神话和宗教信仰的方式获得, 而是通过人的理智思考, 通过思辨和逻辑的论证获得?这就是关于世界的本原或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与此相关的基本问题是: 关于存在的最根本性质的问题, 我们是否能认识这些性质? 我们是如何获得关于存在的知识和观念的? 它们与其对象的关系及人类认识所能达到的范围?可靠程度和方法问题; 此外, 还有以什么方式才能够保证我们的观念与知识是确实可靠的问题?但哲学始终还没有就自己提出的问题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
案, 并且在这些基本问题上仍然喋喋不休?
在科学与数学中, 问题是随着理论的进步而变化的, 与科学不同, 由于哲学对象的普遍性和目标的终极性, 哲学的基本问题似乎始终都是相同的, 因为这些关系是普遍的?一般的或根本的存在问题?现代许多哲学问题都在笛卡儿?莱布尼茨那里就已经提出了, 甚至还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论述的问题相关?但是,哲学问题还是在不断变化的, 这表现在对问题的见解是新颖的, 提出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也会不断变换, 而每一次变化都会给哲学打上新的印记, 所以哲学的“永恒而古老的问题” 会历久弥新?在这个过程中, 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会被当作错误的?多余的, 或者完全没有意义的而消失, 部分问题则还存在, 只是成了悬而未决的, 因为构成明确阐明这些问题的背景改变了?哲学虽然不能认识具体事物和处理当下的事务, 但却为此提供了连续统一的背景?参照和路径, 这些背景和方法一经产生就作为基础永远发生作用和影响?当代西方哲学普遍认为传统哲学提出了一些既不能被证明, 也不能被证伪的虚假问题, 是一种毫无意义的智能的浪费, 是“形而上学” 的“虚妄”?一种温和的看法是哲学的问题虽然有意义, 但是却已经过时了, 因为对人类重要的是认识具体的事物, 处理好当下的事务, 而不是抽象的本原?本质问题?这种观点是以科学的实证方法作为参照尺度的, 其引发的问题并不比取消形而上学问题少?
哲学问题虽然保持不变, 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却是不断改变着的?围绕这些固定不变的问题, 引申出了许多有关认识?逻辑?语言符号等方面的问题?哲学正是在提出和尝试回答这些问题中不断地进步和发展?“数千年来, 人们一再进行这种建立体系的新尝试, 这个事实一方面证明人们在对待这些‘根本问题’ 上有顽强不屈和不知疲倦的精神, 但是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一个悲观的结论, 即认为甚至人们数千年的长期辛劳也没有能够确定无疑地解答哪怕是一个这样的问题?这样就产生一种印象, 即哲学虽然是一种无止境的?诚实的努力, 但却又是一种不断遭到失败的努力?它之所以总是失败, 按照康德的观点是因为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 这种有限性总是向人提出远远超过他微弱的智力所能解决的问题”①?
哲学问题的提出是与知识的进展密切相关的?虽然哲学研究始于哲学问题,但那种“纯” 哲学问题又是不存在的, 它是与哲学以外的经验和科学的问题相关联的?哲学的问题总是植根于哲学以外的那些迫切问题, 例如, 古代经验的,?近现代科学的, 当代人类自身的?当哲学提出问题的来源面临枯竭时, 哲学也就停滞不前了?古希腊时代, 哲学与经验知识融为一体, 经验知识中的问题亦是哲学探讨的问题?近代科学从哲学母腹中脱胎而出以后, 开始与哲学分离,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期中, 两者并未割断内在的联系?例如, 科学关于经验知识来源的问题, 也是哲学探讨的核心问题, 只是哲学的本原问题也转变为观念与存在的对象哪一个更根本的问题?近代科学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 诸如知识的源泉?基础?可靠性等哲学问题, 这一时期的培根?休谟?康德等的对后来哲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思想和观点, 都是致力于回答这些问题的产物?现代科学理论的迅速发展, 在物质观?时空观?因果性?主客体关系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 并迫使哲学家们和科学家们都在对这些哲学观念进行重新审视, 从而引发了哲学的许多观点和流派的产生?
哲学是问题的领域, 所以在进入哲学领域时, 我们不要抱有这样的期望: 以为学了哲学, 我们就可以知道世界是什么了?事实上恰恰相反, 我们一旦进入哲学, 反而会不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了, 因为在此之前我们至少还有个经验的世界, 而几乎所有的哲学家都告诉我们: 经验的世界不是本真的世界, 那只是真实世界的表象, 真实的世界是隐藏着的?在某种意义上, 哲学是形而上学的游戏, 是哲学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规则设立的考验人的智力的迷宫?我们这样看待哲学, 似乎对这位曾经的科学王国的女皇有些不恭, 但却是事实?正如毕生痴迷于哲学的拉兹洛对哲学的表述: “在形而上学里面, 理性继续不断地碰壁, 即便想要先验地领会那些已经被最平凡的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